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ebRadio版 - 中国古代的颜色、染色及植物染料 (转载)
相关主题
语言的意境:中国古人对色彩的称谓 (转载)Michel Petrucciani的钢琴
《Almost Famous》:摇滚是一种生活方式洗碗(旧文)
陈绮贞《太阳》——误将星光当阳光【我是吃货】正宗老天津煎饼果子来啦 (转载)
台湾:他乡或故乡——读白先勇《台北人》 (转载)Re: 欧游散记6 - 奥赛行2 (转载)
话酒 (转载)《林风眠--留得残荷听雨声,孤寂中的清韵》(1-5全)
wh的走出非洲的帖子呢?最最难忘的那个女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迟子建的哀伤[闲谈JAZZ] (6) Early Jazz
前辈风采,令人神往——葛剑雄,谭其骧,杨联陞一种生活态度、两种教育模式--读《麦田守望者》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染色话题: 染料话题: 红色话题: 茜草话题: 红花
进入WebRadio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e
发帖数: 680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Torasan (真辛苦),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中国古代的颜色、染色及植物染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 20:00:59 2014, 美东)
要对照前面那个贴一起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IzNjY1Mg==&mid=200546910&
中国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虽然几经挫折磨难,很多书籍工艺等因为历史原因没有流
传下来,但活在我们生活之中的文化依然有很多,我们在使用汉字、汉语,还有我们的
民族服饰—汉服等,而中国的丝绸、陶瓷、茶等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中国有
“丝国”、“瓷国”等称呼。中国人很早就使用丝绸制作衣裳了,而汉服的制作也与很
多工艺、审美有关,汉服上的图案、色彩、印染、织绣等在诗词文献中都有记载。由于
历史的原因,汉服的消失,使得今天人们读到汉服相关的诗词文献时,犹如“盲人摸象
”出现了很多错误,也不利于我们的理解,如今我们重新穿上了汉服,但为了能够更好
地了解与汉服有关的诗词文献,就简单介绍下染色、植物染料及颜色方面的常识。
天然染色
中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天然染色中使用植物染料
为最多,用途也最为普遍。如树皮、树根、枝叶、果实、果壳;花卉的鲜花、干花、花
叶、花果;水果的外皮、果实、果汁,及草本植物、中药、茶叶等很多都可以用来染色
。矿物类染料,如朱砂、赭石、石青等,动物染料,如胭脂虫,紫胶虫、墨鱼汁等。
远在周朝就设有管理染色的官职-染草之官-又称染人。在秦代设有【染色司】、唐宋设
有【染院】、明清设有【蓝靛所】等管理机构。在秦代设有染色司、唐宋设有染院、明
清设有蓝靛所等管理机构。古代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
以得到“间色(多次色)”。以及日本古代染色中有名的『草木染』亦是。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的(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宋应星《天工开物》:“凡蓝五种,皆可为靛”
),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古代最初用的是菘蓝,后来逐渐发现了蓼蓝、马蓝、木蓝
、苋蓝等诸种可以制靛之蓝。
赤色,中国古代将原色的红称为赤色,而称橙红色为红色。中国染赤色最初是用赤铁矿
粉末,后来有用朱砂(硫化汞)。用它们染色,牢度较差。周代开始使用茜草,它的根
含有茜素,以明矾为媒染剂可染出红色。汉代起,大规模种植茜草。但茜草不是正红而
是暗土红色,后世逐渐发明了红花染色技术,得到了鲜艳的正红。
黄色,早期主要用栀子。栀子的果实中含有"藏花酸"的黄色素,是一种直接染料,染成
的黄色微泛红光。南北朝以后,黄色染料又有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用
柘黄染出的织物在月光下呈泛红光的赭黄色,在烛光下呈现赭红色,其色彩很眩人眼目
,所以自隋代以来便成为皇帝的服色。宋代以后皇帝专用的黄袍,既由此演变而来。
黑色,古代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 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
、鼠尾叶、乌柏叶等。中国自周朝开始采用,直至近代,才为硫化黑等染料所代替。掌
握了染原色的方法后,再经过套染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间色。
古人根据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创造的染色工艺计有: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
染等。染料品种和工艺方法的多样性使古代印染行业的色谱十分丰富,古籍中见于记载
的就有几百种,特别是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地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这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
染料的组合、配方及改变工艺条件方能达到。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
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
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
随着染色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中国古代用植物染料染出的纺织品颜色也不断地
丰富。有人曾对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丝织物作过色谱分析,共有24种颜色,其中红色的有
银红、水红、猩红、绛红、绛紫;黄色有鹅黄 丵、菊 黄、杏黄、金黄、土黄、茶褐;
青、蓝色有蛋青、天青、翠蓝、宝蓝、赤青、藏青;绿色有胡绿、豆绿、叶绿、果绿、
墨绿等。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染料应用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染坊也有了很大的
发展。乾隆时,有人这样描绘上海的染坊:"染工有蓝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有
红坊,染大红、露桃红;有漂坊,染黄糙为白;有杂色坊,染黄、绿、黑、紫、虾、青
、佛面金等"。此外,比较复杂的印花技术也有了发展。至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
明以前,中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
中国古代印染不仅颜色多,色泽艳丽,而且色牢度好,不易褪色。古代将青(即蓝色)
、赤、黄、白、黑称为五色,也是本色、原色。原色混合得到多次色如绿、紫、粉等色
,也称间色。植物染料中的红色可以从茜草、红花、苏方木等中提取,黄色从栀子、姜
黄、槐花中提取,青色是采用蓝草制成的靛蓝,故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名句传
世。黑色主要从胡桃树、柿子树、栎树等中得到。在长远的历史中,人类都从天然材料
中染得天然的色彩,天然染料包括矿物、动物与植物染料三类,其中又以植物染料为大
宗。《唐六典》有言“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
,采以时月。”
天然植物染料
我国是最早使用天然染料染色的国家,利用植物染料也是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新
石器时代的人们在应用矿物颜料的同时,也开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人们发现,漫山
遍野花果的根、茎、叶、皮都可以用温水浸渍来提取染液。经过反复实践,我国古代人
民终于掌握了一套使用该种染料染色的技术。到了周代,植物染料在品种及数量上都达
到了一定的规模,并设置了专门管理植物染料的官员负责收集染草,以供浸染衣物之用。
在古籍文献中亦记录了不少色彩的名称,秦汉时,染色已基本采用植物染料,形成独特
