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p*********w 发帖数: 23432 | 1 电影《夹边沟》emule下载zz
ed2k://|file|The%20Ditch.avi|943431680|02F326FCDC98DB22594E8C52B4615069|/
电影《夹边沟》改编自杨显惠小说《告别夹边沟》,把里面几个故事合在一起了,故事
性还是偏弱,除了上海女人,其他角色也不突出,不过还是很震撼的。与常见的集中营
电影不同,《夹边沟》并没有找瘦得不成形的人来演。值得推荐给大家看看。 | p*********w 发帖数: 23432 | 2 剧情
电影根据小说《告别夹边沟》改编。
1957年10月到1960年底,在这个位于甘肃酒泉戈壁滩里的劳改农场里,三千多名甘
肃省“右派分子”被遣送到此,接受“收容”和“管教”。严酷的阶级斗争和那场著名
的大饥荒很快把这里变成人间炼狱,农场内一半以上的“右派”因饥饿而死。1960年12
月,时任中央西北局书记的刘澜涛在兰州主持召开会议,“纠正极左路线”,开展“抢
救人命”工作,幸存者才得以从61年一月后陆续遣返原籍。
影片从原著有19个故事里选取了三个作为基础:《上海女人》、《逃亡》和《一号
病房》,剧组花了三年的时间去对当事人进行采访,找到了照片、文字、书信,(对故
事)重新结构、重新调整,成为了现在的影片。
发布者:Mtime (2010-09-06 13:29:00)
“夹边沟”是什么?
和“奥斯维辛”一样,这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事件、一段历史——一段事后人们
无法想象也无法承受的残酷历史。
1957年10月到1960年底,在这个位于甘肃酒泉戈壁滩里的劳改农场里,三千多名甘
肃省“右派分子”被遣送到此,接受“收容”和“管教”。严酷的阶级斗争和那场著名
的大饥荒很快把这里变成人间炼狱,农场内一半以上的“右派”因饥饿而死。1960年12
月,时任中央西北局书记的刘澜涛在兰州主持召开会议,“纠正极左路线”,开展“抢
救人命”工作,幸存者才得以从61年一月后陆续遣返原籍。
尽管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当时被草草掩埋的众多尸骨频频暴露于野,引发了当地
农牧民的持续反映,但这起事件,长期以来被“遗忘”了。直到2000年,甘肃籍天津作
家杨显惠经长期、大量第一手的当事人访谈,陆续在《上海文学》杂志上发表系列纪实
体小说《夹边沟记事》之后,“夹边沟”事件才重新被“发现”。此后,该小说先后得
到了上海、天津和广东三家出版社的结集出版,反响巨大,更被视为21世纪以来我国最
重要的纪实文学创作。时光网记者致电花城版《夹边沟记事》的责任编辑张懿女士得知
,花城版已经发行到了第三刷,累计印量超过三万册。而通过《南方人物周刊》《新京
报》等媒体针对该书和作家本人的报道,“夹边沟”事件细节也日益清晰。
导演自述
从小说到电影:我们选了三个故事
杨(显惠)老师的书里有19个故事,我们主要选取了其中的三个作为基础:《上海
女人》、《逃亡》和《一号病房》,我们还花了三年的时间去对当事人进行采访,找到
了照片、文字、书信,(对故事)重新结构、重新调整,所以说杨老师的书是一个源头。
我们(拍的)这是一个到了明水(指甘肃省高台县明水乡,夹边沟农场右派在1960
年秋天被迁往条件更艰苦的明水乡的一片荒滩,而在这里,饿死人、人吃人的情况变得
越发严重——记者注)、最后三个月的故事,而“夹边沟”本身是一个三年的故事。就
是说一千多人从夹边沟迁场,迁到明水,然后三个月后,国家就认为这个是出了问题,
“甘肃省的极左思想”,中央批评了,所以实际上当时的夹边沟事件,政府下过文,对
这个事情是否定的——所以其实这个事情是“可谈”的。
杨老师的书,在中国文学上,是至关重要的,在我本人看来,(中国)没有一本书
能够跟这本书媲美。他的书,我非常尊重,他有他的创作,有他的文学的方式,有他的
感情。但(电影)创作是另外一码事,我要考虑电影的可能性,在我的结构里面,还需
要更多的信息、戏剧结构的问题,讲故事的方式,等等,我都有我的态度、对这个事件
的看法,这个事件前后的一些细节等等。所以我们做了很多的采访,包括资料的收集,
我找到了当时的两张照片,是当时的一个管教给我的(这个管教现在还活着),这个非
常珍贵,以及当时的一些书信,临死前的人写给家人的,这些都是一些特别重要的信息
。这些信息能够帮我们感受到那个时候的人的一些真实的心理,他的情感,包括他的身
体(状况)。看这些,我们仿佛可以回到50年前,这些东西对于电影都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做这个电影:我们有义务
