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合集] 知识 - 闪米特文化及其各宗教
相关主题
知识 - 闪米特文化及其各宗教汉语是一种落后的语言
[转]行僧与哲学家书认识一个加泰罗尼亚来的小妹妹
芬兰人究竟来自何方?芬兰人
在欧洲呆的心累了 (转载)芬兰人DNA里存有蒙古匈奴的部分基因
西班牙人的民族起源me和苏联/俄罗斯(7)
谁来说下芬兰语考证 (转载)
莫迪在全印度推广梵语关于芬兰人的血缘关系
让阿富汗难民在欧洲追着白牛乱日对中国人友好的日耳曼盎格鲁国家里芬兰最不错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印欧话题: 文化话题: 印欧语话题: 民族话题: 宗教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u
发帖数: 8107
1
☆─────────────────────────────────────☆
Yisu (yisnotme) 于 (Wed Jun 23 11:16:58 2010, 美东) 提到:
个人总结:
在这几个概念中,闪米特属于文化概念。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闪米特人。 今天的阿拉
伯人,犹太人都是闪米特人。闪米特文化孕育了其它的几个宗教。 这其中, 祆教,
也就是拜火教是最早的。拜火教是一种(神)二元论的宗教,犹太教以及后来的基督教
和伊斯兰教都受它很大的影响。摩尼教据说是吸收了祆教,基督教和佛教的教义, 后
传如中国 ,就是我们大家知道的明教。下面是一些相关文章, 有兴趣的可以继续补充。
阅读目录:
闪米特人
琐罗亚斯德与拜火教(祆教)(1)
琐罗亚斯德与拜火教(祆教)(2)
三教起源
苏菲的世界摘录(关于三教起源)
摩尼教简介
唐朝时期各类宗教简述
敦煌文书中的祆教、景教、摩尼教文献
☆─────────────────────────────────────☆
Yisu (yisnotme) 于 (Wed Jun 23 11:21:48 2010, 美东) 提到:
闪米特人和闪族文化
闪族的全名是“闪米特人”(Semites),亦称“塞姆人”(Semu)。这个名字出自《
旧约全书·创世纪》所载传说,称其为挪亚长子闪(Shemu或Semu,也译为“歇姆”、
“塞姆1的后裔。
一般认为古闪米特人以畜牧为生,原来生活在撒哈拉北部地区。约在公元前五千年,气
候剧变,开始东迁,陆续来到西亚两河流域和叙利亚草原,一直保留着相当统一的民族
共同体。至公元前三千年初,按语言明显地分为东、西两大支。东闪米特人生活在两河
流域的北部,操阿卡特语,在与苏美尔人接触中吸收、融化了对方的语言。自公元前三
千二百年至公元初,其代表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按现代分类法,此支称“
闪米特北支”。西闪米特人又分三个分支:西北支(现称闪米特北中支),系指分布在
巴勒斯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各族,最早的代表为阿摩里特人、迎南人、乌
加里特人,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后,有跳尼基人、犹太人、阿拉米人、莫阿比特人、亚奥
迪人等。中支(现称闪米特南中支)约在公元前二千年至前一千年,其代表为利希亚尼
特人、萨姆德人等,随后统一共称阿拉伯人。七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开始了闪米
特人的一次大迁移。现分布在埃及、苏丹、摩洛哥、阿尔及利 亚、伊拉克、沙特、叙
利亚、也门、突尼斯、黎巴嫩、约旦、利比亚、科威特等国,按方言、历史、文化传统
和地域可分为47个民族。南支(现称闪米特南支)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古代代表
有马闪人、萨巴人、卡塔班人、哈德拉人等,南支部分曾于七世纪越过红海到达非洲之
角,今埃塞俄比亚闪米特各族的祖先。马赫里人等就属这支。从这些记述看,“阿拉伯
半岛,可能是闪族的摇篮,闪族在这个地方成长之后,迁移到肥沃的新月地区(即伊拉
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约旦),后来就成为历史上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腓
尼基人和希伯来人。说阿拉伯半岛是纯粹的闪族文化的发源地,这是持之有故,言之成
理的”“现在还有两种生存着的民族,可以代表闪族,一种是阿拉比亚人,另一种是犹
太人;在特殊的相貌和心理特征方面,阿拉比亚人所保存的闪族特征,比犹太人要丰富
得多”据此可知创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希伯来人(即犹太民族的人),首传伊斯兰教的
古来氏人(即阿拉伯民族的人),都是闪米特人的后裔。
西方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编按:Christianity,系包括所有信奉基督的教派
,最重要的有四种:。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 churchs)、东
正教(Easten Orthodoxy)、基督教马龙派与伊斯兰教——都源出闪族。伊斯兰教的圣经
古兰经与基督教的旧约圣经都是以闪族语系的语言写成的。旧约中代表神”的一个字和
伊斯兰文中的Allah(“阿拉”,就是“神”的意思)同样都源自闪语。 谈到基督教时,
情况就变得比较复杂了。基督教虽然也是源自闪族文化,但新约则是以希腊文撰写,同
时,基督教的教义神学成形时,曾受到希腊与拉丁文化的影响,因此当然也就受到希腊
哲学的影响。 印欧民族乃是多神论者,但闪族一开始就相信宇宙间只有一个上帝,这
就是所谓的“一神论”。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是一神论的宗教。 闪族文化另
外一个共同的特色是相信历史乃是呈直线式发展,他们认为历史是一条不断延伸的线。
神在鸿蒙大初时创造了世界,历史从此展开,但终于有一天它会结束,而这一天就是所
谓的“最后审判日”,届时神将会对所有生者与死者进行审判。 历史扮演的角色乃是
这西方三大宗教中一个很重要的特色。 他们相信,上帝会干预历史发展的方向,他们
甚至认为历史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上帝可以完成他在这世界的旨意。就像他曾经带领
亚伯拉罕到“应许之地”一般,他将带领人类通过历史,迈向“最后审判日”。当这一
天来临时,世界上所有的邪恶都将被摧毁。 由于强调上帝在历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闪族人数千年来一直非常注重历史的纪录。这些历史文献后来成为圣经的核心。 对
印欧人而言,最重要的感官乃是视觉。,闪族文化中最重要的感官则是听觉,因此犹太
