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法句经故事-世间与出世间的财富
相关主题
阿罗汉的神通 --- 阿难同学经百业经故事: 金色比丘尼
如何面对谩骂?傲慢的种类?zz
佛陀对于「善知识」的教导南怀瑾先生精选《神仙道学旨要》——引言
男女之情皆有前世因缘的八个启示Zz禅观正脉研究(转自水木清华BBS站)
生盲与明见-《无问自说经》瞎子摸象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第十六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转载)护法品
百业经故事:两个小孩圆破五阴
百业经故事: 干布国王[合集] 白话太乙金华宗旨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具足话题: 婆罗门话题: 梵行话题: 男子话题: 财物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U
发帖数: 7025
1
南传法句经155-156偈
壮时不得财,亦不修梵行,如池边老鹭;无鱼而死灭。
壮时未获财,亦不修梵行,卧如破折弓,思叹于过去。
http://www.ahan.tk/view/9/2/
155. Those who in youth have not led the holy life, or have failed to acquire wealth, languish like old cranes in the pond without fish.
156. Those who in youth have not lead the holy life, or have failed to acquire wealth, lie sighing over the past, like worn out arrows (shot from) a bow.
这背后的故事,见北传杂阿含1162经,别译杂阿含85经
杂阿含1162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舍卫城乞食,尊者阿难从世尊后。
时,有二老男女,是其夫妇,年耆根熟,偻背如钩,{诸}[诣]里巷头烧粪扫处,俱蹲向火。
世尊见彼二老夫妇,年耆愚老,偻背如钩,俱蹲向火,犹如老鹄,欲心相视,见已告尊者阿难∶
「汝见彼夫妇二人,年耆愚老,偻背如钩,俱蹲向火,犹如老鹄,欲心相视不?」
阿难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
「此二老夫妇,于年少时盛壮之身勤求财物者,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一富长者;若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精勤修习者,亦可得阿罗汉第一上果;于第二分盛壮之身勤求财物,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二富者;若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者,亦可得阿那含果证;[若于第三分中年之身勤求财物,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三富者;若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者,亦可得为斯陀含果证;
]若于第四分老年之身勤求财物,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四富者;若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者,亦可得为须陀洹果证,彼于今日,年耆根熟,无有钱财,无有方便,无所堪能,不复堪能若觅钱财,亦不能得胜过人法。」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不行梵行故,不得年少财,思惟古昔事,眠地如曲弓。
不修于梵行,不得年少财,犹如老鹄鸟,守死于空池。」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陀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别译杂阿含85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鉢,阿难从佛,向舍卫城。
时,于粪聚窟中见夫妻二人,年几老大,柱杖战栗,如老鹳雀。
佛遥见已,告阿难言∶
「汝见夫妻二人,极为老朽,在粪窟中不?」
阿难白佛言∶「唯然!已见。」
佛告阿难∶
「如斯老人,若年少时[聚积财钱],在舍卫城中应为第一长者,剃除须发,被服法衣,应得罗汉;若少年时聚积财钱,应为第二长者,若出家者,剃除须发,被服法衣,应得阿那含;若第三时聚集钱财,应为第三长者,剃除须发,被服法衣,应得须陀洹,如今老熟,亦不能聚财,不能精勤,亦不得上人法。」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少不修梵行,亦不聚财宝,犹如老鹳雀,迻止守空池。
不修于梵行,壮不聚财宝,念壮所好乐,住立如曲弓。」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path=SA1162.htm
J******s
发帖数: 7538
2
为什么佛法里把财和梵行并列呢?

