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佛教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相关主题
生活中的大乘修行:慈悲喜舍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关于慈心观zt
慈心观
修习四无量心( BY性空法师)
[合集] 蛋和鸡,小乘和大乘
打开心扉的密钥----香港教育学院问答 --索达吉堪布
达真堪布:开悟的样子
为什么开许讲方便语但无论何时都不准说妄语?
修行人的交友之道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无量话题: 众生话题: 种种话题: 量心话题: 四无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g
发帖数: 867
1
云何行慈。见苦厄人。当起慈心。为作救护。皆令得所。
何谓为悲。见诸众生。无明爱故。造生死业。五道受苦。不能自免。是故我今不应懈怠
。当勤精进。修习智慧。速成佛道。得佛道已。当以智慧光明。照除众生无明黑闇。令
见大明免众苦缚。虽未成佛。凡所施为。一切善业。回施众生。令得安乐。众生有罪。
我当代受。是名悲心。
何谓为喜。若见世人修行善业求三乘果。劝助随喜。见受乐人。心亦随喜。见端正人。
见勇健人。见富贵人。见智慧人。见慈心人。见孝顺人。以要言之。一切善人。劝助随
喜。是为喜心。
何谓为舍。凡所施为。一切功德。行恩于人。不望现报。不望生报。不望后报。是名为
舍。
《未曾有因缘经》
s******g
发帖数: 5074
2
ding
b******g
发帖数: 841
3
我非常非常非常的喜欢这四个字....

【在 a*******g 的大作中提到】
: 云何行慈。见苦厄人。当起慈心。为作救护。皆令得所。
: 何谓为悲。见诸众生。无明爱故。造生死业。五道受苦。不能自免。是故我今不应懈怠
: 。当勤精进。修习智慧。速成佛道。得佛道已。当以智慧光明。照除众生无明黑闇。令
: 见大明免众苦缚。虽未成佛。凡所施为。一切善业。回施众生。令得安乐。众生有罪。
: 我当代受。是名悲心。
: 何谓为喜。若见世人修行善业求三乘果。劝助随喜。见受乐人。心亦随喜。见端正人。
: 见勇健人。见富贵人。见智慧人。见慈心人。见孝顺人。以要言之。一切善人。劝助随
: 喜。是为喜心。
: 何谓为舍。凡所施为。一切功德。行恩于人。不望现报。不望生报。不望后报。是名为
: 舍。

a*******g
发帖数: 867
4
众生无量故。慈心无量。众生无量故。悲亦无量。众生无量故。喜亦无量。众生无量故
。舍亦无量。是故名为四无量心。
连前六度。名十波罗蜜。
十波罗蜜。总摄一切菩萨道行。
《未曾有因缘经》
a*******g
发帖数: 867
5
小乘中的慈悲喜舍称为四梵住,也称四无量。这和大乘是相通的。
四梵住:巴利语cattàro-brahmavihàrà,即修习慈、悲、喜、舍四种梵住。
《清净道论》中说:“当知以最胜处及以无过失性而称为梵住。以对诸有情正确地行道
故住于最胜。又如梵天以无过失之心而住,如此与这些相应的禅修者相当于梵天而住。
故以最胜处及以无过失性而称为梵住。”(Vm.1.268)
四梵住又作四无量(catasso-appamannàyo)。由于修习慈等是对无量的对象而转起,无
量的有情是它们的对象,以所缘无量故为“无量”。(Vm.1.269)
祝愿有情幸福快乐为慈(mettà);
希望拔除有情之苦为悲(karunà);
随喜有情的成就为喜(mudità);
对有情保持中舍平等的态度为舍(upekkhà)。
http://sss2002.51.net/books/mxd-pali-intro.html
b**d
发帖数: 7644
6
俺觉得悲心自己练习就好了,如果给人知道你很悲悯他,容易引起人家的嗔心。
a*******g
发帖数: 867
7
嗯,有道理。应该想办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
这个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有详细解释。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
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
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
、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
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
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
,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
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
来。
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
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
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俺觉得悲心自己练习就好了,如果给人知道你很悲悯他,容易引起人家的嗔心。
b**d
发帖数: 7644
8
嗯,俺觉得修行四无量心是要很大智慧的,发心只是第一步。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修行人的交友之道
【谢安朔】造物主--大爱
应该随顺亲友赌博吗?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学佛人需要学会改变自己
放生蟋蟀
意料之外!菩萨也有“不劳而获”的时候哦!
菩提心的修法
seeU, cpath 能否帮末学看看这个,非常感谢.
是否有必要给亲人单独做功德回向?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无量话题: 众生话题: 种种话题: 量心话题: 四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