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Returnee版 - 为啥受伤的总是国人?吵闹的老外没人批评
相关主题
[CJPT]一声叹息 难道现在国企招聘的都是这样的人吗?出国后才知道的十大秘密!!!!!!!!!!!!(转载)
国内论坛热帖:北京月薪三千,照样养车养房养媳妇探亲在美国儿女家的几点感悟
海归高材生回到成都开起包子店 (转载)“创业”这件小事儿
热帖:国保警告大陆网民“我至少有20种方法搞垮你” (转载)力荐《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回国消费指南看看这篇夸大其词的报道,本版文中描述的那么迂腐的海归博吗
这个人其实很牛了为什么没有人对这篇报道感兴趣???
偷渡客十观美国看看这篇报告后在谈京沪的房价吧
稳拿海归Style“海鸥”-疑问和叹息大三到美帝交换 我在美国经历了三次世界观地震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西人话题: 拍照话题: 老外话题: 国人话题: 先生
进入Returne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y*****e
发帖数: 216
1
“中国人去哪都被歧视,真是心好累。”写下此文,源于朋友圈一度被这篇热帖刷屏。
贴子里,无数定居海外的华人朋友以及留学生、游客接龙似的吐槽自己遭遇和所受到的
“不公正礼遇”。
于是乎,国内的朋友向我甩来这样一个问题:“在加拿大,你有感觉到被歧视吗?”
或许因为我出国时间短,从移民登陆至今,满打满算一年零九个月,期间家里有事还回
去了四个多月,所以听到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是“偶尔有吧,没觉得多严重。”且在
这种念头涌上大脑时,内心还本能提醒自己“是不是太敏感。”
毕竟,人在海外,处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完全异于国内的社会环境中,多多少少会有
一些生疏或者不够本地化的时候,当地人表现出不习惯、冷漠也是无可厚非,想想我们
在国内,去外地出差、旅游什么的,不也经常会遇到习俗冲突吗?不过因为同在我天朝
土地,没人“上纲上线”而已。
回到这篇热帖,谈到的关于国人素质的批评,大多指向了讲话声音大、喜欢插队、乱涂
乱画、不讲卫生、爱贪小便宜……
其实无论在国内还是加拿大,无论部分国人口中还是许多的西人嘴里,常常读到或听到
批判中国游客无序、喧哗、爱拍照多过看景致的类似评论。情绪激动者,对中国游客“
口诛笔伐”,对国人的素质全盘否定。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以我个人有限的海外生活经验而言,不尽然。
老外真就那么安静?
去年10月,婆婆病重,我们一家要紧急回国。因为孩子旅行证的问题,我比先生晚走一
天半,揪心婆婆的病,恨不得马上踏进家门,所以机票根本没有余地去选,只要了最快
抵达国内的那一班机,时间很不好,落地北京已是深夜。
差不多11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又带着当时还不到3岁的孩子,一路下来说不出的疲倦。
走下飞机,都出现一种类似“解脱”的幻觉。
飞机停靠远机坪,我领着孩子(实在抱不动了),背着随身行李(当妈的都懂,孩子随
身要用的东西得有多少),自然走在了人流的末端,第一辆摆渡车没赶上,后面这辆清
净不少,且刚好和下班的机组人员同乘。
车里所有人都安静地站着,因为疲惫,沉默无语。
我让孩子站在车厢一个角落,用身体护着他,两只手在包里翻腾,想把出关的证件理清
。身边4位西人,我不确定他们是不是加拿大土著,但都穿着航空公司制服,也都是碧
眼金发,一上车就开始热火朝天地聊着,在如此的安静的氛围里,他们的声音显得异常
突兀,让人心烦意乱,不少乘客投去了愠怒的目光。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一位中年华裔员工和一位上点年纪的西人女士,他们见乘客不满的表
情,即刻向周遭投来抱歉的眼神。我笑了笑,忍不住和那位华裔员工嘀咕了句,“老外
总说中国人吵,我看他们可也不算安静啊。”那位员工没有回答,只是更加歉疚无奈地
冲我继续苦笑。
倒是身边的年长的西人女士听懂后,很紧张地开口说:“Sorry!”同时一边提醒那几位
年轻人,一边解释,“他们几个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对一切都很好奇,所以声音大了些
,吵了大家。”
我客套地回复“没关系,可以理解。”心里不停发出地反问则是:“大多数中国游客的
喧哗,何尝不是因为第一次到那里的好奇?”
