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od_CHN_Hist版 - 1980年:广汉向阳乡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
相关主题
人民公社“吃食堂”真实记录[转帖]社员吃食堂吓得美帝屙了一裤裆 (转载)
Edmond:大饥荒年代外电的“谣言”和“颂歌”中共前副委员长陈丕显笔下的“三年大饥荒”
北京郊区友好公社对外交往琐事大饥荒之最:荥经惨案与“暴动抢粮”救民案
“五七指示”:毛的理想社会模式及其破产揭秘邓小平最后的嘱托
中共历史上的五次转轨毛泽东:纪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
王绍光:“文革”中的“新思潮” 从伊林·涤西到李一哲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好蛋说了一句至理名言陈坡:文革前史刍议(下) (转载)
北京郊区友好公社对外交往琐事谎言1,人民公社饿死人,谎言2,包产到户吃饱饭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向阳话题: 广汉话题: 公社话题: 人民公社话题: 1980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M******a
发帖数: 6723
1
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09-09/15/content_17701855.htm
www.sc.xinhuanet.com 2009年09月15日11:05 来源:四川日报
“1980年,广汉县向阳乡成为实行党政分工、政企分开体制的乡……这一改革后来
在全国推开,确立了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新体制,并载入宪法。”
如果说,30年前四川、安徽等地风起云涌的“包产”之举,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的序幕,那么,“天下第一乡”的向阳人用摘下“人民公社”牌子的壮举,奏响
了中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序曲。
滔滔青白江,无语向东流。
2008年9月5日,记者来到广汉市向阳镇,来到飞架于青白江上的彩虹桥。桥头有碑
,碑文上写:向阳,曾以率先断公社“金桥”,而享誉“天下第一乡”。
公社“金桥”——好陌生的字眼!查阅向阳的大事记得知:1958年7月,成立人民
公社。至今整整50年,半个世纪。“断桥”——好惊人的举动!1980年夏,向阳在全国
第一个摘下“人民公社”牌子,换上“乡人民政府”的牌子,取消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
社体制,声名鹊起。再后来,向阳乡经济蓬勃发展,变成了向阳镇,一个繁荣优美的现
代化集镇拔地而起。
江边离彩虹桥几步路,就是向阳镇人民政府的新大门和新办公楼,宽敞,明亮。那
个原先挂了22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牌子的老大门,现在是镇政府的后门,
全天铁门紧锁,门边的旧办公楼破败不堪,当地人说“就快拆除了”,语气中不带惋惜。
架桥通往幸福之路,还是通往贫穷
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互助好比石板桥,风吹雨打不坚牢。合作社铁
桥虽然好,人多车稠挤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
——上世纪五十年代民谣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家喻户晓的歌谣。在
那个误以为集体经济就是通往共产主义唯一道路的时代,所有农民都是集体“社员”,
大多数听凭安排在集体土地上简单劳作。
已经很少人记得,正是在成都,50年前的党中央有了建人民公社的思路。我国农村
于1956年完成了高级合作社的建设,每社平均200户左右。后来毛泽东考虑到要大兴水
利,想办大社。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
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
“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唱
着这样的壮歌,继1958年4月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嵖岈山卫
星人民公社成立后,当年全国共建起2.6万个人民公社,1.2亿户农民入社。
记者登上向阳镇政府四楼,走进陈列室,一眼就看到了向阳大事记中对那一段人民
公社历史的记载:“1958年7月,组建向阳人民公社,下设三个营。”
粗略的文字中,竟隐藏着历史的细节。为什么“下设三个营”?记者一探究竟。
向阳镇党委副书记袁斌细细道来:原来,人民公社初期的劳动组织,是按部队建制
组编的。以公社(原一个乡)为一个兵团,兵团下为营(原一至三个村),营下为连(
原一个村),连下为排(原一个农业社)。当时的向阳公社有三个营,由公社统一安排
劳动力,农业上实行“大兵团作战”。
1958年到处传诵着“人民公社好!”的口号,但《广汉县志》记载:“1959年起,
农业连年减产,粮食奇缺,公共食堂搞瓜菜代,人口出生率下降,因营养不良死亡人数
增多。”
在向阳,袁斌知道,有一首歌谣传唱多年:“有女莫嫁向阳郎,吃的稀饭浪打浪,
住的草房笆笆门,走的泥路弯又长”。
在向阳,他还知道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生的一幕:一位年轻妇女抱着自己的孩子,走
进向阳公社办公室,气冲冲地将孩子往办公桌上一放,转身就走。工作人员问:“你怎
么回事,将小孩丢在这。”“我养不起,你们来帮我养。”
由于人民公社是工农兵学商“五位一体”,一切都管一切都管不好,平均主义“大
锅饭”泛滥,喂十只以上鸡鸭的要被割“尾巴”,所以农民天天出工天天磨洋工,个个
穷得叮当响。袁斌告诉记者,从1958年到1976年,近20年里向阳的年人均分配只增加了
6元——从68元增到74元,摊下来每年增长3角钱!
