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n********n 发帖数: 8336 | 1 新约伦理
作者: 骆振芳
基督教伦理学与新约伦理的区别在于前者以后者为出发点和基础。简单来说基督教伦理
学根据耶稣和他的使徒们的伦理教训,又加上基督教会近两千年的伦理实践,其内容包
括探讨人的道德性,罪与重生,道德理想,及怎样运用基督教伦理原则指导个人生活,
和怎样把这些原则应用于家庭(包括婚姻),社会和国家,或怎样看待战争,经济和文
化生活等等。新约伦理的内容是耶稣和使徒的道德教训,而耶稣教训的中心是上帝的国
(统治),使徒的教训是根据耶稣的教训,使之更适合他们时代的情况。新约伦理指导
人的道德生活,其动力来自对上帝藉耶稣基督赐矛救恩,而发出的感谢(罗5:8)。基
督徒不是藉道德行为来求上帝的悦纳,而是蒙主拯救脱离罪的辖制,他的生活完全由复
活的基督所指导和管理。他所做的一切善行乃是基督在他心中作主的必然结果。新约伦
理可以称为上帝恩典的伦理,上帝的恩典表现在基督为罪人死,为每一个人死。由于上
帝的这种奇妙的爱而焕了出人对上帝的感谢、顺从和信靠,而且满心喜乐接受上帝的恩
典。
耶稣伦理的中心是上帝的国(basileia ),就是上帝的统治(治理)。耶稣宣布上帝
国度信息的要旨是上帝的国非常迫近(可1:15),因此人必须悔改,过圣洁生活才能
进入上帝的国(太25:34),否则将要受到上帝的审判。在某种意义上,上帝的国已经
在耶稣在世的工作中具体而微地实现。耶稣说:"我若靠著上帝的灵赶鬼,这就是上帝
的国临到你们了。"(太12:28)。在耶稣的时代有人被鬼附,意思是说他受魔鬼的辖
制不得自由,但是耶稣具有极大的能力,把人从魔鬼的权柄下释放出来,使人的精神得
到解放,于是上帝的统治(国)就临到他。因此可以说上帝的国既是现实的,也是要在
将来完全实现的。
基督教论理的基础是上帝的拯救,在耶稣的教导中表现为上帝国的来临。使徒保罗的书
信一般分为两部分:(1)教义部分;(2)伦理部分。教义部分主要的内容是上帝对人
的拯救,而伦理部分则是人对上帝拯救的响应,满心感谢地在日常生活中实行上帝的旨
意。但这两部分也不能截然分开,基督徒的伦理生活乃是圣灵在人心中工作的表现。以
罗马书为例,全书的主题是上帝的义。一至十一章是上帝的义成就在基督教赎的工作中
,十二至十五章是上帝的义表现有圣徒生活中。保罗认为基督教伦理的起点是因信称义
,他在十二章的开始用"所以"(oun)这个词把全书的前后两部分联系在一起。这个词涵
义非常深刻,意思是既然上帝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舍命,我们就要献上自己作活祭
。这一切说明基督徒道德生活的动力都是来自上帝,对基督徒来说道德的动力不是出于
高尚的道德生活而提高自己的地位,因为我们整个生活都是出于上帝拯救的作为。
对于基督徒来说,是与非的界限并不是由人的理性的良心来界定的,而是由启示于人的
上帝的旨意来界定。保罗以上帝的义及其表现来说明人的伦理生活,他以重生和基督藉
圣灵所造所的生命上的转变,为伦理生活的先决条件。他义认为一个人要活出道德生活
,必须先作一个新造的人(林后5:17),必须是"在基督里"。
另一位新约重要的作者是使徒约翰,他的著作的伦理基础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整个圣
经都强调要有信心,约翰认为"信"不只是表明心里同意或默认,而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
交托给基督,并且决志遵行他的话(约4:50;5:9;9:7)。信心的实现在于与上帝圣父并
圣子耶稣基督建立团契(交通)的关系,而表现开服务的生活。伦理生活的动力来自与
基督交通的生命,耶稣说他是真葡萄树,信徒是枝子。因为枝子的生命来源是树,所以
能结出丰盛的果实,而主要表现为爱心的行为(约壹3:18)。
新约伦理的特点之一是耶稣不只是言教更是身教,他处处以实际行动作出榜样。人们从
他的一生看到一个崇高道德理想的体现,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基督徒的伦理生活不仅
表现为接受并遵行某些道德原则,而是表现为对基督热诚的效忠。在人类的宗教史中,
耶稣的道德影响力最伟大而无与伦比。
儒家伦理
儒家伦理最真接的来源是《周礼》,首先提出"孝与德"的道德原则,这标志著中国古代
伦理思想的诞生。公元前第八世纪至第三世纪,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代,在这个时代中
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此时中国学术思想空前发展,而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古代思
想空在论理学领域中热烈地讨论有关道德起源、人性的善恶,理想人格和道德修养等问
题。
孔子主张礼治,认为这是治国与维系道德人心之本。他提出"仁"的伦理观念作为礼的道
德基础,用仁来加强礼治。他说:"人也不仁如礼何?"强调"仁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意
识,人们的道德意识提高了就会意识,人们的道德意识提亢,就会自觉自愿地达到礼和
