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G********l 发帖数: 574 | 1 布兰妮的问题在于,当“商业包装形象”与明星自我形象发生冲突时,二者如何调节?
有知友提到"好像你的观点就是 任何歌手都是包装的结果 他们没有自己真实的性格 "
。我的话没有那么绝对,但我的确认为,当歌手将自己委身于唱片工业生产线时,他/
她必须放弃自己的一部分真实形象/性格,只是放弃的或多或少罢了。举个例子,周董
刚出道时是不跳舞的,就算在《双截棍》中也只是蹦跶一下而已。后来,大家都看到了
....
唱片工业(特指以索尼、华纳、环球为代表的主流唱片工业)是一个大型绞肉机,无数
梦想成名的歌手主动或被动的进入绞肉机,被绞碎、重新塑形,满足市场需要,以致面
目全非。虽然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但又是你情我愿、符合商业社会运转规则的结果。只
不过有时歌手要付出惨重的、超乎自己想象的代价。这有点像魔法少女小圆的情节:和
我签订契约,成为魔法少女吧!后来....
在说布兰妮前,我要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麦当娜。她是唱片工业的标志性人物,但又与
其他歌手不同,她洞悉了唱片工业的游戏规则,于是主动委身其中,在唱片工业内部建
立自己的游戏规则,最终成为金字塔尖的人物、众多女歌手的模仿对象。我觉得很多人
都误读她了,将其理解为唱片工业的奴隶,毕竟麦当娜全身上下都浸染着商业包装的痕
迹。其实她已经反客为主,成为一个统治者。麦当娜入选摇滚名人堂曾引起一片哗然。
麦当娜作的事情,当年滚石也做过——The Rolling Stones也是看穿了游戏规则并如鱼
得水的大赢家,只不过披着一层“摇滚”的外衣。归根结底,两者并无区别。现在回想
麦当娜的成名历程,真是步步惊心。不过她最终还是成功了。是的,麦当娜相当Rock
and Roll!
另一个例子是Kurt Cobain。Kurt和麦当娜出身相似,都是一穷二白,借助唱片工业之
力平地起高楼。Nirvana第二张专辑交由大厂牌下属唱片公司制作,取得爆炸性成功。
但是Kurt是个朋克青年,拒绝服从商业规则,而要做一名叛逆者,换言之,保留自己的
形象。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Nirvana的成功是依靠于唱片工业,而Kurt又要做一个反
叛者。更要命的是,Kurt越反叛越要“做自己”,大众越吃这一套;他成为“反商业英
雄”,还是明星,而且更受欢迎。这就像老鼠夹子,越挣脱夹得越紧。后来的事情大家
都知道了...我认为,最终Kurt用生命证明,对抗唱片工业是没出路的,所以看开了的
Dave Grohl小日子就过得不错。
好了,现在说回布兰妮。布兰妮早年是迪斯尼米老鼠俱乐部的成员,唱着“Baby One
More Time”起家,形象清纯动人(这个表述不准确,不如说是清纯的外表下的挑逗)
。后来在专辑Britney中以I'm A Slave 4 U宣告长大,并以麦当娜为目标发展。到这一
步其实都没有问题,虽然“小女孩一夜长大”这种事让很多老粉丝难以接受,但这是偶
像必经之路嘛。后来一切都失控了。就好像人红是非多是明星必经之路一样,狗仔队当
然不会放过这块大肥肉。布兰妮怎么做的呢?剃了个大光头,以此向唱片工业宣战。有
用吗?一点用都没有。任何对抗唱片工业的举动都是以卵击石。当年麦当娜饱受西恩
潘家暴老拳,最后不也熬过来了?布兰妮的举动除了让大家津津乐道于“她疯啦!”,
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06、07年这一番折腾,几乎将自己折腾胡萝卜。
后来布兰妮终于学乖了,再次老老实实成为唱片工业的产品。人气有所回升,但是想成
为第二个麦当娜估计是没指望了。06、07年那一跤摔得太狠,能爬起来就谢天谢地了。
更何况,唱片工业更新换代那么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坦率的说我对此也颇感惋惜。
关于她的音乐没什么好说的。布兰妮不是贾老板,基本上没有创作能力,也不可能开风
格之先,极度依赖于制作团队。她和Rihanna相似,音色自带“电音”,听她唱歌能感
到电流“兹兹”往外冒,效果类似于用Auto Tune修过,所以是天生的舞曲达人。找靠
谱制作人专心走舞曲路线是不错的,但舞曲这种风格很容易做“俗”...
总之,布兰妮也算是唱片工业的一个牺牲品,虽然还没到那么惨的地步,但也经历不少
折磨坎坷。唉,祝她好运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