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j******3 发帖数: 25 | 1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的修为,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当你听
到“控制是最坏的教育”、“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类似话语的时候,当你看到
本文的时候,你是否会反思?又是否会有所改变呢?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爱与
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很多时候,孩子长大后出现的问题,多半来自童年,某一件事,某一句话,某一个人,
在孩子心中留下很深的烙印,从而使其性格和人生发生重大转变。这其中,家庭和父母
的影响最为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导师。父母的
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思想,也在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塑造着孩子
的未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但是第一个老师并不代表就是最好的老师。
父母是孩子问题的根源
“我们自己想象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然后再想象出对付孩子的办法。”这是非常可怕的
育儿观。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育儿观呢?
我想说的是:亲子关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大家都听过“性格决定命运”,那什么决定性格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我们童年遭遇
的亲子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心里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一整套内在的关系模式就形成
了我们的性格,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母婴依恋关系奠定了孩子的生命底色。童年的关系模式,与我们今天的事业,婚恋,亲
子关系,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这么说好像人生是决定论,实际上亲子关系决定的是我
们人生的起点。
孩子需要被看见和倾听
我们先说说孩子的“存在感”。存在必须在关系中才能产生。如果婴儿对妈妈笑,妈妈
没有反应,婴儿就会不知所措。他会想,“我存在吗,妈妈存在吗,这个世界怎么了?
”如果婴儿的各种反应得不到妈妈的回应,那婴儿会活在一个感觉里,就是整个世界都
是支离破碎的。
那么,通常的回应有哪几种,并分别有哪些后果呢?
第一种就是重复对方话语中跟情感有关的词。
比如说宝宝跟你说,“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那妈妈可以回应说“妈妈看到了,
真可爱!”
这就是重复他说的话。重复对方表达出来的情绪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绪,去确认它,彼此
都会很幸福。
第二种是无关反应。
比如一个小孩子说,“妈妈,我刚才看见了一只狗,好可爱的!”有的妈妈会说:“你
作业写了没?”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妈妈的沟通中,经常得到无关反应,那么,长大后,他就会感觉到跟
别人沟通是一种很愚蠢的事情,于是变得冷漠。当然,他也可能会非常聪明,在自闭在
自己的世界中的时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觉得跟别人聊天是很无聊的事情。
第三种是情感逆转。
“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报纸上刚报导一个人因为狂犬病死了。”等等类似这
种反情感的话,你们会感觉到你的能量出去了,被活生生地拧回去。
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不会记得这个愤怒的,但这个愤怒一直藏在心理,后来就会通过
情感逆转表达出来。
第四种,就是不想回应。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一些恶梦,比如自己掉坑里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险,就会
呼喊“妈妈”,但是妈妈没有回应。这让孩子会感觉“要死了,妈都不会来救我”。
如果你想暂时自己存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回应孩子,你可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
想跟妈妈互动,你的要求很好,但由于妈妈自己的原因,妈妈想自己待一会,这不是你
的错。半个小时后妈妈再陪伴你好吗?”
控制是最坏的教育
下面,我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些儿童的行为习惯:
孩子吃手指,要不要制止?
首先,孩子为什么吃手指,有人研究发现胎儿在肚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吃手指了。婴
儿觉得把手举起来,然后还可以放进嘴里,他会非常喜悦,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是一
项壮举。
孩子在1岁之前,探索世界的工具就是嘴巴,他会把所有的东西放到嘴里去试探。
有的家长很紧张,其实孩子是非常非常小心的,处在全然觉知的状态当中的,只要他们
不被打扰,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们只要保证周边的环境安全卫生,就尽量让孩子们自
由探索。
有的孩子就是比别的孩子行动得晚,那是因为你的孩子有独特的特点,不要把他纠正成
流水线产品,千篇一律,孩子所有的东西都是需要我们呵护的,而不是去改变。
别让你的控制欲成为孩子的枷锁
只有我们体验过了,我们的智力才会发展。我爸爸对我很好的一点就是爸爸很少用结论
吓唬的方式教育我。我小时候跟他一起钉钉子,刨木头,这些看似危险的动作成了我童
年有趣的回忆。
孩子天然地处在觉知的状态中,他不会有事没事把自己弄伤了。比如小孩爱玩刀,我们
可以跟他一起去摸刀,慢慢地去摸它,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这种感觉。有过刀子体验的孩
子,外出时被绳子缠住,他才会寻找类似刀子的尖锐物品去割断绳子,这就是智力发展
。而只学习过刀子很危险这个结论的孩子,是没有能力自救的。
如果我们只是学到了一些结论,我们的智力是没有发展的,我们发展的是恐惧和制约。
我见过很多小孩,长得很高,楼梯都不敢下。妈妈时刻处在焦虑当中,孩子觉得探索新
世界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摸索新事物觉得危险,孩子从小学会了恐惧和制约。
控制就等于扼杀精神生命。你如果管他吃饭,他觉得吃饭就是痛苦,你如果要管他学习
,他觉得学习就是痛苦。我控制你,你的意志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就是我的意志。
你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就会感受到无穷无尽的痛苦。
要不要给孩子定规矩?
很多家长问我,要不要给孩子定规矩,当时我想的是法律说合同的主体是要有民事行为
能力的平等的人,才能定合同。孩子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人,怎么跟你定合同呢?怎么
跟你定一个交换的条件去执行?这是不合理条约。规则的意义就是维护双方的感受。
有的妈妈问我,她的孩子都会刷牙了,还要她帮忙一起刷。我问她和孩子一起刷牙的过
程中,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她说都很开心啊,我说这有什么问题吗?孩子如果学到遵守
规矩等于难受,那他以后怎么自觉遵守这个规则呢?如果这个规则让孩子很开心,这就
是一个很好的结果。规则就是这样产生的,两个人的感受都被照顾到,这个时候的规则
就等于舒服,当没有人监管的时候,他还是会愿意遵守规则的。
孩子有了坏习惯怎么办?
每一个乖孩子都很可怕,他们一生都在按父母的规矩做事,他们认为自己是乖孩子,别
人一定要爱他。当他们遇到巨大挫折,再乖也没人爱,乖的逻辑被冲击到崩塌,就会发
生很可怕的事情。
我有一个朋友,要离婚,他说我过去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安排的,我想做一件父母没有
安排的事情,那就是离婚,他其实不是没有感情了,就是因为他被压制的太久了。
任何控制都会遭遇反弹,不管是多么正确的控制。
每一个顽固坏习惯的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一些坏习惯,你可以告诉他“宝贝,你不管怎么样,都是我的孩子,
我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没有能力理解,但是我可以陪伴和看见。”
每个灵魂降生到世界上,都有一个使命,这个使命不需要任何督促,只需要爱和自由,
他自然就会体验。
家长应该给孩子怎样的爱?
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么对他是最好的。我们有多少人是活在焦虑中,就是因为现实
跟我们想象得不一样。
为什么说要信任,因为大家看一下这个寓言,干旱时节,小树为自保把叶子蜷缩起来。
园丁A看到表象理解本质,及时补水;园丁B什么也不管,小树熬到雨季也活下来了。园
丁C学了很多知识,认为树叶伸展是健康的正确的,所以不辞辛劳把叶子一片片掰开—
—结果可想而知。
我们可以不懂得教育,我们不需要成为心理学家才能生孩子,但是我们要保持一颗谦卑
的心,就是你永远不比孩子更知道什么对他来说是最好的。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我们对自己的觉察体验有多深,就会有多谦卑。看见孩子的前提,是看见自己。
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来源:網絡
责任编辑:李文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