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净宗心要
相关主题
这证明你前世已修了很多的福德因缘!Re: 学佛基本问题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ZZ什么是真实?
菩提心为前导 般若为心要 净土为归宿老实念
佛陀无问自说的殊胜法门无相念佛───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之理论与入门
佛说阿弥陀经经义略说往生极乐的三要三不
依止善导大师 持念弥陀名号净土系列 3 极乐世界舒胜在何处:最殊胜的道场
念佛功德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黄念祖老居士 著
净土系列 5 净土修行三资粮: 信愿行净土法门在佛法中之位置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菩提话题: 念佛话题: 虚老话题: 一切话题: 所以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o
发帖数: 133
1
净宗心要
2011-08-22 20:58:35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195
(以一九八九年讲于北京广济寺念佛七道场录音为基础)
世尊唯说弥陀愿海
阿弥陀经宗要
大乘无量寿经宗要
先师虚老开示净业心要
(一)世尊唯说弥陀愿海
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净土宗的国家。信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理解净土宗的殊胜的,
还是很希有。中日共尊举世敬仰的善导大师有两句话:‘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
愿海。’这是说世尊为什么出兴于世,到人间来说法,来度众生,开演种种的教化,其
唯一的原因就是要说弥陀如来的本愿。这两句没有什么特殊的名词术语。就是佛所以兴
出世,唯一要说的是弥陀的本愿的海嘛,都能懂。但真能懂得,确实十分希有。大家想
想看,佛说这么多法,怎么说就是说弥陀本愿海呢?这里就不好懂了。所以佛经语深。
我们一辈子把这两句话能够真正明白了,就没有白来一趟啊!这话只有像善导大师这样
的水平才能说得出。所以莲池大师说:善导大师人称是弥陀化身,纵然不是弥陀,也是
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的同等人物,所以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我能听到这样殊胜的开示,深
感佛恩。由于感恩故想报恩,所以今天抱病来到这个念佛道场,为弥陀本愿大海敬申供
养净宗心要。
佛法是传心之法,心法的纲要称为心要。净土三经中《阿弥陀经》称小经,《无量寿
经》称大经。有的竟当作一部经,《阿弥陀经》称小本,《无量寿经》称大本。所以我
们就从这两部经研究净土宗要。因为《无量寿经》称为净宗第一经,《阿弥陀经》则是
流传最广天天念诵的经。
(二)阿弥陀经宗要
《阿弥陀经》的纲宗是什么呢?蕅益大师说得最好,蕅益大师写的《弥陀要解》,近
代净宗大德印光法师说:这个《要解》是此经一切注解中最好的。释迦牟尼佛自己来写
也不能超过。小本宗要是信愿持名,我们研究小本,我们就遵蕅益大师。蕅益大师说小
本纲宗是‘信愿持名’。信愿行称为三资粮。我们出去旅行要预备钱这是资呀,要带粮
票这是粮,所带干粮那更是粮了。信、愿、行这三个是三种不可少的资粮。今天大家都
成为居士,还能说不信吗?来参加这个念佛道场当然知道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也是
信,而且是很殊胜的信,但是蕅益大师在他的《要解》里对于这个信字举出六样,今天
简单说一点。信是六信,刚才我说的,信有极乐世界,信有佛,这信的是事,这是些事
相。在事上你能信,你就可得分。应知有不少专研究佛学的人,在这方面不信。信有阿
弥陀佛,那是他佛,这是信他。六信之中信了事信了他,最多是信心的三分之一。而六
