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Shanxi版 - 冬川豆:秦朝的统一与山西古文明的灭亡
相关主题
水少得可怜……难的三晋版上有点人气,居然是这种烂文章
A good article 伤心山西关于山西的阎锡山 (转载)
西江月 * 情系三晋出两个常识题
山西:307国道中阳段堵车6天6夜 zt刚从太原回来
7/10问题太原道: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
祝AdvancedEdu生日快乐part2:说说高教!情系三晋--说说版名
[合集] 祝AdvancedEdu生日快乐part2:说说高教!密西根山西同乡会2011年夏季野餐活动通知
上午好, 山西!也说版名--情系三晋(1)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商鞅话题: 秦国话题: 国家话题: 变法话题: 历史
进入Shanxi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P******o
发帖数: 505
1
秦朝的统一与山西古文明的灭亡
山西文明的反思——秦朝的统一与山西古文明的灭亡
冬川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高平市境内,人们发现了两个巨大的尸骨坑
,并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尸骨、钱币、箭簇等文物,经过仔细的鉴定和考证,考古人员确
定这些尸骨就是距今2200多年前秦赵长平之战中赵军降卒的遗骸。一场曾经被中国史学
界怀疑了长达两千多年,甚至一度被怀疑是子虚乌有的神秘的大屠杀,随着这些遗骸的
重见天日,终于得到了有力的证实。
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战役,双方参战总兵力超过100万人。这场战役
的结局,是每个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耳熟能详的,多少年来,无论是史学家、军事家还
是平民百姓,都对于这场战役的胜利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秦军的统帅白起,更是因为
长平之战的胜利赢得了后世一致的推崇和敬仰,被誉为“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的中华
名将。而那个为后世留下了成语“纸上谈兵”的赵括则成为笑柄。中国的历史是不属于
失败者的,千百年来,这些在古老而悲壮的东方反法西斯战争中长眠的英雄们,始终被
尘封在历史的垃圾堆里,不仅得不到史学家们的同情与关注,反而受尽了后世的嘲讽和
鄙夷,更被大多数中国人彻底的遗忘了。
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长平之战被定义为战国时期的重要转折点,东方六国中最后一
个能够阻挡秦国东进的强国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其他东方国家更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长平之战结束的第二年,秦始皇嬴政出生,三十三年后,赵国灭亡,到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灭掉了战国七雄中最后一个国家齐国,长达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自此宣告结
束。
“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长期以来,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
战国时期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动荡混乱的黑暗时代,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强大的中央
王朝,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却被看成是对乱世的终结,是历史的进步和对华夏各族
人民的伟大贡献,但是,我们今天应该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找回被歪曲的历史真相。
春秋战国时期绝不是什么黑暗而动乱的时代,相反,它是华夏各民族历史上最伟大,最
美好,最辉煌灿烂的时期,更是三晋文明的黄金时代。因为在这一历史时期,一个统一
、强大的中国的概念还没有产生,代表专制和恐怖的中国中央政府还没有出现,在一个
政治分裂和民族分裂的东亚大陆上,出现了一大批以地方分治为基础的独立主权国家。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大环境中,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统治者们纷纷礼贤下士,延
揽人才,锐意改革,积极进取,致力于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富强,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
国历史上人权保障最为充分的时期。东亚大陆出现了政治空前开放、经济空前繁荣、思
想空前活跃、文化空前发展的局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许多思想文化遗
产,如孔孟老庄等学者的重要思想,直到现代还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成为今天中华文明
的象征。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所有国家中,主要领土位于今天山西省境内的晋国,是当时经济
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独立主权国家,也是当时东亚的超级大国。翻开《史记·晋世家
》这部史记三十世家中篇幅最长的诸侯传记,我们看到的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公
元前11世纪姬虞受封于唐开始,到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截止,这个伟大的
国家连续存在了700多年,在时间跨度上超过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有的中央王朝。其
间,从公元前632年晋文公践土之盟开始,到公元前482年黄池之会让盟主于吴王夫差结
束,晋国的霸业跨越了11代国君,持续了整整150年的时间。晋国瓦解后产生的韩、赵
、魏三个子国,竟然全部跻身于当时一等大国的行列,与秦国、齐国、楚国、燕国并称
为“战国七雄”,把辉煌的三晋文明又延续了近三个世纪。
今天,很多山西人仍然留恋着所谓“强汉盛唐”的历史,对“文景之治”“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这些辉煌的岁月充满敬意,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些盛世的真实性,仅就时
间跨度而言,西汉的文帝和景帝执政时期加在一起,时间上也只有短短的三十多年,“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加在一块也最多只有五十年的光阴,如果说,这些只持续了
两百多年,稳定繁荣了三五十年的王朝,也值得山西人民心驰神往的话,那么,一个稳
定存在了七个世纪,繁荣强大了几百年,拥有比中国还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晋国
,是不是更应该值得我们热爱和留恋呢?
