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USTC版 - 深切怀念恩师叶笃正先生
相关主题
叶笃正吴孟超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科大三名教师当选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十周年校庆公告(第二号)中国科大地空学院全球招聘会
[转载]侯校长获08年陈嘉庚科学奖大气科学学院?
石油兵团露峥嵘,百位校友休斯顿探讨能源业机遇影帝还真看气象学的专业论文?
中国科大结盟斯坦福麻省理工?温家宝说,我们一方面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碳排放降下来,
中国科大研究精确确定朝鲜2013年地下核爆位置和当量天文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科大地空学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签订互派访问学生协议天文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科大地球物理学类从中科院职称评聘看中国的悲哀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叶笃正话题: 先生话题: 气象学话题: 大气话题: 科大
进入USTC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j****u
发帖数: 1413
1
新闻请见:http://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1883
按:叶笃正逝世,科大人似波澜不惊。我们对郭沫若、严济慈、华罗庚等耳熟能详,却
忘了叶笃正。此刻哀悼先生,不仅是送别大师,也是送别科大人不应忘记的科大老师!
以下为新创基金会向陈月娟教授的约稿。
世界知名的气象学大师,我国大气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叶笃正先生于2013年10月16日仙逝
了,噩耗传来,我心中无限的悲痛。先生不但是我的授业恩师,更是我的引路人,50多
年来,学习上我有幸得到他的悉心教诲,工作上得到他不断的指导和关怀。使我终生难
忘。
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教授的叶笃正(右三)在课后与同学们交流。
我是1958年进入科大地球物理系学习的,这个系是由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
赵九章先生创建的。我所在的大气物理专业就设在地球物理系里。叶笃正先生和顾震潮
先生曾先后担任过我们专业的主任。我们专业分为云雾物理和天气动力学两个专门化。
云雾物理的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由当时的地球物理所的顾震潮研究员负责而天气动力学的
建设则是由叶笃正先生负责(注:现在的大气物理所和地球物理所当时同属于地球物理
所)。建校初期,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叶先生亲自编写讲义,为我们开设了天气动力学
课程,把普通气象学、天气学和动力气象学结合在一起,由他和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的另
两位知名专家陶诗言,杨鉴初先生一起讲授。(注:叶笃正,顾震潮,陶诗言,杨鉴初
是当时地球物理所最顶尖的四位气象学家,被称为叶顾陶杨)。我们能在他们四人的教
导下学习,是非常幸运的。我们的天气动力学课与当时别的学校(如北大等)的气象专业
不同,他们是将普通气象学、天气学和动力气象学分开设课,分开讲授的。而我们的课
程是结合在一起的,讲一种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后接着讲它的动力学过程和变化机理,
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非常创新的做法。叶先生授课除了注重基本原理的讲解外
,还把他们的最新科研成果(如他当时创立的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大气运动的适应
理论等)也放到课程中。叶先生上课特别认真,物理概念特别清楚,对我们要求非常严
格。记得有一次,课间休息时他没有去教师休息室,而是坐在我的位子上,看我的课堂
笔记,发现我有个地方记得不对,当即在我的本子上做了修改。
1964年,我考上了叶先生的研究生,有幸在他的指导下继续学习。他对我们的要求更加
严格了。我们每个周五的晚上都要到他家向他汇报我们公共课的学习情况和文献阅读情
况,安排下周的学习任务。除了听他和陶诗言先生讲授研究生专业课外,他还要求我们
每周都去地球物理所的天气室分析当天的天气图,参加天气会商,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
分析和预测天气的变化。他的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使我受益终生
。可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一年之后就被打断了。先是我们被派到农村参加“四清”工作,
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在文革中,先生的身心都受到严重的摧残。而我则先后被下放到
农场和工厂去劳动锻炼。
直到1971年我被调回科大,不久就随同本专业一起调往吉林大学物理系,在那里新办一
个气象专业。由于文革期间的耽误,我国的气象学教学比欧美和前苏联落后了很多。特
别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使用,国外的数值天气预报(即用电子计算机求解大气动
力学方程组进行天气预报的方法)发展得很快。1972年大学恢复招生后,我们也决定开
设数值天气预报课程。但是,经过文革后,大学教材严重缺乏。特别是数值天气预报的
教材在国内基本上找不到。我只好结合叶先生天气动力学的部分内容和当时美国新出版
的一本数值天气预报书(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George. J. Haltiner,
1971)写了一本数值天气预报讲义。1974年我去北京出差,得知先生刚从“牛棚”被解
放出来不久。我去拜访了他,向他汇报了我们在吉林大学的工作,并请他看看我写的讲
义手稿,给我提提意见。他非常高兴。几天之后,他把我叫到家里,说讲义学得不错,
不足之处,建议我做些修改。我打开我的手稿一看,在上面的不少地方,先生都做了详
细的批注,有些地方还直接做了修改。我当时非常感动,因为我的手稿有十几万字,他
白天要上班(那时上班主要时间都在开会,斗私批修,批林批孔),可以想象,他那几
天每天都要熬到深夜才有可能帮我这么详细的修改我的手稿。还给我手稿之后,他还向
我了解当时学生(工农兵学员)的水平,并和我讨论根据当时学生的情况,那些地方要
讲得浅一些,如何讲解等等。给了我后来的教学很大的帮助。1975年(或76年)国家气
象局为发展我国的数值预报,特别请了美国气象局的Shuman 博士来北京作为期两周的
数值预报讲座。当时想参加听课的人很多。叶先生特别为我搞了一张入场卷,让我从长
春到北京去听课。由此可见先生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支持。
1958年起任我校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专业主任,并讲授《大气动力学》等课程。图
为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叶笃正(左起第7人)与我校地球和空间科学系教师合影。 (
档案馆)
1980年我们原来从科大调到吉林大学的教员又调回科大,恢复科大的大气物理专业。叶
先生知道后特别高兴,那时他已是大气物理所的所长。他特别关心我们专业的重建。让