信里头跟事相对的还有理,所以信事还要信理。与他相对的是自,信他还要信自。这样
子。例如金子打一个戒指,是个圆圈,打个环子又是一个样子,打条项链又是一个样子
,你只认识这个戒指,耳环同项链,只认得事相,不认得都是金。金就是这些耳环戒指
的本体。本体是金,是平等的,没有差别的。所以理体,这个本体是不变动的,无生无
灭的,他可以出现一切形相。金子可以打出任何形相的东西,但是金子没有固定的式样
,究竟是长是方的?不一定。根据铸造的情况能出生一切相。金子不因打成戒指而出生
,它是本来就有的,也不会把它熔化了,就消灭,金子全部都在。
理和事,我们能信事还要能信理。理就是法身佛了。法身佛遍虚空尽未来,没有过去
现在未来。理与事应同信,若有欠缺便不是深信。自与他也是同样,信他之外还要信自
,这是密宗的根本道理。很多人都想学密,不知道这是密宗的要领。只是去受灌顶,修
法是得不到殊胜法益的。密宗殊胜之处在于自己就是本尊。禅宗说什么是佛?‘清潭对
面就是’。你一看清潭的水,清潭对面,你自己就在水中现出来,就是自己啊。《观经
》中,‘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在念佛,就是是心在作佛,你作佛的这个心,他本
来就是佛。这跟禅宗和密宗完会是一味的。所以信他还要信自。再有信因信果,现在先
说一般的因果,很多佛教徒都把它忘了,要真信因果他还敢做恶事吗?那他这个人就变
了。这是一般说的因果,信得也很不够。但是这个六信的因果更深一步,不只是相信善
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当然得信,但这不是深信。深信呢,就信:你是个凡夫,信愿持
名一生念佛,临终还在念,你就成为阿鞞跋致。你本是凡夫,有信有愿专念阿弥陀佛,
就这么一句一句的念,没有什么另外的巧妙,你现生所得的果,决定成佛。证了不退转
,那不就决定成佛吗?这个信愿持名的因得无上菩提的果,很多人恐怕不见得能信。一
般人总想再修点这个,修点那个,东求一点,西求一点,不能相信这个殊胜的因果。所
以我们要具有六信,要能具有六信这已经是很深的智慧了。如果还没有具足的话,那就
一点一点去增加嘛。现在从信事信他开始,我们需要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发展。生了病
不相信我念佛就能好,要找个气功师给你治病,那你就认为气功师的力量比你这个佛号
的力量大呀。你这个信心应该打个问号!所以都是要深入,要深信。信有六个方面,这
六个方面都要深信,这就是心要。
念佛念得多念得少,念得有妄想没妄想,那不是往生的关键。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深
信切愿,所以蕅益大师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愿:‘欣慕极乐,厌离娑
婆’。看来这事很容易,实际并不容易。尤其是‘厌离娑婆’这四个字很不容易。多少
修行人还在争名啊,争利啊。这个名利不都是娑婆世界的东西吗?还不是在留恋吗?总
想生活改善一些,生活不更是娑婆世界的东西吗?儿女呀,夫妇这些感情,唯恐自己的
对方对自己的爱不真啊,计较我对你很真,你对我不真,很伤心!这些感情极乐世界没
有。极乐世界都是男人。这些东西正是娑婆世界的缠缚,就是这些东西使得本来是佛的
你,堕落成今天这个样子。所以要真正的厌离,对于这一切都不留恋。不是说都要出家
,许多出家人他身出家而心在家,他又争佛教中的地位与名闻,他又有新的关系,有和
他相亲的,又有相疏的,不知不觉形成帮派,团结一派打击别人。出家而在家,还是留
恋娑婆。居士们最好是在家出家。先从淡开始,渐渐发展到真实厌离,毫无留恋。信心
坚定,欣愿极乐,老实持名,三资粮就圆满了,这是小本《阿弥陀经》的宗要。
(三)大乘无量寿经宗要
大本宗要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发菩提心不仅是净土宗单独注重的。任何一
个大乘法门,不管你是参禅,你是学教,尤其是密宗。密宗之所以殊胜,所以成就快成
就大,唯一的原因就是特别重视菩提心。看经看教种种都不能离开菩提心。菩提心是什
么心呢?也就相当于刚才六信都深信,对于娑婆毫无留恋,一心只愿同众生都到极乐世
界去精修。所以小经的信愿也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三个一体,这
