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Neuroscience版 - 绕毅:中国神经科学历史简介
相关主题
人的记忆能否下载?化学家可以为神经科学做点什么呢?
【征文】神经生理学家韩济生 (ZZ)征文:神经科学牛人之蒲慕明与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科学发展史及其科学思想的变化(转载)推荐些神经科学,工程经典书把?
[新版申请] 神经科学出路在哪儿
申请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版副最近有什么神经科学方面,有意思PAPER吗?
请问关于申请神经科学ph.d的问题求推荐神经科学相关综述,经典书
[转载] 21世纪中国计算神经科学展望人脑:科学最后的『黑匣子』
哪里是中国神经科学研究的圣地?谢谢!神经科学版终于成立了,re者发包子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神经科学话题: 神经话题: 张香桐话题: 中国话题: 研究
进入Neuroscienc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d
发帖数: 768
1
写的不错,通过饶毅这个牛人,大家就可以简单一目了然,
中国早期神经科学史的概况
http://chinsci.bokee.com/viewdiary.12874309.html
饶毅
中国科技与世界科技前沿的关系,在不同学科是颇不一样的:有些很接近,有
些时近时远,有些较远。总体而言,物理学也许是中国科学中与世界前沿接壤最好
的一门学科了。在生命科学方面,神经科学这门对脑和神经系统探索的交叉学科,
是中国与世界有长期的、良好的接面的学科。这一方面因为中国一直有一些优秀的
科学家取得了世界科学界公认的成果,一方面因为中国科学家在这个领域保持了与
国际科学界的紧密交流。
甲 中国生理学鼻祖林可胜
神经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是近三十年的事,但它依附於神经生理、神经
解剖、神经生物化学、神经药理学却有很长的历史。中国的神经科学鼻祖、也是中
国生理学鼻祖林可胜,英文名字是 Robert K. S. Lim。之所以提到他的英文名字
,是因为其特殊的经历。他的父亲林文庆是华侨,做过孙中山的医生,后来是厦门
大学的创校校长。林可胜长期在海外成长和受教育,他的夫人是英国人,他的中文
不好。1924年,林可胜到北平协和医学院任生理系主任,成为该校第一位华人系主
任。他从事过神经生理研究,并以高标准和高要求造就了一批人才。他创立了英文
的《中国生理学杂志》和中国生理学会。神经生理在这个杂志和学会里都占相当主
要的位置。因为林可胜的研究工作和科学活动的影响,神经生理在中国有很好的开
端。《中国生理学杂志》质量之高,曾令诺贝尔得奖者、神经生理学家埃科斯(J.
C. Eccles)也为之翘首以盼,这在中文的科学刊物历史上仍然是一个足以自豪的
纪录。抗战时,林可胜任职於政府和军队,包括创立全军救护系统,并曾亲上前线
救护,以后又创办国防医学院(现在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和台湾的国防医学院)。
因为这类非科学原因,1949年他离开了中国大陆,而他当时告诉自己的后继者应该
留在中国大陆继续发展中国科学。从他到美国后至1969年去世前,林可胜一直关心
中国的科学、特别是与神经有关的学科的发展。那个年代,他可能少有的在英文刊
物上被引用的中国科学家。林可胜到美国后,先在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院从事研究
,后任迈尔斯药物公司的研究部主任,从事神经生理的研究。他是很早为世界科学
界认同的华裔科学家之一,在生命科学家中更是特别早的。他是中央研究院创始院
士,也是生命科学界第一位华裔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因为个人和历史的原因,中国
科学界和大众对林可胜对中国科学的贡献和他在神经生理的成就所知不多。与林可
胜无亲戚关系的林语堂在《八十自述》中提到,他早年因学潮的缘故曾在林可胜家
里避风头。70年代,有一些中医药人士抱怨1949年以前的中医药政策是由“斗大
的中国字认不得一箩”的林可胜参与制订的。然而,当我们追溯中国神经科学的起
源时,我们可以发现林可胜是一位在科学、品味、人格等多方面均令人引以为荣的
、爱国的、先驱的科学领袖。
与林可胜相近时代的另一位科学家蔡翘,也从事过神经生理的研究。他早年在
复旦大学任教,以后领导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早期神经药理学家陈克恢,20、
30年代在协和工作期间从中药麻黄中提取了麻黄素,发现了它作用於神经系统。这
是中药现代研究的里程碑。麻黄素迄今仍在中外广为应用(如美国常用的感冒复方
中就有麻黄素或类似物伪麻黄素),中药来源的化学分子这样为西药常用,是以后
中药研究仍未超过的纪录。陈克恢以后长期在美国里莱药厂工作,曾任美国药理毒
理学会理事长。
乙 中国神经科学奠基人
继林、蔡、陈以后,两位长期於中国科学院工作的科学家冯德培和张香桐,无
疑是中国神经科学的奠基人。
冯德培於复旦毕业后到协和医学院林可胜处,由林先送至美国,后转赴当时的
神经生理中心英国读研究生。冯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希尔(A. V. Hill),於
1933年取得博士学位。在与另两位神经生理的诺贝尔得奖者一同从事短期工作后,