人的圣经一开始就是“听哪!以色列”。在旧约圣经中我们也能读到人们如何“听到”
上帝的话语,而犹太先知通常也以“耶和华(上帝)说”这几个字开始他们的布道。同样
的,基督教也强调信徒应“听从”上帝的话语。无论基督教、犹太教或伊斯兰教,同样
都有大声朗诵经文的习惯
☆─────────────────────────────────────☆
Yisu (yisnotme) 于 (Wed Jun 23 11:23:08 2010, 美东) 提到:
琐罗亚斯德与拜火教(祆教)(1)
http://tantra.blogbus.com/logs/37938408.html
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
帝国的国教。曾被伊斯兰教徒贬称为“拜火教”,在中国称为“祆(音同「掀」)教”
。主要流行于波斯、中亚等地的宗教。该教认为阿胡拉•玛兹达(意为“智慧之
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创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创造等德行,也是
天则、秩序和真理的化身。玛兹达创造了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火,即“无限的光明”,
因此琐罗亚斯德教把拜火作为他们的神圣职责。
琐罗亚斯德教是一种二元论的宗教,犹太教以及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受他很大的
影响,琐罗亚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进入到罗马帝国的宗教中。目前在伊朗偏僻山区
和印度孟买一带的帕西人(Parsi)中仍有很大的影响。
伊朗先知琐罗亚斯德是拜火教①的创始人,该宗教已存在两千五百多年,至今仍有信徒
。琐罗亚斯德也是拜火教徒的圣典《火教经》(阿维斯塔)的最早分册《伽泰》的作者。
•我们对琐罗亚斯德(又译:查拉图斯特拉)的生平情况了知甚少。他大概于公
元前628年出生在今日伊朗北方,我们对他的早年生活一无所知。据传,琐罗亚斯德在
出生的那天放声大笑,而他是仅有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他的大脑强烈的悸动着,令他
不禁将手放在前额。别人都说这是他将来知识和智慧的前兆。还有人说,他在荒漠中度
过了二十年,他在那里什么都不吃,只吃一种永不让人衰老的奶酪;因为热爱智慧和正
义,他不得不从世俗中退隐,来到一座山上独居;但是当他下山时,那里就落下了不熄
的天火;波斯的王和他宫廷里的最显贵的领主们则因为天火来到这里,他们想要赞美上
帝;看到琐罗亚斯德从那火中毫发无伤走出来;他安抚并鼓励波斯人,并替他们向上帝
献祭;而其后,他离群索居,只和那些为真理而生的人,有能力知晓上帝真正知识的人
,在波斯人中被称为贤哲(Magi)的人在一起。他希望这样结束自己生命:被雷击中,
被天火吞噬;而且,他要求波斯人在他这样死后,收集他的骨灰,并要求他们像对君主
宣誓一样保存并崇拜它们。根据伊朗的传说,琐罗亚斯德活到七十七岁,因此他的卒年
大概是在公元前55年。
锁罗亚斯德神学溶一神论和二无论为一体,耐人寻味。根据锁罗亚斯德的说法只有一个
真神,他称之为阿胡拉•玛兹达(现代波斯语为Ormuzd)。阿胡拉•玛兹达
(英明的主,即善神)支持正直和诚实。但是琐罗亚斯德还相信存在一个凶神──安格
拉•曼纽(现代波斯语为Ahriman),他代表罪恶和虚伪。在现实的世界里,善神
和凶神双方的势力之间在不断地进行着斗争。是站在善神一方还是站在凶神一方,每个
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虽然斗争的双方在目前的情况下可能会势均力敌,但是拜火
教徒相信,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善神的势力终究会赢得胜利。他们的神学还包括对来世的
坚定信念。
在道德问题上,拜火教强调正直和诚实,反对禁欲主义和单身制度。拜火教教徒有许多
有趣的宗教仪式,有些教徒站在自己的尊师周围拜火。例如在拜火教寺里总是燃烧着一
堆圣火。但是他们独具特色的宗教习惯是对死者的处置方式,他们对尸体既不施行土葬
又不施行火葬,而放在塔顶上喂兀鹰(这种鸟在几个小时内就能把尸骨剔光)。
虽然拜火教与更为古老的伊朗宗教有许多共同成份,但是在琐罗亚斯德在世期间它却没
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到了公元六世纪中期,大约在琐罗亚斯德死去前后,他所居住的地
区被塞鲁士大帝吞并入波斯帝国。在随后的两百年间,拜火教为历代波斯王所接受,赢
得了许多信徒。在波斯帝国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即在公元前四世纪后半期,拜火教
遭受到严重摧残。然而波斯人最终又赢得了政治独立,希腊的影响霎时低落,拜火教即
刻复苏。在萨珊王朝期间(约226—851),拜火教被立为波斯国教。
在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取得征服胜利之后,波斯人逐渐改信伊斯兰教(在有些情况下是
被迫的,尽管从原则上讲伊斯兰教徒能宽容较古老的拜火教)。大约在十世纪,剩下来
的拜火教徒有些从伊朗逃到波斯湾的一个岛──荷莫兹岛。他们及其后裔又从荷莫兹岛
来到印度,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侨居社会。由于他们是波斯血统,印度人称之为“波斯系
拜火教徒”。今天印度有十多万波斯系拜火教徒,其中大多数居住在孟买市附近,构成
了一个相当兴旺的社会团体。拜火教在伊朗从未彻底消亡过,不过剩下来的信徒也只有
二十万左右。
琐罗亚斯德(Zoroaster)的部分语录
“所有人都在崇尚贪婪,相信错误的信仰。他们身体变胖,但是灵魂饥饿。”
“时间的进程也完全由法(GodLaw)而定”。 “(时间)按照定好的程序更新宇宙中的
一切。”“一切都在这一进程中,不论是在天上还是地上。”
“永恒不受时间限制,而时间却在种种限制下,往复循环著。”
“……宗教信仰将无存,宗教只是个空洞的故事。孩子们将不再相信宗教,剩下的
只是刻在石头上对宗教的虔诚。那时人们将厌倦精神生活,他们将不再相信世界上还有
值得受人尊敬的事情和值得崇拜的人或物。人们将认为宗教是他们的负担,他们将蔑视
宗教。他们将不再热爱这个世界--这一上帝无与伦比的杰作,人们将忘记全能的上帝的
存在。在大洪水、饥荒、瘟疫、新的疾病、战争及各种各样的灾难后,所有的宗教将要
坍塌。只有在那时,人们才把眼睛转向上帝。”
“黑暗胜于光明,生不如死,没有人会抬眼看一下天。对神虔诚的人被认为是神经病
,那些不敬神的却被认为是聪明的,疯子被看成是勇士,恶人被认为是好人。至于说到
灵魂不死或生命应该是永生的,他们都会取笑,他们认为这是假的。没有人再相信或谈
起对神的尊敬、虔诚。地球不再稳固;大海不再有行船;天空不再扶持星星;星球也不
再在按轨道排列;地上的水果将腐烂;土地将贫瘠;空气将停止流动。灾难之后,世界