样的心。不是一般的智慧,是大智慧,是般若,大慈悲和大愿,这样的心才称为菩提心
。这个在密宗称为行愿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显教也一样称为顺事菩提心或者是顺理的
菩提心。或者叫做世俗菩提心,胜义谛菩提心,总之可分为两种。两种具足的那才是真
正的发起了菩提心了。唐朝有个新罗僧人元晓法师在《无量寿经宗要》中说:‘无上菩
提心一是顺事发心,二是顺理发心。’随事发心呢,就是咱们的四宏誓愿:‘烦恼无边
誓愿断’,这就是断德,能把无边烦恼一齐斩断是断德。‘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智
德,你能修佛这么多法,这么多法是大智慧是智德。断烦恼就要有智慧呀。‘众生无边
誓愿度’,是恩德,对于众生有恩,那么这三个合起来就成佛了,‘佛道无上誓愿证’
。所以真正发起四宏誓愿,也就是发起了一部分菩提心,叫做随事发心或者叫做世俗菩
提心。密宗叫做行愿菩提心。发起这个心功德不可思议。
进一步呢,顺理发心了,顺理发心就不好用言语来说了。勉强来说,实际这个心,就
是自己本有的真心,觉悟的心。菩提就是觉悟。觉悟什么?觉悟自己自心就是佛,自己
本来是佛。这个大觉就言语道断。言语这条道路断了,在无可说中勉强来说:一切法皆
如幻梦。这个不但是破人我这个执,法执也破了。《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
幻泡影。’许多人,经是天天念,但对这些内容如聋如盲。很多人天天练功,把练功当
作真实的事。这和《金刚经》的差距就太大啊!一切有为法,有为嘛,想干个什么,想
得到什么,锻炼个什么。你把这个臭皮囊不要了,换成不坏之体,九转丹成,羽化脱胎
种种,还都是如梦如幻呀!所以一切事(与理相对)法,不但上面说的法是幻梦,就是
阿罗汉的出世法也一样。阿罗汉没破法执,他还是有烦恼可断,有阿罗汉可证,这成了
法执了。应知是非有非无,事理无碍。
‘佛说诸法空,为除诸有故’。佛告诉你诸法空是因为你著了有了。破你这个有啊!
底下就要提防啊!你倘若著在空上了,那更坏了。‘若复著于空,诸佛不能度’啊!佛
教的殊胜高妙也就在此。顺理菩提心,理是实际理体,简称本体,它是非有非空,空有
不二,从容中道。你著有著空都是背离了本体,都落在二上。空是对有说的,就二了。
二就不是‘不二法门’了。《维摩诘经》就是讲的不二法门。很多修行人,就在这二上
打转,这离成就很远啦。先应离言绝虑,离开言说,所以言说无非是指月的标,指路的
路牌。例如到颐和园,路上有块指路牌上写颐和园,你按牌子所指方向,自然会找到园
子,但许多人以为牌子所在之处就是颐和园,那就大错特错了。又例如室内有灯我指一
指,并说这就是灯,我这么一指,一伸手,你认为这个手是灯。现在人们错就错在这儿
,尤其是学者。这是灯,我的话没错啊!这个是灯,他不知道顺著我手所指去看灯,他
认为我这个手是灯。离言,言也不是不要,经也不是不要,但你要是执著,你就是抓住
了手指或这个指路牌了。所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的行处没有路了。所以禅宗之开悟
,密宗的大圆满大手印,都是到这个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火灭灰
寒之后,冷灰中突然爆出一颗热豆。从这样的悟解发起广大心。从这个地方出发,这样
来发心。不见有烦恼跟善法作对,但仍是断烦恼修善法,这才是中道。有人听到烦恼善
法也平等,那我也不必去修善了,也不必去断烦恼了,烦恼与善法平等了,真能平等吗
?吃烤鸭与霉面包一样吗?如不能一样,还是要修善法断烦恼,虽然是修善法断烦恼,
而烦恼善法平等。对于度众生,要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没有能度所度之心。《金刚经》
上说:‘我应该如是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就是这个意思
。我愿终日度生,而终日没有一个谁是能度谁是所度的念头。所以布施讲三轮体空,我
把一万美金送给这位朋友,内不见能给美金之我,外不见接受美金之他,中不见这一万
美金,就称为三轮体空。我们布施供养修一切福都应该体会这三轮体空。那你的功德就
