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 发帖数: 1198 | 1 逐渐丧失哪些竞争力?
傅来兴
2014年01月30日
傅来兴专栏
根据全国职工总会最近公布的数据,本地去年有2898名有工会代表的员工遭裁退,比
2012年的1647人高出76%,其中新加坡人占了65%;九成被裁者来自包括电子、化工和精
密工程的制造行业,其中四成是在公司将生产线迁至生产成本较低的地点如马来西亚、
中国、越南后失去工作。
去年全年共有1万1400个员工被裁,比2012年的1万1010个稍微高,而今年第一季电子业
料将有200人会失去工作。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数据,例如有多少专业人员、经理、执
行人员及技师(PMET)受到影响,还有哪些行业会因成本过高等因素,必须将工厂外移
而裁员。本地化学工业已被列为因成本剧增而今年会裁员的行业,被裁者会是高端职位
的人员。
职总助理秘书长詹惠凤说,化学工业公司裁员原因不是工资成本压力,而是货币兑换率
以及水电费过高等,不得不撤出新加坡。化学工业被视为我国经济活动中高增值的领域
,也是政府一直在推动的明星产业,一向来,裁员多数发生在较低增值工业如低成本制
造业,如果高增值领域也出现裁员现象,这是值得担忧的现象。
去年石原产业(ISK)裁员300人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这家公司并不是低端的制造公司,
也不是因为所聘请的工人没有技术,而是在新加坡的经营成本太高了,电费太高是其中
因素,使得这家化工厂迁回成本向来比新加坡高的日本,不得不让人担心新加坡正逐渐
丧失竞争力。
这些失去的工作是我国经济重组的一个结果,多家企业将业务迁移到新加坡以外的地点
,或结束在本地的生产线,也有公司因为订单和生意量减少,选择减少工作日,去年共
有10家公司这么做,受影响的员工人数达到5700多人。我们不晓得还有哪些领域在重组
过程中会裁员。
在更多工友被裁退时,我国的整体劳动市场依然紧缩,尤其是服务、教育、保安、保健
等领域。2013年新增就业人口预计达13万4900人,比2012年的12万9100人多,整体失业
率持续保持在低水平,直接造成连续增加的职位空缺,须等待更长时间聘请到员工。这
正是经济重组过程中一个矛盾的现象,就如难以解释我国为何有100多万名外劳一样。
重组有时会造成工作的失去,政府收紧外劳政策不只造成劳工成本上涨,还造成劳工短
缺。但职总也相当关注一个现象,本地企业的一些成本提高相当多,不是人力成本,而
是在租金、水电费这方面。
这些趋势让人担心,新加坡是否正逐渐丧失竞争力;然而,副总理尚达曼最近在达曼裕
廊举行的新春庆祝活动后说,我们正在努力提高生产力,也看到一些进展,但经济重组
还只是在初步阶段或半路上。经济重组不可能在未两三年内达成。要通过经济重组来创
造更好的工作和薪金,以及建立公正公平的社会,需要多年的努力。
今年企业面对劳工短缺的形势可能更加显著,因为人手不足,一些企业不敢接更多订单
,甚至考虑将厂房迁移至其他东南亚国家,制造商的竞争力已受到政府减少依赖廉价外
劳政策的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表示,它将调高其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但新加坡的劳工短缺问题,可能令它无法从海外需求增加的趋势中受惠。
由会计事务所KPMG新加坡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65.8%的公司说过去三年的经济重组步
伐太快,其中63%受调查公司在成本、人力短缺方面苦苦挣扎,而44.5%的公司说劳动力
市场紧缩,使它们的人力成本上涨快过生产力的增长。
我国过去几次的经济复苏期,都是靠制造业刺激出口来取得增长,制造业产能有所减少
,导致去年的11个月中,我国出口有九个月滑落,表现不及周边国家如韩国和马来西亚
。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第四季制造业产值与第三季相比萎缩,而且过去两年的增长
幅度仅约为服务业的60%,原因是这些企业难以扩充业务。虽然经济发展局公布的数据
显示,整体制造业去年增长1.7%,比较早前预估的0.8%好,但在出口持续疲弱的情况下
,制造业产值能否继续保持强劲是个问号。
制造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所占比重已逐年减少,在2005年占GDP的27.3%,在