他於1934年回到协和医学院,在一间地下室开始了独立的研究生涯。直到1995年去
世前,冯德培的科学工作几乎全在中国进行。1936-41年在协和期间,他的实验室
发表了26篇论文,叙述他们对神经�肌肉接头处信息传递的神经生理研究的结果
。他们的一部分工作支持了当时正在形成的化学传递学说,另一部分则发现了钙离
子对信号传递的作用,这后一部分与英国神经生理学家克茨(B. Katz)的工作接
近,以致於克茨后来说:要不是冯的工作因日本侵华战争中断,他的诺贝尔奖也许
要由冯得了。诺贝尔奖得奖者埃科斯当时急著要看《中国生理学杂志》,就是要读
冯德培的文章。冯德培在这一时期的另一发现是强直刺激后增强效应,这是亚细胞
水平神经可塑性的一个先驱性电生理发现。40年代中,他到上海医学院任教,再到
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筹备处和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短期工作;以后,他长期领导
中国科学院的生理生化研究所和分开后的生理研究所。冯德培本人一直在有机会时
不断继续神经科学研究。60年代,他的实验室研究了神经�肌肉间的营养性相互
作用,也是先驱性的工作。80-90年代,他们重新进入神经可塑性研究领域,这次
是看脑内可塑性的分子和细胞机理。他们的文章发表在1994年的《美国科学院院刊
》上。冯德培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国内因科学研究成就而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中
国生命科学家。一个有趣的巧合是,与他的老师林可胜一样,冯德培的最后一篇研
究论文也是刊於《美国科学院院刊》。
张香桐在早期家庭境况艰难的情况下,靠才智和毅力最后成为卓越的科学家。
他曾就读北大心理系,在协和医学院做过特别生,然后在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工
作了一段时间。那时他就开始神经解剖研究,显出科学才能:他关於大脑皮层的解
剖研究结果,发表在当时美国最好的神经解剖杂志《比较神经学杂志》(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40年代初,张香桐赴美留学,师从耶鲁大
学神经生理学家弗尔顿(Fulton),获博士学位。他对大脑皮层研究有重要贡献。
神经细胞的纤维有轴突和树突两种,轴突的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广为人知,而树突
的功能在50年代初仍被了解得很少。张香桐是研究大脑皮层中树突功能的先驱者,
他用当时的先进技术记录大脑皮层表面电位,开始研究树突的功能。美国冷泉港每
年一次的重大国际学术讨论会,每六七年,主题便轮到神经科学。1952年的冷泉港
会议上,张香桐应邀发言,阐述了他对树突功能的看法。1992年国际神经网络学会
授予张香桐终身成就奖时,这样评价他的工作:“他自1950年开始作的多种关於大
脑皮层神经元树突电位的研究报告,形成了一种划时代的重要标志。它为树突电流
在神经整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这一概念,提供了直接证据……这一卓越成就,为我
们将来发展使用微分方程和连续时间变数的神经网络,而不再使用数字脉冲逻辑的
电子计算机奠定了基础。”张香桐在美国一直做到了霍普金斯大学的副教授。当我
们环顾今天华人在美国主要大学和科研机构任教的比例仍然偏低的情况,就可以想
像当年华人学者在名校任教的情形更是稀有。张香桐在50年代中期回国,即使在当
时有较多留学生回国的背景下,像张香桐这样已经在海外有学术领导地位的科学家
回国是不多的,在生命科学界更是少有。张香桐回国后先后在生理研究所和上海脑
研究所工作,除了从事皮层研究外,张香桐以后还研究了针刺镇痛的神经生理原理
,为这个领域带来了严格的科学标准,取得了重要发现。
林可胜、冯德培、张香桐在中国和世界科学界中往来自如。林可胜离开中国后
在美国也是到很好的机构领导科学研究。冯德培在80年代再被邀请访美时,在加州
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都是作讲席教授。张香桐以前在美任教,80年代再被美国国立
健康研究院邀请时,又获得特别荣誉研究席位。林可胜、冯德培师徒相隔数十年后
都成为了美国科学院院士。1989年美国出版的《神经科学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 of Neuroscience),将张香桐列为“公元前300年至公元1950年间
对神经科学进展有贡献的人物”。他们与国际优秀的科学家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和交
往,他们促使很多优秀的神经科学家到中国交流,也将中国神经科学的后继人送到
国际上顶尖的实验室训练。他们也都将自己与国际交往的关系传给一代代科学的后
继人,使中国神经科学界与世界一直保持密切交往。
丙 中国神经科学的后继发展
像林可胜、冯德培、张香桐这样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在中国其他学科中不是
没有,但很少。师徒双双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更只有林、冯一对。林可胜、冯
德培、张香桐这些神经科学家在中国生命科学界傲视同侪。在中国的科技、教育界
和公众中,知名度比他们大的科学工作者并不少,但论科学上的成就,中国生命科
