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od_CHN_Hist版 - 唐德刚笔下的甲午黄海海战(4)老太后不如小阿巴桑
相关主题
长征时期红军伙食一窥李一氓“长征”回忆录(节选)
秘闻:清朝军机处官员盗走洪秀全金印(转载)李亚鹏疑似正牌新欢被曝光:举止款款似女老板(图)
我所经历的“六一八”事件始末中堂也勒索,死人也照宰——晚清朝廷的腐败趣事
唐德刚笔下的甲午黄海海战(1)世界第八位海军关于八国联军 (转载)
唐德刚笔下的甲午黄海海战(2)北洋舰队的虚实太平天国杂史(四上)黄色谍王杨秀清 [ 北溟有鱼 ] ZZ
唐德刚笔下的甲午黄海海战(6)为黄海血战平反秦淮八艳与八大胡同妓女哪里不同?zz
论洪秀全 (转载)关于八国联军
我最佩服老红军了 (转载)太平天国杂史(四上)黄色谍王杨秀清 [ 北溟有鱼 ] ZZ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海军话题: 西后话题: 内务府话题: 皇帝话题: 太后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r****5
发帖数: 95
1
四万两银子一天的宫廷生活
现在言归正传,把时间再推回一百年,看看「甲午战争」前后的晚清宫廷的生活
实况。
俗语说:「一双象牙筷配穷人家。」因为你既然有一项奢侈品,你得拿另项奢侈
品去「配」呀!这样连环「配」下去,就没个止境了。皇室正是如此。你已有九
千间华丽的宫殿,你还得有对等的金玉珠宝、绫罗绸缎、山珍海味、宫娥采女和
千万个大小太监去「配」呀!这也就没个止境了。
康熙皇帝曾说过,他宫廷一年的用度,还抵不上明朝皇宫一日之费也。他老人家
所说的只是他自己啊!他如从棺材里爬出来,看看他那五世孙媳叶赫那拉氏的排
场,他就不能夸口了。据李莲英的接班人,满清王朝最后一任总管太监小德张的
回忆:慈禧皇太后当年一天的生活费,大致是纹银四万两!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试把它折成实物就知道了。那就是宫廷半月之费,就
可买吉野级巡洋舰一艘。两月之费,可购一超级主力舰。一年之费,至少可以装
备一支高踞全球六七位的海军舰队。
再反过来说。为维持这位老太婆的奢靡生活,一年之中我们每半个月要卖掉一条
巡洋舰;一年要卖掉一支海军,才可马虎应付!
或问:这个老太婆哪能用掉这许多钱呢,曰:她老人家场面大嘛!不信且从那九
千间大宫殿再算一下。四万两一天也不算多嘛!再者,办事的官员还要贪污中饱
呢!——溥仪不是说过,他五岁的时候,一个月要吃掉八百一十斤猪肉,和二百
四十只鸡鸭吗(见溥仪著《我的前半生》)。他的鸡鸭可比我们吃的昂贵得多呢!
据康有为的调查,清宫中一切的用费都是三七开。那就是报销十成之中,三成是
实际用费;七成是层层经手人的分润,这是例规。至于那三成是否是真的用费,
还要待考。例如西太后在颐和园赏王公大臣看戏。怕露天有阴雨,要搭个「凉棚
」。这凉棚搭掉三十万两。三七开,则凉棚实际用费是九万两。一个凉棚要九万
两银子?那就天晓得了。
总之,那时宫廷中的贪污是没命的;也不是常理可以推测的。例如左宗棠在新疆
立了大功,返京两宫召见。太监们要左氏出陛见关节费三千两。左宗棠这个「彭
德怀」不出。可是李鸿章这位「周总理」为顾全大局,就代他出了。后来左宗棠
将军奏对称旨,慈安太后大为感动,乃赐以先帝(咸丰)墨晶眼镜一副,以奖有
功。谁知太监公公捧旨颁赐时,按例又要素礼金数千两。可是这位「横刀立马」
的「彭大将军」,一气之下,「先帝眼镜」也就不要了。又是我们和稀泥的「周
总理」,为顾全大局,替大将军出了半价买下了事。(见《李鸿章年(日)谱》)
…………
老太后不如小阿巴桑
以上所述虽只是一窝小故事,但一叶知秋,从小看大,我们也就知道这个太后主
政的王朝是个什么东西!它纵在帝王时代的传统中国里,也是个「亡国现象」。
这种中世纪的烂王朝配不配在「现代」世界上与列强争雄?!
