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 发帖数: 8107 | 1 ☆─────────────────────────────────────☆
Yisu (yisnotme) 于 (Thu Oct 14 10:49:30 2010, 美东) 提到:
阿博都巴哈 - 一些已回答的问题
想真确地解释这个问题很困难。要知道,事物有两种:物质的和精神的,即那些感
官能感觉的和那些理性所理解的。
能感觉到的事物就是那些通过五种外在感官感觉得到的东西。因此眼睛能看到的那
些外界存在就叫做感性的存在。理性的事物是那些没有外在存在形式而只有思想概念的
东西。比如心智,思维本身就是一种没有外在存在形式的理性的东西。人所有的个性和
品质都构成一种理性的存在而不是感性的存在。
概括地说,那些理性的真实,比如人的一切品质和可赞的完美都是纯善的,存在着
的。恶则是它们的不存在。所以无知是缺乏知识,谬误是缺乏引导,健忘是缺少记忆,
愚笨则是缺少良好的感悟。这一切都并不真正存在。
同样,感性的真实也绝对全是好的,恶只是由于它们的不存在——就是说,眼瞎是
缺乏视力,耳聋是缺乏听力,贫穷是缺乏财富,疾病是缺乏健康,死亡是缺乏生命,虚
弱是缺乏体力。
尽管如此,还是会有疑惑出现——即蝎子和毒蛇都是有害的。它们是善的还是恶的
呢,它们都是存在着的生命啊?对,蝎子对人来说是恶,蛇对人来说也是恶,但对它们
自己却不是恶,因为它们的毒是它们的武器,它们用毒刺来保护自己。只是由于其毒物
中的元素与我们的不相合——就是说,因为这些不同的元素之间有对抗性,所以就是这
种对抗性才成了恶;而事实上对于它们自身,一切都是善的。
以上论述概括起来说就是,一物对他物而言也许是恶的,但在其适当的极限之内,
它同时也可以不是恶,于是可以证明并没有恶存在;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善。恶仍是
虚无,故死亡是生命之不存,当人不再有生命时,他才死去。黑暗是光明之未现,没有
光线时,才是黑暗。光明是存在的,但黑暗并不存在。财富是存在的,然贫穷并不存在。
因而所有的恶显然都可归于不存在。善是存在的,恶并不存在。
☆─────────────────────────────────────☆
purity (purity) 于 (Thu Oct 14 13:03:58 2010, 美东) 提到:
我说你喜欢皮毛的好听的没啥用的大道理,就是这种,
听起来冠冕堂皇,很开悟,实际上没啥用。
☆─────────────────────────────────────☆
aagent (不接风情的挺哥) 于 (Thu Oct 14 21:16:17 2010, 美东) 提到:
脑袋就是一个白版, 估计你这首牌老也和不了。。瞎耽误工夫。。。呵呵
☆─────────────────────────────────────☆
aagent (不接风情的挺哥) 于 (Thu Oct 14 21:17:56 2010, 美东) 提到:
好想你开了悟似的。。也就是一桶。。想和牌也难。。。
☆─────────────────────────────────────☆
Yisu (yisnotme) 于 (Fri Oct 15 11:14:32 2010, 美东) 提到:
你不知道我在单钓白板吗?, 你一来, 终于和了。。:)
☆─────────────────────────────────────☆
aagent (不接风情的挺哥) 于 (Fri Oct 15 14:39:17 2010, 美东) 提到:
还单调。。。行啊。高手,干明儿摸两圈儿。。。
你搞搞清楚什么是善恶的定义再说吧。。
☆─────────────────────────────────────☆
Yisu (yisnotme) 于 (Fri Oct 15 14:48:34 2010, 美东) 提到:
不跟你斗嘴拉。要不你来讲讲什么是善恶如何?如果还有定义也一起说说。。
☆─────────────────────────────────────☆
aagent (不接风情的挺哥) 于 (Fri Oct 15 16:09:47 2010, 美东) 提到:
这么高深的东东,你都不懂, 我哪还敢懂?
