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介绍佛教的姐妹教耆那教的教主
相关主题
介绍佛教的姐妹教耆那教正法的隐没zt
邪教教主奥修的真相zt善恶由心
【轉】]當佛教遇見耆那教请教关于<<勤行要典>>
叶均:南传上座部佛教源流及其主要文献略讲佛说净业障经一卷
印度佛教简史佛教因果分五类
佛学摘抄1戒淫断欲圣典汇编 海涛法师选辑
古印度由小乘入大乘的世亲菩萨是谁伤了我们的心 (ZT)
只能依附身心生存的识喇嘛廟的大老二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耆那教话题: 大雄话题: 佛陀话题: 佛教话题: 优婆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h
发帖数: 2262
1
耆那教与佛教同属于新兴宗教思潮,强烈批判婆罗门教的新兴沙门集团。
耆那教也是初期佛教圣典记载的「六师」。
耆那教与佛教两者都无法摆脱印度教介入,但耆那教后来的发展仅限于印度,佛教则融
入更多异国文化的思想元素而被转型为世界宗教。
双方实际兴起与发展的时代重迭,宗教术语亦甚为接近,在宗教文化共构处甚多的情形
下,学界戏称两者为「姊妹教」。
佛耆两教教祖同样出身为剎帝利种姓(王族),彼此带领的教团亦在相同的社会基础与
环境成长与茁壮。
佛耆两教教理相似且宗教术语相同,教主的生涯与传记类似,共通的神话也不少。
佛教与耆那教皆称呼自己的宗教圣典为「阿含」,也同样以佛陀(觉悟者)、耆那(胜
者)、大雄(伟大的英雄)、如来、阿罗汉、世尊等词作为各自宗教究竟解脱之圣者的
称谓。
甚至西方学界在印度学研究的初期,将耆那教误解为佛教的一个支派。
耆那教的创始人为筏驮摩那,此人在初期佛教圣典被称为为「尼揵陀若提子」(
Nigantha Nataputta),沙门思潮中著名「六师」之一。与佛陀是同时代。
巴利语Nigantha是由Ni(离开)与Gantha(系缚)两字组成,意味着「已经解脱系缚者
」,至于巴利语Nataputta是由Nata(若多族)与putta(男子)两字组成。
「尼揵陀若提子」这个称呼与希达多太子被称为「释迦族的圣者」(释迦牟尼)类似,
意即「若多族的解脱者」。
耆那教徒认为教主的觉悟相当伟大,因而习惯尊称他为「大雄」(Mahavira),意即「
伟大的英雄」。佛教圣典也使用过「大雄」这个词形容过佛陀,这似乎是当时各个宗教
对于伟大宗教家的一般称呼,后世这个词则往往专指耆那教的教主。
就像「佛」后来被佛教专用来称呼教主一样。
但当时,佛、耆那、大雄、如来、阿罗汉,应该都算是两教教主的称呼。
印度耆那教白衣派重要经典《劫波经》(Kalpa Sutra),提到耆那教二十四代教祖的
生平和历代传承。教主大雄为公元前六至五世纪人,生于印度吠舍离的一个剎帝利种姓
的家庭。三十岁时出家修行,四十二岁成道开始传教,主要在古印度的摩伽陀国、拘萨
罗国等地宣讲教义和发展教团,七十二岁时去世。大雄比佛陀年长,亦比佛陀早逝些时。
经文提到大雄证悟解脱烦恼系缚而成为「胜者」(Gina)、「阿罗汉」(Arhat)与「
全知者」(Kevalin),他拥有全知的能力,不仅清楚知见所有世间、天神、人与魔等
等状况,也能洞察他们从何处来与何处去,将来将转生到人道、畜生道、天道或地狱道
(upapada),甚至具有他心通,能解读众生心中所思所想的内容。这种神通能力与佛
陀证悟的「三明」颇接近。[
耆那教《劫波经》提到大雄进入涅盘后,印度十八个大国国王感叹这个世界的智慧之光
已逝,为了表达他们最虔诚的敬意与尊重,于是在新月的布萨日斋戒,各国皆燃灯缅怀
这位精神导师以及照亮这世界的黑暗。[
佛经《无畏王子经》的记载,无畏王子原先是亲近耆那教尼揵子教团,后来他在尼揵若
提子(离系若提子)唆使下前往与佛陀论辩,未料最后却归依佛陀成为佛弟子。
可是若按照耆那教观点的说法,不仅无畏王子是耆那教大雄的虔诚弟子,甚至连无畏王
子的父亲摩伽陀国王也是耆那教的虔诚弟子。
相传摩伽陀国的室莱尼迦王原来不相信耆那教,认为这些耆那教的苦行者不过是在行骗
术,他放出五百只猎犬咬苦修中的耆那教出家人,但是当他看到猎犬都驯伏地卧在耆那
教出家人的脚下,反而被修苦行的耆那教出家人的慈悲深深触动,最后他成为虔诚的耆
那教徒,与他的儿子无畏王子一样都成为大雄的弟子。
将耆那教的记载与佛经作对比,彼此说法颇不同。
大雄逝世后,耆那教僧众彼此为了争夺教义解释权而导致彼此的鬪诤与分裂,使得大雄
的在家弟子对于耆那教僧众产生厌恶。大雄的灭度与其僧团的纷诤是当时印度宗教界的
大事,对学习佛陀教导的沙弥周那也带来相当程度的警策与忧虑。
沙弥周那在《中阿含196经》提到:
世尊!我闻此已,恐怖惊惧,举身毛竖。莫令有比丘于世尊去后而在众中起如是斗诤,
谓此斗诤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义非饶益,非安隐快乐,乃至天人生极苦患。
