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w*****r 发帖数: 7106 | 1 【大乘非佛說論】
認為大乘經典並非釋尊所親說的主張。此論題在印度古來(即大乘佛教與部派佛教
對立時)已曾被提出,在中國佛教界也有不承認大乘經典為佛說的少數佛教徒(例如《
出三藏記集》卷五〈小乘迷學竺法度造異儀記第五〉的法度等人)。然而,彼等對當時
的佛教界並沒有給予太大的影響。日本明治維新後,引進了西歐的佛教研究方法,此論
始被大力提倡。
(1)部派佛教的大乘非佛說論︰對墨守出家主義,以自利為主的部派佛教,大乘佛
教徒給予「小乘」的貶稱;對此,部派佛教乃以「大乘非佛說」加以對抗。部派佛教各
個部派,皆傳持各自的經律論三藏,彼等一方面標榜其所持者為佛所說,另一方面批判
新興的大乘教為非佛說。其非佛說論,只是對大乘佛教徒的反抗,因此,並沒有嚴密的
理論。
(2)近代的大乘非佛說論︰明治維新後,日本採用近代西歐的學問研究方法,對於
佛教研究,也以科學的、實證的方法進行。對於大乘經典,係從其成立著手研究,結果
證實大乘經典並非釋尊親口所說,係後代所立,因而成立「大乘非佛說」之論。(不過
,早在江戶中期,富永仲基[2]撰《出定後語》[3]時,就已指出大乘非佛說。)亦即
1899年,姊崎正治在《佛教聖典史論》中,提出大乘非佛說論,而村上專精[4]則依據
佛教的歷史研究,認為在史實上,大乘經典非佛所說,其《佛教統一論》一書,即闡述
大乘非佛說論。此大乘非佛說論,對當時的佛教界造成極大震撼。1903年,前田慧雲撰
《大乘佛教史論》駁斥大乘非佛說論,他以歷史的角度研究大乘佛教教理,探求其源流
,其結論是︰大乘經典非佛說,而大乘教理是佛所說,並於大眾部中探求大乘佛教之源
流。
總的說來,明治末年的大乘非佛說論,其正統性幾乎已為學界承認。在佛教界,則
認為只有原始經典是釋尊親口說,因此,產生了回歸原始佛教的運動,同時大乘佛教起
源的問題又被提起,前述前田慧雲的「大眾部起源說」,遂被視為學界的通說。但是,
近年來,又有對此持懷疑態度者。今以大乘佛教起源自佛塔信仰的論點,最為有力。(
參閱「大乘佛教」條附五)
◎附一︰〈大乘經〉(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大乘經乃佛滅後,在印度各地漸次編纂而成。然而自古以來,對於大乘經的結集,
即有多種不同的傳說。如《菩薩處胎經》卷七〈出經品〉云(大正12‧1058b)︰
「最初出經胎化藏為第一,中陰藏第二,摩訶衍方等藏第三,戒律藏第四,十住菩薩藏
第五,雜藏第六,金剛藏第七,佛藏第八,是為釋迦文佛經法具足矣!」
《增一阿含經》卷一〈序品〉云(大正2‧550c)︰「契經一藏,律二藏,阿
毗曇經為三藏,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云(大正
49‧3c)︰「中多宿緣,多出所生,與阿含異,是名雜藏。雜藏之法,讚菩薩生
,此中諸義,多於三藏。」《大智度論》卷一百云(大正25‧756b)︰「復次有
人言,如摩訶迦葉,將諸比丘在耆闍崛山中集三藏。佛滅度後,文殊尸利、彌勒諸大菩
薩,亦將阿難集是摩訶衍。」
《金剛仙論》卷一云(大正25‧801a)︰「昔如來滅後,凡有三時結集法藏
,初在王舍城因陀羅窟中,五百比丘結集法藏。(中略)自此以後復有七百比丘,重結
集法藏。(中略)此之再集並是小乘之人結集法藏,又復如來在鐵圍山外不至餘世界。
二界中聞,無量諸佛共集於彼,說佛話經訖。欲結集大乘法藏,復召集徒眾,羅漢有八
十億那由他,菩薩眾有無量無邊恒河沙不可思議,皆集於彼,當於爾時,菩薩聲聞皆云
