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SJTU版 - 上海交大校长张杰《Nature》发文阐述中国大学改革
相关主题
总投资2亿6千万元上海交大"十五""211工程"拉开帷幕牛津校长汉密尔顿交大畅谈世界一流大学[图]
[光明日报]张杰:院系中长期国际评估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后勤集团2000博士生招生简章
生命学院召开教授会议共谋学院发展[图]双方签署科研合作会谈备忘录,交大正式参加国际空间站
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联谊会谢绳武校长在建校107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张杰校长在与青年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IET教育基金大学校长奖
张杰校长带队赴合肥调研[图]美国“廖凯原基金会”捐资我校建设一流法学院
张杰: 建设国际一流大学与人才发展的思考五个团队入选首届上海高校市级教学团队
张杰: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与一流大学建设李宣海、薛明扬看望老校长翁史烈院士[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发展话题: 改革话题: 人才话题: 长聘话题: 张杰
进入SJTU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e
发帖数: 110
1
http://news.sjtu.edu.cn/info/1021/352766.htm
10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在《Nature》杂志发表《中国
大学“三步走”改革——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的署名文章。文
章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研究能力与科技产出取得的长足进步以及存在
的问题,概述了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如何通过系统、制度性的改革创造出创新文化氛围以
及提升创新研究能力。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需要通过以制度激励为
核心的师资队伍系列改革,实施‘三步走’战略,使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逐步‘并轨发
展’,使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得到系统、全面、持续地激发,学校的创新氛围日益浓郁
,研究能力大幅提升。”张杰在文章中提出这个核心观点。张杰认为,如果中国研究型
大学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推进一系列的改革。大学的核心战略应该是落实一个全
方位的激励系统框架来不断提高水平。
中国大学正探索以改革破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批示、讲话多达30多次。习近
平指出,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开创人人皆可成才,
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要真正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引领作用;要建设
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建立人才集聚的体制机制;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
用才之风。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是我国
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是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之源。党的十八届三
中全会也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在此宏观背景下,大学师资队伍
建设便被放在尤为重要的位置。
在《Nature》刊发文章中,张杰指出,经过35年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
逐步放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为此,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增加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经费投入。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研究能力
与科研产出得到了长足进步。文章例举了2005年到2012年中国全职研究人员数量、高等
院校发表学术论文数量、授权专利数量的大幅增长情况。但同时指出,中国科研成果的
质量还相对较低,技术转移能力也比较薄弱。对此,张杰分析其原因所在:“根源在于
目前的评价和激励方法严重阻碍了中国大学创新能力的提升。”
文章提到,为了快速提升师资水平,国内大学纷纷开展改革探索,比如,组建新的
学术机构,高薪聘请海外高层次人才,试点终身教职制度等。这些做法确实能够短期内
带来“奇效”。但在张杰看来,如果仅仅依靠引进少数几位“明星”教授尚不足以有效
地全面提升大学的创新能力和整体发展。而且,由于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在薪酬和待遇
方面存在的差距,还有可能挫伤本土教师的积极性。“因此,中国大学亟需根本性的、