大一万万倍、一万亿倍、一亿亿倍,就可以无限大。因为你一执著就成为有为法,有为
法就有限量,无为法是无限量的。顺理发心就没有退转,如是发心功德无边哪!诸佛穷
劫演说,说其功德犹不能尽。
《维摩诘经》说:‘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的简称)即是出家。’有很多人想出家,不过常有困难,例如父母不答应也是不行。你
发菩提心就是出家,你一个在家人有出家人一样的功德。《维摩诘经》又说:‘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具足。’一切功德你已经具足了,你不再欠少什么。所以我们这
个修行,要抓住这个根本哪!一切具足。还有《毗婆沙论》(注1)中说:‘此法门是
诸佛之父。’此法门即是发菩提心,这是一切佛的父亲。‘诸佛之母。’看见没有,诸
佛完全是从发菩提心生出来的。又说:‘是诸佛之眼。’诸佛要普度,要能照见一切,
什么是眼呢?菩提心是眼。‘是无生法忍之母。’我们都是花开见佛入无生,见了阿弥
陀佛,花开见佛了,入了无生法忍,无生法忍的母亲是什么?是发菩提心。你在花开时
为什么证无生,因为你曾真正发起了菩提心。‘是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习功德无量
啊!无边哪!赞叹发菩提心的殊胜啊!佛的父佛的母。花开见佛入无生,这是无生之母
。再有《大般若经》(注2)里头说:‘如以箭射物。’拿箭去射靶子,那你就可能射
中或者射不中。但是你往地下射,谁都中。这就是说,你发菩提心就像拿箭射地,绝对
中的。这是发菩提心的功德。底下讲一下密宗的菩提心功德,那就更深刻。所以人们往
往是舍本求末。最根本的东西你把他扔了。密宗经典《菩提心义》(注3):‘菩提之
心,成佛之本。’这个菩提的心呀,是成佛之本呀!本源呀!是大事因缘,佛出现于世
是大事因缘,‘大事因缘莫过于此’,大事因缘没有再超过发菩提心了。底下更说明‘
若人求佛慧’,你如果有人要求佛的智慧,佛就是智慧,转八识成四智,就是智慧。涅
槃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脱,得解脱,恢复本有的法身,都全凭般若妙慧。欲求佛慧就
须‘通达菩提心’。通达了菩提心就可‘即身成佛’。父母所生的身,就在这个身中得
证大觉果位。禅宗是即心成佛,密宗是即身成佛。即身成佛的关键在于彻底通达菩提心
。但现在所遗憾的,不管是显教是密宗,真正明白什么是菩提心的人已不多了。寻枝摘
叶者多,著重根本者少。《菩提心论》(注4)还说:‘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
法故。’这个菩提心就包括了含藏了一切诸佛的功德之法。‘若修证出现。’所以这相
当于开悟啊,开大圆满解,大圆满见,然后契入大圆满。这就跟禅宗一样啊!五祖跟六
祖说:‘不明自心,不识本性,学法无益。’不明白自己的心,不明白自己的本性,学
法没有什么好处。‘若明自心,明自本性,即是丈夫天人师。’你就是佛,衣钵就给他
了。一个没有出家受戒的人得衣钵,这是千古第一奇事。所以当时庙里人想不通,怎么
佛的衣钵让一个庙里做工的人拿走了,所以追呀。这不是为名利去追。大家要知道这是
太想不通了。
上一句‘为一切导师’是觉他,自觉则‘一切导之归本’。所发的心不是向外驰求,
而是返究心源,回心达本。本者,本源,本觉。如珠发光(发心)还照珠体(是归本)
。《净修捷要》说:‘始本不离,直趋觉路。’始觉合本觉就不离觉悟。再者,‘本’
就是密严国土。密严佛土即是极乐世界。净宗有‘先送心归极乐’之说。这话是指虽然
自己身在娑婆,可是神栖极乐,自己心神不离彼土。这是初步解释,进一步心土不二,
若自心与极乐常寂光土相应,自身当下便是法身大士。所以你当下‘不起于座能成一切
佛事’。不用起座,一切佛事都圆满成办。这是圆顿教的教旨。若能理解,有极殊胜的
功德。纵是不能理解,一经于耳根,都有永劫不消的法益。因为都是金刚智慧,佛的真
正心髓!要成佛,要种佛的因。佛是觉悟,觉什么?平等法。自心佛心平等。释迦牟尼
佛成佛时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
能证得。’一切众生,苍蝇蚂蚁也一样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但因有妄想执著,就不能
出现,成了凡夫。怪谁呢?只怪自己。
