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f***u 发帖数: 276 | 1 古人教育以德为重
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解惑之前,必须传道、受(
授)业,而传道在前、授业在后,可见教授作人道理以及正确的道德观,比教导知识更
加重要。
随着时代开放,教育也出现种种弊端,许多专家学者们发表各种研究或理论,或是提出
法案想要补救,效果亦有限。然而翻开古书,却能看见老祖宗们教育的智慧。
“程门立雪”——尊师重道的典范
身为学生,怎么样才是真正的求学精神?《宋史.杨时传》记载:“一日见颐,颐偶瞑
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宋朝人杨时,为了丰富自身的知识,放弃高官厚禄,来到河南颖昌拜当时有名的道学家
程颢为师。之后,程颢死了,杨时也年届四十,不过依然立志于学、刻苦研究学问,并
且转而向其弟程颐求学问。
杨时与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师,程颐明知他两人前来,却故意装睡,不予理会。
两人看见程老先生正在休息,也不出声打扰,就站在一旁等候。过了大半天,程老先生
醒了,看见两人还站在面前,便吃惊说道:“啊!你们两位还没走啊?”这时,门外的
雪已积了一尺多深,可见时间之久,但是两人却没有不耐烦或是疲倦的样子。这就是有
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也是尊师重道的典范。
韩愈《师说》:传道、受业、解惑
学生尊师重道,前提是教师必须成为学生敬重之人,如何成为让人敬重的教师?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师说》,文章开头便写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并非天生就拥有学识,自然会有许多疑问,有疑问不向老师求学,则不得解答。因此
教师的责任,即为解惑。而在解惑之前,必须传道、受(授)业,而传道在前、授业在
后,可见教授作人道理以及正确的道德观,比教导知识更加重要。
文章也说到:“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
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父母疼爱孩子,就会为其找好老师
,然而如果只有教授诗书中的文章句子,而没有学习其中的道理与深意,没有“传道、
解惑”,那就不能算是师者了。
古人重家教,父母长辈要做得正
由以上两段话得知,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德育”,也就是所谓的“道”。古人
认为,教育正确的道德观,才能有用地学习知识。这一点即使由现代的观点来看也是有
道理的。
其实,教育的起头并非从学校、老师开始,而是家庭。从哲人书中不难看出,古人相当
重视家庭教育。《礼记.大学》中写道:“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
天下平”、“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总之,要安天下、做大事,
一切皆从“家”开始。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而且看重的是整个家
,不仅止于下一代,父母长辈都要做得正才行。
明代方孝孺说:“爱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疼爱孩子却
不教育他,等于不爱;如果不教导善念良知,等于没有教育。这样的观念,现在来看也
相当受用。
综合以上几点看来,教育的问题并非单方要求就可以解决,而是必须由教师、家长、学
生互相配合,才能拥有完整并理想的教育环境。学生必须尊师、教师给予正确的道德教
育、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如此可成为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教育不只是拿高分、考名校的工具,而是维持社会祥和与国家安定的根本正
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