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l 发帖数: 2625 | 1 http://www.wangxiaofeng.net/?p=6811
——你喜欢《老男孩》吗?
——我喜欢小女生。
这段时间,网上流行一段视频《老男孩》,有不少人向我推荐,还有人问我怎么样,但
我至今没有看。我是一个不喜欢在接受一样东西之前被暗示太多的人,那样当我去接受
这个东西,我的判断一定有问题,所以,有很多书、音乐、电影、戏剧……由于之前被
人暗示,我只好放弃。个别的时候例外,比如奶猪或者卓别灵在博客上评论的电影,凡
是她们认为不好的我一定要看。当然,这种不受外界干扰的信息你不可能做到绝对回避
,有时候朋友介绍给我的电影、书籍我还是感兴趣了解一下的。因为对方在向我介绍的
时候没有透露太多信息,我还不至于受到影响和暗示,一旦我被影响或暗示了,我肯定
不会碰。有时候我会变得有些尴尬,就是当我按照人们的推荐介绍去欣赏的时候,发现
并没有他们说的那样好。这会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进而自信心也受到影响
。比如,连陈晓卿都说好的电影,我却看不出好来,是不是我长得不够黑呢?
当我谢绝了人们一片好意,我发现了另一片天地。比如,一部作品受到人们的热议时,
一定会有正反两面的观点。你知道每个观点都是片面的,所有片面的东西拼在一起就是
一块拼图,看上去有裂痕,基本是全貌。但每个人都想用片面占据制高点,把自己的观
点当成全部。这样,就肯定会发生朝韩冲突,接下来呢,就开始互相打炮。有时候人们
为了维护自己的三八线,寸土必争地声讨对方。
我又仔细分析,参与者都是什么人。一般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水平的人,相当于精英或者
精英预备役。假设,每个人的观点都是基于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而发(排除那些托儿、市
场操纵者),我常常从这些观点里看到这样的趋势,每个人都尽量想去说服或者强行让
人接受他的观点,如果意见相左,对方一定是个傻逼。而且,人们乐于参与这样的争论。
当言论自由表达空间刚刚松绑的年代,人们在争论上还是比较严肃的,都是摆事实讲道
理,尽量据理力争。那个年代,争论的核心还是观念的异同。随着这种言论表达空间越
来越大,人们争论的核心已经不是观念问题,而是霸道的问题,甚至上升到人格和道德
层面,争论的水平直线下降,变成口水战。参与的人更多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引发人们
干这种事情的原动力是叫做“审美正义感”的东西在作祟。“这么烂的东西你怎么可以
喜欢呢?”“这么好的东西你怎么会不喜欢呢?”
有时候我很想写一篇影评,正面反面各写一篇,按照行的奇偶排列,奇数行是赞,偶数
行是贬,这样可以堵住所有的人嘴。但你真这样做了,还会有奇偶之间的非奇非偶蹄动
物占出来,呵呵。
后来我想到我的祖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也别老说人家太粗暴,人家粗暴是有群众基础的
,这些人不做电影审查,在网上发表意见估计也会这样。让你去做审查员,也一样好不
到哪去。我的祖国为什么会有如此电影审查制度?是因为我的祖国有这样的政治制度,
贵党是多么小心眼儿啊,它就不允许人们反对,于是在此前提下的任何东西都是排他性
的。制度可以,但是审美是不可以的,于是就会有两种以上的审美观点出现。人们习惯
了排他性政治制度,自然也就有了排他性的各种习惯。当有两种审美观点出现,就麻烦
了——必须干掉一个。但你不能用阴谋颠覆美学罪的帽子去干掉对方,于是偷换成了伟
大光荣正确的“审美正义感”,这种正义感里面包含了人格侮辱、智商羞辱等方方面面
元素。其实也一直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没有进步。这时,人们都忘掉了每个人都有喜欢和
不喜欢的权利,更忘掉了去宽容某些东西的意识。
人人都是电影局的审查员。 | S*M 发帖数: 10832 | 2 起码的正义感还是要有的
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
我们那里音乐台的俩主持人聊天
说音乐,没有好不好,只有傻不傻
然后举了这个例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ExxxKyguEA
【在 C***l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wangxiaofeng.net/?p=6811 : ——你喜欢《老男孩》吗? : ——我喜欢小女生。 : 这段时间,网上流行一段视频《老男孩》,有不少人向我推荐,还有人问我怎么样,但 : 我至今没有看。我是一个不喜欢在接受一样东西之前被暗示太多的人,那样当我去接受 : 这个东西,我的判断一定有问题,所以,有很多书、音乐、电影、戏剧……由于之前被 : 人暗示,我只好放弃。个别的时候例外,比如奶猪或者卓别灵在博客上评论的电影,凡 : 是她们认为不好的我一定要看。当然,这种不受外界干扰的信息你不可能做到绝对回避 : ,有时候朋友介绍给我的电影、书籍我还是感兴趣了解一下的。因为对方在向我介绍的 : 时候没有透露太多信息,我还不至于受到影响和暗示,一旦我被影响或暗示了,我肯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