将衰老。没有宗教,一切将无规律所寻,好的东西将消失。这将是一个混乱的时期,所
有的道德价值将逐渐消失,人们的思想将充满邪恶,黑暗将笼罩我们的灵魂,因此人们
也不会认识到他们的错误。一个新的扭曲的社会将产生,人们走向精神混乱。他们的思
想言行不再有爱而是充满了私心。人们将极度追求物质生活,这种追求将使他们脱离精
神世界。一个黑暗的王朝将诞生。人们将被邪恶、腐败自私的政治家统治,他们只对金
钱和权力感兴趣。自然会失去平衡。大难将临头,因为人们将自食其果。”
“当这所有的一切降临时,一位上师、父亲、上帝(主神),至高无上的创始神将来纠
正这一切。他将会把那些走入迷途的人拉回来。水灾、火灾、战争、瘟疫会出现,最后
清除邪恶。这样,整个世界将恢复原样,宇宙又成了一个值得朝拜、尊敬的地方。人们
将时刻爱戴、赞美、祝福神。新的宇宙诞生了;所有的一切将被重建,变得美好、神圣
。这是上帝的意志。因为上帝的意愿是没有始点的,他永远是一样的。主神将以自己的
意志再建这一时代正确的精神道路。”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是德国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于1885年写作完成的书,是最著名的哲学书籍之一,被誉为超人
的圣经。此书不同部分于不同年份完成,共四部,前二部分1883年出版,第三部于1884
年出版;第四部虽于1885年初写完,但因为前三部销售不佳,出版社拒印,尼采自行少
量印刷;直至1892年才与前三部合并出版。1891年,尼采的妹妹伊莉莎白(Elisabeth
Frster-Nietzsche)据说因为担心对神亵渎而遭禁,曾企图阻止查拉图斯特拉第四部出
版。1894年后妹妹编辑尼采档案,并出版全集共十九卷数次,尼采于1900年过世。
此书以记事方式描写一个哲学家的流浪及教导,查拉图斯特拉是古代波斯(Persia)祆
教(Zoroastrianism)的先知、创始人的名字,该先知的希腊名字可能更为人知:「琐
罗亚斯德」(Zoroaster)。此书使用诗及小说的方式,时常讽刺新约圣经,来探索尼
采的许多观念。书中的查拉图斯特拉有两个动物相伴,分别为蛇和鹰。一般来说,这两
种动物分别对应了尼采在此书上的两个重要观点。即以盘旋的蛇对应永恒轮回学说,以
飞翔的雄鹰来意喻超人。查拉图斯特拉的中心概念,人类是猿猴及尼采称为“超人”(
übermensch)之间的一个过渡形式。“超人”(übermensch)这个名词是此书里其中
一个双关语,无疑象征着拂晓时太阳从远方地平线而来,如同战胜的基本想法。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后来由理查•史特劳斯从书中
所获得的灵感写作同名的交响诗,于一八九六年完成。后来此曲在斯坦利•库布
里克(Stanley Kubrick)创作于1968年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中做为电影配乐。该电影的部分灵感也被认为来自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
本书。
☆─────────────────────────────────────☆
Yisu (yisnotme) 于 (Wed Jun 23 11:23:58 2010, 美东) 提到:
琐罗亚斯德与拜火教(祆教)(2)
手挥圆月弯刀,身披一袭白衣,围烈火礼拜,望星辰跳动,
……这神秘的异域风情是真实的。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琐罗亚斯德教。
琐罗亚斯德教,又称拜火教、祆教、火教、火祆教。该宗教已存在两千五百年以上,至
今仍有流传。该教起源极古。整个西亚,以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为中心,两河流域
是人类最早开始演化出文明的地域之一。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这里先后经过苏美尔与
阿卡德时期、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与新巴比伦王国,至公元前六世纪,进入波斯帝
国时期。西亚有一些起源很古的宗教,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直到此时,一个叫琐罗亚
斯德的人出现。
琐罗亚斯德,又称查拉图斯特拉,在波斯语中意为“像老骆驼的男子”或“驾驭骆驼的
男子”——这后一个名字,因为尼采的一本书,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传遍中国。德国
哲学家尼采,借用此人之口,宣讲自己的学说,写了一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琐罗亚斯德(公元前七至六世纪)出生在今日伊朗北方,生平事迹不著。二十岁出家隐
修,三十岁创立琐罗亚斯德教,跟随者很少。四十二岁时,伊朗东北地区的大夏国王维
斯塔巴改信了他的新教。大夏位在今天阿富汗的巴尔赫,从此该教流行。琐罗亚斯德终
身从事传教工作,投身对异教徒的战争,七十七岁与一批祭司一起战败被杀。有关他的
传说,在希腊与波斯史籍中有所不同。
琐罗亚斯德教以《波斯古经》为圣典。主张二元论,真神阿胡拉•玛兹达支持正
直和诚实。凶神安格拉•曼纽代表罪恶和虚伪。火、光明、清净、生是善端,黑
暗、恶浊、不净、破坏、死是恶端。站在善一方还是站在恶一方,每个人都有权做出自
己的选择。虽然斗争的双方在目前的情况下可能会势均力敌,但是拜火教徒相信,从长
远的观点来看善神的势力终究会赢得胜利。他们的神学还包括对来世的坚定信念。
该教认为火是善、正直的代表。波斯祭师称为麻葛,中国史籍称其为穆护。琐罗亚斯德
教徒,要在麻葛指导下崇拜烈火,这是该教最大特点。在道德问题上,拜火教强调正直
和诚实,反对禁欲主义和单身制度。宗教葬礼把尸体放在塔顶上喂兀鹰。
公元前六世纪中期,居鲁士大帝吞并波斯帝国,在随后的两百年间,该教为历代波斯王
所接受,赢得了许多信徒。在波斯帝国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即在公元前四世纪后半
期,该教遭受到严重摧残。然而波斯人最终又赢得了政治独立,希腊的影响霎时低落,
该教即刻复苏。在萨珊王朝期间(约226—851),该教被立为波斯国教。

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西亚,波斯人逐渐改信伊斯兰教(在有些情况下是被迫的,尽
管从原则上讲伊斯兰教徒能宽容较古老的琐罗亚斯德教)。一部分人不愿改变信仰,迁
移到印度西海岸。今天印度有十多万琐罗亚斯德教徒,其中大多数居住在孟买市附近,
构成了一个相当兴旺的社会团体。该教在伊朗从未彻底消亡过,不过剩下来的信徒也只
有二十万左右。
琐罗亚斯德教在萨珊王朝期间传到大规模传到中亚,六世纪南北朝时期传到中国。该教
崇奉之神在北魏南梁时称天神、火天神等,至隋末唐初称火祆或祆。该教崇火,也祭日
