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Stock版 - 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分析(一)转载
相关主题
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分析(二)转载曝大康牧业IPO时曾找周永康签字施压证监会
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分析(五)转载《证券日报》拟上市企业系统性造假触目惊心
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分析(六)转载炒股成功大都开始于一个模式
这个星期的中国IPO:学大(XUE)青蛙笔记:市场不会绝望
学大水枪冒个泡:俺的2019目标也完成鸟MM也怕周末
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分析(四)转载交易:任何一种模式都可以成功
EDU ER[合集] 哪里可以查股票的机构持股每周变化
新东方和学而思哪个牛逼?芝加哥这儿因为大雪很多机构关门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教师话题: 机构话题: 模式话题: 学大话题: 行业
进入Stock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m********7
发帖数: 841
1
2010年多家中国教育培训机构在美国上市,这又重新引发了投资者对这个新兴行业,特
别是课外辅导行业的关注。但大多数普通的投资者对这个行业的运营模式以及实际发展
情况知之甚少,基本上只是根据自身了解到的大机构口碑传闻以及几篇广泛流传的概括
性文章来获取一些粗略信息。而事实上这个行业发展变化之大、改革速度之快、竞争之
激烈、运营之混乱是超出大家的想象的,甚至是从教育机构离职超过半年的员工可能就
完全不了解老东家的策略转变与制度安排。这么一个从3000年前孔子办私塾开始就有的
行业,突然以新兴崛起行业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反而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为了让
雪球网友们更好地了解这个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我将陆续发布文章分别从教育培训行
业的基本发展模式、教育培训行业的教学管理现状、教育培训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三个主
题出发,以学大、学而思、新东方为主要案例,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境外教育培训行
业的情况尽力为大家呈现一个真实的行业现状。
为什么学大#学大教育#的菁英学堂办不起来?为什么学而思#学而思#的文科项
目发展缓慢?为什么新东方优能中学#新东方#的高中项目做得比初中项目大,而一般其
他机构是完全相反的?看似同质化的行业竞争其实各机构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和运作策略
制度大不相同,这导致这些大型培训结构在渗透进入这个行业的其他细分市场时会产生
巨大的阻力。而他们的运作策略以及发展模式几乎都与该机构刚创始时的业务模式以及
创始人的个人风格密切相关。这也许是某种意义上的“基因决定论”。基因无所谓绝对
的好坏,存在即是合理的,某种基因能留存下来说明它一定有某种适应能力。教育培训
业的发展模式也是如此。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教育培训机构的生存根本。大部分人肯定会告诉我
,是优秀的师资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其实无论哪个行业的公司想生存发展,高素质
的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其他大多数行业,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在公司里配合其
他同事和部门才能发挥出他的才干。而教育培训业的特殊性导致,一个优秀的老师完全
可以不依靠公司或机构就能独立地完成授课,而一个有名气的老师也完全不用担心招生
的问题。教师自己会想,如果从招生到授课全都是自己完成的,那么我凭什么受你机构
剥削,把学费的大部分上交到机构里去。所以这个行业极不稳定的因素就是教师的流动
门槛很低,一个教师刚被机构培养起来就可能马上把老东家给炒了自己去创业了。所以
这个行业初期曾涌现过不少优秀的机构但都因为教师的流失而很快就从市场上消失了。
很多人曾想,建立p2p式的中介教育机构是不是能产生更高的效益,机构只收中介费用
,通过建立平台让教师和学员自由选择。但这样的机构几乎没有可能做大。因为优秀的
老师通过平台赚足了名气后就脱离了平台自己发展起来,这个中介平台的优秀老师越来
