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a********e 发帖数: 146 | 1 我八十年代初出生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农村家庭。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从那个贫瘠的小村
子里走出来,初中开始住校,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再到国家机关工作,这一路
走来,经历了漫长的一段路程。
1
在我和双胞胎妹妹出生之前,家里已经有三个哥哥。
人穷并不会多种树,更大的可能是多生孩子,人多力量大,说不定哪个孩子有出息了能
带领一家人脱离苦海呢!
所以,当时周围的家庭都是四五个孩子。偏巧我和妹妹要出生的时候开始计划生育政策
,把我和妹妹当成超生了两个孩子收罚金。
本来就穷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院子里跑得鸡,圈里的猪,都赶走了,连吃饭的桌子都
抬走了。
家徒四壁,还带着五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要不是周围亲友的接济,父母亲几乎要带着我
们去要饭了。
叔叔给了父亲四十块钱,姨妈送来了一些晒干的地瓜干和小米、腌咸菜。一家人终于得
以活命,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大的。
三十年后,我们兄妹五人几乎都受到了高等教育成为公职人员,我家也成了远近闻名的
高学历家庭。
2
父母只做了两件事:坚持读书,不准娱乐
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却都怀揣着远大的读书梦。
但在他们读书的时代却没有读书的机会,只接受了基础教育就匆忙进入生产队挣工分养
家糊口。
读书,对他们来说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父母把读书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
等哥哥们都高中毕业要去读大学了,大学毕业生开始自己找工作,国家不再分配了。
“你把孩子都送出去读书,以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不是白瞎这功夫了?”这是识时务
的村里人,早早地让孩子回来帮忙干活。
“不怕!就算他们以后出去扫大街,他也是识字的、上过大学的!”
父亲就是有这样一股子倔劲儿,认准了一件事,不回头。
从小,只要我们兄妹在读书,或者写作业,家里就会很安静,妈妈做饭都轻手轻脚,怕
扰了我们。我们也从没有像小伙伴们那样被使唤着干农活儿,所有的目标,就是把学上
好。
“你们以后都不要像我和你妈,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力气吃饭,你们要靠知识吃饭”,父
亲这样教诲我们。
于是,从小我就知道将来我要靠知识养活自己。
3
因为怕影响我们学习,我和妹妹十八岁之前家里没有电视。有时候在外面偶尔看到别人
玩扑克牌,也拿一副回家,被母亲毫不犹豫地扔进灶炉里。
现在我日常生活里不看电视,不会打扑克,不认识麻将。
我的业余消遣就是看书写字,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不会在娱乐上花费时间。
在我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有很多成绩不错的同学,而他们初中毕业就为了减轻家里的负
担开始外出谋生。我和他们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我一直在坚持上学。
记得读初中的时候,同村里一个也在读初中的女孩的妈妈专门来找我妈妈:“你知道吗
,这孩子一个月要花五块钱哪!我真是不想让她再上学了。你怎么能忍得了他们花那么
多钱?”
果然,这女孩早早就退学出去打工了。当时我们上学是家里送粮到学校换成粮票,一个
月五块钱是包括吃菜买本子买笔在内的全部生活费。
大部分女生很少买菜吃,每星期回家都从家里装些咸菜,就着粮票换的馒头和稀饭,就
是一顿饭。
我的父母虽然也是寒门,但他们出于种种原因,一直对我们强调受教育的重要,并愿意
用微薄之力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我们的人生便与周围人有了不同。
4
虽然穷,但给你选择的自由!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家里给我买过唯一的一本课外书,是母亲在书摊上花四毛钱买的一
本简装版《新华字典》。手掌那么大,厚厚的,我一直用到高中毕业。
小学的时候我很淘气,并不是学习好的孩子。父母虽然一直对我们强调“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但他们太忙太累了,要供五个孩子读书吃饭,让没有一技之长效率低下
的他们疲于奔命,根本顾不上再关心我们的学习。
小学里父母对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作业写了没有?”