上切要求。孔子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教育群众,以建立"仁"的道德理想,而不要强迫命
令或绳之以法。孔子理想的君主是施行仁政,而不是凭藉暴力。
儒家继承孔子所提出的仁的理想,而提出一些道德原则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三
纲与五常。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儒
家从"天人合一"的观念出发,来解释人类道德性的来源和理想人格。天人合一的意思是
人和天是一致的。在儒家思想中"天"这个概念比较笼统,最初的孔子和孟子基本上认为
天是有位格的上帝,董仲舒特别强调天具有神性这一方面。近代学者认为董仲舒把儒家
思想 神学化。但后来在儒家思想中,天逐渐失去人格神的内涵,而变为义理的"天"或"
自然的天"。孟子认为人的善性是天所赋予的,具有仁德的人可与天交通,而达到天人
相契合的境界。
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意思是天赋我以善德。孔子和孟子都认为上帝是一切道德的来
源。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只有荀子主张性恶,但儒家思想的主张一般认为人性的善的
。关于理想的人格,儒家认为"天命之谓性",意即人的善性和美德是来自天命,即上帝
的旨意。当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说人的意志与上帝合一的境界,就是说人的意
志与上帝的旨意完全一致时,就会实现理想的人格。儒家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
作用;孔子强调君王应该按照道德原则治理百姓,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儒家认为人的道
德修养非常重要,甚至可以决定邦国的命运。儒家基本的思想是道德决定论。
下面我们要概括地介绍一些重要的儒家,和他们在伦理方面的贡献。
(1)孔子(公元前557-479)
他的伦理学说的核心是"仁",他说:"仁爱人。"他认为实行仁有两个基本途径。一个是
"忠",就是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本著这个精神他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意思是如果你要做出某种成就,你也应该帮助别人达到这种成就;如果你要获得某种
知识,你也要帮助别人获得这种知识,另一方面他又提出"恕",所以他说:"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和耶稣所说:"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
待人"是同样的思想,不过孔子是从消极方面来叙述,耶稣是从积极方面来叙述。
儒家认为仁的基础是孝敬父母和弟兄之间的友爱,又认为礼是实行仁的规范。孔子说:
"克已复礼为仁",意思是约束自己以恢复古代的礼仪与道德法规,就可以实行仁。所谓
"礼"是指古代一些关于礼仪与道德的法规。孔子相信有人格意志的天,而且相信自己承
受天命而有一种使命感。他说:"予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
也,没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末畏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当孔子在匡地被囚时
,不知将来遭遇如何。但是他说周文王死后,一切周朝的文化不是由我来继承和发扬吗
?如果天意要毁掉这个文化,我这个后死的人就不会和这个文化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
天意不是要毁掉这个文化,匡地的人能把我怎样呢?但是他对宗教的事也表示无知,他
说:"未知生焉知死?"他有高尚的道德理想,而主张为仁的理想献身说:"志士仁人无
求生以害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具有高尚理想的人,不会为屈辱求生而给仁带来损害,他
们宁愿为正义的事业而献出生命。
(2)孟子(公元前372-289)
孟子把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他说:"君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社稷是国家的
意思。他主张性善,因此人必须具备仁、义、礼、智等等美德。他认为天具有道德属性
,而仁、义、礼、智是处理人们伦理关系的神圣原则,因此,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
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他强调要节制人欲,认为满足物质的欲望并不
