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藏文化的修心养生观—索达吉堪布清华大学科技园演讲
相关主题
索达吉堪布:清华大学演讲-藏文化的修心养生观索达吉堪布:复旦大学演讲与问答
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索达吉堪布香港科技大学演讲索达吉堪布 中国人民大学演讲--藏传佛教的思想与现实生活
索达吉堪布:北大演讲(宗教文化研究院)信仰与人生藏传佛教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浅谈佛教无常观——索达吉堪布香港三德弘法中心演讲佛教的利他性——索达吉堪布仁波切 山东大学演讲
对于藏传佛教的一些误解佛教消除烦恼的理论与方法[索达吉堪布中山大学演讲]
集体禅修活动闲谈问答录(转载) 01
宗萨钦哲仁波切北京大学演讲《四法印》索达吉堪布:新时代需要心灵的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演讲)
藏传佛教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ZZ怎样面对痛苦——索达吉堪布香港理工大学演讲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教话题: 信仰话题: 健康话题: 身体话题: 这样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j*******1
发帖数: 182
1
各位教授、各位老师:
晚上好!很高兴能在北京清华科技园,与在座的各位共同交流。今天的内容虽然不难,
但我从内心中祈愿:愿以此简单的语言,能给大家带来点滴的利益。
一、简单的际遇可以改变一生
在我们人生中,有时候简单的际遇,就可以改变一生的命运。佛教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两大弟子舍利子、目犍连,还没有出家前,是婆罗门教的领袖
。有一次,他们坐禅修行时,旁边有位沙门在念经,其中有一偈是:“诸法因缘生,诸
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听到这样的金刚语,两位尊者身心起了极大变
化,从此他们放弃自己的宗教,趋入佛门,获得证悟,并为佛教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
汉地也有类似的公案:唐朝丹霞大师,没有出家之前,本是个儒生。有一年他去长安赶
考,路上遇到一位出家人。出家人问他去干什么,他说自己去考官。出家人说:“考官
不如考佛,希求荣华富贵没多大意义,理应选择佛道为妙。”这句话让他受到很大启发
,此后他选择出家之路,终成为历史上一代高僧。
美国的“汽车大王”福特,也是借由父亲的1元钱,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他以这1元钱作
为起步资金,在此基础上慢慢积累,最终缔造了闻名遐迩的汽车帝国。
还有,台湾慈济的创始人——证严法师,她的慈善事业遍及72个国家,现在每天有千千
万万的志愿者,在世界各地为大众服务。而刚开始,她只是个住在茅棚里的平凡比丘尼
,之所以产生兴办慈善的念头,是因为有一次在医院地上看到一摊血,得知是个难产的
产妇因交不起钱,结果被医院扫地出门。于是她发下宏愿,要建造一所专给穷人看病的
医院。后来她不仅建成了第一所慈济医院,还把慈济志业扩展到全球。如今44个春秋过
去了,她的慈善事业日益广大,全球蒙受恩惠的贫民、病人、灾民不计其数。
天主教的特蕾莎修女也是如此。原本她在修道院里,过着天堂般的舒适生活。直到有一
天,当她发现修道院高墙之外,满街都是无助的麻风病患,于是再也不愿安于往日的平
静,决定“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从12岁开始,一直到87岁去世,她从来不为自己,
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她在123个国家都有慈善机构,成千上万的人受过她的慈悲帮
助。所以,人有时候的一个念头,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福祉。
还有唐玄奘法师,他读经时因感佛教各种学说不一,佛经版本有缺,为了探求佛陀本意
,发愿西行天竺(印度)求法。后来他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经过17年之久,从天
竺将大量梵文经书带回长安,并将其翻译成汉文,饶益了后世无量众生,成为历史上最
伟大的译师。
去日本的鉴真和尚,也是觉得日本佛教戒法不全,为到那里传授戒律,他前后六次东渡
,五次失败。最终经过不懈努力,他在66岁这一高龄才顺利抵达日本,并在那里建立了
律宗,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上述这些世间、出世间的事例都足以说明:在人的一生中,有时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
念头、一件小事,也会改变了自己的信念,乃至一生的命运!
