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Tennis版 - 《费德勒的故事》作为费德勒迄今以来第一本传记,完整地记录了费德勒从一个天赋异禀但性格暴烈的少年,成长为温文尔雅且成就无数的史上最伟大网球运动员的动人过程。 媒体推荐 他已经完全没有了任何弱点,观赏
相关主题
Djokovic’s father criticizes Roger Federer, Rafael Nadal瑞士的足球迷很有创意啊!!
豆子决定去巴塞尔找老费练手感了(转载)专家:纳达尔难比06年的费德勒 NO.3恐破费纳垄断
巴黎大师赛总监对老费表达不满费德勒曝幼时险些从事足球运动 视巴乔齐达内为偶像
从”瑞士快车"到”罗杰费德勒博士“费德勒今年有望再次拿到10个冠军
小德还了个人情小德父亲透露费德勒做人差
巴塞尔公开赛中央球场将命名为“罗杰费德勒球场”现在可以说费德勒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
现在费德勒应该完全没有压力了吧?热泪祝贺费德勒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认识这个人吗?“摇滚青年”费德勒 - from Sina Tennis大家给点credit给戈芬吧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费德勒话题: 网球话题: 瑞士话题: 球员话题: 少年
进入Tenni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5
发帖数: 1741
1
《费德勒的故事》作为费德勒迄今以来第一本传记,完整地记录了费德勒从一个天赋
异禀但性格暴烈的少年,成长为温文尔雅且成就无数的史上最伟大网球运动员的动人过
程。
媒体推荐
他已经完全没有了任何弱点,观赏他的比赛能够给人带来很大的乐趣……所有的纪录在
罗杰面前都会摇摇欲坠。
——比约恩·博格
当我看罗杰比赛的时候,我想说,我简直就是一位球迷……我认为他能够并且必将打破
每一项网球纪录。
——皮特·桑普拉斯
和桑普拉斯交手你能有计可施,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获胜;但罗杰会把你打得根本无处可
藏,我认为他是我交手过的最好的对手。
——安德烈·阿加西
他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具天赋的球员!
——约翰·麦肯罗
他在网球运动中做到的事,我认为,远比我在高尔夫球界的成就更加伟大。
——老虎伍兹
作者简介
瑞内·施道弗(Rene Stauffer),苏黎世《每日导报》网球记者,同时也是世界上顶尖
的网球记者之一。自1981年就开始了体育记者生涯。在1996年罗杰·费德勒还是个15岁
的少年时,施道弗就撰写了有关他的第一篇报道;自那之后,施道弗在世界范围内的赛
事中追随并报道费德勒至今。
译者简介
张奔斗,已有15年的新闻工作经验,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平面媒体《体坛周报》撰
写网球文章已超过10年,报道量已达500万字以上,是国内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网球记
者。他已采访过多项国际网球赛事,同时也是曾对费德勒进行过独家专访的少数中国记
者之一。
目录
作者的话.
序言:邂逅一位15岁少年
引子:没有人料到是他
第一部分
1.从坎普顿公园到巴塞尔
2.爱上网球的男孩
3.埃库布朗的乡愁
4.少年王者
5.菜鸟登顶
6.新教练 新路数
7.奥运会初体验
8.不劳无获
9.戴维斯杯哗变
10.打败桑普拉斯的人
11.比尔城的出租车司机
12.迈入世界前十
13.南非悲剧
14.在中国迎来红色黎明
15.大满贯魔障
16.魔幻星期日
17.奶牛相赠胜利者
18.手可摘星辰
19.德克萨斯决斗
20.意外分手
21.耀眼王冠
22.世界第一
23.参孙归来
24.纽约,纽约
25.将纪录插遍全球
26.又一个澳大利亚人
27.一位真正的冠军
28.红土场上的新足迹