从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至今,“中国人”这个耳熟能详的名词成为山西人民的身份
认同,只有刚好100年的时间,如果再去掉阎锡山时代山西独立于中国政府管治的38年
,更是只剩下短短的60年,然而就在这这短短60年的岁月里,从农业集体化运动、反右
运动、大跃进运动、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一直到今天都在持续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建
设,中国给山西人民带来了多少痛苦,多少灾难,多少悲剧,是每个稍有历史常识的山
西人都心知肚明的。今天,在这个奇葩的国家,到处是乌烟瘴气,到处是满目疮痍,贪
官遍地,谎言盛行,共和、民主、宪政这些人类政治文明的结晶,与这个国家统统无缘
,而人世间一切无耻下流,耸人听闻,不可思议的悲剧和喜剧,却每天都在这个国家上
演,以至于连这个国家的统治者都对国家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今天,他们纷纷把自己的
妻子儿女送往美国,欧洲或加拿大,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在华夏各民族可考证的35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以统一的面貌稳定出现在世界舞台上的
时间,还不足1000年。根据梁启超、余天休两人在1920年代的统计,自汉高祖刘邦即位
到清光绪帝驾崩为止,中国两千多年里共有皇帝208人,其中因自杀或他杀而死的有63
人,三分之一的皇帝死于非命。而从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到公元1920年的2141年间,
中国大规模(国家规模)的战乱总计达896年,平均每三年,中国人就有一年要生活在
战乱中。血的事实和数据告诉我们,中国,绝不是什么可爱可敬的概念。
中国是什么?中国就意味着暴政与动乱。
暴政与动乱,是中国走向统一之后国家社会的常态。在大一统的幽灵降临之后,中国再
也没有一个王朝的寿命能够超过300年,像春秋时期晋国那样高度稳定运转长达7个多世
纪,兴盛期长达150年的国家政治结构,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是因为,中国的国家构建
,无法代表华夏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它既不像十八世纪的美国那样通过谈判和契约的
方式构建联邦,也不像日本那样基于单一民族与文化认同,而只有通过血腥的暴政,通
过屠杀与征服,才可能把一个地理形态、语言文化、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千差万别的东
亚大陆统一在一个国家的旗帜下,当暴政的力度不足以维持国家的运转时,分裂和动乱
也就在所难免了。
我们不妨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朝为例,来看看一个统一的中国最初
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秦朝的前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传说,西周王室因为秦人的祖先秦非子善于养马,
因此将其封于秦地,在西周后期,秦国的国家元首还仅仅是个“西垂大夫”,平王东迁
时,秦襄公因为护送有功,才在西周封建数百年后被正式列为诸侯。秦国地处偏僻苦寒
的大西北,从不参加各诸侯国的盟会,因而被诸侯们疏远,被看作是一个野蛮落后的“
戎狄之国”,在这个落后的国家里,人们的很多生活习俗还停留在原始社会,就连男女
老少挤在一个床上睡觉也不觉得不好意思。直至战国初年,没有哪个诸侯国看得起它。
在商鞅变法前夕,秦孝公在发布的求贤令中沉痛地写道“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就是
秦国在这个历史时期国际地位的真实写照。
秦国的崛起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
商鞅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但是他的政治主张在自己的祖国没有市场,也得不到赏识,公
元前356年,他来到当时正面临严重政治经济困难的秦国,向求贤若渴、渴望秦国富强
的秦孝公献上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的变法建议,
受到了秦孝公的高度重视。很快,他便在秦孝公的坚定支持下,开始在秦国实施一系列
疾风骤雨般的变法措施。
商鞅变法只用了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把一个落后、弱小的秦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
虎狼之国”,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非常惊人的,也是非常了
不起的。商鞅变法因此被看做是一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大大推动社会进步
和历史发展的伟大的改革运动,这场改革的总设计师商鞅,也长期被中国人看成是一位
伟大的改革家和杰出的政治家,他为秦国变法事业献出生命的事实,也使他成为许多人
敬仰的楷模,更激励着无数的后来人。在中国出版的许多历史读物里,充斥着对商鞅和
商鞅变法的赞美,如“商鞅为改革事业献身的精神,永远闪耀着光辉”云云。
事实是不是这样呢?不是的,我们必须明白,商鞅变法绝不是什么伟大的改革,而是历
史和文明的大倒退,它给后世带来的危害和恶劣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商鞅变法的内容很多,但所有的内容,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富国强兵”,使
秦国迅速成为军事强国。商鞅之所以要强制秦人分居,鼓励生育,目的是要要迅速增加
人口数量,为他心爱的秦军提供更多的战士;他之所以要奖励农桑,鼓励耕织,发展农
田水利建设,目的是希望给秦国的大军提供更多的军粮;在商鞅眼中,秦国人最理想的
职业分布,除了官员,就是农民和士兵,商鞅的政策就是要把老百姓都变成这两种人,
除了种地的,就是打仗的,其他各种职业尽量少点,思想更要单纯点,除了商君颁布的
法令,其他最好啥也不知道。商鞅对一切与耕战无关的行为都嗤之以鼻,对分流了大量
劳动力,使人民不能专心务农的工商业活动更是深恶痛绝。因此,他对商人进行了残酷
斗争和无情打击,凡是擅自从事商业活动的,全家一并逮捕,送官府为奴。在《商君书
》这部集中体现商鞅思想的恐怖言论合集里,商鞅语重心长地告诫秦国各级领导人,国
家要富强,就必须严厉打击商人,最好由政府出面,全面取缔商业。在商鞅的领导下,
秦国全面禁止了粮食交易,取缔了民间旅馆,大幅提高酒肉价格,以便让老百姓消费不
起,经营者只好关门拉倒。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干脆取消了货币,倒退到以物易物的
时代。总之,商鞅的经济政策,就是要让老百姓不可能通过贸易发家致富,而只能一辈
子老老实实地缴纳军粮,做个没有非分之想的农民。
商鞅是一只政治嗅觉高度灵敏的动物,他敏锐地指出,老百姓衰弱了,国家才会强大,
老百姓强大了,国家就会衰弱,所以高明的统治者一定不能让老百姓强大。(民弱国强
,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而要保证老百姓衰弱,就一定要制定他们不喜欢
的法律和政策(政作民之所恶,民弱)。在这样的政治理念下,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手