至此我们不妨再看看我们的敌人是什么回事。前已言之,明治天皇登基时原无一
兵一卒。日本那时是个农业小国,落后不堪,没几两银子好筹也。然维新之后,
面向大陆,全国处心积虑,举朝卧薪尝胆,立志要夺我大清的锦绣江山。购买「
吉野」的银子不够,明治皇娘把仅有的首饰都捐了出来!!她这个小阿巴桑,哪
能跟老太后比,没几件首饰呢!
其后我们一赔就是两万万两。这小日本婆子,一本万万利,岂偶然哉?岂偶然哉?
至于天皇陛下那几位大败我军的海军将领,伊东佑亨(Ito Sukeyuki,亦读
Sukenari,前引 《论文集》记为 伊东亨佑应系笔误,见页三〇五、三〇八)和
东乡平八郎(Togoheikachiro,一八四八~一九三四)都是自视超人的「藩士」
(原「武士」)出身--我们蒋老总统最佩服的「不成功,便成仁」的死士。东乡
也是个小格林威治。在英国海校与海军中搞了七年之久,与严复、刘步蟾等同学。
下段有空档,再补叙之。
总之,敌我相比,清日战争的前途如何,那时如有电脑,一揿电钮,何待蓍龟?!
孙子说:善战者要「不战而屈人之兵」。殊不知善败者,未待交锋,也早就一败
涂地了。何待枪响?!
抑有进者,清廷腐化,慈禧老太后不过是冰山的尖子罢了。太后之下,还有近支
亲贵,远支宗室,乃至整个满族构成的吃粮不当兵的统治阶层,和汉人也有份的
庞大无能、昏聩颟顸的整个官僚体系!
先看所谓旗人。一六四四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时,满军八旗加汉军旗和蒙旗,全
民皆兵,男女老幼(今日所谓军眷)盖有三十余万人。且用个中共的名词,他们
的军需给养是实行一种「供给制」——中共的解放八旗,在进城前也是如此的。
那时既然所有的「旗人」都是兵,所以所有的旗人都「吃粮」。后来再经居心不
良的汉奸代为策画,旗人纵不当兵也照样吃粮。因而有幸生为旗人,呱呱坠地时
便开始领退休金、养老金。一领领了两百多年,终于把一个勤劳尚武的边疆少数
民族,大半变成了通都大邑里,游手好闲、吃暍玩乐的「懒满」(不是懒汉)。
但是这些懒满的生活费是哪里来的呢?那就靠原是八旗大军的后勤总司令部的「
内务府」了。
所以满清时代的内务府所管的钱包,一般都比「户部」(国家财政部)所管的要
扎实得多。对上它是皇帝和后妃的账房、私府。管皇室衣食住行和玩乐。对下面
的那些满族(和旗人)的无业游民来说,那它便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且看我们近
代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晚年便是个靠内务府过活的
无业旗人(曹霑和内务府的关系,红学家还大有文章可做呢)。
但是户部自有来自各项税捐的「国库收入」;内务府的钱又是哪里来的呢?这原
是清史里还未完全解答的问题。可是简言之,在清军于一六四四年入关之前,它
原是八旗的军需署嘛!入关以后场面大起来,清承明制,在财政上,内务府几乎
与户部平分天下。丁银(人头税)、地银(钱粮)统归户部,但内务府有时也有
一份!特殊税收如粤海关、浒墅关,部分盐茶丝瓷等税收有的就直接划归内务府
了。此外满人入关后直接承继了明朝的皇庄土地,还无限的圈地(圈无主与有主
的土地)为皇帝的私产。因此大清皇帝也是大清帝国之内的第一号大地主。但是
再大的地主的地租也养活不了一个皇帝,所以皇帝另一项最大的收入,便是「升
官发财」了。皇帝是一国最大的「官」,他也就发最大的「财」。
公开的卖官鬻爵
在清朝做官(纵使是清官),也有「陋规」可使你发财。赃官就不得了也。他们
看「缺」,缺愈「肥」则钱愈多。
做皇帝也有陋规。纵是再好的皇帝,像唐太宗、像康熙,陋规(如地方官之进贡)
也可使你富甲天下。「赃」皇帝那也就不得了也。他可卖官鬻爵。官论「缺」,
「缺」愈「肥」则价愈高也。俗语说:「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是一任
「赃知府」,那可能就能赚几十万乃至百万了。皇帝或太后要把这个百万「肥缺
」的「官」,买给有志作「赃知府」的人,那索价该在数万两吧!