29.三个男人的冠军晚宴
30.法拉盛之夜
31.上海的救星
32.追逐神灵
33.一个对手的诞生
34.两位新朋友:伍兹和桑普拉斯
35.“10”全十美
36.皇家包厢里的贵宾
第二部分
其人:友好而强硬
其球:就像一条变色龙
对手:以己度人难以想象
企业家:河马作招牌
众人追逐:日常媒体程序
名人:媒体观点
大使:崇高的使命
费德勒纪年
众口评说费德勒
作者的话
序言
那还是1996年的9月11日,我接受了《每日导报》撰写一篇有关世界青少年杯赛的报道
任务:这项赛事类似于为青少年球员而设的戴维斯杯赛,而且正好在我们报社总部的苏
黎世举行。一开始我相当疑虑,一项由那些不知名的十五六岁小球员参加的团体赛,谁
会对这种报道感兴趣呢?我将这次报道看做是一项苦差,我得“感谢”瑞士网球协会,
他们为了庆祝协会成立100周年而主动承担了那一年赛事的举办权。唉,这肯定不会成
为一次有趣的报道任务。
也正是在那一天,我第一次遇见了罗杰·费德勒,他在一片由铁丝网围绕着的外场上比
赛。瑞士网协的官员告诉我,费德勒是一位相当不错的少年球员,除了有时候脾气太坏
之外,其余方面都无可指摘。当时刚刚15岁的他还没有达到参加这项赛事的年龄标准,
但却已经拥有令人吃惊的资历——他已赢得了五个瑞士青少年锦标赛的冠军头衔,并且
成为瑞士16岁以下年龄组最好的球员,甚至已拥有了第88位的全国排名。
那一天,费德勒的对手是一位叫做诺胡尔·弗拉卡西(Nohuel Fracassi)的意大利少年
,在和费德勒的这场比赛之后,我就再没有听说过他的消息。弗拉卡西比费德勒大一岁
,也更加高大和强壮;当我来到比赛现场时,他已经拿下了第一盘。比赛的氛围就像是
一场不那么重要的俱乐部休闲比赛,现场只有三四个观众和一位裁判,没有球童,所以
球员必须自己捡球。然而,我立即就被费德勒那优雅的球风吸引住了。我在15年的网球
记者生涯中已经见识过很多球员,但很明显,一位非凡的天才正呈现在我眼前。费德勒
能够轻松地打出上旋球,以至于他的意大利对手即便在自己擅长的慢速泥地球场上也只
能一次次地眼睁睁看着来球从身边飞过。几乎是悄无声息地,他用他的黑色球拍送出得
分球,并且快速而优雅地在球场上移动,他的击球动作协调而非凡。
他的战术同样有些非同寻常,与当时流行的安全而稳定的“瑞典学派”打法毫无共性,
虽然这种流行打法通常可以在泥地球场上取得成功。但费德勒不同,他看上去不会放过
任何一个可以迅速结束一分争夺的机会。他已经掌握了所有的击球技巧,这在他这个年
龄组的少年选手中难得一见。他以他的发球和正手统治比赛,他强有力的单手反手以及
时不时冲上网前的截击看起来同样如教科书般标准。
毫无疑问,罗杰·费德勒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我震惊并疑惑于为什么尚无人发掘他
并报道他,这是否因为媒体经常过早地为富有天赋的少年球员撰写夸大其词的报道,但
事后却发现他根本无法在国际网球界生存?并不是每一个瑞士少年球员都能够成长为海
因茨·冈特哈德(Heinz Ganthardt)、雅各布·赫拉塞克(Jakob Hlasek)以及马克·罗
塞特(Marc Rosset),他们也许是瑞士历史上最好的三位男子网球明星。也许,瑞士已
经几乎没有什么人仍在从事发掘天才少年球员的工作了,毕竟对于瑞士这样一个小国来
说,能够拥有1992年奥运会金牌得主罗塞特和当时已获得温布尔登赛女双冠军及美国公
开赛女单四强的15岁玛蒂娜·辛吉斯(Martina Hingis),已经显得有些“不成比例”。
但也许,真正的原因在于费德勒成熟的球技和他的场上行为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他可真
是个暴脾气!在这个9月的下午,他的脾气会因为哪怕最微小的失误而突然爆发。有几
次,他因为愤怒而将球拍远远地摔出球场;他几乎从未停止过苛责自己,即便球只是稍
稍出界,他也会对自己大喊“蠢货”或是“笨蛋”。有时候,他甚至会在赢得一分后大
声责怪自己,因为他对击球并不满意。
他似乎对身边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毫不在意,整个世界里只有他、网球、球拍——以及他
暴烈的脾气。在这样的高压氛围下,他在这一天与自己的较量甚至超过了与隔网相对的