沙弥周那担心佛教僧团在佛陀灭度后会出现耆那教团同样的危机,这种忧心也未雨绸缪
地纷纷在佛弟子间蕴酿起来。
《长阿含9经》提到舍利弗得知耆那教主逝世与其教团分裂一事时,立刻警觉到佛陀灭
度后的佛教教团可能会遇上同样的危机,因而必须在佛陀尚未灭度前,将历来佛陀教导
的法与律加以结集,以防未来的诤讼造成教团分裂。
随后,佛陀不仅开示如何止熄诤纷的「七止诤」,弟子们也同时变得更为积极地结集法
与律来保存佛陀教导的正确性
尽管大雄与佛陀是同时代人物,初期佛教圣典却不曾述及佛陀与耆那教的大雄亲身见过
对方,许多场合他们宁愿透过第三者来认识与讨论彼此的观点。初期佛教圣典提到的具
名的第三者颇多。
佛教观点认为大雄的死因与优婆离居士改宗佛教的事件相关,以致郁郁寡欢口吐热血,
最后行至波和国(Pava)不久便命终身亡。
《中阿含133经》《优婆离经》,尼干弟子优婆离居士彻底改宗佛教的故事,
经文大致提到:长苦行尼揵前往拜访佛陀,进而指出关于身口意三业的义理讨论里,尼
揵亲子最重视「身」,佛陀则最重视「意」;优婆离居士从尼揵处听到转述的观点后,
自告奋勇前往挑战佛陀与护卫尼揵子的教法,未料几番辩论后却反被佛陀的教导所折服
。大雄率着众人前往询问优婆离居士,却未受到优婆离居士应有的尊敬与对待。接着大
雄吐血,走到波和国不久便命终身亡。
当然,佛典的片面记载,可以视为是单方面的主观理想期待,与客观历史事实陈述应该
还有一段距离。至于当代神话学者从耆那教文献来转述耆那教祖的最后进入生命大涅盘
的阶段,却提出不同于佛教观点的气象,两相比较之下彼此解释的差异实在是过大。[
-- 摘自 “当佛教遇到耆那教”
S**U
发帖数: 7025
2
佛经中的「裸形外道」、「裸体外道」,可能指耆那教。
http://www.4qx.net/FoXue_ZhiShi.php?id=30648&fo=1196538831
http://en.wikipedia.org/wiki/Nirgrantha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耆那教与佛教同属于新兴宗教思潮,强烈批判婆罗门教的新兴沙门集团。
: 耆那教也是初期佛教圣典记载的「六师」。
: 耆那教与佛教两者都无法摆脱印度教介入,但耆那教后来的发展仅限于印度,佛教则融
: 入更多异国文化的思想元素而被转型为世界宗教。
: 双方实际兴起与发展的时代重迭,宗教术语亦甚为接近,在宗教文化共构处甚多的情形
: 下,学界戏称两者为「姊妹教」。
: 佛耆两教教祖同样出身为剎帝利种姓(王族),彼此带领的教团亦在相同的社会基础与
: 环境成长与茁壮。
: 佛耆两教教理相似且宗教术语相同,教主的生涯与传记类似,共通的神话也不少。
: 佛教与耆那教皆称呼自己的宗教圣典为「阿含」,也同样以佛陀(觉悟者)、耆那(胜

a*****y
发帖数: 33185
3
印度那旮瘩还真是出产宗教的地方啊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耆那教与佛教同属于新兴宗教思潮,强烈批判婆罗门教的新兴沙门集团。
: 耆那教也是初期佛教圣典记载的「六师」。
: 耆那教与佛教两者都无法摆脱印度教介入,但耆那教后来的发展仅限于印度,佛教则融
: 入更多异国文化的思想元素而被转型为世界宗教。
: 双方实际兴起与发展的时代重迭,宗教术语亦甚为接近,在宗教文化共构处甚多的情形
: 下,学界戏称两者为「姊妹教」。
: 佛耆两教教祖同样出身为剎帝利种姓(王族),彼此带领的教团亦在相同的社会基础与
: 环境成长与茁壮。
: 佛耆两教教理相似且宗教术语相同,教主的生涯与传记类似,共通的神话也不少。
: 佛教与耆那教皆称呼自己的宗教圣典为「阿含」,也同样以佛陀(觉悟者)、耆那(胜

w********r
发帖数: 8704
4
印度人喜欢思辨,擅长把简单的东西变得繁杂无比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印度那旮瘩还真是出产宗教的地方啊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喇嘛廟的大老二印度佛教简史
闲谈大小乘,兼论‘原始’佛法 (2) 菩萨的阶位, 凡夫?, 和度人佛学摘抄1
希望家庭幸福的JJMM要小心了 (转载)古印度由小乘入大乘的世亲菩萨
转: 读经和念经的功德一样吗只能依附身心生存的识
介绍佛教的姐妹教耆那教正法的隐没zt
邪教教主奥修的真相zt善恶由心
【轉】]當佛教遇見耆那教请教关于<<勤行要典>>
叶均:南传上座部佛教源流及其主要文献略讲佛说净业障经一卷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耆那教话题: 大雄话题: 佛陀话题: 佛教话题: 优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