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 发帖数: 494 | 1 关于这篇有关顿悟的文章,确实有必要拿出来专门讨论一下。
转载:真正的学习
前天突然发现,身边很多人在当年读书时有神话般的表现,比方说一个哥们小学、初中
与高中永远是全校第一名。 比方说,高中的同桌在一次期末考试前生病,在家休养一
个月,回来时距离考试仅三四天时间,但没想到他一鸣惊人,从以前的十二三名跃居到
第四名。 ……
不过,所有这些神话,都远不如一个看起来有些愚笨的故事令我感动。 我一个朋友,
小学一二年级时数学成绩一直很差,因为她完全搞不懂加法是什么意思。 一天,她走
在街上,看着街上的两个物品,突然间明白了:哦,加法,不就是两个数加在一起吗,
就像这两个物品加在一起。 明白这一点后,她的数学成绩一下子出现了飞跃。 这种明
白,心理学上称之为顿悟,英文为“insight”,还有一个有趣的国外的说法叫“啊—
哈”。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顿悟发生时,心里不自觉地会有这两个感叹“啊!哈!”
顿悟,是一个人自己对某种事物之规律的一种发现。这是我的发现——这是顿悟的根
本价值所在。 有了顿悟,就意味着一个人真正领会了什么,这是真正的学习。 与顿悟
相对应的,是模仿学习。
模仿学习即,我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是什么,但我从别人那里知道了这个道理是什么。
模仿学习永远是跟在别人的后面,而顿悟,却永远是崭新的。即便你顿悟到的一个
发现可能是无数人都发现的,但对你而言,这是崭新的,而且真的是你自己发现的。
譬如说,是小学生就知道1+1=2,但是,第一个总结出这个规律的人,那必定是惊
天地涕鬼神者,而轻松通过模仿学习获得这一知识的人,就领略不了顿悟的那种美了。
就说说我这位朋友吧,她回忆说,当时她觉得像是闪过一道白光,整个世界突然变
亮了很多,然后,或者说几乎是同时,那个顿悟“加法不就是两个事物加在一起吗”从
心中涌现了出来。
顿悟,经常显得很是有些愚笨。
美国伟大的催眠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有阅读障碍,他读书时的多数时间就是在翻
字典,因为他不知道字典是怎样排序的,所以每次查找一个字时,他都是从头查起。
一直到16岁,一天他在家中地下室里,还是在查字典,突然间好像一道白光将整个
地下室照亮,一个巨大的喜悦从心中涌出,他发现——原来字典是从A排到Z的。
原来,他自己发现了字典排序的奥秘。
自己发现这个奥秘的过程,就是这样的美。
相反,一开始就被教育知道字典是如何排序的我们,有几个人能有幸体验过这种美
呢? 一直到16岁,一天他在家中地下室里,还是在查字典,突然间好像一道白光将整
个地下室照亮,一个巨大的喜悦从心中涌出,他发现——原来字典是从A排到Z的。 原
来,他自己发现了字典排序的奥秘。 自己发现这个奥秘的过程,就是这样的美。 相反
,一开始就被教育知道字典是如何排序的我们,有几个人能有幸体验过这种美呢?
在逛一些心理学专业论坛时,我很容易感觉到郁闷,好像论坛上活跃着一个大师又一
个大师。其实,只不过是网友们在转述大师们的理论和语句而已。 大师们构建起自己
的理论和语句,那必定是经历了无数的顿悟,一次又一次品尝到“原来字典是从A排到Z
的”那种美。 这个历程是很不容易的,但是,通过模仿学习而知道这些理论和语句的
表面道理所在,是很容易的。 甚至,都容易到了这个份上——好像自己在转述时就已
掌握了其全部精髓。 但是,这一定是个幻象,这种掌握,没有经过你的心与你的灵魂
,它只是头脑上的知道而已。
举一下我自己的例子,我在大学时就在头脑上知道了弗洛伊德讲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恋
父恋母情结),但是,直到半年前我才通过一系列的顿悟,先是部分解开了我自己身上
的俄狄浦斯情结,而后才能比较好地在这一点上和我的来访者一起工作。 假若没有我
对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结的领悟,那么我也很难陪伴我的来访者在这一点上抵达真正的领
悟。 心理学毕竟还是比较窄的范围,我们还是回到常见的话题上吧。
记得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看到“百家姓女孩”王仙妮上场表演时,我心里有巨大的悲哀
涌出——这到底有什么意义? 后来,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对王仙妮做了深度访谈
,更进一步加深了我的这份悲哀——这到底有什么意义?! 王仙妮倒背如流的不仅仅
是百家姓,还有像什么唐诗三百首这样的东西。这种记忆力让一位老师一时震惊,以为
她是天才,但当这位老师询问王仙妮如何理解一些简单的句子时,王仙妮完全说不上来
,这位老师再一次震惊了。 我猜,这种震惊也许和我的悲哀有共同之处。