穷则思变。
断桥是石破天惊,也是历史的必然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
的笑涡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从1958年以来,人民公社制度就是新中国的脸面,当改革的手术刀伸向人民公社
,这个国家的农村面貌究竟要变成什么样子呢?”——这是1980年夏日本《朝日新闻》
对向阳人撤社建乡的评论。由于《参考消息》转载了此文,向阳一夜间名扬天下。
这是当时的向阳人与广汉县委所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世人眼中石破天惊的中国农村
改革一个划时代的举动,是1980年6月的一天静悄悄地完成的,当时定下的纪律是“不
宣传、不登报”。
当年的广汉县委书记、82岁的常光南告诉记者,向阳人摘下“人民公社”牌子是
1980年8月的一天;在向阳镇政府的陈列室里,这个“取消人民公社体制”的历史性一
天是在1980年4月;而《广汉县志》把摘牌时间准确地记为1980年6月18日……还有9月
、10月、11月等不同记载,N种说法,是否折射出历史的复杂和曲折?
[老乡长讲述]
一块木牌上贴纸板,挂上牌子心头也“甩”
在向阳镇郊区的一个普通农家院落里,记者寻访到了1980年底出任向阳乡乡长的钟
太银老人——当地人指着历史照片告诉记者,他就是照片上那个挂乡政府牌子的人。现
年69岁的钟太银明确地说:摘牌挂牌的时间是6月18日!
“当时并不知道我们这样做,是全国第一家。”钟太银老老实实述说当年,“那块
最早挂上去的乡政府牌子,已经找不到了,国家博物馆来寻找了几次,都没找到。”
钟太银向记者透露了历史中最细微的情节:1980年6月,向阳公社党委的几个领导
叶文志、李国寿等,包括他这个社党委办公室主任,在供销社的二楼开了秘密会议,确
定要换牌,说好了“不准登报、不准广播、不准宣传”。当时马上就找人做牌子,但牌
子上的字,“是贴上去的”。
“公社文化站有一个叫肖开文的,字写得不错,就硬让他在纸板上把字写下来。”
钟太银记得很清楚,最终挂上去的牌子,其实是把肖开文写好的纸板,贴在木牌上合成
的。
老人还告诉记者一个几乎所有史料中都已缺失的细节:换下的那块牌子,全部字样
是“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前12字在上面分两行竖写,末5字单独
竖下来;而换上的那块牌子,字样与史书所记相同,是“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
6月18日,没有庆典,没有仪式,撤社建乡,中国的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在向阳迈出
了第一步。大队随之改为村,生产队更名为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也是《广汉县志》所
载时间。据《四川重大事件口述实录》编者所注,向阳乡撤销人民公社的时间,当年对
外讲是10月1日,事前经省、地、县领导同意,正式报批手续是11月补办的——《当代
四川简史》记为11月,也许源于此。)
“当时有人反对说,毛主席的‘三面红旗’,我们把最后一面旗也砍了。”钟太银
回忆说,摘牌换牌后他当选副乡长,年底又当选乡长,但当时他的心里,一直有点“甩
”。
几天后,偶然来到此地的新华社记者敏锐发现了变化。再后来,全国人大的询问电
话打到了广汉县委,工作组两次来调研。再后来,日本记者从万里副总理的话中得知信
息赶来采访,向阳人的壮举传遍全世界。
1982年1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
表大会和人民政府”。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
政府的通知》,人民公社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1988年底,评选改革开放前十年的“四川十件大事”,四川日报推荐了100个事件
,“取消人民公社体制”的得票率名列榜首。人们没有忘记,改革者勇敢的第一步。
[老县委书记讲述]
省里的研究很艰难,仅电话同意广汉试点