的风格。东汉《说文解字》中有39种色彩名称,明代《天工开物》、《天水冰山录》则
记载有57种色彩名称,到了清代的《雪宦绣谱》已出现各类色彩名称共计704种。明清
时期,我国天然染料的制备和染色技术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染料除自用外,还大量出
口,而用红花制成的胭脂绵输到日本的数量更是可观。中国应用天然染料的经验跟随丝
绸一同传播到海外各国,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国产植物染料通常有如下几种:蓝色染料——靛蓝;红色染料——茜草、红花、苏枋(
阳媒染);黄色染料——槐花、姜黄、栀子、黄檗;紫色染料——紫草、紫苏;棕褐染
料——薯莨;黑色染料——五倍子、苏木(单宁铁媒染)。
我国古代印染不仅颜色多,色泽艳丽,而且色牢度好,不易褪色。古代将青(即蓝色)
、赤、黄、白、黑称为五色,也是本色、原色。原色混合得到多次色如绿、紫、粉等色
,也称间色。植物染料中的红色可以从茜草、红花、苏方木等中提取,黄色从栀子、姜
黄、槐花中提取,青色是采用蓝草制成的靛蓝,故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名句传
世。黑色主要从胡桃树、柿子树、栎树等中得到。
以下是一些植物染料
蓝草
凡可制取靛青(即靛蓝)的植物,均可统称为 “ 蓝 ” 。蓝草一般在小暑前后、白露
前后两期采集。取净叶二十八斤,石灰十二斤拌成一料,四料便可做成一担蓝靛,因形
如淤土,故又称“土靛”。 十字花科的菘蓝为二年生栽培植物。主产于河北安国、江
苏南通、浙江等地。爵床科的马蓝则为灌木状多年生草木,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
湖南等地,现江浙地区也有引种。靛蓝的粗制浮沫即中药青黛,蓝草的根即著名中药板
蓝根,其果为中药蓝实。它们皆有杀菌消炎,清热解毒之药效,可用于防治流脑、流感
及肝炎等传染疾病。
蓝靛是中国蓝印花布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植物还原染色材料。采集蓝草制作蓝靛在中国
的古籍中早有记载。据古书《夏小正》记载,我国在夏代已种植蓼蓝,并已知道它的生
长习性,“五月,启灌蓼蓝”。就是说到了农历五月,蓼蓝就要开始栽种了。
在《诗经•小雅•采蓝》中记载:“终朝采蓝,不盈一詹”;《说文》中记
载:“蓝,染青草也。”;《荀子劝学》中记载:“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这些古
籍诗文中所说的“蓝”,就是指的蓼蓝。由此可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植物染料来
进行织物染色的国家。不过可以用来制作蓝色植物染料的蓝草除了蓼科的蓼蓝之外,还
有十字花科的菘蓝、豆科的木蓝,爵床科的马蓝等等。
东汉时期,马蓝曾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就有专
业性的产蓝区。文学家赵歧路过此地,看见山岗上到处种着马蓝,有感而发,写下一篇
《蓝赋》,作序说:“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以种蓝染绀为业。”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著作《齐民要术》中有详细记载,先是“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
,然后用木、石压住,使蓝草全部浸在水里,浸的时间是“热时一宿,冷时两宿”。将
浸液过滤,按百分之一点五的比例加石灰水用木棍急速搅动,等沉淀以后“澄清泻去水
”,“候如强粥”,则“蓝靛成矣”。用于染色时,只需在靛泥中加入石灰水,配成染
液并使发酵,把靛蓝换原成靛白。靛白能溶解于碱性溶液中,从而使织物上色,经空气
氧化,织物便可取得鲜明的蓝色。这种制靛蓝及染色工艺技术,已与现代合成靛蓝的染
色机理几乎完全一致。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对蓝草的种植、造靛和染色工艺,进一步作了全面性的阐述和总结。
他在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说:“凡蓝五种皆可为靛。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马
蓝、吴蓝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名苋蓝,种更佳。”在靛蓝染色方面,书
中指出:“凡蓝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记数。其最佳者为标
缸。”。
据江苏的《光绪通州志》记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曰头蓝,七月再刈曰二蓝,,甓一
池水,汲水浸之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于染布,曰小缸青。出如皋者尤
擅名。”,详细记了小暑前后、白露前后可两期采集蓼叶,取净叶二十八斤,石灰十二
斤拌成一料,四料便可做成一担蓝靛,形如淤土,故称“土靛”。在“州志”中记载民
间制靛的简单过程,足以说明蓝草的种植和蓝印花布的生产在当时物产中的重要地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
,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他取“蓝水”为人治病,认为“蓝水
、染布水,皆取蓝及石灰能杀虫解毒之义。”。现代的药理研究表明,路边青含黄酮类
;蓼蓝全草含靛甙、黄色素及鞣质;菘蓝叶含色氨酸、靛红烷B、葡萄糖芸苔素及靛蓝
等;草大青及马蓝叶均含靛蓝。都有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能。特别是用蓼蓝 (
Polygonumtinctorium Ait.)制成的“板蓝根”中成药,已为人们所熟悉和普遍使用。
在台湾早期的蓝草种植大都是以山蓝为主,山蓝又叫做大菁,曾经也是早期销往大陆的
台湾产品。主要采集地区分布在北部的阳明山、坪林和猫空、三峡一带山区,中部地区
是在苗栗、日月潭、埔里、溪头、阿里山、奋起湖等山区,目前尚可发现其踪迹。在清
末民初之际,因为茶产业的兴起,加上化学合成染料的进口,导致山蓝的产业迅速萎缩
,以致於消失。也因为经济价值的消失,大菁被野放至以上区域,近年来台湾各地所推
广的蓝染活动,就是以这些被野放的大菁作为主力的。
蓝的染色使用,在国外也出现的很早,如印度在西元一世纪时,在一份航海的纪录文件
中,就出现有利用海上运输蓝靛的纪录了。在南美安地斯山纪元前3-4世纪间的印加人
的遗迹中,出土有染上蓝之棉布。纪元前2000年左右埃丵及的debe所出土的木乃伊之裹
尸布里,就检验出含有蓝之色素。早期的埃丵及称蓝为「indicum」,也存在於纪元200
年左右叙利亚地区所发现的盾牌上,被当成涂料。欧洲的商人早在13世纪时,就已经引
进欧洲各国,在当时的英国还曾经把蓝靛当成是「恶魔的药」,立法限制使用。15世纪
后,蓝靛也被当成是绘画的颜料之一。蓝靛就是靛花,靛花就是国画颜料中的花青。蓝
素溶在水中时,是呈现绿色的状态;当出水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后,才改变色相为蓝色。
而靛花则是靛水经过搅拌起泡后,让泡沫上的蓝素充分地接触到空气的氧才由绿转成蓝
的色相。将变蓝的泡沫集中,乾燥后,就是一般国画颜料的花青。蓝所染出的色相,按
照宋应星的说法有翠蓝色、天蓝、月白、草白等四色。这四色直接是以蓝靛的深浅控制
,所染出的色相,并不混合其他的染材进行重复染。
中国古代的制蓝技术
关於中国古代文献中,关於采蓝的古文献出现得很早,在《诗经》中就有明确的采摘记
载,另外在《荀子》的〈劝学篇〉里亦有「青出於蓝」之说法。至於种植和处理技术上
的记载,以魏的贾思勰《齐民要术》和宋的宋应兴《天工开物》、明的李时珍《本草纲
目》较为齐全。其主要的说明如下:
《齐民要术》以蓼蓝制靛的方法:
「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许束作麦秆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蓝倒竖於坑中下水以木石
镇丵 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荄内汁於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普彭反
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淀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淀成矣蓝十亩敌
谷田一顷能自染青者其利叉倍矣崔寔曰榆荚落时可种蓝五月可刈蓝六月可种冬蓝冬蓝木
蓝也人日用药也。」
《天工开物》以菘蓝制靛的方法是:
「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壹石,下石灰
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近来出产,闽人种山皆茶蓝,其