☆─────────────────────────────────────☆
Samuel10 (Samuel) 于 (Fri Oct 15 20:45:51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没抓住重点,所以变成了诡辩呓语。
这个结论其实可以论证,不过改成“并不存在善恶”更合适。
从佛教的观点看(其实也是真实的观点,仅仅因为佛家可能先看清这个问题,所以说从
佛教的观点看)。
当人们说善恶的时候,是非常宏观而笼统地说的,
如果仔细看人们为什么说一个人善,一个人恶,
一个事是善,一个事是恶。
后面的“实际”过程是指,一个人如果经常愿意,给人带来乐受,
和肯定。那他就是善的。
如果一个人故意让人受苦,或苦受。那他就是恶的。
苦受,乐受是心相应法,有实际的心理过程对应。
善恶,是心不相应法。是抽象的概念。
解脱之人,超越受蕴,就无所谓善恶。
所以佛法的重点都在心法、在受蕴-->五蕴的解脱,
心不相应法都如浮云柳絮无根蒂。不是重点。
(当然这些实际判断时还有麻烦,医生开刀引起苦受,
意见不一致的话,善恶就难以统一了)
在。
☆─────────────────────────────────────☆
robbin (robbin) 于 (Fri Oct 15 22:04:49 2010, 美东) 提到:
解脱之人作恶吗?
☆─────────────────────────────────────☆
Samuel10 (Samuel) 于 (Fri Oct 15 23:08:45 2010, 美东) 提到:
说从
善恶一定是因为人、我对立才有,
没有人、我的对比,就没有善恶。
超越受蕴的时候,没有苦受,就无所谓善恶。
他不做是因为没必要做,是因为他不take a role of self (ego).
如果他游戏人间take a role, 还是可以说善恶好坏的。
这些是多少有根据的推测。
因为色蕴和受蕴的关系我还不是很清楚。似乎不能截然分开。
好象是,色蕴如果没有破的话,苦受也不可能完全消失。
有一天身体会牵动你的觉受。
所以根本解脱(不是说究竟无我,而是罗汉解脱)应该是破色蕴。
楞严经说:色蕴乃第一坚固妄想。
☆─────────────────────────────────────☆
robbin (robbin) 于 (Fri Oct 15 23:30:16 2010, 美东) 提到:
他游戏人间时,会做恶吗?
☆─────────────────────────────────────☆
Samuel10 (Samuel) 于 (Fri Oct 15 23:46:13 2010, 美东) 提到:
你是不懂呢,还是为了考考我?
游戏人间的时候,因为他时刻清醒,所以不会把自己认同于
那个角色那个ego。而普通人就时刻认同那个ego。
恶本身就是ego的特征。如果他不自认为是ego,就没有恶。
但是普通人不知道,就把行为当成那个背后的人,而责怪之。
当然我没证到,以上有领悟,有猜测。
☆─────────────────────────────────────☆
robbin (robbin) 于 (Sat Oct 16 00:00:23 2010, 美东) 提到:
哈哈哈。。。我觉得你的想法好玩。
那他不自认为是ego,拿别人的钱包,就对了?
普通人,赶快抓小偷。打!
☆─────────────────────────────────────☆
Samuel10 (Samuel) 于 (Sat Oct 16 00:18:20 2010, 美东) 提到:
你应该有话直说。如果认为我哪里错了的话。
我的意思是:不自认,本身就不是想象中自我欺骗式的不自认,
而是确实就不认为那是我。
所以他才不会(像普通人那样)为了维护“我”而伤害另一个
别人的“我”。他已经没了那个动机了。
你绕来绕去,其实觉得自己很明白,还不直说。
☆─────────────────────────────────────☆
robbin (robbin) 于 (Sat Oct 16 00:23:59 2010, 美东) 提到:
那个不是我的‘我’还会做恶吗?
没动机了,还会做恶吗?
☆─────────────────────────────────────☆
Samuel10 (Samuel) 于 (Sat Oct 16 00:35:41 2010, 美东) 提到:
如果石头会做恶, 那个"我“也就会做恶。
☆─────────────────────────────────────☆
SeeU (See you) 于 (Sat Oct 16 00:37:00 2010, 美东) 提到:
「并不存在恶」的主张看不出来如何修行。
还是说不需要止恶,因为恶行其实不存在?