“我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事就是‘包产’、‘摘牌’。”2008年9月3日,在德阳市政
协的办公室里,30年前的广汉县委书记常光南这样对记者说。
在他看来,正是有了“中央支持,省里支持,群众拥护”,所以广汉县从西高公社
1976年悄悄搞“包产”,金鱼公社1977年大规模试点“包产到组”,向阳人1980年全国
第一个摘下人民公社牌子……一步步农村改革的进程,尽管充满艰难,终于走过来了。
向阳人早有改革意识。在1977年春,向阳公社第十一大队第九生产队的农民,就“
打擦边球”把生产队所有的田埂分了,各自种油菜、黄豆,当年收获颇丰。1978年,同
县的金鱼公社“包产到组”见奇效,全年粮食增产500多万斤,这数字惊动了人口少、
耕地更少的向阳(当时向阳公社有11000多人口,10500亩地),向阳人更愿争当改革的
“试验田”。
随着“包产到组”的铺开,公社体制从经济基础上遭到釜底抽薪。1979年,向阳成
立了工业公司,设立董事会,被一些人称为“比资本主义还资本主义”,又从管理体制
上冲破了公社统管企业的框框。
在广汉县委,对贫穷和灾难的痛恨,同样上升为对体制的深沉思考。
1980年初,四川省委领导到广汉视察工作,常光南在汇报时试探性地说:“现在,
生产队算是一级集体经济组织,生产大队和公社既不指挥生产劳动,又不参与核算分配
,可以说人民公社已经是空架子了……”回忆到此,常光南依然为当年第一次说出酝酿
好久的真话而兴奋。
省领导表情有些严肃了,因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已存在20多年,还写进了宪
法。很明显,这真话触及到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好在,省领导在离开广汉前给了鼓励
:“弄份报告上来,省里研究一下。”不久后,广汉县委将一份剖析人民公社“病理”
、“病相”的报告送到了省里。
省里的研究很艰难。因为报告内容的“火药味”太浓,到会的不少人都不敢轻易表
态。又把一些内容重念一遍,反复鼓励发言,大家才各抒己见,总的倾向是支持广汉改
革。最终,形成了一个谨慎的折中意见,不作文字批复,只由省委办公厅电话告知广汉
县委,同意广汉试点。
常光南想来想去,既然是试点,不敢大范围全县搞,就定在改革基础很好的向阳。
“我做好了准备,如果整错了,我就回家种田。”他回忆说。
1980年6月18日,向阳农民中午收工路过公社大门时,发现已经换上了“乡人民政
府”的新牌子。
中国农村的面貌,就这样在不起眼处悄悄变换。
新桥
向阳务工者离土不离乡,折射中国农村巨变
桥头是路路两边,山花烂漫桥尾就没有路吗?回首,路在荆棘丛中——佚名《桥》
“30年前我们一个月只能吃一斤肉、半斤酒,现在不光不愁吃穿,而且好多人都有
自己的小汽车了。”83岁高龄的幸福路居民黄明久笑着告诉记者:“就说上世纪八十年
代初在我们这条路上修家电的郑学建吧,后来建了电气设备成套厂,去年的销售额都接
近两亿元了。”
30年前的向阳,只有一条不足三百米长的狭窄小街,绝大多数农民居住在草房里。
如今记者看到,镇政府所在的滨河路楼房整齐,草木葱郁,与河畔悠闲饮茶的人们构成
一幅宁静和谐的图景;走进1984年建起的镇政府办公楼,触摸屏政务查询系统显出工作
的高效率……向阳镇198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入首批小集镇建设试点,先后投入城建资金
约3亿元,镇容焕然一新。
在向阳镇的历史陈列室中,记者饶有兴趣地发现了1990年国家农业部颁发的一张奖
状,表彰向阳在乡镇企业方面的贡献。细想想,那也是中华大地上乡镇企业风起云涌的
年代,多少农村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的农民,因为乡镇工业而走上了富裕之路!
“1978年,全乡的工农业总产值是502万元,人均分配收入是205元;2007年向阳仅
工业总产值已超过23亿元,人均年收入达5250元。”袁斌自豪地介绍,全镇现有生产型
企业180多家,今年还要引资2.88亿元,向阳镇农民打工几乎都在本地工厂,做到了离
土不离乡。
“首摘人民公社牌子的壮举,影响深远,它增强了向阳人的自豪感,增强了发展本
地经济的向心力。”袁斌说,今天的向阳镇,已经成立了镇环保监理所——目前四川省
唯一的乡镇级环保部门!