段,就是要“弱民”,把老百姓全部变成傻逼和穷光蛋。在商鞅的眼里,如果秦国的老
百姓都是些蠢人和穷人,国家就好管理多了。因为蠢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欺骗
,就连感知痛苦的能力也是很弱的,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国家法令的施行。
为了把秦国老百姓都变成穷人和蠢人,商鞅制定了几项重要的基本国策。
第一,非耕地资源的国有化。商鞅认为,秦国的矿山、河流、湖泊、沼泽,都必须国有
化,禁止农民进入谋生。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扩大国家的财源,也有利于管理民众,依靠
山林和湖泊沼泽生存的猎人、渔民和药人,都是应该被严厉打击的对象,应该把他们都
变成农民,为秦军生产更多的粮食。
第二,高税收。商鞅认为,征收重税是必须采用的政策,一方面可以使国家收入增加,
从而组建更多的兵团,一方面可以使民众收入减少,使人民便于管理。商鞅变法后,秦
国政府向老百姓征收的各种赋税,加上徭役,大约相当于民众年收入的80%。
第三,禁止秦国人自由迁徙。商鞅认为,民众自由迁徙会干扰法令的实施,使变法失败
,如果迁到外国,更会增加敌国的人口,而使秦国损失潜在的兵源。即便只是在国内迁
徙,也有碍于政府的管理,还可能因为增加见识不好控制,因此,在商鞅领导下,秦国
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人口普查和身份登记,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户籍制度。得益于人
才的自由流动才来到秦国的商鞅,就这样结束了秦国人用脚投票的权利。
第四,禁止秦国人与外国人交往。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人无论出国,还是招待外国人
,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商鞅变法之后,这种自由化为乌有。商鞅认为,国民没有机会
和外国人交往,那么国家就会非常安全(无外交,则国安而不殆),再愚蠢的人,一旦
和外国人打过交道,开了眼界,也会产生对比,就有可能散布反动信息,胡说八道,会
严重影响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第五,禁止秦国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商鞅认为,人民没有知识,对学习没什么兴趣,
就会一心一意地种地(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务疾农)。秦国本来就是一个文化艺术都
十分落后的国家,商鞅变法后,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老百姓不能读书,也不
能听音乐,私藏《诗》《书》这样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严重的犯罪。不仅老百姓不能读
书,就连国家官吏和贵族也不容许读法家学说以外的书,不容许了解除了吃喝玩乐以外
的知识,违反者都是大大的奸臣。对于已经存在的其他学说,要逐渐杜绝流传于世,不
容许其他各家学派的学者们再出来讲学,传道,不能让孔子孟子这样的反动文人蛊惑人
心,胡说八道。对国家有意见者,杀无赦。至于后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过是商鞅思
想在其他国家推行的扩大版。
在老百姓都变得又穷又蠢以后,还应该做些什么呢?商鞅认为,仅仅让人民变穷变蠢还
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让人民处于卑贱的地位,只有把秦国人都变成贱人,政府施舍
的小恩小惠才会显得更有诱惑力,将士们才会为了立下军功获得奖赏而奋不顾身地杀敌
,而如果老百姓一旦有了内心的尊严和荣誉,就会看不起国家公务员,一旦有钱了,就
会不把国家的赏赐当回事。(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为此,商鞅恢复了商
朝实行的,从西周时期就被废止的连坐制度,大开历史倒车,这种野蛮残酷的法律,西
周的司法体系本来已经废止,明确提出,“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尚書·康誥》)
,而商鞅则把它从坟墓里刨了出来,重新规定:一人有罪,全家连坐。老百姓每五家互
保,称为伍,每十家相连,称为什,伍与什都要实行连坐,只要这五家与这十家有一个
人犯了罪,其他家庭都得连带接受处罚。在伍什之内,人们必须互相监督,互相检举揭
发,如果有包庇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处死;而举报有功的,则予以重奖。商鞅变法后
,秦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化为乌有,而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世间美好的东西也都
在连坐制度和严刑峻法面前黯然失色了,各种卑鄙无耻、卖友求荣之徒则大行其道,社
会风气江河日下,秦国在短短的数年之间就变成了没有人性的禽兽之国。
商鞅认为,这些都是秦国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作为君王一旦掌握的这样的原则
,那么老百姓就会不等君王赏赐就觉得他可亲可敬;不等君王封官拜爵就听从命令;不
等君王使用严刑峻法就会争先恐后地为君主去送死。(王者得治民之至要,故不待赏赐
而民亲上,不待爵禄而民从事,不待刑罚而民致死。)
总而言之,商鞅变法的目的,就是要把秦国人统统变成贫穷、卑贱、愚蠢、冷漠、残忍
、无视一切感情,只知道服从国家法令的农民或军人。商鞅最希望看到的场景是,秦国
老百姓一听说要打仗,就都高兴得像饿狼看到了肉,父亲送儿子上战场,哥哥送弟弟上
战场,妻子送丈夫上战场,在送别的时候还要叮嘱说:要是不砍下敌人的脑袋,就不要
回来了。(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日:不得
,无反。)
在这个如同地狱般的国家,秦国人想摆脱猥琐和卑贱的命运,除了充当告密的特务,就
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建立军功。商鞅不失时机地规定,秦国军队按
五人为单位进行编制,如有一人临阵脱逃,加刑于其余四人;四人中如果有斩敌首级者
,则免罪。每五名士兵中设有屯长,每百人中设有百将,作战中没有斩获敌人首级的,
该部队的屯长和百将都要被处死。而一个士兵斩首满三十三颗,屯长和百将赏赐爵位一
级;攻打敌国城池,斩首满八千颗,野战斩首满两千颗,指挥员都可以获得赏赐。战后
士兵将斩获的敌兵首级示众三天后交由将军核实,核实无误三天后可按军功获得相应的
爵位。在这种恐怖制度的刺激下,秦国军队从将军到士兵,全都变成了嗜血的恶狼,唯
一的目标就是砍下敌人的脑袋,秦军每攻破一座城池,连老人和女人都一并杀死,为了
得到更多的头颅,秦军士兵不介意割下自己牺牲战友的头颅充做军功,甚至于为了争夺
死人头而自相残杀。
商鞅变法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与我们今天熟悉的野蛮恐怖的法西斯军国主义政策如出
一辙,甚至更加血腥残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恐怖专制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国家不是苏联
,而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只有这样野蛮而恐怖的法西斯政策,才能把一个地理形