越少。而自由的中介平台难以对老师有全面的审核,学员通过该平台多次雇佣到低质量
教师后,就再也不到这个平台来了,接下来这样的培训中介机构很快就难以为继了。于
是,中介机构为了提供质量过关的教师开始对教师质量进行审核,甚至开始培训老师,
慢慢就发展成了学大一对一模式的雏形。这样的机构已不再是中介机构,因为对教师的
选择和培训会产生大量的费用,事实上这个模式仍然不能解决教师在成名之后就流失的
问题。到此,相信各位雪球的朋友已经能想到,一个教育机构能持续发展下去,要么建
立一种模式保证老师不会轻易流失,要么建立一种模式降低教师的重要性,也就是教师
流失了也不会影响机构的运营。而现在运营相对成功的学大、学而思、新东方各种发展
出一种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这个行业的根本,如果不能先解决这个问题,其他的
营销、招生、策略、教学等都是扯淡,要么变成永远也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小作坊,要么
就是昙花一现。
学大的创始者首先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很快进行了“模式创新”,创立当时
让所有教育从业者都瞠目结舌的“学大模式”。该模式简而言之就是把教师的重要性降
低到最低。整个业务的核心是教学顾问,由教学顾问进行咨询、销售、教师匹配,最后
再由教师授课。若学生对教师有不满,教学顾问可以立刻调换教师。大家都知道,教育
学有条经典定律就是“再差的学生总能找到适合的老师”,而学大模式实际上是反其道
而行之,信奉的是“再烂的老师也总能找到适合的学生”,只是找的过程交由教学顾问
完成,教师只是完成最后一步教学过程。换言之,学大的教师一般不会离开机构,因为
离开机构后他就可能无法找到能适合自己的学生,能拥有持续的收入。当然,教学能力
出色的教师仍然可能离开机构,但这并不重要了,因为学生家长更重视学大的顾问进行
的教师匹配服务,“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不仅好教师会慢慢自动流出,出乎所有人
意料的是,机构本身也希望特别好的名气高的教师离开机构。因为一个教师再出色,他
带不了多少学生,反而会因为他的出色和名气大反而使家长和学员产生选择障碍,“选
不上这个最好的老师,那我就不在这个机构找老师了”。在这个模式下出现了经典的“
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一对一模式不需要名师,只要大量水平相差不大的教师即可。按
这个逻辑发展下,出现了比“学大模式”更极致的“龙文模式”。2011年开始,龙文逐
步辞退了此前找来的所有的老师,包括一批教学能力出色的教师,而改从三流大学中大
量招聘毕业生,送往河北某地集中培训,再一个个打造成为一对一教师。试想一下,这
些人员原本可能只找到月薪两三千的工作,却突然拥有了稳定五六千的教师课酬收入,
那么他们的稳定性是足够强的。
然而,学大模式是只适合一对一课程。因为你可以为一个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
找到一个合适的学生,但不可能让他同时给两个学生上课。且不说给两个学生上课已经
破坏了个性化服务,两个学生得相互妥协上课时间、上课内容、进度、难度,仅从该模
式下筛选出来的教师能力就无法做到。就算能找到水平不错的教师去上课,学大本身的
制度就没有能留下这些教师的基因,必然导致这些老师的流失,从一对一过渡到小班课
程的美好愿望只能流产。
目前学大拥有的是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然而劣势是该模式太容易被模仿和抄
袭。学大的进一步发展则要看其是否能在模式上有新的改革和发展,能否始终保持先进
性。
1 (共1页)
进入Stock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芝加哥这儿因为大雪很多机构关门了学大水枪冒个泡:俺的2019目标也完成鸟
揭秘上海世博会礼仪小姐微笑培训 ZZ (转载)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分析(四)转载
TA 视频教学EDU ER
说机构赚散户钱的都没有搞明白一个问题新东方和学而思哪个牛逼?
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分析(二)转载曝大康牧业IPO时曾找周永康签字施压证监会
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分析(五)转载《证券日报》拟上市企业系统性造假触目惊心
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分析(六)转载炒股成功大都开始于一个模式
这个星期的中国IPO:学大(XUE)青蛙笔记:市场不会绝望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教师话题: 机构话题: 模式话题: 学大话题: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