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y****i 发帖数: 1050 | 1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和出现饥荒后,国内曾以干部宣讲和群众口传方式出现了
“中国为抗美援朝欠债,苏修逼债造成挨饿”之说,并在多年间被一些文艺作品和非当
事者的文章引用,致使许多人长期信以为真。
不过,如果翻阅一下中国政府的公开文件和中苏“论战”时的文章、公开信,里面从未
说过“逼债”一事。若再研究一下改革开放后国家发表的经济统计数字,又可看出当年
中国所欠苏联债务数额并不大,三年困难时苏方还主动提出中方可推迟还债。
澄清这一事实,有助于人们正确和理性地应对内部困难,探寻深层次原因,并通过得力
措施纠正化解,不能推诿于外部原因而回避自身责任。
中国到底欠下苏联多少债?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时,同斯大林议定了为数3亿美元的苏联对华第一笔贷款,其中
一半属于攻台急需的海军装备订货。当时毛泽东在党内说明,对苏提出的款额较少,是
因“多借不如少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吸取了近代中国因外债沉重在经济上受制于人
的教训,某种程度上也是受中国农耕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愿欠别人的钱。
1950年朝鲜战争开始后,中国急需大量武器装备,苏联虽同意提供,却以援朝要“共同
负担”为名,要求中苏两国按成本价各出一半的钱。当时中国因财政困难无力马上付款
,1950年11月周恩来同苏联扎哈罗夫总顾问议定,从中国入朝作战起,苏联以半价提供
的武器算作苏联对华贷款。
朝鲜战争战争期间,苏联共向中国提供了64个陆军师、23个空军师的装备,除斯大林为
弥补两国关系中的不愉快给予少量无偿武器援助外,大部分装备系有偿 (半价)提供,
就此中国欠下苏联军火债30亿元人民币,在当时折合13亿美元。1955年苏军从旅顺撤退
时,移交了折价9.8亿元人民币的装备。中共军队掌握这些武器,对于迅速提高战术技
术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1970年毛泽东会见金日成时也说:“我看还是要感谢苏联,它
总帮助了我们军火和弹药嘛,算半价,还有汽车队。”
在中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援华的重点是称为“156项”的基础工业设施
建设。这些项目的机器设备,主要是以货物贸易而不是以贷款交付的,不过提供的技术
还是免费的。
1958年中国发起“大跃进”后,因国内副食品供应紧张和收购困难,不能按贸易合同对
苏联交货,在1959、1960年两年间又欠下25亿卢布的商贸债。根据当年主管财政的副总
理李先念在《关于1961年和1962年国家决算的报告》中所列举的数字,自1950年以来我
国向苏联所欠的外债和应付利息,折合人民币计算总共为57.43亿元人民币。
中国对苏联共欠下的57亿元债务,在当时的国家财政支出中占多大比例呢?1959年全国
的财政支出为520亿元,1960年则为654亿元。而且至 1960年之前,我国对苏联已还债
33亿元人民币,这就将抗美援朝所欠的武器债务基本还清,所剩的主要是“大跃进”两
年间因不能按合同交货拖欠下来的贸易债务,以及接受旅顺苏军撤出后所留装备的收购
费,其总额折合23亿元人民币。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一个国家的债务在分年偿还的情况下,其总额只要不超出一年
财政支出的一半或三分之一,便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当时中国几乎只对苏联有欠款,数
额又只占国家年财政支出的二十几分之一,实在算不得一个太大的数额,而且所欠的也
不是朝鲜战争的军火债。
毛泽东为“争口气”提前还债
1959年中苏领导人出现了一系列争吵,尤其是赫鲁晓夫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
批评激怒了毛泽东,庐山会议出现的党内争议也被怀疑与之有关,两党关系趋向恶化。
1960年6月,中苏两党代表团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又出现激烈争执,赫鲁晓夫为施加压
力,于同年7月16日以政府名义突然通知中国,撤走在华全部专家,并违反合同停止供