月星辰,国人认为该教是拜天。祆为天神的省文,称祆而不称天神,以示外国的天神。
该教传入中国后,曾受北魏、北齐、北周、南梁等朝的扶持。北魏灵太后率宫廷大臣及
眷属数百人奉祀火天神。北齐后主“躬自鼓舞,以事胡天”,京都邺(今河南临漳县)
有不少奉祀火祆的神庙。北周皇帝也亲自“拜胡天”,“从事夷俗”。但该教信奉者,
仍以来华西人居多。
唐初,中国新疆的高昌、焉耆、康国、疏勒、于阗等地信此教。从北魏开始,北齐、北
周都在鸿胪寺设置该教的祀官。至唐朝,祠部设有管理祀官萨宝(也称萨甫)府官,主
持祭祀。分萨宝祆正、祆祝、率府、府史等,自四品至七品不等。东西两京都建有祆祠
,东京有两所,西京有四所。此外,河南有两所,西域诸州随地都有。在这些祆祠中,
由丝绸之路进入的“商胡祈福,烹猪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845年(唐会昌五年
),武宗排佛该教受牵连。祆祠被拆毁,祭司勒令还俗。以后经五代、两宋犹有残存,
民间仍有奉祀火神习俗,在汴梁、镇江等地还有祆祠。南宋以后,逐渐不见于中国典籍
,该教在中国内地基本绝迹。
琐罗亚斯德教神学对其它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和摩尼教均有影响。该教是现存的最古
老的宗教之一,但是毫无疑问,它基本上一直是一种地区性宗教而不是一种主要的世界
性信仰。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能同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相提并论。
☆─────────────────────────────────────☆
Yisu (yisnotme) 于 (Wed Jun 23 11:24:36 2010, 美东) 提到:
三教起源
http://www.qmhistory.cn/read.php?tid=12882&fpage=2
一、三教共同教祖-亚伯拉罕与其一神崇拜教的诞生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虽已离开人世间四千多年了,却从未消失;他的存在超越宗教
、种族,曾经或是正在争斗不止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均将他尊为教祖,而这三
个宗教拥有达三十亿的信徒;他在犹太教与基督教经典中先叫亚伯兰,后遵神旨改为亚
伯拉罕,而在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他叫易卜拉欣;他与他的长子在麦加修建的一间
小屋成了全世界伊斯兰教徒顶礼膜拜的克尔白神庙,他在耶路撒冷的遗迹是中东心灵地
震的震心,为冲突双方所竭力争夺;我们在谈到三教起源时不得不提到这个人,他---
就是古希伯人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据说出生于公元前两千年的乌尔城,乌尔城位于现在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的
南岸,始建于公元前五千年。当时乌尔城是美索不达米亚的大都会,是幼发拉底河畔的
港口城市,当时非常靠近波斯湾,但经过几千年来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冲积,海
岸线向前推进了150公里,再加上连年动乱与过度开发城市逐渐衰败,遗址在二十世纪
二十年代才被发掘。亚伯拉罕在此渡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时期,从他拥有相当文化而当
时乌尔城居民很少识字的情况来看,他是在祭司或官员家里接受的教育,但最重要的一
点是他曾受过苏美尔人文化的熏陶,《吉加美士史诗》中有关大洪水、伊甸园、偷吃不
死草的蛇的记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他传给了他的后人,并最终反映在《
圣经》里,史诗里的神仙老祖应是诺亚的最初原型。乌尔城当时流行多神崇拜,每个人
都有他自己的私人神祗,亚伯拉罕很可能曾信奉过当时乌尔城的主神---月神。
亚伯拉罕成年后与撒莱成婚,这对夫妇可算是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夫妇之一了,据<圣
经>的记载他们都活过了120岁,这在当时是几乎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解释是亚伯拉罕
与撒莱是那段时期所有希伯来人部落领袖与领袖夫人的统称,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两个
人,而是不同的几代希伯来人部落领袖夫妇。他们婚后一段时间亚伯拉罕的父亲他拉带
着家人远离乌尔城开始了新的游牧生活,随行的有亚伯拉罕夫妇、亚伯拉罕兄弟哈兰的
儿子罗得等人。《圣经》里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他们要离开故乡,但犹太人的一个故事说
是当地的国王在观测星象时预测到有人将起来反抗他尊崇的宗教信仰,于是就开始迫害
他认为可疑的人,导致亚伯拉罕一行人离开了乌尔城。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在两河源
头的哈兰。哈兰位于两河起源的亚述地区,即现在土耳其南部的拜得赫河畔,离叙利亚
边境不远。当时那里是草原地带,十分适于身为游牧部落塞姆人一支的亚伯拉罕家族,
亚伯拉罕大概就是在哈兰接过了家族管理权的,也可以说是当上了希伯莱人部落的领袖

虽说《旧约•创世纪》第11章第31节记载希伯来人原居于乌尔城,后来迁至哈兰
,可关于亚伯拉罕的出生地也就是希伯来人的起源地还有不同的说法。美国圣经考古学
者埃温斯•赖特考证说希腊文《七十士本》中根本没有提到乌尔之名称,因此有
些学者认为《通俗拉丁本》旧约中之乌尔并非文字上的错误,而是后加的,故初步可以
认定希伯来人的祖居地为哈兰,《旧约•申命记》第26章第5节就说明了其祖居地
为哈兰。另外在哈兰附近还有一个叫山力乌尔法的小城,这里以前就称为乌尔法,有一
部分人认为这才是亚伯拉罕的出生地。山力乌尔法充满了有关亚伯拉罕的传说,有的说
他出生在城南一个岩石下的山洞,他出生一天就有一个月大,过完第一个生日就有12岁
大了。当他因一神教信仰被国王施以火刑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水池将火浸熄,燃
烧的木头变成大鱼救了亚伯拉罕,现在那个洞口有两个水池象征这个奇迹,池里的鲤鱼
是不能吃的,否则会眼瞎,这也是伊斯兰教徒尊崇鱼类的原因之一。现在当地每年都要
举行亚伯拉罕庆典,大大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不管亚伯拉罕出生在什么地方,希伯来人曾生活在哈兰并从这里迁到其他地方和他曾受
到苏美尔人文化的薰陶是确定不移的,亚伯拉罕也正是在这里接到神谕,提出了一神教
的信仰,也正是在这里亚伯拉罕部落得以发展,为以后组成希伯来民族打下了基础。