)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南传法句经155-156偈
: 壮时不得财,亦不修梵行,如池边老鹭;无鱼而死灭。
: 壮时未获财,亦不修梵行,卧如破折弓,思叹于过去。
: http://www.ahan.tk/view/9/2/
: 155. Those who in youth have not led the holy life, or have failed to acquire wealth, languish like old cranes in the pond without fish.
: 156. Those who in youth have not lead the holy life, or have failed to acquire wealth, lie sighing over the past, like worn out arrows (shot from) a bow.
: 这背后的故事,见北传杂阿含1162经,别译杂阿含85经
: 杂阿含1162经
: 如是我闻∶
: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r*******c
发帖数: 1060
3
哇,好新鲜。
怎么感觉求财和修行都是可取/favorable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还是求财更容易点。
我学的JDJ里把求财贬低的很厉害的。
J******s
发帖数: 7538
4
1.壮时不得财,亦不修梵行,如池边老鹭;无鱼而死灭。
壮时未获财,亦不修梵行,卧如破折弓,思叹于过去。
2.「不行梵行故,不得年少财,思惟古昔事,眠地如曲弓。
不修于梵行,不得年少财,犹如老鹄鸟,守死于空池。」
3.「少不修梵行,亦不聚财宝,犹如老鹳雀,迻止守空池。
不修于梵行,壮不聚财宝,念壮所好乐,住立如曲弓。」
1和2,3的意思不太一样,我比较接受2,3的说法。

)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南传法句经155-156偈
: 壮时不得财,亦不修梵行,如池边老鹭;无鱼而死灭。
: 壮时未获财,亦不修梵行,卧如破折弓,思叹于过去。
: http://www.ahan.tk/view/9/2/
: 155. Those who in youth have not led the holy life, or have failed to acquire wealth, languish like old cranes in the pond without fish.
: 156. Those who in youth have not lead the holy life, or have failed to acquire wealth, lie sighing over the past, like worn out arrows (shot from) a bow.
: 这背后的故事,见北传杂阿含1162经,别译杂阿含85经
: 杂阿含1162经
: 如是我闻∶
: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S**U
发帖数: 7025
5
钱财、世间所乐所求;法财、出世间所乐所求。
如佛陀传记,相士看到年幼佛陀,就预言他未来不是世间最胜的人王(转轮圣王),就是法王。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佛法里把财和梵行并列呢?
:
: )

J******s
发帖数: 7538
6
恩,我大概明白了
这个英文里
past,old,worn out这几个词用的好!

就是法王。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钱财、世间所乐所求;法财、出世间所乐所求。
: 如佛陀传记,相士看到年幼佛陀,就预言他未来不是世间最胜的人王(转轮圣王),就是法王。

J******s
发帖数: 7538
7
其实无论钱财和法财都不是所乐所求,在这个文里重点不是这个。
我外祖父有一句话/钱才是硬头货。/其实是一种类似人们寻找安全感的保证。
其实法财里的财是类似的意思,尤其和past,old,worn out联系的时候。
其实大概的意思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类似。
晚景凄惨才是最凄惨的!法财于是就格外重要了!这个积累的过程其实不是到了老的时
候才看得出效果的,基本是贯穿一生的。
或者引申一下,其实是贯穿无数轮回的。
也正是我认为2,3的表述更贴切的原因!

就是法王。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钱财、世间所乐所求;法财、出世间所乐所求。
: 如佛陀传记,相士看到年幼佛陀,就预言他未来不是世间最胜的人王(转轮圣王),就是法王。

S**U
发帖数: 7025
8
MM 犀利。
1 把「财」放第一句,「梵行」放在第二句,不忠于巴利原文. 英译忠于巴利原文,「
梵行」是第一句。
http://studies.worldtipitaka.org/tipitaka/18Dh/11/11.9
有趣的是,两个汉译本的长行,都把「梵行」放在第二句,不合偈诵次序。南北传的偈
诵次序(如果忽视南传的汉译本),倒是一致,把「梵行」放在第一句。
我认为把「梵行」放在第一句,比较合理。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1.壮时不得财,亦不修梵行,如池边老鹭;无鱼而死灭。
: 壮时未获财,亦不修梵行,卧如破折弓,思叹于过去。
: 2.「不行梵行故,不得年少财,思惟古昔事,眠地如曲弓。
: 不修于梵行,不得年少财,犹如老鹄鸟,守死于空池。」
: 3.「少不修梵行,亦不聚财宝,犹如老鹳雀,迻止守空池。
: 不修于梵行,壮不聚财宝,念壮所好乐,住立如曲弓。」
: 1和2,3的意思不太一样,我比较接受2,3的说法。
:
: )

