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 发帖数: 175 | 1 整个分析少了极其重要的一环: 校方在过去十多年的作为是否有重大缺失,否则何以如
此? |
p******o 发帖数: 2682 | 2 沈校的这篇报告我觉得在好几个地方可谓“一针见血”,明显看的出来是在国内科研最
前线摸爬滚打得出的真切体会,提出建议的实用性很好。随便说2点:
1。国内目前拿项目用4个字概括,就是“以人为本”。申请人在圈子里的名气、影响力
、手握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脉是成功的关键。沈校非常敏锐地指出
了东大目前能够参与国家科技战略决策的高层次专家数量不足,973/863专家组成员这
样级别的人士对于一个学校获得大型科研项目是非常有帮助的,正所谓“朝中有人,万
事不难”。从目前中国的科技发展大战略看,未来拿项目要朝“以机构为本”过渡。简
单讲,就是国家以后的大型战略科研项目将朝重点科研机构倾斜(国家实验室、国家重
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抓高层次专家、抓科研基地建设,这两点沈校提的很到
位。
2。年青科研队伍培养的问题。目前国内很多领域最活跃、最能出成果的一批人是50-60
年代出生的,他们在国内很多项目评审上也最有话语权。而且,现在渐渐出现70年代出
生的人走到最前台的情况了。对于一个学校整体发展,科研后备人才的培养很关键,30
-40这个年龄组的科研人员是否具有雄厚的潜力直接决定了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整个分析少了极其重要的一环: 校方在过去十多年的作为是否有重大缺失,否则何以如 : 此?
|
j******n 发帖数: 21641 | 3 973/863的领导成员原来也不弱,但没起多大作用,因为你说的第2条,校内没有人能利用
那个优势
【在 p******o 的大作中提到】 : 沈校的这篇报告我觉得在好几个地方可谓“一针见血”,明显看的出来是在国内科研最 : 前线摸爬滚打得出的真切体会,提出建议的实用性很好。随便说2点: : 1。国内目前拿项目用4个字概括,就是“以人为本”。申请人在圈子里的名气、影响力 : 、手握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脉是成功的关键。沈校非常敏锐地指出 : 了东大目前能够参与国家科技战略决策的高层次专家数量不足,973/863专家组成员这 : 样级别的人士对于一个学校获得大型科研项目是非常有帮助的,正所谓“朝中有人,万 : 事不难”。从目前中国的科技发展大战略看,未来拿项目要朝“以机构为本”过渡。简 : 单讲,就是国家以后的大型战略科研项目将朝重点科研机构倾斜(国家实验室、国家重 : 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抓高层次专家、抓科研基地建设,这两点沈校提的很到 : 位。
|
r********n 发帖数: 175 | 4 沈对现状的分析是到位的,开出的"处方"大多也是合理的. 但是,他回避了现状产生的东
大专有的原因,自然也难免忽略了有些"苦口良药".
等我过段时间再来细说.现在(整个大半年)都将注意力放在了选举了. |
c*a 发帖数: 12 | 5 关键问题还是人啊,领头人和干实事的中坚。
有了人,可以找项目,可以出成果,更可以培养新的人才;
没有人,原来的优势学科也会很快衰退,然后拿不到项目,更没有成果......
高校校长最重要的两条,找人和找钱,红校长要再加油啊! |
j******n 发帖数: 21641 | 6 现在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质量也不行了,心态浮也很普遍(这点所有学校一样)
就算中坚教师队伍强,很多项目还得靠学生做
这个我很有体会
上个月东大好象有个新闻提高研究生待遇,不知道是否已经落人后
【在 c*a 的大作中提到】 : 关键问题还是人啊,领头人和干实事的中坚。 : 有了人,可以找项目,可以出成果,更可以培养新的人才; : 没有人,原来的优势学科也会很快衰退,然后拿不到项目,更没有成果...... : 高校校长最重要的两条,找人和找钱,红校长要再加油啊!
|
c*a 发帖数: 12 | 7 学生质量下降估计是事实,
我观察学校里,发展稍微好的一点地方,能出东西的地方,都是有一帮中坚力量的教师
(还在科研一线,能直接指导项目的教师)带着学生在干活;
学生质量可能有参差,但是有人带着干,还是能做出一些东西的 |
j******n 发帖数: 21641 | 8 最近碰到一些国内的牛人,据他们所言,东大这几年日子不好过哦
【在 c*a 的大作中提到】 : 学生质量下降估计是事实, : 我观察学校里,发展稍微好的一点地方,能出东西的地方,都是有一帮中坚力量的教师 : (还在科研一线,能直接指导项目的教师)带着学生在干活; : 学生质量可能有参差,但是有人带着干,还是能做出一些东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