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aterWorld版 -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儒家文化背
相关主题
关于方舟子的惊天大秘密大神给郭文贵的人格总结
依赖型人格障碍从朱熹的“格物致知”到“科学”
偏执型人格障碍中国未来30年有三种前景
F2的我生活该如何继续,钱真的重于一切吗?别说文理了,专业歧视很普遍啊
刘莉莉精神上的问题还是有病可循的京城多名基督徒受骚扰 黑社会流氓化恶招不断
预测大结局:方舟子被休假性治疗有感Asian:从来就不把自己当作弱势的一方,也从来不提额外的要求
一对亲兄妹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发生性关系吗?(ZZ )为什么我的形象不完整显示?
同性恋,乱伦,一夫多妻是不同概念吧?不要混为一谈在中国人祸等于天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160话题: 父亲话题: 自恋话题: 人格话题: 自已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6
发帖数: 14
1
[摘要]:本文作者运用精神分析学对自恋和自恋性障碍研究的成果, 通过对一组受过
良好教育,有较浓儒家文化的家庭背景, 且有一定的工作业绩,但缺乏基本共情能力
的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试图阐述儒家文化对这类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以及这种
文化的哪些要素在家庭互动中导致了这种人格障碍的形成。历代儒家认为内圣之学----
-即如何通过自我努力而成为圣人,是儒家全部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但儒家的人文理
想常常在现实中落空。对历史上儒家文化的这一凄惨命运应该如何解释?作者结合临床
观察认为,这与儒家文化中的内在本质有必然的联系。儒家思想中过份强调理性,贬低
情感的“君子”“圣人”的理想人格的社会期待;“人人关系”将“己” 作为人际关
系中的一点,缺乏对个人承诺所致的“自我客体” 式家庭人际关系;“己所不欲,勿
施予人”“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以“己” 为出发点的认知方式;以
及儒家“修齐治平”的奋斗目标、过份的耻感和权威崇拜均蕴含有明显的自恋趋向。这
些文化特质往往成为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温床。为此,作者尝试用精神分析学和社会学的
知识对儒家文化的反思之道,希翼加深对代表儒家文化的圣贤人格的理解。以及回应第
三代儒家提出的“利用弗洛伊德学说对人性阴暗面的了解,弥补儒家在这方面历来认识
比较肤浅的缺陷”。
[关键词]: 自恋型人格障碍  儒家文化  社会化  
The Confucianism background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Abstract]:A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ersonality disorder who grew up in
families with strong Confucianism background,    well
educated and professionally successful, yet lacked the basic ability of
empathy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view of narcissism in psychodynamics.
This article tried to describe how Confucianism influenced on the formation
of this type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which  characteristics in
Confucianism could serve to be the basis of this type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within family interaction. The core theory of Confucianism was how
to become a Grand Man through self-cultivation. But, this moral idealism
often  failed in Chinese history . How to explain this sad situation
about Confucianism?    This article utilized the result from
my observation of a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ersonality disorder, revealing
that this situation in Confucianism is related with the core of itself. So
that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goal of moral
idealizing personality, the model of projective cognition and self-objectiv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 very strong  sense of shame and obeying
authority in Confucianism. It exposes  a strong narcissistic tendency
which is warm bed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ried to analyze narcissistic character  in  Chinese
main Culture---Confucianism, hoping to get to know about moral idealizing
personality in Confucianism more deeply.  And also echoes to an view of
third generation Confucianism which utilized the understanding of sin of
human nature from Freud’s theory instead of  the  fault of 
Confucianism from this viewpoint
[Key words]: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Confucianism  Socialization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有关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 关于个体社会化的生理情感基础
三、 关于互动及自我的形成
四、 关于儿童道德社会化
五、精神分析学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
六、东西方文化中有关儒家文化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七、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不同家庭背景的一组自恋型人格障碍
患者的描述及分析
一、乡村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患者
二、官员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患者
三、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患者
四、商人家庭出身的患者
五、普通职员家庭出身的患者
六、小结
第四章        儒家文化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
影响
一、“圣贤人格” 过份崇尚理性导致过份理想化与权威崇拜
二、“人人关系” 导致“自我客体” 式的人际关系网
三、“为己之学” 导致缺乏共情能力
四、“修齐治平” 与“人人关系”导致过份在意外在评价。
五、小结
第五章        对儒家文化的反思
一、对儒家文化的辨证思考
二、对家庭中人际互动的思考
结语
附录
一、注解
二、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
160;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儒家文化背景
    
            &#
160;            
       第一章     &#
160;   绪       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笔者在十多年的精神病医生和临床心
理医生的工作中,发现了这样一类病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有很好的职业经历,崇
尚理性且工作学习成绩显著。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缺乏基本的共情能力---即不能站
在他人的角度体会他人的心灵并认识和允许他人的独立性,不能与人建立真正的基于两
个独立个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的关系。这种情形在他们的亲密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中更为
突出。他们常因严重的亲情关系如婚姻爱情关系、亲子关系的困难以及严重的抑郁焦虑
情绪就诊。这类病人身上表现出严重的病理性自恋的人格特征。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患
者如此崇尚理性?他们内心经历的如此严重的角色冲突昭示了什么样的角色期待?这种
以已及人,无视他人独立存在的人际认知方式又是怎样造就的……?
遗憾的是目前在国内文献中仅见一例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个案报告。在此报告中作者称由
于这类人格障碍的特征与精神障碍的相似性很小,临床上鲜有认识这类问题的经验,但
人群中这类人格障碍者并不少见[罗小年等,1999]。   鉴于这个领域在国
内几乎空白的状态,它急需人们去认识这类问题的起源与本质。这种状况激起了我探讨
这类问题的兴趣。
结合我的患者的情况,我发现他们的家庭背景有一共同点,即这种家庭内弥谩着浓郁的
传统儒家道德伦理观,儒家的某些价值似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座右铭。带着这种职业性的
临床体验,笔者思考 ;如果我们假设文化很重要, 假设人们用极为珍视的或下意识地
信奉的价值观指导他们的行为,是否患者生长的家庭环境中的儒家文化氛围影响了患者
这类人格的形成?这种文化的哪些伦理价值观影响了这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行为,怎
样的互动成了这类人格障碍的温床?
 最经典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在一个人成长的最初五年就已经定型,而其后
的发展变化都是不重要的[弗洛伊德著,车文博译,1998]。如此看来我们只要研究家庭
就够了。但现代西方有关人格的发展已在赶终身发展观的时氅,这样,研究所涉及的范
围就不只是家庭,还包括学校和工作单位,以及时代的变迁。这后一种观点恰恰表明文
化对人格是有重大影响的。
根据上述观点,中国人在其生命最初五年的发展也是摆脱不了文化的影响的,中国的核
心家庭直到当代和西方也是大相径庭的。中国的家庭作为最小的社会单位确实是一个特
殊的社会文化系统,他对塑造个体人格和社会角色,实现世代交替、保持历史的连续性
和中国社会封建秩序的稳定性及其长期延续,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的作用和效力。[
邵伏先,1989]   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的次序和规范也是家庭关系法则的扩
展和演变,人们对家庭关系的意识是人际认知的基础。而且,家庭和国家存在同构效应
。“中国家族制度实在决定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命运,乃至中国整个文化的命运!”[梁
漱溟,2000] 同时,研究精神分析学的学者们认为人们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均来自童年
的亲情关系。
中国文化是错综复杂的,它的历程一直是多种文化相互冲突融合的过程。但儒家文化自
始至终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是包含了一套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在内的庞大的体
系,它通过集体无意识早已进入到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 而且,中国的家庭形式保证
了儒家文化仍在潜移默化地左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李孟潮,2001]