系统的、制度性的改革”,张杰在文章中强调。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张杰提出:“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的关键”,并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探索和实践:过去十年来,上海交通大学通过以制
度激励为核心的师资队伍系列改革,实施“三步走”战略,引育并举、分类发展改革并
使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逐步实现“并轨发展”,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得到系统、全面、
持续地激发,学校的创新氛围日益浓郁,创新研究的能力得以大幅提升。
《Nature》文章介绍,上海交大在全校范围推行重视和鼓励创新、以人为本的制度
激励改革,激发了全体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从2007年开始,上海交大通过深入分析未
来中国和全球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大讨论并做
了可行性分析,最终于2009年形成了凝聚全校师生员工高度共识的“交大2020”发展规
划和面向未来的学术发展路线图,其要点包括建立一流师资队伍,培养创新人才、营造
创新氛围、提升创新能力和促进科学与人文交叉等。
张杰在文章中表示,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上海交大不盲目追求速度,而是采取
分步走、层层递进的‘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肩的高水平师
资队伍并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是其中重要的战略目标。”
战略一 —— 引育并举:树世界水平的学术“标杆”
要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人才是基础。只有引对人、留住人、用
好人,才能保障人才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引、留、用”?除了
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根据学校长期发展规划需求,制定师资队
伍建设的战略目标,并建立配套的体制机制,使之与国际接轨。上海交通大学根据人才
发展规律,经过科学论证,于2007年提出了“人才金字塔”创新人才成长计划。
与此相对应,学校出台了包括“讲席教授”、“特聘教授”、“特别研究员”、“
晨星学者”等一系列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构建由学术大师、领军专家、青年才俊组成
的“人才金字塔”。围绕该战略规划,学校通过保障投入、创新机制、先进管理等方式
,搭建国际先进的发展模式,在全校范围内树立学术“标杆”,从而带动学校的整体发
展。
这正是张杰在《Nature》杂志所提出的 “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步——“引育并
举”。在这一战略中,他介绍了引进高水平师资,开展世界级的前沿研究,为广大教师
树立学术标杆;在全球吸引更多的充满创新思维的青年才俊;提供充裕的科研启动经费
,直到逐渐产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建立起学术声誉。
文章强调,青年教师是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成
才,2007年上海交大开始为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试点建立了长聘教轨(Tenure-Track)体
系。青年教师的发展以六年为期,其晋升需要通过专门组成的长聘教职聘任委员会,根
据国际同行评议的结果对其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严肃认真的评估而最终确定。从2008年
起,上海交大为35岁以下的本校青年教师设立了专门支持青年教师发展的基金(包括用
1.5亿元企业捐赠设立的SMC专项基金和学校匹配的科研启动经费)并鼓励资深教授对这
些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发展方面提供经常性的指导和帮助。张杰介绍,“在过去的6
年里,已有1251名青年教师获得了研究、住房和生活的额外资助,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
创新激情。”
战略二 —— 分类发展改革:让合适的人才选到合适的发展道路
随着崭新的人才体系逐步形成,势必与原有的体系形成一定的冲突,这就需要深入
推进师资分类发展改革,为两个体系最终并轨打好基础。
从2010年起,上海交大启动了针对现有师资的分类发展改革,包括定位改革、分类
发展、分类考核与薪酬体系改革等内容。师资分类发展改革是为了“人尽其才、才尽其
用”,搭建各级各类人才个性化的“人才成长阶梯”。改革以“目标导向、分类发展、
分类考核、薪酬体系改革”的四位一体改革为指导,以“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水平
”为目标,以师资队伍分类发展为核心,以分类考核为保障,以薪酬体系改革为动力,
形成相互配套、紧密衔接的改革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通过明确岗位类型和岗位职责,让每一位教师都能选择到最合适的发
展道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才成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世界一流事
业和教师个人事业发展的同步,在同步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多元化的学术价值取向。
张杰在《Nature》文章中详细介绍了“分类发展改革”战略。针对本土教师,上海
交大设立了三类岗位的分类发展道路: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教
学为主型岗位主要针对量大面广的公共教学岗位的需要,科研不作硬性要求;科研为主
型岗位对教学工作不作硬性要求,但必须争取到竞争性研究经费;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