2013年第三季降至19.9%,低于之前两年同期的将近21%。虽然政府希望制造业在GDP中
所占比重,应仍保持在20%至25%,但我国制造业的实际变化情况,已让这样的预期无法
实现,因为需要大量人力的业者已转移阵地,而其他政府积极推动的新领域,需要一段
时间才能取代传统制造业者的地位。
制造业已在重组过程中感受到阵痛,无法针对劳工短缺问题改变策略,无法在短时间内
提高生产力,失去了不少订单,陷入困境。一些企业必须结束在本地的生产活动,一些
企业不得不缩小规模、转行,甚至迁移到海外。虽然这将使部分人力回流到劳动市场中
,但这些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可能无法顺利找到适合的工作。企业必须通过各种
方式留住员工,因此职总认为,员工可以预期今年的加薪幅度介于4%至5%。
过去三年来,政府积极推动经济重组的工作,整个大方向是接下来必须减少对外劳的依
赖,必须提高生产力。过去当出现大的经济危机时,政府都借重组经济来加强竞争力,
不过,这回我们要彻底改变通过扩大人力来推动经济增长,但可能难于跨过通过产量的
强劲增长超越人力的增加,带动生产力提升这道坎。要在每年取得2%至3%的生产力增长
的目标,争取在10年里生产力提高30%,并是不件容易的事。
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快速引进更多外劳,导致本地公司企业失去提升工作和提高生产
力的动力,过多外劳也对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国人的生活空间造成压力,同时改变了我国
的社会特性。过多外劳涌入令国人感到不满,外劳问题后来转变为政治课题,随后政府
为了减少依赖廉价外劳和提高生产力所采取的措施,却让企业不容易适应紧缩的劳动市
场,许多高增长行业都申诉很难聘请到本地员工。
尽管政府尽可能为更多企业提供广泛援助,也有更多企业在经济转型压力下,申请政府
津贴的生产力及创新优惠计划,但通过劳动力政策的改变,而不是让市场力量来主导经
济重组,将导致一些领域失去了竞争力,政策也可能导致一些企业被淘汰,特别是中小
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就应付人手短缺挑战和提高生产力方面,财长下个月21日公布财政预算案时,是否会为
企业带来好消息或妙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是本报高级评论员
www.zaobao.com.sg/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40130-305320 |
e***y 发帖数: 1198 | 2 童伟强
就工资这方面,许多人认为高工资会让物价暴涨,而且会使新加坡失去竞争力。
在下对这两个说法基本不敢苟同。
先论竞争力,企业除了劳力成本外,也有许多其它成本。基本劳力以外的四大成本
就是租金、运输、电力及原料。
原料和电力(我们这边主要靠天然气燃烧)由于新加坡本身没资源,靠进口故比较
贵,这点是没办法的。但这占成本不怎大,而且我们也其实没贵多少。
而运输和租金,这其实是企业运行占成本比较大比例的开支,在我们新加坡,可算
是离奇离谱的贵。而且这两个完全是政府控制的,租金是政府能很大程度控制而运输基
本上完全是由政策控制。若政府只对私家车和3级货车抽COE而豁免(用豁免其实不
对,因为一开始就根本不该有但为交通顺畅,控制私家车数量就忍下来吧)4级以上货
车和客车不必COE而所有商用车免去ARF及ERP。私家车年度容许增长可维持在0.5%以
下但3级货车至少在1.5%以上,以降低运输成本,这不是好吗?现在有很多物流公司把
业务搬到JB,然后在JB买货车请司机然后让他们开进来新加坡运货。这除了劳力成
本问题外,最重要的还是车和柴油的价格,即使马来西亚的车进来需要缴一笔费用,但
比ARF和COE等东西加在一起便宜太多。
物流是经济的重要命脉之一,对运输抽税基本就是对经济发展抽税,降低自己的竞
争力。
请问,为何新加坡就一定要在劳力成本有竞争力呢?为何就不能在租金及运输上有
竞争力呢?这不合理嘛。
而论物价。基本上除非劳力成本是企业营运成本的三成以上否则工资上涨不会造成
物价上涨多少而只有工资占成本一半以上加工资会对物价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事实上,
我们新加坡,应该只有中小企业的劳力成本会占超过三成甚至接近一半,大企业工资应
该是比重最低的成本之一。故此,若新加坡的工资涨的话,物价应该也会涨,但涨的程
度应该不超过工资涨的程度。
我们来做个对比,和发展中国家比,我们工资的确比他们高,但我们就和发达社会
比一下吧?
