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 发帖数: 8976 | 1 晋祠是为纪念"剪桐封弟"中被封的唐叔虞而建的
但是,既然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
后来的晋都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
新田(今山西侯马)也都在晋南,为什么晋祠(初名唐叔虞祠)
却建在太原附近呢? |
i********w 发帖数: 2223 | 2 sigh 都不知道
俺知识不行啊
顶一下
晋祠是为纪念"剪桐封弟"中被封的唐叔虞而建的
但是,既然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
后来的晋都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
新田(今山西侯马)也都在晋南,为什么晋祠(初名唐叔虞祠)
却建在太原附近呢?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晋祠是为纪念"剪桐封弟"中被封的唐叔虞而建的 : 但是,既然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 : 后来的晋都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 : 新田(今山西侯马)也都在晋南,为什么晋祠(初名唐叔虞祠) : 却建在太原附近呢?
|
d********o 发帖数: 207 | 3 不清楚, 不过我来试一下吧. 唐叔的封地因南有晋水, 所以他的儿子将唐改为晋了. 很
多人考证认为当时晋的都城是晋阳, 也就是现在的太原. 既然唐叔受封时的都城在太原
, 晋祠修在太原就不奇怪了. 不知对不对. 三家分晋后赵家得了晋阳, 还凭借晋阳抵挡
住了另三家的围攻, 这是后话.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晋祠是为纪念"剪桐封弟"中被封的唐叔虞而建的 : 但是,既然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 : 后来的晋都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 : 新田(今山西侯马)也都在晋南,为什么晋祠(初名唐叔虞祠) : 却建在太原附近呢?
|
A*********u 发帖数: 8976 | 4 晋都在晋南这个没什么争议吧?
不清楚, 不过我来试一下吧. 唐叔的封地因南有晋水, 所以他的儿子将唐改为晋了. 很
多人考证认为当时晋的都城是晋阳, 也就是现在的太原. 既然唐叔受封时的都城在太原
, 晋祠修在太原就不奇怪了. 不知对不对. 三家分晋后赵家得了晋阳, 还凭借晋阳抵挡
住了另三家的围攻, 这是后话.
【在 d********o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清楚, 不过我来试一下吧. 唐叔的封地因南有晋水, 所以他的儿子将唐改为晋了. 很 : 多人考证认为当时晋的都城是晋阳, 也就是现在的太原. 既然唐叔受封时的都城在太原 : , 晋祠修在太原就不奇怪了. 不知对不对. 三家分晋后赵家得了晋阳, 还凭借晋阳抵挡 : 住了另三家的围攻, 这是后话.
|
d********o 发帖数: 207 | 5 由于近代有考古新发现, 唐叔时晋都在晋南现在可能争议小了. 但在此之前却是已经争
议了上千年. 我手边正好有一本诗经和资治通鉴. 象诗经里就说"唐叔所都, 在今太原
府", 这句注语是朱熹写的. 南宋时的太原府治就在现在的太原. 资治通鉴里说"周成王
封弟叔虞于唐. 括地志曰: 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 尧所筑也". 而并州晋阳就在
太原. 当然, 现在也许大部分人会认为诗经和资治通鉴(当然也就包括括地志)里的说法
是错误的. 但也许就是基于千百年来的这个错误认识, 晋祠才被安在了太原附近.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晋都在晋南这个没什么争议吧? : : 不清楚, 不过我来试一下吧. 唐叔的封地因南有晋水, 所以他的儿子将唐改为晋了. 很 : 多人考证认为当时晋的都城是晋阳, 也就是现在的太原. 既然唐叔受封时的都城在太原 : , 晋祠修在太原就不奇怪了. 不知对不对. 三家分晋后赵家得了晋阳, 还凭借晋阳抵挡 : 住了另三家的围攻, 这是后话.
|
d******l 发帖数: 1145 | 6 我yahoo的结果,不知道能不能算作一种解释。
关于晋祠的故事,说来话长,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
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
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
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经注》,书中
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
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
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
d******l 发帖数: 1145 | 7 这么说来,晋祠里的那口不老泉是不是就是晋水的源头呢?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yahoo的结果,不知道能不能算作一种解释。 : 关于晋祠的故事,说来话长,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 : 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 : 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 : 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经注》,书中 : 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 : 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 : 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
A*********u 发帖数: 8976 | 8 赞!
可是没有回答我的疑问:)
我yahoo的结果,不知道能不能算作一种解释。
关于晋祠的故事,说来话长,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
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
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
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经注》,书中
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
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
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yahoo的结果,不知道能不能算作一种解释。 : 关于晋祠的故事,说来话长,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 : 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 : 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 : 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经注》,书中 : 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 : 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 : 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
A*********u 发帖数: 8976 | 9 我觉得大上造说的有道理
赞!
可是没有回答我的疑问:)
我yahoo的结果,不知道能不能算作一种解释。
关于晋祠的故事,说来话长,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
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
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
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经注》,书中
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
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
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赞! : 可是没有回答我的疑问:) : : 我yahoo的结果,不知道能不能算作一种解释。 : 关于晋祠的故事,说来话长,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 : 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 : 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 : 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经注》,书中 : 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 : 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
|
d******l 发帖数: 1145 | 10 说错了,应该是难老泉。
嘻嘻。。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说来,晋祠里的那口不老泉是不是就是晋水的源头呢?
|
d******l 发帖数: 1145 | 11 上初中时,我们的班主任不知道怎么对晋祠特别有感情,每年都要带我们到哪里去春游。
第一次很新奇,第二次把很多细节都看到了,到了第三次,她就要我们去后面的悬瓮山
上野餐。
大家带着锅碗瓢盆的去爬山,还统统的不认识路。
山不高,所以七绕八绕的总能上去。
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
下山时,因为无路可走,我们有帮人差点从一块大石头上直接摔下来而出了事。 |
d******l 发帖数: 1145 | 12
~~~~~~~~~~~
老大,这是什么啊?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大上造说的有道理 : : 赞! : 可是没有回答我的疑问:) : 我yahoo的结果,不知道能不能算作一种解释。 : 关于晋祠的故事,说来话长,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 : 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 : 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 : 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经注》,书中 : 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
|
A*********u 发帖数: 8976 | 13 看前面的帖子
~~~~~~~~~~~
老大,这是什么啊?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 ~~~~~~~~~~~ : 老大,这是什么啊?
|
d******l 发帖数: 1145 | 14 哦。。
俺没看昵称。。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前面的帖子 : : ~~~~~~~~~~~ : 老大,这是什么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