由此,我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系统上,探讨上述的一类病人在家
庭环境中的社会化过程,以及在随后的发展中,他们到底内化了些什么文化规则?本研
究利用对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个案的分析,尝试以此为基础,将研究从这些个体发生层
面推进到中国文化的群体发生层面;从对个体的心理结构与功能的解释推进到对群体的
无意识与意识的结构与功能的解释。进而探讨这类人格障碍的社会文化因素。希翼能对
我们群体生存环境更多一点理性的了解。也是从一个侧面来探讨中国弥漫着儒家文化的
某些家庭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本文拟通过个案分析来做“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 是一种描述性研究。 这是一种在西方被广泛应用,近年才被介绍到
中国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 英文为“Qualitative Research” 它与“定性研究”
的英文一致,这意味着它们有许多类似之处,如强调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但也有许
多不同之处:在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基本上没有系统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的要求
,具有较大的习惯性和自发性,主要是发挥一种议论和舆论的功能(景天魁,1994:46-48
)。它更多的是一种研究者个人观点的阐发,通常结合社会当下的时弊和需要对有关问
题进行论说或提供建议。而“质的研究”十分强调在自然情境中与被研究者互动,在原
始资料的基础上建构结论或理论,其探究方式不包括纯粹的哲学思辩、个人见解和逻辑
推理,也不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工作总结。在这一点上,“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有共
同之处。尽管两者在资料类型以及分析资料和利用资料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将
原始资料作为立论的基础。
        至今,“质的研究”已经建立起了一
些比较系统的方法规范和制约机制,研究者需要对有可能影响研究的诸多个人因素以及
研究的具体过程有明确的意识和反省,而“定性研究”尚未有这类意识和要求(高一虹,
1998:4)。从这个意义上看,“定性研究”似乎主要基于的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辩的传
统,而“质的研究”主要遵循的是现象学的、阐释学的传统。质的研究更加强调研究的
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而“定性研究”比较偏向研究的结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
”[ 陈向明,2000]
        质的研究以解释性理解和提出新问题
为研究的目的,它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研究过程中强调双方的互动,强调研究
者的共情。[ 陈向明,2000]
        本研究的对象来自自愿接受精神分析
式心理治疗的病人以及患者的家人。人数为20人。接受访谈者的年龄在20--60岁之间。
患者家人与治疗师的面谈多为应治疗师的要求,他们见治疗师的动机是帮助病人恢复而
并不认为自已有问题。20人均接受了MMPI人格量表和PDQ--4人格量表测试。 [心理卫生
评定量表手册,1999] 显示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
        本研究经验的积累来自90年代中期,
在临床中发现有类心理障碍的病人始终不能很好地认识,他们在现实中算得上通常意义
的好人。带着这个疑惑,笔者去美国接受了近两年半的精神分析训练,并接受了100小
时的个人分析。在美期间,对这类型人格障碍有了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回国后就开始了
对这类人格问题的探究。所以本研究蕴酿的时间要从90年代中期算起。真正动手收集资
料是在2000年9月至2001年4月,时间跨度七个月。与每个被观察者(包括患者与患者家
属)面谈的时间为1小时至43小时。属无结构式开放性访谈[风笑天,1996]。每周一次
或每周2-3次,每次1小时,每次都是预先约好时间。地点为固定不变的心理治疗室。以
现场笔录事后整理的方式收集资料。
 
 
 
 
 
 
第二章 文献综述
 
       梳理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似必在以下几个
方面整理他人的研究成果以作我们研究的基础。
一、 有关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几个基本概念
1.人格
        人格(Personality)是个相当宽泛的
概念。我国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
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
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陈仲庚等,1986] 。社会学家认为, 人格指
的是特殊的思想, 感觉和自我观照的模式, 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
特征。 人格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 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 行为(技
能、天赋和能力水平) 及情感(感觉这感情)[ 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 1999 
]。
2.健康人格
        所谓健康人格是指在世界上一些行为
方式使人生气勃勃, 并且还不危害他人、动物及供给我们一切生计的环境。这些行为方
式,我们称之为健康人格。健康人格意味着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人,一个拥有自由和责任
的人, 而不是一个感情冲动的消极工具或他人所期望的人。对他人方面,健康人格也
把他人看作是一个人, 而不是物或工具。他们生活在与同等地位的人的“我与你” 的
对话关系之中,而不是“我与它” 的关系。[悉尼. 乔拉德等著,刘劲等译,1990]
3.自恋型人格
        人格分为不同类型,自恋型人格是其
中之一。这种人格具有如下特征:
⑴ 无所不能
⑵ 喜欢被赞美
⑶ 较好的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在公众场所获得较好的人格评价
⑷ 亲密关系的困难(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
⑸ 通常具有较高智能或漂亮的外貌[Otto.F.Kernberg,1999]
4.自恋型人格障碍
        DSM--III—R[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中将许多症状描述为人格偏离或病态人格, 这些偏离和病态已成为习惯的模式并形成一
种特质记忆而存留, 在遭遇某种情境时便重复开始和结束(如抑郁症的发作) 。自恋型
人格障碍的诊断也是如此。
        自恋型人格障碍开始于成年的早期,
并一直持续到目前,在临床上病人的表现符合下列五条以及五条以上即被认定为患自恋
型人格障碍:
⑴ 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比如:夸大成就和天赋,虽然没有相应的成就,却期待
被看作是最优秀的。?
⑵ 被无限制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
⑶  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并相信自己仅能被其它同样特别的或高地位的
人理解,或应该被联想到与上述的人为一类。?
⑷  对赞美成瘾。?
⑸  有特权者的自我感觉,比如,无由地期待特殊的好的对待,认为他人应自动
地顺从自已。是人际间的冒险者,比如,摄取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⑹  缺乏共情的能力,没有认识或认同其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的欲望。?
⑺  常常嫉妒他人或相信其他人嫉妒自己。?
⑻  表现一种高傲自大的行为或态度。[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四版,美国精神
病协会,1994]
 二、关于个体社会化的生理情感基础
         也许,在儿童社会化的研究中
最重要的要算是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假定了。弗洛伊德将人格早期的发展分为
五个阶段,并认为这些阶段提供不同的经验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这个发展模式描绘
了个性的发展及其在各个不同阶段的本能愿望,每种愿望都与亲子关系相联系。亲子关
系反映了对儿童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家庭环境。比如,处在“生殖器期”( 大约4,5—7
岁)的孩子由于“恋父或恋母情结” 的影响,冲突会在父---母---孩的三角关系中产
生。这个时间,孩子会压抑自己的愿望,按照社会规范及家庭成员的道德标准行事,会
竭力从道德规范到信念等仿效父亲或母亲。因此,“恋父或恋母情结” 也为超我的发
展打下了基础。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 自我、 和超我。其中本我是一个
与本能有关的,完全无意识积累的充满欲望和情感的非理性心理能量,追求内驱力的满
足。自我是指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它代表理智与常识,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
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超我指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它代表良心,自我理想,
它限制本我,指导自我,达到自我典范。弗洛伊德的理论强调了在社会化过程中生理基
础和情感的力量。他认为我们大量的心理活动产生于无意识领域,这是我们的意识和“
理性” 难以进入的区域。但,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三个部分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自我完
善的质的变化,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述三者保持平衡,
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车文博,1998] 弗氏的这个观点提示了生命的本能是个体
发展的基础,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完善是人格发展的趋势。 所有这些过程都发
生在家庭关系中。因而,德国家庭治疗家佩塞施基安认为,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说
,家庭的基本功能如下:家庭是满足需要的地方(本我功能);家庭中良心遵循着行为
规范,内驱力被家庭和社会规范所压制(超我功能);家庭还需要妥协、寻求一致、以
及防御(自我功能)[德:诺?佩塞施基安,1997]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麦独孤认
为本能是推动人类一切活动的力量,是策动和维持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而本能的核心
是情绪体验。当若干本能指向同一客体时,这种混合情绪的集合就构成了感情。麦独孤
认为感情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遂渐发展的过程,是在个体与其所属的有组织的社会的相
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威廉?麦独孤,1998]  所以任何高尚情感的发展离不
开本能情绪的推动。
三、关于互动及自我的形成
        所谓自我,是指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
征和社会认同的意识与感觉,就是我是谁,我怎样与他人区分开来?自我的发展,极大
地依赖于社会化的过程[美: 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等译,1999]。查尔斯?库利认为自我
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可以说是对他人是如何想象我们的自己内在的反应。他人就象一面
镜子呈现出我们自我的印象,这种自我被其称之为镜中我。库利相信,自我在初级群体
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家庭就是这样一个最重要的群体,父母是这群体最重要的个体,
孩子通过模仿和认同父母而试图成为父母期望的人。库利认为,家庭和儿童的嬉戏群体
是我们所遇到的最初的社会化主体,这类群体是“人类本性的培养所”。[美: 戴维?