S**U
发帖数: 7025
9
Agree.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is very vivid.
That's why I want to include all sources. Each contributes to the story.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恩,我大概明白了
: 这个英文里
: past,old,worn out这几个词用的好!
:
: 就是法王。

r*******c
发帖数: 1060
10
此二老夫妇,于年少时盛壮之身勤求财物者,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一富长者;若复剃除
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精勤修习者,亦可得阿罗汉第一上果
------------------------
这句话中,为什么觉得好像勤求财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比不勤求财物好?佛法是
怎么看待世间财物以及求取财物的呢?是作为福报来看待的么?
JDJ里好鄙视贬低的,有钱人进天国比骆驼穿针眼还难。
S**U
发帖数: 7025
11
杂阿含91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闍迦,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俗人在家,当行几法,得现法安及现法乐?」
佛告婆罗门∶
「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
何等为方便具足?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划),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何等为守护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令失,不善守护者亡失,不爱念者辄取,及诸灾患所坏,是名善男子善守护[具足]。
何等为善知识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
云何为正命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财出内称量,周圆掌护,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执秤者少则增之,多则减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子称量财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
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优昙鉢果,无有种子,愚痴贪欲,不顾其后。
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
是故,善男子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如是,婆罗门!四法成就,现法安,现法乐。」
婆罗门白佛言∶
「世尊!在家之人,有几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
佛告婆罗门∶
「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何等为信具足?谓∶善男子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坏,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何等戒具足?谓∶善男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名戒具足。
云何施具足?谓∶善男子离悭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脱施,常自手与,乐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云何为慧具足?谓∶善男子苦圣谛如实知,习(集)、灭、道圣谛如实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
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后世安,后世乐。」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方便建诸业,积集能守护,知识善男子,正命以自活。
净信戒具足,惠施离悭垢,净除于{速}[迷]道,得后世安乐。
若处于居家,成就于八法,审谛尊所说,等正觉所知。
现法得安隐,现法喜乐住,后世喜乐住。」
佛说此经已,郁闍迦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别译杂阿含91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一摩纳,名曰佛移,往诣佛所,稽首问讯,在一面坐,白佛言∶
「世尊!为有几法教在家人,处于家中得现报利?并(并)得利乐?」
佛告摩纳∶
「有四法,使在家人得现世报,获利益乐,何谓为四?一能精勤、二能守护{诸根}、三得善知识、四正理养命。
云何精勤?随所作业家计资生∶或为王臣,或为农夫,或复治生,或复牧人,随其所作,不惮劬劳,寒暑风雨、饥渴饱满、蚊虻蝇蜂,虽有勤苦,不舍作业,为成业故,终不休废,是名精勤。
