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e*******0 发帖数: 1487 | 1 从前mit上有个帖子讲一个美国法庭物色陪审团成员的事儿,说法庭更愿意找一个普通
人来做陪审团成员,不愿意找专家学者或者有名的人物,因为这些人的是非观不具有代
表性。
毁容门事件在mit上沸沸扬扬,吵做一团,颇有些人想看到事件背后女孩自己的身上有
没有什么让男孩动手的因素,这就验证了那个帖子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书读多了,脑子
就坏了,是非不分了。为啥是非不分了呢?因为脑袋里关于细节的问题太多了。任何一
个事件,粗线条的描述可以让人一下子抓住事件的中心思想,得出明确的结论。其实,
大多数人的简单的大脑也就够做这么一点点工作而已。就像一个没学过任何力学知识的
人都会明确地判断出来苹果熟的挂不住的时候,一定会掉到地面上一样,但是一个没学
明白万有引力的人,一定会怀疑为啥苹果会掉到地上,而不是掉到太阳上去一样。任何
一个事件如果细分下去,就会出现无数的可能性和复杂的逻辑推断,书读得太多的人,
常常会自以为聪明地一头钻进一个个细节分析中,再也找不到来时的路了。这样的糊涂
虫去做陪审,结论自然是糊涂酱子一缸。反到是普通人,只从最全局的甚至是最表象的
轮廓出发,直接判定大是大非,不会被一些迷人的细节困扰。所以,老毛说的好:人民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毛老的大智慧在美国也就是一个应用型的普通智慧而已。可见
,在这个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智慧之路要走。) | a*******e 发帖数: 3897 | 2 去看看John Grisham的书吧,看看里边诉辩两方的律师怎么挑选陪审团成员的,里边猫
腻大着呢,不只是挑一个普通人那么简单。 | e*******0 发帖数: 1487 | 3 说的就是这个,如果你粗线条的看法庭怎么挑选陪审团成员,就会看到合理的倾向性。
如果你挑出某个案例来分析,一不小心就会看到满眼猫腻。所以,今天的美国,学统计
分析的工作机会特别多一些,说明美国的智慧正在升级中,更加看重客观的统计分析结
果而不是个案结果。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去看看John Grisham的书吧,看看里边诉辩两方的律师怎么挑选陪审团成员的,里边猫 : 腻大着呢,不只是挑一个普通人那么简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