态、语言文化、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千差万别的东亚大陆统一在一个中国的旗帜下。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空前强大,但是,秦孝公和商鞅们梦寐以求的“大国崛起”非但
没有使秦国的国际形象得到丝毫改善,反而使秦国人的形象变得更加不堪。如果说,在
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人只是因为地处偏僻落后的雍凉而被世界各国看成未开化的野蛮人
,东方各国对他只是鄙夷,并没有其他更多的想法的话;那么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社
会的道德堕落、人心大坏,秦国政府与军队的嗜血残暴,使得秦国人除了被国际社会看
不起之外,更背上了道德败坏、诚信缺失、暴戾凶残的骂名。司马迁在《史记·魏世家
》中记载的,信陵君对魏王所说的“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
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把秦国和秦国人
的国际形象刻化得无以复加。秦国成为了国际社会最被反感和厌恶的国家,秦国人不仅
在自己的祖国没有人权和地位,在国际社会上也成了最被厌恶的人,完全得不到外国国
民的尊重。
这就是至今还在历史课本里被一遍遍颂扬的政治家和改革者,这就是无数中国人至今还
崇敬不已的大英雄。
在秦国沿着商鞅的法西斯军国主义道路阔步迈进,积极扩军备战的时候,东方的三晋文
明也在沿着不同的道路独立发展着,并且相当繁荣兴盛。春秋战国时期的三晋文明,不
仅是一个发达的农业文明,也是一个工商业高度繁荣的文明,早在三家分晋之前,晋国
的工商业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通过《史记》《国语·晋语》等史料的记载,我们看到
的是“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财“的繁荣景象。在三家分晋之后,这
种繁荣的商业景象依然延续着,当时的魏国首都大梁,赵国首都邯郸,都是重要的国际
商业贸易中心。出现了一大批诸如猗顿和吕不韦这样资本雄厚,富甲天下的大商人。对
工商业的态度,对商人的态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文明野蛮还是开化,
先进还是落后的重要指标,我们可以看到,在三晋的历史上,统治者们可以为了变革而
毅然抛弃祖宗留下的笨重不便的兵车和臃肿肥大的汉服,但无论他们怎么变,都绝不会
想到去打压工商业,更不会想到去取缔商业和流放杀害商人。商品经济的发达与繁荣,
使得当时的三晋人民呈现出与其他国家民众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司马迁在《史记·货
殖列传》中所描写的 “赵女郑姬,设形容,攫名琴,揄长袂,蹑利履,目挑心招,出
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贵也”,勾勒的就是典型的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拜
金主义行为,对民众风俗和思维方式形成的真实写照。香艳满列国的色情产业“邯郸倡
”,出现在三晋地区,绝不是偶然的。今天,山西各地屡屡出土的巨量春秋战国时代货
币,种类数十种,数量上万枚,都是三晋地区商品经济兴旺发达的标志。
在两千多年前的上古时期,在东亚大陆的腹地,在一个与海洋隔绝的文明环境下,山西
人民的祖先能够创造出这样辉煌灿烂的工商业文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在今天
的欧美国家,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祖先创造的辉煌的古希腊的工商业文明感到骄傲,没有
人会因为古希腊文明的灭亡,而对自己祖先的辉煌成就采取鄙视的态度,而去赞扬那些
毁灭这些伟大文明的野蛮落后的军队。但是,很多今天的山西人,却不会去为这些真正
值得自豪的东西而自豪,他们不关心也不知道自己民族的历史,而把商鞅和嬴政这样的
法西斯恶魔,作为自己民族伟大人物的代表,把诸如商鞅变法、秦始皇修建长城那样的
举动,作为自己民族的伟大壮举,这是很让人无语的。
这是三晋文明史上最大的悲剧。一个工商业高度繁荣的国家,一个绝不可能把全国人民
都赶去种地和打仗的国家,不可能像秦国那样用充足的粮食和愚昧的国民支撑起一支规
模庞大、嗜血狂乱的军队。当千百辆秦军的战车,载着满脑子都只想着头颅和军功的秦
国士兵,从函谷关里汹涌而来的时候,古代的文明人是不可能抵挡得住这种可怕的进攻
的。于是,商业败给了农业,先进败给了落后,文明败给了野蛮,没有人能够想到,在
边远的西北边陲的庄稼地里,能够崛起这样凶残的战争巨兽。更为悲剧的是,在火器大
规模应用于战争之前,在上古的冷兵器时代,越文明的国家就越孱弱,越凶恶的军队就
越可能取胜,因为野蛮的军队可以无视人间一切人伦礼仪。华夏各民族坚守了千百年的
道德底线,随着秦军战车的长驱直入,被彻底践踏了。
仁义礼智信,是春秋时期人们普遍恪守的道德准则,即便在“兵者,诡道也”的军事行
动中,也是统治者必须加以考虑的重要因素。春秋末期,吴国军队包围了越国首都会稽
,越王勾践乞降求和,伍子胥力主拒降,但吴王夫差认为拒降不是仁义之举,“虽得十
越,吾不为也”,坚持接受越国投降;公元前615年,秦国军队与晋国军队战于河曲,
秦军败退,晋军统帅赵盾的弟弟建议乘秦军渡河之际将其歼灭,以绝后患,但赵盾认为
,乘人之危是人所不齿的事,“不待期而薄人于险,无勇也”,断然加以拒绝,秦军逃
走后果然再来侵犯,赵盾也并不后悔;恪守道德底线最典型的宋襄公,在与楚国作战时
,在宋军的大旗上写上“仁义”二字,在楚军渡河时,部下建议他发动进攻,可是他认
为这不符合道德要求,非要等楚军安顿完毕才进攻,结果反而被楚军打得大败。
夫差、赵盾和宋襄公的行为,在今天的人眼中也许是很可笑的,兵不厌诈,战争难道不
应该是不择手段的行为吗?但是,在春秋时期,他们的行为却是完全可以被社会理解的
,不仅如此,这样的举动被认为是应该坚持的伦理准则和道德底线,是严守周礼的“君
子之风”,不仅不应该被嘲笑,而且还是应该被称赞的,相反,如果不这样做,才会遭
到舆论的谴责和耻笑。这些社会共识,体现了春秋时代东方各国的道德水准,以及对游
戏规则的尊重,决不应该被简单地嘲笑和讥讽。
y***c
发帖数: 676
2
感谢分享!好文
P******o
发帖数: 505
3
秦朝的统一与山西古文明的灭亡
山西文明的反思——秦朝的统一与山西古文明的灭亡
冬川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高平市境内,人们发现了两个巨大的尸骨坑
,并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尸骨、钱币、箭簇等文物,经过仔细的鉴定和考证,考古人员确
定这些尸骨就是距今2200多年前秦赵长平之战中赵军降卒的遗骸。一场曾经被中国史学
界怀疑了长达两千多年,甚至一度被怀疑是子虚乌有的神秘的大屠杀,随着这些遗骸的
重见天日,终于得到了有力的证实。
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战役,双方参战总兵力超过100万人。这场战役
的结局,是每个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耳熟能详的,多少年来,无论是史学家、军事家还
是平民百姓,都对于这场战役的胜利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秦军的统帅白起,更是因为
长平之战的胜利赢得了后世一致的推崇和敬仰,被誉为“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的中华
名将。而那个为后世留下了成语“纸上谈兵”的赵括则成为笑柄。中国的历史是不属于