二、当今人们的身心不健康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物质条件相当不错。虽然人们常认为“现在创新能力不
足,经济发展不快”,诸如此类有许多想法,但跟19世纪、20世纪比起来,生活水平确
实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尽管如此,与此极不协调的是,人们的内心却日益苍白、贫瘠
,所以在这样的时代中,大家对精神领域的渴求,其实远远超过物质所能带来的满足。
打个比方说,如果你给一个人10万块乃至100万,他不珍惜的话,很快就会挥霍一空,
但你若从思想上给他传授一个非常有用的知识,那么在他的有生之年,这个谁也抢不走
、盗不走,永远都能带来无边的利益。
如今大城市里的人,很喜欢一味地从外境上寻找快乐,往往忽略了内心的宁静、满足,
究其原因,这也是源于教育所致。从我们上学开始,老师就总是强调赚钱,家长也只重
视考试分数,从小就培养我们追名逐利、自私自利,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人长大后会
变成什么样?大家应该心知肚明。所以,有时候通过观察自身的苦乐,及身边各行各业
人士的状况,有些道理也不难明白。
现今21世纪,跟二十年前相比,衣食住行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可在各种压力的强势侵
袭下,大多数人都处于“过劳”状态。据2009年《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白皮书》披露,北
京、上海等十余个大城市里,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近60%,真正意义
上的“健康人”不到3%。而且调查显示,白领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买房供房、
父母健康、孩子教育、情感婚姻。这就像四座大山一样,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感受不
到任何的自在、安乐。
前不久在我家乡,有一群六年级的小学生毕业时,他们兴奋地说:“我们再也不用排队
了,可以到更高的学校去了。”我开玩笑道:“你们越上去的时候,越会觉得前面的压
力大。”确实,在座的诸位成年人,现在虽然不用读书、不用排队了,可是在激烈的社
会竞争中,你们所感受的痛苦比排队还要大。
2010年3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对中国公务员群体和城市白领人群,展开
了一项健康调查。调查表明,超过88%的人认为自己处在或接近“过劳”状态,而且精
神压抑、特别烦躁,缺乏快乐感和满足感。尽管人们都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最有意义、令
人快乐,但是真正去观察时,实际上他们一个个苦不堪言,疲惫不堪。
所以,现在城市里的人,大多数身心都不正常。不正常的原因,一是因为劳累过度,二
是欲望强盛,三是生活没有规律。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今精神类疾病患者越来越多,据
统计,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患精神疾病,而且中国每年因精神问题自杀者高达20万人,
这个数据真的相当可怕!
三、佛教如何营造身心健康
1、树立信仰的必要性
若要治疗这些心理疾病,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种信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
发现:拥有高尚信仰情操的人,精神压力较低,社交关系活跃,饮食习惯健康,因而身
心比较健康;反之则有损健康。
心理学家荣格也认为,现代人心理疾病的增多,与信仰的衰落有很大关系。他在《寻求
灵魂的现代人》一文中说:“在科学极其发达的当今时代,人类的思想极不健全,此时
就需要一种宗教信仰。而在所有的宗教中,佛教的心理疗法最为殊胜,包括坐禅、祈祷
、诵经、念咒等修行方式,被认为对治疗心理疾病有颇佳疗效,并被采用、改造为心理
疗法。”
所以,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内容,着重是强调佛教可以息灭现代人的痛苦。如果没有它
,即使你拥有财富地位、事业成功,可是身体日益疲累不堪,心里始终充满苦恼、不满
足,那有再多的钱也没用。
当然,在座各位中,有些人一直信仰佛教;有些只是半信半疑;有些从事科技工作,不
但没有信仰,反而还想通过各种方式,驳斥信仰者的一切观点。其中,后一种人务必要
有智慧,否则,你根本不了解信仰的作用,就以自己的分别念想驳倒别人,这是非常不
科学、不理性的做法。
要知道,一个人如果有了信仰,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痛苦,心里也有了皈依处和依靠
处。记得在2002年2月22日上午10点,美国前总统布什来过你们清华大学。当时我在厦
门翻译《释迦牟尼佛广传》,打开电视时,恰好看到了这一幕。至今已经过了8年了,
但他当时演讲的很多内容,我仍然记忆犹新。他在一段话中提到:“美国95%的人信上
帝,我便是其中之一。信仰为我们指出一种道德的规范,这超越人们的法律,也号召我
们承担比物质利益更为崇高的使命。宗教自由,不仅不可怕,而且应当受到欢迎……”
