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 发帖数: 755 | 1 隆波田的生平
生为清(Chin)和姗(Som)的第五个小孩,隆波田出生于1911年9月5日,于泰国的布
宏(Buhom),一个在泰国东北边境洛伊省的小村镇。他的俗名叫潘·殷达标(
PhanInthaphiu)。他有四个兄弟和一个妹妹。他的父亲早逝,因此他必须帮着母亲做一
般耕田、恳地以及照顾牲畜的事。
在他住的附近没有学校,潘并没有接受正式的教育。不过在十岁时,他在当地的寺
里成为一个见习僧。他的叔叔亚护冯·昌束是该寺院的常住。在他脱下僧袍回复在家生
活之前,潘花了十八个月的时间,很努力的学习佛典、禅修与咒术。根据泰国的习俗,
当他二十岁时,又回到寺院里成为正式的比丘,跟他叔叔学习了六个月。他对禅修的兴
趣,加上对佛法坚定的信心,不断的增加,也不断的修行。
在回复在家生活之后两年,潘·殷达标结婚了。他和她妻子虹有三个孩子:南姆、
田、特立安。在大儿子于五岁时过世后,潘则根据习俗以活者的最大的小孩名字被称呼
为“波田”(Por Teean),意即田的父亲。为了照顾他的家,波田辛勤的做农地耕植的事
,同时也在村子里从事一些买卖交易,在波田的村里,他是一位举办佛教活动 |
l****u 发帖数: 2166 | 2 nice.
正好有几个Luang Por Teean 的讲义, 要仔细读读了。
【在 r****r 的大作中提到】 : 隆波田的生平 : 生为清(Chin)和姗(Som)的第五个小孩,隆波田出生于1911年9月5日,于泰国的布 : 宏(Buhom),一个在泰国东北边境洛伊省的小村镇。他的俗名叫潘·殷达标( : PhanInthaphiu)。他有四个兄弟和一个妹妹。他的父亲早逝,因此他必须帮着母亲做一 : 般耕田、恳地以及照顾牲畜的事。 : 在他住的附近没有学校,潘并没有接受正式的教育。不过在十岁时,他在当地的寺 : 里成为一个见习僧。他的叔叔亚护冯·昌束是该寺院的常住。在他脱下僧袍回复在家生 : 活之前,潘花了十八个月的时间,很努力的学习佛典、禅修与咒术。根据泰国的习俗, : 当他二十岁时,又回到寺院里成为正式的比丘,跟他叔叔学习了六个月。他对禅修的兴 : 趣,加上对佛法坚定的信心,不断的增加,也不断的修行。
|
r****r 发帖数: 755 | 3 隆波田的生平和动中禅
林崇安
一、前言
在佛陀时期,佛陀弟子中的舍利弗被称为「智慧第一」,目揵连被称为「神通第一」,
而在今日的泰国,隆波田被称为「正念第一」。这是由于在佛灭二千五百年后,隆波田
具体找出培养正念或觉性的有效方法,弘扬于国内外,成为泰国的一个重要禅修法门,
一般称之为「动中禅」。
二、隆波田的生平和禅修过程
这儿先介绍动中禅的创始者隆波田禅师的生平和禅修经历:1911年9月5日,隆波田生于
泰国东北部雷府(Loei)羌堪县(Chiangkhan)的布洪镇(Buhom ),他有4位哥哥和
一位妹妹。 10岁时出家当沙弥,学习寮国语、念「佛陀」以及数息的禅修方法,一年
半后还俗。 20岁时短期出家当比丘,继续学习禅修,半年后还俗,学习了当地的念咒
法门等。 22岁时结婚,育有三男孩。为了便于小孩上学,隆波田搬到较热闹的羌堪市
,他沿着媚公河以汽船做生意,来回在泰国羌堪府、农开府(Nongkhai)和寮国首都万
象(永珍)之间,赚了不少钱;他并向遇到的禅师们学习传统的禅修方法。隆波田说:以
前,我学习许多种的「业处」,例如,入息时念「佛」,出息时念「陀」,以及坐地盘
腿并闭上 |
p****y 发帖数: 23737 | 4 这位禅师看起来很慈祥,我也喜欢
为什么你转的这些修行人好像都是贫苦家庭出身,难道如耶稣所言,富人离天堂很远?
