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Science版 - 埃博拉病毒病 实况报道 (WHO 2014年9月)
相关主题
资料: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尼日利亚爆发新一轮拉沙热疫情 已致70人死亡
世卫组织:甲型流感病毒变异属偶发现象 (转载)埃博拉病毒: 家长必看:认识Ebola病毒 有效防范zt
广东人血液发现全新基因 已获世卫确认(zz)中国宣布已掌握埃博拉病毒抗体 奥巴马斥为别有用心
美颁另类诺贝尔奖:可乐杀精子,植物也有道德尊严世卫组织宣布塞内加尔埃博拉疫情结束
世卫宣布埃博拉疫情成“国际卫生紧急事件”开始维稳了
埃博拉死尸复活 真实版行尸走肉世卫总干事:疫情当前 挽救生命比发论文申专利更重要
日本将首次引入埃博拉病毒和其他四种致命病毒加以研究世界卫生组织:抗疫可借鉴中国经验
及时就医才能更有效战胜病毒埃博拉之战:美国德州43人观察期结束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埃博话题: 疫情话题: 病毒话题: 拉病话题: 毒病
进入Scienc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y
发帖数: 1035
1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103/zh/
埃博拉病毒病
实况报道第103号
2014年9月
重要事实
以往被称作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的埃博拉病毒病(EVD)可在人间引起严重且往往致命
疾病。
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并在人间通过人际间传播蔓延。
埃博拉病毒病平均病死率约为50%。在以往疫情中出现的病死率从25%到90%不等。
首次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发生在中非靠近热带雨林的偏远村庄,但最近在西非出现的疫情
涉及主要城镇及农村地区。
社区参与对疫情的成功控制十分重要。疫情的成功控制有赖于将一系列干预措施落到实
处,即病例管理、监测和接触者追踪、实验室良好服务、安全埋葬和社会动员。
补液及症状治疗等早期支持性医护办法可改善生存率。目前尚没有获得许可并证明可中
和病毒的治疗办法,但正在开发各种血液、免疫和药物疗法。
目前尚没有获得许可的埃博拉疫苗,但正在评价两种可能候选疫苗。
背景
埃博拉病毒可引起急性严重疾病,若不加治疗往往会致命。埃博拉病毒病是在1976年同
时暴发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出现的,一起在苏丹恩扎拉,另一起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扬布库
。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
目前在西非出现的疫情(2014年3月报告出现首批病例)是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
以来发生的最大且最复杂埃博拉疫情。本次疫情出现的病例和死亡数字超过了所有其它
疫情的总和。疫情还在国家之间蔓延,首先在几内亚发生,随后通过陆路边界传到塞拉
利昂和利比里亚,又通过飞机(仅有1名旅客)传到尼日利亚,通过陆路(1名游客)传
到塞内加尔。
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这些受疫情影响最重国家的卫生体系十分薄弱,最近才刚
刚从长期冲突和动荡中走出,缺乏人力和基础设施资源。世卫组织总干事于8月8日宣布
这次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省博恩代这一孤立地区出现了另外一起没有关联的埃博拉疫情。
丝状病毒科病毒有三个种属:Cuevavirus属、马尔堡病毒属和埃博拉病毒属。五个属种
已得到确认:扎伊尔、本迪布焦、苏丹、雷斯顿及塔伊森林。前三种即扎伊尔、本迪布
焦和苏丹与非洲埃博拉病毒病大型疫情相关。引起2014年西非疫情的病毒属于扎伊尔属
种。
传播
人们认为大蝙蝠科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
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到人,比如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的患病或者死亡黑猩
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
埃博拉随后通过人际间传播加以蔓延,方式是(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感染者
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它体液或者受到这些液体污染的表面和材料(如床上用品、