云何名为守护{诸根}?若族姓子如法聚财,设有方计,不为王、贼、水、火之所劫夺,怨憎之处悉不得侵,不生恶子,是名守护。
云何名为近于善友?若族姓子近于善友,而此善友资性贤良,终不奸盗,亦不放逸饮酒醉乱,吐出实言不为欺诳,与如此人共为亲友,未生忧恼能令不生,已生忧恼能使灭除;未生喜乐能使得生,已生喜乐能使不失,是名善友。
云何名为正理养命?若族姓子知其财物,量其多少,节其财用,入多于出,莫苟轻用。
譬如∶有人食优昙果,初食之时,树上甚多,既食之已,醉眠七日,既醒悟已,方觉失果。
宜处以理,奢俭得中∶若有钱财不能衣食、不能惠施,极自俭用,众人咸言∶『如此之人,死如狗死。』宜自筹量,不奢,不俭,是名正理养命。」
摩纳复白佛言∶
「修何等法令在家人现受其利,后世得福?」
佛告摩纳∶
「有四种法,能获福报,何谓为四?所谓∶信,戒,及施,闻慧。
云何名戒?能行不杀,……乃至不饮酒。
云何名施?施沙门、婆罗门、师长、父母、贫穷之者乞,与衣、食、床敷、卧具、病瘦医药,种种所须尽能惠与,名之为施。
云何闻慧?如实知苦、知苦谛,如实知习、知习谛,如实知道、知道谛,如实知灭、知灭谛,是名闻慧具足。」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精心修事业,勤守护不失,亲近于善友,能正理养命,
信戒施闻慧,除断于悭贪,若能如是者,速获清净道。
如是八种法,能得现利喜,于未来之世,亦得天上乐。」
佛说是已,佛移摩纳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支部8集55经/巫惹雅经(庄春江译)
那时,巫惹雅婆罗门去见世尊。抵达后,与世尊相互欢迎。欢迎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巫惹雅婆罗门对世尊这么说∶
「乔达摩先生!我们想要移居国外,愿乔达摩尊师教导我们这样的法,使我们当生受益,当生安乐;来生受益,来生安乐。」
「婆罗门!这四法导致善男子的当生受益,当生安乐,哪四个呢?努力具足,保护具足,善友谊,均衡生活。
又,婆罗门!什么是努力具足呢?婆罗门!这里,凡善男子以事业营生∶不论以农耕,不论以买卖,不论以牧牛,不论以弓箭射术,不论以[担任]国王的臣仆,不论以任一技能,在那里,熟练、不怠惰,具备观察适当的方法,适当的行动,适当的安排,婆罗门!这被称为努力具足。
又,婆罗门!什么是保护具足呢?婆罗门!这里,善男子的财富是以活力的努力而得,以腕力而积聚,以流汗而得,以如法而得如法物,他们以保护、以防护达成∶『我的这些财富,怎样才不会被国王、盗贼拿走?不被火所烧,水所流?不被不可爱的继承者拿走?』婆罗门!这被称为保护具足。
又,婆罗门!什么是善友谊?婆罗门!这里,凡善男子居住在村落或城镇,在那里,他结交那些屋主或屋主之子∶年轻的戒德增长者或年长的戒德增长者、信具足者、戒具足者、施具足者、慧具足者,与他们一起谈话,参与会谈,他随学信具足者信具足的模样;随学戒具足者戒具足的模样;随学施具足者施具足的模样;随学慧具足者慧具足的模样,婆罗门!这被称为善友谊。
又,婆罗门!什么是均衡生活?婆罗门!这里,善男子了知财物收入,了知财物开支后,均衡地营生,不奢侈,也不过度节俭∶『这样,我的收入将超过开支,我的开支将不超过收入。』婆罗门!犹如商人或商人的徒弟,举起秤后,就了知∶『[秤杆]垂下去这么多了,翘起来这么多了。』同样的,婆罗门!善男子了知财物收入,了知财物开支后,均衡地营生,不奢侈,也不过度节俭∶『这样,我的收入将超过开支,我的开支
将不超过收入。』
婆罗门!如果这位善男子收入少而挥霍营生,这就成为所说的∶『这位善男子吃财富,像吃优昙鉢果的人。』
婆罗门!如果这位善男子收入多而困苦营生,这就成为所说的∶『这位善男子将像饿死人般的模样死去。』
婆罗门!当善男子了知财物收入,了知财物开支后,均衡地营生,不奢侈,也不过度节俭∶『这样,我的收入将超过开支,我的开支将不超过收入。』婆罗门!这被称为均衡生活。
婆罗门!已得的财物,有这样的四个败散口∶沉溺于女人,沉溺于酒,沉溺于赌,恶朋友、恶伴侣、恶同志。
婆罗门!犹如大池的四个入口与四个出口,如果男子关闭所有的入口,并且打开所有的出口,老天又不完全保持补给,婆罗门!这样,那大池的减损应该可以被预期,而非增长。同样的,婆罗门!已得的财物,有这样的四个败散口∶沉溺于女人,沉溺于酒,沉溺于赌,恶朋友、恶伴侣、恶同志。
婆罗门!已得的财物,有这样的四个增益口∶不沉溺于女人,不沉溺于酒,不沉溺于赌,善友、善伴侣、善同志。
婆罗门!犹如大池的四个入口与四个出口,如果男子打开所有的入口,并且关闭所有的出口,老天又完全保持补给,婆罗门!这样,那大池的增长应该可以被预期,而非减损。同样的,婆罗门!已得的财物,有这样的四个增益口∶不沉溺于女人,不沉溺于酒,不沉溺于赌,善友、善伴侣、善同志。
婆罗门!这四法导致善男子的当生受益,当生安乐。
婆罗门!这四法导致善男子的来生受益,来生安乐,哪四个呢?信具足,戒具足,施舍具足,慧具足。
又,婆罗门!什么是信具足呢?婆罗门!这里,善男子是有信者,他信如来的觉∶
『像这样,那世尊……(中略)人天之师、佛陀、世尊。』婆罗门!这被称为信具足。
又,婆罗门!什么是戒具足呢?婆罗门!这里,善男子是离杀生者、……(中略)是离榖酒、果酒、酒放逸处者。婆罗门!这被称为戒具足。
又,婆罗门!什么是施舍具足呢?婆罗门!这里,善男子以离悭垢之心住于在家,自在地施舍,亲手施与,乐于舍,回应乞求、乐于均分与布施。婆罗门!这被称为施舍具足。
又,婆罗门!什么是慧具足呢?婆罗门!这里,善男子是有慧者,……(中略)导向苦的完全灭尽之慧,婆罗门!这被称为慧具足。
婆罗门!这四法导致善男子的来生受益,来生安乐。」
「在工作领域上勤奋,不放逸的与有准备的,
均衡营生,守护已得的。
具足信与戒,宽容与离悭,
常使道净化,是来世的福祉。
在家之信者,有这样的八法,
被名为真理者说,在二处带来安乐。
当生的利益,来世的安乐,
在家者正是这样,增加施舍与福德。」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path=SA0091.htm