︰如是我聞如來在某處說某甲經。」由此可知,有關大乘經結集之時期及處所,缺乏詳
細的傳說,而且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古來相傳大乘經中有化佛所說或大菩薩等所說,而不完全是佛說。《大智度論》卷
四十六云(大正25‧394b)︰「所說種種法,所謂本起經、斷一切眾生疑經、華
手經、法華經、雲經、大雲經、法雲經、彌勒問經、六波羅蜜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如是等無量無邊阿僧祇經,或佛說或化佛說,或大菩薩說或聲聞說,或諸得道天說,是
事和合皆名摩訶衍。」
《分別功德論》卷一云(大正25‧32b)︰「所謂雜藏者,非一人說,或佛所
說,或弟子說,或諸天讚誦。」又,《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云(大正49
8231;14b)︰「於如是等正法藏中,或是佛說,或菩薩說,或聲聞說,或諸仙說,或諸
天說,或智者說。」
此外,《大品般若經》卷十六〈不退品〉(大正8‧340b)︰「惡魔化作比丘
被服來至菩薩所,語菩薩言。(中略)汝先所聞皆非佛法非佛教,皆是文飾合集作耳。」
《般舟三昧經》卷上〈譬喻品〉云(大正13‧907a)︰「其聞是三昧者,如
是不肯受之反棄捨去,是為不持戒人,反捨是珍寶經,是為愚癡無智。(中略)其人從
持是三昧者,所去兩兩三三,相與語云︰是語是何等說乎,是何從所得是語乎,是為自
合會作是語耳,是經非佛所說。」
《大般涅槃經》卷七〈邪正品〉內,舉出魔王波旬對菩薩說(大正12‧644c
)︰「汝所有律是魔所說,我等經律是佛所制。如來先說九部法印,如是九印,印我經
律,初不聞有方等經典一句一字,如來所說無量經律,何處有說方等經耶﹖如是等中未
曾聞有十部經名,如其有者,當知必定調達所作,調達惡人以滅善法造方等經。」
又,《大寶積經》卷九十一〈發勝志樂會〉中,也舉出魔王波旬之言(大正11
8231;522b)︰「如是之法,皆由汝等善巧言詞,隨意製造,實非如來之所宣說。」以
上所列當係小乘聲聞對《般若》等大乘經典所作之評價。由此可知大乘非佛說之起源甚
早。
然而,無著於《大乘莊嚴經論》卷一〈成宗品〉內,舉出不記(avya^karan!a)、
同行(samapravr!tta)、不行(agocara)、成就(siddhi)、體、非體(上述二者梵
本合為bha^va^bha^va)、能治(pratipaks!atva)、文異(ruta^nyatva)等八因,《
顯揚聖教論》卷二十舉出十因,《成唯識論》卷三舉出七因,以論證大乘乃真正出自佛
說。所謂八因,即(大正31‧591a)︰「第一不記者,先法已盡,後佛正出,若
此大乘非是正法,何故世尊初不記耶﹖譬如未來有異,世尊即記,此不記故,知是佛說
。第二同行者,聲聞乘與大乘非先非後,一時同行,汝云何知此大乘獨非佛說。第三不
行者,大乘深廣,非忖度人之所能信,況復能行!外道制諸論,彼種不可得,是故不行
,由彼不行故是佛說。第四成就者,若汝言餘得菩提者說有大乘,非是今佛說有大乘,
若作此執則反成我義,彼得菩提亦即是佛如是說故。第五體者,若汝言餘佛有大乘體、
此佛無大乘體,若作此執亦成我義,大乘無異體,是一故。第六非體者,若汝言此佛無
大乘體,則聲聞乘亦無體,若汝言聲聞乘是佛說故有體,大乘非佛說故無體,若作此執
有大過失,若無佛乘而有佛出說聲聞乘者,理不應故。第七能治者,由依此法修行得無
分別智,由無分別智能破諸煩惱,由此因故不得言無大乘。第八文異者,大乘甚深,非
如文義,不應一向隨文取義、言非佛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