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养成大拙方为巧 学到愚时才是贤
相关主题
宣化上人语录——摘录一零一条弘一法师开示集(二)
明道若昧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关系 -- 阿姜查法师答问
不练双修的索达吉 (承受力差的慎入)[合集] 【讨论】学佛的心态-学以致用,对治自身烦恼/不足
散发香气历久不散的念纯大师浪子
Re: 如何不起兴灾乐祸之心刚晓法师谈——中国佛教上的“犬儒”现象 (转载)
如何求真長生不老?ZT (静虚子)风轻天色明
[合集] 问一下禅宗与净宗的区别有差评对《芈月传》来说或许是件好事
少吃鹽就相當於補鈣‏ (转载)你还挺簿希来吗?我还是坚决挺他,为什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拙处话题: 力行话题: 笔重话题: 大拙话题: 巧得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j*******1
发帖数: 182
1
智慧启引:“巧”与“拙”,一般人皆喜欢巧,不喜欢拙。然而,不是真正的“巧”,
不如“拙”比较好;“拙”就是实在、至诚、本分,就是按部就班的“拙处力行”。所
谓“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愚时才是贤”;要得巧功,必须先付出许多笨拙的苦功。速
成的东西总不能持久,能从“拙处力行”,做人才能弥久芬芳,做事才能历久成功。
郑板桥一生服膺“难得糊涂”的人生哲学,此即所谓“取巧”不如“养拙”。一个
人若能“心细身拙”,有时候更比灵巧重要。
“巧”与“拙”,一般人皆喜欢巧,不喜欢拙。
但是,巧言令色、巧诈虚伪、巧取豪夺、投机取巧,巧得心机太深,巧得花样太多
,不但不能让人欣赏,反而令人感到可怕。
所以,不是真正的“巧”,不如“拙”比较好;“拙”就是实在、至诚、本分,就
是按部就班的“拙处力行”。
巧来自于“拙”;巧要能巧得“妙”、巧得“奇”。例如:把“笨手”变成“巧手
”,把“愚言”变成“巧言”,把“邪思”变成“巧思”,把“恶计”变成“巧计”;
甚至“巧学”、“巧心”、“巧行”,乃至做一个“巧妇”、“巧匠”、“巧人”等。
但是,如果不能“巧”,则还是“拙处力行”来得踏实些。
俗云“熟能生巧,勤能补拙”。世间上没有一步登天的好事,凡事都必须按部就班
、力行实践。
所谓“一步一脚印”、“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基础不扎实,或是懈怠疏懒,则
如气功师练功,一日不练,十日无功;十日不练,百日无功;时断时续,断送气功。
如果是钢琴家,则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外行知
道。如果是作家,也要勤于写作才能进步,否则写作不勤,就会一日不写,笔重十斤;
两日不写,笔重百斤;三日不写,笔重千斤;久不动笔,笔重万斤。一旦“笔重万斤”
,则表示不能再写作了。
所谓“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愚时才是贤”;要得巧功,必须先付出许多笨拙的苦
功。现代人不注意“拙处力行”,例如军队未能刻苦训练,怎能沙场取胜?学子不用心
苦读,怎能金榜题名?科学家也是要经过百千次的实验,才能有所发明;工程师绘图,
也是要不厌其烦地修改,才会有傲人之作传世。
真正的笨拙就是灵巧的根基,真正的灵巧是从笨拙中增长的。所以,修行智慧的人
不要希望当生成就。农夫种植,也要一铲一锄地耕耘;机纺巧织,也要一经一纬地纺纱
。速成的东西总不能持久,能从“拙处力行”,做人才能弥久芬芳,做事才能历久成功。
q****n
发帖数: 4574
2
“时时想着占人家便宜的是小人,时时想着利益别人的是君子”

【在 j*******1 的大作中提到】
: 智慧启引:“巧”与“拙”,一般人皆喜欢巧,不喜欢拙。然而,不是真正的“巧”,
: 不如“拙”比较好;“拙”就是实在、至诚、本分,就是按部就班的“拙处力行”。所
: 谓“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愚时才是贤”;要得巧功,必须先付出许多笨拙的苦功。速
: 成的东西总不能持久,能从“拙处力行”,做人才能弥久芬芳,做事才能历久成功。
: 郑板桥一生服膺“难得糊涂”的人生哲学,此即所谓“取巧”不如“养拙”。一个
: 人若能“心细身拙”,有时候更比灵巧重要。
: “巧”与“拙”,一般人皆喜欢巧,不喜欢拙。
: 但是,巧言令色、巧诈虚伪、巧取豪夺、投机取巧,巧得心机太深,巧得花样太多
: ,不但不能让人欣赏,反而令人感到可怕。
: 所以,不是真正的“巧”,不如“拙”比较好;“拙”就是实在、至诚、本分,就

j*******7
发帖数: 6300
3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
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
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
贷且成。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
,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d*********d
发帖数: 192
4
佛法入不入心,有时候检验也不是那么难,动机的确是利他,就是入心了。
有时候自心会比较狡诈,欺骗自己,也要细心观察。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你还挺簿希来吗?我还是坚决挺他,为什么?Re: 如何不起兴灾乐祸之心
我还是蛮佩服温家宝的如何求真長生不老?ZT (静虚子)
典故:温家宝:为国家服务45年 未谋过私利[合集] 问一下禅宗与净宗的区别
中国工程师刘思星判监5年10个月少吃鹽就相當於補鈣‏ (转载)
宣化上人语录——摘录一零一条弘一法师开示集(二)
明道若昧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关系 -- 阿姜查法师答问
不练双修的索达吉 (承受力差的慎入)[合集] 【讨论】学佛的心态-学以致用,对治自身烦恼/不足
散发香气历久不散的念纯大师浪子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拙处话题: 力行话题: 笔重话题: 大拙话题: 巧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