他讲的虽是信仰基督教,但不管基督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佛教也好,有信仰的人跟
没信仰的人相比,还是有信仰好。倘若你有了信仰,今生的行为就会有种约束,否则,
不知有后世的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诚如《涅槃经》所言:“不见后世,无恶不造
。”
2、什么是正确的信仰
1)善恶有报的因果观
在座从事科学的工作者,若能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那么在创新科学技术时,就会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不然,
一个人若时时刻刻为了自我,以此心态做任何一件事,这个后果都相当可怕。
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假冒伪劣产品?为什么大多数食物含有毒素?为什么许多医院、学
校都在为了钱而奔波?……就是因为人们不懂善恶因果。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人心理
的不健康,实际上远远超过身体疾病。而要治愈他们的“心病”,唯一要依靠佛教的真
理,用坐禅、念佛等方法来调节内心,除此之外,医疗技术是没有用的。
因此,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科学家也好、教育家也好,要想对社会负责
,就应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当然,“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的心态千差万别
,人生观也不尽相同,但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要了知前世后世的存在,明白善恶有报
的因果规律。
也许有人提出疑惑:“如果真是善恶有报,那我如今做了善事,为什么还不现前善果?
”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你做善事是“因”,得快乐是“果”,“因”和“果”之间一定
要有时间的间隔。比方说,农民在春天种庄稼,到了秋天才会收割,不可能今天刚播种
子,明天就丰收果实。同样,我们今生所造的恶业或善业,下一世、再下一世乃至许多
世后才会成熟。而这些业正如佛陀在《百业经》中所言,既不会成熟于外境的山河大地
,也不会中间无缘无故消亡,必定要成熟于自己的相续。因此,一个人不论造了什么业
,百千万劫也不会毁灭,最终一定会自作自受。
这样的道理,是佛教的因果观,也应该是我们的人生观。每个人若能认识到这一点,整
个社会就会变得更美好、更灿烂。然而,如今的世间上,真正相信因果、一心为众生的
人,的的确确比较少。或许我这样一说,大家就觉得太悲观,但了解真相的人都明白,
在光明辉煌的背后,现在还隐藏着许多黑暗的阴影。那么这些阴影的根源是什么?就是
人们不相信因果。
2)承认前世后世存在
若要树立正确的因果观,就要先承认前世后世存在。那前世后世的存在,有没有确凿可
靠的依据呢?当然有。佛教的千经万论都足以证明,人死后必定存在后世,而并非像火
灭了、水干了一样,什么都消失了。包括科学家牛顿也说过:“人死了之后,有神识存
在。”还有爱因斯坦、罗素 、鲁迅等人,对佛教的研究虽不是特别究竟、透彻,但最
基本的因果真理,他们也是承认的。
现代的科学领域,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其实都只涉及外境的事物。而对内在的心识,
乃至前后世存在与否,在科学极度发展的今天,仍然是一个盲点,大多数科学家既没有
肯定也没有否定。
我本人而言,虽不是特别广闻博学,但也并非孤陋寡闻,古今中外很多心理学家、量子
力学家、物理学家的书籍,自己也翻过不少。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发现:所谓的科学,从
某种意义上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令生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可是对于内心这
一领域,除了像荣格等极少数人,因受西方哲学或藏传佛教的影响,才承认人死后有神
识存在,而其他大多数科学家,至今对此仍未得出非常明确的结论。
今天,我在中国这一高科技中心,与这么多具丰富学识的智者共同交流,你们中若有人
能举出充分理由否认前后世存在,那么,我们佛教徒也不会固执己见,一味地要求大家
必须承认佛陀的观点,而会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谁的宗教中有真理,我们就拥护谁。
其实佛陀所讲的真理,出自于2500多年前的印度。当时净饭王子示现出家、苦行,并在
菩提伽耶证悟成佛,之后49年宣说佛法,将他甘露般的思想留给了后人,所以佛陀降世
的确是真人真事。在藏地,现存的108函经典,全部都是佛陀的智慧流露,对此,我们
有不可退转的信心。但光是凭信心,不可能建立自己的宗派,要想树立正确无误的观点
,就必须用智慧来交流、探讨、辩论。
我们藏传佛教在认识真理方面,历来有个很好的特点,那就是互相辩论。在辩论的时候
,你可以用最大的智慧反驳对方,对方也不得不以逻辑推理来建立观点,这是遣除怀疑
最有力的殊胜方法之一。今天在这里,大家若有什么问题,也不妨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跟你们探讨,这是一个机会,也是非常好的方法!