对手的较量。这种双重折磨将他推至极限,我猜想他最终会输掉比赛,尽管他在技术上
高人一筹。然而我错了,费德勒以3比6、6比3和6比1赢得了胜利。
事后我又发现,费德勒一天前已经从一位叫做莱顿·休伊特(Ueyton Hewitt)的顽强澳
洲少年年中赢得了一场艰难的三盘比赛,他逃过了一个赛点并最终以4比6、7比6和6比4
获胜。这场费德勒和休伊特之间的比赛在大约30位购买了当天门票的观众以及4位购买
了赛事季票的球迷前上演。当时,谁也不知道这两位少年最终成为了两位伟大的球员—
—他们都获得了世界第一的排名,并且在坐满观众的网球界最盛大的舞台以及上百万的
电视观众面前献技。
我想更多地了解费德勒,于是我和他约了一个采访。当他坐在健身房更衣室我对面的木
桌旁时,他又一次让我吃惊。我担心这个年轻人会因为一个来自国家级报纸的陌生面孔
的出现而沉默寡言,以至于说不出任何有用的或能够被我引述的话语。但情况完全不是
这样,费德勒带着顽皮的笑容,流畅而充满自信地表达着自己。他解释说他的偶像是桑
普拉斯,他已经在日内瓦湖边埃库布朗的瑞士国家网球中心训练了一年。他还说他也许
是世界上他这个年龄组中最好的三四十位球员之一,他想成为一位顶尖的职业球员;当
然,他还必须改进他的技术——以及他的态度。
“我明白我不能总是抱怨和怒吼,因为那会伤害我并让我打得更糟。”他说道,“尽管
失误是正常的,但我总是很难原谅自己的任何错误。”他望着远方,几乎是在自言自语
:“人就是应该打出完美的网球。”
打出完美的网球——那才是他的动力之源。他并不只是想打败对手和赢得冠军,尽管他
承认他也愿意名利双收。但对他来说,出于本能,作为球员的旅程意味着击球并且用球
拍将球打向球场上尽可能完美的位置。他似乎沉溺于这个想法而无法自拔,这也恰好可
以解释他为什么在赢得分数后仍会变得沮丧;他并不是想在这个中间有网的长方形球场
里去统治对手,他想统治的是那个让他又爱又恨的网球。
费德勒对自己有着很高的期待——对于那个时期的他来说,也许显得过高了。在期待与
现实的矛盾中,他在情感上难免有所迷失。看上去,他已经意识到他拥有极大的天赋并
且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但他还无法顺利地将天赋转化为现实。
他对于完美的这种非比寻常的态度也具有某些正面的效果,那就是他不会将对手看做是
想要抢走蛋糕的竞争者——就像吉米·康纳斯(Jimmy Connors)曾经说过的那样。他的
对手更像是行走在同一条道路上的伙伴,这种态度令他成为更衣室里受欢迎的对象;他
喜爱交际,并且是你能够与之开玩笑的那种家伙。对于费德勒来说,网球并不是一项需
要令对手感到害怕的个人运动项目,对手其实就像一个巨大团队中志趣相投的伙伴,共
同从事一项休闲活动并且追寻着同样的理想。
他为自己的错误极度烦恼,幸好他拥有在情绪平稳后自我反省、跳出来观察局面以及将
它们置于正确远景中的才能。他同时也愿意承认自身的弱点。“我不喜欢训练,我在训
练中总是打得很差。”他在采访中不经意地提道,“在比赛中我能有训练中两倍那么好
。”
这话同样让我吃惊。当很多球员在压力下紧张得无法发挥时,很显然,他却保持了一种
赢家的心态。这一长处在最重要的比赛和最关键的时刻得以充分体现,它让对手焦躁不
安,却令费德勒多次逃出看上去毫无希望的险境。这也帮助费德勒创造了网球史上最不
可思议的纪录之一——自2003年7月到2005年11月间的24场决赛连胜——这一数字是约
翰·麦肯罗(John McEnroe)和比约恩·博格保持的前纪录的一倍。
费德勒在世界青少年杯赛上的胜利是徒劳无功的——缺少了强大的第二单打球员以及富
有经验的双打组合的瑞士队,,最终只位列第15名。罗杰·费德勒赢了,但瑞士队却输
了——这种情况在此后的戴维斯杯赛中又多次上演。尽管如此,这个暴躁少年仍然得到
了参加世界青少年杯赛的澳大利亚代表队教练达伦·卡希尔(Darren Cahill)的称赞,
这位前美国公开赛男单四强球员当时是莱顿·休伊特的教练。“他已经拥有了日后在职
业巡回赛中成功的所有能力。”卡希尔这么说道。
当我回到办公室时,我已经收集到了能够写出一篇好报道的足够素材。这是我第一篇关
于罗杰·费德勒的报道,当然并非最后一篇。那篇报道的题目就是——《人就是应该打
出完美的网球》。
后记