失败者的,千百年来,这些在古老而悲壮的东方反法西斯战争中长眠的英雄们,始终被
尘封在历史的垃圾堆里,不仅得不到史学家们的同情与关注,反而受尽了后世的嘲讽和
鄙夷,更被大多数中国人彻底的遗忘了。
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长平之战被定义为战国时期的重要转折点,东方六国中最后一
个能够阻挡秦国东进的强国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其他东方国家更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长平之战结束的第二年,秦始皇嬴政出生,三十三年后,赵国灭亡,到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灭掉了战国七雄中最后一个国家齐国,长达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自此宣告结
束。
“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长期以来,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
战国时期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动荡混乱的黑暗时代,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强大的中央
王朝,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却被看成是对乱世的终结,是历史的进步和对华夏各族
人民的伟大贡献,但是,我们今天应该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找回被歪曲的历史真相。
春秋战国时期绝不是什么黑暗而动乱的时代,相反,它是华夏各民族历史上最伟大,最
美好,最辉煌灿烂的时期,更是三晋文明的黄金时代。因为在这一历史时期,一个统一
、强大的中国的概念还没有产生,代表专制和恐怖的中国中央政府还没有出现,在一个
政治分裂和民族分裂的东亚大陆上,出现了一大批以地方分治为基础的独立主权国家。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大环境中,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统治者们纷纷礼贤下士,延
揽人才,锐意改革,积极进取,致力于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富强,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
国历史上人权保障最为充分的时期。东亚大陆出现了政治空前开放、经济空前繁荣、思
想空前活跃、文化空前发展的局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许多思想文化遗
产,如孔孟老庄等学者的重要思想,直到现代还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成为今天中华文明
的象征。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所有国家中,主要领土位于今天山西省境内的晋国,是当时经济
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独立主权国家,也是当时东亚的超级大国。翻开《史记·晋世家
》这部史记三十世家中篇幅最长的诸侯传记,我们看到的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公
元前11世纪姬虞受封于唐开始,到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截止,这个伟大的
国家连续存在了700多年,在时间跨度上超过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有的中央王朝。其
间,从公元前632年晋文公践土之盟开始,到公元前482年黄池之会让盟主于吴王夫差结
束,晋国的霸业跨越了11代国君,持续了整整150年的时间。晋国瓦解后产生的韩、赵
、魏三个子国,竟然全部跻身于当时一等大国的行列,与秦国、齐国、楚国、燕国并称
为“战国七雄”,把辉煌的三晋文明又延续了近三个世纪。
今天,很多山西人仍然留恋着所谓“强汉盛唐”的历史,对“文景之治”“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这些辉煌的岁月充满敬意,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些盛世的真实性,仅就时
间跨度而言,西汉的文帝和景帝执政时期加在一起,时间上也只有短短的三十多年,“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加在一块也最多只有五十年的光阴,如果说,这些只持续了
两百多年,稳定繁荣了三五十年的王朝,也值得山西人民心驰神往的话,那么,一个稳
定存在了七个世纪,繁荣强大了几百年,拥有比中国还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晋国
,是不是更应该值得我们热爱和留恋呢?
从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至今,“中国人”这个耳熟能详的名词成为山西人民的身份
认同,只有刚好100年的时间,如果再去掉阎锡山时代山西独立于中国政府管治的38年
,更是只剩下短短的60年,然而就在这这短短60年的岁月里,从农业集体化运动、反右
运动、大跃进运动、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一直到今天都在持续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建
设,中国给山西人民带来了多少痛苦,多少灾难,多少悲剧,是每个稍有历史常识的山
西人都心知肚明的。今天,在这个奇葩的国家,到处是乌烟瘴气,到处是满目疮痍,贪
官遍地,谎言盛行,共和、民主、宪政这些人类政治文明的结晶,与这个国家统统无缘
,而人世间一切无耻下流,耸人听闻,不可思议的悲剧和喜剧,却每天都在这个国家上
演,以至于连这个国家的统治者都对国家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今天,他们纷纷把自己的
妻子儿女送往美国,欧洲或加拿大,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在华夏各民族可考证的35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以统一的面貌稳定出现在世界舞台上的
时间,还不足1000年。根据梁启超、余天休两人在1920年代的统计,自汉高祖刘邦即位
到清光绪帝驾崩为止,中国两千多年里共有皇帝208人,其中因自杀或他杀而死的有63
人,三分之一的皇帝死于非命。而从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到公元1920年的2141年间,
中国大规模(国家规模)的战乱总计达896年,平均每三年,中国人就有一年要生活在
战乱中。血的事实和数据告诉我们,中国,绝不是什么可爱可敬的概念。
中国是什么?中国就意味着暴政与动乱。
暴政与动乱,是中国走向统一之后国家社会的常态。在大一统的幽灵降临之后,中国再
也没有一个王朝的寿命能够超过300年,像春秋时期晋国那样高度稳定运转长达7个多世
纪,兴盛期长达150年的国家政治结构,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是因为,中国的国家构建