衣物)。
时常发生卫生保健工作者在治疗埃博拉病毒病疑似或者确诊病人时获得感染的情况。这
是在没有严格遵守感染控制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造成的。
哀悼者在安葬仪式上与死者尸体直接接触,也可能对埃博拉的传播发挥作用。
只要包括病人精液和母乳在内的血液和分泌物中带有病毒就仍然具有传染性。病情已经
康复的男性在痊愈后高达七周时仍可能通过其精液传播病毒。
埃博拉病毒病症状
潜伏期是从获得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可持续2天至21天。人们在出现症状
后才具有传染性。先期症状为突然出现发热、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症状。随
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症状,某些情况下会有内出血和外出
血(如牙龈渗血、便中带血)。化验结果包括白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而肝酶则会
升高。
诊断
埃博拉病毒病与疟疾、伤寒、脑膜炎等其它传染病的鉴别可能较难。利用以下调查对埃
博拉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做出确认:
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抗原捕获检测试验
血清中和试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
电子显微镜
通过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
病人样本具有极端生物危害风险;应当在最高级别的生物防护条件下对没有灭活的样本
进行实验室检测。
治疗和疫苗
口服补液或者静脉输液等支持性疗法以及针对特定症状的治疗可改善生存率。就埃博拉
病毒病而言尚没有经过验证的治疗办法。然而,目前正在评价各种包括血液制品、免疫
疗法和药物疗法在内的可能治疗办法。目前没有获得许可的疫苗,但有两种可能疫苗正
在实施人体安全测试。
预防和控制
疫情良好控制有赖于将一系列干预措施落到实处,即病例管理、监测和接触者追踪、实
验室良好服务、安全埋葬及社会动员。社区参与对疫情的成功控制十分重要。提高对埃
博拉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以及采取个人可以采取的保护性措施是减少人间传播的有效
方法。为减少风险所传递的信息应当注重若干方面:
减少因接触受到感染的果蝠或者猴子/猿以及食用此类动物的生肉而带来的野生动物与
人传播风险。处理动物时应当戴上手套并且穿上其他适当防护服。这类动物产品(血和
肉)应当在食用前彻底煮熟。
减少因直接或者密切接触有埃博拉症状者而带来的人际间传播风险,尤其是与其体液的
接触。在家照护病人时,应戴上手套和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探视住院病人以及在家照
顾病人之后,要定时洗手。
疫情控制措施包括及时安全埋葬死者,确定可能与埃博拉感染者存有接触的人员,对接
触者实施21天健康监测,将健康人员与病人分开,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强调保持良好
卫生的重要性并保持环境清洁。
在卫生保健机构控制感染
卫生保健工作者应当在医护病人时一直采取标准防护措施,而无论其诊断推论情况如何
。这包括基本的手部卫生、呼吸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阻止溅污或与感染物质出现
其它接触)、安全注射做法和安全埋葬做法。
对埃博拉病毒疑似或者确诊病人进行医护的卫生保健工作者应采取额外感染控制措施,
防止与病人的血液和体液以及受到污染的表面或衣物和床上用品等材料发生接触。当与
感染埃博拉病毒病人密切接触(一米之内)时,卫生保健工作者应当佩戴面部保护用品
(面罩或者医用口罩和防护眼镜)、干净但非无菌的长袖罩衣以及手套(有些操作程序
需要无菌手套)。
实验室工作人员也面临风险。从人体和动物身上采集到的埃博拉感染调查标本,应由训
练有素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且在有适当装备的实验室处理。
世卫组织的反应
世卫组织通过保持对埃博拉病毒病实施监测以及促进危险国家制定防范计划来达到预防
埃博拉疫情目的。以下文件为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疫情控制提供了总体指导:
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病流行:防范、预警、控制和评价 - 英文
当发现疫情时,世卫组织做出的应对就是支持监测、社区参与、病例管理、实验室服务
、接触者追踪、感染控制、后勤支持和培训以及协助采取安全埋葬做法。
世卫组织已经提出了埃博拉感染预防和控制详细建议:
在医疗环境下照顾以埃博拉为重点的疑似或确诊丝状病毒出血热病例的感染预防控制指