☆─────────────────────────────────────☆
robbin (robbin) 于 (Sat Oct 16 00:38:18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
石头没有灵性。
我刚想到的,
以你的解脱来说,因为没有究竟,还有惑,
所以,我觉得还会因惑做恶。
☆─────────────────────────────────────☆
Samuel10 (Samuel) 于 (Sat Oct 16 08:35:45 2010, 美东) 提到:
我也多少同意:没有究竟解脱,也就是没有达到究竟无我。
所以还有“自我”立场,人我对立。
但是,即使阿罗汉没有究竟解脱,他也已经5蕴解脱。
所以他不会认5蕴为我,因此,他也就不会为了维护那个
5蕴而伤害别人。所以说阿罗汉是圣人,就是因此。
至于5蕴之外他坚持、维护什么,不是很清楚。
(这里识蕴多少是个问题,即使道理上,我也还是没太想明白
识蕴解脱是指的7识解脱还是八识解脱.次序上讲我大概认为是
先破7识后破8识)。
☆─────────────────────────────────────☆
Samuel10 (Samuel) 于 (Sat Oct 16 08:49:03 2010, 美东) 提到:
这就涉及什么叫“开佛知见”(坛经语),这话的意思就是为了
众生也看到佛所看到的。不再在迷茫里打滚。
所以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时....如何如何。
这里涉及两种修法,也不是互相排斥。
一种就是渐修,一种是顿悟。
渐修是承认人确实有ego,没办法一时去除,所以慢慢地训练
你做个好人,不要天天跟着ego跑。所谓做好人,就是虽然
我确实有ego,但是我要压抑、或训练自己,多少摆脱自己的
ego,能从别人的角度来看事情。这个训练过程也有益于是摆脱
自我的迷惑。但这不是直指,不是当下明白ego的虚幻。
而顿悟,就是直指人心,靠慧观直接知道5蕴的虚幻。
有了慧,空慧,自然放下对ego的执着。
平常善人、恶人都是迷于5蕴,善人多少能跳出一点,
而恶行是对自我、5蕴迷执的强化,从渐修来讲,当然还是要止的。
不过如果因为修行行善而培养成一种“自我”高尚感的习惯,
那种执着恐怕也是很坚固的我执妄想。
☆─────────────────────────────────────☆
danalake (戒网) 于 (Sat Oct 16 09:06:05 2010, 美东) 提到:
六祖那个办法不是人人都适用的,甚至都能理解偏.
宗客巴大师强调修行次第为什么呢?
宗客巴整顿了西藏密教的混乱局面,给黄教带来
全新的改革,使之成为大教,他的教理,体系和实修
都是有历史价值的.
现在这个社会变异得很厉害,这样一个五浊尘世,
何处是净土啊?
☆─────────────────────────────────────☆
Samuel10 (Samuel) 于 (Sat Oct 16 09:46:41 2010, 美东) 提到:
宗喀巴当然是对的,谁能否认呢。
上中下三士道其实同时存在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没有苦,还修个屁啊。好好的修什么,为什么要修?
然后还要积聚资粮方法,最后要切入正题、进行慧观。
六祖也据说还是悟后还在猎人堆里修行呢。
当然根本上说,惑就是苦,无明就是苦。
☆─────────────────────────────────────☆
robbin (robbin) 于 (Sat Oct 16 19:15:30 2010, 美东) 提到:
7识是我执,自是先破。
八识是心识。
☆─────────────────────────────────────☆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于 (Sun Oct 17 07:47:04 2010, 美东) 提到:
lz快来根据楼顶的文章分析一下卡尼古拉的善恶问题
卡尼古拉
目录
少壮之君
稀奇之君
同名电影:
卡尼古拉是第三位皇帝,是一位恶名昭彰的暴君,荒淫失德,嗜好杀人,奉自己为
神明,最后人神共愤,在位不过四年,便被当年曾经拥立他的护卫所杀。死时只有28岁。
卡尼古拉是罗马帝国最荒淫,残暴的皇帝之一。罗马帝国史上最荒淫的暴君卡里古
拉王荒淫无度,凶残暴虐的一生,他长期与妹妹保持着不伦之情,心理和精神上都极度
不正常,所以他的所有行为都伴随着荒谬、疯狂和不可理喻.