清末卖官鬻爵是大小不分的;它也是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公开贸易,自由竞争。
上述严复,水师学堂干不下去了,一怒便去「捐」了个监生(秀才),参加乡试,
考举人。「捐」也者,「捐款救国」也;「捐肋军费」也。严复大致「捐」几干
两银子或几百篓茶叶(叫「茶捐」)吧!咱们敝国中央政府,干这项买卖,是从
汉朝就开始的,打那个混帐的匈奴嘛!笔者幼年也曾慷慨的「捐款救国、献机祝
寿」,「捐」过五块袁大头,买飞机去打那混帐的倭奴。虽然我并不是为着一张
小学文凭(监生)而捐的,其捐则一也。捐可捐给国家;捐也可捐入私囊。
以上是明盘。另外还有暗盘。
「刘六麻子(铭传)打台湾」,建了大功。死后官颁谥法。礼部主持部门乃暗问
死者家属,如肯多花万把银子,便可让死去的功臣,「戴一顶『草帽子』」。刘
家认为这顶帽子太贵不肯出,因此刘铭传就变成「刘壮肃公」;肯花钱,他就会
变成「刘庄肃公」。「壮肃」、「庄肃」之别在哪里,年轻读者如不知其妙处,
去问问国文老师(台湾)或古汉语老师(大陆),就明白了。
在那帝王专制时代,所谓「谥法」,便是对死去功臣补发的一种「勋章」。连个
死人的勋章,都要按等级卖钱,则孟子所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也就发展
到最高限度了。
亲贵「执政党」是腐化的核心
总之,大清王朝发展至此是真正的「气数已尽」。它的国家机器已完全锈烂成一
堆废铁,而在这废铁堆中还在操纵把持的,便是爱新觉罗皇室,和那伙满族亲贵
了。
须知满人入关之时,为羁縻汉人,曾有不成文规定,全国高官厚禄,满汉各分其
半。但是汉满人口的比率,则至少是两千万比三十万啊!以中国之大,高官厚禄
职位之多,只有三十万人口的满人竟占其半,则满人中之有知识有能力者,也就
无人不官了。因此吾人如果把这个享有特权的满族,整个一「族」,看成个一党
专政的执政党,则每一个「满人」,和附属于他们汉人「包衣下贱」和若干蒙人
所谓「旗下人」,不论贤愚,都是享有特权的「党员」。只是他们「党员」、「
入党做官」的资格是天赋的。毋须搞「表现」,更不要走后门罢了。
可是事到如今,大清帝国这个执政党,专政了二百多年,现在是彻底的腐烂了
——在国家急需现代化,尤其「国防现代化」的紧要关头,他们就变成最大的反
动势力了。这个反动势力最主要的根据地,便是这「最大的肥缺」,为醇亲王所
盘据的「海军衙门」了。
不过话说回头,搞同治中兴、搞自强运动,那些科甲正统出身的清末名臣,自林
文忠公以下的曾、左、李、胡(林翼)、沈、张(之洞)、文(祥)、陈(宝琛
)、刘(坤一)等人,都不失为槃槃大才。老实说,后来我们及身而见的国共两
党之内的高干党官,有几个能和这大群翰林进士之中的「文」字辈人物相比?