导 - 英文
a****y
发帖数: 1035
2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103/zh/
埃博拉病毒病
实况报道第103号
2014年9月
重要事实
以往被称作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的埃博拉病毒病(EVD)可在人间引起严重且往往致命
疾病。
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并在人间通过人际间传播蔓延。
埃博拉病毒病平均病死率约为50%。在以往疫情中出现的病死率从25%到90%不等。
首次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发生在中非靠近热带雨林的偏远村庄,但最近在西非出现的疫情
涉及主要城镇及农村地区。
社区参与对疫情的成功控制十分重要。疫情的成功控制有赖于将一系列干预措施落到实
处,即病例管理、监测和接触者追踪、实验室良好服务、安全埋葬和社会动员。
补液及症状治疗等早期支持性医护办法可改善生存率。目前尚没有获得许可并证明可中
和病毒的治疗办法,但正在开发各种血液、免疫和药物疗法。
目前尚没有获得许可的埃博拉疫苗,但正在评价两种可能候选疫苗。
背景
埃博拉病毒可引起急性严重疾病,若不加治疗往往会致命。埃博拉病毒病是在1976年同
时暴发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出现的,一起在苏丹恩扎拉,另一起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扬布库
。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
目前在西非出现的疫情(2014年3月报告出现首批病例)是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
以来发生的最大且最复杂埃博拉疫情。本次疫情出现的病例和死亡数字超过了所有其它
疫情的总和。疫情还在国家之间蔓延,首先在几内亚发生,随后通过陆路边界传到塞拉
利昂和利比里亚,又通过飞机(仅有1名旅客)传到尼日利亚,通过陆路(1名游客)传
到塞内加尔。
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这些受疫情影响最重国家的卫生体系十分薄弱,最近才刚
刚从长期冲突和动荡中走出,缺乏人力和基础设施资源。世卫组织总干事于8月8日宣布
这次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省博恩代这一孤立地区出现了另外一起没有关联的埃博拉疫情。
丝状病毒科病毒有三个种属:Cuevavirus属、马尔堡病毒属和埃博拉病毒属。五个属种
已得到确认:扎伊尔、本迪布焦、苏丹、雷斯顿及塔伊森林。前三种即扎伊尔、本迪布
焦和苏丹与非洲埃博拉病毒病大型疫情相关。引起2014年西非疫情的病毒属于扎伊尔属
种。
传播
人们认为大蝙蝠科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
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到人,比如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的患病或者死亡黑猩
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
埃博拉随后通过人际间传播加以蔓延,方式是(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感染者
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它体液或者受到这些液体污染的表面和材料(如床上用品、
衣物)。
时常发生卫生保健工作者在治疗埃博拉病毒病疑似或者确诊病人时获得感染的情况。这
是在没有严格遵守感染控制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造成的。
哀悼者在安葬仪式上与死者尸体直接接触,也可能对埃博拉的传播发挥作用。
只要包括病人精液和母乳在内的血液和分泌物中带有病毒就仍然具有传染性。病情已经
康复的男性在痊愈后高达七周时仍可能通过其精液传播病毒。
埃博拉病毒病症状
潜伏期是从获得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可持续2天至21天。人们在出现症状
后才具有传染性。先期症状为突然出现发热、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症状。随
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症状,某些情况下会有内出血和外出
血(如牙龈渗血、便中带血)。化验结果包括白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而肝酶则会
升高。
诊断
埃博拉病毒病与疟疾、伤寒、脑膜炎等其它传染病的鉴别可能较难。利用以下调查对埃