能弥辅道德上的空虚,所以他说:"极天下之欲,不足以解夏。"他认为追求至善过有道
德的生活,就可以与天相通相交。他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保守善心,修
养善性的人,才可以待奉天。又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竭尽心思
而追求善,就可以对人的善性有所认识,也就可以对天有所认识。他认为知天和事天是
发扬善性的途径。
(3)董仲舒(公元前179-140)
他向汉武帝建议独尊儒家思想,以奉为正统思想,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他认为天是最
高的哲学观念。他说:"天者神之君,"认为天高于一切神灵。又说"天亦有喜怒之气,
享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各人一样有意志感情。他认为天和人
一样有道德意识,天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人的外部形貌和内心精神都是天的副本。天
关心人事,希望统治者能秉公行义,他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
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惕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如果统治者不替天行
道将必败亡。他认为君臣、父子、夫妇的正确关系都由天定,所以说:"天不变,道亦
不变。"他主张人的认识必须符合天意,而天意"唯圣人能见之。"
(4)朱熹(公元前1130-1200)
他是一位重要的儒家思想阐释者,著有《四书章句集注》等,也是宋朝理学的领袖之一
。中国哲学以"气"代表物质,朱熹关于宇宙的理论是理气二元论,而认为理是第一性的
。他说:"末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关于知与行的关系,他认为知先于行,而行
比知更为重要。他认为人性有两种:一种是天命之性,和种是气质之性。婴儿初生时就
有不同种类的气赋予他们,如果是清气他们就成为愚人或不肖之徒。他认为天理(道德
原则)和人欲(物质欲望)是紧密相关的,但是人欲往往违反天理,所以说:"天理人
欲不容并立。"他主张藉道德修养,才可以"革尽人欲,复明天理",以恢复人原有的善
性。
新约伦理与儒家思想的异同
新约伦理与儒家思想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双方都确信人有道德性,而道德本身又是独立
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思想或愿望为转移。道德的根基在人以外,这个根基新约说是上
帝而儒家说是天。人不能创造道德,也不能动摇或摧毁道德要基。有人认为道德是相对
的,不同民族或阶级的人有不同的道德。其实所谓不同的道德指的是不同的风俗习惯,
而非指绝对的道德理想儒家的仁与新约的爱(agape)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人类共
有的道德理想,并不受民族或阶级的限制。譬如说:"人类需要互助",这是人们共同的
道德理想。你能说有一种特殊的民族或特殊的阶级认为人类不应该互助么?新约思想与
儒家思想不同这处是:儒家认为人可以藉自己努力来达到至善这个崇高的道德理想,但
新约认为人受罪的辖制失去了道德与精神的自由,因此不能自救。人只有靠基督的拯救
和圣灵的更新才能实现至善这个道德理想。
儒家没有看到罪的严重性,正如使徒保罗所说:"因为世人都 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
耀"(罗3:24),新约认为每个人都犯了罪,是罪的奴隶。儒家中有些人把人分为上智
与下愚三类,而认为圣人完全是善的。但新约说每个人都有罪,圣人也不能例外。罪的
希腊原文是hamartia,这个字指的不是一件件具体的罪行,它是一种状态而不是行为。
这个希腊字的原意是:"射箭末中",指的是一种方向性和错误。罪在这一方面的意义是
错误的人生方向,人没能够活出上帝为他树立的目标,就是要荣耀上帝。上帝按照他自
己的形象造人,因此人必须反映出上帝的荣耀。但是人类始祖坠落以来,人未能达到上
帝的要求,这样就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罪是人悖逆上帝与上帝为敌的这种状态。耶稣到
世上来除去人的罪,主要是救人脱离这种罪恶状态。
荀子的性恶说,大体上相当于圣经上所说的罪(hamartia),而孟子的性善说相当于上
帝的形象说。荀子的性恶说原指人的欲望和本能,但欲望 和本能并不是罪,只有欲望
别人造成危害时,才会产生罪。儒家忽略人和自由意志和道德上的选择,因此他们不讲
人的道德责任和上帝的审判。人里面原有的上帝的形象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而纯真的
人性已经被罪所腐蚀。儒家没有看到人类这种严重状况,但耶稣是"那不能看见之上帝
的像"(西1:15)。在基督里面上帝的形象得到完全的恢复,只有藉著耶稣基督,"我们
