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t********9 发帖数: 1 | 1 昨天,2019年10月10日,彼得·汉德克获得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为:“凭借着
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
按照通常的习惯,看见一个新的事物的时候,我们总要问几句。最厉害的问法,莫过于
能怎好黄金三问:这个,能吃吗?怎么吃?好吃吗?
慢着,慢着。你说他是诺奖新科得主,我怎么觉得是小天狼星:
这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渣子,就像黑夜的萤火虫, 吸引了电影演员 LibgartSchwarz:
也吸引了电影演员Sophie Semin:
最近还吸引了Katja Flint, 一个非常聪明的德国女演员:
这种天生的情种,主要依靠天生的眼神。就像梁朝伟一样的眼神,一样纠结的原生家庭。
汉德克1942年出生在纳粹占领下的奥地利, 具体位置是斯拉夫人聚居的卡林西亚省,就
在斯洛文尼亚德拉瓦河对岸的一个城镇,生父是一名德国驻军士兵。但是,他爸爸娶了
别人,他妈妈为了方便,嫁给了另外一个士兵布鲁诺。1971年,他妈妈自杀了。
但是在此之前,汉德克已经成名。
1966年他的剧本《骂观众》、《自我控诉》及《卡斯帕》已经上演并且获得好评。
《骂观众》全剧没情节和场次,没人物、没事件和对话,只有四个演员在空空的舞台上
近乎歇斯底里地“谩骂”观众。
哦。不看好像也挺好。怎么得到好评的?
《卡斯帕》讲一个名叫卡斯帕的人如何学习说话。
原型据说是卡斯帕·豪泽尔。他在1828年5月26日突然出现在纽伦堡,大概16岁,智力
低下而且不怎么会说话。他后来说,他一直被关在一个黑屋子里,以水和面包度日。据
说他其实是德国巴登大公国的太子,被狸猫换了。
但是这个剧本上演时候没什么人说他说的是政治。他那会儿对政治不怎么吭声。
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开始介入政治,支持西方世界普遍反对的米洛舍维奇。他说
,西方世界把南斯拉夫想象成歌曲和田园,从来没想过当地人自己想要什么。
格兰兹大学所在地(来源:google地图)
他妈妈就是斯洛文尼亚人,读书的格兰兹大学也很靠近南斯拉夫。(这城市几乎同一批
还有一位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在200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耶利内克表示:
“我从来没有想过能获得诺贝尔奖,或许,这一奖项是应颁发给另外一位奥地利作家汉
德克。”)
在九十年代参与政治之前,汉德克已经发表了重要的四部曲:《缓慢的归乡》,1979;
《圣山启示录》,1980;《孩子的故事》,1981;《关于乡村》,1981。
汉德克是既能写得晦涩,也能写得糖水的大师:
傍晚,城区以及更远的地区大都渐渐被雾海吞没,在第二天的正午阳光中雾气又蒸发而
去,太阳就像一辆车穿破重重雾气越来越近,越来越大。随后白天即刻变得炎热,光线
亮得耀眼,白白的是屋舍,蓝蓝的是天,厚厚的叶子没有染上秋色,几乎直直而快速地
从他们的树上坠落而下。
他本质上是个有点悲哀的现象主义者。
现象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那个现象。
现象,具体来说,是神,菩萨,向我们展现他自己的形象。
哲学的现象主义开山于胡塞尔,粗略的来说就是世界和我们一起展现出来了,出现了,
存在了。
胡塞尔的学生是海德格尔,他对汉德克也有影响。
现象主义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存在主义者的先声。
但是汉德克不关心这个。
好的作家常常有自己的语言,不须借助哲学的工具。比如大雪茫茫真干净。比如帮忙帮
闲。汉德克也是。
他想得太多,又太深。神经常年不好,需要常年吃药。
药吃多了,眼睛不好。
眼睛不好,就没驾照。
没有驾照他就徒步。所以他小说里面很多徒步的内容。
路上也经常发现蘑菇。
所以有客人来,他就带着去采蘑菇做了吃。
好吃吗?
著名编辑Michael Roloff 说,他听说汉德克做的蘑菇炖肉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蘑菇,你说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