——文字辈是指他们谥法中嵌入个「文」字的高干,如林「文」忠、曾「文」正、
左「文」襄、张「文」襄、李「文」忠等等。
须知这批文字辈人物,都是我们华夏文明的范畴之内,优良文官制度,那一个「
定型」中所培训出来拔尖子的精华。他们的不幸和失败是上帝安排的;是时代变
迁的结果——他们那个「定型」是个有待「报废」的型态。加以「君为臣纲」,
王纲解纽,他们纵有天大的本领,和至高的公私德行:但是形势比人强,一切努
力也是徒然。
至于我们国、共两党的高干呢(包括老毛老蒋自己)?!他们多半都是「历史三
峡」里某一、二阶段中过渡性的官僚,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定型」;也没个「
定型」好属。他们之中有的还是满口孔孟的。但是他们的孔孟也缺少个「定型」。
既不属于上述文字辈那类型态;也不属于杜维明式的「后西方」(Post-Western
)那一类,而是属于未定的「过渡型态」(transitional pattern)。他们之中
也有满口民主的,可能包括当今海外全部民运人士。其实他们只是向往民主。向
往于英美传统(Anglo-American tradition)的民主。属于自己的民主型态还未
出现呢!此外,还有仍在高喊社会主义的高官。他们的祖师爷列宁、毛泽东坚持
了数十年,最后还不是给徒子徒孙「开放」了。现在哪能轮到他们再反水,来做
孤臣孽子呢?这些当然都只是些略有瓜葛的题外之言,将来历史自有客观定论,
无待饶舌。
在「昆明湖」里办「海军学堂」
现在还是谈谈老太后和她的「颐和园」。
据说同治初年两宫垂帘之时,二十来岁的青年寡妇,可能由于禁城之内深宫太闷,
她们曾往劫后的圆明园废墟凭吊一番。西后睹物伤情,曾对之垂泪,并有意加以
修复。事为恭王所阻。盖内战方殷,外患末已,哪有闲钱来重建花园呢!
迨同治崩殂(一八七四),慈安亦逝(一八八一),恭王见黜(一八八四),五
十岁的西太后大权独揽,在新任海军大臣醇亲王奕譞以次的王公大臣,一片阿谀
声中,她就坤纲独断,决定重修名园为郊外游憩之所了。
西后原意是重建圆明园。但是圆明园为洋兵烧成荒坍一片。从头建起,盖需款三
万万两,才可恢复原貌。既然一切需从头建起,那又何必拘迷于圆明园故址呢?
西后经臣工聚议,转而注意于,虽为洋兵烧毁,然尚有若干孑遗的「清漪园」了。
反正都是从头来起,清漪园的条件且较圆明园为佳。西后乃决定将清漪园改名颐
和园,就加工扩大改建了。改建的初期预算是白银一万万两!
这个预算令人感叹的则是,它可用以增建十支「北洋舰队」而有余。但是「北洋
」对一位无知而泼辣的老寡妇,未免太遥远了。建个园子解解孀居禁宫之闷,那
才是当务之急呢!
颐和园工程是一八八四年正式开始的。这时光绪帝载湉已十三岁。西后的打算显
然是,五年之后园工可完成,而光绪十八岁亲政,她就可以第二次(第一次在一
八七三年同治亲政之时)结束垂帘。把日常朝政交儿子去管,她自己就可以长期
住园,对军国大事遥控之外,平时就颐养安和了。换言之,建这个园子的目的,
是为她「离休」(再用个大陆上的名词)后的生活打算的。西后生性奢靡。她原
是那豪华的圆明园内一位得宠的姨太太。现在做了太后,身为大清女主,与大英
帝国的女王维多利亚(Queen Victoria)东西遥相呼应。生活自不能较当年的
懿贵妃为差,所以她要倾全国之力,来为她造颐和之园!
慈禧本是个精明强干的王熙凤。在十九世纪的六〇年代垂帘之初,她就卖官鬻爵,
累积私房钱。俗语说:「富不了光棍,穷不了寡妇。」这寡妇当然只是指「富孀
」而言。叶赫那拉氏当时是全中国的第一富孀。经过二十多年(一八六一~一八
八四),或明或暗地没命的搞钱,据说在光绪初年她已积有私房钱两万万两——
这是当时在华的高层洋人的估计。须知此时洋人(如赫德、如李提摩太、如丁韪
良等等「中国通」)的消息,往往比局外中国人更为灵通。因为洋人的交际圈可
直达恭王、文祥、翁同龢那一阶层。一班中国文士,尚攀不到那么高也。加以白
话文尚未出炉,中国社会中尚无大众媒体这个东西,而洋人在华已早有之。(参
见 Archie Bell "I'll take those 50 million dollars" in Ladies Home
Journal Feb.1919.P15,82 and Carroll Brown Malone History of the Peking
Summer Palace under the Ch'ing Dynast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34. The last chapter.)