波普诺著, 李强等译,1999]
      不可否认,在家庭这个人类本性的培养所中,最重
要的互动是在亲子关系中。年幼的儿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系统与他们的父母进行沟通和
互动,他们通过模访父母的行为继而产生对他人行为意义的认识,学习文化的象征意义
,并且从父母对自己行为的奖惩上对自已的行为进行修正。因此,儿童的自我观念,在
其早期,就是自己与其他自我间的关系系统。由于他人对儿童的态度,如称赞、责备、
感激、愤怒等,儿童很快理解了这些态度的含义 ,根据别人对他的看法、态度来看待
自已以及建构、修改自我观念。也就是说,儿童自我观念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
接受他所了解的别人对他的观念而完成的。
[威廉?麦独孤,1998]  
        弗洛伊德也强调了早年家庭中亲子关
系对儿童社会化的重大影响,他认为成年期人们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幼年与父母
关系的基础上,儿童期遭遇的重要事件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米德认为角色扮演是互动得以
进行的基本条件。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互动,就是因为人们能够辨认和理解他人
所使用的交往符号的意义并通过角色而预知对方的反应。[周晓虹,2001] 儿童的角色
扮演来自两个方面,一为模仿认同父母,二为对父母期待的执行。
          在这样的过程中, 符号
互动理论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是在经过主观定义后的世界中活动的,而不是对客
观的现实进行直接的反应。[周晓红,2001] 这一规律运用到个人身份的层次上就是:
如果周围的人把我看作是一个“生活放荡的人”, 那么事实如何并不重要,但这些人
对我的界定和反应却很重要。面对人们的定义和反应,我别无选择,我只能按“生活放
荡” 的方式去生活。因而,人们自我角色的扮演是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取决于人们在
互动中的自我形象。角色扮演是否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性因素则取决于情感的投入。如父
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互动中,对孩子的需要投入了共情的理解,就能帮助孩子发展相同的
情感,而使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角色与情感融为一体。同时,儿童在发展自我概念的同
时,也在发展有关他人的基本概念,他们总是对那些对儿童的需要作出恰当反应的人产
生信任感。
        人类的互动和动物行为的区别在于它
是由文化意义所规定的。  在儿童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家长通过有意或无意的
行为将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道德价值、对角色的期待(如中国文化中的望子成龙)以及
行为规范传承给后代。儿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行为的奖惩、模仿和认同父母,以及内
化从父母那儿习得的价值规范、角色期待逐步发展自我,从生物人变为社会人。
四、关于儿童道德社会化
        随着情感的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也
经历了由低到高的过程。麦独孤认为儿童行为在经过了社会奖惩机制的控制后,逐步发
展到以社会的赞许和反对进行行为调节。他将这个阶段的利他行为描述为虚假的利他行
为和准利他行为,他认为它们均产生于利已的基础上。比如说,虚假的利他动机者不愿
看到旁人阴郁不悦的面孔,因为这让他们沮丧,他们为了让阴郁者高兴起来而做些有益
于人的事情,但前提是能从自己慷慨行为受益者的认可中得到满足,尤其是受惠者表现
出感激与尊敬之情。与虚假利他相并列的是准利他行为,麦独孤认为这类行为源自自我
感情的扩展,在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比如,我们热爱一个人并为此产生为某人的幸福
贡献一切的心愿。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能从这种为所爱者奉献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自我的获得快乐似乎是利己行为,但是,这种自我感情可以沿着因爱这个人而扩展到爱
他的家人、国家等。扩展了的自我感情可以衍生许多动机,推动人们做出可能包括自我
牺性在内的种种行为。麦独孤认为这些利已感情的准利他扩张,构成了个体道德特质的
极重要部分。这也为道德向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个人有
能力进行道德判断,认识到现行社会规范并不都是完善的。“行为准则由 ‘理想行为
’调控,个体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行动,而不计较周围社会环境的称许或责难” 。[
威廉?麦独孤,1998]      
       认知发展理论的学者们认为儿童的社会化(
包括道德发展在内)是与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并行不悖的过程。柯尔伯格认为虽然儿童的
理智(智力或逻辑思维)发展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是来
自个体之间的互动、个体之间直接的道德争论。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随着个体承
担社会角色机会的增多,个体的道德经验不断
结构化,不断同化吸收和调整平衡新的道德经验,从而使个体的道德结构产生新的质变
,飞跃到新的发展水平。[KOHIBERG.L,1984]
五、精神分析学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成年期人们所有
的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幼年与父母关系的基础上,儿童期遭遇的重要事件将会对人的一
生产生重要影响。为此,他强调了早年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重大影响。
         弗洛依德认为个体在生命的早
期是自恋的。随着个体社会化正常的发展,个体逐步将爱自己的能力发展至爱他人。自
恋是一种精神能量,见于生命的早期。个体为了应付与母体分离的焦虑,在一段时期内
需要将养育者当成自己的一部份来体验。在这个时期,孩子爱养育自已的人是将其当作
自已的一体来爱的。这被称之为原始的自恋,它是一种活命的功能,其目的在于自我保
护。原始自恋见于每一个人。随着个体发展的健康,这种爱将会投向他人(客体)。但
是,如果投向他人的爱遭受挫折,这种朝向外的爱会折返回自我,这种现象被称为继发
性自恋,亦即临床上的病理性自恋。这类人在以后爱的选择中,不是以他者为模型,而
是以自我为模型,他们明显地将自我或自我理想作为爱的对象。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成
熟起来,就不会长久地保持这种童年期完美自恋的幻觉,他将以寻求理想化的自我来代
替自恋的爱。[弗洛依德文集,车文博译,1998]
        阿德勒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对自恋的
影响。他认为自恋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尊,而自尊与优越、安全、完美以及成功等社会
价值是分不开的。如果社会文化价值系统对以上诸方面的要求过高,人们在正常生活中
满足不了的自尊就要用病态的方式满足。[Heinz.L.Ausbacher, 1985]
        霍妮认为神经症人格(霍妮对一切心
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的总称)本质上来源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对个人施加的影响。她认为人
性,人的各种倾向和追求,人所受到的压抑和挫折,人的内心冲突和焦虑,乃至什么是
正常人格,什么是病态人格的标准,所有这一切都因文化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
她认为病人身上反复发生的那些心理困扰与正常人相比仅是程度的差异。同一文化中的
大多数人都会面临同样问题,这是由存在于我们时代和我们文化中的种种困境造就的。
[杨鑫辉主编,1998]
         近三十年来,国外对自恋的研
究非常活跃。1967年杰夫(Joffe)指出“临床上认识自恋和自恋障碍必须要考虑到社
会文化对其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和理想是总体心理学很重要的部分,因而研究自
恋必须考虑上述因素。”[Moore and Fine,1995]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家和
精神分析家科胡特(Heinz.kohut)根据他的临床发现,给予了自恋型人格障碍最全面
的描述和临床解释。他的主要观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体化的自我客体关系(
selfobject) ①科胡特发现这类病人与客体显现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称之为自我客体
关系[Sidney.Weissman,1999]。在这种关系中,主体潜意识地将客体当作一个从属于自
已的个体,当作自已身体的一部份。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严重的自我界限混乱或没有自
我界限。
         二是无所不能的自身。科胡特
认为在心理发育的早期孩子需要养育者共情(empath)②的接纳和肯定他们带有幻想的雄
心, 并允许将养育者理想化。 随着与养育者的互动,孩子学会分别哪些是幻想,哪些
可成为真实,并发展出正常的自尊、雄心和自我理想。这个阶段正常发展,才能保障随
后与他人的关系的正常发展,才有能力区分自己与他人。反之,如果养育者不能共情地
接纳,就会导致正常发展必需的早期的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Gandolf.Alnes,
1983]   。缺失导致的后果为此种需要代偿性地加强,  表现为在随
后的人际交往中对他者过份理想化,以及自认为无所不能。
         三是对赞美的无限需要。 将他
人过份理想化反映了早年的心理创伤,是由于病人希望以此来代替自身缺失的那部分精
神结构。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一个全能的神化的他人,并潜意识地将其当作自已的一部
份。这类病人,在他们随后的人际关系中出于对早年缺失共情接纳的补偿,以对赞美无
限的需要来证实自己无所不能。[Gandolf.Alnes,1983]
         四是缺乏共情的能力。所谓共
情是指能站在他人角度体验他人苦和乐的能力。自恋者由于与他人之间缺乏人际界限,
他们无能力去理解他人行为的意义,他们理解和体验他人是将他人当作自己或自己身体
的一部份。他们赞美他人是将他人潜意识地当作一个自身客体以满足自己的自恋。&#
160;      
         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在所有正
常的爱的关系中,都包含有自恋的因素。如何区别正常与异常不太可能有一个定量的尺
度。但是正常的爱的关系与病态的自恋的区别在于:正常爱的关系中,虽然有时也将自
我理想投射⑶到对方身上,但能意识到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于自己的欲望和
需要。对自已来讲是很好或很坏的东西,对他人就不一定好或坏。这被称之为共情的能
力。[Miriam.Elson,1987]
        但病态的自恋者则不同,在人际关系
中,他们没有共情的能力,他们全按他或她自己的欲望来认知他人。极端一点地说,病
态自恋者无视周围人的存在。他眼中只存在自己,周围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只被当作一个
用具。或仅被作为一面理想化的镜子,从中可照出同样理想化的自身。美国当代精神分
析家肯伯格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似乎除了自已之外,不爱任何人,但事实上他们爱自