,无法代表华夏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它既不像十八世纪的美国那样通过谈判和契约的
方式构建联邦,也不像日本那样基于单一民族与文化认同,而只有通过血腥的暴政,通
过屠杀与征服,才可能把一个地理形态、语言文化、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千差万别的东
亚大陆统一在一个国家的旗帜下,当暴政的力度不足以维持国家的运转时,分裂和动乱
也就在所难免了。
我们不妨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朝为例,来看看一个统一的中国最初
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秦朝的前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传说,西周王室因为秦人的祖先秦非子善于养马,
因此将其封于秦地,在西周后期,秦国的国家元首还仅仅是个“西垂大夫”,平王东迁
时,秦襄公因为护送有功,才在西周封建数百年后被正式列为诸侯。秦国地处偏僻苦寒
的大西北,从不参加各诸侯国的盟会,因而被诸侯们疏远,被看作是一个野蛮落后的“
戎狄之国”,在这个落后的国家里,人们的很多生活习俗还停留在原始社会,就连男女
老少挤在一个床上睡觉也不觉得不好意思。直至战国初年,没有哪个诸侯国看得起它。
在商鞅变法前夕,秦孝公在发布的求贤令中沉痛地写道“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就是
秦国在这个历史时期国际地位的真实写照。
秦国的崛起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
商鞅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但是他的政治主张在自己的祖国没有市场,也得不到赏识,公
元前356年,他来到当时正面临严重政治经济困难的秦国,向求贤若渴、渴望秦国富强
的秦孝公献上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的变法建议,
受到了秦孝公的高度重视。很快,他便在秦孝公的坚定支持下,开始在秦国实施一系列
疾风骤雨般的变法措施。
商鞅变法只用了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把一个落后、弱小的秦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
虎狼之国”,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非常惊人的,也是非常了
不起的。商鞅变法因此被看做是一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大大推动社会进步
和历史发展的伟大的改革运动,这场改革的总设计师商鞅,也长期被中国人看成是一位
伟大的改革家和杰出的政治家,他为秦国变法事业献出生命的事实,也使他成为许多人
敬仰的楷模,更激励着无数的后来人。在中国出版的许多历史读物里,充斥着对商鞅和
商鞅变法的赞美,如“商鞅为改革事业献身的精神,永远闪耀着光辉”云云。
事实是不是这样呢?不是的,我们必须明白,商鞅变法绝不是什么伟大的改革,而是历
史和文明的大倒退,它给后世带来的危害和恶劣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商鞅变法的内容很多,但所有的内容,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富国强兵”,使
秦国迅速成为军事强国。商鞅之所以要强制秦人分居,鼓励生育,目的是要要迅速增加
人口数量,为他心爱的秦军提供更多的战士;他之所以要奖励农桑,鼓励耕织,发展农
田水利建设,目的是希望给秦国的大军提供更多的军粮;在商鞅眼中,秦国人最理想的
职业分布,除了官员,就是农民和士兵,商鞅的政策就是要把老百姓都变成这两种人,
除了种地的,就是打仗的,其他各种职业尽量少点,思想更要单纯点,除了商君颁布的
法令,其他最好啥也不知道。商鞅对一切与耕战无关的行为都嗤之以鼻,对分流了大量
劳动力,使人民不能专心务农的工商业活动更是深恶痛绝。因此,他对商人进行了残酷
斗争和无情打击,凡是擅自从事商业活动的,全家一并逮捕,送官府为奴。在《商君书
》这部集中体现商鞅思想的恐怖言论合集里,商鞅语重心长地告诫秦国各级领导人,国
家要富强,就必须严厉打击商人,最好由政府出面,全面取缔商业。在商鞅的领导下,
秦国全面禁止了粮食交易,取缔了民间旅馆,大幅提高酒肉价格,以便让老百姓消费不
起,经营者只好关门拉倒。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干脆取消了货币,倒退到以物易物的
时代。总之,商鞅的经济政策,就是要让老百姓不可能通过贸易发家致富,而只能一辈
子老老实实地缴纳军粮,做个没有非分之想的农民。
商鞅是一只政治嗅觉高度灵敏的动物,他敏锐地指出,老百姓衰弱了,国家才会强大,
老百姓强大了,国家就会衰弱,所以高明的统治者一定不能让老百姓强大。(民弱国强
,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而要保证老百姓衰弱,就一定要制定他们不喜欢
的法律和政策(政作民之所恶,民弱)。在这样的政治理念下,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手
段,就是要“弱民”,把老百姓全部变成傻逼和穷光蛋。在商鞅的眼里,如果秦国的老
百姓都是些蠢人和穷人,国家就好管理多了。因为蠢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欺骗
,就连感知痛苦的能力也是很弱的,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国家法令的施行。
为了把秦国老百姓都变成穷人和蠢人,商鞅制定了几项重要的基本国策。
第一,非耕地资源的国有化。商鞅认为,秦国的矿山、河流、湖泊、沼泽,都必须国有
化,禁止农民进入谋生。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扩大国家的财源,也有利于管理民众,依靠
山林和湖泊沼泽生存的猎人、渔民和药人,都是应该被严厉打击的对象,应该把他们都
变成农民,为秦军生产更多的粮食。
第二,高税收。商鞅认为,征收重税是必须采用的政策,一方面可以使国家收入增加,
从而组建更多的兵团,一方面可以使民众收入减少,使人民便于管理。商鞅变法后,秦
国政府向老百姓征收的各种赋税,加上徭役,大约相当于民众年收入的80%。
第三,禁止秦国人自由迁徙。商鞅认为,民众自由迁徙会干扰法令的实施,使变法失败
,如果迁到外国,更会增加敌国的人口,而使秦国损失潜在的兵源。即便只是在国内迁
徙,也有碍于政府的管理,还可能因为增加见识不好控制,因此,在商鞅领导下,秦国
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人口普查和身份登记,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户籍制度。得益于人
才的自由流动才来到秦国的商鞅,就这样结束了秦国人用脚投票的权利。
第四,禁止秦国人与外国人交往。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人无论出国,还是招待外国人
,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商鞅变法之后,这种自由化为乌有。商鞅认为,国民没有机会
和外国人交往,那么国家就会非常安全(无外交,则国安而不殆),再愚蠢的人,一旦
和外国人打过交道,开了眼界,也会产生对比,就有可能散布反动信息,胡说八道,会
严重影响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第五,禁止秦国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商鞅认为,人民没有知识,对学习没什么兴趣,