【在 r*******c 的大作中提到】
: 此二老夫妇,于年少时盛壮之身勤求财物者,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一富长者;若复剃除
: 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精勤修习者,亦可得阿罗汉第一上果
: ------------------------
: 这句话中,为什么觉得好像勤求财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比不勤求财物好?佛法是
: 怎么看待世间财物以及求取财物的呢?是作为福报来看待的么?
: JDJ里好鄙视贬低的,有钱人进天国比骆驼穿针眼还难。

d**********l
发帖数: 647
12
看破了,财富在里面 ,修功德
未看破,财富在外面 ,修福德
J******s
发帖数: 7538
13
福德不是这么修的!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看破了,财富在里面 ,修功德
: 未看破,财富在外面 ,修福德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合集] 白话太乙金华宗旨生盲与明见-《无问自说经》瞎子摸象
如何鉴别邪师说法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转载)
阿罗汉梵行已立是指什么?百业经故事:两个小孩
修行法语-什么是值得花时间的事?百业经故事: 干布国王
阿罗汉的神通 --- 阿难同学经百业经故事: 金色比丘尼
如何面对谩骂?傲慢的种类?zz
佛陀对于「善知识」的教导南怀瑾先生精选《神仙道学旨要》——引言
男女之情皆有前世因缘的八个启示Zz禅观正脉研究(转自水木清华BBS站)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具足话题: 婆罗门话题: 梵行话题: 男子话题: 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