只有穷人才喜欢修行?还是维摩吉厉害啊,什么都有,有钱,有道,有智慧。
【在 r****r 的大作中提到】 : 隆波田的生平 : 生为清(Chin)和姗(Som)的第五个小孩,隆波田出生于1911年9月5日,于泰国的布 : 宏(Buhom),一个在泰国东北边境洛伊省的小村镇。他的俗名叫潘·殷达标( : PhanInthaphiu)。他有四个兄弟和一个妹妹。他的父亲早逝,因此他必须帮着母亲做一 : 般耕田、恳地以及照顾牲畜的事。 : 在他住的附近没有学校,潘并没有接受正式的教育。不过在十岁时,他在当地的寺 : 里成为一个见习僧。他的叔叔亚护冯·昌束是该寺院的常住。在他脱下僧袍回复在家生 : 活之前,潘花了十八个月的时间,很努力的学习佛典、禅修与咒术。根据泰国的习俗, : 当他二十岁时,又回到寺院里成为正式的比丘,跟他叔叔学习了六个月。他对禅修的兴 : 趣,加上对佛法坚定的信心,不断的增加,也不断的修行。
|
f*******8 发帖数: 3612 | 5
我理解是,佛法的一个转折点在于空,不了解空,
就没办法了解佛法。要了解空,就必须有一个阶段的抛弃所有相,
这就包括金钱。
另一方面,财富在究竟意义上本来和佛法不矛盾。
因为“凡所有相皆虚妄”。
钱的问题,主要是它是否让人分心,
钱太多让人分心,钱太少也让人分心。没法深入修行。
如果定力,慧力都深厚,钱多钱少应该都不是问题了。
的布
做一
的寺
家生
俗,
的兴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位禅师看起来很慈祥,我也喜欢 : 为什么你转的这些修行人好像都是贫苦家庭出身,难道如耶稣所言,富人离天堂很远? : 只有穷人才喜欢修行?还是维摩吉厉害啊,什么都有,有钱,有道,有智慧。
|
a*****g 发帖数: 474 | |
r****r 发帖数: 755 | 7 我印象里,隆波田在他当地应该算是地主,至少也是富农。
穷人对苦的接触认识深刻一些,更容易对世间出离
富贵学道难也,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位禅师看起来很慈祥,我也喜欢 : 为什么你转的这些修行人好像都是贫苦家庭出身,难道如耶稣所言,富人离天堂很远? : 只有穷人才喜欢修行?还是维摩吉厉害啊,什么都有,有钱,有道,有智慧。
|
r*****d 发帖数: 922 | 8 ^_^
藏传佛教中叫"出离心".汉传佛教中叫"放下"
当然要"放下"/"出离"的不只是钱了.
【在 f*******8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理解是,佛法的一个转折点在于空,不了解空, : 就没办法了解佛法。要了解空,就必须有一个阶段的抛弃所有相, : 这就包括金钱。 : 另一方面,财富在究竟意义上本来和佛法不矛盾。 : 因为“凡所有相皆虚妄”。 : 钱的问题,主要是它是否让人分心, : 钱太多让人分心,钱太少也让人分心。没法深入修行。 : 如果定力,慧力都深厚,钱多钱少应该都不是问题了。 : 的布
|
d******e 发帖数: 4192 | 9 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贫穷的人对苦的理解可能深刻一些,
这也不过是财富方面.苦也不只体现在物质上.
贫富基本上是命中注定的福报的一部分.
不是说富人就不能修行了,只要不是个贪财的富人,照样可以.
【在 r****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印象里,隆波田在他当地应该算是地主,至少也是富农。 : 穷人对苦的接触认识深刻一些,更容易对世间出离 : 富贵学道难也,
|
p****y 发帖数: 23737 | 10 同意你的看法,耶稣也说富人离天堂很远,大富大贵不知人间疾苦的人少有求道心
【在 r****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印象里,隆波田在他当地应该算是地主,至少也是富农。 : 穷人对苦的接触认识深刻一些,更容易对世间出离 : 富贵学道难也,
|
p*****n 发帖数: 1415 | 11 好
我也参考林崇安介绍的动中禅在练习
可是 应该很多禅师(特别是依阿含而修的禅师)
都会教我们观察日常一举一动
这与动中禅有何不同?