则需要同时承担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除此之外,实验室技术支撑工作也是分类发
展改革所倡导的。
岗位聘任的分类发展,通过分类考核和分类晋升两个“指挥棒”,激发教师的内在
驱动力。通过分类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改革,构建不同系列的人才成长通道和
岗位入口与出口。张杰介绍,每条道路同一级别岗位的起薪大致相当。教师可以自主选
择发展通道,随着教师能力的不断提高,后期也可以根据同行评议结果转换岗位。长聘
教职体系对所有教师开放,只要达到长聘教职岗位要求,教师将来都可以申请转入长聘
教职体系,学校鼓励最优秀教师积极申请并发挥示范作用。张杰表示,“通过改革,过
去4年来,现有教师的平均收入增加了60%,未来4年还会进一步增长。”
为保障师资分类改革的推进,上海交通大学还启动了治理结构改革,积极推进“院
为实体”,从目前的“校办院”转变为“院办校”。“院系将会获得招聘、发展和评价
教师员工的自主权”,此外,张杰表示,学校还启动了综合财政预算改革,将部分财权
下放,改革试点院系将会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权力以激发院系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和责任
意识。
战略三 —— 并轨运行:形成世界一流人才的师资体系
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证明,统一的人才成长体系既有助于每位教师明晰自己奋
斗可及的目标及路径,又能让新引进的人才迅速融入大学环境,并快速成长。
经过几年努力,上海交通大学“人才金字塔”已形成一定规模,“分类发展改革”
进入实质性阶段,师资队伍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张杰坦承,随着学校海外引进人才达
到一定体量,本土人才与其“同台竞技,共同发展”的诉求愈来愈强烈,各类人才的可
持续协调发展、各层次人才体系的衔接等问题都逐步显现,因此,也对学校现有的人事
制度提出了挑战。按照学校人才发展战略,目前也到了两条发展道路并轨、形成世界一
流师资队伍体系的时机。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决定,在现有改革成果和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校创建长
聘教职和长聘教轨师资体系,作为学校高水平人才的学术标杆和并轨改革的具体载体。
长聘教职体系主要面对活跃在科研一线的讲席教授和特聘教授。学校制定了严格规
范的长聘教职体系遴选晋升体系和制度,确保入选教师具备精深的学术造诣、重要的学
术影响和卓越的学术道德。长聘教轨是指长聘教职的预备阶段,是学校未来师资队伍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满足人才成长的深层次要求,上海交通大学建
立了“同台竞技、并轨运行”的师资队伍创新机制,以学术水平学术贡献作为衡量人才
的标准,搭建开放、公平的竞争舞台,为现有人才与新进人才的发展提供发展通道,为
全体教师进入长聘教职和长聘教轨体系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经过在若干院系试行长聘
教职学术荣誉体系和长聘教轨聘任制的经验,学校在2013年底发布了长聘教职和长聘教
轨的文件,并计划从2015年起,在全校范围启动向长聘教职/教轨的过渡。
这便是张杰在文章中所提出的“第三步”战略——“并轨运行”。并轨试点首先在
物理与天文系、数学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院、凯原法学院和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等院系推行。
基于以上试点院系的实践经验,张杰描绘出一张“并轨路线图”:上海交大将于
2015年在全校启动向长聘教职体系的并轨,全校的并轨工作计划于2018年完成。同时张
杰强调,“那些虽然无法达到新标准但曾经为学校做过较大贡献的教师将会得到公平对
待和受到尊敬,并可以继续为学校服务。”
制度激励打造一流创新文化
“当前,上海交大正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快速迈进”,在文章中,张杰以上海
交通大学为例,介绍了中国研究型大学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发展方位及改革成
效。
最直接的成效直接反映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张杰介绍,2007年以来,约有450位世
界一流学者和国际水平的青年拔尖人才加盟交大,本土教师中已有超过250位转入了长
聘教职体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从2006年的50%上升到2014年的85%。
相伴随而来的是财政收入、科研经费、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等方面的大幅跃升。以
学科建设为例,基于汤森路透网络数据库的ESI排名显示,交大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
数从2007年的5个增加为2014年的16个。2014年,学校的社会科学继工学、自然科学、
生命医学之后,也首次跻身全球前1%,使得这种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发展更加均衡,创新
能力大幅增加。
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的改革,有效地激励了教师投身于更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和人才
培养,实现了从“传授知识”到“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育人理念的转变、
推动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旨在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拔尖创
新人才。如今,“在上海交大,创新导向的文化已经深入人心。”