我们的工资,基本上比台湾高、和香港差不多但比欧美澳低得多,我们来看看我们
和他们的物价对比吧?
在下用这网站做了些调查:http://www.numbeo.com/cost-of-living/comparison.jsp,看一下物价对比。
和台北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63.81%,房价贵80.83%,购买力低25.53%。而且
,别忘记我们人均工资虽比台湾高,但台湾的贫富差距低我们很多,也就是说,他们的
中产阶级其实会比我们更好;这点从购买力可看出来。
和香港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41.85%,房价还好,便宜21.26%(但我们只比全球
房价最离谱的香港便宜21%?还真恐怖),购买力低15.53%。好吧,相差不大,而
且他们的贫富差距比我们严重,但他们不必服兵役。
和日本东京比,我们的平均物价便宜2%(是比较便宜,但只便宜2%),房价贵
109.24%(新加坡的房价比东京还贵,哈哈哈…什么天大笑话),购买力低31.59%。
我们的购买力比全球有名生活费贵得离谱的日本还低,这可笑吧?
和韩国汉城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8.40%,房价贵141.25%,购买力低18.99%。
可怜的新加坡人啊~
和瑞士比,我们的平均物价低35.47%(但工资低55.57%),房价便宜-0.49 %(
但这是市外,市区我们比他贵27.50),购买力低48.56%。政府不是说要让我们有瑞士
的生活水平吗?而且在下是用瑞士相对生活费比较贵的Zurich来对比。
和澳洲悉尼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9.73%,房价贵58.57%,购买力36.27低%。这
是和澳洲生活费最高的地方之一比,现在知道为何国人这么喜欢去澳洲了吧?
和德国柏林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20.30%,房价贵286.21%,购买力低35.53%。
和美国洛杉矶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42.24%,房价贵243%,购买力低49.09%。
和美国纽约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房价贵101.59%,购买力低36.08%。
和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0.74%,房价贵97.50%(市区是贵
他们245.22%)。
最后,和英国伦敦比,我们的平均物价低11.31%(工资是低30.04%),房价贵14
.68%(市区也只贵他们23.45%;TMD,看了香港和我们这边的房价再看看伦敦就明
白了,我们房价这么贵就是和这个前殖民主学到,只是更严重悲催罢了),购买力低20
.85%。
我们新加坡的竞争力目前的问题就在于土地太贵,离谱的贵。高房价造成高生活成
本让人民不得不要求高工资,但其实对比生活成本其实还远远不够高。同时,高租金和
高运输成本也在削弱新加坡的竞争力。基本上,目前让新加坡逐渐失去竞争力的,正是
政府本身。
短期上,高租金、运输和房价在削弱我们的价格竞争力。
长期上,我们的教育系统过度现实,导致新加坡的大学生在专业能力上一流,但缺
乏创意和独立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强但概念理解力差,这在长期上回让我们失去技术竞
争力。
故此,我们新加坡该当如何?
1:新币必需适度贬值。
2:租金、房价、交通成本必需大幅度下降。
3:所有水电相关税务必需废除。
4:大学教育应该进一步参考英美德,高中与中小学教育应该参考台日德。
5:继续缩紧引进廉价客工但更开放对技术人才的引进。
6:增加企业税率,但同时对蓝领公民工人工资200%直接扣税、而非管理阶层
公民白领工人工资100%直接扣税、本地中层管理人员工资50%直接扣税。禁止外
国人担任HR部门。
7:所有从事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的公司免企业税。所有科学与科技研究工作
者、文化艺术工作者、国立学校教师、医生与护士免所得税。
8:只要在政府医院生产,PR生育支付津贴50%住院费,公民生育免费由国家
报销。 |
m****s 发帖数: 1481 | 3 我个人感觉新加坡政府和public sector正在降低工作效率,比如最近因为民生的一些
问题而推出的一些政策,住房,拥车证,医疗等,都是很肤浅不解决根本问题,或者有
往错误的方向引导舆论的企图 |
e***y 发帖数: 1198 | 4 逐渐丧失哪些竞争力?