特别的姿态 有何特别意义?
【在 r****r 的大作中提到】 : 隆波田的生平 : 生为清(Chin)和姗(Som)的第五个小孩,隆波田出生于1911年9月5日,于泰国的布 : 宏(Buhom),一个在泰国东北边境洛伊省的小村镇。他的俗名叫潘·殷达标( : PhanInthaphiu)。他有四个兄弟和一个妹妹。他的父亲早逝,因此他必须帮着母亲做一 : 般耕田、恳地以及照顾牲畜的事。 : 在他住的附近没有学校,潘并没有接受正式的教育。不过在十岁时,他在当地的寺 : 里成为一个见习僧。他的叔叔亚护冯·昌束是该寺院的常住。在他脱下僧袍回复在家生 : 活之前,潘花了十八个月的时间,很努力的学习佛典、禅修与咒术。根据泰国的习俗, : 当他二十岁时,又回到寺院里成为正式的比丘,跟他叔叔学习了六个月。他对禅修的兴 : 趣,加上对佛法坚定的信心,不断的增加,也不断的修行。
|
l****u 发帖数: 2166 | 12 Luang Por Teean's practice don't have breath as gateway or homebase.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好 : 我也参考林崇安介绍的动中禅在练习 : 可是 应该很多禅师(特别是依阿含而修的禅师) : 都会教我们观察日常一举一动 : 这与动中禅有何不同? : 特别的姿态 有何特别意义?
|
r****n 发帖数: 8253 | 13
我认为没什么不同。日常生活当中,你基本是在不断的动,所以观照一举一动很容易。
走路的时候,你可以观照脚步的动作,吃饭的时候,你可以观照咀嚼,当然也可以观照
自己的念头思想的动向。只要让正念一直保持就行
主要的不同就是在打坐当中,因为打坐主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在这种状况下,不同的
禅师就会有不同的方法。
从修观禅的角度来说,大部分禅师选择传统的观呼吸(风大,触受)等,马哈西禅师选
择了观腹部起伏,而隆波田禅师选择的对手部动作的觉知,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在观察
一些动的对象,紧密觉知整个过程,这就是在修四念处的观禅,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若从修止禅的角度来说,方法就各种不同了,因为止禅的对象和方法非常非常的多,除
原始佛法以外的派别更认为只要修止禅就好了。坐中观到最亮最亮的光,就是到达五界
;或者定到极处,观察心的性能,于是就解脱;或者所谓的止观双运,甚至把观当成思
维,思考,认为是以毒攻毒;或者修各种观想;或者所谓的参话头,参念佛者是谁。这
些方法和修四念处的观禅都是很不一样的,也无法通向真正的解脱。
我个人认为,姿势只是利于观察而已,并无特别意义。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好 : 我也参考林崇安介绍的动中禅在练习 : 可是 应该很多禅师(特别是依阿含而修的禅师) : 都会教我们观察日常一举一动 : 这与动中禅有何不同? : 特别的姿态 有何特别意义?
|
w******o 发帖数: 442 | 14 多谢布施。
【在 r****r 的大作中提到】 : 隆波田的生平和动中禅 : 林崇安 : 一、前言 : 在佛陀时期,佛陀弟子中的舍利弗被称为「智慧第一」,目揵连被称为「神通第一」, : 而在今日的泰国,隆波田被称为「正念第一」。这是由于在佛灭二千五百年后,隆波田 : 具体找出培养正念或觉性的有效方法,弘扬于国内外,成为泰国的一个重要禅修法门, : 一般称之为「动中禅」。 : 二、隆波田的生平和禅修过程 : 这儿先介绍动中禅的创始者隆波田禅师的生平和禅修经历:1911年9月5日,隆波田生于 : 泰国东北部雷府(Loei)羌堪县(Chiangkhan)的布洪镇(Buhom ),他有4位哥哥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