在《Nature》文章最后,张杰强调,大学创新能力的提升,从本质上讲,是不断激
发并保持大学师生的创新活力过程。大学作为特殊的学术组织,是一个高智商、多元化
、长时序的复杂系统,对大学师生创新活力的激励,应该是系统、全面和持续的。这就
要求从制度上保障激励的持久性,保障大学能够源源不断地激发大学师生的创新潜能。
张杰最后表示,“上海交大通过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三步走”改革实践,为中国高校
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海外声音:全球关注中国高等教育
“张杰校长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变化的见解令我十分赞赏”,耶鲁大学校长
Peter Salovey评价说,“师资队伍对任何一所大学来说都是关键所在,张杰校长关于
上海交通大学建设强大师资队伍的战略发展规划,值得所有关注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群
体高度重视。”
《自然》执行主编暨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地区总监Nick Campbell博士介绍,在10
月16日刊发的《自然》上,杂志为读者带来了一期高等教育专刊,其中包括了一系列展
现世界各地的大学如何解放思想、开拓改革新路的文章。这包括了美国、南非、德国和
中国的大学。Nick Campbell评价,这篇评论性文章总结了中国如何保持高等教育体系
改革动能的探索。Nick Campbell表示,这篇文章表达了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就必须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的观点,并着重阐述了“三步走”的改革措施,这
些措施已让上海交大迈上了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研究型大学的道路。
麦克米伦科学(大中华区)和教育(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刘珺认为,每个国家的高
校在驱动本国科研创新,提升国家经济活力和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方面都起到至为关键的
作用。“这篇文章有三点非常值得关注”,刘珺介绍,“一是中国高校要建成世界一流
的大学,需要根据中国特有的环境、机会和挑战,进行全面、持续和深入的改革。上海
交大改革‘三步走’的战略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二是上海交大强化了自身在自然科学
和工程学方面的优势,也在新的人文、社科和经管等领域取得了很大发展。上海交大不
断鼓励和推动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平台建设,这十分契合当前全球科研发展的趋势。三
是上海交大改革的战略兼顾了科研和教学,使之相辅相成。”
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劳福特评价这篇文章称,“为了吸引国际高水平优秀人才
,学校必须以国际相当的薪资水平聘用新引进的青年教师,相当于现有资深教师收入的
两倍,这自然会引发严重的问题。如果中国要成功提升大学的水平,需要挑战现状,为
大学未来发展铺路、规划。最先战胜这些诸多挑战的大学,定将会成为未来中国的‘斯
坦福大学’。”
密西根大学前校长Mary Sue Coleman评价,“这篇文章从战略角度出发,阐述如何
提升中国大学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整体表现和地位。”Mary Sue Coleman认为,本文
所提出的提升发展战略,更加聚焦于教师发展和一个可行系统的有效执行,一定能够实
现卓越研究的目标。Mary Sue Coleman对中国大学关键改革的“三步走”战略高度认同
,“对外,在国际市场招聘优秀年轻教师;对内,现有教师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在多重
职业发展路径下寻求发展。最终将实现所有职业发展路径并行为统一的、有活力的长效
机制。”更让Mary Sue Coleman欣喜的是,上海交大教育重心转向以知识创新为主,强
调学生自主学习。Mary Sue Coleman认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改革探索促成了创新文化在
校园内的转变和形成。
《Nature》报道原文:Developing excellence:Chinese university reform in
three steps
D****R
发帖数: 6053
2
这个绝对是高教系统的重磅炸弹, 张校长, 加油!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sjtu.edu.cn/info/1021/352766.htm
: 10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在《Nature》杂志发表《中国
: 大学“三步走”改革——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的署名文章。文
: 章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研究能力与科技产出取得的长足进步以及存在
: 的问题,概述了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如何通过系统、制度性的改革创造出创新文化氛围以
: 及提升创新研究能力。
: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需要通过以制度激励为
: 核心的师资队伍系列改革,实施‘三步走’战略,使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逐步‘并轨发
: 展’,使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得到系统、全面、持续地激发,学校的创新氛围日益浓郁
: ,研究能力大幅提升。”张杰在文章中提出这个核心观点。张杰认为,如果中国研究型