3)博爱一切众生的慈悲
现在的社会,极需要佛陀2500多年前的原始教义,而这种教义,归纳起来就是慈悲与智
慧。在“慈悲”方面,佛教博爱天下一切众生,就广度而言,它与基督教、天主教等利
他善行有一定差别。佛教不管是平等观、慈悲观还是菩提心,都要求对所有生命一视同
仁,甚至是怨敌也不例外,这种境界就叫“大爱”。这种大爱,在其他宗教、世间领域
中是找不到的。对此,在座的知识分子,不妨用自己的智慧仔细观察,看佛陀给我们留
下的博爱,在别的学说、宗教、个人思想中有没有?这种精神,如今的社会需不需要?
当然,博爱的对象,不仅仅是我们人类,也应该包括其它众生。这一点,上至总统高官
、下至平民百姓都要遵守,否则就会受到不同的谴责。记得在去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接
受采访时,顺手拍死了一只苍蝇,结果招致动物保护组织的强烈不满。今年,他在白宫
发表演讲时,再次遭遇到了同样尴尬,一只苍蝇在他脸旁不停徘徊,甚至一度还落在他
嘴唇上“歇脚”。不过,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在与苍蝇的二次交锋中展现了超人的克
制力——无论苍蝇如何萦绕,正在发表严肃讲话的奥巴马都没再痛下杀手。当然,这次
不敢打苍蝇,他也并不是出于悲心,而是怕又遭到舆论炮轰。可见,其他宗教与佛教相
比,在平等关爱众生方面,还是有所差别。
今天在座的各位人士,可能也有其他宗教徒,虽说从广义上讲,我们各大宗教应和睦共
处、互通有无,但就悲心的广度而言,彼此确实存在着差异。在美国,人人对上帝特别
尊重,即便是历代总统的就职演说,开始时也要祈祷上帝,结束时会说“上帝保佑”。
这样的信仰,对整个国家非常有利,但跟佛教的慈悲观比起来,毫无疑问,还是不太相
同。
在我们佛教,乃至苍蝇、蚂蚁、蚊子这些小含生,都不能肆意伤害。为什么呢?因为它
跟我们一样,也有苦、乐的感受。试想,如果你是弱势群体,有人歧视你、践踏你,那
他会不会受到人道主义的谴责?肯定会。既然人类不能随意欺负、损害,那么其他有生
命的众生,只不过不会说人话而已,实际上避苦求乐之心皆同,故而都应值得保护。
或许有人听到这些,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动物跟人类有天壤之别。
但你从道理上推的话,恐怕找不出真实的理由来成立动物可以随便杀害。所以,一切众
生都是平等的,这个问题相当关键,大家务必要牢记!
