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Prose版 - 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12)
相关主题
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13)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5)
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14)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8)
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3)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9)
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6)史上最牛的物理学博士论文--德布罗意(De Broglie)
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7)用科学来附会宗教如果不是忽悠,就是无知
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11)〔轉載〕一頁紙多的博士論文
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15)地已经洗干净了,杀手就一个,已经死了,老套路
《当你老了》------纯情文字抓了一个白皮恐怖分子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反应器话题: 冒德话题: 海森堡话题: 玻尔话题: 莱比锡
进入Pros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V
发帖数: 789
1
中间插播了几篇瑞典见闻的小文,这一篇咱们回来继续闲聊鬼扯讲故事。听说前一阵有
人向广电总局投诉神剧《花千骨》每集开头的前情提要太过冗长,有严重的滥充播出时
间之嫌;不料我这里要冒着滥充字数之嫌稍微回忆一下很久之前的上一篇落下的部分。
时间轴上我们已经来到了1942年。从战争角度,这可是十分关键的一年。在欧洲的东线
战场,苏联刚刚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惨胜曾经所向披靡的德军,但却没有能力将德军一举
击溃,精疲力竭之际双方陷入僵持。苏军也曾试图在春暖之际发动攻击驱赶德军,然而
却碍于人员素质、指挥能力和装备上的差距最终以失败收场。太平洋战场上,虽然年初
日本还曾接着偷袭珍珠港成功的余威在东南太平洋以近乎横扫的方式快速席卷了整个东
南亚,从而占据了重要的战略资源生产地,但加入战争的美军马上显示出其扭转局势的
超强能力。这一年的4月1日,由杜立特(Dolittle)中校部署并率领的16架B-25轰炸机从
太平洋上的大黄蜂号航母起飞,神兵天降般直捣东京上空实施空袭,并在轰炸结束后继
续向西飞行至中国境内迫降。尽管轰炸并未造成太大破坏,而且参与任务的战机全部在
迫降中报销,但这次空袭仍被认为是为当年珍珠港一雪前耻的行动,国内民众和军队将
士的士气也都为之一振。借着鼓舞起来的士气,美军在5月的珊瑚海海战和6月的中途岛
海战中接连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日军,一举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而当时中国所处的
状况,虽然冯导那部著名的《一九四二》在有关国民党行动方面的表现存在一定争议,
但仍然为我们了解当年战火和饥荒提供了很好的写照。
在德国本土上,V2火箭研究项目成为军方的新宠,曾一度被寄予厚望的铀俱乐部计划则
从军方项目中“除名”,转为隶属教育部的“民用”项目。而就在这个当口上,由海森
堡和多贝尔夫妇领导的莱比锡小组遇到了麻烦:他们研制的L-4型核反应器发生故障,
工程师们正在紧急维修,形势千钧一发。虽然从理论上讲,反应器里面的铀全部参与裂
变反应释放的能量足以摧毁整个实验室和周边建筑,但好在L-4型反应器还不具备激发
链式核裂变这种骇人听闻的破坏力。但是话又说回来,这里面的铀就是不进行裂变也仍
然不是个善茬儿,这个家伙虽然熔点不低,但作为粉状形式存在时极易发生自燃。这时
由于反应器外壳发现故障,工程师准备打开外壳进行进一步检验和维修。不料刚开启密
封塞,外面的空气便迫不及待的趁虚而入了。铀粉遇上氧气比干柴烈火还有凶猛N倍,
转瞬间即被迅速引燃。话说家里炒菜烧饭遇到火情还能拿锅盖盖一下隔绝空气灭火,这
突如其来的反应器火情真可谓“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一般,完全来不及反应。密封塞也
没法再封回原位,封印一经解除,释放出来的妖魔就要马上展示一下其尘封万亿年的威
力了。于是乎,更多的空气进入反应器,加上燃烧的高温带动其他铀粉加入火焰派对。
火上浇油自然让人头疼,而火上浇“铀”更是让人束手无策。不料反应器里还有一个不
比铀省心多少的同学,那就是“氢”,当然,反应器里面盛的是重水,它里面的氢应当
叫“重氢”或者“氘(音:刀)”。尽管重水本身比较稳定,但架不住燃烧的高温可能破
坏了重氢和氧的结合,分离出来的氢又不甘寂寞再回去寻找氧气结合引发新的爆炸。在
这样的联合作用下,燃烧和爆炸将反应器撕的粉碎,里面宝贵的试验资源——重水和铀
粉,也被糟践个干净。不过万幸的是,L-4反应器的爆炸仅仅是化学爆炸而并非核爆,
否则周围数公里恐怕都要将化为火海。另一方面,由于反应器里面的核反应微乎其微,
也并没有造成恶劣的放射性核泄漏。几十年之后的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的核事故就没有那