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输入舟航。其掠出浮沫晒乾者曰靛花。凡靛入缸,必用稻灰
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计数。其最佳者曰标缸。」
《本草纲目》制靛的方法是:
「染材,〔别录曰〕蓝实生河内平泽。其茎叶可以染青。〔宏景曰〕此即今染襟碧所用
者。以尖叶者为胜。〔恭曰〕蓝有三种。一种叶圆茎二寸许。厚三四分者。堪染青。出
岭南太常。名为木蓝子。陶氏所说。乃是菘蓝。其汁抨为淀甚青者。本经所用。乃是蓼
蓝实也。其苗似蓼而味不辛。为淀惟作碧色尔。〔颂曰〕蓝处处有之。人家蔬圃作畦种
。至三月四月生苗。高三二尺许。叶似水蓼。花红白色。实亦若蓼子而大。黑色。五月
六月采实。但可染碧。不堪作淀。此名蓼蓝。即医方所用者也。别有木蓝出岭南。不入
药。有菘蓝可为淀。亦名马蓝。尔雅所谓葳马蓝是也。又扬州一种马蓝。四时俱有叶。
类苦买菜。土人连根采服。治败血。江甯一种吴蓝。二月内生。如蒿。叶青花白。亦解
热毒。此二种虽不类。而具有蓝名。且古方多用吴蓝。或恐是此。故并附之。另外在〈
草部〉蓝淀项目里,记载著:染材,〔时珍曰〕淀。石淀也。其渣沉殿在下也。亦作淀
。俗作靛。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
乾收。用染青碧。其搅起浮沫。掠出阴乾。谓之靛花。亦青黛。见下。」
以上的古法均是属於生产性的制靛方法,主要是将蓝叶制成固体的靛状,方便搬运、保
存和贩售,现今的大陆或台湾也尚有少量贩卖蓝靛。
蓝草的种类:
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
性喜潮湿略有阳光之处,染色使用部位是叶片,在日本也叫做阿波蓝、吴蓝。繁殖方法
可使用种子於三月底四月初播种即可,也可以使用蓼蓝的茎直接播插於土壤的繁殖方法
。种子的采收以十一月开花部位已经变成褐黑色时为佳,采收后要晒乾,并置於树胶袋
中,然后放在冰箱中冷藏至隔年春使用。在采摘叶片后,新叶片会由茎节处,再冒出新
芽。因此可大量繁殖於培养土的盆栽中,使用完后,亦可使用茎部繁殖。但是要注意施
肥,没有施肥的话,叶片会逐渐变小。蓼蓝叶含靛(Indiican)、黄色素、鞣质,根部
含葱类成分。
大菁(Baphicacanthus cusia(Nees) Bremek)
或称之为山蓝、马蓝、山青、大青,是属於爵床科植物,日本也叫做琉球蓝。主要产地
在中国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一带居多。目前仍存在少数民族,如苗族的深蓝色或
黑色的染料,同时也是台湾使用中的染色材料。繁殖方法是以阡插法为主,性喜潮湿和
阴凉之处,冬天12月-1月之间会开淡紫色的小花。叶子含有靛,靛经氧化后,就成为蓝
色的色素「靛蓝」。
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
在中国古代称之槐蓝、大蓝、大蓝青、水蓝、小青、小菁、本菁、园菁、台湾蓝、印度
蓝、青仔草、野青靛,是属於豆科多年生灌木,以种子来繁殖的,种子是豆夹状,羽状
叶、锥状赭粉红色的小花。分部於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曾是印度早期对欧洲的输出品,蓝的英文叫做indigo 和印度的英文indian是很接近
的,也和印度河有著密切的关系。
菘蓝(Isatis tinctoria L)
又叫做茶蓝、板蓝、中国大青、中国菘蓝,英文名是Woad。是属於十字花科、二年生草
本植物、顶生黄色小花。主要产於欧洲的西班牙等地中海沿岸,中国则产於黄河流域和
黑龙江之间的广大北方地区,其根部就是治SARS的中药配方板蓝根。叶片类似波菜或橄
榄菜,花开在业片中央,染色部位为叶片。菘蓝叶含色氨酸、靛红烷B(Isatan B)、
葡萄糖芸苔素(Glucobrassicin)、新葡萄糖芸苔素-1-磺酸盐(Glucobrassicin-1-
sulfonate)、靛蓝(Indigotin)
除了以上蓝的种类外,另外尚有以下11种植物可以提炼出蓝色的染色色素:
1. 埃丵及木蓝又叫做那塔木蓝,属於豆科,产於东非。
2. 关节木蓝,属於豆科,产於印度、阿拉伯、西非国家。
3. 野木蓝又叫做蕃菁、南蛮蕃菁,属於豆科,产於中美洲。
4. 阿拉伯木蓝,属豆科,产於印度、阿拉伯、西非诸国。
5. 银木蓝,属於豆科,产於东、北非。
6. 瓜地马拉木蓝,属於豆科,产於中美洲。
7. 卡罗莱纳木蓝,属於豆科,主要产於北美。
8. 欧洲菘蓝,属於十字花科,主要产於西班牙地中海沿岸。
9. 矛荚藤,属於豆科,产於西非。
10. 芙蓉蓝,属於萝摩科,产於马来西亚、印尼。
11. 靛蓝木,属於夹竹桃科,产於印度。
茜草
茜草为人类最早使用的红色染料之一,故茜草又名:破血草、染蛋草、红根草等。现在
学名Rubiacordifolia L.。茜草所染不是红花那种鲜艳的真红,而是比较暗的土红,在
印染界有专门的术语叫做Turkey red(土耳其红)。
茜和蓝是出现於中国历史舞台上,最早的染色植物之一。茜草的种类,主要有东洋茜、
西洋茜、印度茜三种,其染出的色相并不一样。在中国使用的茜草是属於东洋茜,染出
的色相是偏橙色的,红色的感觉较低。西洋茜另外也因为其叶片有六片的缘故,也被称
之为六叶茜,东洋茜则是四叶,因此也被称之为四叶茜。西洋茜主要产於地中海沿岸之
南欧区域和西亚区域,是属於多年生的草类植物,叶片为六片轮生,根部主要含有黄色
和红色的色素。
茜草的染色部位是在根部,根部的色彩是淡红土黄色;因其具药效,因此在中药店里仍
可买到。染出色相会因其品种不同,而有不同的色相。中药店买的茜草是东洋茜,大都
是四叶茜,偶而也会出现五叶或是六叶的情形,叶子的形状略成心型。繁殖是以其枝干
斜插繁殖的,茎干因为是属於爬藤类,容易断裂且有倒钩,略呈四方形,大都生长於山
地林边,三年即可采收其根部,根部主要含有Alizarin、Purpurin、Pseudopurpurin、
Rubiadin、Purpuroxanthin、Munjistin等色素。印度茜染出的色相略呈较沉的暗红色
,西洋茜则是彩度略高的鲜红se。
中国古代的文献中,茜草在《诗经》中被称之为茹藘、《本草经》和《尔雅》称之为茅
搜或蒨、《说文解字》、《山海经》称之为搜、《山海经注》称之为蒨草、《诗正义》
称之为韎、《诗传》称之为韎鞈、《诗疏》称之为地血或牛蔓、《史记》称之为茜、《
蜀本草》称之为染绯草、《陈藏器》称之为茜根、《土宿本草》称之为血见愁或风车草
、四补草或西天王草或铁塔草或风车儿草或四岳近阳草、《救荒本草》中有土茜苗、《
本草补遗》中称之为过山龙、《陶弘景》称为染绛草、《尔雅义疏》有驴繖子、《植物
实名考》中称之为金线草、《松村植物名汇》称之为苗根,另外尚有地苏木、活血丹、
破血草、红根藤等等。
在茜草众多名称里,《诗经》中的「茹藘」和《山海经》的「搜」、《尔雅》的「茅搜
」或「蒨」等名称算是出现的比较早的。「搜」、「茅搜」的称呼大约是和其红色的染
色效果有关,红色是和血有关的色相,有血的草就像鬼一样,因此出现「搜」的字。「
蒨」字则是和茜草的茜字是相通的,蒨字是由青加上人字边,青人就是形容青春美丽的
人,被借用来形容草,就加上草部首,藉以区隔。因此蒨字就带有美丽的意思,用蒨字
来命名的草就有美丽的草,蒨草的美丽可能不是因为其外形而得名,是以其染出的红色
色相得名。至於后来的地血、染绯草、染降草等等名称都是因为其染色色相的特性而得
名,或是带有地区性的命名,如牛蔓、血见草、过山龙、四补草、西天王草、铁塔草、
四岳近阳草等,风车草和风车儿草大约是因为其心状叶子的形状是四片一组类似风车的
造形,可推测因此而得名。可是为何后来舍弃不用,另立名称为「茜草」。
古文献中有关茜草的句子:
《诗经》有“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东门之墠茹藘在阪”等句。
《汉官仪》记有“染园出卮茜,供染御服”之句。
《史记•货殖传》中亦有“千亩卮茜,其人与千户侯等”的记载,可见当时栽植
茜草可享有厚利,茜草染红在周朝以前即受到相当的重视。
《本草纲目》云:“陶隐居本草言:东方有而少,不如西方多,则西草为茜,……”时
珍曰:“茜草十二月生苗,蔓廷数尺,方甚中空有劢,外有细刺,数寸一节,每节五叶
,叶如乌药叶而糙涩,面青背绿,七八月开花结实,如小椒大,中有细子。……可以染
绛……。”
清代《物理小识•卷之六》中亦有“茜草染紫”、“茜红以乌梅汤,退红以石灰
水,退后茜不失铢两。”等句,《植物名实图考》一书对茜草也有许多解说。台早期志
书中也屡有记载,像康熙五十六年本《诸罗县志》记曰“茜草染绛之草,一名茅搜……
,土番多用此以染兽毛,兼以染藤;然秘而不传,莫知所生之处汉人鲜有识者。”
《重修?山县志•卷十一》中附录《瀛壖百?》:“番妇自织布,以狗毛、苎麻为
线,染以茜草,错杂成文,朱殷夺目,名达戈纹。达戈纹番以被体。汉以为衣包,颇坚
致。”其后各地志书中屡见转摘本文,如《淡水厅志》、《嘉义县志》、《台湾府葛玛
兰厅志》、《台湾通史》等内容,都与前文相当一致。
----------------------------------------------------------------------------
----
茜草的种类:
茜草的染色种类主要有以下三种:
1. 东洋茜(Rubia cordifolia L)又叫做中华茜草。
2. 西洋茜(Rubia tirctorum L.)。
3. 印度茜(学名:Rubia cordifolia Linn.在印度被称之为Indian medder)。
根据大陆的文献的说法,将茜草分成四类:
1.长叶茜草(Rubia cordifolia L.)