曾经的巨变,不仅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孕育出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萌
芽。其后十几年间,向阳像全国许多乡村一样,村委会开始由委任制向选举制、从间接
选举到直接选举转变……农民的民主权利扩大,展现才能的舞台日益广阔。
向阳虹桥飞跨处,一江烟波浩荡流。走进这“天下第一乡”,记者触摸到的不仅仅
是它的沧桑它的荣光,也感受到中国普通乡村的半世纪变迁——一场解放生产力的深刻
革命,原来正是由向阳公社悄悄摘牌之类的基层实践所积累所推动。
正如邓小平所言:“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
历史如瓷
■曾东平
为什么全世界的藏家最爱中国古瓷?我本不解,直到在上海博物馆看了场世界顶级
的古瓷展才恍然大悟:因为精美的瓷器千百年光彩照人,细节动人,永远犹如初相遇。
近来辛苦搜寻与探访30年前改革开放的历史,一次次为波澜壮阔的史事而感动,也
一次次因采访的艰难、史料的粗陋而叹惋:历史的细节犹如精美的瓷器,那么动人也那
么脆弱。
本报9月12日刊载《寻找“包产”的第一个足印》之后,原宜宾知青何平打来电话
,告知1973年南溪县火箭公社清平三队就试过大半年的“包产”;原富顺县白庙公社曾
玉高来信,告知1978年10月全社3000多户农民大规模试验“包产到户”……那些起自民
间的风起云涌的改革探索,就像瓷器一样永远闪烁着光彩。那些创造力充盈的史实,也
为我们现在解决难题提供智慧的借鉴。
不过,历史细节易碎。时光才过了30年,且不说南溪县火箭公社的尝试几乎未留文
字资料,犹如雁过无痕;就是大家熟知的向阳公社“摘牌”这等重大事件,其具体时间
与经过也各说不一,有4月、6月、8月、9月、10月、11月等多种说法,即使在同一部回
忆集或史料中亦不一致,记者艰辛寻访到的见证者,也颇多记忆混淆之时……唯一可以
确定的,就是“摘牌”为基层的自发实践,事前通过了省里的口头允许,11月才补办正
式手续。
历史的生动细节,就像瓷器的精美花纹一样耐人寻味,可以丰富可以温暖我们的心
灵。可是,如果不及早抢救它们,它该怎么经得住时光的摔打?
为了记录历史还原真相,我们的记者不断努力着,并从版面上体现出来。但更希望
相关部门相关研究者,多做些梳理工作,趁着不少历史见证人还健在,快快从他们的记
忆中抢救出真正的历史细节。
向阳的百年变迁
始建于明代,属汉州隆泽乡。清康熙年间,属汉州楼村。
1913年,属广汉县向阳团保,下辖德政保、和兴保、保全保、聚合保。
1930年,设向阳镇。下辖保全乡、聚合乡、全兴乡、属第六区公所。
1940年,成立向阳乡公所,下设8个保。
1950年1月6日,向阳解放。成立临时过渡性政权机构农业协会,属广汉县五区所辖。
1953年,建立向阳人民政府。
1958年7月,组建向阳人民公社,下设三个营。
1960年,将三个营改为一个场镇五个管理区。
1962年,将五个管理区改为一个场镇9个生产大队,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
级”管理。
1980年6月,撤销人民公社,建立向阳乡人民政府。
1986年,建向阳镇。
2006年,将广兴镇并入,辖区面积增至39平方公里,总人口由1.5万增至3.5万。
记者刘若辰黄里梁现瑞
1 (共1页)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谎言1,人民公社饿死人,谎言2,包产到户吃饱饭中共历史上的五次转轨
现在开始骂人民公社修水利了王绍光:“文革”中的“新思潮” 从伊林·涤西到李一哲
四川两人谈判 一人掏出冲锋枪被夺又拿出手枪射击好蛋说了一句至理名言
万里78年就说饿死2000万北京郊区友好公社对外交往琐事
人民公社“吃食堂”真实记录[转帖]社员吃食堂吓得美帝屙了一裤裆 (转载)
Edmond:大饥荒年代外电的“谣言”和“颂歌”中共前副委员长陈丕显笔下的“三年大饥荒”
北京郊区友好公社对外交往琐事大饥荒之最:荥经惨案与“暴动抢粮”救民案
“五七指示”:毛的理想社会模式及其破产揭秘邓小平最后的嘱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向阳话题: 广汉话题: 公社话题: 人民公社话题: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