么“幸运”了,那时反应堆的冷却系统损坏,核反应产生的热量把核燃料的保护层熔化
,核燃料连带着里面由核裂变反应产生的各种放射性物质一同泄露出来,这个过程通常
被称为“堆芯熔毁”,外加上氢氧结合产生的爆炸,其结果不堪回首,至今仍让人心有
余悸。不过无论怎么说,莱比锡的反应堆还是在这么一次事故中彻底报废了。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事故发生之后一个礼拜,海森堡却突然得到机会前往一个更
高的平台——担任威廉皇家物理学院的代院长。当时的院长本来是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
得主、也是与海森堡一样师从索末菲的荷兰科学家德拜。但当军方介入学院后,正在美
国的德拜拒绝加入德国国籍,这才给海森堡提供了机会。可能又有人会问:海森堡此举
不又是一条他向纳粹妥协的证据么?但另一方面,也一定有人会出来反驳:海森堡来到
这个位置既可以更好的“引导”德国的核技术研究,又可以利用自己的关系使一批青年
物理学工作者免除了上前线送命的下场,这不都是善举么?不过他这一离开却使得本已
受挫的莱比锡反应堆研究彻底搁置,尽管海森堡也曾邀请多贝尔夫妇和他一起前往柏林
,但夫妇俩还是决定继续留在莱比锡。
说了这么多德国铀俱乐部的情况,盟军方面在忙活什么呢?关于盟军方面对于核技术的
研究,自从我们讲过那封西拉德-爱心斯坦信件之后好像就没在提过这茬儿了。实际上
,英美两方面各有一批人员在持续不断的取得进展,包括前文提到的西拉德、费米等海
森堡的老熟人们都参与其中,就连《纽约时报》都进行过有关报道,可见这在当时已经
不是什么秘密了。 在大不列颠岛上,曾经和比利时铀矿主周旋的提扎德于1940年3月领
导成立了所谓的“冒德”委员会。这里的“冒德”通常认为是英文“铀引爆的军事应用
”(Military Application of Uranium Detonation, MAUD)的首字母缩写。但坊间还流
传着另一说法,那是在德国刚刚占领丹麦不久,还在哥本哈根的玻尔给他在英国的一个
朋友奥托·弗里希(Otto Frisch)发过一份电报,在电报结尾写道“请转达考克饶夫(
Cockroft)和冒德·瑞·肯特(Maud Ray Kent)”。这里的考克饶夫指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约翰·考克饶夫,也是后来的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但后面的冒德·瑞·肯
特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的陌生名字。大家一致认为这一定是老谋深算的玻尔写
下的暗语来警告他们的。经过几番猜测,就得出结论来了:“瑞”的谐音是放射性元素
“镭”,也就是居里夫人当年发现的那个;而重排“肯特(kent)”一词的四个字母则可
以得到”tken”,这和英文单词“拿走(taken)”仅一字母之差;合起来正是要警告我
们“放射性元素被纳粹带走了!”。等等,别忘了还有一个词“冒德”啊,这应该怎么
翻译呢?几个科学家怎么也得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当年又没有谷歌百度知乎可以求助
,于是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下便直接用“冒德”作为此后行动的代号了。战后人们才了解
到,原来冒德·瑞却有其人,她曾经是玻尔家的保姆,后来回到英国就住在肯特郡,这
才有了玻尔问候冒德·瑞·肯特的电文。
不过话说回来,玻尔在那么紧张的战时监控下发电报给盟国的朋友,这个收件人一定不
寻常。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个奥托·弗里希可不仅仅是个战时传递情报的“交通员”,
他在整个核技术研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这有从何说起呢?咱们下次接着聊
1 (共1页)
进入Pros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抓了一个白皮恐怖分子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7)
奥巴马:10多亿中国人如果富裕起来会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11)
资本共济会主导的近代世界历史进程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15)
施郁|引力波的能量之谜:“爱因斯坦奇迹年”和五份手稿《当你老了》------纯情文字
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13)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5)
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14)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8)
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3)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9)
科学人文-从争议科学家海森堡聊起(6)史上最牛的物理学博士论文--德布罗意(De Broglie)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反应器话题: 冒德话题: 海森堡话题: 玻尔话题: 莱比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