在高中时,我假若没有我对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结的领悟,那么我也很难陪伴我的来访
者在这一点上抵达真正的领悟。
心理学毕竟还是比较窄的范围,我们还是回到常见的话题上吧。
在高中时,我也背过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中,还有像高考范围内需要背诵的课
本,我也都背过了,甚至连鲁迅的一些文章,我也全文背诵了。不光是为了高考,更主
要是爱好。
然而,现在,这一切都在我的脑海中不大存在了,说来悲哀,它们真的只是进入到
我的头脑而已,它们不曾碰触到我的心。
假若时间可以重来,那么,我会很慢很慢地去读唐诗宋词,希望在这样读的时候,
能恍然间穿越时光隧道,好像又回到作者的时空中,碰触到他的心,与他的心弦以同一
个节奏跳动。
钱学森在去世前向温总理感慨说,新中国没培养出一个杰出人才。之所以如此,我
想,因为我们盛行的就是模仿学习,而忽略了让孩子们自己去领略知识与人生的重要性。
现在的教育体系造成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孩子们似乎一天一天地只能在超高负荷
的模仿学习中疲于奔命。如此一来,不管他们长大后能多么纯熟地掌握知识与技术,都
是有巨大欠缺的——他们从未体会过顿悟的美,他们身上将难以闪现着原创精神的光彩。
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那么,你是否愿意试试,鼓励他慢下来,用他的心去体会
这个世界,去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顿悟真正学习到这个世界的美。 |
m*****8 发帖数: 4059 | 2 顿悟是很美好的体验
但是不等于顿悟前的积累无意义
如果作者从不知道俄狄浦斯,没有背过读过唐诗宋词,又怎会有后来的领悟?
冰心少时爱读红楼,但是经历家国沧桑变幻,人到中年,才领悟到红楼中的深切情怀。
然而若她是个不识字的村妇,从未读过红楼,又何来这等体验?
吃了七个包子没饱,第八个饱了,不能说前七个白吃了。
孩子学习也是这样,灌输和思考依然不矛盾,早期的适当灌输是有必要的(死灌滥灌当
然错误)。在领悟以前,有些知识对他就是小和尚念经,但是一旦领悟就突然体会到了
。在顿悟前,需要尽量帮他做好准备(至少得吃够5,6个包子)。
我不反对lz的一些对极端功利教育思想的批判,然而反对过于强调前者的对立面,其实
也是一种走极端。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 中文网站浏览器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关于这篇有关顿悟的文章,确实有必要拿出来专门讨论一下。 : : 转载:真正的学习 : 前天突然发现,身边很多人在当年读书时有神话般的表现,比方说一个哥们小学、初中 : 与高中永远是全校第一名。 比方说,高中的同桌在一次期末考试前生病,在家休养一 : 个月,回来时距离考试仅三四天时间,但没想到他一鸣惊人,从以前的十二三名跃居到 : 第四名。 …… : 不过,所有这些神话,都远不如一个看起来有些愚笨的故事令我感动。 我一个朋友, : 小学一二年级时数学成绩一直很差,因为她完全搞不懂加法是什么意思。 一天,她走 : 在街上,看着街上的两个物品,突然间明白了:哦,加法,不就是两个数加在一起吗,
|
d*****n 发帖数: 494 | 3 顿悟一定需要前面的积累的,从没有什么人说不需要。这一点请不要偷换概念。
顿悟与灌输的不同之处关键在于:
顿悟来自于思考之后自己总结出的结论;而灌输是直接给予现成的概念。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顿悟是很美好的体验 : 但是不等于顿悟前的积累无意义 : 如果作者从不知道俄狄浦斯,没有背过读过唐诗宋词,又怎会有后来的领悟? : 冰心少时爱读红楼,但是经历家国沧桑变幻,人到中年,才领悟到红楼中的深切情怀。 : 然而若她是个不识字的村妇,从未读过红楼,又何来这等体验? : 吃了七个包子没饱,第八个饱了,不能说前七个白吃了。 : 孩子学习也是这样,灌输和思考依然不矛盾,早期的适当灌输是有必要的(死灌滥灌当 : 然错误)。在领悟以前,有些知识对他就是小和尚念经,但是一旦领悟就突然体会到了 : 。在顿悟前,需要尽量帮他做好准备(至少得吃够5,6个包子)。 : 我不反对lz的一些对极端功利教育思想的批判,然而反对过于强调前者的对立面,其实
|
d***a 发帖数: 13752 | 4 对很多人来说,顿悟是很普通的事情,一点都不神奇
幼儿园时搭积木,学算术
小学,中学和大学里,用心学习各种知识
每天都可以有顿悟啊
出去游玩,甚至打球下棋打桥牌
也都可以有大大小小的顿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