已象他们爱别人一样无能,因为他们根本无爱的能力。[Otto.F.Kernberg,1999]
?   五是环境与文化对自恋病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科胡特是近代对自
恋病理研究作出最伟大贡献的人物。他认为环境和文化对自恋病理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
用。他认为“环境必须提供给人必须的经验,让一个孩子成长不光是作为一个人,而且
要感觉到是个人[Stephen.A.Mitchell,1995]”。 他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是一群“悲
剧性的人(tragic man)”[ Johan.Gedo,1999]。这种悲剧性人格表现在他们除了在乎他
人、社会的评价外,并不知道自已真正需要什么。由于既不能感受自己、也不能感受他
人而成为真正精神上的孤独者。
        
六 、东西方文化中有关儒家文化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1.黑子刻的研究
        美国学者黑子刻认为儒家人格被一种
需要依赖其社会上层以求得权威指导的沉重焦虑所支配。这种焦虑与紧张的心理基础成
了刺激中国文明转换的一种“内部动力”。 控制焦虑依赖于“神性自我”, 即相信人
人具有神性,对神性自我的相信具有宗教信仰的功效。但,由于“君君臣臣” 的伦理
要求,这种精神气质表现在现存社会中,就是“自我神性” 式的极权主义具有最高最
强的控制力。也就是说,这种“神性自我” 总是被放在现实中的权威身上,“神性自
我” 变成了“神性他人”。因而这样就导致了神性自律与对权威依赖之间的矛盾。个
人寻求的是天人合一,天作为一种超越方式存在于自我之外时离人很远,但天作为内在
自我的一种特定感情状态-----即合一时,那又离人很近。因此,个人的道德感和认同
感就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行为规范之间来回摇摆。 墨子刻的学贯中
西的大手笔确让人有震耳发馈之感。[沙莲香等,2001]
2.20世纪上中叶中国学者的研究
          林语堂在《中国人》一
书中论及中国人的性格时,认为儒家,特别是宋代的儒家坚信理智可以压倒感情,控制
感情。对生活和人性的老成的理解现在是,并且一直是中国人理想性格的根本,这种中
国理性的崇高地位使中国人失去了自己对事物的希望与欲念。他认为中国人性格中的保
守性表现的是中国人的自豪感,“它是建立在对生活感到满足的基础上。由于人们在这
个世界的生活中,通常很少有值得引以为傲和使人满足的东西,这样就成了内心丰富的
标志。”[林语堂,2000]
         中国近代大儒梁漱溟先生提出
了中国人人格中有知耻要强,人生向上,爱面子以至于欺伪的特性。并列出中国文化患
有早熟病且有五大病象。其一曰:“幼稚,中国文化实是一成熟了的文化,然而形态间
又时或显露幼稚。举例言之,人与人之间的隶属关系……子女若为其尊亲所属有,妇人
若为其丈夫所属有。乃至主奴之分,…… 其实它乃以走伦理情谊之路,既鲜西洋中古
对于个人过分之压制干涉,遂亦无西洋近世个人自由之确然奠立。” 其二为老衰。其
三为不落实。“中国文化有些从心发出来,便不免理想多过现实,有不落实之病。”其
四落于消极亦再无前途,由于过份的理想主义导致与现实的隔离而致消极无望。其五暖
昧而不明爽。梁氏对中国文化的把脉问诊可谓锐利独到。[梁漱溟,2000]
3.沙莲香等人的研究
           沙莲香等将研究
的兴趣放在中国人百年奋斗的精神人格力量上。她的研究在寻求正面的,积极的精神力
量。她认为忠恕是最能体现“仁道” “修身” 精神的人格质素,恕道至诚人格是人格
中的精品,是种理想人格。她将恕道至诚人格与中庸人格区分开来,认为中庸人格次于
至诚人格,是中国人基础人格的核心。[沙莲香,2001] 沙氏的观点给本研究这样的启示
:当我们将自恋型人格与儒家文化连在一起时,似乎带来了这样的矛盾----即与儒家中
庸之道的矛盾。但如果我们将自恋型人格障碍视作所谓“精品” 人格的病态发展,沙
氏的观点则给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
         青年学者翟学伟在对被鲁讯先
生称为是“中国人精神的纲领”---面子的研究上独树一帜。他以为,由于中国社会是
一个重视和讲究“关系” 的社会,中国人相应地把重点放在面子上,因为,面子关系
到他人的评价,而评价的好坏影响到关系的保持。由于老要顾全“面子”, 希望在他
人的心目中保有良好的印象,常不得不说有违自已意愿的话和不得不做有违自已意愿的
事。因而在社会互动中并非要以自我形象“脸” 的建立来获得心理地位---“面子”,
做人的重点已不落在自已的人格与品性的施展上,而是放在他人的评价或表面应酬上。
[沙莲香等,1998]翟的观点具有闪光之处。
         总之,有关人格与文化的关系
的研究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国近代的落后与奋进也让许许多多的目光聚焦在中国文化
与人格的研究上,这些研究成果提供给我们认识自己的工具,也激起我们对未解之谜深
究的兴趣。
七、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
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分析了近代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现那些对资
本主义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人,绝大多数是来源于有新教家庭背景的新教徒。由此,韦伯
认为环境-----即家族共同体和父母家庭所首肯的新教伦理影响了资本主义性格的形成
。[于晓等译,1987]
        韦伯的理论引发了本研究的思路,使
我试图探讨以下问题:本文所涉及的一组自恋型人格障碍病人家庭中主导的文化是什么
?该文化与这种人格障碍有否关系?这种文化的哪些要素引导了家庭中的亲子互动从而
影响了这种人格障碍的形成。
        学术界的一个较为共同的看法是:遗
传的素质仅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
所加入的社会生活,取决于个体经历的社会化进程。而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
次上:宏观的社会文化层次和微观的个体生活情境层次。社会文化层次是个体人格形成
和发展的宏观背景,个体生活情境层次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微观机制。对个体人格
的形成和发展影响重大的是个体童年期的家庭生活,其中包括儿童在家庭内所处的地位
,亲子关系以及父母的抚养方式[周晓虹,2001]。而实际上,个体的家庭环境是社会文
化在某些方面的缩影,并传承了社会文化。
        持人格发展终身观的学者将认为生命
其它时期的社会化过程也很重要。但笔者在本研究中将研究的视野放在家庭文化对其成
员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上。因为,中国社会直到当代仍有着与西方社会不同的家庭系统。
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它是一个社会单位,一个社会文化系统,它对中国人有着终身的
影响。学者们在上述六个方面的观点,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  
⑴  生理情感是社会化的重要基础,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因素。
⑵  幼年期家庭内亲子互动的方式是自我形成的关键。
⑶  道德发展是渐进性的,是在自我满足、自我保护的前提下,随着情感发展而
逐步完善,并发生利他的质的变化。
⑷  自恋是人性中固有的成份,但随着个体社会化正常的发展,自恋可以发展为
爱他人。自恋的固着与环境文化相关。
⑸  儒家文化的有关要素导致了中国人性格上的过份理性、过份理想化、权威崇
拜、依赖、幼稚、过份在意评价爱面子以致欺伪等特性。
 
 
        第三章不同家庭背景的一组自恋型人
格障碍患者的描述及分析
      
         我常常在动笔整理我的求治者
们的资料时,内心沉重。我知道,作为一个观察者或研究者需要职业上的中立(
neutrality)态度。是什么扰动了你的情感?我问我自已。牛津版的精神病学教科书上
开宗名义:精神障碍者的病史是血和泪写成的。这句话几手成了我职业的“圣经”,
它教导我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理解和体验病人。这是唯一的原因吗?不,在与患者的互动
中,我常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已的影子,因为,我与他们一样保存有对共和国苦难历史的
记忆,也一同经历着社会变迁带来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同承载着我
们二千年文化铸就的集体潜意识。拥有这一切,我难以客观,了解这一切,我学会客观。
          ( 说明:在下面的描述
中笔者将以第一人称展现医患互动,因为心理分析理论的前提是,随着医患关系的进展
,在治疗场所,求治者会再现他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模式源自早年与父
母的关系 。从而笔者试图再现在家庭这个最重要的初级群体和特殊的社会文化系统中
被研究者的社会化过程,以及对他们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
一、乡村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患者(文中将分别以英文字母代替他们的名子)
 案例A
 一个现代“柳下惠”的故事
求治原因及一般情况
    A,男性,37岁,已婚。某名校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现为一合资
企业中方总经理。有自已的车和房,并称拥有的存款一辈子也花不完。但觉生活没意义
。自16岁起就一直为“人终究避免不了一死” 这样的问题所困扰,感到紧张恐惧。二
十年来常用努力工作和学习来转移注意力。近几年来,每当想到死亡问题时就控制不住
恐惧不安,需用拳头捶打自已或墙面,直到出血方能控制。有时在飞机上出现这样的问
题时甚至有劫机的冲动,伴随而来的是更深、更沉重的犯罪的恐惧。A困惑不解自已并
不是个胆小鬼为什么患了“恐死症”( 患者自己给的诊断),因为越来越觉痛苦,故
下决心仃止工作半年来治疗自已的心理疾病,并计划如果在中国找不到好医生就去美国
治疗。在对其作了排除器质性疾病的检查后,我思考:他的精神症状下隐藏的是些什么
意义呢?我不排除这个症状包含着人类面对死亡的焦虑感。但这并非他的主要问题。我
脑子里有了这样的假设:这种自疟性的行为可能是种反向形成④,即将指向他人的攻击
性转向自已,因为这种指向他人的攻击性被患者认为是不道德的,是需要压抑的。
狂妄的自我与缺乏自我界限的人际关系模式
         A在最初几次会谈中表现出傲慢
,较多地介绍自已的辉煌,声称自己患的是绝无仅有的病。以前问过其他心理医生听说
过“恐死症” 吗,皆曰否。这次是因为听说我是从美国回来,故才来试试。在这种情
形下我试着探讨了一些关于人生的问题并对他的痛苦表示了同情与理解。几次面谈后,
A迅速将我理想化,觉得是遇到了最好的治疗师,自已的所有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对我
用尽了赞美之词。夸张地声称在中国,我是唯一能治疗他的人,正是由于我如此的渊博
才能解决他如此特殊的问题。并反复要求我查查外文资料,看看国外有无类似疾病的报
道。他在讲这些时,并未顾及我的感受,似乎是与一个他意向中的人的对话,给人一种
距离和情感上的空白感。作为一名观察者,我的感觉是:A在叙述自己的辉煌和特殊的
疾病时,是要治疗师将其当作一个特殊患者对待,这是典型的病态自恋。这类病人如此
赞美治疗师时实际上是在赞美自已,就象一个漂亮的人要配一件漂亮衣衫一样,特别的
病人需要特别优秀的治疗师相配。这来自于他过去的经历----是对早年缺乏肯定接纳式
关爱的代偿。当然这也是他无论是读书或工作总是比别人优秀的动机。
        紧接着不久一次,A看见我买盒饭,在
面谈时,A迅速将我贬值,称我与家庭妇女没有什么区别,不象他想象的那样,A为此感
到失望并嘲笑我不打扮,不化妆且收费太低。我对这一切表示理解与宽容,因为对A来
说,他拥有的治疗师的价值正是他自身价值的一部分,他因为不允许自已平凡故而也就
不允许他的治疗师平凡。他缺乏将他人与自已独立区别开来的能力。
        在这一阶段中,A呈现了他的人际关系
模式,理想化对方,并希望对方如他想象的十全十美或神化。反过来说,他把对方看作
自已希望的化身。但现实中,不可能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这就让他经常失望。我想探
究的问题是: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人不敢或不愿去做一个平常的人?