前面讲了发心的殊胜功德,若问不发怎样呢?可从两面说《涅槃经》,佛在涅槃时说
:‘虽信别相’(对于差别的能信)‘不信一体无差别相。’(不信自性是一切一体,
本无差别之相)。这叫做‘信不具。’现在大家具信不具信,大家自己根据《涅槃经》
的话考虑考虑,信不信这个一体无差别的本体!若不具足,经中说:由于信不具足故,
所有境界亦不具足。这话分量很重。因为信不具足,你虽然认真持戒,不杀生不饮酒不
什么什么,你的五戒仍不具足。‘虽有多闻亦不具足。’你虽听得很多,但对这最重要
的不理解。古德还说:‘无菩提心,三归五戒亦不成就。’这就说到根上了。三归五戒
都不成就,那就惭愧了。所以我们要真正明白什么是顺理菩提心。为什么三归五戒不成
就啊?佛法的根本义你不明白。
华严更有一句话,大家听了应该记住,你发过菩提心你忘了。经云:‘忘失菩提心,
修诸善法是为魔业。’你做的善事也成了魔的事业。所以到底是学佛还是学魔,这个地
方很多人还是搞不清楚。很多人自己以为是在学佛,不知道已是在魔队里头上班。在佛
堂念发心文,出了佛堂忘得一干二净,烦恼照旧生,火气依旧旺,学法无益。不明根本
只行小善不能出魔。所以希望大家辗转劝说,要明这个根本。否则没有归依就不是佛教
徒呀。
上面所说顺理菩提心比较深刻。现在我们净宗初机行人怎么做?引用昙鸾大师《论注
》(注5)中的话,他说:‘无上菩提心即是愿做佛心。’不求声闻缘觉,不是想生天
,想有个好死,来生富贵,这都不行了。要发愿做佛的心。‘愿做佛心即是度众生心。
’不是我自己要成佛,佛教的伟大就是不为我。为什么要成佛?要度众生。怎么度众生
?即是‘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摄受众生到有佛的国土去的心。《大乘起信论》上
说:‘众生如弱鸟缠枝。’小鸟刚会飞离开树枝不行。没有成就的人,离开佛不行。怎
么度众生,让众生生到有佛的地方去,‘是故愿生彼安乐国土要发无上菩提心。’‘若
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为乐故愿生,必当不得生也。’不是为了普度一切,为了利他,只
是自己能够幸福,学法但求一切吉祥,没有苦恼,不但今生这辈子要好,我死了下辈子
还要好,整个是个人打算,就不是大乘心。极乐世界往生的都是大乘,其中称为声闻缘
觉者,是指断惑的程度,若论发心,都是发了大乘心。《往生论》说:‘二乘种不生。
’二乘种性的声闻缘觉不能往生。所以净土大法,不要把他看浅了。
大经宗要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蕅益大师说:一句佛号即释迦牟尼佛所得
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阿弥陀如来在因地上,发了种种大愿,多少劫的修行成了佛
,他这是无量种种功德的果实。这句阿弥陀佛名号,是无量劫来多少功德所成就的,所
以名号是功德的果实,所以名号中自然含有无量的一切功德。现在把佛的这样一个果地
觉悟的果实,作为我们缚地凡失,生死苦海中众生在因地中修行的初心。阿弥陀佛这句
佛号具有万德,我念阿弥陀佛,我的心就是这句阿弥陀佛,这句就有阿弥陀佛的万德,
就成了我的心了,所以我的心召来了阿弥陀如来的万德。直接了当不可思议。净宗妙用
可从蕅益《要解》中摘录两句:‘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事持人人能行,从
这里开始,渐渐垢净功纯,暗合道妙,达于理持。这是凡心已在不知不觉超凡成圣,成
了佛心。咱们开始就这么一句句念去,所以很多老太太老修行得到往生。福建有一个八
十多岁老太太,她几十年吃素念佛,临终一直八天不吃饭,端坐念佛,死后还是端坐,
搭扣都不乱,还很庄严。八十多岁了。她从事持不知不觉地暗合道妙趋向理持。你念时
,世间事都不贪恋,万缘就放下了。心中只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念单提。事持若
能一切放下,就无所住。《金刚经》宗要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这一句佛号明明
朗朗,不断不灭就是生心。这无住生心本是登地菩萨才做得到的事,但是凡夫老实念佛
,不知不觉,暗合道妙,不住万缘,生心不息,你就等于地上菩萨了。所以你念佛功德
