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g*******a 发帖数: 31586 | 1 六成人患上“休闲病”
一放松反而会累倒
中国人不太会休息
城市快生活让很多人得不到真正的休息。
“休闲娱乐”本应是人们紧张情绪的调节剂,提高生活质量的催化剂,但在生存压力井
喷式暴发的环境下,这种闲适变得有些奢侈,也有些走形了。前不久,央视发布了10万
人参与的《CCTV2011—2012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中国人日均休闲
时间不超过3小时,其中8%的受访者休闲时间为零。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的是国人日益
透支的健康和疲惫压抑的心理,有人形象地称这种现象为“休闲病”。
一放假,各种不适找上门
其实,所谓的“休闲病”并不是新说法。早在2008年,它就被荷兰心理学家温格霍茨教
授研究发现并命名,指的是平时工作马不停蹄,到了周末、假期或者工作压力刚刚解除
的时候,出现恶心、头痛等病症,而这一诊断在很多人身上应验了。
早上6点半,赵女士在刺耳的闹铃声中惊醒,爬起来草草梳洗一下,就抓起包直奔地铁
站,赶往公司。因为最近刚接了一个大项目,身为项目主管的她不敢怠慢,连中午吃饭
的时间都在开会。这段时间,加班成为她生活的重心,常常是别人都进入了梦乡,她才
踏上回家的路。等到项目结束的那个周末,她和同事庆祝完回家,第二天就开始头痛、
发烧、上吐下泻。像赵女士这样的大有人在,《生命时报》联合《12580生活播报》调
查显示,参与调查的近6000人里,六成人在假期里会出现各种不适。温格霍茨教授当年
在调查研究了2000名当地人后,还得到了以下结论:“休闲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
、疲惫、肌肉疼、恶心以及感冒或流感;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染上这种病。
为何忙的时候没累病,放假了反而病倒了?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耿同超教授
分析说,人在精神紧张的时候,身体处于兴奋状态,各种应激激素会被调动起来,免疫
力也得以提高。一旦精神彻底放松,上述应激状态解除,免疫力也就随之下降,于是原
先积累的劳损以及潜伏的病菌就一起“发力”,把人撂倒。温格霍茨教授指出,这种“
休闲病”归根到底是压力所致,尤其爱找追求完美、责任心重、对自己要求高的人,而
这类人在工作中很纠结,在工作之余也不善于休闲。很多人在星期一、长假刚结束时萎
靡不振,也是“休闲病”闹的。
休假为何比上班还累
上班时累得“吐血”,心里发誓周末和假期一定要好好歇歇,可假期临近,好像又上紧
了新的发条,给自己安排了一大堆事。这样的情形你一定不陌生,记者在采访后总结发
现,假期过得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还债型。小周两口子都是外企员工,平时忙得脚不点地,孩子不得不放在年迈的父母那
里照看。到了周末和假期,他们才能腾出工夫共享天伦之乐。周六,一个人陪母亲去看
病,一个帮忙料理家务、购买日用品;周日,他们再带孩子去外面玩。两天下来,俩人
累得腿都酸了,周一还得打起精神去上班。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心理咨询师刘宝锋说
,这种情况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人群中非常多见,他们对父母和孩子负有长期的责
任,应该保持持续关注和随时沟通,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处理人情问题,
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式的,突击式地给予,未必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工作焦虑型。刘先生刚刚晋升,为了更好地证明自己,工作非常努力。到了节假日,他
不但24小时开机,还把大量工作带回家做。有时因为放心不下,还得到单位加班,弄得
自己疲惫不堪。刘宝锋认为,这种休闲病类型缘于过分焦虑,“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把工作生活混为一谈,再把工作中的情绪带进生活,造成家
庭矛盾,就得不偿失了。”
突击健身型。很多白领喜欢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去打球,放长假了则背上行囊走进深山去
玩“穿越”。初衷是好的,可平时没时间锻炼,猛地一下练过头了,也会出现问题。北
京体育大学人体运动科学系陆一帆教授说,运动需要本着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个体化
的原则,如果平时不运动,放假了攒到一块运动,一是效果不好,二来容易发生扭伤、
拉伤等意外。健身最好一周3—4次,集中锻炼的方法不可取。疯狂娱乐型。耿同超告诉
记者,一到节假日,各大医院的急诊科大夫都非常紧张,因为这个时候来的都是重病号
。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一位40岁的李先生被120风驰电掣送来,一查是脑卒中。据家
人描述,李先生和几个好友通宵达旦地打麻将,两天两夜没合眼,赢牌兴奋时,半边身
子就不能动了。耿同超说,像这样的病例很多,放假一玩起来就没节制,不顾身体是否
能够承受。有的老人不顾年纪,非要和年轻人较劲,外出游玩时不注意,轻的伤筋动骨
,重的引发心梗、脑梗。
睡眠颠倒型。根据央视的调查,大多数国人的休闲时间都是在看电视和上网中度过的,
用一位网友的话说,就是“晚上不睡,天亮躺倒,起床就上网,一上一整天”。有的年
轻人喜欢“夜生活”,大晚上拉帮结伙去唱卡拉OK、泡酒吧、逛夜店,天亮才回家。等
上班了,再趴在办公桌上“倒时差”,一天昏昏沉沉。刘宝锋说,不要把休闲当作另一
种必须完成的工作,休闲娱乐不能盲目跟风、随大流,要结合个人喜好,找到真心喜爱
、得心应手的方式,那才是最健康的。
计划不周型。还有一类人就像勤劳的“小蜜蜂”,白天工作做不完,晚上接着干,有时
还得通宵达旦,其实很多工作都是无用功,“穷忙”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计划好时
间。
让生活更闲适一些
工作需要方法,休息也需要学习。那怎么样才算是真正休息好了呢?耿同超说,如果第
二天感觉精力充沛、反应灵敏、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好,就算是休息好了。要想让休闲
真正给生活充电,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11点前就睡觉。耿同超说,晚上11点到凌晨2点的时间段,人体会分泌褪黑素来调节
睡眠,如果这个时间不睡觉,生物钟就会紊乱,继而引发身体多种连锁反应,损害健康。
2.选择娱乐方式不要从众,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刘宝锋说,不喜欢唱歌的就不要跟着
人家去卡拉OK,不胜酒力就不要跟着别人去酒吧,“人在不熟悉、不喜好,并且无法自
我控制的活动中,最容易感觉疲惫”。
3.放假前把工作安排好。放假后尽量不查看工作邮箱,远离公文包。刘宝锋说,做老板
的,要通过制度推动事务运转,充分信任员工能把事情做好;做员工的,要计划好自己
的时间,把工作、生活分开。
4.记时间日志、改变你的语言。美国《华尔街日报》载文建议,每天记录自己正在做什
么,持续至少一周,最后算总数,看看你的时间都浪费在哪儿,以便制订工作计划。还
要少说“我没时间”,试着说“这不是优先事项”,看看感觉如何。
5.久坐的娱乐活动不宜超过2小时。耿同超说,进行打麻将、上网这类久坐的娱乐活动
时,一定要控制时间,否则对全身血管都不利。
6.假日前后各留出一天调整的时间。刘宝锋指出,所有的“休闲病”都是人对生活节奏
改变的适应不良导致的。所以,不要把活动排满整个假期,放假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最
好做个过渡,特别是最后一天,把作息时间调整回来,为第二天上班做好准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