傅来兴
2014年01月30日
傅来兴专栏
根据全国职工总会最近公布的数据,本地去年有2898名有工会代表的员工遭裁退,比
2012年的1647人高出76%,其中新加坡人占了65%;九成被裁者来自包括电子、化工和精
密工程的制造行业,其中四成是在公司将生产线迁至生产成本较低的地点如马来西亚、
中国、越南后失去工作。
去年全年共有1万1400个员工被裁,比2012年的1万1010个稍微高,而今年第一季电子业
料将有200人会失去工作。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数据,例如有多少专业人员、经理、执
行人员及技师(PMET)受到影响,还有哪些行业会因成本过高等因素,必须将工厂外移
而裁员。本地化学工业已被列为因成本剧增而今年会裁员的行业,被裁者会是高端职位
的人员。
职总助理秘书长詹惠凤说,化学工业公司裁员原因不是工资成本压力,而是货币兑换率
以及水电费过高等,不得不撤出新加坡。化学工业被视为我国经济活动中高增值的领域
,也是政府一直在推动的明星产业,一向来,裁员多数发生在较低增值工业如低成本制
造业,如果高增值领域也出现裁员现象,这是值得担忧的现象。
去年石原产业(ISK)裁员300人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这家公司并不是低端的制造公司,
也不是因为所聘请的工人没有技术,而是在新加坡的经营成本太高了,电费太高是其中
因素,使得这家化工厂迁回成本向来比新加坡高的日本,不得不让人担心新加坡正逐渐
丧失竞争力。
这些失去的工作是我国经济重组的一个结果,多家企业将业务迁移到新加坡以外的地点
,或结束在本地的生产线,也有公司因为订单和生意量减少,选择减少工作日,去年共
有10家公司这么做,受影响的员工人数达到5700多人。我们不晓得还有哪些领域在重组
过程中会裁员。
在更多工友被裁退时,我国的整体劳动市场依然紧缩,尤其是服务、教育、保安、保健
等领域。2013年新增就业人口预计达13万4900人,比2012年的12万9100人多,整体失业
率持续保持在低水平,直接造成连续增加的职位空缺,须等待更长时间聘请到员工。这
正是经济重组过程中一个矛盾的现象,就如难以解释我国为何有100多万名外劳一样。
重组有时会造成工作的失去,政府收紧外劳政策不只造成劳工成本上涨,还造成劳工短
缺。但职总也相当关注一个现象,本地企业的一些成本提高相当多,不是人力成本,而
是在租金、水电费这方面。
这些趋势让人担心,新加坡是否正逐渐丧失竞争力;然而,副总理尚达曼最近在达曼裕
廊举行的新春庆祝活动后说,我们正在努力提高生产力,也看到一些进展,但经济重组
还只是在初步阶段或半路上。经济重组不可能在未两三年内达成。要通过经济重组来创
造更好的工作和薪金,以及建立公正公平的社会,需要多年的努力。
今年企业面对劳工短缺的形势可能更加显著,因为人手不足,一些企业不敢接更多订单
,甚至考虑将厂房迁移至其他东南亚国家,制造商的竞争力已受到政府减少依赖廉价外
劳政策的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表示,它将调高其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但新加坡的劳工短缺问题,可能令它无法从海外需求增加的趋势中受惠。
由会计事务所KPMG新加坡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65.8%的公司说过去三年的经济重组步
伐太快,其中63%受调查公司在成本、人力短缺方面苦苦挣扎,而44.5%的公司说劳动力
市场紧缩,使它们的人力成本上涨快过生产力的增长。
我国过去几次的经济复苏期,都是靠制造业刺激出口来取得增长,制造业产能有所减少
,导致去年的11个月中,我国出口有九个月滑落,表现不及周边国家如韩国和马来西亚
。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第四季制造业产值与第三季相比萎缩,而且过去两年的增长
幅度仅约为服务业的60%,原因是这些企业难以扩充业务。虽然经济发展局公布的数据
显示,整体制造业去年增长1.7%,比较早前预估的0.8%好,但在出口持续疲弱的情况下
,制造业产值能否继续保持强劲是个问号。
制造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所占比重已逐年减少,在2005年占GDP的27.3%,在
2013年第三季降至19.9%,低于之前两年同期的将近21%。虽然政府希望制造业在GDP中