2.中华茜草(Rubichinensis Reg.et Maack)
3.狭叶茜草(Rubia truppeliana Loes.)
4.黑果茜草(Rubia codifolia L.)
【古文献的记载】
1.诗经:「缟衣茹藘」
2.考工记:「一染縓再染赬三染纁」
3.唐诗里李商隐的〈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
李群玉的〈黄陵庙〉「黄陵女儿蒨裙新」
4.宋朝苏轼的〈浣溪沙〉「相挨踏破茜罗群」
5.清朝曹雪芹的〈桃花行〉:「茜裙偷傍桃花立」
染出色相也会因其叠染的次数,会出现《考工记》里称呼的:縓、赬、纁、朱、绛等色
相。有时候也会直接以植物名来命名,叫做茜色或是茜红色等。
苏方
苏枋又名苏方、苏芳、苏木,是属於常绿豆科小乔木,树干有小刺,羽状复叶、黄色花
,学名为Caesalpinia Sappun L.。其得名是因为印尼语的译音,印尼语sappan的意思
为红色的树木,其现在的英文名是巴西英文字Brazil的小写brazil(巴西红),苏枋所
含的红色色素因此就叫做Brasiln。原产地为印度、马来西亚。苏枋被当作染色材料,
早在唐代时,就因为南洋的贸易而从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地被引进中国。引进的地点
是在福建的泉州,一上岸就被当作是官方用品专门保管处理。目前主产地为广西、云南
、台湾、海南岛、四川等,苏枋还具有促进血管收缩、抑制中枢神经、抗菌等的药用价
值,因此还残留於中药店里。
苏枋的心材色彩呈现带有红色感觉的黄色,在欧洲曾经被用来作为红葡萄酒的染色用。
苏枋是使用其树干的中心部,加上明矾的媒染,即可染出唐朝以来四品大官所穿的官服
,其色彩被称之为绛色或绯色、红色、赤色、朱色等。明矾是较为安定的药剂,没有环
境影响的问题;且不会对人体有任何影响,请放心使用。另外,如果使用二氧化铁来媒
染的话,就会得到偏紫的红色色相染色效果。
此外,苏芳木也是也是制作胭脂的原料之一。
红花
红花又称之为红蓝花、黄蓝花、草红花、燕脂花、胭脂花、山丹花 学名为Carthamus
tinotorius L.,原产地是在现今的埃及中亚西亚、美索布达平原,是越年的蓟草科植
物,叶片呈现锯齿有尖刺。六月到七月之间,会由上往下开出黄色的小花,三日后才会
由花根部逐渐长红色的色素,在日本也被叫做「末摘花」。另外,也传说是由韩国所传
进的缘故,而称之为「韩红花」。红花的色素以黄色(Carthamin)和红色(
Carthamone)较多,另含有蓝色色素和植物萤光物质。
古代可以染红色的染料虽然还有茜草,单茜草为土红、又需要较为复杂的媒染工序,而
红花所染为“真红”,而且可直接在纤维上染色,故在红色染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红色曾是隋唐时期的流行色,唐代李中的诗句“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
形象地概况了红花非同凡响的艳丽效果。根据现代科学分析,红花中含有黄色和红色两
种色素,其中黄色素溶于水和酸性溶液,在古代无染料价值,而在现代常用于食物色素
的安全添加剂;而红色素易溶解于碱性水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可产生沉淀,形
成鲜红的色淀沉积在纤维上,获得具有一定牢度的红色衣物。
根据南宋赵彦卫的《云梦漫钞》和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说法,红花是汉代张
骞通西域时,所传进的物种,且描述染出的色相叫做「真红」。红花是绘画颜料、也是
染料,同时是妇女的化妆品丵色料。红花的染色部位是使用其花瓣,所提炼出来的色素
,和上油脂后,制出口红或腮红的化妆品胭脂,因此也被叫做胭脂花。
胭脂出现於较早的历史文献资料,被收录於《史记》和《汉书》中的《西河故事》里,
之后被转记於唐《史记正义》、《史记索隐》、《十道志》,也出现於宋朝的《乐府诗
集》、明朝的《丹铅总录》。记载有感叹西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出征,将当时的匈奴
赶出了曾经是红花产地的祁连山脉一带,也包含了胭脂山。匈奴人被赶出了焉支山,因
而丧失了制作胭料的红花,感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
妇女无颜色」。这是汉武帝的时期,相当於西元前121年所发生的故事。在《史记索隐
》里,引用《习凿齿与燕王书》里有如下的记载:「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不?北方人
探取其花染绯黄,采取其上英鲜者作烟肢,妇人将用为颜色。」胭脂山也叫做焉支、燕
支、烟支、烟肢、燕脂、胭脂、胭支、胭肢、胭支、阏支山等,约略相当於现今的永昌
县西处。
关於红花的植物类记载,《急就篇》更早的《尔雅》的「茏古」、《诗经》的「游龙」
、郭璞注释《尔雅》的「红草」、《别录》的「天蓼」和「石笼」、《本草拾遗》的「
水」和「大蓼」、《汉英韵府》的「蓼」,另外尚有红兰花、大毛蓼、东方蓼、水蓬稞
、大节龙、大接骨、果麻、追风草、八字蓼、捣花、辣蓼、丹药头、家蓼、水红花等称
呼。红花具有血管扩张的作用,被用来当作治疗心脏病的良药。目前红花最大的生产国
家是美国,主要是摘取种子,粹取油脂当作食用油,这是一般的红花子油。被当作是中
药药材使用的产地是大陆,生产区域分部於四川、河南一带的山区。这一带生产的红花
又叫做川红花,而产於西丵藏的红花,药材店称之为藏红花,藏红花采收不易,价格昂
贵,通常只限於药用。染色用的红花,通常是川红花,属於蓟草科植物,叶片周围有刺。
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
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胭脂都可经过阴干处理,使用时只要蘸少
量清水即可涂抹。
胭脂,因其产地在古代中国的焉支山与祁连山的山麓,因此也被称之为焉支。另外也因
为产地是在燕国之故,或是燕国所产的红花较佳之故,也称之为燕脂。胭脂也和匈奴的
人名有关,根据唐朝张泌《妆楼记》中,如下的一段叙述:「燕支,染粉为妇人色,故
匈奴名妻阏氏」,文中是说匈奴王妻子阏氏,喜欢以红花做成化妆品,而阏氏的发音和
胭脂是相同的,因此也被借用。匈奴王妻子阏氏的说法出现於汉朝刘邦时期,刘邦亲率
30万大军迎战匈奴王冒顿,被围於平城(相当於现今大同),采用陈平意见,行贿冒顿
的妻子阏氏,因而得以脱险。
除了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以及苏芳木等。重绛是一种绛红色
染料,它的色彩比较浓重,不及红蓝鲜艳透明。在汉魏时常常被用来作燕支的材料。石
榴花也是一种红色颜料,在隋唐时常用来炼染女裙,时称“石榴红裙”,但也可用来制
成胭脂。
与石榴花相仿的是山花,山花是一种野生植物,经过提炼加工,则可为化妆材料。苏方
木也名“苏木”,它的颜色虽比较黯淡,但作为染料饿历史却很长,早在魏晋时期就是
一种主要的红色染料。
化妆上的使用是以铅白打底,再上红花的提炼物,就可以得到桃红色,也称之为「桃花
妆」。以铅白和红花调和所得到的色相,在唐代称之为檀红,也就是粉红色、浅粉红。
至於大红色,则称之为绛唇。因为红花和女性化妆品的关系密切,促使红花带有些许的
浪漫和女性化的倾向。以红花来比喻女性也颇为贴切的,红花的红色色素的褪色时间很
快,只能在短时间里,显现出其亮丽的色相,就如同女性的美,只显现於短暂的青春期
间,过不了多久,终究要人老珠黄,抵挡不了岁月的侵蚀。红色色素的易褪和女人美丽
的青春易逝,同样让人由然升起一股哀怜珍惜之感。红花和胭脂化妆品有著密切的关系
,连带也使红字的使用状态,趋近於形容女性的美丽或是较为柔性化气氛之营造,明显
地不同於赤字。
古人采用红花泡制红色染料的过程如下:将带露水的红花摘回后,经“碓捣”成浆后,
加清水浸渍。用布袋绞去黄色素(即黄汁),这样一来,浓汁中剩下的大部分已为红色
素了。之后,再用已发酸的酸粟或淘米水等酸汁冲洗,进一步除去残留的黄色素,即可
得到鲜红的红色素。这种提取红花色素的方法,古人称之为“杀花法”,此方法在隋唐
时期就已传到日本等国。如要长期使用红花,只须用青蒿(有抑菌作用)盖上一夜,捏
成薄饼状,再阴干处理,制成“红花饼”存放即可。待使用时,只须用乌梅水煎出,再