考试不好的时候,父亲就会在餐桌上骂我们一顿,再不好好学习就跟你们断绝父子/父
女关系!然后扒拉几口饭匆匆离开,他只有吃饭的时候有空骂几句。
小学毕业后,已经有很多同学不上学了。这让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
于是初一我就开始发力学习,成绩很快就开始名列前茅。到了初三,已经开始拔尖。
那个时候女孩子初中毕业可以考师范,以后当小学老师。当时跟我一样成绩不错的女孩
都被家里人报了师范,这样不仅上学不花钱,还能早点工作补贴家用。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我当时没跟家人商量就报考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其实是很离经叛道
的。但父母什么也没说,成绩考下来后他们还很高兴,给我准备了行李和学费,送我去
了高中报道。
5
高中里开始卧虎藏龙,全县的学生都集中在这里。这中间除了县城里来的条件不错的学
生,也有很多像我这样从下面乡镇考上来的。我记得很清楚,在初中以第1名考上高中
的我,高一开始的全校排名是184。
那也是一段艰苦卓绝的日子,到了高二的上学期,我已经是全校的第二名。我们高中虽
然是县里的重点中学,采用的仍然是题海战术。我们每个月才能回家一天,其他时间全
部在学校,早上5:40起床,晚上9:40宿舍熄灯就寝,其他时间除了吃饭就是在教室。
县城里条件好的孩子父母会隔三差五的送饭过来。农村的孩子仍然是父母送粮到学校换
成粮票,从家里带咸菜。
就这样,到高三的时候,我以超过重点大学分数线50分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报高考志愿
的时候,我又一次展示了我不管不顾的特点,亲戚们想让我上师范大学,给家人减轻负
担。可我却报了一所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通信工程。
父母还是什么都没说,开始给我准备上大学的行李和学费。当时上大学的学费每年2500
,住宿费500,加上生活费每学期1000左右,全年的花费5000元。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
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哥哥们当年分别报考的公安和税务,妹妹自己选择了师范院校,几
乎不花钱,本来已经解脱的父母亲,因为我的选择再一次开始节衣缩食的生活。
6
大学里我仍旧努力读书学英语,把所有能考的证书都考了下来。很少买衣服,学习用的
书都是从图书馆借阅,努力拿奖学金,去阶梯教室看1块钱一场的英文原版电影,保持
最简单的生活和最少的开支。
从读研究生开始我就不再花家里的钱。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也付出了代价,那就是没有报
考自己心仪的学校,而是为了公费读书考了外校。
后来读博士的时候,已经认识了男朋友,现在的娃爸,并且在读博士的时候结了婚。
在我人生的所有关键时刻都是自己做的决定,很少同父母兄妹商量,父母给了充分的理
解和支持。虽然家庭条件并不好,但我却拥有选择的自由。
7
寒门,“寒”在哪里?
说来奇怪,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来自农村有什么好自卑的,也许是因为我长得好看吧(谜
之自信)。虽然我过着简单的生活,但这是我的选择,我也不觉得所谓的丰富生活有什
么好羡慕的。即便现在已经三十多岁,算得上衣食无忧,我仍然过着简单的生活。
而很多人所强调的,农村孩子缺乏的见识、谈吐、交际能力,我不觉得那有什么。现在
的社会互联网这么发达,哪还有见识浅薄的人?况且见识可以从书中得来,“腹有诗书
气自华”,谈吐会随着见识的增长而改变,而所谓的交际能力,等到需要的时候自然就
能练得出来。
所有这些,都不是能打败你的原因。
唯一可以打败你的,除了年少追梦的过程中父母的撤退不支持,就是你自己的不努力。
在年少时期父母的支持至关重要。我认识的一个同学就是例子,他属于物理天才,我这
么说一点都不过分,他拿遍了物理竞赛的奖项,连老师都对他的物理概念甘拜下风。他
在南京读大学,物理专业。因为有军校在他刚一高考完毕就给他发了通知书,但他因为
太喜欢物理而拒绝了军校。上军校是免费的,他的父母为此大发雷霆,断了给他的学费
供给。
他艰难的维持了两年,自己申请助学贷款,每日不停地打工维持生活,疲于奔命,对理
想的追求也渐渐地湮没在对生活的挣扎里。终于在大二的时候抛弃了他喜欢的物理专业
选择了就业。
现在的他没事就翻物理书,如《果壳里的宇宙》、《流体力学概论》,而他的物理梦却
彻底的断送了。他有时不无感慨地说,现在一个月的收入够那时花二十年,可当时就是
没办法继续。
所谓的寒门,就“寒”在因为物质匮乏而造成的短视,并因此而断送的精神追求里。
8
没有所谓的阶层
现在很多人都说阶层固化,我一直都很纳闷这个概念。小的时候,我肯定是属于社会的
最底层,那现在呢?我属于哪一阶层?
现在我的家庭在北京还算不错,孩子爸爸努力地为我们奠定了物质基础,家里也小有一
些财产,可我们仍然过着简单的生活,在教育上大力投入,生活上节约不浪费。
举个例子说吧,我们可以让孩子去上1万块钱一个月的国际幼儿园,但我家从来不剩饭
,去超市买菜都提前确定买到哪一餐,几乎从来没有扔过任何食材,合理安排膳食不吃
剩饭剩菜,也没有倒过剩饭剩菜。
我有能力找保姆带孩子,但我虽然工作繁忙仍坚持亲力亲为,和爱人用一己之力把孩子
带大,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我可以做完自己的工作之后就安逸的享受生活,可我仍然
想着能突破自己,找到那个不一样的自己。
三十多年的“寒门”之路告诉我,人生要不断进取,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努力。
其实在我的意识里没有所谓的“寒门”,只有短视的不愿付出的原生家庭;也没有所谓
的“贵子”,物质条件的富贵不能称为高贵,只要你在当前的条件下做到最好,为了自
己的理想而努力,每天都在努力超越昨天的自己,你的灵魂就是高贵的。 | t***u 发帖数: 3 | 2 楼主说的很好,只要自己努力就好!人们都说“可怕的是条件比你好的人却比你努力”
,我觉得应该说“可怕的是条件不如别人还不如别人努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