得知上帝荣耀的光是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林后4:6).使徒保罗说:"不要彼此说谎,因为
你们已经脱去旧人的行为,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象"(
西3:9-10)。腐败坠落的人性必须藉基督的救赎才能得到重生与再造,人在基督里已以
蒙圣灵更新,成为新造的人。儒家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人的善性可以得到恢复和
发展,但新约圣以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保罗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人
;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
儒家有相当高的道德理想,正是因为这种高尚的道德理想教育了中华民族,才使它有数
千年悠久的历史,而创造出灿烂的古代东方文化。基督教伦理滨一个课题就是应该怎样
看待非基督教的道德理想。有些神学家特别强调因信称义的教义。因此对非基督教伦理
采取排斥态度,卜仁纳(brunner)就是这类神学家的代表。但是托马斯o阿奎那认为希
腊伦理学的四主德(明智、公义、坚忍、节制。)乃是道德生活的初步阶段,可以作为
基督教三超德(信、望、爱)的辅充。四主德可以作为基础,而在超德则是它的上层建
筑。非基督教的四主德属于自然领域,而基督教的三超德属于超自然令域。但阿奎那认
为一般非基督教道 德理想的范围过于狭小,因此应该在其上加上三超德:信、望、爱
。三超德导源于上帝的启示,而基督徒需要超自然的上帝恩典的帮助,使三超德在他们
里面得以增长发展。爱(agape)在三超德中有最高的地位,这个爱在爱上帝与爱人的
生活中得以实现。非基督教的道德理想可以帮助人在自然领域中发展他们的善性,而三
超德可以帮助基督徒在超自然领域中实现灵性的生活的理想目的。非基督徒可能在自然
的领域和平面上满足上帝对他们的要求,但是不能在超自然的领域中满足上帝制要求。
从某种意义来说,儒家的仁有点像基督教的爱。但仁的范围比较狭小,孔子提出"仁"的
观念,其目的在于促进各种不同阶级之间的和谐关系。张载的《西铭》中所讲的仁非常
深刻透辙,有些像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的《爱颂》。但张载的这篇文章并非主
张众生平等,他一贯坚持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认为,如果人们之间不以有实
现平等的关系,就不可以达到人间真正爱的关系。我们从儒家思想中强以发现某些真理
的闪光,但是与基督所启示的真光还是差得很远。只有藉基督十字架完全牺牲的爱,才
能真正实现人间爱的关系。
天人合一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但因它忽略了人性中罪的这个事实,天人合一也只是一种
不能实现的理想。人类从宗教与道德方面来说,已经坠落而不可救药,因此需要基督的
救赎。儒家的理想是人可以自救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但这不过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
想而已。
儒家关于道德修养的理论中,也有某些真理的闪光。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是把道德修养
方法是把道德修养与寻求知识结合起来。他们认为藉智能的努力可以登上至善的高峰,
但是他们忽略了信心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基督教的理想是耶稣所教导的"要完全,像
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远远超过儒家的仁和中庸之道思想。达到基督教至善理想的先
决条件是心灵的重生,人得救是本乎上帝的恩典,也是凭信心。
从王夫之和戴震的理论,我们可以见到儒家思想的衰落。王夫之主张人性可以藉后天的
环境达到完全,他认为人有能力养成好的习惯并铸造良好的本性;但是他忽略了这个事
实,就是不良的环境会对人的道德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戴震与王夫之大体上有相同的
见解,他肯定了人的自然欲望,并否认天理与人欲的对立。他们的上述主张表明他们已
陷入唯物主义,而失去了孔子与孟子原有的精神。
在二十世纪中兴起新儒家,这一派思想家主张从基督教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我在此文中
尝试对儒家的一些重要思想加以介绍,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希望藉此有助于促进基督教
与儒家之间的对话。
备注: 骆振芳 金陵协和神学院 教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