家庭背景及个人成长史
         A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爷爷和
奶奶靠着勤扒苦做创下了一份产业(中农)。父亲是当地的文化人,A家是当地的书香
门弟。A有一兄一姐,A兄与A在恢复高考后相继考上了大学。爷爷在A出生不久去世,在
当地有较好的声望。父亲尽管很有才学,乡亲们一应文字上的需求皆是父亲代劳。父亲
一生不得志,自“土改”起一直在大队或公社做着写写算算的工作,但一生也没有农转
非。母亲出生在大户人家(外祖父被镇压),从小被教授三从四德。A称母亲善良勤劳
贤惠,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母亲尽管能干贤惠,做事利落,但对父亲百依百顺,父
亲在家时,连刷牙的牙膏也要帮他挤上。父亲因工作在外,家里一应农活皆由母亲打理。
        父亲在外有好名声,父亲对乡亲们的
事有求必应。A称父亲喜欢人家求他和崇拜他。记忆深刻的是:每当他从公社回来,绝
不先回家,必围着村子转一圈让所有他的崇拜者知道他回来了。这样,父亲在家时,家
里总有乡亲围着他听他高谈阔论家事国事天下事。父亲经常教育他们哥俩的是,男人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告诉他们哥俩“扶老携幼” 是人生第一要务。但A没有留
下父亲向家人表达感情的记忆。
        父亲还有一件必做的事情是:每年大
年三十,吃团年饭前,必开一次家庭会,每个家庭成员必须检讨一年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哥俩离开家上大学。当A回忆这些时说:“那真是些要命的记忆
,桌上摆着一年中难得一见的好饭莱,村子里鞭炮声声,家里在开批斗会,我们得一个
一个将自已的缺点讲够讲透,马虎应付还不能通过”。 父亲经常对他的崇拜者们说的
是:我堂前教子,枕边教妻。
        有几件事A记忆深刻,A 4--5岁时,与
父母一起去镇上,母亲背着一袋米,好几十斤重,几十里的路,就没看见父亲帮母亲一
下。另有一个傍晚,父母亲带着A访亲回来,途中经过村中的坟场,A知村中一位很熟悉
的并抱过自已的老奶奶刚死不久,埋在那儿,因而吓得大哭。父亲呵道:这样胆小,将
来能有什么出息。自此之后,A数次试着在傍晚走过坟场,但每次都因害怕而未成功。
以至后来白天都不敢经过,为此,当A上学时,因必路过坟场而要母亲护送了二年。16
岁患病后,曾想以独自穿越坟场来克服自己一想到死亡问题就恐惧的情绪,此次偿试获
得了成功,情绪因而好了一阵,但终不能持久。
        A的姐姐上学时成绩很好,但家中认为
“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孩子不需要读那么多书, 因而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在家。
        A上学后,学习一直很好,父亲经常与
老师联系要其对儿子严加管教,因此,在学校如有任何差错父亲必然教训一顿。A称父
亲一辈子对我们指责多,夸奖极少。
        A第一次反抗父亲是初中二年级:“你
自已没有蛮大的能力,你凭什么教训我”
但事后,A深感内疚,觉得自己不孝。大哥自上大学后,一直与父亲关系紧张。大哥也
很成功,是所私立学校的校长。最近几年一直都不愿意回家看望父亲,因大哥是长子,
父亲对他更苛刻。
          A对父亲最终的评价是为
人不圆滑,只会讲直话。但对家庭是个负责任的人,他生活节俭,抽劣质烟,他那样做
是想帮我们成长。
        在谈到父亲时,A呈现出明显的怨恨心
情,但又对这种感情感到内疚。并称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扶老携幼” 这些
父亲常说的话好象铭刻在了自己心中。这表现在工作上永远是最优秀的,自己挣钱后资
助了许多亲戚。A称自已大学时的很多同学尽管他们已是教授或博士后,但仍然喜欢到
自已的家中,不管多远一年中总要聚会几次,并且自已仍象大学时一样是他们中的头。
我心里明白A内化了父亲的行为和价值观。当A讲到这儿时,我提醒道:这情景与你父亲
年经时经常邀请乡亲到家里的情形有没有一点类似?A显得震惊,但没有反驳。
对神性自我的追求        
         A告诉了我,他求治前生意上的
首次失败(这也是他症状加重的原因),自认为很丢面子,也不愿在家人面前流露沮丧
情绪。这阶段A回顾了初中时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带其到老师面前表态下不为例
的情形。事后,父亲写了一幅对联贴在A的房门上,具体内容记不清,好象是头悬梁,
椎剌骨的意思。谈到这里,A显得很激动,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我好象总在跟自己脆
弱的意志博斗,小时候,过坟地怕鬼遭父亲斥责后,总认为自己是胆小鬼,一直想在夜
里穿过坟墓。读大学时,有一中学女同学(在另一大学)爱上了我,拚命追求我,有一
次周末,我去她学校玩时,她留宿了我,我们睡在一张床上,一晚上,我克制住我的冲
动,对她秋毫无损。两年后我们又一次睡在一张床上,这次,这位女同学主动脱光了衣
服,一晚上,我仍然未对她怎样。”我说:你似乎可以避免两人睡在一张床上,你不见
得爱这位女生,但你要用这种行为证明你的理性和道德感。柳下惠坐怀不乱也不见得到
你这种程度。A接受我的这种分析。
过份社会化的付反应
        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坚信了我的
假设----症状下压抑的是对他人的攻击性。因为我的一位好友患病去世,我陷入了深深
的悲痛中。当A又一次谈起死亡问题时,我自已有一种强烈的欲望要谈这个话题,此时
的我已违背病人中心的原则,当这个话题占去40分钟时,A喃喃地说:“我要发作了…
…死亡不可控制……童医生;我对你很失望……我不能对你失望……你是最优秀的医生
……你是最好的……”A边说边将俩只捏得紧紧的拳头打向自已。在这一瞬间我读懂了A
病症的全部意义。正象美国著名分析家科胡特(Kohut)所言: 分析师的治疗室就是一
个实验室,在这儿我们能够观察到人类最细微的精神现象。象所有的心理障碍者一样,
症状只不过是表面的伪装。此时的分析师在A眼里是父亲,道德说教的象征,分析师并
未真正理解A内心的需要,甚至违背了A内心的需要,A为此有满腔的愤怒,但这种愤怒
被更强大的道德伦理所压制,最终这种攻击性转向成自疟式的症状。我向A解读了他症
状的含义。A有种防线攻破的感觉。诉述了自已总希望得到赞美,总希望得到别人肯定
的需要,诉述了对父亲的愤怒:“他这辈子并未给家庭带来任何益处,但对子女百倍苛
求并操纵子女的选择。我原想当一名教师,可他硬是不让。他扼杀了我想当一名教师的
愿望。他从来也不曾了解过子女们的需要。而且还要口口声声说这是为我们负责任 ”。
以已为出发点缺乏共情能力的行为方式
        A撕去了自己婚姻美满的假象,诉述了
婚姻中的许多问题。并告诉我,想在孩子18岁后离开妻子。他说妻子没有什么才华,又
不愿做贤妻良母,没有母亲一半的贤良。并告诉我:女人还是做贤妻良母的好,应以相
夫教子为已任。我明白这是A内化了父母行为的表现。这期间,我约见了A的妻子。她称
丈夫算得上好丈夫,事业也成功,对自已在外人看来确实不错。但自已有种感觉,他好
象是做给别人看的。他总是在同学聚会时做得最好,闹得每次聚会,他那些男同学的妻
子都要他们的丈夫向他学习,他喜欢别人在各方面赞美自己。A再次来访时,我们讨论
了他的婚姻问题。A说:“我总记得男人的职责是哺老携幼,我总是将最好的尽量地给
我的妻儿,但我妻子并无感谢之意。”我说:“你认为好的并不见得就是妻子需要的,
就象你父亲认为他将自己最好的东西----做人的准则给了你一样,但你并没感觉到他顾
及了你的需要。”A感到震惊,并开始反省自己:“我既在反抗父亲,很多方面做的却
与父亲类似。父亲很聪明,读书也不错,他年轻时有好几次机会可以离开家庭外出发展
,都被奶奶以长子不离中堂拉回。也许他是把自己未实现的欲望放在了儿子身上。他一
身怀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抱负,但一辈子仕途不济,只好在家里操练。我记
得有几年,他总拿着一本《红旗杂志》在村子里转,我现在认为,他是要在乡亲们面前
显示自已。晚年,他总以他的两个儿子来做他教子有方的资本。这几年,大哥不回家,
对他打击很大。去年春节,大哥在我的劝说下回家了,但父亲一见面仍是教训人,大哥
都四十好几了,他没有想要尊重一下。”
        与A的每次面谈都让人触动,一个具有
正统儒家“修齐治平” 理想而又怀才不遇的父亲,将家当成了变相展现自己欲望的戏
台,因“家”“ 国” 在中国人的心理层面有一体的定势。A在这种环境下压抑了太多
的正常的欲望并内化了父亲的价值观。这种现象是这个家庭的独特现象还是具有某种普
遍性?在与A面谈的同时,我还见到了两例几乎与A一样家庭背景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
者。当初,正是这种类似一次一次地剌激了我要从中探究一点什么的欲望。
         案例B
         B,男,30岁,未婚,大学毕业
,电脑工程师。以自已丧失感觉象行尸走肉一样来诊。他来自于几乎与A一样的家庭。
父亲是位山村教师,母亲是具传统美德的中国妇女。这是一个在当地被视为楷模的家庭
。在贫穷落后的乡村里,两个儿子,一个在加拿大念搏士,一个考取了名校的计算机系
,现在是热门的电脑工程师。这个家庭的女儿们也和A家一样没有念太多书而留在了农