我和姚克亚老师到北京向他汇报我们专业的重建情况。特别找来陶诗言先生(当时顾震
潮先生和杨鉴初先生已经过世),让我们把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详细念给他们听,给我
们提了不少有益的建议。还委派了大气物理所的周秀骥研究员(院士)来兼任我们的专
业主任。
文革结束以后,国家开始选派一些人去国外学习和做研究工作(即访问学者),1981年
我考上了教育部的公派出国名额。他非常高兴。立即给我写了一封推荐信给美国芝加哥
大学的郭晓岚教授(著名的美籍华人气象学家)。推荐我去当访问学者。他说,由于文
革,他没能把我们几个研究生带出来,他总觉得很遗憾。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他把我们
推荐到他的母校,推荐给他的朋友,希望我们能够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学业。(叶先生和
郭晓岚先生以前都是芝加哥大学地球物理系的研究生,师从著名的气象学大师罗斯贝)
。每当想起这些,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从美国回来后,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外,还参加了大气物理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的研究课题,每年都会去北京两三次,和他见面的机会更多了,每次见到他,他都会询
问学校和专业的情况,询问我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情况。
90年代以后,由于先生年事已高,他逐渐离开了行政岗位。但他仍然活跃在大气科学的
研究领域中。在不少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上都能见到他。他除了自己主持全球变化的研
究项目外,在有关大气科学方面的重要会议以及有关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会议上都
能听到他的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
2008年科大建校50周年前夕,以李崇银院士为首我们几个58级的同学打算为校庆文集写
一本关于“大气科学若干前沿研究” 的书,反映我校同学毕业后在大气科学方面的贡
献。期间我们去拜访了叶先生。那时他已是93岁的高龄,我们到他家时,他还在看文章
。对于我们的“文集” ,他很支持,给我们提了不少建议。提到科大校庆他很兴奋:
时间过得真快,科大建校经50周年了,很怀念科大。我问他能否来校参加校庆活动。他
说可惜他身体不太好,要不然,他是很想再到合肥看看科大的。
2008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叶笃正文选》(中、英文两本),选编了他上世纪50
年代以来的代表性论著。由于早年的论文都没有电子版。《文选》中的大量文章都是重
新打字和排版的。为了尽量减少印刷的错误,出版社让我和钱永甫(叶先生的另一研究
生,科大59级校友,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对打印的中英文稿进行审读。使
我有机会系统性地重读先生各个时期的论文。对先生在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东
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大气运动的适应理论以及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和开拓全球
变化科学新研究领域等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先生的渊博的知识,高
深的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断的创新精神都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
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思想和他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大气科学工作者。
相信先生为之奋斗终生的大气科学事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为
人类的幸福安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叶先生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陈月娟
陈月娟 2013年10月29日
叶笃正先生简介
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
科学院院士叶笃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0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叶笃正,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祖籍安徽安庆。1940年从清华大学气象系毕业。
1943年在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获硕士学位,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5
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0年10月回国后,曾在中科院地球物
理所、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任职。1980年任中科院大气物理
研究所所长,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任中科院副院长。曾任中科院特邀
顾问,国家科委气象组副组长,中国气象学会第19届、20届理事会理事长,芬兰科学院
外籍院士,英国皇家气象学会、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世界气候研究计划联合科学委
员会委员,国际大气物理和气象协会执行委员,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执行局
成员及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顾问等职。
叶笃正先生为中国科大五十周年校庆题词。
1 (共1页)
进入USTC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从中科院职称评聘看中国的悲哀中国科大结盟斯坦福麻省理工?
中科院公布145位院士初步候选人,海归知多少?中国科大研究精确确定朝鲜2013年地下核爆位置和当量
中科院公布145位院士初步候选人,海归知多少?科大地空学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签订互派访问学生协议
外行人来问一句,硕毕业转专业学精算的有没有可能拿全奖。。。科大地球物理学类
叶笃正吴孟超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科大三名教师当选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十周年校庆公告(第二号)中国科大地空学院全球招聘会
[转载]侯校长获08年陈嘉庚科学奖大气科学学院?
石油兵团露峥嵘,百位校友休斯顿探讨能源业机遇影帝还真看气象学的专业论文?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叶笃正话题: 先生话题: 气象学话题: 大气话题: 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