不可思议(持咒也如此)。从事持到理持,于是这个事持的凡夫之心,就当下成为佛心
。即凡心成佛心,即心成佛,直接了当。所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再有《观佛三昧经》
打个殊胜譬喻,一个穷人偷了王子的金瓶子,这是宝贝。大家就追他,他就上了树。追
赶者把树弄倒了,穷人掉下来。可是这个时候,他把金瓶这个宝贝吞下去,他终于摔死
了,后来身体都坏了,可是那个瓶子还在放光,那些毒蛇都吓跑了。这是个佛说的譬喻
。佛又告阿难:‘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你住于念佛的人,他的心印不
坏。就跟这穷人吃这宝贝之后,都摔死了,四肢都坏烂了,这宝贝金瓶还在心中放光,
还把蛇都吓跑了。所以你这念佛者应知心中老有这句佛号就是心印不坏。心印者,佛就
是以心传心,以心印心。以心为印,印证万法。传法,传的是什么?传的是心。怎么给
你印证?是拿心来印证。印就是印鉴,你这印鉴对了,人家银行就付款。印鉴不对,你
本人的钱从银行取不出来。‘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是《观佛三昧经》的经文。不坏就
是常照,就是放光。禅、密、净土有很多相通之处。
(四)先师虚老开示净业心要
一九三一年福建功德林居士念佛七,中国近代三大高僧(谛老印老虚老)中的虚老(
虚老是接我入佛门的第一位恩师),正好有事在当地,听说有念佛七,他就去了。功德
林居士们正在念佛,听说虚老来了,很多人出去迎接礼拜。谁知虚老大加呵斥,责怪他
们说:‘你们都是居士,参加念佛七,学佛好多年了。今天是佛七道场,你们怎么倒插
法幢呀!倒著插呀!为什么跑出来给我磕头。’这样大家就都回来了,坐好听讲。这样
虚老就接著讲:‘念佛打七贵在一心。’(虚老之意:身在道场就是要一心一意地修,
如果不是一心一意,东看西听,有人还要聊点天,这么参加念佛七,念到弥勒下生,还
是业障缠身,不但现在不成就,念到弥勒菩萨再来的时候,你还是业障缠身。应当从头
到尾的绵绵密密,一句紧跟著一句,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要乱。不是说证到一心不乱
,就是你念这一句别乱,一会儿想吃饼,一会儿又想去看电视,一会儿又想家里炉子上
还有水壶,这心就乱了。在道场里这些都放下,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佛
来也这么念,不用说虚老来了,佛现前,还是这么念,魔来也这么念。念到风吹不入,
雨打不湿,不受外头的干扰,才有成功的日子。佛是什么?佛就是觉悟。佛者觉也。魔
是什么?魔是魔恼。魔者恼也。魔是恼乱,让你烦恼。佛就叫你觉悟,佛是觉者。所以
你觉的时候就是见佛的时候。觉心朗照清清楚楚就是见佛。生了烦恼,你在恼害人,或
者被人恼害,那样的时候就是著了魔了。)虚老又开示:‘刚才佛七道场有很多人就坐
著不动。不管谁来还是念佛,这些人都见佛了。’‘那几位来磕头接我的你们接到了什
么?虚耗时光,白白地浪费了时间。’(所以我们大家都尽量珍惜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那岂不是因为我而恼乱了你们的大事呀,你们在念佛,我来,你们就不安心,出
来接我。是我干扰了你们,也就是你们把我推到魔的旁边去了。’这真是极殊胜的开示
,许多学佛的人都颠倒了,怎样才是尊敬三宝,怎样才是如法修持,怎样才能免于自欺
欺人。再有几句谈到神通方面的事情,‘一般不明佛法,未忘名利求通求变,存此妄想
非邪即魔。’一般人不明白佛法是什么?名利之心根本未忘,念念之间所盘算的是如何
争夺佛教中的名位与权利。学法之后就想得神通,就想能变化,存在著这种妄想不是邪
徒就是魔的眷属,非邪即魔。须知心外无法,一切法是在自己心内。刚才说自信,要信
自心本来有如来智慧德相,不可心外求法。刚才说我们念阿弥陀佛,那不是在心外求,
你要信自,都在你自心之内,你的心跟佛的心一样遍满一切处,不但阿弥陀佛在你心内
,没有一个佛不在你心内。虚老又说:神通岂可起心希求,有此用心,岂能证无住真理
。《金刚经》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先有一个要求得通的心,就有所住,怎么能
够相契无住的真实道理。‘此类人们’,佛就称他们为‘可怜悯者’!