村。在这个家庭中,父亲是绝对权威,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如何懂礼貌,如何做人才是
正人君子的行为。有一次父亲告诉B:你知道为什么给你取名叫“有为” 吗?男人建功
立业才叫“有为”。哥哥尽管事业有成,但家庭关系很糟,前不久刚离婚。B称自已从
来体验不到爱是什么感觉,故不愿结婚。他也谈过不少次恋爱,但一发现女方爱上自已
时就赶紧逃掉。B称:“父母勤劳,严于律己。特别是父亲。他既要种地,又要教书,
很劳累。对我们子女也很严历。在我们那一带,我父母是好家长的楷模……我爸平常说
话口气挺重的, 他总说我妈头发长, 见识短,没头脑,没知识……从我记事起,父母
除了教我怎样守规矩外,我从来没有体验到他们是怎样爱我的…..我父母经常对人夸我
, 从三岁起, 就很懂事, 对人礼貌……”
        案例C
        C,男,38岁,已婚, 中国哲学博士
, 副教授。曾在西方国家作过一年访问学者。C因面临着做父亲而感极度恐惧来诊。C
有一连串不成功的恋爱史,称目前的婚姻是理性的产物,与女方相识三个月后结婚。婚
后,内心一直不愿意要小孩,此次,要小孩是妻子的意愿。
         C来自一乡村书香门弟。爷爷,
父亲都是读过老书的人。父亲在乡政府做些文职工作。C是家中长子,有二弟一妹。三
个儿子都受过高等教育,女儿除外。C选择哲学专业,是因为心中有许多困惑。C说:“
父亲在外面是个‘仁者’,在家里则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他说一,母亲不敢说二。
他对子女从来没有好言语。我一直与父亲关系不好,因为,我从来没感到他的关爱。我
从他那儿得到的只是训斥,训斥,再训斥。许多年来,我一直在反省自已,因为我是学
哲学的,弗洛伊德的书读过不少,我和我父亲也许都是非常自恋的人。父亲在外是谦谦
君子,那是做给人看的,压抑的愤怒就在家里发,什么内圆外润的人格,什么园融,实
际上做不到。也许我是个大逆不道者, 也许我注定要下地狱, 我父亲去世时,我居然
一滴眼泪都没有。但我一直在寻找父亲……寻找一个理想的父亲……我的脾气也暴躁,
我妻子也对我百依百顺……真的, 我非常害怕我的孩子重走我的路……我怕我不能胜
任教育他的责任……”
          三个如此相似的患者,
我觉得他们好象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在探究这种相似性的原因时,我想起了霍妮的
话:“同一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这是由存在于我们时代和我们文化
中的种种困境造就的。”
 
二、官员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患者
        案例D    &#
160;     
       柳下惠之二
        D, 男,25岁,未婚,建筑系毕业生
,某设计院工程师。以长期抑郁情绪就诊。
就诊时称:“你们的专家简介上,有三个人有国外留学的经历,一个男的,我不喜欢,
因为他剪着小平头,象我奶奶的司机。你比他们显得有身份。我的问题复杂得很,不是
谁都看得好的。”我问:“身份这样重要吗?”他答:“那当然,没身份,省委1号院
让都不让你进去” 我心里明白他是在暗示他特殊的身份。
        接下来,D靠诉我:“我现在有点麻烦
,一个女大学生疯狂追我,但我不爱她,又不忍心伤害她,结果让对方发生了误会,这
让我心里很烦。”我问:“经常有女孩子这样爱你吗?”D答:“我比较有女孩缘,但
我对她们都是负责任的”我问:“你爱过她们中的谁吗?”D答 “你一问就到点子上,
一听到别人这样问,我就犯糊涂,我不知道我有没有爱过谁。以前,我有一女友,是我
大学的同学,她很优秀长得也很美,家里很有钱。我们恋爱了三年,本来,我以为我很
爱她,结果有一天,我的一位室友问我:你爱她吗?我一下子就糊涂了,我不知道我爱
不爱,我开始看心理医生。后来,她的父母请我去南方,算是确定我们的关系。她是独
生女,她父亲的生意很大,两位老人也很喜欢我,还带我去看了他们的房地产工地,那
意思也很明白,我就是未来的继承人。在那儿住了半个月,吃喝玩乐很开心。但回来后
我就写了断交信给她。她弄不清是什么回事,不停地给我打呼机打电话。我既不接电话
也不回呼机,关系就断了 ”
我问:“你能谈谈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吗?”D答“我当时想,我刚大学毕业就有这么好
的成绩(指找到这样好的对象),如果再历练几年,不知会怎样?”“你想到过没有,
这会对她造成什么伤害?”我再问。D答:“ 没想过,她有钱又漂亮又有个性,追她的
人可多呢,当初,我就是在一群人中追到的她……再说她现在也确实不错。去年夏天,
也就是我们分手一年后,我去了她那个城市,去了后,我才知道我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见
她,她不愿见我。我就去她家门外等,第四天下午,我终于见到了她。当她从家门里走
出来时,我发现她比从前更妩媚更美丽了。她对我说,你不要再来打扰我了,我已经有
了自已的生活。当她径直从我身边走过时,我不由地叹息了一声,这时,她迅速回头,
那目光让我感到只要我立即迎上去,她仍然是我的。”D继续说:“我站着没动,看着
她上了车,但我的心情很好。回来后,我觉得这件事总算完结了,以前一直有“没完”
之感。我自己也更有信心,我想,我可以重新开始啦。”“ 你花了一年的时间来检验
你的魅力,这一次是去照了一次镜子,她就是你的镜子,这面镜子很美,你证实了她还
对你有感情,所以镜子美,你也美。当然,这一切都不是你有意识的。”D听了我的分
析,刷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显得很激动,表示要在我这儿做长程治疗,并问:“我这
人是不是很虚伪?”我回答:“我们这个专业不习惯去做道德评价,我们要关注的是为
什么会发生这一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D很快将我
理想化为能为他解决所有问题的人,表达了无限的崇拜之情,并认为他喜欢的我也一定
会喜欢。我明白,这是他不能将他人与自已区别开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模式,他认为好的
,别人也一定认为好。如果此时,一个被理想化了的治疗师与自已一样,这也让自己感
觉在赞美或依赖他人时也是在赞美或依赖自己。这反映了他对赞美的极度需求和对依赖
他人的恐惧[Henry.M.Seiden,1989]。随后不久,我们谈到了D的家庭和他的成长过程。
         D的爷爷是较早参加革命的那一
类人,来自北方农村。参加革命前,已娶妻生子(D的父亲)。解放后离婚再娶。离休
前是副省级官员。奶奶遭离弃后一直离婚不离家,在老家农村照顾公婆,哺养幼子。奶
奶是那一方有名的贤德媳妇。父亲到上学的年龄被爷爷接到城市。因爷爷再婚后生了两
个女儿,故父亲是爷爷唯一的儿子,D是唯一的孙子。整个家族都告诉D,你是你爷爷唯
一的香火。在D的记忆中,父亲很怕爷爷。小时候常听爷爷教训父亲:“你看某某跟你
是同届大学毕业,都做了市委书记,我在你这个年龄在治国平天下,你看你在干什么。
”D称尽管当时自己并不完全明白治国平天下的意思,但认为一定是些了不起的事。父
亲大学毕业时正值文革,在甘肃呆了好多年。妈妈很能干,外表上,我们家是父亲说了
算,实际上,我看得出来,父亲很依赖妈妈,我有时甚至想一个依赖女人的男子肯定干
不出事业来。D有点瞧不起父亲。但又同情父亲一辈子过得很压抑。
         D崇拜爷爷,认为他属于很有人
格的官员。而且很年轻时就做了高官。爷爷对家里人和外人一视同仁,比方说,当家里
有外人来访时,他向外人介绍自已的亲戚时常说:这是某某同志。D认为爷爷很理性,
也很有原则。爷爷也不会去找人拉关系。
         但D对爷爷也有不解之处。奶奶
在爷爷家操劳一辈子,包括爷爷的父母老了后都是奶奶照顾的,但奶奶死时,爷爷也没
回去看一眼。
          D告诉我十几年来总做着
同一个梦,总梦见自已与毛主席或邓小平在一起开会或拍记录片。D常用这样的词形容
我们的交谈:“我们象在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埋葬过去,开创未来。”就这点,我给了
D一个解释:你的梦和你说话的方式都显示了你治国平天下的欲望。治国平天下似乎已
内化到你的生命中,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你爷爷那个时代,刚好有这个机会。但这些
对你来说,可能就是你痛苦的源泉。
          D点头说道“我总想表现
得与众不同,总想别人赞美我,象上了瘾一样。我跟某某谈恋爱时,女友嫌学校环境不
好,我们在外面租房子住了半年。我告诉我的同学我们并没有性关系时,居然没人相信
。有一次,女友甚至脱光了衣服,我又帮她穿上,连女友都骂我是傻冒。”
          我巳经不只一次听见这
样的故事了。表面听来,似乎是有道德,但我更多地认为,他们是用这种方式来考验自
已的意志,来试探自己的修为理性到了哪一步。D的父亲在D的眼里是一个依赖女性的不
被家里最高权威爷爷认同的人,D害怕象父亲一样。我们再看看被D理想化了的并在D的
成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爷爷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就不难理解D的行为。D一次又一