s**********e
发帖数: 110
3
http://news.sjtu.edu.cn/info/1021/352766.htm
10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在《Nature》杂志发表《中国
大学“三步走”改革——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的署名文章。文
章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研究能力与科技产出取得的长足进步以及存在
的问题,概述了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如何通过系统、制度性的改革创造出创新文化氛围以
及提升创新研究能力。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需要通过以制度激励为
核心的师资队伍系列改革,实施‘三步走’战略,使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逐步‘并轨发
展’,使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得到系统、全面、持续地激发,学校的创新氛围日益浓郁
,研究能力大幅提升。”张杰在文章中提出这个核心观点。张杰认为,如果中国研究型
大学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推进一系列的改革。大学的核心战略应该是落实一个全
方位的激励系统框架来不断提高水平。
中国大学正探索以改革破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批示、讲话多达30多次。习近
平指出,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开创人人皆可成才,
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要真正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引领作用;要建设
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建立人才集聚的体制机制;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
用才之风。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是我国
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是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之源。党的十八届三
中全会也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在此宏观背景下,大学师资队伍
建设便被放在尤为重要的位置。
在《Nature》刊发文章中,张杰指出,经过35年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
逐步放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为此,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增加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经费投入。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研究能力
与科研产出得到了长足进步。文章例举了2005年到2012年中国全职研究人员数量、高等
院校发表学术论文数量、授权专利数量的大幅增长情况。但同时指出,中国科研成果的
质量还相对较低,技术转移能力也比较薄弱。对此,张杰分析其原因所在:“根源在于
目前的评价和激励方法严重阻碍了中国大学创新能力的提升。”
文章提到,为了快速提升师资水平,国内大学纷纷开展改革探索,比如,组建新的
学术机构,高薪聘请海外高层次人才,试点终身教职制度等。这些做法确实能够短期内
带来“奇效”。但在张杰看来,如果仅仅依靠引进少数几位“明星”教授尚不足以有效
地全面提升大学的创新能力和整体发展。而且,由于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在薪酬和待遇
方面存在的差距,还有可能挫伤本土教师的积极性。“因此,中国大学亟需根本性的、
系统的、制度性的改革”,张杰在文章中强调。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张杰提出:“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的关键”,并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探索和实践:过去十年来,上海交通大学通过以制
度激励为核心的师资队伍系列改革,实施“三步走”战略,引育并举、分类发展改革并
使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逐步实现“并轨发展”,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得到系统、全面、
持续地激发,学校的创新氛围日益浓郁,创新研究的能力得以大幅提升。
《Nature》文章介绍,上海交大在全校范围推行重视和鼓励创新、以人为本的制度
激励改革,激发了全体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从2007年开始,上海交大通过深入分析未
来中国和全球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大讨论并做
了可行性分析,最终于2009年形成了凝聚全校师生员工高度共识的“交大2020”发展规
划和面向未来的学术发展路线图,其要点包括建立一流师资队伍,培养创新人才、营造
创新氛围、提升创新能力和促进科学与人文交叉等。
张杰在文章中表示,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上海交大不盲目追求速度,而是采取
分步走、层层递进的‘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肩的高水平师