学界的同辈中,没有任何人能超过他们三人。这正表明中国神经科学界是一个“雷
声小、雨点大”、有蚕实科学成就而不善公众联络的竤体。在前辈中国科学家的科
学传统和直接、间接教育下,中国形成了一支小而精的神经科学研究队伍。
神经生理也就是冯德培创立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的一个主攻方向。生
理所培养了一批神经生物学家,包括视觉生理学家杨雄里(现任所长)等。
在60、70年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张香桐带动针刺镇痛的科学研究,为中国神
经科学队伍的培训、发展、保存起了很大作用。当各种对针刺麻醉不严格的“研究
”化为历史灰烬后,一支参与过针刺镇痛的科学研究的神经科学梯队却因为有严格
的训练而保存下来了,成为中国神经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张香桐推动下,
1980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神经科学的专门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它的设
立,要略早於国际上后来风行的专门神经科学研究机构和系科的大量设立。这个科
学史上少有的中国超前国际的纪录,也从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神经科学界的目光。张
香桐在培养神经科学人才上,为中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60年代那么特殊的、不
是最适宜於基础科学发展的环境下,他竟然促成当时的学生(现任脑所所长)吴建
屏留学英国。张香桐自任美国《脑研究》杂志的编委多年,以后也交给吴建屏。在
张香桐的培养下,脑研究所出了一批神经科学家,他们的工作和与世界的交往,使
上海脑研究所这样一个迄今规模仍然较小的研究机构能在国际神经科学界令人注目
。张香桐与上海第一医学院的神经药理学家张昌绍还培养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
的邹冈。邹冈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现了吗啡镇痛的脑内作用部位,是当时中国
科学少有的领先於世界的一个工作。张香桐和冯德培在50年代末主办的神经生理讲
学班,培训了全国一批神经生物学家。
除了以上提到的机构外,神经科学研究还於上海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多个医学院
所进行,而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综合大学,中国科学院的生物物
理所、药物所、生化所、细胞所、心理所、自动化所都有与神经科学有关的研究。
一些非生命科学家,如核物理学家唐孝威,也加入了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推动无
创性影像技术在神经科学的应用。由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工作者组成的中国神经科
学会於1995年成立。这些也许都预示著中国的神经科学,会像国际发展趋势一样,
有不断增加的学科交叉和综合。
结 语
神经科学是一个包含较广、综合性强的学科,它的进展也是多方面的,不可能
在此一一介绍。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上简介看到,神经科学在分子、细胞到整体各
个层次都有全面的推进;这种推进对基础科学和临应用都带来了实质的利益。从
上面这些前沿介绍,大家也可以看到,神经科学还不能回答一般大众提出的对脑功
能的好些问题,也还有好些脑疾患不能有效治疗。这些不足,正好说明神经科学是
一个有广阔前景的学科。
从神经系统的重要性、学科在当代已有的迅速发展势头和学科未来深远的前景
这三方面,都显示同样一个信息:神经科学是科学前沿有前途的学科。在这样的背
景下,便不难理解神经科学为甚么会引起国际兴奋、得到国际科技界的重视和一般
人竤的支持,也容易令人想到中国神经科学研究发展规模需要跟上世界的发展趋势
n***w
发帖数: 2405
2
赞。
l*******g
发帖数: 25
3
谢谢
1 (共1页)
进入Neuroscienc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谢谢!神经科学版终于成立了,re者发包子了申请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版副
Re: [新版申请] 神经科学请问关于申请神经科学ph.d的问题
恭喜神经科学版开张,兼提问[转载] 21世纪中国计算神经科学展望
what's the next big thing in Neuroscience?哪里是中国神经科学研究的圣地?
人的记忆能否下载?化学家可以为神经科学做点什么呢?
【征文】神经生理学家韩济生 (ZZ)征文:神经科学牛人之蒲慕明与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科学发展史及其科学思想的变化(转载)推荐些神经科学,工程经典书把?
[新版申请] 神经科学出路在哪儿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神经科学话题: 神经话题: 张香桐话题: 中国话题: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