博拉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做出确认:
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抗原捕获检测试验
血清中和试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
电子显微镜
通过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
病人样本具有极端生物危害风险;应当在最高级别的生物防护条件下对没有灭活的样本
进行实验室检测。
治疗和疫苗
口服补液或者静脉输液等支持性疗法以及针对特定症状的治疗可改善生存率。就埃博拉
病毒病而言尚没有经过验证的治疗办法。然而,目前正在评价各种包括血液制品、免疫
疗法和药物疗法在内的可能治疗办法。目前没有获得许可的疫苗,但有两种可能疫苗正
在实施人体安全测试。
预防和控制
疫情良好控制有赖于将一系列干预措施落到实处,即病例管理、监测和接触者追踪、实
验室良好服务、安全埋葬及社会动员。社区参与对疫情的成功控制十分重要。提高对埃
博拉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以及采取个人可以采取的保护性措施是减少人间传播的有效
方法。为减少风险所传递的信息应当注重若干方面:
减少因接触受到感染的果蝠或者猴子/猿以及食用此类动物的生肉而带来的野生动物与
人传播风险。处理动物时应当戴上手套并且穿上其他适当防护服。这类动物产品(血和
肉)应当在食用前彻底煮熟。
减少因直接或者密切接触有埃博拉症状者而带来的人际间传播风险,尤其是与其体液的
接触。在家照护病人时,应戴上手套和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探视住院病人以及在家照
顾病人之后,要定时洗手。
疫情控制措施包括及时安全埋葬死者,确定可能与埃博拉感染者存有接触的人员,对接
触者实施21天健康监测,将健康人员与病人分开,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强调保持良好
卫生的重要性并保持环境清洁。
在卫生保健机构控制感染
卫生保健工作者应当在医护病人时一直采取标准防护措施,而无论其诊断推论情况如何
。这包括基本的手部卫生、呼吸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阻止溅污或与感染物质出现
其它接触)、安全注射做法和安全埋葬做法。
对埃博拉病毒疑似或者确诊病人进行医护的卫生保健工作者应采取额外感染控制措施,
防止与病人的血液和体液以及受到污染的表面或衣物和床上用品等材料发生接触。当与
感染埃博拉病毒病人密切接触(一米之内)时,卫生保健工作者应当佩戴面部保护用品
(面罩或者医用口罩和防护眼镜)、干净但非无菌的长袖罩衣以及手套(有些操作程序
需要无菌手套)。
实验室工作人员也面临风险。从人体和动物身上采集到的埃博拉感染调查标本,应由训
练有素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且在有适当装备的实验室处理。
世卫组织的反应
世卫组织通过保持对埃博拉病毒病实施监测以及促进危险国家制定防范计划来达到预防
埃博拉疫情目的。以下文件为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疫情控制提供了总体指导:
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病流行:防范、预警、控制和评价 - 英文
当发现疫情时,世卫组织做出的应对就是支持监测、社区参与、病例管理、实验室服务
、接触者追踪、感染控制、后勤支持和培训以及协助采取安全埋葬做法。
世卫组织已经提出了埃博拉感染预防和控制详细建议:
在医疗环境下照顾以埃博拉为重点的疑似或确诊丝状病毒出血热病例的感染预防控制指
导 - 英文
1 (共1页)
进入Scienc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埃博拉之战:美国德州43人观察期结束世卫宣布埃博拉疫情成“国际卫生紧急事件”
是不是东亚民族对埃博拉病毒免疫要强埃博拉死尸复活 真实版行尸走肉
盘点人类史上十大致命病毒日本将首次引入埃博拉病毒和其他四种致命病毒加以研究
传说都是真的:埃博拉就是丧尸及时就医才能更有效战胜病毒
资料: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尼日利亚爆发新一轮拉沙热疫情 已致70人死亡
世卫组织:甲型流感病毒变异属偶发现象 (转载)埃博拉病毒: 家长必看:认识Ebola病毒 有效防范zt
广东人血液发现全新基因 已获世卫确认(zz)中国宣布已掌握埃博拉病毒抗体 奥巴马斥为别有用心
美颁另类诺贝尔奖:可乐杀精子,植物也有道德尊严世卫组织宣布塞内加尔埃博拉疫情结束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埃博话题: 疫情话题: 病毒话题: 拉病话题: 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