用碱水或稻草灰澄清几次,便可进行染色了。“红花饼”在宋元时期之后得到了普及推
广。
----------------------------------------------------------------------------
----
《本草纲目》里的红花记载,如下:
红蓝花:染材,【释名】红花。(开窦)。黄蓝。〔颂曰〕其花红色。夜颇似蓝。故有
蓝名。〔颂曰〕今处处有之。人家场圃所种。东月布子于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
花下作梂汇多刺。花出梂上。圃人乘露采之。采以复出。至尽而罢。梂中结实白颗如小
豆大。其花暴乾。以染真红。又做胭脂。〔时珍曰〕红花二曰八月十二月皆可下种。雨
后布子。如种麻法。初生嫩叶苗亦可食。其叶如小蓟叶。至五月开花。如大蓟花而红色
。侵晨采花捣熟。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又捣以酸栗米泔清。又淘又绞袋去汁。以青
蒿覆一宿。晒乾。或捏成薄饼。阴乾收之。入药搓碎用。其子五月收采。淘尽捣碎。煎
汁。
黄蘖(黄柏、檗木、檗皮) (蘖 bò 古同“檗”:“锉~染黄丝。”)
黄蘖为落叶乔木,卵状椭圆状叶片、对生且是奇数羽状复叶,属於柑橘科。黄蘖的树干
外皮厚实,内部则是黄色的,雌雄异株,树干外皮相软木状,果实呈现黑色。学名为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黄蘖也叫做黄柏、黄波罗、黄伯栗,又称为黄檗、檗
木、檗皮。黄蘖是属於山椒科落叶乔木,生长於山地杂木群中,中国华北和东北都可见
其踪迹。黄蘖的蘖字,有时也写成黄檗,其枝干是染黄的材料。黄蘖外形类似银杏树。
染色的部位是树皮,黄蘖的树皮有两层,第一层没有色素,染色的部位是取第二层的树
皮,染出色相是黄色。在中药店大都是被当作是整肠和胃药使用,黄蘖也叫做黄柏、黄
波罗、黄伯栗,又称为黄檗、檗木、檗皮。是植物染色材料中,唯一含有盐基性色素的
染料。
中药的名称为黄柏,含有的黄色色素是古代制纸时,染纸的材料。因含植物碱的缘故,
也是很好的纸张制书防虫蚀药剂。以黄蘖染色的纸张所写的经文,曾出现於敦煌的藏经
洞。黄蘖的染色是使用其树干,以高温热煮法、明矾媒染即可,可得略带绿色感觉的沉
稳黄色。黄蘖也是古代印度僧侣,在诵经修行时,含在口中,防困的药材。
姜黄
郁就是姜黄,又叫做郁草、郁金、宝鼎香,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郁金和姜黄是同科的
植物,姜黄有称之为宝鼎黄、黄姜,染色的部位是其块根。在《本草正义》中记载著:
「又一种则坚实光亮,其色深黄,乃如郁金,为染色之用,不入药剂者。」另在《纲目
》中也有:「郁可浸水染色」之记载。姜黄染色的部位是根部,染出的色彩是差不多的
,都是黄色系的,姜黄是较为鲜黄,有萤光色,也是咖哩料理的材料。
「郁金」,「郁金」也是一种染黄色的染色材料,也就是郁金香草,但不是现今的荷兰
郁金香。唐代学者张泌《妆楼记》:「郁金,芳草也。」可将妇人所穿的裙子染成鲜明
的黄色,且带有郁金本身的香气,但缺点在於不耐日晒,容易褪色。用郁金香草所染的
裙子称为「郁金裙」,唐诗中也有记载,李商隐《牡丹》诗:「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
争舞郁金裙。」这是一首描述牡丹花的诗,写花丛绿叶在风中的姿态。传说唐玄宗的爱
妃杨玉环喜爱穿著以郁金香染成的黄色裙子,於是成为当时的流行色彩,不论宫中嫔妃
、仕宦之家女子争相模仿。唐李珣的〈浣溪沙〉:「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
,翠钿檀注助容光」里也有「郁金黄」的色彩名。
《本草纲目》记载: 姜黄:染材,〔时珍曰〕近日以扁如乾姜形者为片子姜黄。圆如
蝉腹形者为蝉肚郁金。并可浸水染色。述形虽似郁金。而色不黄也。
栀子(水栀子、山栀子)
栀子是早的「粉粿」或是染饭的黄色染料,也是日据时期黄菜头(黄萝卜)的染料,同
时具有利尿之药效。栀子又分成只开花不结果,观赏用之庭院花种,所开的白花市复瓣
,叫做玉堂春等。可当生药或染色用的栀子,另分成水栀子和山栀子,水栀子是台湾所
种植的栀子,性喜好日照和水分,为多年生低灌木。果实的形状是呈长椭圆形,山栀子
的果实是略呈球状,两种的果实表皮上,都有稜。花的特徵是单重白色,山栀子学名为
Gardenia jaѕminoides Ellisf. Grandiflora Makino.,果肉的黄色色素是
Crocin。
栀子又名木丹、鲜支、黄荑子、黄栀子、黄栀、山黄栀、黄栀子、山枝子、大红栀、金
栀子、银栀子、山栀花、林兰、越桃、木横枝、玉荷花等。
----------------------------------------------------------------------------
----
《史记》〈货殖列传〉:
中记载著:「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然是富给之资也…」
《本草纲目》:
栀子:染材,【释名】木丹。(本经)。越桃。(别录)。鲜支。(纲目)。花名薝卜
。〔弘景曰〕处处有之。亦两三种小异。以七稜者为良。经霜乃取。入染家。用於药甚
稀。〔时珍曰〕卮子叶如兔耳。厚而深绿。春荣秋瘁。入夏开花。大如酒杯。白瓣黄蕊
。随即结实。薄皮细子有须。霜后收之。蜀中有红卮子。花烂红色。其实染物则赭红se

《说文》:「黄木可染者」
《广雅》:「栀子桃也」
《正字通》:「栀,小木夏花洁白秋实丹黄可染一名木丹」
《康熙字典》并引用了《图经》对栀子的描述:「生南阳川谷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
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坚硬二三月生白花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黄中仁深红又名鲜支。」
《唐本草》,是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编修成功的,是我国第一部药典,《图
经》即为其中一部份。经由约略了解,栀子的果实含有一种天然黄色素,自古以来就被
作为染布的染料,此外,它也可以用於食品丵色素或作为绘画颜料。实际染出来的色相
是比较鲜艳、且染色程序也比较简便,只要使用热煮法就可以萃取色素。另外,栀子也
是古代一种极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卮茜」指的就是栀子和茜草,茜草也是一种染色
材料,可见秦汉时期采用栀子染色是很盛行的。
薯莨
薯莨,别名赭魁、薯良、鸡血莲、血母、朱砂七、红药子、金花果、红孩儿、孩儿血、
牛血莲、染布薯。为薯蓣科植物薯莨的块茎。块茎富含单宁,可提制栲胶,或用作染丝
绸、棉布、鱼网;也可作酿酒的原料。
《梦溪笔谈》:《本草》所论赭魁,皆未详审,今赭魁南中极多,肤黑肌赤,似何首乌
。切破,其中赤白理如槟榔。有汁赤如赭,南人以染皮制靴。
五倍子
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棓子,为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漆树
科植物“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刺伤而生成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
经烘倍干燥后所得。此树皮的肿瘤含有丰富的可供染色用之鞣酸,当鞣酸和铁离子结合
时,就可将纤维染成蓝黑色的色相。五倍子古代称之为「无食子」、「栎五倍子」,在
唐朝时就已经出现於《酉阳杂俎》文献记载里,五倍子的蚜虫也寄生於西域一带的柽树
。此外,五倍子还是一种药材,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西域的五倍子是由现今的伊朗一带的波斯引进的,由波斯语直接音译为「无食」、「摩
泽」。但是根据一些药书上的记载,五倍子却是生长於南方的越南、缅甸一带,不是西
方的西域,如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五倍子和用蓝草深染的黑色色相是偏蓝色的黑色色相,这也和媒染剂的使用有关。一般