应许多建设项目的设备。
此前中苏两国因有“兄弟般”的友谊,贸易上出现一些拖欠并未引起重视,关系恶化后
,欠债问题便很快上升到政治高度。
苏联通知中国要撤走专家时,中共中央正在北戴河开会研究如何解决经济困难。得知这
一消息后,7月31日周恩来在中央会议上就苏联撤走专家和外贸问题作了报告,说明两
年间由于国内副食品供应紧张和收购困难,不能如期对苏联交货,出现了贸易欠债。
在赫鲁晓夫施加压力的形势下,与会者都激发起一种勒紧裤带尽快还债的情绪。考虑到
拖欠着苏联的债务,进行“反修”斗争理不直、气不壮,于是有人在会上提出 “要争
口气,明年把债还掉。”更有人提倡“共赴国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毛泽东则以
坚定的口气说:“明年还清这个债。”从这年的年末起,毛泽东有几个月不吃肉,以表
示带头共度难关。
虽然中共中央领导人要求尽快还债,考虑到国内闹饥荒,经济部门还是希望推迟偿还这
笔数额并不算大的欠款。1960年底,中国对外贸易部部长叶季壮约见苏联驻华使馆参赞
,曾以口头声明表示,中国方面支付出现困难,在贸易方面估计共欠苏方20亿卢布,可
能要在五年内还清。12月17日,苏联外贸部部长帕托利切夫约见中国驻苏大使刘晓,指
责中国方面未与苏联协商,就片面地把贸易方面欠债偿还期限确定为五年,并以中方违
约为由,表示短期内不向中国提供汽油。
后来国内一度传说所谓苏联“逼债”,能够找到的主要根据便是指此事,不过随后的实
际情况又并非如此。
1960年11月,刘少奇前往莫斯科参加八十一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中苏两党出于各自
战略需求,都采取了防止破裂的措施,最终达成了共同宣言。随后,刘少奇以国家主席
身份访苏,几个月前双方的紧张关系又得到缓和。刘少奇访苏期间,米高扬曾表示很快
会恢复一些援华项目并再派专家,苏联对中国还债问题也故意表现出了高姿态。
苏联同意推迟五年还债
1961年同1960年一样,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年份。同年上半年,苏联开始部分地恢复了
对中国国防和经济方面的援助。1961年2月,赫鲁晓夫写信给周恩来,主动提出愿意向
中国提供当时苏联最先进的米格-21战斗机的样品和全部技术资料,成为苏联最后向中
国提供的一次军事援助。同年2月27日,赫鲁晓夫又致函毛泽东,主动提出,愿意通过
借用形式提供给中国100万吨粮食和50万吨古巴糖。
面对这一姿态,1961年3月8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向苏联大使作了口头答复,感谢赫
鲁晓夫的好意。不过因出于“争气”和不愿受制于苏联的原因,中共中央只同意接受古
巴糖,表示愿将苏联的粮食作为后备,还是立足于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进口粮食。
提出愿向中国借粮后,3月间苏联政府又主动提出,在两国贸易中,中国所欠的10亿卢
布逆差可分五年偿还,不计利息。同年4月8日,赫鲁晓夫在莫斯科专门接见了中国对外
贸易部的正副部长叶季壮、李强,又谈到可推迟还债。随后两国发表的公报称:“对于
中国因农业遭灾而在1960年贸易业务中产生的对苏联欠帐问题。苏联方面表示充分谅解
,并向中国政府提出,上述欠账在五年内分期偿还,不计利息。苏联还建议,在今年8
月底以前以借用的方式供应中国五十万吨糖,以后在1964-1967年期间归还,不计利息
。中国方面以感激的心情接受了这一建议。”
当时,这一公报在中国的《人民日报》刊登并在广播中播出,在民众中产生了好的影响
。1961年4月10日,《人民日报》曾以专文对苏联表示感谢说:“由于我国遭受严重的
自然灾害,1960年供应苏联的商品有很大的欠交。苏联同志对此表示了同志式的合作和
兄弟般的谅解。”
不过好景不长。年底,中苏双方就因如何对待阿尔巴尼亚问题而出现公开分歧。为开展
“反修”斗争并激发对“现代修正主义头子”的仇恨,有关“苏修逼债”的说法和一些
渲染性描绘,又以基层干部宣讲和民间传说方式在国内开始传播。
中共的近代史都是造假 共军少将揭大饥荒苏修逼债真相
——原标题:解放军少将谈三年困难时期“苏修逼债”真相
作者:徐焰 解放军少将
还债支出远不及同期援外金额
1961年11月,苏共不顾中共的坚决反对,在召开二十二大时公开把阿尔巴尼亚开除出“
社会主义阵营”,使中苏交恶的趋势再也难以扭转,并在1963年以后展开了公开论战。
1964年以后,中国因经济好转,一再提出提前还清对苏债务,终于在1965年还完。