就会一心一意地种地(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务疾农)。秦国本来就是一个文化艺术都
十分落后的国家,商鞅变法后,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老百姓不能读书,也不
能听音乐,私藏《诗》《书》这样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严重的犯罪。不仅老百姓不能读
书,就连国家官吏和贵族也不容许读法家学说以外的书,不容许了解除了吃喝玩乐以外
的知识,违反者都是大大的奸臣。对于已经存在的其他学说,要逐渐杜绝流传于世,不
容许其他各家学派的学者们再出来讲学,传道,不能让孔子孟子这样的反动文人蛊惑人
心,胡说八道。对国家有意见者,杀无赦。至于后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过是商鞅思
想在其他国家推行的扩大版。
在老百姓都变得又穷又蠢以后,还应该做些什么呢?商鞅认为,仅仅让人民变穷变蠢还
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让人民处于卑贱的地位,只有把秦国人都变成贱人,政府施舍
的小恩小惠才会显得更有诱惑力,将士们才会为了立下军功获得奖赏而奋不顾身地杀敌
,而如果老百姓一旦有了内心的尊严和荣誉,就会看不起国家公务员,一旦有钱了,就
会不把国家的赏赐当回事。(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为此,商鞅恢复了商
朝实行的,从西周时期就被废止的连坐制度,大开历史倒车,这种野蛮残酷的法律,西
周的司法体系本来已经废止,明确提出,“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尚書·康誥》)
,而商鞅则把它从坟墓里刨了出来,重新规定:一人有罪,全家连坐。老百姓每五家互
保,称为伍,每十家相连,称为什,伍与什都要实行连坐,只要这五家与这十家有一个
人犯了罪,其他家庭都得连带接受处罚。在伍什之内,人们必须互相监督,互相检举揭
发,如果有包庇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处死;而举报有功的,则予以重奖。商鞅变法后
,秦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化为乌有,而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世间美好的东西也都
在连坐制度和严刑峻法面前黯然失色了,各种卑鄙无耻、卖友求荣之徒则大行其道,社
会风气江河日下,秦国在短短的数年之间就变成了没有人性的禽兽之国。
商鞅认为,这些都是秦国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作为君王一旦掌握的这样的原则
,那么老百姓就会不等君王赏赐就觉得他可亲可敬;不等君王封官拜爵就听从命令;不
等君王使用严刑峻法就会争先恐后地为君主去送死。(王者得治民之至要,故不待赏赐
而民亲上,不待爵禄而民从事,不待刑罚而民致死。)
总而言之,商鞅变法的目的,就是要把秦国人统统变成贫穷、卑贱、愚蠢、冷漠、残忍
、无视一切感情,只知道服从国家法令的农民或军人。商鞅最希望看到的场景是,秦国
老百姓一听说要打仗,就都高兴得像饿狼看到了肉,父亲送儿子上战场,哥哥送弟弟上
战场,妻子送丈夫上战场,在送别的时候还要叮嘱说:要是不砍下敌人的脑袋,就不要
回来了。(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日:不得
,无反。)
在这个如同地狱般的国家,秦国人想摆脱猥琐和卑贱的命运,除了充当告密的特务,就
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建立军功。商鞅不失时机地规定,秦国军队按
五人为单位进行编制,如有一人临阵脱逃,加刑于其余四人;四人中如果有斩敌首级者
,则免罪。每五名士兵中设有屯长,每百人中设有百将,作战中没有斩获敌人首级的,
该部队的屯长和百将都要被处死。而一个士兵斩首满三十三颗,屯长和百将赏赐爵位一
级;攻打敌国城池,斩首满八千颗,野战斩首满两千颗,指挥员都可以获得赏赐。战后
士兵将斩获的敌兵首级示众三天后交由将军核实,核实无误三天后可按军功获得相应的
爵位。在这种恐怖制度的刺激下,秦国军队从将军到士兵,全都变成了嗜血的恶狼,唯
一的目标就是砍下敌人的脑袋,秦军每攻破一座城池,连老人和女人都一并杀死,为了
得到更多的头颅,秦军士兵不介意割下自己牺牲战友的头颅充做军功,甚至于为了争夺
死人头而自相残杀。
商鞅变法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与我们今天熟悉的野蛮恐怖的法西斯军国主义政策如出
一辙,甚至更加血腥残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恐怖专制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国家不是苏联
,而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只有这样野蛮而恐怖的法西斯政策,才能把一个地理形
态、语言文化、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千差万别的东亚大陆统一在一个中国的旗帜下。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空前强大,但是,秦孝公和商鞅们梦寐以求的“大国崛起”非但
没有使秦国的国际形象得到丝毫改善,反而使秦国人的形象变得更加不堪。如果说,在
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人只是因为地处偏僻落后的雍凉而被世界各国看成未开化的野蛮人
,东方各国对他只是鄙夷,并没有其他更多的想法的话;那么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社
会的道德堕落、人心大坏,秦国政府与军队的嗜血残暴,使得秦国人除了被国际社会看
不起之外,更背上了道德败坏、诚信缺失、暴戾凶残的骂名。司马迁在《史记·魏世家
》中记载的,信陵君对魏王所说的“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
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把秦国和秦国人
的国际形象刻化得无以复加。秦国成为了国际社会最被反感和厌恶的国家,秦国人不仅
在自己的祖国没有人权和地位,在国际社会上也成了最被厌恶的人,完全得不到外国国
民的尊重。
这就是至今还在历史课本里被一遍遍颂扬的政治家和改革者,这就是无数中国人至今还
崇敬不已的大英雄。
在秦国沿着商鞅的法西斯军国主义道路阔步迈进,积极扩军备战的时候,东方的三晋文
明也在沿着不同的道路独立发展着,并且相当繁荣兴盛。春秋战国时期的三晋文明,不
仅是一个发达的农业文明,也是一个工商业高度繁荣的文明,早在三家分晋之前,晋国
的工商业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通过《史记》《国语·晋语》等史料的记载,我们看到
的是“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财“的繁荣景象。在三家分晋之后,这
种繁荣的商业景象依然延续着,当时的魏国首都大梁,赵国首都邯郸,都是重要的国际
商业贸易中心。出现了一大批诸如猗顿和吕不韦这样资本雄厚,富甲天下的大商人。对
工商业的态度,对商人的态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文明野蛮还是开化,