卡尼古拉原名盖乌斯·凯撒,因年幼在军中喜欢穿士兵的军靴而得名“卡尼古拉”
(意即小军靴)的绰号。他的暴虐荒淫远远超过其先祖,而且好大喜功,奢靡无比,将
提比略二十余年的节俭积蓄挥霍得所剩无几,不堪欺侮的元老院和各地军队都在伺机谋
反,密谋暗杀接连不断,终于成功——其本人最后亡于近卫军之手。
少壮之君
卡尼古拉的父亲日尔曼尼库斯战功赫赫,待人温和宽容,精通希腊罗马文化,深得
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屋大维曾很长时间考虑选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最终决定让提比略
收他为养子。他在远征亚美尼亚取得胜利之后,长期患病,最后死于安条克(有人怀疑
乃是被叙利亚总督庇索毒死),年仅34岁。他去世那天,庙宇遭乱石砸打,圣坛被推倒
,有些人把刚出生的婴儿都抛弃了(认为在这天出生很不幸)。甚至连正在交战的蛮族
人都一致同意休战。据说,提比略正是因为对日耳曼尼库斯的敬畏一直不敢残酷行事,
他的残暴在日耳曼尼库斯死后便很快公诸于众。日耳曼尼库斯死后,留下三男三女,两
个年长的儿子被提比略宣布为公敌后,便只剩下一个儿子盖乌斯·凯撒。
盖乌斯·凯撒是穿着普通士兵的服装在军中长大成人的,他的绰号便源自军旅玩笑
,士兵们对他父亲和他都爱戴无比,愿意为他们做出任何丧失理智的事——屋大维死后
,他们曾扬言暴动,拥戴日耳曼尼库斯。卡尼古拉起初与母亲生活在一起,他母亲被放
逐后,便同曾祖母利维亚·奥古斯塔(屋大维之妻)一起生活。他从未提起过自己亲人
的不幸,对祖父提比略和他一家人百依百顺,以惊人的伪装冷漠免遭虐待。
卡尼古拉勾引了当时近卫军长官马克罗的妻子,允诺将来即位后娶她为妻,在她的
帮助下,取得了马克罗的支持。关于提比略之死,有人说是马克罗及其亲信下手杀死,
有人说是卡尼古拉下毒并亲自将其扼死。提比略死后,元老院以及强行涌入元老院议事
大厅的群众一致同意立即将最高权力交给他,根本没有考虑提比略的遗嘱——提比略还
指定了一个尚未成年的孙子与卡尼古拉同为继承人。公元37年,年仅26岁(或说 23岁
)的卡尼古拉就这样获得了皇位,并立即得到了大多数行省居民和士兵的拥戴(他们怀
念他的父亲日耳曼尼库斯,同情他遭受残害的亲人,早就希望他能成为元首)。
卡尼古拉赦免了被判有罪的和已被流放的犯人,对于之前所有控告他的人宣布免予
追究,为了清除那些曾对他及其亲人进行告密指控的人的恐惧,他把所有有关他母亲和
兄弟们案件的卷宗拿到市中心广场当众焚毁,并指神发誓连碰都没有碰过这些卷宗。他
对于政事非常勤勉,甚至企图恢复人民大会选举国家官员的权力(提比略时把此权转归
元老院,卡尼古拉想恢复从前的程序没有结果)。他与他节俭的祖父大不相同,经常非
常慷慨地赏赐元老、骑士和人民,同时他还延长了公众娱乐时间增加了许多娱乐节目。
稀奇之君
卡尼古拉把元首制的形式改变成专职王权的政体,他实行王政礼仪,要求部下向其
俯拜,并且很快神化自己(被人尊称为大顶得朱庇特)。卡尼古拉十分耻于被称为阿格
里巴的子孙,因为阿格里巴出身微贱,他甚至夸耀他的母亲是屋大维与女儿朱莉娅乱伦
而生。他经常与其姊妹们乱伦,为了说明乱伦有理,他引源朱庇特为例(他视自己为朱
庇特)。
据说,卡尼古拉在他的姊妹中最爱德鲁西拉,尽管德鲁西拉已出嫁,他还是把她夺
回来,公开使其成为自己的合法妻子。他患病时,曾立遗嘱指定她为他的皇位和遗产继
承人。德鲁西拉去世后,他下令举行一个季度的公众哀悼活动,在此期间说笑、洗澡以
及和父母妻儿一起进餐都是死罪。他对于他的另两个姊妹(阿格里皮娜和利维拉)很一
般,常常把她们供给自己的宠臣玩弄,她们后来因涉及雷必达谋杀案而被放逐了(克劳
狄即位后才召回罗马)。卡尼古拉经常抢夺别人的妻子,据说曾在参加婚礼时立即命令
把新娘带回宫。他最爱的一个妇人便是后来成为他正式妻子的卡桑尼亚,她既不漂亮也
不年轻,但由于她极端放荡和奢侈,很合卡尼古拉的胃口,他爱她胜过其他任何女人。
卡尼古拉经常残暴地戏弄各个阶层的人们,他曾命令一些元老穿着长袍跟在他的车
后跑了好几里;他曾收买几个元老在另一个元老进入元老院时进行突然袭击,指控该元
老是公敌,用铁笔戳他,然后让其余人乱刀砍斫,直至死者的四肢和碎块、内脏被拖过
大街小巷,最后堆到他面前;在剧院提前分发赠券,让贱民占了骑士等级的座位,挑动
平民和骑士殴斗;在角斗会上,烈日当空却命令撤掉凉棚,又不让任何人离开座位;有
时他还突然关闭谷仓,让人民挨饿;他强迫父亲们赴刑场观看处死他们儿子的场面,行
刑之后立即要其中一个父亲赴宴,迫使他说笑行乐;一个骑士在被抛给野兽是大叫无罪
,他割断了他的舌头后再抛给野兽。