资队伍并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是其中重要的战略目标。”
战略一 —— 引育并举:树世界水平的学术“标杆”
要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人才是基础。只有引对人、留住人、用
好人,才能保障人才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引、留、用”?除了
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根据学校长期发展规划需求,制定师资队
伍建设的战略目标,并建立配套的体制机制,使之与国际接轨。上海交通大学根据人才
发展规律,经过科学论证,于2007年提出了“人才金字塔”创新人才成长计划。
与此相对应,学校出台了包括“讲席教授”、“特聘教授”、“特别研究员”、“
晨星学者”等一系列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构建由学术大师、领军专家、青年才俊组成
的“人才金字塔”。围绕该战略规划,学校通过保障投入、创新机制、先进管理等方式
,搭建国际先进的发展模式,在全校范围内树立学术“标杆”,从而带动学校的整体发
展。
这正是张杰在《Nature》杂志所提出的 “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步——“引育并
举”。在这一战略中,他介绍了引进高水平师资,开展世界级的前沿研究,为广大教师
树立学术标杆;在全球吸引更多的充满创新思维的青年才俊;提供充裕的科研启动经费
,直到逐渐产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建立起学术声誉。
文章强调,青年教师是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成
才,2007年上海交大开始为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试点建立了长聘教轨(Tenure-Track)体
系。青年教师的发展以六年为期,其晋升需要通过专门组成的长聘教职聘任委员会,根
据国际同行评议的结果对其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严肃认真的评估而最终确定。从2008年
起,上海交大为35岁以下的本校青年教师设立了专门支持青年教师发展的基金(包括用
1.5亿元企业捐赠设立的SMC专项基金和学校匹配的科研启动经费)并鼓励资深教授对这
些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发展方面提供经常性的指导和帮助。张杰介绍,“在过去的6
年里,已有1251名青年教师获得了研究、住房和生活的额外资助,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
创新激情。”
战略二 —— 分类发展改革:让合适的人才选到合适的发展道路
随着崭新的人才体系逐步形成,势必与原有的体系形成一定的冲突,这就需要深入
推进师资分类发展改革,为两个体系最终并轨打好基础。
从2010年起,上海交大启动了针对现有师资的分类发展改革,包括定位改革、分类
发展、分类考核与薪酬体系改革等内容。师资分类发展改革是为了“人尽其才、才尽其
用”,搭建各级各类人才个性化的“人才成长阶梯”。改革以“目标导向、分类发展、
分类考核、薪酬体系改革”的四位一体改革为指导,以“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水平
”为目标,以师资队伍分类发展为核心,以分类考核为保障,以薪酬体系改革为动力,
形成相互配套、紧密衔接的改革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通过明确岗位类型和岗位职责,让每一位教师都能选择到最合适的发
展道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才成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世界一流事
业和教师个人事业发展的同步,在同步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多元化的学术价值取向。
张杰在《Nature》文章中详细介绍了“分类发展改革”战略。针对本土教师,上海
交大设立了三类岗位的分类发展道路: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教
学为主型岗位主要针对量大面广的公共教学岗位的需要,科研不作硬性要求;科研为主
型岗位对教学工作不作硬性要求,但必须争取到竞争性研究经费;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
则需要同时承担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除此之外,实验室技术支撑工作也是分类发
展改革所倡导的。
岗位聘任的分类发展,通过分类考核和分类晋升两个“指挥棒”,激发教师的内在
驱动力。通过分类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改革,构建不同系列的人才成长通道和
岗位入口与出口。张杰介绍,每条道路同一级别岗位的起薪大致相当。教师可以自主选
择发展通道,随着教师能力的不断提高,后期也可以根据同行评议结果转换岗位。长聘
教职体系对所有教师开放,只要达到长聘教职岗位要求,教师将来都可以申请转入长聘
教职体系,学校鼓励最优秀教师积极申请并发挥示范作用。张杰表示,“通过改革,过
去4年来,现有教师的平均收入增加了60%,未来4年还会进一步增长。”
为保障师资分类改革的推进,上海交通大学还启动了治理结构改革,积极推进“院
为实体”,从目前的“校办院”转变为“院办校”。“院系将会获得招聘、发展和评价
教师员工的自主权”,此外,张杰表示,学校还启动了综合财政预算改革,将部分财权
下放,改革试点院系将会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权力以激发院系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和责任
意识。
战略三 —— 并轨运行:形成世界一流人才的师资体系
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证明,统一的人才成长体系既有助于每位教师明晰自己奋
