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版 - 吴中杰:鲁迅辞谢诺贝尔奖提名并非“嫉洋如仇” |
|
|
|
|
|
A****3 发帖数: 294 | 1 【多维历史】早就听说林行止先生有“香港第一枝笔”之称,可惜在上海找不到他的著
作,很感遗憾。这次到悉尼探亲,无意间在图书馆里看到几本林先生的散文集,赶快借
来一读,果然文笔风趣,知识面开阔,读起来是一种享受。
但是,《闲读偶书》一集中打头的一篇《嫉洋如仇鲁迅误打陈焕章》,却有点与事实不
符,有可以商榷之处。
林先生在文章中说,他因浏览唐绍华的《文坛往事见证》一书,而知道鲁迅有辞为诺贝
尔文学奖提名之事:“唐氏提及文坛上盛传刘半农曾有意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之候
选人;鲁迅把此事转告台静农。究竟有无此事?有人就此事请教时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
授兼系主任的台氏,但‘台老师不愿提及文坛往事’。事闻于唐绍华,他几经寻访,最
后‘烦托在日本的文友代查一下,果然有此一说’。”接着,在引述了鲁迅原信中的文
字之后,又说:“这信有日月而无年份(这是国人写信的通病),经唐氏查证写于民国
十六年(1927年),时鲁迅的重要小说如《狂人日记》(1918年)、《孔乙己》(1919
年)、《阿Q正传》(1920年)、《呐喊》(1924年)皆已出版并轰动文坛,但鲁迅仍
说‘还欠努力’,不知是出于自谦或有其他原因,令他认为并没有中国作家有此资格!”
从这段文字里,我看到了唐绍华先生为考证史实所花的工夫,很是钦佩。不过,这封为
辞谢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事而致台静农的信,其实并不难找,1937年许广平以三闲书屋名
义出版的影印本《鲁迅书简》和1946年由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的排印本《鲁迅书简》,
都收入此信;1956 -1958年出版的十卷本《鲁迅全集》,虽然以“一般来往信件都不编
入”为由,而删去了大量批评周扬等人的信件,但这封致台静农的信,因不涉及周扬,
而且也不是“一般来往信件”,所以还是收入的;1976年8月出版的《鲁迅书信集》和
此后出版的《鲁迅全集》,那就尽量求全了,当然也都收入此信。而且,在这些书里,
即使以收信人分类的《鲁迅书简》,也是在收信人的名下,以时间为序的,后来的《鲁
迅书信集》和《鲁迅全集》更是标出写信的年份,无需另行查证。林行止先生的文章中
注明唐绍华先生的《文坛往事见证》一书出版于1996年,那时鲁迅的书在台湾已经开放
,不难找到,或者述及此事的《学院派的作家们》一文写得早些,鲁迅著作在台湾还属
于禁书的时代,所以令他如此周折。但香港是自由港,鲁迅的著作一向未禁,何以林行
止先生在论述鲁迅著作时却出现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比如:《阿Q正传》是从1921相
关专题
多维专访:欠税风波不断,奥巴马誓言陷危机? 香港政改方案:2012普选特首 特稿:
新大使誓言在中国坚持美国理念 美国多州欲争明年初选,抢头风惹麻烦 年12月4日开
始在《晨报》副刊上连载,至次年2月12日登毕,文末所署的写作日期则是“一九二一
年十二月”,但林先生却把它的写作日期定为1920年了;《呐喊》是一本小说集,《狂
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篇章都收入其中,似不应与之并列,而且《呐
喊》出版于1923年8月,并非林先生所说的1924年。
不过,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要紧的还是鲁迅那封信所表达的意思。为了存真,我也先
引录该信中的有关内容:
五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 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