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od_CHN_Hist版 - 高价悬赏两份史料
相关主题
毛泽东时代的“四大件”洋品牌 zt李敖的诗
国家领导人的“微服私访”《毛岸英》里的江青?
墓塔林最多<<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538章 崇祯是好皇帝(上)
一诺千金 祖孙三代报恩为“盐场鲁班”守墓百年省直有关部门突击检查省会市场
诸葛亮聪明还是刘伯温聪明?转冰城系列——娱乐中心
现在可能就是另一个李药师不再发送摘要,请多包涵!
史书中记载的神鸟凤凰墓中人语(ZT)
移民香港的诸多优势 供参考乾隆时期的文字狱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墓塔话题: 张国话题: 张庭话题: 哈尔滨话题: 当时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T*****y
发帖数: 18592
1
伪币重谢:
1.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丢失东北前,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空军校级以上军官名单,有
简历和亲属关系更佳。
2. 九一八之前,所谓“哈尔滨四大家族”的详细情况,家族关系。
任何有价值的线索都有酬谢!
v**e
发帖数: 8422
2
第二个问题,问了下度娘,好像只有张家有点眉目。估计你已经知道了。
哈尔滨一墓塔现“闯关东”家族兴衰史
www.chinaneast.gov.cn
2008年03月01日 来源:黑龙江日报
张氏墓塔
在哈尔滨市区横贯东西的主干道——南岗区大直街上,即东大直街157号,有一处
非常独特的建筑景观,属市级I类保护建筑,但既非商市、办公用房,亦非民居、教堂
,而是一座灰色墓塔。该塔始建于1923年,塔高超过三层楼房,塔身为六边形,有六节
七檐八角,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民间建筑“六合塔”造型风格;塔上各种卷云花饰、飞禽
走兽,雕刻精美,栩栩如生,虽历经80余年风雨,仍清晰可见。这样一座造型奇特的非
北方墓碑风格的墓塔建筑,不仅在哈尔滨独一无二,就是全省范围内,也绝无仅有。每
至年节,人们还会发现,塔前的祭祀厅里,总会有祭奠者……
那时年月,拥有怎样的高官厚禄方能建立如此厚葬礼遇?墓中所葬又为何人?为何
将墓地建于繁华街市?墓塔主人的后裔现在何处?记者带着种种疑问开始寻访,没想到
,一部真实的家族“闯关东”兴衰史,也在眼前豁然展开!
寻墓塔后裔解谜团
记者多方打听相关部门寻找墓塔主人的后裔,都无结果,于是开始遍查有关墓塔的
资料,竟然惊喜地发现了这篇发表于2002年的文章:
“近年省市有关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大直街墓塔,因年事久远,不免有失实之处,同
时也引起世人的一些猜测……作为墓中人的后裔,现就所知略述如下……”
落款署名是“哈市某机电开关厂张国治”。
文章中所述只说建塔者张庭昇(又名张景南)是他的太爷,墓葬中人张孔氏是自己的
祖太奶,即张庭昇的母亲。张庭昇是当时哈尔滨四大家族之一,是富甲一方的大资本家
。其直系的子女后裔现都在哪里?这些文章中并没有披露,只是介绍了有关墓塔的基本
情况及张庭昇的一些背景。
挂114查询到开关厂电话,可一直没人接。几次三番后终于找到张国治的弟弟张国
强。
原来,张国强现在是这个工厂的厂长,哥哥张国治现已退休。三弟张国恒现在也在
厂里工作。
尽管对“罩”在那样一个背景下的家庭有许多想象,但到了张国治的家,记者还是
颇有些吃惊:40多平方米的破旧房间里,挤着七口之家,已经年届70的张国治老两口,
是和两个均已成家的儿子住在一起。
更让记者吃惊的是,张国治拿出了几本装订好的手写笔记,是根据老辈人的讲述整
理下来的家族谱和家族史。记者看到,张氏家谱里已经收录了数十余人,被记录的人都
有简历。老人说写了有4万字了,因为自己心脏不好,这几年只好停了下来。
通过张国治的介绍,记者终于理清张氏家族的脉络。张国治这一支是祖太奶的四儿
子,而张庭昇是老太太的五儿子,他先后娶了4房姨太太,共有仨儿俩女,其中的大儿
子“过继”给了自己的二哥,在农村务农;二儿子参加了当时的东北军;老三大学毕业
去了新疆工作,退休后居住在北京。张庭昇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当时著名的大德堂药店家
,另一个就不清楚了。而再往下的分支后代,老人只说在北京工作的老三有一儿一女,
但也没什么联系。其他的分支后代现在大都说不太清楚了。
一部典型的“闯关东”家族兴衰史
显然,曾经的大资本家张庭昇并没有给后代留下任何可供炫耀的财产,其后人大多
是勤恳本分的普通人。而张氏家族的发展史,却是一部典型的“闯关东”史实。据说,
央视刚刚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的编剧曾遍访当年闯关东的后人,如果当时能找到张
国治,一定收获不小。
张国治介绍,张家祖籍山东寿光县,清光绪年间祖太爷与祖太奶逃荒到东北,落户
