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g****t 发帖数: 31659 | 1 之前闲谈过我理解的“卡夫卡原理”。大致意思就是说两点:
第一:
启蒙时代以来的现代理性主义哲学,从未构筑成功一个严整的逻辑链条,其末端
是“其他人的存在”。(严格的理性链条更加谈不上。连看着像那么回事也
不多。多数哲学家就是对极难的问题,闲聊)
第二:
卡夫卡在《变形记》中进行了思想实验。一个甲虫,带着人的信号输入输出功能,可以
沿着虚构的世界顺利的展开生活。这里的顺利二字,指的是没有反理性的矛盾。
所以根据这两条正反方向的结果。我们可以尝试对人类去人化。事实上,软件工程师一
直都在做这个工作。例如一个典型的,某公司的ticket处理系统软件,实际上是把业务
过程中的人,进行了去人化的处理。我们软件工程师都是用flow Chart, 对象,类等表
示这些部分。我们只是讲之命名为一些符号。从来不需要考虑人是什么。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绝大多数软件工程师没有有意识的把这个自己日常熟练的去人化
过程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呢?我想,这里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软件工程师在设计业务逻辑软件对其他人去人化的时候,多数是处在上帝
的位置。这个软件设计过程,是一个摆弄无反应的人的过程。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奇怪的
隔离。多数人在设计这些业务流程的软件的时候,和设计物件是一样的办法。既然处理
的是物件,那么自然这个处理物件的办法,不会用在自己,就是人的身上。
第二个原因和语言有关。我个人猜想,自然语言这个系统,先天是让人和其他人连接,
以及暗示其他人和自己都是存在的。这是最简单的让人能够进行群体和做的一套协议。
但是,这绝对不是唯一的一种办法。这种暗示,很可能完全是非理性的一种驱动力。类
似于“爱”,“美”之类的东西。绝非是对其他人的存在的证明
。也绝对不能对其他人
是否存在,是人还是object做出回答。
如果此说成立。那么我们的思维被语言遮蔽之后,是无法完全对人进行完全去人化的。
也就是无法真正的思考universal AI的。
但是。我们可能是可以进行更深入一层的去人化操作的。这里我们需要一个概念:前语
言体验。
之前我有讲过,我学东西,例如碰到一个术语,例如“温度”,我会学到这
个术语的几个东西:
第一:是一个终点。也就是纸面知识。考试考高分需要的那种。例如温度可以定义为分
子动能的平均。
第二:是一个演化轨迹的终点。例如温度最早如何测量,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如何和分子运动论协调等等。
第三:是一种未来到今天的投影。也就是说这个概念,潜在的有一些用途和发展。
等等等等
假如你理解科学术语脱离纸面之后,可以是上面的很多东西。而不是一个封闭的终点。
再假如你认为对科学术语进行上面的全面的理解之后,可以得到一种更完整的体验。那
么实际上你也就理解了什么是前
语言体验。
因为这无非是把自然语言的每个字都当作上面例子中的“温度”
来用一样的办法,一点一点的获得更完整的理解而已。也就是说,把我们日常认为的每
一个字的纸面意义,都是一个无穷维的过程轨迹,在这一瞬的一维投影。
现在我们可以考察,在万物被命名之前的情况。
《未完待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