读者或许要问:西后垂帘二十来年,哪能贪到那么多钱?可是我们只要看看有高
跟鞋三千双的菲律宾寡妇伊美黛,大致就不会惊奇了。伊婆的私房钱大概十倍于
慈禧吧!而菲律宾怎能与大清帝国相比呢?!况伊婆并未当政。
按理西后本可自建其园,但是愈有钱的寡妇,愈不肯花自己的钱。何况醇亲王新
得肥缺,正在力图报效呢!从醇邸来说,趁报效的机会,也正可自捞一笔嘛!就
这样,醇王就开始挪用海军经费为太后造园了。这时为国宣劳、日理万机的老太
后,也一天天的老起来。一八八四甲申是太后半百万寿;再过十年一八九四甲午
便是太后的花甲(六十)万寿了。花甲是那时富贵人家,尤其是皇室最大的庆典。
如何庆祝花甲,康熙爷、乾隆爷史有先例。老太后要循例照办。拍马屁的王公大
臣,就更要锦上添花了。
为着「万寿」为着「造园」,奕譞挪用了多少海军经费,言人人殊;谁也不知其
详。大致至少是一千万,多至三千万也不算意外。至于利用「海军」这个「衙门
」和「海军」这个名义,去另外揾钱,那就没法估计了。
一般说来,百官为效忠太后,「捐俸」四分之一,是当时醇府对下面的倡导。至
于用海军的名义,来「建军祝寿」(和我们的「献机祝寿」一样),挖「昆明湖
」,来「办海军学堂」,捐了多少钱,那就天也不知道了。
笔者幼年成长于老淮军和新(皖系)军阀的「眷村」之中(王揖唐原先便是我家
的塾师,由先祖资助他三考及第,留学日本,返国后享有洋土两重「进士」身分,
终于坐上皖系二号交椅而最后沦为大汉奸的),当年对「昆明湖海军学堂」这项
掌故是耳熟能详的。我一直把它当成真实的故事,直至在沙坪坝课堂中,听了郭
廷以老师的中国近代史,才知道是一大骗局,愤恨无已。
我家当年想必都捐过很大的款子去「建军救国」的。老祖宗们可能也都不知底蕴。
因为当醇王发动这项骗局,连李鸿章也不敢拆穿。至于醇王为着这个昆明湖中的
海军,强募恶化,究竟揾了多少钱,那就只有上帝知道了。今日尚有若干可以考
据出来的,单是李鸿章和曾国荃往来的零星书信中可查出的便有:来自江苏、江
宁、两淮的捐献七十万两;江西十万两;直隶、四川各二十万两;两广(时两广
总督为鸿章之兄李瀚章)一百万两;招商局十万两等,即在二百万两以上。……
至于直接献给海军衙门,和其它管道的全国性捐款究有多少?从一千万两到三千
万两,总归都不算太离谱吧?!
t******0
发帖数: 3757
2
我看国内官场如果不是习出来整顿。。。
大有赶上慈禧太后的样子
k**i
发帖数: 10191
3
宁给洋贼,不给家奴。这是她心理。什么百姓,江山,对这女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
享受,哪有啥百姓,都是奴才,高兴给口饭,不高兴饿死活该。
h***e
发帖数: 952
4
一天4万,一年1460万,那时一年国库收入是多少?
x*******u
发帖数: 221
5
这还是说慈溪一人的。整个清宫应该更多。
但其实清末 宫廷支出是有精确数目的,大概600多万两,和俄国皇室相当
1 (共1页)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太平天国杂史(四上)黄色谍王杨秀清 [ 北溟有鱼 ] ZZ (转载)唐德刚笔下的甲午黄海海战(2)北洋舰队的虚实
“龙芯之父”胡伟武:重走“长征”路 (图)唐德刚笔下的甲午黄海海战(6)为黄海血战平反
电脑就是图灵机、同性恋机、gay机论洪秀全 (转载)
长征时期红军伙食一窥我最佩服老红军了 (转载)
长征时期红军伙食一窥李一氓“长征”回忆录(节选)
秘闻:清朝军机处官员盗走洪秀全金印(转载)李亚鹏疑似正牌新欢被曝光:举止款款似女老板(图)
我所经历的“六一八”事件始末中堂也勒索,死人也照宰——晚清朝廷的腐败趣事
唐德刚笔下的甲午黄海海战(1)世界第八位海军关于八国联军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海军话题: 西后话题: 内务府话题: 皇帝话题: 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