所占比重,应仍保持在20%至25%,但我国制造业的实际变化情况,已让这样的预期无法
实现,因为需要大量人力的业者已转移阵地,而其他政府积极推动的新领域,需要一段
时间才能取代传统制造业者的地位。
制造业已在重组过程中感受到阵痛,无法针对劳工短缺问题改变策略,无法在短时间内
提高生产力,失去了不少订单,陷入困境。一些企业必须结束在本地的生产活动,一些
企业不得不缩小规模、转行,甚至迁移到海外。虽然这将使部分人力回流到劳动市场中
,但这些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可能无法顺利找到适合的工作。企业必须通过各种
方式留住员工,因此职总认为,员工可以预期今年的加薪幅度介于4%至5%。
过去三年来,政府积极推动经济重组的工作,整个大方向是接下来必须减少对外劳的依
赖,必须提高生产力。过去当出现大的经济危机时,政府都借重组经济来加强竞争力,
不过,这回我们要彻底改变通过扩大人力来推动经济增长,但可能难于跨过通过产量的
强劲增长超越人力的增加,带动生产力提升这道坎。要在每年取得2%至3%的生产力增长
的目标,争取在10年里生产力提高30%,并是不件容易的事。
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快速引进更多外劳,导致本地公司企业失去提升工作和提高生产
力的动力,过多外劳也对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国人的生活空间造成压力,同时改变了我国
的社会特性。过多外劳涌入令国人感到不满,外劳问题后来转变为政治课题,随后政府
为了减少依赖廉价外劳和提高生产力所采取的措施,却让企业不容易适应紧缩的劳动市
场,许多高增长行业都申诉很难聘请到本地员工。
尽管政府尽可能为更多企业提供广泛援助,也有更多企业在经济转型压力下,申请政府
津贴的生产力及创新优惠计划,但通过劳动力政策的改变,而不是让市场力量来主导经
济重组,将导致一些领域失去了竞争力,政策也可能导致一些企业被淘汰,特别是中小
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就应付人手短缺挑战和提高生产力方面,财长下个月21日公布财政预算案时,是否会为
企业带来好消息或妙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是本报高级评论员
www.zaobao.com.sg/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40130-305320 |
e***y 发帖数: 1198 | 5 童伟强
就工资这方面,许多人认为高工资会让物价暴涨,而且会使新加坡失去竞争力。
在下对这两个说法基本不敢苟同。
先论竞争力,企业除了劳力成本外,也有许多其它成本。基本劳力以外的四大成本
就是租金、运输、电力及原料。
原料和电力(我们这边主要靠天然气燃烧)由于新加坡本身没资源,靠进口故比较
贵,这点是没办法的。但这占成本不怎大,而且我们也其实没贵多少。
而运输和租金,这其实是企业运行占成本比较大比例的开支,在我们新加坡,可算
是离奇离谱的贵。而且这两个完全是政府控制的,租金是政府能很大程度控制而运输基
本上完全是由政策控制。若政府只对私家车和3级货车抽COE而豁免(用豁免其实不
对,因为一开始就根本不该有但为交通顺畅,控制私家车数量就忍下来吧)4级以上货
车和客车不必COE而所有商用车免去ARF及ERP。私家车年度容许增长可维持在0.5%以
下但3级货车至少在1.5%以上,以降低运输成本,这不是好吗?现在有很多物流公司把
业务搬到JB,然后在JB买货车请司机然后让他们开进来新加坡运货。这除了劳力成
本问题外,最重要的还是车和柴油的价格,即使马来西亚的车进来需要缴一笔费用,但
比ARF和COE等东西加在一起便宜太多。
物流是经济的重要命脉之一,对运输抽税基本就是对经济发展抽税,降低自己的竞
争力。
请问,为何新加坡就一定要在劳力成本有竞争力呢?为何就不能在租金及运输上有
竞争力呢?这不合理嘛。
而论物价。基本上除非劳力成本是企业营运成本的三成以上否则工资上涨不会造成
物价上涨多少而只有工资占成本一半以上加工资会对物价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事实上,
我们新加坡,应该只有中小企业的劳力成本会占超过三成甚至接近一半,大企业工资应
该是比重最低的成本之一。故此,若新加坡的工资涨的话,物价应该也会涨,但涨的程
度应该不超过工资涨的程度。
我们来做个对比,和发展中国家比,我们工资的确比他们高,但我们就和发达社会
比一下吧?