4)抉择万法皆空的智慧
刚才讲了,佛教的不共殊胜之处,在于慈悲和智慧。慈悲是平等爱护一切众生,那么,
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就是佛陀宣说了最殊胜的空性法门。
现在世间上很多人,由于没学过空性法门,对感情、财物、房屋、地位、名声、权势等
虚妄的东西,有强烈的实执,始终被执著束缚着,从而产生各种苦恼。萨绕哈巴尊者曾
言:“贪执纵如芝麻许,竟引痛苦无边际。”龙猛菩萨在《六十正理论》中也说:“若
许有实法,则生大贪嗔。”所以,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实执。如今不少人受到一点点
打击,就选择自杀,其实在佛教徒看来,这是没有必要的,一切事物皆由因缘而生,缘
生则聚,缘灭则散,这些完全是正常现象。
前不久我去玉树赈灾,那里99%的人信仰佛教,所以在面对这场灾难时,心态跟汶川地
震的受难者完全不同。当时全国各地去了很多心理咨询专家,但这些专家却找不到帮助
对象,因为当地人都不需要安慰,他们懂得一切万法皆为无常,遇到天灾人祸也是业力
所致。因此,有信仰的佛教徒,平时对好的方面考虑过,对不好的方面,诸如死亡、生
病、衰老、破产等,也已深思熟虑过,故而在灾难面前,他们显得异常勇敢、坚强。由
此可见,心理的调节,远远胜过药物的治疗。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就算身体遭遇再大的
不幸,自己也很容易调整过来。
四、藏传佛教的养生之道
在藏地,有许许多多的修行人,身体特别健康,心态也特别乐观。之所以如此,绝不是
因为生活优越,或者自然条件舒适,相反,去过藏地的人都清楚,那里气候多变、高寒
缺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藏族人心里却充满阳光,
一直有种满足感、幸福感,其中的秘诀究竟在哪儿呢?就是源于藏传佛教的滋润。
藏传佛教,是佛教三大支系 之一,自8世纪从印度传入藏地,此后99%的藏族人从童年
开始就信仰藏传佛教,并由此带来了身心安乐。尤其是修持藏密的人,大多数身体轻健
、延年益寿,这样的例子不乏其数。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有一位大德叫索朗顿珠
,他曾通过对40位虹化成就者的统计,发现这些人大多都在100岁以上,年龄最小者为
80多岁,年龄最大者为140多岁。可见,藏密对人类的健康长寿确实有显著作用。
1、调心
一个人身体失去健康,原因不外乎是终日心神不安,患得患失。而佛教修行以调心为本
,心态若调整平衡了,身体自然就会好。
在藏地,有不计其数的经论续部,但其核心内容归摄而言,就是要先调心。而且藏地医
学《四部续》中也说,所有疾病的来源,统统都是分别妄念。故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
灯论》中云:“分别大无明,能堕生死海,住无分别定,无垢如虚空。”
人一旦产生了贪嗔等执著分别,身心肯定不健康。比如你跟别人吵架了,那在好几天中
,心里都会憋着火气,甚至晚上还会失眠。但如果你把心态调整好了,一切病就从根本
上铲除了。汉地的智者大师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亦云:“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
四病自然除差。”
所以,藏传佛教第一个养生之法,就是要调心。你们平时若过度劳累,心就应该当下放
松,不要特别去执著,这样从中可以获得自在、快乐,身心也会自然而然健康。
2、调饮食
现在世间的大多数人,饮食特别没规律:要么吃饭不定时,要么吃得太多,要么吃得太
少,这都对身体极为不利。所以,佛陀在《毗奈耶经》、《瑜伽师地论》等经论中说,
吃东西不能过饱、不能过少,也不能没有固定时间。包括食物不宜过于厚味,太辣、太
咸、太麻都会刺激身体,一般来讲,素食是最适合的。
有些人认为:“吃素的话,身体实在受不了。”这种说法不合理。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个
人,他就口口声声说:“一个人最好是吃肉,否则,像牦牛一样吃草,怎么能保证身体
健康?”我开玩笑地回答:“牛肉的来源也是草啊!牦牛是直接吃草,而你只不过在间
接吃草,所以吃素不会没有营养,也不会有损健康。”
肉食看似对身体有利,但实际上,现在西方许多医学家、人道主义者都提倡吃素,为什
么呢?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信仰,而是从健康角度出发,这些人认为,人类不适合吃过多
肉类,不然,整个五脏六腑都受不了。所以,素食不但是不造恶业的清净食物,而且对