我和瑞内已有数年交往,2007年初在墨尔本,当他在我们采访澳大利亚公开赛时告诉我
,他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撰写了一本有关费德勒的书时,我只是随口敷衍恭维了两句
。未料半年后的一天,在我突然看到了路透社和美联社等多家国际通讯社刊发的费德勒
传记在欧美出版的消息时,我才恍然大悟这是一本什么样的著述。
2008年初在墨尔本,我带着记了密密麻麻几页纸的、翻译这本书时所遇到的问题,又和
瑞内坐在了澳网赛的媒体花园里,请这位原作者为我这位译者释疑解惑。在此之前,中
信出版社已慧眼识“牛”购买下了本书的中文版权——费德勒在中国球迷中有“奶牛”
的绰号,他的球迷群体则自封“奶粉”;而我,也用了半个冬天完成了翻译工作。
在和瑞内的交谈中,他按照世界各国对费德勒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排出了一个序列,中国
位居第六位;而因为今年有北京奥运会,中国的重要性在2008年对费德勒来说更可以高
居第三。费德勒从不掩饰对中国的喜爱,并且多次表示对北京奥运会和上海大师杯赛的
支持;来自球王的声音,为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更多的尊重。瑞内同样对中国有着很强
的好感,每一年来中国报道大师杯赛的经历,让他不仅体会到中国的勃勃生机,更感受
到中国球迷对费德勒和网球运动的巨大热情。在知道本书的中文版进入运作之前,他就
在接受一家瑞士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有一个梦想,真希望这本书能够在中国出版。”
因为这本书,我和瑞内必须互相感谢——他感谢我,是因为我帮他完成了让中国读者看
到这本书的梦想;而我感谢他,当然是因为先有了他的原著,才有了如今的中文版。我
还要感谢承担第35和36章翻译工作的王琳琳,这两个章节取自德文版,以便让中文版读
者能够看到最新鲜的内容。
但最终,费德勒才是我们最需要感谢的人——感谢他的到来,感谢他的表演,感谢他在
球场内外设立的有关天赋、技艺和品德的多个完美标杆。就像网坛名宿伦德尔说过的那
样:“仅仅是因为有机会欣赏到罗杰的球技,我们就应该感到幸运。”而作为我和瑞内
,我们还要感谢他让我们有机会共同完成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中文版如今已确定在五月下旬出版,在那之后的三个月中,费德勒将历经法国公开赛、
温布尔登以及奥运会等多项重大赛事的考验;希望中文版的出版以及中国球迷们的祝福
能为他带来好运,令他在网球历史书中占据更为宏大的篇幅。
张奔斗
2008年4月29日
文摘
插图:
1 从坎普顿公园到巴塞尔:
伯恩奈克村庄坐落于瑞士东北角的圣盖尔莱茵山谷,著名的焚风阵阵吹过阿尔卑斯山麓
,当地居民说着粗鄙的德语方言,相对瑞士的主要城市苏黎世、伯尔尼以及日内瓦,村
民感觉和菜茵河对岸的奥地利以及它的沃拉尔博格省更亲近。往北只有几公里的地方,
莱茵河流入康斯坦斯湖,水域组成了瑞士、奥地利和德国三国的边界。
罗杰·费德勒的父亲罗伯特就生长在伯恩奈克。罗伯特的父亲是一位纺织工人,母亲是
家庭主妇。他在20岁时离开了家乡,并且沿着莱茵河的流向来到了巴塞尔,一个地处瑞
士、德国和法国三角区的边境城市,莱茵河在这里转而向北流出了瑞士国土。巴塞尔是
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化学公司总部所在地,年轻的化学实验室技工罗伯特·费德勒,在
世界上一家顶尖的化工公司——瑞士汽巴公司(ciba)里谋到了他的第一份差事。
在巴塞尔生活了4年之后,罗伯特·费德勒的内心再次陷入流浪的冲动之中,他在1970
年决定移民,彻底离开瑞士。他选择南非一方面是出于巧合,但同时也是因为手续问题
——除了其他一些原因之外,他能够相对轻松地从这个仍被种族隔离政策统治的国家获
得移民签证。另一个巧合是,他在汽巴公司南非分公司找到了一份新工作,这家化学公
司和其他几家外国公司一起,坐落在位于约翰内斯堡郊外国际机场的坎普顿公园里。
正是在坎普顿公园,罗伯特和在汽巴公司担任秘书职务的勒内特·杜兰德(
LynetteDurand)相遇了。勒内特那些生活在农场的大家庭成员都说源自荷兰语的南非