据国内公布的统计数字,60年代前期中国对苏还债数额及其在国家财政中的比例如附表。
仔细看一下统计数字并进行量化分析,人们就能认清这一时期中国对苏还债数在国家年
财政支出中比例很小。当时的中苏联合公报也说明,中国还债并非是用粮食,而是“供
应苏联有色金属矿砂、锡、水银、铅、生铁、水泥、桐油、化工品、羊毛、生丝、茶叶
、呢绒和绸缎、缝制品和针织品,以及其他工业品和手工艺品”。新疆出产的重要矿藏
,便担负了对苏还债的半数款项,60年代初中国出现的饥荒可以说与对苏还债并无多大
关系。
不过,后来有人解释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却大讲“自然灾害”和对苏还债,“对内怨
老天,对外怨苏联”成了推卸领导责任的推托之辞。其实早在1962 年1 月,刘少奇在
中共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便感叹地用过“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说法,不同意把
困难原因说成是所谓“自然灾害”,也没有提到苏联。1978 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中共中央在一系列决议和文件中更是如实地说明了造成当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是“左”的错误,三十多年来国内众多理论文章也做了同样的分析。近些年却有些人仍
在重复“自然灾害”、“苏修逼债”造成饥荒的传言,这如不是对历史缺乏了解,便是
继续为“左”的错误做掩饰。
值得提上一笔的是,即便在中国经济最困难的60年代前期,援外金额也远远超过了对苏
还债。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就曾说明:“我
们欠苏联的各项借款和应付利息共计十四亿零六百万新卢布,噎按期偿还了十三亿八千
九百万新卢布,剩下的尾数一千七百万新卢布,我们噎向苏方提出,用今年对苏贸易的
顺差额中的一部分来提前全部还清。不仅如此,我们还拿出了比这个时期偿还的外债数
额要大得多的资金和物资,支援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
当时中国节衣缩食援助最多的国家是越南和阿尔巴尼亚,施援目的是推动“世界革命”
和“支援反修”,最终造成的可叹结果有目共睹。究其根源,正是出于对世界形势的错
误认识,以及同苏联竞争充当世界革命中心的心态。
正视历史才能汲取教训。如今的人们回顾“三年困难时期”(不应再说“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最重要的是如实认识当年指导方针极“左”和空想狂热的错误,方可避免再
重演类似悲剧。如果再重复“苏修逼债造成挨饿”这类不实传言,只会推卸和掩饰主观
指导错误。想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人们就应摒弃情绪化的不实传说,还原事件本
来面貌,对中苏债务这笔旧账的说明自然也应该如此。 | p*****n 发帖数: 368 | 2 草,转这些破烂来干嘛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和出现饥荒后,国内曾以干部宣讲和群众口传方式出现了 : “中国为抗美援朝欠债,苏修逼债造成挨饿”之说,并在多年间被一些文艺作品和非当 : 事者的文章引用,致使许多人长期信以为真。 : 不过,如果翻阅一下中国政府的公开文件和中苏“论战”时的文章、公开信,里面从未 : 说过“逼债”一事。若再研究一下改革开放后国家发表的经济统计数字,又可看出当年 : 中国所欠苏联债务数额并不大,三年困难时苏方还主动提出中方可推迟还债。 : 澄清这一事实,有助于人们正确和理性地应对内部困难,探寻深层次原因,并通过得力 : 措施纠正化解,不能推诿于外部原因而回避自身责任。 : 中国到底欠下苏联多少债? :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时,同斯大林议定了为数3亿美元的苏联对华第一笔贷款,其中
| i*****g 发帖数: 11893 | 3 老毛呗,乱折腾。习惯军事上的,社会运动的,不熟悉苏联的工业制度,当然更不喜欢
米帝的社会制度
唉,老毛要是再当苏联的小弟10年就好了,
ego太大,国家实力又跟不上
后来的邓团伙,又走另外一个极端。中国人总是这样,一极到另外一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