我们的健康也有很大利益。
然而,汉地一些医学工作者,对素食健康的研究还不到位,对素食环保的理念也很欠缺
。实际上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作为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倘若一味地征服自然、残害
生灵,只会破坏生态平衡,到头来令人类濒于困境。可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并不考虑
这一点,他们成天只顾自己,从不在乎别人的生存空间。这种人在佛教中被称为“小乘
”,甚至连小乘都不如,因为小乘除了自我还有解脱,而这种人,连真正的解脱也没有。
所以,我们一定要高瞻远瞩,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家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
懂得保护环境、关爱动物。要知道,大自然中生存的动物,都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我
们的食物。假如人类草菅物命,对其它生命肆无忌惮地杀掉、吃掉,这种行径令人发指
。哲学家罗素说过:“多种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因
为佛教的慈悲遍于一切众生。因此,作为佛教徒,热爱每一个生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
责任。
3、调睡眠
人们劳力、劳心之后,必须要休息以恢复体力,而睡眠,则是最常见的休息方式。一个
人平时睡眠要有节制,过多就会精神困昧,过少也不能恢复体力。有些人刚学佛时特别
精进,天天熬夜,一点都不睡,这对健康非常不利;而有些人又睡得太厉害,每天一大
半时间都用来睡觉,这样对身体更有危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睡眠与人的寿命息息相
关。美国心脏病专家海大卫从1966开始,针对40到80岁的男女,发出了80万份调查表。
两年后他通过分析、对比发现,睡眠过多会造成心脏病突发或中风。因此,睡眠太多反
而不利于健康。
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就应该适度睡眠。在佛教中,一般要求初夜、后夜精进修行,只
有中夜方可睡觉。可是大城市里的人,几乎与此完全相反,他们是初夜、中夜特别清醒
,直到后夜才开始睡,然后第二天九、十点钟才起床,如此昼夜颠倒对身体极为不利。
其实,最合理的睡眠时间,应该是晚上10点到早上5点。若能在此期间安睡,不但可以
得到充分休息,对自己的修行也有帮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日月的运行跟人体的气
脉运行有一定关系,倘若你长期昼夜颠倒、劳累过度,势必会对气脉有损。因此,每天
若能在中夜放下一切,安心入眠,早晨也尽量起早,这对身体健康是最好的。但是,大
城市里的人,现在恐怕很难做到。
4、调息
调息得宜,可以祛病强身,延年益寿。藏传佛教中有很多调息之法,譬如先观一个文字
(如藏文“阿”或“舍”等),之后观想它缓慢地随呼而出、随吸而入,这样通过反复
呼吸,对身体特别有帮助。尤其是你早上起来时,从鼻孔里慢慢地出气,又慢慢地吸气
,或者发出“哈—哈—”的声音排除垢气,这样多次下来,对身心的调节十分有利。《
黄帝内经》中也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见,心如果安了,真气存在于内,气
脉运行正常,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免疫能力,外在的病邪便不会有可乘之机。
5、调身
调身指端正身体的姿势,可以坐禅,也可以运动。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但佛教
并不这样认为,如果你只有“动”而没有“静”,寿命不一定会延长。其实静心息虑、
凝神内守,也能极大地调动身心本具的巨大潜能。比如汉地的虚云老和尚、清定上师,
他们虽然衣食俭朴,甚至常年风餐露宿,但由于喜欢静坐禅修,故而能尽享天年。因此
,“动”与“静”相结合,才是佛教养生的一大特点。
在身体的运动中,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磕头。磕头是一种全身心的锻炼,不仅功德不可思
议,而且每天若能磕一百个头,久而久之,身体也会逐渐健壮,不容易衰老。所以,年