一神教的提出是当时私有制日益发展、部落领袖权力越来越集中的现实在宗教上的反映
,当时作为基姆人一支的亚伯拉罕部落信仰许多神祗,耶和华只是其中的沙漠之神与战
神,因希伯来人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见得最多、给他们印象最深、同时威协也最大的是
沙漠,再加上在游牧生活中不断地与其他部落发生战争,所以主管这两方面的神灵就成
为他们的主神。当时的权力主要是集中在祭司手中,哪个祭司所供奉的神影响大,这祭
司权力也就大。所以亚伯拉罕为了在部落中保持强大而集中的世俗权力就只有先在宗教
方面集中神权、统一信仰,于是一神教信仰就被提出来了,亚伯拉罕由此成为犹太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精神始祖。
二、亚伯拉罕家族新的游牧生活
为了避开战乱、谋求部落更大的发展,亚伯拉罕称奉了天神圣谕要迁到迦南去,于是这
个部落的部分人又追随亚伯拉罕开始了新的游牧生活,这一年亚伯拉罕75岁,随行的有
他的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他们从哈兰出发经叙利亚,过大马士革最终到达了迦南。《
圣经》中记述的迦南约北起叙利来、南达埃及,是一块流淌着奶和蜜的好地方。这大概
一是因迦南在当时确实十分肥沃,二是亚伯拉罕为了吸引更多的部民跟他游牧而制造的
美好前景。迦南这地方现在正是近几十年中东战争的中心,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
、约旦都位于这一地区,那里现在怎样大家可以从电视上了解,这里就不多说了。伽南
人实际上就是腓尼基人,迦南是于公元前三千年左右沿地中海东岸北部兴起的一个由诸
商业城市组成的奴隶制国家,迦南是它的古老名称,后迦南一个牧人的狗在海滩上咬到
一个贝壳,嘴被染上了红色,这种贝壳被发现后迦南人就用它来染布,成为这个商业民
族的拳头产品。在公元前九世纪时希腊人将出产这种绚丽的紫红色的迦南称为腓尼基,
意为“紫红色之国”。后来腓尼基人又在北非建立了迦太基,迦太基的意思就是新都,
迦太基后曾与罗马人长期作战,出了汉尼拔这样杰出的军事统帅。当时腓尼基是地中海
边最为富饶的国家,对于基姆人一支的亚伯拉罕游牧部落来说确实是一块流着奶与蜜的
土地。他们到了迦南后就开始不断地侵扰那里的农业部落和城市,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迦南人把他们称为希伯来人,意为“从河那边来的人”。现在以色列人与阿拉伯人总
在争论谁是那块土地的最初主人,实际上两边都不能算是那里最初的主人,就连迦南人
也不是。那里最早的居民是胡里特人,公元前三千年操塞姆语的迦南人进入那里,很快
就与胡里特人融合,共同建立了迦南。而阿拉伯人更是走海路从欧洲迁来的外来民族,
时间更晚,所以争论谁是那里最早的主人真是没什么意思,后去英伦三岛的诺曼人与先
到的撒克逊人最后不也融合了吗?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司各特的《撒克逊英雄传》如要按
先来后到次序的话,在他们之前还有更早的凯尔特人,英伦三岛应是凯尔特人后裔爱尔
兰人的,撒克逊人与诺曼人愿意吗?
亚伯拉罕在迦南最先呆的地方是示剑,即现在的纳布勒斯,示剑建立于公元前2000年初
。后来他又到了伯特利(现在的贝廷)东边的山上定居下来,在那里为耶和华修建了一
座祭坛,此前他还在示剑建立了同样用途的一座。这时耶和华已正式成为他所推崇的唯
一神祗,但在他的部落里仍然存在多神信仰,这可能是部落领袖权力集中过程中现实斗
争在宗教上的反映。当时伽南奉行多神信仰,崇拜偶像,以活人献祭,再加上其强大的
实力,对刚产生一神信仰的希伯来民族来说是一个威胁,所以希伯来人又向南前进到了
现在以色列南部的沙漠地区。这里现在是以色列的武器试验区,因滴水灌溉的推广当地
还是以色列重要的农业区,不过在亚伯拉罕时代那里可是一片干旱的沙石地,亚伯拉罕
在那里遇到了旱灾,只好又向南前进,最后他们来到了埃及,吸引他们的是尼罗河与富
饶的三角州。在到埃及之前,亚伯拉罕对他的妻子撒莱说:“我知道你是容貌秀美的女
子,埃及人必会抢走你,如他们知道我是你丈夫就一定会杀了我再抢走你,所以请你说
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也因你得存活。”这时的亚伯拉罕已没了在伽南时开
拓新的生存空间时的豪气,这可能是因为他的部落在沙漠时遇到的饥荒使其元气大伤,
面对强大的埃及已无力进行游牧部落式的侵扰,这次是去投靠以使部落休养生息的,不
得不低头。这大概是犹太人历史上所受的第一次屈辱吧。果然,法老抢去了亚伯拉罕的
撒莱,这充分说明撒莱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众多希伯来部落领袖夫人的统称,否则
以亚伯拉罕的年龄推算,她起码也60多岁了,就算是还健在也不会美到哪去。这件事也
有可能是亚伯拉罕为了全部落人的利益牺牲了自己妻子,总之这次他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于是希伯来人就在埃及定居下来,在埃及期间亚伯拉罕靠一神信仰增强部落的凝聚力
,保证了希伯来人不被埃及人同化。经过休养,部落实力得以恢复,同时这次迁移与在
埃及的见闻已使亚伯拉罕意识到要在天灾面前生存下来就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土地
,这就是希伯来人由游牧部落转为农耕部落的开始。当希伯来人的实力得以恢复后,亚
伯拉罕就不满足于妻子被占的事实了。他在青年时代就在官员或祭司家学习过,又长期
负责部落的祭祀,对于借助神谕处理世俗的事是十分清楚。他派人使了手脚让法老吃苦
头,再加上当时也确实有一些天灾降在法老家族,于是这使法老认为是他抢了撒莱得到
的报应,就把亚伯拉罕叫去,说:“你这向我作的是什么事呢?为什么说她是你的妹子
,以致于我将她取来作我的妻子?现在你的妻子在这里,可以带她走了。”这话说得好
像全是亚伯拉罕不对一样,真有水平。亚伯拉罕这时趁机提出要离开埃及回伽南,法老
这时对希伯来人本就十分头痛,他认为对希伯来人是同化又同化不了,想消灭吧他们又
有神灵的保护,眼看他们的力量在一天天壮大,他真担心有一天希伯来人会为埃及带来
动乱。亚伯拉罕这时提出走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于是亚伯拉罕就带着部落积蓄的与法老
赏赐的大量珍宝与牲畜离开了埃及,这是希伯来人第一次到埃及,来去都算是容易,以
后可就不是这样了。
当他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回到迦南后,亚伯拉罕成功地解决了一宗土地纠纷。纠纷双方
一方是他的侄儿罗得的牧人,一方是他的牧人。他解决纠纷的方法是让罗得自己先选择
,最后罗得选了肥沃的约旦谷地,而亚伯拉罕则选了伽南,这也就是神谕中上帝一再提
到要给他的应许之地。一场可能引起部落分裂的土地纠纷就这样被他化为无形了,他在