传统的黑色或是叫做皂色的黑色染料之媒染剂,根据文献的记载都是使用叫做「铁浆」
的媒染剂。铁浆的作法有两种,一是直接以生锈的铁块浸泡醋酸,三星期以上即可得到
铁浆。另一种是以稀饭浸泡生铁块,一样可以得到铁浆,这是利用稀饭发酵后的酸性,
其实是和直接以醋酸浸泡是一样道理,所得到的铁成分,叫做醋酸铁。醋酸铁媒染的染
色效果是较偏向不带任何色系的灰色色相。如果是亚铁类的媒染的话,就较容易得到偏
向带些许蓝色系感觉的黑色色系。
五倍子除了是中国古代的纤维染色材料外,也是染发剂和近代蓝黑色钢笔墨水的材料。
五倍子染出的色相,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是叫做「皂色」,皂即是黑色的意思,
皂字和现在的皂字是通用的,但在古代的字书里都是使用「皂」字。根据三国魏张揖《
广雅》的说明,皂和早是相通的,皂的色相是藉由早起看不见东西时的黑色状态来比喻
的。
乌臼
乌臼俗名: 臼仔、杍树、桠臼、琼仔树等,属於大及戟科木本植物,学名为Sapium
sebiferum L.。叶片呈菱形,冬季变红落叶, 有微毒性,叶为黑色染料,可染木棉等
物。
关於乌臼的记载,曾出现於《天工开物》、《神农本草》、《本草纲目》、《齐民要术
》、《千金翼方》、《云梦漫钞》等古文献中,可用以治疗脚癣、疥疮、湿疹等。《本
草纲目》里,《释名》里称之为「臼」,《本草纲目》说其「叶可以染皂色。乌臼木:
染材,〔藏器曰〕叶可染皂」。乌臼种子呈黑色球形,可以榨油,亦有毒性,亦可治疮
疥,但不可染色。《本草纲目》也说明乌臼「子可压油。然灯极明。」《本草纲目》已
经说明染色部位是使用其叶片,和铁化合物媒染后,可产生灰色的色相,深染后可得到
黑色的色相,适合棉麻类之被染物。
紫草
紫草的又称为硬紫草、大紫草、红条紫草 藐,茈草,紫丹,地血,紫草茸,鸦衔草,
紫草根,山紫草,红石根,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为紫草科紫草属的植物。又
名山紫草、紫丹、紫草根,分布于日本、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辽宁、山西、湖南、甘肃
、山东、湖北、广西、四川、陕西、贵州、江西、河北、河南等地,主要产於中国大陆
。紫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草高约30-60公分,七月开小白花,根部是暗红紫色,染色
的部位是根部,因此叫做紫草根或紫根。根部又分软根和硬根两类,软根的紫草较适合
染色。紫草的被染物还是以丝质的染色效果较佳,棉麻质料的染著度较低,不容易上色。
一般对《论语》〈阳货〉「恶紫夺朱」、〈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等的叙述,采取
的解释是以衍生义作为主体的,事实在色彩上,存在著另一层的意义。在此对红和紫的
色相所造成的印象,都是负面的,讨厌类比著非正式或是正规的、小人的紫色;又红色
和紫色不可亲近的。尽管如此,在文献的记载里,却出现有紫色服饰大流行的记载。在
《韩非子》里,就记载著:「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白绢)不
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
何?"管仲日:"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於是左右适有
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於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
,国中莫衣紫;三日,境中莫衣紫也。」
当时君主齐桓公喜欢穿著紫衣的纪录,一时间也带动了齐国穿紫色衣服的流行风潮。紫
色的衣服在当时是很贵的,五匹素绢还不一定能换得一件紫色的衣服。为了要跟上流行
,因此其国人要耗费财力添购紫衣,也间接影响到齐国的国力。因此管仲才劝说齐宣王
,若要人民不穿紫色衣服的话,自己就先要带头不穿紫衣。齐桓公也适时地以紫草染色
衣服很臭,而拒绝献进的紫衣。确实,以紫草染出的衣物,都会带有紫草所特有的臭味
,且该臭味久久无法散去。可见《韩非子》的紫衣记载,还是很真实的。
紫字是由茈字借用来的,古文献中属於通用的。茈是和紫是同义,是属於形声字,紫是
由此和糸、茈则是由草和此合体组成的,此在古义是具有微小的意思。在「恶紫夺朱」
的解释中,为何恶紫可以解释为讨厌紫色,这是因为紫色的染色结果,没有控制好时,
出现的色相容易和朱色相混之故。如果以染色的技术来看的话,中国古代紫色之染色方
法两种,一是以紫草根部直接染成紫色,另一是以蓝草先染蓝色、再叠染上红花的红色
。前者的方法,容易因酸碱值的变化,导致酸性染出之色相容易和朱之色相混。后者在
染色份量的控制上,尤其红花的色素过多时,就容易出现和朱相混之色相。两者在技术
上,均可确认朱和紫有相混的可能性。但也说明古代的朱和紫,在意义上是相近的,因
此才可能相混,也可藉以推论色彩认知上的相通性。至於「红紫不以为亵衣」的技术性
解释,是红色和紫色的染色工序繁复和价钱昂贵、材料不易得,哪有以辛苦高价染成的
衣物,拿来当内衣穿之道理,延伸用以比喻适才适所的道理。
在《论语》的时代,紫和红的社会印象并不是很高的,是在赤、朱之下的。可是到了唐
代在制定服制时,却把紫定在红色系之上,甚至出现「满朝文武皆朱紫」的诗句。其原
因有三,一、受到茈草的染色工序繁复,且材料采集不易和其染色特性之影响。二、受
到道教、佛教、神仙思想的影响,三、受到西方的影响。关於工序难度,经笔者复原古
法试染结果,一斤的乾燥紫草根,经过一早上的搓揉,只可染成两尺见方的丝质衣物,
如要取得较深或浓的色相,则要经过反覆地染著,达约十数次。其染著力较强的布料是
丝质衣物,并不是麻、棉、葛等较为平民化的布料的限制。关於紫和道教或佛教、神仙
思想之关系,可以从佛教、道教中,出现的紫云、紫书、紫衣、紫云观、紫阳道人、紫
气东来、紫霞真人等名词之使用得到一些理解。
晋郭璞解释《山海经》〈西山经〉时,就说明茈草就是染紫色的材料。
----------------------------------------------------------------------------
----
《本草纲目》
紫草:染材,【释名】紫丹(别录)紫芺(音袄)茈戾。(广雅音紫戾)藐。(尔雅音
邈)。地血。(吴普)。 鸦衔草。(时珍曰)此草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尔雅
作茈草。猺獞人呼为鸦衔草。〔宏景曰〕今出襄阳。多从南阳新野来。彼人种之。即是
今染紫者。方药都不复用。博物志云。平氏阳山紫草特好。魏国者染色殊黑。比年东山
亦种之。色小浅於北者。
《花镜》:紫草,一名紫丹,又名茈戾(原文有草头),生砀山南阳新野,及楚地。其
苗似兰香。茎赤节青,二月开花紫白色,结实亦白,惟根色紫,可以染紫。
涩柿子
柿子的种类有1000多种,原产地在中国,在各地分布较广,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日本、韩国和巴西是主要产地。东方柿在中国和日本是一种广泛种植的重要果树
,19世纪传入法国和地中海各国,后又传入美国。根据其在树上成熟前能否自然脱涩分
为涩柿和甜柿两类。后者主要是来自日本品种中的“冬柿”,成熟时已经脱涩。而前者
(我国上市的柿子大多数属于此类)必须在采摘后先经人工脱涩后方可供食用,引起涩
柿涩味的物质基础是鞣酸(又称单宁酸)。在《本草纲目》中,将之称为「椑柿」、「
漆」,文中说明将其捣烂取其汁液,可以当作是漆料,也可以染罾扇,因此也被叫做漆

甜柿引进前,台湾所食用的柿子,是较硬的水柿和经过点柿变软的软柿子,是属於涩柿
子。各种类分部的区域非常广,包含了中国的中北部、朝鲜半岛、日本、台湾等地。柿
子是属於落叶乔木,叶片互生、椭圆形、叶背生有褐色的毛,冬天时叶片会掉光。花为
黄绿色,果实为可食用的水果,其学名为Diospyros kaki Thunb.。
柿子的染法是使用柿树的未成熟果实,在果皮仍是绿色、还是涩味无法食用的阶段即可
采用。其茎叶也可以染色,是以热煮法,煮出其色素,再浸入铁离子之化合物溶液里,
就可得到较深的咖啡色色相。如浸入铜离子之化合物溶液里,就可得到较偏赭色的色相
。涩柿子汁也可作为柿漆用,反覆涂布於棉纸上,可以防水,作为纸伞的防水材料或是
作为防染用的型纸。