我们的工资,基本上比台湾高、和香港差不多但比欧美澳低得多,我们来看看我们
和他们的物价对比吧?
在下用这网站做了些调查:http://www.numbeo.com/cost-of-living/comparison.jsp,看一下物价对比。
和台北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63.81%,房价贵80.83%,购买力低25.53%。而且
,别忘记我们人均工资虽比台湾高,但台湾的贫富差距低我们很多,也就是说,他们的
中产阶级其实会比我们更好;这点从购买力可看出来。
和香港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41.85%,房价还好,便宜21.26%(但我们只比全球
房价最离谱的香港便宜21%?还真恐怖),购买力低15.53%。好吧,相差不大,而
且他们的贫富差距比我们严重,但他们不必服兵役。
和日本东京比,我们的平均物价便宜2%(是比较便宜,但只便宜2%),房价贵
109.24%(新加坡的房价比东京还贵,哈哈哈…什么天大笑话),购买力低31.59%。
我们的购买力比全球有名生活费贵得离谱的日本还低,这可笑吧?
和韩国汉城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8.40%,房价贵141.25%,购买力低18.99%。
可怜的新加坡人啊~
和瑞士比,我们的平均物价低35.47%(但工资低55.57%),房价便宜-0.49 %(
但这是市外,市区我们比他贵27.50),购买力低48.56%。政府不是说要让我们有瑞士
的生活水平吗?而且在下是用瑞士相对生活费比较贵的Zurich来对比。
和澳洲悉尼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9.73%,房价贵58.57%,购买力36.27低%。这
是和澳洲生活费最高的地方之一比,现在知道为何国人这么喜欢去澳洲了吧?
和德国柏林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20.30%,房价贵286.21%,购买力低35.53%。
和美国洛杉矶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42.24%,房价贵243%,购买力低49.09%。
和美国纽约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房价贵101.59%,购买力低36.08%。
和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比,我们的平均物价贵0.74%,房价贵97.50%(市区是贵
他们245.22%)。
最后,和英国伦敦比,我们的平均物价低11.31%(工资是低30.04%),房价贵14
.68%(市区也只贵他们23.45%;TMD,看了香港和我们这边的房价再看看伦敦就明
白了,我们房价这么贵就是和这个前殖民主学到,只是更严重悲催罢了),购买力低20
.85%。
我们新加坡的竞争力目前的问题就在于土地太贵,离谱的贵。高房价造成高生活成
本让人民不得不要求高工资,但其实对比生活成本其实还远远不够高。同时,高租金和
高运输成本也在削弱新加坡的竞争力。基本上,目前让新加坡逐渐失去竞争力的,正是
政府本身。
短期上,高租金、运输和房价在削弱我们的价格竞争力。
长期上,我们的教育系统过度现实,导致新加坡的大学生在专业能力上一流,但缺
乏创意和独立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强但概念理解力差,这在长期上回让我们失去技术竞
争力。
故此,我们新加坡该当如何?
1:新币必需适度贬值。
2:租金、房价、交通成本必需大幅度下降。
3:所有水电相关税务必需废除。
4:大学教育应该进一步参考英美德,高中与中小学教育应该参考台日德。
5:继续缩紧引进廉价客工但更开放对技术人才的引进。
6:增加企业税率,但同时对蓝领公民工人工资200%直接扣税、而非管理阶层
公民白领工人工资100%直接扣税、本地中层管理人员工资50%直接扣税。禁止外
国人担任HR部门。
7:所有从事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的公司免企业税。所有科学与科技研究工作
者、文化艺术工作者、国立学校教师、医生与护士免所得税。
8:只要在政府医院生产,PR生育支付津贴50%住院费,公民生育免费由国家
报销。 |
m****s 发帖数: 1481 | 6 我个人感觉新加坡政府和public sector正在降低工作效率,比如最近因为民生的一些
问题而推出的一些政策,住房,拥车证,医疗等,都是很肤浅不解决根本问题,或者有
往错误的方向引导舆论的企图 |
F********m 发帖数: 530 | 7 赞同
【在 m****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个人感觉新加坡政府和public sector正在降低工作效率,比如最近因为民生的一些 : 问题而推出的一些政策,住房,拥车证,医疗等,都是很肤浅不解决根本问题,或者有 : 往错误的方向引导舆论的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