90年代以后,有一些回忆录、文字资料开始出现了,还有很多当事人都还在,他们
纪录了这三十年的变化。但是这些事情,不论经历过的人、还是(三年困难时期)以后
出生的人(来说),好像都被屏蔽掉了。人家问我拍这个有什么目的,我说“没什么目
的”,我们的文化要有义务,不能完全变成宣传工具。我们有义务来讲这个事情,这个
事情对大多数人是有意义的。我的电影无非是个广告,去给想知道这段历史的人的一点
资料,肯定不可能能代表这个时代,但是是一个窗口,一个了解的窗口。
影片:做了六年
我从2004年就开始筹备了,其实整个片子做了六年。投资是法国和比利时,从头到
尾没有花中国人一分钱。实拍就在离夹边沟很近的地方,我也不清楚是甘肃还是其他省
的地界了。我们是用高清拍的,后面转胶片,拍了160个小时的素材,最后成片片长是
两个小时不到一点。
现场有七十个人左右,有时候更多一些,在现场没有执行导演,就是我本人(执行
)。我们有个叫卢盛的摄影师,但百分之七八十的镜头是我自己拍的。
后期有十几二十个人的样子。后期做了一年多、一年半吧,八月份完整的成片才做
完。主要就是剪辑、调整,对影片的结构、叙事找到最佳的可能性,这不是一个机械的
加工,需要很多时间去思考。我们的后期人员,剪辑师、混音师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不是一般的“工作人员”。
剧本:我一个人完成
剧本是我一个人完成的。写得非常详细,因为我要为未来的电影做最详细的描述,
做最准确的文字工作,你的剧本必须非常仔细,非常确定。到了拍摄时要懂得“转换”
,在现场要有调整,比如对对话有调整,但每一步你要严肃认真地做,总之你要特别准
确地表达。剪辑的时候你也一样的,必须很细致,考察电影的叙事方式和结构,要考虑
(剪辑)和原始素材之间的关系,你不能削弱原始素材的力量,而是要懂得分配。
演员:没有经验
我们这部戏一共24个演员,主角有五六个。几个年轻的演员都是刚刚毕业的学表演
的学生,都是第一次演电影,没有什么经验。其他演员都是我们在当地找的一些演出经
验不多的演员,有的是唱秦腔的,有的是河南豫剧的,什么样的人都有,五花八门。但
我觉得他们发挥得都很好,我们整个戏的表演非常精彩。——没有这种问题,因为都非
常年轻,都还是空白,还没有那种职业的毛病,而且他们都有知识,可以自己去揣摩。
纪录片和故事片:没有什么区别
(拍摄纪录片和故事片的感受)没有什么区别,就是很自然,对于我来说,拍电影
就是能发挥我才能的一个专业。纪录片主要重规划,要找到一个叙述的结构,在这个结
构里,要体现电影的力量,电影的叙事。故事片和纪录片很多都是相似的,相同的,只
是一个在前、在后的关系。当然,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纪录片都是真实的,每一格画面
在银幕上都是不可置疑的。但故事片不是这样的,它的素材都是演员演出来的,都不是
“真实”的,那么这些素材组合之后,能不能表达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故事,就要受到
很严格的挑选和很敏感的审视。所以要做一个故事片,这个导演的能力够不够,是最重
要的。
【在 p*********w 的大作中提到】 : 电影《夹边沟》emule下载zz : ed2k://|file|The%20Ditch.avi|943431680|02F326FCDC98DB22594E8C52B4615069|/ : 电影《夹边沟》改编自杨显惠小说《告别夹边沟》,把里面几个故事合在一起了,故事 : 性还是偏弱,除了上海女人,其他角色也不突出,不过还是很震撼的。与常见的集中营 : 电影不同,《夹边沟》并没有找瘦得不成形的人来演。值得推荐给大家看看。
| p*********w 发帖数: 23432 | 3 看得我气死了。铲子铲子铲子!
12
【在 p*********w 的大作中提到】 : 剧情 : 电影根据小说《告别夹边沟》改编。 : 1957年10月到1960年底,在这个位于甘肃酒泉戈壁滩里的劳改农场里,三千多名甘 : 肃省“右派分子”被遣送到此,接受“收容”和“管教”。严酷的阶级斗争和那场著名 : 的大饥荒很快把这里变成人间炼狱,农场内一半以上的“右派”因饥饿而死。1960年12 : 月,时任中央西北局书记的刘澜涛在兰州主持召开会议,“纠正极左路线”,开展“抢 : 救人命”工作,幸存者才得以从61年一月后陆续遣返原籍。 : 影片从原著有19个故事里选取了三个作为基础:《上海女人》、《逃亡》和《一号 : 病房》,剧组花了三年的时间去对当事人进行采访,找到了照片、文字、书信,(对故 : 事)重新结构、重新调整,成为了现在的影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