次使女孩子爱上他而又逃开,只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地试验自己的这种功夫。这与感情毫
无关联。这也是为什么D听到别人问“爱不爱的问题” 就犯糊涂的原因。后来,病人有
一段这样的反省:“我发现我以前的生活是在演戏,潜意识地将一些社会规则象演员背
台词一样,是为了展示,表现,这样活着很累。”
 案例E
         E,男,31岁,未婚,大学毕业
,电脑工程师,移民澳洲,因患抑郁症回国求治。E不是武汉人,回国后因害怕在亲戚
朋友中丢面子,故未回自己家乡的城市,而与母亲在武汉租房居住。
          E父是一个大型研究院的
副院长,母亲是该院里的高工。外公外婆以及父亲家里的一些人都是早年参加革命的高
干,且家族中有密切的来往。E为独子,上有一姐。E在澳洲的失败并非不能吃苦,他在
华人的豆付店打过半年工,每天干很重的活,老板对他的工作也还满意,专业上也通过
了电脑工程师注册考试。E在澳洲的主要问题是人际交往障碍。表现在能很快地将他人
理想化,但要发现对方有缺点就马上与其断交。如:他在豆付店打工时,遇到一位从日
本来澳洲的中国搏士,心里很高兴,认为对方是博士,比自已的学位高,认为对方是了
不起的人,因而对其十分欣赏。不久以后,发现对方喜欢讲下流故事,马上对其厌恶,
为了躲避他而从豆付店辞职。
            &#
160; E在讲到自己的家庭时称:“我爸在院里几乎是人人称赞的好人,别人说,这个年
代象他这样的好人不多。我妈说,你爸只要有人说他的好话,叫他干什么都行。小时候
,我爸对我管的很紧,对我说,我们家几代书香,出的都是知书达理之人,可不要在你
这儿坏了。即使在外被人欺付了,父亲从来都是压制我。要我先反省自已。父亲在外面
要表现得十全十美,但经常在家发脾气,跟妈妈开口就凶,好象家里人都欠他的。我现
在想。他在外要表现高尚的人格,压抑多了就在家里发。我爸总认为我妈不能干贤惠,
对我教育无方,怕将我惯坏了。回国后的这一年来,我脑子里翻江倒海,总在思考这些
问题。我发现我和我父母都是人格比较幼稚的人,我来寻找心理治疗就是觉得再也不能
这样下去了”
三、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患者(也许这算不上一个严格的划分,因为上述家庭也都是有
知识的。但这里所举的案例没有农村及官员的背景)
       案例F
       一个精神恋者的自述
       F,女,31岁,机关文员,未婚,双学士。&#
160; 这是一个非常娟秀的女孩,外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因恋爱困境来诊。F
叙述了她的一连串内容类似的毫无结果的恋爱史。听她的故事时,我常常将她前一个男
友与后一个男友弄混,因为他们实在太相似。
          F 目前的痛苦是,她的
新男友与别人结了婚,但声称爱的仍然是她,这样的爱情又一年有余,F成了不折不扣
的第三者。
          我问:男友背着你与别
人结了婚,是什么原因使你还要与他保持情人关系?
          F答:“我们之间有种默
契,彼此之间象是一个人。有时一种表情,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就能理解。而且,他还
是那种有身份又特别有气质的人。”
          我问:“包括娶别人你
也能理解?”
          F答:“因为他是一个特
别优秀的人,那个女人勾引的他,悄悄生下孩子后要挟他,他为了对孩子负责才与那个
女人结的婚,如果他不与那个女人结婚,我倒觉得他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我也不会
这样爱他。”
        这听起来象一个天方夜谭的故事,但
它实实在在发生在我的求询者身上。在听她的故事时,我有种剧本早写好,让这些男主
人公们轮番上演的感觉,当然,她的潜意识是她的总导演。
          F继续说:“我追求的是
种精袖之恋,我从来也没有与他们中的任何人有肉体关系,他们说现在象我这样的女孩
几乎没有,他们说我是民国时期的古懂,很特别。”
         她每次由一段爱情向另一段爱
情过渡,似乎都是一个模式:开始时一见钟情,迅速陷入罗漫蒂克的关系中,不久后以
自已也不明白的原因分手,也不见得痛苦多久,马上又进行下一段。我感到她在玩自恋
的游戏。
          在接下来的面谈里,她
也象其他的患者一样迅速将分析师理想化。一次我问:“在你眼中,你的心理医生是怎
样的人?”她回答:“前几次,我觉得你了解我,我感到对你有些依赖,就害怕,但我
每次来的感觉特别好,说实话,我把医生当成我自已的那一部分,我向往的那部分,我
没有把医生当具体的人,而是当成我生命中完美的那一部份,我想要达到的那一部份”
听了她的话,我感到震惊,这是典型教科书式的语言:自恋者爱他人是因他人是自已
的一部分,是从属于自已,因而这类人分不开哪是他人的需要,哪是自己的需要。[
Heinz.Kohut,1974]
        F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为建筑师,
母为中学教师 。上有一兄 ,有较重心理障碍,这几年总想在全国范围内找一最穷,最
僻避的地方居住,一直被父母阻止。哥哥从来不笑。
         F说:“ 我妈是一所重点中学
的教师,她退休前一直是学校里的优秀教师。她有个特点,跟她保持点距离的人都跟她
好,她的学生都挺崇拜她的。但只要跟她太亲近的人,谁都受不了,好象她不能为别人
着想。父母亲恋爱九年结婚,他们俩人在一起易吵架,我爸将工作调到南方,人为地造
成分居后,他们的关系反而好了。我从小跟我大嫁嫁(妈妈的姑姑)长大。因我妈的母
亲死的早,妈妈由姑妈带大。大嫁嫁是典型的传统女性,她小学毕业,知书达礼,温柔
漂亮。不到30岁死了丈夫,一直守寡。大嫁嫁是公认的好女人。在父亲眼里,大嫁嫁是
中国女人的楷模,他要我和妈妈向大嫁嫁学习。我曾听大嫁嫁教导我妈:对男人,要顺
着他的性子来。我的父母都出生在大户人家,父亲十五岁前是爷爷最宠爱的大少爷。爷
爷是国民党的文官。爸爸经常告诉我,一个好女人坐要有坐姿,要文雅,举手投足要讲
礼仪,跟男人交往要保持距离。爸爸总是嫌妈妈风风火火,不温柔。我看妈妈也拚命想
温柔贤惠。爸爸曾有过二年的婚外恋史,对方的丈夫上门扯皮时, 是妈妈出面解决的,
而且妈妈没有抱怨过爸爸。但奇怪的是,我妈妈并不觉得痛苦,因为,前几年,妈妈告
诉我,那二年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就象你现在宽容你的男友一样
,你妈妈感觉到自己是贤德的,她为此而陶醉。我给了她一个冷酷的解释。
         F流泪了,我也有想流泪的感觉
。在儒家文化中,女人的一切操行似乎都依男性需求而定,但当对人的价值评价过份地
与这些规则挂钩时,人们对规则的虔诚早已超过了人本身,这样就使得一切有了浓郁的
表演成份。
         F继续说“你说的有道理,我的
男友说我并不爱他。我的爸爸也不快乐。爸爸在外面温和可亲,在家的表情总在面无表
情和发睥气之间变化。 有时,我问为什么这样大的差别, 爸爸说: 我在外面戴着面
具生活, 在家不能真实一点?尽管人人都夸大嫁嫁,但我小时候,常常看见大嫁嫁偷
偷地哭,我觉得她过得挺苦的。”
       “妈妈一有管我很紧,这几年尤其历害,我
只要外出与男友约会,过了她规定的时间,她就打电话来,有一次,我不回她的电话,
她打110报警,她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顾我的感觉。她反复告诉我,女人要保持贞
节。这几年,我看了不少的心理学书籍,也懂一点她的心理,我爸爸一辈子都认为她身
上少了一些传统美德,她就要在我身上实现。”
         随后不久,F母来见我。这是一
个很有风度的老年知识女性。她开门见山地说他是来了解女儿的心理治疗的,并要求我
不要将她来访的事告诉她的女儿。她说:“我的女儿的任何事情,我都是知道的。我这
是对她负责任。我害怕她遇到不负责任的人,她单纯,容易上当受骗。她现在比较相信
你,请你一定要她不要轻易失身,我就害怕她在这件事上随便。”
             F的
父母都是很自恋的人。他们行为的目的想要表明:看,我是多么合格的人。社会文化的
过份要求导致了自身的异化,它将人推向非常次要的地位,将对他人的关爱演变为对人
的践踏。父亲在外是谦谦君子,在家则是另一付面孔,如此的反差只会在幼年的F心里
留下这样的印记:这一定是我不好。怎样才算好呢?温柔贤惠格守贞操。所以F要以反
复的恋爱且不与对方发生性关系来证明这一点,以此来得到男友们---父权的象征的赞
美。
四、商人家庭出身的患者
      案例G
       一个视感情为怪物的家庭
     G,男,31岁,已婚,大专学历,做生意前为中学教师。现
在资产过千万。父亲是产业的创始人。其父为企业的懂事长,G为总经理。G因为抑郁症
而要求心理治疗。
         G 简单地介绍完一般情况后说
:“你可不要把我当作一般的商人,我是儒商。我一直准备考研究生的,总是成堆的事
情。但我读了不少书。这一次如果你将我的心理问题解决了,我就去武大或华工读读书
。也想去美国看看,能有机会学习一下最好,觉得老是这样活着没意思,有钱有什么用
,我又不象那些赚了钱但没文化的家伙,吃喝嫖赌样样干尽。我绝不会干这些事。我经
常在反省自已,象孔子说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今年我还通过报社资助了两名贫困大
学生,都是名牌大学,我是通过资助人来自我实现。但我总是觉得静不下来,不知生活
的目的是什么。我有一弟一妹,弟弟二十九岁了,他还没有结婚的意思。我有一个四岁
的女儿,家里还想要我再生儿子,我不想要,我觉得我当儿子当得很累。我是个做什么