处理这件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公无私与长者风范成为西亚地区游牧部落心目中的楷模。
为了表达对上帝的感恩,亚伯拉罕在希伯伦建立了一个祭坛。亚伯拉罕在希伯伦的时候
成为了一个活跃的军事指挥员,这大概与希伯伦人在当地开始扩张有关,毕竟在埃及他
们的实力有了很大的增长。这时传来一个消息,他所钟爱的侄儿罗得被四个部落首领活
捉。他立刻率领318个战士去打败这四个部落救出了罗得,此举再次为他赢得了广泛的
声誉,使其在全希伯来部落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时他觉得可以加强一神信仰宣传
的力度了,在凯旋的路上他来到撒冷,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耶路撒冷的前身,开始了与
上帝的对话,实际上就是借上帝之口宣布自己的主张,他宣传上帝答应他赐与他众多的
子裔,将如同天上星子一般数不过来,这样的许诺在以生育力为信仰中心的伽南十分有
吸引力。
三、亚伯拉罕与撒拉的家庭生活
为了取得自己的子裔,亚伯拉罕在妻子撒莱的劝说下与从埃及起就跟随他的埃及奴隶夏
甲生育了一个儿子---以实玛列,他的出生预示了公元7世纪在阿拉伯出现的伊斯兰教找
到了自己的先知代言人,因为他具有埃及血统,这对于阿拉伯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他
在《古兰经》中叫易司马仪,经中说他是先知的长子与新一代的先知,在主面前十分受
宠爱。不过在夏甲怀上以实玛列后却因撒拉的妒忌而受到了虐待,亚伯拉罕大概是因为
觉得撒莱在埃及时为部落作出了巨大牺牲心中一直有愧于她,所以对此没有干涉。夏甲
对于主人只是将自己作为生殖工具的作法感到十分委屈,就出走打算回到埃及。在路上
据说天使拦住了她,命她回到主人身边,并告诉她她将生一儿子,可取名为以实玛利,
意为神听见了。当以实玛列出生时亚伯拉罕已86岁了。当以实玛列13岁,亚伯拉罕99岁
时,神告诉亚伯拉罕要选他作多国的父,还把他的名字从亚伯兰改为亚伯拉罕,象征这
个新而崇高的地位意义重大。他的妻子撒莱也被神改名为撒拉,并赐她一个儿子。当时
亚伯拉罕俯在地上笑了,他认为已九十岁的撒拉怎么可能生儿子。这其实是亚伯拉罕在
部落实力得到增长后雄心万丈想征服其他国家而借助神谕表达出来。后来亚伯拉罕在十
分偶然的情况下遇见了三位天使,他热情地招待了他们,神再次给他们夫妇以赐他们一
个儿子的神谕。不久撒拉就真的为亚伯拉罕生下了一个儿子,被命名为以撒,意为喜笑
者,我们可以想象他的降生给亚伯拉罕与撒拉带来多大的喜悦。
没过几年,撒拉为了保证自己的儿子拥有完全的继承权就向亚伯拉罕提出放逐夏甲母子
的要求,亚伯拉罕再次同意。夏甲与以实玛列就到了沙漠地区生活,据说神下旨意明确
以撒的第一继承人地位,但同时提出要让以实玛列独成一国并受神的保护,这可能是亚
伯拉罕迫于撒拉的压力而作出的折中处理办法。以后亚伯拉罕借神旨要照顾以实玛列的
为名多次去看望他们母子,克尔白神庙应就是这时修建的。另外据说在亚伯拉罕得子这
段时间,据说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诚心就命他杀死自己的一个儿子来祭祀上帝,地
点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山。杀的是哪个儿子却存在不同的说法,据《圣经》说是上帝选中
了以撒,在亚伯拉罕要动刀时天使阻止了他,说是已知道他的诚心;《古兰经》中则说
是以实玛列,神答应亚伯拉罕以后再赐他一个儿子,也就是以撒。这个故事说明了三个
宗教在争论本身的正统性,因犹太教与基督教是通过以撒这一支与亚伯拉罕联系上的,
而伊斯兰教则因以实玛列的埃及血统与长期生活在麦加而把他作为与亚伯拉罕取得联系
的先知,而能被上帝选中作为供奉上帝的祭品在当时被人认为是因上帝对其有超乎寻常
的喜爱。
撒拉于127岁时在希伯伦附近去世。亚伯拉罕后又再娶基土拉为妻,她为亚伯拉罕生了
六个儿女。亚伯拉罕于175岁时去世,以实玛利与以撒把他葬在麦比拉洞内撒拉的身旁
。亚伯拉罕的故事因缺乏可信的史料多是根据《圣经。旧经全书》、各地的传说与科学
家的考证得出的。
亚伯拉罕和他对一神教的信心成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信徒的楷模。他
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一神教理论,统一了人们的信仰,为世俗权力的统一集中作下基础
,这对统一信仰,结束部落纷争建立统一国家、发展生产力是有好处的,属于历史的进
步。
四、犹太教的诞生
犹太教之于犹太民族就如同印度教之于印度民族,犹太教是犹太人几千年来增加民族凝
聚力、共同抵御外敌的思想武器,正是犹太教思想使其虽失去国土一千多年却没有失去
民族的独立性。要说到犹太教的建立就必须紧接上文继续叙述希伯来人的历史。亚伯拉
罕的孙子雅各与天使摔跤时胜了天使,上帝就将他的名字改为以色列,由此看来改名可
能是希伯来部落传递首领权力的一种形式,类似于国王的封号。以色列子女众多,可他
最庞爱约瑟,因此约瑟受到兄长们的嫉恨,被他们卖到了埃及。约瑟因能力出众而在埃
及得到法老的重用,当伽南遇到饥荒时以色列派儿子们到埃及买粮,约瑟在证明兄长们
已改过自新后就原谅了他们,并将父亲全家都接来了。以色列有十二个儿子,他们就是
以色列人的十二个支派的列祖。当法老去世后,埃及新任法老反脸无情,将这些希伯来
人全降为奴隶,并执行种族灭绝政策。有一家希伯来人生了一个儿子不愿按法老的命令
杀死他,就把他装在箱子里放在河中,这小孩被法老的女儿救起,给他取名摩西,意为
我把你从水中拉出来。摩西长大后因救助一个希伯来人而打死了一个埃及人,为躲避法
老的追杀他逃到了米甸,期间他与牧羊女结了婚。后来他在何烈山受神谕打算带希伯来
人回迦南,经过十分艰苦的历程他们最终回到了迦南,这其中的故事相信看过《出埃及
记》的人都知道。这期间最重要的事是摩西为了约束众人,加强部落领袖的权力,在出
埃及满三个月那天,摩西在西乃山上与耶和华对话,领受了《十戒》,这可说是希伯来
人的第一部法典,是希伯来人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 摩西是以色列人历史上一位十分
杰出的律法制定者与维护者。
公元前1200年时由于反抗腓力支人的入侵希伯来人各部落纷纷联合了起来从而加速了国
家的形成,到扫罗时期(公元前1040年-1012年)形成了统一的以色列-犹太国家。公元
前1012年-932年,在两个著名国王大卫和所罗门的统治下,国家空前地统一、强大,这
一百余年是以色列人的黄金时间。虽说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大力提倡一神信仰,便到了
这时以色列人仍就是多神信仰,他们在信仰耶和华的同时还信仰迦南的神祗,这被后来
的考古发掘所证实。所罗门去世后国家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北为以色列王国,南为犹
太王国,两个国家连年争战不休。公元前8世纪亚述强大后先后灭了两国。公元前7世纪
新巴比伦王国兴起后,与埃及争夺迦南地区,于公元前586年攻陷耶路撒冷,大批犹太
