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SanFrancisco版 - 加州大地震产生巨大裂缝:验证旱震理论 (转载)
进入SanFrancisco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g
发帖数: 30882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加州大地震产生巨大裂缝:验证旱震理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21 16:16:25 2022, 美东)
美国加州被地震“撕裂”了
据外媒CNET报道,2019年7月5日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7.1级地震,给地球造成
了一条巨大的裂缝,加州的地表被撕开了。
晚上8点19分开始,加利福尼亚州开始剧烈的摇晃,许多人争相寻找掩护,这是
该地区在不到48小时内发生的第二次强烈地震。
地震造成的直接损害非常明显,商店里无数打的瓶子被打碎,爆裂的罐子散落
在地板上,很多挂在墙上的东西也倒塌了。
但是让大家始料不及的是,当第二天太阳升起时,这片区域的地形也发生了明
显的变化,人们通过各种媒体消息得知,美国加州被“撕裂”了。
9年前的预测被证实
2012年2月20日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
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
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
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
接踵而来。
我们在2015年4月2日指出,3年过去了,美国加州干旱持续发展,大震不发,干
旱不止。
美国干旱不仅与大震有关,而且与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喷发有关。地下的巨大能量
蠢蠢欲动,是干旱、大震和超级火山喷发的动力。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年07月05日01时33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纬35
.71度,西经117.51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专家预测,未来几周发生另
一场大于6.4级地震的几率为9% ,一次大于5级的几率为20%。
7月6日11时20分,美国加州又发生6.9级地震 ,大震预测初步得到证实。
事实上,2012年2月20日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
是加州地震前兆,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本次加州山火是大震发生的前兆。
我们在2019年2月1日指出,美国灾难将进入峰值。
我们在2021年7月5日指出,干旱、山火、高温、火山活动、地震,美国灾难源
于加州地下能量释放,由此引发的点源能量喷发模式即将进入能量释放高潮。
我们在2021年7月5日指出,由同一原因造成的多种灾害,在同一地区,同一时
间,先后依次发生,形成灾害链。
我们在2015年4月2日指出,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据加州高温干旱规模加州至少要发生8级以上大震
加州2019年7级地震和2021年6级地震只是预演。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
值,2024-2025年可能为太阳黑子峰值,据加州高温干旱规模,在此期间,加州至少要
发生8级以上大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宣布,2021年7月8日15时50分左右记录到加州和内华达州边境
地区一次6.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6英里,位于托帕斯湖以南,距离内华达州史密斯谷
约20英里。据悉,这是1994年该地区发生6.1级地震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是
1994年该地区发生6.1级地震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南加州大学南加州地震中心的Jason Ballman表示,人们应该预防这种规模的地
震发生后几天内的余震。
地震学家表示,预计未来一周会有更多的余震发生,甚至有6%的可能性余震的震
级会超过6.0。
加州的大震警钟敲响,美国灾难正进入高潮。
======================================
所谓“旱震理论”是指大震之前必大旱。其学术创立者——旱震理论专家耿庆国。四川
汶川大地震证明了地震科学家耿庆国旱震理论。
中文名旱震理论释 义大震之前必大旱创立者耿庆国提出时间1972年出生日期1941年
1月证明事件四川汶川大地震
目录
1 原理
2 简介
3 学术创立者
4 研究领域
5 地震预测
6 大纪事
原理编辑 播报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对唐山地震提前提出了告急,成功预测了1990年代以来的若干
次地震。旱震理论描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
。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
半级。其内在的理论机制有两种:
(一)地热成因说
在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产生的万有摩擦力的作用下,地下岩浆是流动的,流动的岩浆有时
会形成旋转上升的岩浆旋泉,岩浆旋泉会在这一地区的下面形成一个高温岩浆洞,使得
这一地区的地温长时间较高,地温升高会将地下水蒸发,并会使这一地区的气温升高,
空气上升,阻碍高空冷暖空气的汇合,造成这一地区无法降雨形成干旱,同时还会使这
一地区的地壳变薄,承受力变小,容易破裂。 在高温岩浆洞的底部,流动的岩浆容易
再次形成岩浆旋泉,这时形成的岩浆旋泉阻力小、威力大,它能将地壳顶破,引发地震
,因此干旱后容易发生地震。
在地震前,由于地下岩浆的旋转带动着地上空气的旋转,旋转的空气中心气压较小,所
以会出现日平均气压最低的现象。由于岩浆旋泉会把温度很高的岩浆从下地幔或外核输
送到上地幔,热量会扩散到大气中,会使气温升高,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
温、日最低气温最高的现象。又因旋转的岩浆会产生磁场,当磁场较强时,磁场中的分
子容易放热,这又会使气温降低,所以会出现日最低气温最低的现象。由于临震前气温
的降低,空气会下沉,冷暖空气在此汇合会形成降雨,因此会出现日降水量最大的情况。
(二)云室效应成因说
在地震发生前的地应力的累积会导致地层深处的由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氡气被挤压
时放到大气中,在宏观大气中形成云室效应,产生地震云,这就是地震云氡气成因论。
在地震云的氡气成因论中,将干旱和地震之间的关系解释为:氡气释放的对应构造有
关,在板块运动中,在构造初期应力的累积时,会缓慢挤压充填断层裂隙,使正常的氡
气释放通道关闭,由于氡气还是形成降雨的雨核,当断层裂隙被关闭时,释放到空气中
的氡气量减少,与之相应的降水减少,造成区域性干旱,按照本人地震云氡气成因论的
观点,干旱是由于震前存在区域性构造应力增加。使得形成降雨雨核的地氡释放减少造
成的,也就是所谓的震前干旱;当地层应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会出现新的细微裂隙,
造成累积的氡气集中释放,形成地震云,也就是临震云;当地震发生后,断层构造完全
开放,这时候累积的氡气完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震后云的同时,造成震后暴雨。这里
需要补充说明两点:(一)氡气是通过断层释放到大气中的,是断层存在的标识性气体
,也是目前监测地震活动的主要参量,我们实际测量的数值也证实了断层口上部的氡含
量是周边背景值的 10 到几百倍,甚至更高;(二)氡气是一种由多种放射性元素组成
的,其测量的标识元素是 Po218,其含量表示组成氡气的放射性元素的多少,也就是其
释放到空中后衰变所产生的放射性带电粒子的量的大小,也就是易于和空气中的游离水
分子结合,凝聚成雾,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形成云彩的凝聚核的多少。综合以上两点,
就可以知道,氡气是一种很好的将地震这种固态地理现象与云彩相关联的元素,即由于
板块应力的变化导致氡气释放量的突变增加,与空气中的游离水分子结合成我们看到的
宏观地震云。这也很好的解决了震前干旱和震后暴雨形成的机制问题。
关键词:旱震、岩浆旋泉、高温岩浆洞、气象要素、五项指标、日平均气压、板块运动
、氡异常、云室效应。
简介编辑 播报
旱震理论,打破了地震界主流的共识——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的预报与临震预报是
不可能的。耿庆国师承著名地震学家傅承义教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充分利用
历史文献记载和取象比类的方法等手段,1972年耿庆国提出“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
方法”,在中国地震界处于非主流派。争议很多,但实践证明是准确的。耿庆国预报了
1975年的海城地震,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在1980年代出版了专著《中国旱震关系
》(科学出版社)。
1 (共1页)
进入SanFrancisco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