斗可及的目标及路径,又能让新引进的人才迅速融入大学环境,并快速成长。
经过几年努力,上海交通大学“人才金字塔”已形成一定规模,“分类发展改革”
进入实质性阶段,师资队伍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张杰坦承,随着学校海外引进人才达
到一定体量,本土人才与其“同台竞技,共同发展”的诉求愈来愈强烈,各类人才的可
持续协调发展、各层次人才体系的衔接等问题都逐步显现,因此,也对学校现有的人事
制度提出了挑战。按照学校人才发展战略,目前也到了两条发展道路并轨、形成世界一
流师资队伍体系的时机。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决定,在现有改革成果和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校创建长
聘教职和长聘教轨师资体系,作为学校高水平人才的学术标杆和并轨改革的具体载体。
长聘教职体系主要面对活跃在科研一线的讲席教授和特聘教授。学校制定了严格规
范的长聘教职体系遴选晋升体系和制度,确保入选教师具备精深的学术造诣、重要的学
术影响和卓越的学术道德。长聘教轨是指长聘教职的预备阶段,是学校未来师资队伍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满足人才成长的深层次要求,上海交通大学建
立了“同台竞技、并轨运行”的师资队伍创新机制,以学术水平学术贡献作为衡量人才
的标准,搭建开放、公平的竞争舞台,为现有人才与新进人才的发展提供发展通道,为
全体教师进入长聘教职和长聘教轨体系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经过在若干院系试行长聘
教职学术荣誉体系和长聘教轨聘任制的经验,学校在2013年底发布了长聘教职和长聘教
轨的文件,并计划从2015年起,在全校范围启动向长聘教职/教轨的过渡。
这便是张杰在文章中所提出的“第三步”战略——“并轨运行”。并轨试点首先在
物理与天文系、数学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院、凯原法学院和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等院系推行。
基于以上试点院系的实践经验,张杰描绘出一张“并轨路线图”:上海交大将于
2015年在全校启动向长聘教职体系的并轨,全校的并轨工作计划于2018年完成。同时张
杰强调,“那些虽然无法达到新标准但曾经为学校做过较大贡献的教师将会得到公平对
待和受到尊敬,并可以继续为学校服务。”
制度激励打造一流创新文化
“当前,上海交大正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快速迈进”,在文章中,张杰以上海
交通大学为例,介绍了中国研究型大学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发展方位及改革成
效。
最直接的成效直接反映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张杰介绍,2007年以来,约有450位世
界一流学者和国际水平的青年拔尖人才加盟交大,本土教师中已有超过250位转入了长
聘教职体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从2006年的50%上升到2014年的85%。
相伴随而来的是财政收入、科研经费、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等方面的大幅跃升。以
学科建设为例,基于汤森路透网络数据库的ESI排名显示,交大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
数从2007年的5个增加为2014年的16个。2014年,学校的社会科学继工学、自然科学、
生命医学之后,也首次跻身全球前1%,使得这种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发展更加均衡,创新
能力大幅增加。
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的改革,有效地激励了教师投身于更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和人才
培养,实现了从“传授知识”到“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育人理念的转变、
推动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旨在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拔尖创
新人才。如今,“在上海交大,创新导向的文化已经深入人心。”
在《Nature》文章最后,张杰强调,大学创新能力的提升,从本质上讲,是不断激
发并保持大学师生的创新活力过程。大学作为特殊的学术组织,是一个高智商、多元化
、长时序的复杂系统,对大学师生创新活力的激励,应该是系统、全面和持续的。这就
要求从制度上保障激励的持久性,保障大学能够源源不断地激发大学师生的创新潜能。
张杰最后表示,“上海交大通过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三步走”改革实践,为中国高校
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海外声音:全球关注中国高等教育
“张杰校长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变化的见解令我十分赞赏”,耶鲁大学校长
Peter Salovey评价说,“师资队伍对任何一所大学来说都是关键所在,张杰校长关于
上海交通大学建设强大师资队伍的战略发展规划,值得所有关注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群
体高度重视。”
《自然》执行主编暨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地区总监Nick Campbell博士介绍,在10
月16日刊发的《自然》上,杂志为读者带来了一期高等教育专刊,其中包括了一系列展
现世界各地的大学如何解放思想、开拓改革新路的文章。这包括了美国、南非、德国和
中国的大学。Nick Campbell评价,这篇评论性文章总结了中国如何保持高等教育体系