都想做出色的人,要么就不做。”
        G扫见了我办公桌上的烟具,问我:“
还有人在你这儿吸烟,我不吸烟,我觉得吸烟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所为”
        G的开埸白让人感觉到他内心明显的混
乱,且有外强中干之感,他害怕不被人接受,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成功的男人有这样的感
觉呢?我对此保持着好奇。
         G接下来的几次面谈中继续着他
的思路“我妻子责怪我没有情感,她总在问我爱不爱她,我觉得她烦,婚姻就是婚姻,
我对她比我爸爸对我妈妈好多了。她还抱怨我对女儿也没感情,说我从来就不抱女儿。
我们家是跟别的家庭不一样,家庭内很少交流,没有亲情,现在表达亲情的唯一方式就
是钱”
         我问:“是不是因为发了财,
大家忙才这样?”G答:“ 没亲情交流是我们家一贯的传统。父亲是个工作狂,没有任
何爱好,现在可以说是家有万贯,但父亲任何好坏嗜好都没有,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他
是那种想作‘圣人 ’的人。去年九月,他第二次肝腹水住院,很危险,但他出院后照
样疯狂地工作。我不知他怎么有那样大的承受力,他可能是那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
。别人都说他是在为我们打拼,其实他是在为面子而活。现在他一个儿子酗洒,一个儿
子患抑郁,他都漠不关心。去年我去杭州看抑郁症,到现在来看心理治疗,他问都不问
,顶多说一句,你看心理医生去了,再不多说。”从G痛苦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多么希望
父亲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内心。然而,G的努力显然是失败的。
         G说:“我的家庭算是当地的书
香门弟,爷爷读过老书,是他那一辈里的文化人。先在乡里做事,四清时回家务农。父
亲是家里的长子,书读得很好,66年从一所著名高中毕业,据说他是班上的高材生,成
绩可以到北大或清华。文革后只好回家务农,不久做民办教师。在我的印象中,父亲脾
气不好。妈妈吃苦耐劳,身上有所有传统女性的好品质。妈妈有主见,但她的主见总包
含进我父亲的主见里。即使她再能干,她也不会让她超过我父亲,她总是起护航的作用
。其实,我们家创业时大部份功劳在我妈,我妈在事业有起色后就退了下来,将事业交
到我们父子手里。外婆家好几代都是做生意的。她象是有天赋似的。现在有好几个舅舅
都有自己的产业,但他们与我家不同,他们把钱看得挺重。我们是儒商,讲究德行。我
父亲从才干到德行都标榜一方  。我认为,我在这方面集合了我父母的优点。爷
爷很理性,很明白。我们从小就知道男人是要有理性的。父亲在我刚上学时告诉我:“
要好好读书,读书才有出息”。 我们家的男人是从来不哭的,我不记得我这辈子哭过
没有,我现在是想哭也哭不出来。我们家里的人再有理性,但谁也超不过我父亲。爷爷
在晚年想和奶奶回乡下过几天清闲曰子,但我父亲认为是创业最关键时刻而未同意。不
久,爷爷查出肝癌,三个月后去世。爷爷患病期间,父亲决定开个新加油站,也没看见
他陪陪爷爷,爷爷去世一个月后,我们的加油站正式开业。我不想做父亲那样的人,别
人都说他为这个家,其实,他谁也没为。他对我妈也是不公平的,我觉得她活得很痛苦
,我父亲只是为他自已象‘圣人’一样的地位活着。”
         我不知道,这个家庭的悲剧谁
是始作俑者,我想起了科胡特的话,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是些悲剧性的人,这样的故
事听起来让人感到沉甸甸的。
         随后,为了更客观一点了解这
个家庭,我约见了G的妻子。这是一个看起来贤惠但满面忧郁的女人。她告诉我:“这
个家庭的成员之间好象没有情感,包括我丈夫也一样。我刚结婚时,喊公婆为爸妈,他
们感到很奇怪,奇怪我为什么要这样热情喊他们。我丈夫认为,作为一个贤惠的女人,
早晨六点钟必须起床。他说他妈一辈子就是这样做的。公婆的脑中只有利益,不能容忍
别人有一点与自已不同的看法。我的丈夫也是这样。但他们都是好人,我公公和丈夫从
来不去色情埸所,如果生意上有应酬,那是让叔叔们去做的。”
          是的, 他们都是好人,
起码是在这样追求着。 但他们的目标显然是神而不是人, 而且做神的目的是为了让人
崇拜。 但他们实在又是些人,有着人的七情六欲,这一切遭到压抑或阉割后,只会弄
成这不神不人的样子。
五、普通职员家庭出身的患者
         案例H
         一个想成为圣母的女孩
         H,女,22岁,未婚,大专文化
,保险公司文秘。由母亲陪伴来访。H近七年来认为自已不聪明,情绪抑郁,反复检查
智商以求证。智检结果均在120分以上。
          首次面谈时,她说“我
们湖南是个农业省,人口素质差,没有有闲阶层。心理治疗是有闲阶层的事,所以,我
在长沙看了七年还没有看好。我这人书读得太多,从弗洛依德到中国的孔子,老子都读
,没有几个人我能谈得来。我周围俗人太多,跟他们在一起自已也会变俗。我渴望遇见
一个智者,他能带我走出迷茫,我现在就象汪洋中的一条船,除了孤独还是孤独。我心
中有个梦想,我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温柔贤惠,善解人意,是男人的红粉知己,在这
样的女人面前,男人的俗念会减少,也会干番事业,在他充实的时候,会请我出去喝杯
茶。”H自顾自地说着,如入无人之地,完全沉浸在她的幻想中。我对这些保持沉默,
以便她能自由地呈现她的最原始人际关系模式。
          随后,她很快将我理想
化,在一次面谈前,H看见我与一同事讲话,在我们开始面谈后,H说:“我以前来的时
候,总是看见你在工作,今天看见你跟一个小护士谈话,还谈那么长时间,这让我感到
不舒服。你以前在我眼中象圣母,今天的你显得很凡俗,这让人有点失望。”我问:“
你见过人间圣母吗?”H立即答道:“我外婆就是。我最崇拜的就是外婆。她是我们那
一带谁都知道的既贤惠又能干的人。我妈妈家是因为有了我外婆才有名。我外婆虽然文
化不高,但在她身上体现了所有的传统美德。她年轻时很漂亮,她的女儿们个个不如她
。我外公不是太有能力的人,而且经常在我外婆面前发脾气,我外婆不计较这些,从不
对我外公说不。我妈妈兄妹六人,全靠我外婆内外支撑。我外婆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以
德报怨”。 外婆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以仁待人,我见到的所有人都尊重她。” 
;          
        看到H说到外婆的神情,我不怀疑外婆
在她心中的份量。
         H出生在一个普通职员家庭,父
亲是某保险公司部门负责人,母亲是某邮电局财务人员,已提前退休。
         母亲家在一个小城市里有很好
的名声。这个家庭的有名正如H所说是因为外婆的贤惠能干,乐善好施。不仅如此,这
个家族的几代女人都有传统的好名声,外婆的母亲和婆母都是三十来岁守寡而未改嫁。
H从小在外婆家长大。H三岁时,奶奶因外遇而与爷爷离婚。但这个消息一直对H封锁直
到近年。自发生这件事后,父亲与他的母亲断交,觉在岳母家抬不起头来。因觉不能面
对岳母家里人,而有三年没与岳母家来往。父亲由一个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寡言,这个家
里再也没了笑声。
          在家庭发生了这些变故
后,H的母亲不是去与丈夫沟通,反而认为与丈夫讨论此事会伤丈夫的面子。H的母亲告
诉我,他的丈夫是个非常传统爱面子的
10 新一篇:文明与进步已能去承载理想主义
后一篇:新书《人格障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标签: 人格障碍 儒家文化 自恋 社会化
扩展阅读
儒家文化与人格
使用EMDR技术修通边缘人格障碍者的负性投射认同
边缘人格障碍概述
边缘人格障碍的治疗策略概述
从自恋到镜像—从弗洛伊德到拉康
焦虑障碍共病人格障碍的研究进展
自恋的概念
Echo & Narcissus 厄科/回声&那喀索斯/自恋
边缘人格障碍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某些问题及处理原则
k***n
发帖数: 11247
2
???狗屁也能寫成文章
1 (共1页)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在中国人祸等于天灾刘莉莉精神上的问题还是有病可循的
信仰,别被人问住了预测大结局:方舟子被休假性治疗
儒家思想与实用主义 zt一对亲兄妹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发生性关系吗?(ZZ )
同性婚姻与时俱进同性恋,乱伦,一夫多妻是不同概念吧?不要混为一谈
关于方舟子的惊天大秘密大神给郭文贵的人格总结
依赖型人格障碍从朱熹的“格物致知”到“科学”
偏执型人格障碍中国未来30年有三种前景
F2的我生活该如何继续,钱真的重于一切吗?别说文理了,专业歧视很普遍啊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160话题: 父亲话题: 自恋话题: 人格话题: 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