令人最不可思议的是,卡尼古拉经常公开表示遗憾,他那个时代不曾有任何全国性
重大不幸事件,他自己的时代将由于普遍的富裕而受到人们淡忘,他不可思议的希望自
己的军队被击溃或出现饥荒、瘟疫、火灾甚或地震。
卡尼古拉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提比略留给他的27亿塞斯特尔提乌斯消耗殆尽,
他开始转动脑筋采用精心设计的诬告、拍卖和征税来敛财:凡祖先为自己后代取得罗马
公民权的,除儿子一代,他拒不承认,他解释“后代”只指第二代;如果高级百夫长从
提比略即位时起,从未把提比略和卡尼古拉列于遗产受赠人,他便以忘恩负义为由宣布
遗嘱无效;他举行拍卖会,把价码哄抬得很高,有人被迫使买了东西后倾家荡产,有的
竟割脉自杀;他征收许多前所未闻的新税,甚至妓女接客也要交税,即使从良后也不得
免交。
这个暴虐荒淫的无道昏君统治了罗马三年有余,公元41年的一天,被他的近卫军将
士们乱刀剁死,和他一起被杀的还有他的妻子卡桑尼亚和他的女儿。卡尼古拉的死讯传
出之后,人们很难相信他真的死了,因为他们疑心这极有可能是卡尼古拉自己编造散布
出来的。
同名电影:
【名称】 Caligola [卡尼古拉] [罗马帝国艳情史]
【导演】 Tinto Brass
【编剧】 Gore Vidal
【演员】 Malcolm McDowell
Teresa Ann Savoy ..... Julia Drusilla
Helen Mirren ..... Caesonia
Peter O'Toole ..... Emperor Tiberius Caesar
John Steiner ..... Longinus
Guido Mannari ..... Macro
Paolo Bonacelli ..... Chaerea
Leopoldo Trieste ..... Charicles
Giancarlo Badessi ..... Claudius
Mirella D'Angelo ..... Livia (as Mirella Dangelo)
【分类】 伦理片
【语言】 英文
【内容简介】
caligola是罗马帝国最荒淫,残暴的皇帝之一。这部史诗般的大制作影片描述了这位暴君从 杀父篡位到死于乱戟之下的短暂一生,和其中所犯下的种种罪恶和荒淫。影片由意大利著名
what片导演tintobrass执导,演员包括malcolm mcdowell, peter o`toole, john
gielgud,和helenmirren(著名的莎士比亚剧演员),由what出版商penthouse赞助。
这部带有强烈what背景的电影不一定会绝后,但一定是空前的。它完成于西方性解
放的高峰
时期,正是由于该电影的上映,许多国开始施行更为严厉的电影审查和分级制度。
what片也
开始真正从主流电影中退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够拍的如此大气
,同时大
尺度开放地把人类各种丑恶行径融于一体。
这是一部会在电影史上留下痕迹的,独特的电影。尽管一直充满著争议。★★★★☆
☆─────────────────────────────────────☆
Yisu (yisnotme) 于 (Sun Oct 17 11:22:52 2010, 美东) 提到:
卡尼古拉今天何在呢? 他所做过的恶今天何在呢?
恶的清空就是善. 说没有恶的意思是说没有永恒意义上的恶, 但是有永恒意义上的善.
岁。
☆─────────────────────────────────────☆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于 (Sun Oct 17 12:11:34 2010, 美东) 提到:
这种“没有恶,是指没有永恒意义上的恶”的论证方法,已经是你自己新引入的,而不
是你楼顶文章里面的“换一个角度看恶,就不是恶”的方法了吧。
☆─────────────────────────────────────☆
purity (purity) 于 (Sun Oct 17 19:20:16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世间,善恶一直并列存在,
如果没有永恒的恶,那应该也没有永恒的善,
根据你的逻辑,也可以说善清空后,就是恶,
善人恶人死后,都不存在于这个世间。
还是老子有智慧: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Yisu (yisnotme) 于 (Mon Oct 18 15:34:22 2010, 美东) 提到:
你这里说的善本质也是恶。
☆─────────────────────────────────────☆
purity (purity) 于 (Mon Oct 18 18:09:10 2010, 美东) 提到:
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善,就认定善永恒存在,
有可能善跟恶在宇宙的最高层次都不存在,
善恶只是低等世界的众生才有的观念。
☆─────────────────────────────────────☆
Samuel10 (Samuel) 于 (Mon Oct 18 20:27:00 2010, 美东) 提到:
所以,佛法强调慧而不是善,
佛法的根本不是惩恶,而是除迷。
☆─────────────────────────────────────☆
SeeU (See you) 于 (Tue Oct 19 11:47:48 2010, 美东) 提到:
"Friends, if one who entered & remained in unwholesome mental qualities were
to have a pleasant abiding in the here & now — unthreatened, undespairing,
unfeverish — and on the break-up of the body, after death, could expect a
good destination, then the Blessed One would not advocate the abandoning of
unwholesome mental qualities. But because one who enters & remains in
unwholesome mental qualities has a stressful abiding in the here & now —
threatened, despairing, & feverish — and on the break-up of the body, after
death, can expect a bad destination, that is why the Blessed One advocates
the abandoning of unwholesome mental qualities.
"If one who entered & remained in wholesome mental qualities were to have a
stressful abiding in the here & now — threatened, despairing, & feverish —
and on the break-up of the body, after death, could expect a bad
destination, then the Blessed One would not advocate entering into wholesome
mental qualities. But because one who enters & remains in wholesome mental
qualities has a pleasant abiding in the here & now — unthreatened,
undespairing, unfeverish — and on the break-up of the body, after death,
can expect a good destination, that is why the Blessed One advocates
entering into wholesome mental qualities."
That is what Ven. Sariputta said. Gratified, the monks delighted in Ven.
Sariputta's words.
"Devadaha Sutta: At Devadaha" (SN 22.2),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sn/sn22/sn22.002.than.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