改革动能的探索。Nick Campbell表示,这篇文章表达了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就必须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的观点,并着重阐述了“三步走”的改革措施,这
些措施已让上海交大迈上了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研究型大学的道路。
麦克米伦科学(大中华区)和教育(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刘珺认为,每个国家的高
校在驱动本国科研创新,提升国家经济活力和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方面都起到至为关键的
作用。“这篇文章有三点非常值得关注”,刘珺介绍,“一是中国高校要建成世界一流
的大学,需要根据中国特有的环境、机会和挑战,进行全面、持续和深入的改革。上海
交大改革‘三步走’的战略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二是上海交大强化了自身在自然科学
和工程学方面的优势,也在新的人文、社科和经管等领域取得了很大发展。上海交大不
断鼓励和推动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平台建设,这十分契合当前全球科研发展的趋势。三
是上海交大改革的战略兼顾了科研和教学,使之相辅相成。”
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劳福特评价这篇文章称,“为了吸引国际高水平优秀人才
,学校必须以国际相当的薪资水平聘用新引进的青年教师,相当于现有资深教师收入的
两倍,这自然会引发严重的问题。如果中国要成功提升大学的水平,需要挑战现状,为
大学未来发展铺路、规划。最先战胜这些诸多挑战的大学,定将会成为未来中国的‘斯
坦福大学’。”
密西根大学前校长Mary Sue Coleman评价,“这篇文章从战略角度出发,阐述如何
提升中国大学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整体表现和地位。”Mary Sue Coleman认为,本文
所提出的提升发展战略,更加聚焦于教师发展和一个可行系统的有效执行,一定能够实
现卓越研究的目标。Mary Sue Coleman对中国大学关键改革的“三步走”战略高度认同
,“对外,在国际市场招聘优秀年轻教师;对内,现有教师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在多重
职业发展路径下寻求发展。最终将实现所有职业发展路径并行为统一的、有活力的长效
机制。”更让Mary Sue Coleman欣喜的是,上海交大教育重心转向以知识创新为主,强
调学生自主学习。Mary Sue Coleman认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改革探索促成了创新文化在
校园内的转变和形成。
《Nature》报道原文:Developing excellence:Chinese university reform in
three steps
D****R
发帖数: 6053
4
这个绝对是高教系统的重磅炸弹, 张校长, 加油!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sjtu.edu.cn/info/1021/352766.htm
: 10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在《Nature》杂志发表《中国
: 大学“三步走”改革——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的署名文章。文
: 章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研究能力与科技产出取得的长足进步以及存在
: 的问题,概述了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如何通过系统、制度性的改革创造出创新文化氛围以
: 及提升创新研究能力。
: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需要通过以制度激励为
: 核心的师资队伍系列改革,实施‘三步走’战略,使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逐步‘并轨发
: 展’,使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得到系统、全面、持续地激发,学校的创新氛围日益浓郁
: ,研究能力大幅提升。”张杰在文章中提出这个核心观点。张杰认为,如果中国研究型

1 (共1页)
进入SJTU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李宣海、薛明扬看望老校长翁史烈院士[图]张杰校长在与青年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马德秀在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颁奖大会上的讲话张杰校长带队赴合肥调研[图]
我校举行第三期“医工结合”青年学术沙龙张杰: 建设国际一流大学与人才发展的思考
[新民晚报]上海交大将开设全英语授课专业张杰: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与一流大学建设
总投资2亿6千万元上海交大"十五""211工程"拉开帷幕牛津校长汉密尔顿交大畅谈世界一流大学[图]
[光明日报]张杰:院系中长期国际评估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后勤集团2000博士生招生简章
生命学院召开教授会议共谋学院发展[图]双方签署科研合作会谈备忘录,交大正式参加国际空间站
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联谊会谢绳武校长在建校107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发展话题: 改革话题: 人才话题: 长聘话题: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