先生的公司和中国有些不多的业务往来,偶尔会安排一些员工到国内交流。这次回国我
们刚好赶上一拨儿,先生奉命招待两天,我作陪。
按照公司给的行程安排,要吃一顿北京烤鸭,8个加拿大小伙伴,平均年龄差不多得有
40岁,多是土生土长的大温人士,进了全聚德,齐刷刷一块儿掏出手机、相机,对着烤
炉和鸭子以及处理鸭子的厨师一通猛拍,或站或坐或俯身,还有一位男士直接上了椅子
以便寻找角度,总之就跟玩了酷闪似的,这帮人迅速融入人流,折腾了好一会才算作罢。
转天中午,我和先生带着他们前往一家知名的山西饭店用餐,店内精美的12生肖和18罗
汉的创意面点造型迅速吸引了这些老外,看到正在制作面点的师傅,感叹技艺精巧的同
时,他们一样是拿起相机就对着年轻的女面点师不停拍照,对方一脸愠怒,却始终没有
做声。
我和先生都很惭愧,碍于面子并未开口阻拦,直到其中两个人想逐一拍摄展示柜内的面
点造型时,先生才在经理的请求下,告诉他们“这里不可以拍照,一定想拍也要征得对
方同意。”并将柜台上中英双语“请勿拍摄”的标识指给他们。
老外们脸红,申辩着:“我们拍照时他们没说不行,我们就认为不反对便是同意。”我
和先生均未作答,他们尴尬地笑了下。讲真,我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态度在生气,才沉默
以对,只是想起加拿大的很多西人都时常将“中国人出门就知道拍照”“中国人不懂尊
重他人”的观点挂在嘴边,想想他们说的,再看看眼前一幕,有些哑然。
一切源于“好奇“
其实,无论在中国,还是去过的其他亚洲国家,包括加拿大人在内的很多西人,每次见
到本地手工艺品,特产,或是看到贫困的当地居民、可爱的小孩、令他们好奇的事物,
都会拿起相机,极少或者从不问“可以拍照吗?”便按下快门。在他们眼中,好像一切
都理所应当,对方没有拒绝便是默许。
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加拿大或者其他欧美地区,便即刻会跳出来很多人标榜出所谓的
“素质与文明”,老外们会立刻拒绝,也会在商品前摆上“禁止拍摄”字样。甚至,个
别极端者还会用中文标注,多伦多的枫叶景区内,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写下此文,绝非想掰扯出到底谁素质高,谁素质低,只是觉得这些种种行为,无论国人
还是加拿大人,都可以归结为那位西人女士口中的“好奇”,出门在外,无非是想领略
异域风情,感受当地文化,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而当“诗和远方“终于呈现在自己眼前
时,都会本能地想要拍照记录,即刻发社交软件炫耀也好,当成回忆日后翻阅也罢,无
非是想给自己的人生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东西方对这些行为的态度与容忍度的差异,则源于两地文化背景的本质不同:崇尚“
谦虚礼让“的国人大多深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中华待客之道影响,不太善于
开口说“不“;而西方世界则更喜欢批判与直接表达个人观点,他们更加强调推崇自我
的”个体感受“,很擅长说”不“。
其实,入乡随俗,在哪说哪,做人做事只要记得诚信二字,其它在我看来,还真都不叫
事儿。
1 (共1页)
进入Returne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大三到美帝交换 我在美国经历了三次世界观地震回国消费指南
6月22日--中国破局路线图 (转载)这个人其实很牛了
归国之我见偷渡客十观美国
改变中国 or 被中国改变?与海归海不归们共勉稳拿海归Style“海鸥”-疑问和叹息
[CJPT]一声叹息 难道现在国企招聘的都是这样的人吗?出国后才知道的十大秘密!!!!!!!!!!!!(转载)
国内论坛热帖:北京月薪三千,照样养车养房养媳妇探亲在美国儿女家的几点感悟
海归高材生回到成都开起包子店 (转载)“创业”这件小事儿
热帖:国保警告大陆网民“我至少有20种方法搞垮你” (转载)力荐《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西人话题: 拍照话题: 老外话题: 国人话题: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