公用语(她有三个兄弟姐妹,父亲是一位工头,母亲则是医生),但她却去了一所英语
学校。她的梦想是尽快存下一笔钱好去欧洲旅行——最希望能去英格兰,因为她父亲曾
在二战期间驻扎在那里。
罗伯特·费德勒是一位谦逊稳重的年轻人,他习惯于首先安静地观察和倾听,然后才操
控事情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运行。他身材不高,有着一个硕大的鼻子和两撇与众不同的
小胡子。他行动敏捷、体格健壮、风趣幽默,没有架子也不存偏见,没有什么比他眯起
眼睛、高耸起浓密的眉毛开怀大笑时更能体现出他的个性。尽管和蔼可亲,但他同样知
道在被冒犯时该如何保护自己;他坚决果敢并且讲求实际,正如一位肖像女画家曾经描
述过的那样,他可以“傀熊咬般犀利”。
拥有一双富有穿透力的眼睛的18岁漂亮女秘书勒内特,1970年和罗伯特·费德勒在公司
自助餐厅里初次相遇时就赢得了他的好感,他们相识并最终成为一对情侣。罗伯特将勒
内特带到了约翰内斯堡的瑞士俱乐部,向她介绍了他的新爱好——网球。这位曾经打过
曲棍球的年轻姑娘很快就爱上了这项运动,并且开始定期训练。这对恋人在南非度过了
一段美好的时光,种族隔离政策几乎未对他们产生任何影响。
罗伯特·费德勒至今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他们会在1973年迁回瑞士。“那种感觉就像是候
鸟。”他说道。回到巴塞尔后,他时常自问为什么不留在南非,特别是当爱侣艰难地受
困于瑞士的狭小国土以及当地人的狭隘观念时。“好在,人总能够很快适应环境。”她
说。这对情侣结婚了,并且在1979年迎来了女儿黛安娜的降生。20个月后,勒内特在
1981年8月8日早晨于巴塞尔的州立医院产下一位男婴,他被起名为罗杰,因为这个名字
用英语发音也很容易。夫妇俩已经感觉到,给他们的儿子起一个英语发音容易的名字最
终会令他受益。
费德勒的姓氏早在1800年之前就已经在伯尔奈克相当知名,而在瑞士实际上是一个非常
不常见的宗族姓氏。一直以来,最著名的一位“费德勒’’是海因里希·费德勒(
Heinrich Federer),这位神父后来成为诗人,并于1928年去世。1966年当他诞辰100
周年时,瑞士还为纪念他发行了邮票。
D*******e
发帖数: 12862
2
他是个性格暴烈的人啊。。。@_@
这书是他哪年出的呀

【在 w**********5 的大作中提到】
: 《费德勒的故事》作为费德勒迄今以来第一本传记,完整地记录了费德勒从一个天赋
: 异禀但性格暴烈的少年,成长为温文尔雅且成就无数的史上最伟大网球运动员的动人过
: 程。
: 媒体推荐
: 他已经完全没有了任何弱点,观赏他的比赛能够给人带来很大的乐趣……所有的纪录在
: 罗杰面前都会摇摇欲坠。
: ——比约恩·博格
: 当我看罗杰比赛的时候,我想说,我简直就是一位球迷……我认为他能够并且必将打破
: 每一项网球纪录。
: ——皮特·桑普拉斯

1 (共1页)
进入Tenni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大家给点credit给戈芬吧小德还了个人情
伴随着费德勒的几组伟大数字巴塞尔公开赛中央球场将命名为“罗杰费德勒球场”
如何制定下半年的参赛计划......费德勒再次面临抉择现在费德勒应该完全没有压力了吧?
费德勒承认有时候会因为连胜对手而心里感到负疚认识这个人吗?“摇滚青年”费德勒 - from Sina Tennis
Djokovic’s father criticizes Roger Federer, Rafael Nadal瑞士的足球迷很有创意啊!!
豆子决定去巴塞尔找老费练手感了(转载)专家:纳达尔难比06年的费德勒 NO.3恐破费纳垄断
巴黎大师赛总监对老费表达不满费德勒曝幼时险些从事足球运动 视巴乔齐达内为偶像
从”瑞士快车"到”罗杰费德勒博士“费德勒今年有望再次拿到10个冠军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费德勒话题: 网球话题: 瑞士话题: 球员话题: 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