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g 发帖数: 774 | 1 比如五蕴,色、受、想、行、识是以怎样的分类原则,或者说内在关系放在一起的? |
S**U 发帖数: 7025 | 2 分类原则是为禅观。
对偏向执精神为我的人,说色、受、想、行、识为观的对象。受、想、行、识都是精神
作用。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比如五蕴,色、受、想、行、识是以怎样的分类原则,或者说内在关系放在一起的?
|
w****g 发帖数: 774 | 3 是说禅观看到的事情发生的次序,或因果关系?比如受、想、行、识都是精神作用,那
为什么是这样分开的?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分类原则是为禅观。 : 对偏向执精神为我的人,说色、受、想、行、识为观的对象。受、想、行、识都是精神 : 作用。
|
S**U 发帖数: 7025 | 4 Neither.
执精神作用为「我」的人,执著「我的」感受;「我的」概念,想法;「我的」的意志
;或「我」在认识。所以分别观它们。
将受、想特别提出来,是因为「我的」行为常受它影响。「行」包括意志以及其他心理
作用。
'「我」在认识'是极难破除的我见。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是说禅观看到的事情发生的次序,或因果关系?比如受、想、行、识都是精神作用,那 : 为什么是这样分开的?
|
w****g 发帖数: 774 | 5 谢谢讲解。我问题的原因是觉得这样的分法很奇怪(还有很多其他概念的分类),当然
主要是我的理解不深,也有其他原因,如翻译不能完全代表原文等。我是想这样的分类
是怎样一个过程得来的,比如没有佛的开示,自己通过禅观能得到同样的分类吗?因为
是“执精神作用为「我」的人”的感受,就应该是平常人的感受,那是否平常人也能知
道这样的分类法?这样的分类法是否完备?每一分类是否互无重叠?
“色”容易理解,是外界物质。但为什么只占五蕴之一?
受是感受,是由外界到内部的第一途径;想是受以后产生的概念,不需要有受,也可独
立存在;行是有了概念以后,把概念在整个思维中与其他概念相比较,而产生的定位;
识是有以上过程以后,把外部的感受融入到内在整体的一部分。不知是否可以由此理解
为有先后次序上的差别?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Neither. : 执精神作用为「我」的人,执著「我的」感受;「我的」概念,想法;「我的」的意志 : ;或「我」在认识。所以分别观它们。 : 将受、想特别提出来,是因为「我的」行为常受它影响。「行」包括意志以及其他心理 : 作用。 : '「我」在认识'是极难破除的我见。
|
r****n 发帖数: 8253 | 6 五蕴的这种分类,一方面是不同功能性质,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破除我见。
有些人把色当成我,或者把行当成我,或者把识当成我。。。
佛陀通过对这五类的分析,一一破除执认为“我”的错误认识
另外,你对五蕴的理解有很多错误,这方面最准确定义的是阿毗达摩
比如想蕴,很多人以为是思想,回忆,其实这是一个遍一切心所,即每时每刻都存在的
一个心所(甚至包括睡眠),它有两个功能,一个是记录作用,一个是回忆作用。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比如五蕴,色、受、想、行、识是以怎样的分类原则,或者说内在关系放在一起的?
|
r****n 发帖数: 8253 | 7
佛法所说的色,包括自己的色身,以及外界被观察到的。
如果说外界物质,并不对。
佛法所说的色,也不是现代科学认为的物质。而实际是现代科学所说的物质的粒子性状
态。
这些描述都很有问题,建议细致学习阿毗达摩,就会了解这些区别以及对应。
受,想,行,识是同时存在的,而且遍及每个刹那。
识是主导,叫做心王,而受,想,行伴随识同时生起,是辅助。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讲解。我问题的原因是觉得这样的分法很奇怪(还有很多其他概念的分类),当然 : 主要是我的理解不深,也有其他原因,如翻译不能完全代表原文等。我是想这样的分类 : 是怎样一个过程得来的,比如没有佛的开示,自己通过禅观能得到同样的分类吗?因为 : 是“执精神作用为「我」的人”的感受,就应该是平常人的感受,那是否平常人也能知 : 道这样的分类法?这样的分类法是否完备?每一分类是否互无重叠? : “色”容易理解,是外界物质。但为什么只占五蕴之一? : 受是感受,是由外界到内部的第一途径;想是受以后产生的概念,不需要有受,也可独 : 立存在;行是有了概念以后,把概念在整个思维中与其他概念相比较,而产生的定位; : 识是有以上过程以后,把外部的感受融入到内在整体的一部分。不知是否可以由此理解 : 为有先后次序上的差别?
|
w****g 发帖数: 774 | 8 有道理,从破除我执的角度来说,就是以达到目的的步骤来说,是这样吗?还有一点疑
问,“识是主导,叫做心王,而受,想,行伴随识同时生起”,那为什么要把这几个并
列起来?就是说这种分类有重叠,和不完备?我问的原因是因为其他的佛法概念里好像
也有这种情况。 |
r****n 发帖数: 8253 | 9
是。
因为本来就是这样的。受,想,行就是伴随识同时生起,这是经过禅观而如实观察到的。
这里没有重贴,每种都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功能作用。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有道理,从破除我执的角度来说,就是以达到目的的步骤来说,是这样吗?还有一点疑 : 问,“识是主导,叫做心王,而受,想,行伴随识同时生起”,那为什么要把这几个并 : 列起来?就是说这种分类有重叠,和不完备?我问的原因是因为其他的佛法概念里好像 : 也有这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