也是柿子,是利用柿子尚未成熟前的涩柿子,榨汁之后将之涂抹在布帛上,在经过石灰
的媒染,可以得到深褐的黑色或是褐色之色相。
以下是中国古代的色彩名词释义
红色系
粉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 杨妃色 湘妃色 妃红色
妃色 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 湘妃色 粉红皆同义。
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
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樱桃色:鲜红色
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
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绯红:艳丽的深红
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2、国画暗红色颜料
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 朱色 丹色
丹:丹砂的鲜艳红色
彤:赤色
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
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
赫赤:深红,火红。泛指赤色、火红色。
嫣红:鲜艳的红色
洋红:色橘红
炎:引申为红色。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绾:绛色;浅绛色。
枣红:即深红
檀:浅红色,浅绛色。
殷红:发黑的红色。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
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亦泛指脸红色
黄色系
鹅黄:淡黄色(quester注:鹅嘴的颜色,高明度微偏红黄se)
鸭黄:小鸭毛的黄色
樱草色:淡黄色
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quester注:Y100 M20~30 感觉的色彩,比较常用且有浓郁中
国味道)
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
橙黄:同上。 (quester注:Y100 M50 感觉的色彩,现代感比较强。广告上用得较多

橘黄:柑橘的黄色。
橘红:柑橘皮所呈现的红se。
姜黄:中药名。别名黄姜。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又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
缃色:浅黄色。
橙色丵:界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混合色。
茶色: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
驼色: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的浅黄棕色
昏黄: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黄色
栗色: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
棕色:棕毛的颜色,即褐色。1、在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2、适中的暗淡和
适度的浅黑。
棕绿:绿中泛棕色的一种颜色。
棕黑:深棕色。
棕红:红褐色。
棕黄:浅褐色。
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
赭色:红色、赤红色。
琥珀:介于黄色和咖啡色之间。
褐色: 黄黑色
枯黄:干枯焦黄
黄栌:一种落叶灌木,花黄绿色,叶子秋天变成红色。木材黄色可做染料。
秋色:1、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2、古以秋为金,其色白,
故代指白色。
秋香色:浅橄榄色 浅黄绿色。 (quester注:直接在Y中掺入k10~30可得到不同浓淡的
该类色彩)
绿色系
嫩绿:像刚长出的嫩叶的浅绿色
柳黄: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
柳绿:柳叶的青绿色
竹青:竹子的绿色
葱绿:1、浅绿又略显微黄的颜色。2、草木青翠的样子
葱黄:黄绿色,嫩黄色
葱绿:1,浅绿又略显微黄的颜色2,草木青翠的样子
葱青:淡淡的青绿色
葱倩:青绿色
青葱:翠绿色,形容植物浓绿
油绿:光润而浓绿的颜色。以上几种绿色都是明亮可爱的色彩。
绿沈(沉):深绿
碧色:1,青绿色。2,青白色,浅蓝色。
碧绿:鲜艳的青绿色
青碧:鲜艳的青蓝色
翡翠色:1、翡翠鸟羽毛的青绿色。2、翡翠宝石的颜色。 (quester注:C-Y≥30 的系
列色彩,多与白色配合以体现清新明丽感觉,与黑色配合效果不好:该色个性柔弱,会
被黑色牵制)
草绿:绿而略黄的颜色。
青色:1、一类带绿的蓝色,中等深浅,高度饱和。3、本义是蓝色。4、一般指深绿色
。5、也指黑色。6、四色印刷中的一色。7、特指三补色中的一色。
青翠:鲜绿
青白:白而发青,尤指脸没有血色
鸭卵青:淡青灰色,极淡的青绿色
蟹壳青:深灰绿色
鸦青:鸦羽的颜色。即黑而带有紫绿光的颜色。
绿色:1、在光谱中介于蓝与黄之间的那种颜色。2、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3、引申
为黑色,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代指为青春年少的容颜。 (quester注:现代色
彩研究中,把绿色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和其它红黄兰三原色并列研究,称做“心
理原色”之一)
豆绿:浅黄绿色
豆青:浅青绿色
石青:淡灰绿色
玉色:玉的颜色,高雅的淡绿、淡青色
缥:绿色而微白
艾绿:艾草的颜色。偏苍白的绿色。
松柏绿:经冬松柏叶的深绿
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
松花色:浅黄绿色。(松树花粉的颜色)《红楼梦》中提及松花配桃红为娇艳
蓝色系
蓝:三原色的一种。像晴天天空的颜色 (quester注:这里的蓝色指的不是RGB色彩中
的B,而是CMY色彩中的C)
靛青:也叫“蓝靛”。用蓼蓝叶泡水调和与石灰沉淀所得的蓝色染料。呈深蓝绿色 (
quester注:靛,发音dian四声,有些地方将蓝墨水称为“靛水”或者“兰靛水”)
靛蓝:由植物(例如靛蓝或菘蓝属植物)得到的蓝色染料
碧蓝:青蓝色
蔚蓝: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
宝蓝:鲜艳明亮的蓝色 (quester注:英文中为 RoyalBlue 即皇家蓝色,是皇室选用
的色彩,多和小面积纯黄色(金色)配合使用。)
蓝灰色:一种近于灰略带蓝的深灰色
藏青:蓝而近黑
藏蓝:蓝里略透红色
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黛螺:绘画或画眉所使用的青黑色颜料,代指女子眉妩。
黛色:青黑色。
黛绿:墨绿。
黛蓝:深蓝色
黛紫:深紫色
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古人以紫为祥瑞的颜色。代指与帝王、皇宫有关的事物。
紫酱:浑浊的紫色
酱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紫檀:檀木的颜色,也称乌檀色 乌木色
绀青 绀紫:纯度较低的深紫色
紫棠:黑红色
青莲:偏蓝的紫色
群青:深蓝色
雪青:浅蓝紫色
丁香色:紫丁香的颜色,浅浅的紫色,很娇柔淡雅的色彩
藕色:浅灰而略带红的颜色
藕荷色:浅紫而略带红的颜色
浅色系
苍色:即各种颜色掺入黑色后的颜色,如苍翠苍黄苍青苍黑苍白(quester注:准确的