虚老的开示妙意无穷,其中殊胜之处是呵责离座迎接顶礼之人为‘倒插法幢’,而站
在原座不动之人是‘念佛见佛’。这同当年释尊升天为母说法后回到人间,呵责来迎的
比丘尼,而不来迎接的须菩提,如同一辙。这位比丘尼有神通,化现为转轮圣王,于是
排在迎佛队伍前首第一位,果然她第一个看见佛,佛一见便责备她为什么站到大僧的前
面,她说‘想早见佛’。佛说‘你没有看见我,倒是须菩提第一个看见我’,这天须菩
提在林间静坐,动了一念,今日世尊回来是否去接?继而想到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佛无来去,何须迎送。就继续静坐。可见禅门是传心之法。世尊的心就传到现代的虚
老。心心相印,一味无差。从此公案的启示,什么叫做见佛,如何才能见佛,都不必再
问了。
同时对于净宗也是极宝贵的开示,大力宣示,‘念佛贵在一心’。佛来魔来一切不管
,只要老实专念,前后相继。呵斥迎接者是‘倒插法幢’(颠倒,毁法)。赞叹继续持
念不动之人为‘念佛见佛’。净宗警语‘念佛时即见佛时’,可见虚老的话,正是当代
禅宗第一大德对净宗的宝贵印证。或有人说:你错会了,虚老的重点在‘不动’而不在
念佛。我说:念佛的重点正在‘不动’。净念相继,正是‘如如不动’。
末后补足所引净宗妙句‘念佛时即见佛时,见佛时即成佛时’,作为本文结语。
一九九一年岁在辛未春整理于北京莲舍
注1:《毗婆沙论》:‘此法门是诸佛之父,诸佛之母,诸佛之眼,无生法忍之母,大
慈大悲之母。常常修习,功德无量无边。’
注2:《大般若经》:‘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无不中者。’
注3:《菩提心义》:‘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缘,莫过于是。’‘若人求佛慧
,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
注4:《菩提心论》:‘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
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
注5:《往生论注》:‘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
心即是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国土,要发无上菩提之心也。若人不发
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生也。’
d******y
发帖数: 325
2
此文中提到印光大师说蕅益大师的《要解》是阿弥陀经注解中最好的,评价甚高

【在 B***o 的大作中提到】
: 净宗心要
: 2011-08-22 20:58:35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195
: (以一九八九年讲于北京广济寺念佛七道场录音为基础)
: 世尊唯说弥陀愿海
: 阿弥陀经宗要
: 大乘无量寿经宗要
: 先师虚老开示净业心要
: (一)世尊唯说弥陀愿海
: 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净土宗的国家。信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理解净土宗的殊胜的,
: 还是很希有。中日共尊举世敬仰的善导大师有两句话:‘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净土系列 9 对净土的疑问即解答佛说阿弥陀经经义略说
道政法师恭绘的阿弥陀像 以及法师感人的念佛经历依止善导大师 持念弥陀名号
印度祇园精舍阿弥陀佛圣诞念佛法会安排 (zhuan)念佛功德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净土系列 5 净土修行三资粮: 信愿行
这证明你前世已修了很多的福德因缘!Re: 学佛基本问题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ZZ什么是真实?
菩提心为前导 般若为心要 净土为归宿老实念
佛陀无问自说的殊胜法门无相念佛───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之理论与入门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菩提话题: 念佛话题: 虚老话题: 一切话题: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