人被俘往巴比伦,在巴比伦生活半个世纪,史称巴比伦之囚。在此期间,他们思念故国
热切盼望重返家园,恢复故土。在宗教上出现了弥赛亚的观念,坚信会有救世主降临来
振救他们,由此产生了一神论的犹太教教义的萌芽,这说明犹太教是犹太民族在苦难深
重时自我安慰与增强民族凝聚力、反抗压迫的精神武器。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国消灭新
巴比伦王国,为了建立一个进攻埃及的桥头堡,于公元前537年充许犹太人返回迦南地
区。首批回国的多为犹太教祭师和穷人,他们真心相信这是唯一真神耶和华使之得到振
救,所以更加坚定了对耶和华的信仰。他们回到耶路撒冷后,着手修建圣殿、城墙,编
订宗教经典,制定教规和礼仪,犹太教正式成立。
犹太教的经典为《圣经》,基督教称为《旧约全书》。这是一部由犹太教祭司编著的希
伯来人的历史、宗教、传说、神话、法律、诗文的汇编。犹太教的教义主要为以下三点
:崇拜宇宙间全能全知、创造世界万物的上帝耶和华;坚信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即
上帝将他们选出作为子民;崇信弥赛亚将降临。其他教规有禁止偶像崇拜、不吃猪肉、
行割礼等,这些教规对伊斯兰教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实不吃猪肉只是因为希伯来人为游
牧部落并不养猪,且犹太人在这一点上似乎正在改变,基辛格访华时就称赞烤乳猪好吃

五、基督教的诞生
原始基督教是犹太教众多支派中的一派,是犹太人民反抗罗马统治的群众运动的产物,
被称为拿撒勒派。拿撒勒意为持守某些教义教规的人,其先行者是施洗者约翰。全耶路
撒冷的人都到约旦河接受约翰的洗礼,承认自己有罪,约翰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
,吃的是蝗虫与野蜜。公元元年的一天,以色列人约瑟与怀孕的妻子玛丽亚来到伯利恒
城,玛丽亚在一个马棚里生下了一个男孩,约瑟按天神的嘱托取名为耶稣,由此看来耶
稣真是一个苦出身。青少年时期的耶稣隐居于一个叫加利利的地方修行,耶稣先在约旦
河受了约翰的洗礼,30岁时才出外传教,讲天国的道理,传神国福音。约翰后因有反抗
罗马之嫌而被当局处死。耶稣便接任教主并自称弥赛亚,在社会下层宣传其教义和政治
主张,反对罗马和犹太上层的统治,其追随者多为下层人民,其12门徒中的彼得、安德
烈、雅各、约翰都是渔民,西门原属犹太教中的激进党奋锐党。据说耶稣在这一期间有
许多神迹,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可以看看《新约全书》。耶稣的传教行动取得了巨
大成功,这遭到犹太教祭司长和官吏的嫉恨,他们串通起来收买了耶稣的一个徒弟犹大
。他们在逾越节前拘捕了耶稣,罗马驻犹太总督比拉多判处他死刑,在他被钉死时三呼
”以列亚”(意为我的神)后就死了。据<圣经>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复活
,显现在众门徒前,第40天他的肉身升入天堂,他此时的肉身与死前肉身迥然不同,是
一种神灵的活现,基督的显圣。耶稣去世后,他的弟子继续传教。因当时的犹太教当权
派撒都派不承认耶稣为救世主,就将该教逐出了圣殿,门徒们便分散在各地宣传教义,
逐渐在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发展为一个独立的教派,即原始基督教。原始基督教初
期的教义有以下三点:一神与选民,一神仍是耶和华,但选民的范围扩大了,不仅仅指
亚伯拉罕的后代,而是指一切民族,扩大了其信徒的范围,比犹太教的关门主义要高明
许多,这是他在以后几百年能击败西方其民族宗教的主要原因之一;信仰基督降临与因
信得救,宣扬只要信徒信仰基督降临就能得到拯救与上帝的赐福,这一思想在宗教史上
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它打破了原始宗教需要大量的繁多献祭才能赎罪祈福的传统,为穷
人的宗教解脱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下层人民具有吸引力;改革仪礼,废除了犹太教各种
仪式,只有洗礼与圣餐的仪式。
《新约全书》是基督教自身的经典,据基督徒宣称,犹太人的《圣经》是上帝与犹太人
订立的约法,由于他们不恒心守约已过时陈旧了,现在上帝与基督徒重新订立了约法,
并由耶稣作中保,内容是“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基督徒遵崇耶和
华的启示与约法,上帝保护基督徒,故称《新约全书》。原始基督教后来在以保罗为代
表的基督徒的改进下逐渐成为西方第一大宗教。如耶稣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的话,他可
算是一个出身贫苦的劳动人民,为了反抗外族的统治、争取民族的独立并为广大人民谋
取更好的生活而终生奋斗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他是一个仁慈、博学、具有献身精神的
古代革命家,他可能并不是如宗教画上那样英俊,但却一定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气由心
生,拥有如此优秀内心的人外貌是不会平凡的。
六、伊斯兰教的诞生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570-632年)出生于麦加古来什族哈申家族的一个没落
贵族家庭。他诞生时父亲阿不都拉已死。按阿拉伯人的习俗,母亲把他托付给一个贝都
因妇女抚养。他6岁时丧母,8岁祖父去世。他后由叔叔养大。他儿时失学,不会读写,
曾为人牧羊,12岁时随叔父到叙利亚经商,这段时间是他成长的黄金时期,他不但学习
了知识,还接触了基督教与犹太教的教义,并对当时的阿拉伯半岛的社会情况有了初步
了解,儿时与青年时期的生活使出身贵族的他拥有极强的与下层人民沟通的能力。25岁
时他与麦加城一个富孀赫底彻结婚,他们的生活十分美满,婚姻带来的财富为他未来的
事业作了物质准备。赫底彻的堂兄是个基督教学者,他丰富的宗教知识给予穆罕默德很
大的启发。
阿拉伯”莱麦丹月”末的一个夜晚,他正在麦加附近的希拉山洞潜修默想。据说安拉派
天使哲布利勒给他传来了启示。于是他开始了传教历程。他的传教历程分为两阶段,先
是麦加时期(610-622年),他在麦加秘密传教三年,主要的信徒为他的亲戚与朋友,
还有受迫害的没落贵族与广大的下层人民。初期传扬的教义主要是一神崇拜、未日审判
、天堂地狱等,总之在很多方面与基督教教义相似。随着他的信徒日益增多,影响越来
越大,他开始公开攻击当权的古来什贵族。古来什贵族对他与他的信徒进行了各种迫害
。穆罕默德只好辗转各地继续进行传教工作。公元622年7月16日,由于贵族的迫害,他
不得不逃到了麦地那,开始了通过政权与武装力量来传教与护教,他传教的第二个阶段
开始了。他与信徒们在麦地那建立了清真寺并修订制度,他还建立了穆斯林公社“乌马