先进还是落后的重要指标,我们可以看到,在三晋的历史上,统治者们可以为了变革而
毅然抛弃祖宗留下的笨重不便的兵车和臃肿肥大的汉服,但无论他们怎么变,都绝不会
想到去打压工商业,更不会想到去取缔商业和流放杀害商人。商品经济的发达与繁荣,
使得当时的三晋人民呈现出与其他国家民众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司马迁在《史记·货
殖列传》中所描写的 “赵女郑姬,设形容,攫名琴,揄长袂,蹑利履,目挑心招,出
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贵也”,勾勒的就是典型的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拜
金主义行为,对民众风俗和思维方式形成的真实写照。香艳满列国的色情产业“邯郸倡
”,出现在三晋地区,绝不是偶然的。今天,山西各地屡屡出土的巨量春秋战国时代货
币,种类数十种,数量上万枚,都是三晋地区商品经济兴旺发达的标志。
在两千多年前的上古时期,在东亚大陆的腹地,在一个与海洋隔绝的文明环境下,山西
人民的祖先能够创造出这样辉煌灿烂的工商业文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在今天
的欧美国家,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祖先创造的辉煌的古希腊的工商业文明感到骄傲,没有
人会因为古希腊文明的灭亡,而对自己祖先的辉煌成就采取鄙视的态度,而去赞扬那些
毁灭这些伟大文明的野蛮落后的军队。但是,很多今天的山西人,却不会去为这些真正
值得自豪的东西而自豪,他们不关心也不知道自己民族的历史,而把商鞅和嬴政这样的
法西斯恶魔,作为自己民族伟大人物的代表,把诸如商鞅变法、秦始皇修建长城那样的
举动,作为自己民族的伟大壮举,这是很让人无语的。
这是三晋文明史上最大的悲剧。一个工商业高度繁荣的国家,一个绝不可能把全国人民
都赶去种地和打仗的国家,不可能像秦国那样用充足的粮食和愚昧的国民支撑起一支规
模庞大、嗜血狂乱的军队。当千百辆秦军的战车,载着满脑子都只想着头颅和军功的秦
国士兵,从函谷关里汹涌而来的时候,古代的文明人是不可能抵挡得住这种可怕的进攻
的。于是,商业败给了农业,先进败给了落后,文明败给了野蛮,没有人能够想到,在
边远的西北边陲的庄稼地里,能够崛起这样凶残的战争巨兽。更为悲剧的是,在火器大
规模应用于战争之前,在上古的冷兵器时代,越文明的国家就越孱弱,越凶恶的军队就
越可能取胜,因为野蛮的军队可以无视人间一切人伦礼仪。华夏各民族坚守了千百年的
道德底线,随着秦军战车的长驱直入,被彻底践踏了。
仁义礼智信,是春秋时期人们普遍恪守的道德准则,即便在“兵者,诡道也”的军事行
动中,也是统治者必须加以考虑的重要因素。春秋末期,吴国军队包围了越国首都会稽
,越王勾践乞降求和,伍子胥力主拒降,但吴王夫差认为拒降不是仁义之举,“虽得十
越,吾不为也”,坚持接受越国投降;公元前615年,秦国军队与晋国军队战于河曲,
秦军败退,晋军统帅赵盾的弟弟建议乘秦军渡河之际将其歼灭,以绝后患,但赵盾认为
,乘人之危是人所不齿的事,“不待期而薄人于险,无勇也”,断然加以拒绝,秦军逃
走后果然再来侵犯,赵盾也并不后悔;恪守道德底线最典型的宋襄公,在与楚国作战时
,在宋军的大旗上写上“仁义”二字,在楚军渡河时,部下建议他发动进攻,可是他认
为这不符合道德要求,非要等楚军安顿完毕才进攻,结果反而被楚军打得大败。
夫差、赵盾和宋襄公的行为,在今天的人眼中也许是很可笑的,兵不厌诈,战争难道不
应该是不择手段的行为吗?但是,在春秋时期,他们的行为却是完全可以被社会理解的
,不仅如此,这样的举动被认为是应该坚持的伦理准则和道德底线,是严守周礼的“君
子之风”,不仅不应该被嘲笑,而且还是应该被称赞的,相反,如果不这样做,才会遭
到舆论的谴责和耻笑。这些社会共识,体现了春秋时代东方各国的道德水准,以及对游
戏规则的尊重,决不应该被简单地嘲笑和讥讽。
y***c
发帖数: 676
4
感谢分享!好文
z*******g
发帖数: 848
5
[在 PoloAlto (高宝宝) 的大作中提到:]
:秦朝的统一与山西古文明的灭亡

:...........
鼓吹国家分裂算什么玩意
z*******g
发帖数: 848
6
[在 PoloAlto (高宝宝) 的大作中提到:]
:秦朝的统一与山西古文明的灭亡

:...........
鼓吹国家分裂算什么玩意
s********r
发帖数: 729
7

这不是鼓吹分裂,这是以古讽今。TC也是愚民弱民,信奉“民强国弱,民弱国强”的,
此文已经把“法西斯”的帽子戴在了TC头上。
我自猜想,这和《三体》问了同一个问题:要道德还是要生存?
华夏历史上,无数次发生过文明有德败于野蛮无耻:秦灭六国;靖康之耻;崖山之恨;
建虏入侵……
说起来,本朝太祖都承认,本朝定鼎也颇有耐人寻味之处。楼主言之有物,发人深思。
怜我华夏,忧患实多!

【在 z*******g 的大作中提到】
: [在 PoloAlto (高宝宝) 的大作中提到:]
: :秦朝的统一与山西古文明的灭亡
: :
: :...........
: 鼓吹国家分裂算什么玩意

S*******s
发帖数: 13043
8
道德,之所以能占据意识形态的主流,根本原因就是能在更广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有利
于这个种群的生存。
那些违背道德的做法,可能会收到一时之利,但往往会被证明是目光短浅弊大于利的昏
招。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是鼓吹分裂,这是以古讽今。TC也是愚民弱民,信奉“民强国弱,民弱国强”的,
: 此文已经把“法西斯”的帽子戴在了TC头上。
: 我自猜想,这和《三体》问了同一个问题:要道德还是要生存?
: 华夏历史上,无数次发生过文明有德败于野蛮无耻:秦灭六国;靖康之耻;崖山之恨;
: 建虏入侵……
: 说起来,本朝太祖都承认,本朝定鼎也颇有耐人寻味之处。楼主言之有物,发人深思。
: 怜我华夏,忧患实多!

r*****1
发帖数: 54
9
great, thx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道德,之所以能占据意识形态的主流,根本原因就是能在更广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有利
: 于这个种群的生存。
: 那些违背道德的做法,可能会收到一时之利,但往往会被证明是目光短浅弊大于利的昏
: 招。

s********r
发帖数: 729
10
hand. 自古争天下都是比谁底线更低更无耻,治天下反而是提倡忠义礼信。治乱的轮回
不断重演。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道德,之所以能占据意识形态的主流,根本原因就是能在更广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有利
: 于这个种群的生存。
: 那些违背道德的做法,可能会收到一时之利,但往往会被证明是目光短浅弊大于利的昏
: 招。

1 (共1页)
进入Shanxi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也说版名--情系三晋(1)7/10问题
也说版名--情系三晋(2)祝AdvancedEdu生日快乐part2:说说高教!
恒山 2011.7.1[合集] 祝AdvancedEdu生日快乐part2:说说高教!
俺们是这样进大学的 (图)上午好, 山西!
水少得可怜……难的三晋版上有点人气,居然是这种烂文章
A good article 伤心山西关于山西的阎锡山 (转载)
西江月 * 情系三晋出两个常识题
山西:307国道中阳段堵车6天6夜 zt刚从太原回来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商鞅话题: 秦国话题: 国家话题: 变法话题: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