说是掺入不同灰度级别的灰色)
水色:水红、水绿、水蓝、淡青、湖蓝、湖绿皆是浅色。
深色淡色:颜色深的或浅的,不再一一列出。
白色系
精白:纯白,洁白,净白,粉白。
象牙白:乳白色
雪白:如雪般洁白
月白:淡蓝色
缟:白色
素:白色,无色
荼白:如荼之白色
霜色:白霜的颜色。
花白:白色和黑色混杂的。斑白的 夹杂有灰色的白
鱼肚白:似鱼腹部的颜色,多指黎明时东方的天色颜色
莹白:晶莹洁白
灰色:黑色和白色混和成的一种颜色
牙色:与象牙相似的淡黄色 (quester注:暖白)
铅白:铅粉的白色。铅粉,国画颜料,日久易氧化“返铅”变黑。铅粉在古时用以搽脸
的化妆品。 (quester注:冷白)
黑色系
玄色:赤黑色,黑中带红的颜色,又泛指黑色
玄青:深黑色
乌色:暗而呈黑的颜色
乌黑:深黑;漆黑
漆黑:非常黑的
墨色:即黑色
墨灰:即黑灰
黑色:亮度最低的非彩色的或消色差的物体的颜色;最暗的灰色;与白色截然不同的消
色差的颜色;被认为特别属于那些既不能反射、又不能透过能使人感觉到的微小入射光
的物体,任何亮度很低的物体颜色。
缁色:帛黑色
煤黑象牙黑:都是黑,不过有冷暖之分。
黧:黑中带黄的颜色
黎:黑中带黄似黎草色
黝:本义为淡黑色或微青黑色。
黝黑:(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
黯:深黑色、泛指黑色
赤金:足金的颜色
金色:平均为深黄色带光泽的颜色
银白:带银光的白色
铜绿、乌金、老银:金属氧化后的色彩
补充:
国画颜料名称:
银朱:呈暗粉色。
胭脂:色暗红。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颜料,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朱砂:色朱红。用以画花卉、禽鸟羽毛。(黄色成分微高于红色成分,色艳丽,需注意
与背景色调和,多数情况下不大面积使用。)
朱膘:色橘红。明度比朱砂高,彩度比朱砂低。用以画花卉。
赭石:色红褐。用以画山石、树干、老枝叶。
石青:色青,依深浅分为-头青、二青、三青。用以画叶或山石。
石绿:依深浅分为-头绿、二绿、三绿。用以画山石、树干、叶、点苔等。
白粉:亦称胡粉,色白,有蛤粉和铅粉两种。用以画白花、鸟,或调配其他颜料使用。
花青:色藏青。用以画枝叶、山石、水波等。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靛,再提炼出
来的青色颜料,蓝绿色或藏蓝色。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广花,颜料
。即广东产的花青。(微含红色成分,故与黄色调和后生成的绿色较为沉着)
藤黄:色明黄。用以画花卉、枝叶。藤黄:明黄色。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常绿乔木
,茎高达二十米,从其树皮凿孔,流出黄色树脂,以竹筒承接,干透可作国画颜料。(
亦含微量红色成分,有毒。和黑色配合时甚为醒目,多为危险警示色彩)
赭石色:暗棕色矿物,用做颜料。
雌黄:矿物名。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2S3)橙黄色,半透明,可用来制颜料。古人用雌黄
来涂改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称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为“
信口雌黄”。
雄黄:中药名。为含硫化砷的矿石。别名石黄、黄石。
石黄:国画颜料,即雄黄。
洋红:色橘红。用以画花卉。
古典文学常见色彩用词:
鎏金:中国传统的一种镀金方法,把溶解在水银里的金子涂刷在银胎或铜胎器物上。
飞金、泥金、洒金: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
饰器物。洒金一说是指带斑点的图案。
描金:为使器物美观而在其上用金银粉勾图、描绘作为装饰。
花黄:古代妇女的面饰。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点黄色。
撒花:织物上的碎花图案。
云斑:在颜色比较淡的或半透明的材料上的暗黑的或无光泽的条纹或斑点(如在大理石
上)。
云母纹:像云母断面及砂子闪烁光泽的纹理。
http://www.douban.com/note/199143806/
a****5
发帖数: 10854
2
你太色了!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 发信人: Torasan (真辛苦), 信区: LeisureTime
: 标 题: 中国古代的颜色、染色及植物染料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 20:00:59 2014, 美东)
: 要对照前面那个贴一起看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IzNjY1Mg==&mid=200546910&
: 中国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虽然几经挫折磨难,很多书籍工艺等因为历史原因没有流
: 传下来,但活在我们生活之中的文化依然有很多,我们在使用汉字、汉语,还有我们的
: 民族服饰—汉服等,而中国的丝绸、陶瓷、茶等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中国有
: “丝国”、“瓷国”等称呼。中国人很早就使用丝绸制作衣裳了,而汉服的制作也与很

w****r
发帖数: 17566
3
不错. 帮顶一下小Torasan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 发信人: Torasan (真辛苦), 信区: LeisureTime
: 标 题: 中国古代的颜色、染色及植物染料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 20:00:59 2014, 美东)
: 要对照前面那个贴一起看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IzNjY1Mg==&mid=200546910&
: 中国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虽然几经挫折磨难,很多书籍工艺等因为历史原因没有流
: 传下来,但活在我们生活之中的文化依然有很多,我们在使用汉字、汉语,还有我们的
: 民族服饰—汉服等,而中国的丝绸、陶瓷、茶等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中国有
: “丝国”、“瓷国”等称呼。中国人很早就使用丝绸制作衣裳了,而汉服的制作也与很

q**x
发帖数: 3763
4
呵呵。。。最近版上流行研究颜色?
1 (共1页)
进入WebRadio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一种生活态度、两种教育模式--读《麦田守望者》话酒 (转载)
一种生活态度、两种教育模式--读《麦田守望者》II (转载)wh的走出非洲的帖子呢?
一种生活态度、两种教育模式--读《麦田守望者》III (转载)《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迟子建的哀伤
瓜老板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兼四驳苏肘子粉丝团(一)前辈风采,令人神往——葛剑雄,谭其骧,杨联陞
语言的意境:中国古人对色彩的称谓 (转载)Michel Petrucciani的钢琴
《Almost Famous》:摇滚是一种生活方式洗碗(旧文)
陈绮贞《太阳》——误将星光当阳光【我是吃货】正宗老天津煎饼果子来啦 (转载)
台湾:他乡或故乡——读白先勇《台北人》 (转载)Re: 欧游散记6 - 奥赛行2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染色话题: 染料话题: 红色话题: 茜草话题: 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