”,以伊斯兰教的共同信仰代替血统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基础,宣布穆斯林都是兄弟。
颁布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新宪章,对其他民族加以团结,提倡各民族平等,以团结更多
的力量反抗古来什贵族的反击。但犹太人支持古来什贵族反对他。穆罕默德所从事的实
际上是顺应阿拉伯人民的意愿以宗教和武装斗争的形式来统一阿拉伯各部落,可以说是
一场以犹太教、基督教教义作思想武器发起的一次起义,所以刚开始时穆斯林做礼拜时
面向耶路撒冷。但因为利益的缘故在阿拉伯的犹太商人非但不支持基本上算是同一信仰
的穆罕默德起义军,反而支持多神信仰的古来什贵族,这使穆罕默德不得不将其信仰与
犹太教和基督教划清界线,以坚定战士们作战到底的决心,所以穆斯林以后在作礼拜时
就转向麦加了。同时他为了证明伊斯兰教的正统性,他在不能通过亚伯拉罕的正宗继承
人以撒与亚伯拉罕联系上的情况下,就通过其长子以实玛列,因以实玛列具有埃及血统
并长期在麦加生活,亚伯拉罕与以实玛列在麦加建立的天屋被称为克尔白神庙受到阿拉
伯人的膜拜,以实玛列去世后与其母亲葬在麦加。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穆罕默德选择了
以实玛列,通过他与一神教最初的倡导者联系上了。在统一思想后经过长期的苦战,穆
罕默德取得了胜利,他进入麦加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清除克尔白古庙的一切偶像,但克
尔白庙仍被他定为圣殿,那块由亚伯拉罕与以实玛列拾到的陨石也被奉为神圣的黑石保
留了下来。他恩威并施使全阿拉伯民族几乎都团结到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了,公元630-
631年各地的部落都派代表来向穆罕默德表示忠诚,这一年被称为代表团年,这时基本
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阿拉伯民族国家。公元632年3月,穆罕默德率领11万信徒举行了第
一次朝觐,这也是穆罕默德一生中最后一次朝觐,所以它被称为辞别朝觐。在这次朝觐
中穆罕默德发表了著名的辞别演说,总结了伊斯兰教教义的精神,指出众人的财产和荣
誉都是不可侵犯的,穆斯林与穆斯林都是兄弟,不应互相压迫,禁止高利贷,一个奴隶
也可做长官等。他为信徒们留下了《古兰经》与圣训,他又在另一次演讲中宣布伊斯教
成立。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去世。 穆罕默德作为阿拉伯人的第一个统一者为阿
拉伯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是一个拥有坚定毅力、勤奋好学、崇尚平等的人,他
提出的宗教教义并不排斥其他宗教,还强调其他民族的人阿拉伯人一样优秀,这才是他
的本意。
七、后话
三个宗教的起源都充分说明宗教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是由生产力基础决定的,这并不是
空话、套话。为了统一世俗权力、制止部落纷争,亚伯拉罕提出了一神信仰;为加强民
族凝聚力、反抗外敌压迫、争取民族的独立与发展犹太人建立了犹太教;为了反抗罗马
人与犹太上层分子的压迫,建立一个更美好的社会罗马帝国中包括耶稣、约翰在内的下
层人民建立了基督教;为了统一阿拉伯各部落、发展商业经济、并反抗旧贵族的压迫穆
罕默德以宗教为武器发起了人民起义最终统一了阿拉伯。这些举措在当时都是有利于生
产力发展的,为社会更加进步作出了贡献,虽然后来的统治者为了各种私利使三大宗教
陆续分裂,如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伊斯兰教分裂为什叶派与逊尼派,
犹太教也曾分裂,只是因其民族所受的苦难使宗教方面的分裂被很快弥补了。但基督教
与伊斯兰教的分裂却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灾难,更别说两者的宗教战争了。其实,三个宗
教归根溯源都是人类文明之树同一分枝的结果,苏美尔人的文化先影响了亚伯拉罕提出
的一神教理论,犹太教在创立时又继承了亚伯拉罕的部分理论,基督教本身就是犹太教
一个分支演化而来的,伊斯兰受前三者的影响很深,这些从三个宗教的经典中可以找到
证据。真不知三个宗教的创立者与他们共同的教祖亚伯拉罕看到现在中东动荡的时局将
是什么样的心情?最后以犹太诗人辛。夏隆姆的诗作结束本文”以实玛列我的兄弟,请
听我的请求:是天使联系了你和我。……时间已不多,让仇恨安息吧。让我们肩并肩将
我们的羔羊聚集在一起。”
☆─────────────────────────────────────☆
Yisu (yisnotme) 于 (Wed Jun 23 11:25:57 2010, 美东) 提到:
苏菲的世界摘录(关于三教起源)
耶稣是犹太人,而犹大人属于闪族文化。
希腊人与罗马人则属于印欧文化。我们可以断言欧洲文明曾同时受到这两种文化
的孕育。不过,在我们详细讨论基督教如何影响希腊罗马地区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下这
两种文化。
印欧民族
所谓印欧民族指的是所有使用印欧语言的民族与文化,包括所有的欧洲国家,除
了那些讲菲诺攸格里克(Finno一Ugrian)语族语言(包括斯堪地那维亚半岛最北端的拉普
兰语、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和匈牙利语)或巴斯克语的民族之外。除此之外,印度和伊
朗地区的大多数语言也属于印欧语系。
大约四千年前,原始的印欧民族住在邻近黑海与里海的地区。
后来他们陆续向四方迁徙。他们往东南进入伊朗与印度,往西南到达希腊、意大
利与西班牙,往西经过中欧,到达法国与英国,往西北进入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往北进
入东欧与俄罗斯。无论到什么地方,这些印欧民族都努力吸收当地文化,不过在语言和
宗教方面还是以印欧语和印欧宗教较占优势。
无论是古印度的吠陀经、希腊的哲学或史特卢森(SnorriSturluson)的神话都是以
相近的印欧语言撰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对中国人友好的日耳曼盎格鲁国家里芬兰最不错西班牙人的民族起源
芬兰是个强悍的国家,但是我真听不懂他们的语言谁来说下芬兰语
上古汉语的源头莫迪在全印度推广梵语
高加索人的部落迁徙让阿富汗难民在欧洲追着白牛乱日
知识 - 闪米特文化及其各宗教汉语是一种落后的语言
[转]行僧与哲学家书认识一个加泰罗尼亚来的小妹妹
芬兰人究竟来自何方?芬兰人
在欧洲呆的心累了 (转载)芬兰人DNA里存有蒙古匈奴的部分基因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印欧话题: 文化话题: 印欧语话题: 民族话题: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