于阿城黑牛窝堡(现在阿城永源一带),两位老人步行数千里,肩挑几个孩子“闯关东”
,路上还丢了一个。祖太爷是一位出色的车老板,当年在阿城一带远近闻名,每年冬天
,盐商去营口运盐,都愿意雇他跟车。
修建中东铁路时,张家举家迁居哈尔滨,住在上号(现在的香坊区一带)。老人的小
儿子张庭昇自幼聪颖好学,念了私塾,又学会了俄语,头脑灵活,先当郎中,后当翻译
并经商,开始就像现在的“包工头”一样组织人马,搞起了运输,给建大石头房子(即
现在的哈尔滨铁路局)拉石头,掘到“第一桶金”。而当时的祖太爷认为弃农经商是不
务正业,看不惯小儿子做买卖,遂领着其他儿孙去了拜泉县农村终老一生。
中东铁路修建时期,俄商贸易红火,发家致富的张庭昇在哈埠置地盖楼,现东大直
街157号院内的三层欧式楼房便是其中之一。据说辽阳街至大成街、民益街到大直街的
方形地带,当时全部是其名下私产。他还先后开办了第一舞台、大舞台、评剧院、大昌
隆商场、金店、银号,并在外县开办了酒厂、粮油加工厂等,成为上个世纪初哈埠有名
的财主,堪称哈尔滨第一代民族工商业者。但也生活奢靡,不仅娶了4房姨太,还大量
收集古玩。张国治依稀记得,当时自己的爷爷曾经给张庭昇家当了一段时间的管家,因
为实在看不惯这种三妻六妾、纸醉金迷的生活,最终还是回到了乡下。
史料记载,发了财的张庭昇也做了不少善事,修建文庙、极乐寺等都有他的捐款,
文庙石碑上还刻有他的名字。据说张的捐款约占整个投资的1/3,足见其富甲状况。
哈尔滨解放时,张庭昇家产被全部没收。张家举家迁至现在的国民街一个四五十平
方米的小房子里,妻妾四散。张庭昇于1947年去世,时年77岁,被安葬于极乐寺墓地(
现哈尔滨游乐园),后来被迁至皇山。但由于匆忙,当时只立了个木碑,现在连坟址都
找不到了。
张氏墓塔见证哈埠历史
张国治的家其实离这个墓塔很近,车拐了两个弯就到了东大直街上。墓塔周围已经
是高楼林立,三层楼的省眼科医院其实就是张家当时的住宅,凹进去的这个院落旁,赫
然矗立的墓塔基本与住宅齐高。都已年过六旬的张氏兄弟仨人跨过保护围栏,纷纷给记
者指点塔上的雕饰。
张氏墓塔选址很特别,就葬于其住宅院内。张国治说,是防日后不肖子孙变卖祖业
。墓塔从1923年修建到1925年竣工,历时三年,全部为青石所建,石头都是从宾县石砬
子所采。当时请了哈尔滨最有名的能工巧匠修建,墓塔外面精美的图案都是南方艺人雕
刻。
张氏兄弟说,原来塔前建有汉白玉石幢两座,石凳四个,石桌两张,供祭礼用,还
栽种了四株钻天杨,修有养鱼池,现已荡然无存。据说,墓中老人头戴脑包玉九连环,
口含明珠,手握金锞子,脚蹬金元宝,随葬品还有名贵玉器及金银器皿等。
张国强告诉记者,塔前的祭祀厅总有不知名的人来祭奠,还有流浪人住在里面,他
多次焊接铁门,都被拆卸坏了。春天来了,他们兄弟还要来打扫清理垃圾,不管怎么说
,这是自己的祖亲墓地。
张国治介绍,祖太奶张孔氏1922年去世,享年95岁。时运鸿升的张庭昇为母亲举办
了隆重的葬礼,发送一百天,开一百天粥棚。当时的“东北王”张作霖特派张作相前来
吊唁,当时成为哈埠的一大新闻。张家与张作霖关系密切,张作霖每到哈尔滨必到他家
做客。后来,张学良在107办公(现中山路和平邨宾馆)时,也经常出入张家,与张国治
的姑奶关系甚好,他们经常一起骑马打枪打麻将。这个姑奶已经于1994年去世,享年94
岁。
塔身刻有碑文,但字迹很难辨认,据说是极乐寺首任方丈虚法师所题。问及张氏家
族对后人的影响,张国治的一句话说的很深刻,他说:“历史就是这样有兴有衰,一个
家族也是如此。”(孙彩凤)
闯关东之后 哈尔滨的四大家族
2013-10-04 00:12 提问者悬赏:10分 | 肥猪八卦阵 | 分类:黑龙江 | 浏览122次
关于 四大家 的问题
一九二几年 我太姥爷从湖北省 来到哈尔滨 经过打拼 创立温家!成为当时的哈尔滨的
四大家族 当时还有一个沙家!我姥爷娶了沙家的女儿 我姥姥的哥哥 也就是我舅爷 是
当时修哈尔滨到苏联铁路的 总工头!
当时 一曼大街的当铺都是温家的!后来日本人来了 家里就败了 被管事账房先生 把钱
都卷走了!因为当时战乱频繁 很多亲戚走失。 家里老人想知道,有人了解这一段历
史么 有知道的 请告知我 联系QQ493803940 宋先生 不胜感激!
T*****y
发帖数: 18592
3
对,网上只有这一个
谢谢
1 (共1页)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 (转载)诸葛亮聪明还是刘伯温聪明?
辛士红:换届离任,留下一个优雅的背影zz现在可能就是另一个李药师
辛士红:换届离任,留下一个优雅的背影史书中记载的神鸟凤凰
王乐泉是邓小平的好干部。移民香港的诸多优势 供参考
毛泽东时代的“四大件”洋品牌 zt李敖的诗
国家领导人的“微服私访”《毛岸英》里的江青?
墓塔林最多<<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538章 崇祯是好皇帝(上)
一诺千金 祖孙三代报恩为“盐场鲁班”守墓百年省直有关部门突击检查省会市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墓塔话题: 张国话题: 张庭话题: 哈尔滨话题: 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