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哪怕一天只磕三个头,也是很有意义的。
此外,大家有时间的话,早上起来最好能坐坐禅。倘若你实在不会,也可以在前面观想
释迦牟尼佛,然后闭着眼睛坐一会儿,再观想一下佛陀,再坐一会儿……如果连这个都
不会,则可什么都不想,让心静下来,坐两三分钟乃至半个小时。这样闭目养神,稍微
休息一下,令脉络中的气运行正常,其实也是一种坐禅,对身心健康有非常大的利益。
当然,以上所讲的“调五事”,根本前提就是要有利他心,这是最重要的窍诀。假如你
平时自私自利,那不管怎么样保养,也只能带来痛苦;反之,倘若你的心态都是帮助别
人,则做什么都不会有太大压力,即使你所做的事情不成功,心也会时时处于快乐之中
,绝不会焦躁不安、怨天尤人。
这一点,对当前而言相当重要。否则,人人特别自私的话,便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就
像在一个电影院,前排的人站起来,后排的人也不得不站着,否则就看不到演出,这样
一来,最后会变成什么场面,大家也不难想象。所以,如今的国际社会已扭转了以往很
多观念,对有钱、有势、有能力的人来说,人活着的目的不仅仅是自我发展,更重要的
是应关心周围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利他”,也是所谓的“慈善”。
前两天——6月16日,美国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举办了一场晚宴,邀请了包括纽约
市长在内的许多知名人士。在晚宴上,二人呼吁:和他们一样有着数十亿美元资产的美
国超级富豪们,把一半财富捐出来,用于慈善事业。当场,就有数位富豪作出了捐款承
诺,并将之公布于众。
然而,在中国的个别地方,这种慈善理念还推广得不够,很多人没有帮助他人的意识,
只是出现某个灾难时,才应急性地马上筹钱,过了之后就没有了。其实,这是慈善不成
熟的一种表现。要知道,每个人身边有许许多多需要关心的人,例如看不起病的穷人、
读不起书的孩子、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我们若能对他们存有一份爱心,这个社会才
有希望。否则,你拥有几栋豪华别墅、几辆高级轿车,不一定就是社会发展,即使你个
人的物质再丰裕,但大众心灵没有提升的话,这样的社会也只是自欺欺人,最后必将走
向灭亡。
因此,我们作为人类,理应朝帮助他人、利益他人这个方向共同努力。不然,口头上再
怎么说快速发展,但如果人人只顾自己,将自我发展建立在损人利己的基础上,实际上
这是一种“落后”。现在有些企业家非常可怕,自己腰包里虽有很多钱,但这些钱的来
源十分不清净,背后以卑鄙手段害了无数人,那他们将来的下场会如何?大家应该可想
而知。所以,现在的社会很需要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是什么?就是无条件地利益其他人
类乃至一切众生。这种崇高的精神,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中扎根,都能散发出光
芒,遣除一切黑暗。
今天我跟你们交流的这些内容,希望有缘人士能铭记于心。最后,祈愿大家以大乘的利
他心来帮助一切众生。谢谢!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460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怎样面对痛苦——索达吉堪布香港理工大学演讲对于藏传佛教的一些误解
大乘佛教的现代意义——索达吉堪布浙江大学演讲集体禅修活动
怎样面对痛苦——索达吉堪布香港理工大学演讲宗萨钦哲仁波切北京大学演讲《四法印》
以科学精神探索前生后世藏传佛教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ZZ
索达吉堪布:清华大学演讲-藏文化的修心养生观索达吉堪布:复旦大学演讲与问答
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索达吉堪布香港科技大学演讲索达吉堪布 中国人民大学演讲--藏传佛教的思想与现实生活
索达吉堪布:北大演讲(宗教文化研究院)信仰与人生藏传佛教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浅谈佛教无常观——索达吉堪布香港三德弘法中心演讲佛教的利他性——索达吉堪布仁波切 山东大学演讲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教话题: 信仰话题: 健康话题: 身体话题: 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