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旅途脚印 (看 破)
相关主题
大乘佛教的现代意义——索达吉堪布浙江大学演讲搜狐访谈:索达吉堪布谈佛教的伦理观
索达吉堪布谈佛教的伦理观--搜狐特邀喇荣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做客微访谈索达吉堪布上师如何
索达吉堪布在清华科技园香港理工大之问答喇嘛索达吉: 上师比佛要大, 佛不如上師
每日教言你是谁?——索达吉堪布揭示开悟因缘
八位欧洲佛友的人生感言 欧洲菩提学会学员几人欢喜几人愁——索达吉堪布教你识别真假道相
我的堪布索达吉 西藏密宗考察访谈记实 吴玉天 著 甘肃民族出版求法的因缘靠弟子自己努力争取
每日教言上师日记-明天
新浪佛学微访谈:如何减少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悲惨世界>>索达吉堪布 著 00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壬午年话题: 索达话题: 菩提话题: 禅师话题: 修行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p******1
发帖数: 177
1
作者:索达吉堪布
看 破
这所位于沿海城市近郊的佛学院环境幽雅,气候宜人。这里远离都市之喧嚣,小溪潺潺
,流过草地和碎石;林木繁茂,长满翠绿的山坡。攀缘植物与灌木丛中,各种不知名的
花朵竞相开放、香气袭人。鸟儿在林间婉转地鸣叫着,刹时穿过树梢,飞入云霄。令人
想起藏传佛教那些伟大的大成就者们修行的圣地。若看破世间、闭关修行之人在此搭建
茅棚,实乃惬意之事。
记得阿底峡尊者在印藏弘法事业圆满,即将示现圆寂之时。弟子中一位叫恰彻却的瑜珈
师启禀尊者:“上师圆寂后,我将好好修法。”上师并不满意,回答说:“希望你能放
下杂事。”弟子又说:“那讲经说法呢?”上师态度也如前。弟子再问:“边修边讲如
何?”上师仍如前面一样回答。“那么,弟子应当如何行事?”尊者回答说:“应当舍
弃今世一切琐事。”
恰彻却将上师教言牢牢记在心间,抛弃尘世间的一切,去往热振的寂静山林。那里山峰
逶迤,气势雄伟,山顶上是一片积雪,无数条以融雪积成的瀑布从岩石的缝隙中奔腾而
下,滋润了山间的树木和草地,养育了林间和睦相处的飞禽走兽。
清晨,太阳越过山顶,将它温暖的光辉投射下来,照耀着修行者和他的动物伙伴们;夜
晚,微风吹拂,万籁俱寂,修行者和他的动物伙伴们都悄无声息地笼罩在夜色之中。他
饮着甘甜清冽的山泉,吃着鲜美如饴的山果。从不与任何人交往,更不去挂念世间的繁
杂事务。穷其一生都是这样锲而不舍地精进修持,终于获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壬午年正月初八
2002年2月20日
于闽南佛学院后山静处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2
作者: 索达吉堪布
政 教
作为实修的人本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解脱修。”
但偶尔看看新闻,并因此而对众生的苦难生起悲心,对未来的梦想生起厌离心,也会成
为修行助缘的。
翻开报纸,看到国家主席江泽民与美国总统布什的一段对话:“中国有很多公民信教。
我不信宗教,但对宗教很感兴趣。我看过《圣经》、《古兰经》、《金刚经》……”看
到这里,顿生许多感慨:
《金刚经》云:“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
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颂,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
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此可见,上至一国之主,下至庶民百姓,不论何人,读颂《金刚
经》皆可种下善根,获得不可思议功德。
在藏汉的历史上,佛法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无数的史册中,
都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君主与高僧大德结下不解之缘的美传。
且不论赤松德赞与莲花生大师、静命堪布的深厚情谊。仅就元帝忽必烈封八思巴为“皇
天之下,大地之上,西天佛子,化身佛陀,创制文字,辅治国政,五明班智达八思巴帝
师”之称,也足见佛法于当时朝廷及民众之重要,实非凡夫所能度测。
一代雄主苻坚为了得到道安法师,不惜发动襄阳之战,再次证明了佛法价值的弥足珍贵

唐朝的武则天对佛法更是恭敬有加,曾写下著名的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
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该颂流传至今,并成为众多修行人颂
经之前必不可少的发愿文。
至于达摩与梁武帝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引起过众多世间人的误解,人们都视梁武帝为不
懂佛法真谛的笨蛋。其实在我看来,梁武帝的佛学造诣不能说不高,只是众生的根基及
因缘不允许他只接受“不立文字”的禅宗而已。于世俗谛广积福德资粮,仍不失为一种
令民众积累善根之方便法门,梁武帝能有此超胜于其他君主的远见,不能不令我赞叹。
君主若能作到不是以统治民众为目的,而是为了民众今生来世的安乐,从心里对佛教生
起恭敬心,实乃众生之幸事!
壬午年正月初九
2002年2月21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3
作者:索达吉堪布
业 感
今天,我去拜访了一位据说有现代华佗之称的中医。在经过一番故弄玄虚的检查折腾之
后,“华佗”给我开了药。并苦口婆心地再三叮嘱,除了他的药,其他的药一律不能服
用。继而又以不可一世的神情,对西医的治疗方式和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抨击。
听着他滔滔不绝的演说,顿生许多感慨:对于同一病症,中西医常会有不同的说法,《
金匮要略》言:“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也能害万物,如水能
浮舟,也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由此可见,中
医所认为的疾病之因,多由经络受邪及九窍壅塞所致。而西医则认为是人体细胞免疫力
下降所致。虽然二者说法不一,但我们却应该承认其皆有道理,不能随意肯定一方而贬
斥另一方。
这就如同佛教与科学的世界观有着天壤之别一样,很多人对这一点始终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以其缺智乏慧的分别念,想当然地推导出一个自以为是的结论:因为佛教理论所说
的须弥山、四大部洲与科学相违,所以佛教是有悖于真理的。
其实这与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不相同的道理一样,稍微懂一点佛教理论的人都知道,这其
中的奥妙与不同人的业力有关,比如同样是榴莲,有的人视之为美味,有的人则认为它
其臭无比;同样一个女人,有人认为貌若天仙,有人却认为无异于无盐再世。
作为凡夫,对不清楚的问题应该详细观察之后再下结论,不要因妄加诽谤而造下口业,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百业经》中因造口业,而感于地狱中以舌耕田之苦的公案,我想
凡是看过的人,都不会不引起一番思索吧!
壬午年正月初十
2002年2月22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4
作者:索达吉堪布
明 天
喇嘛钦!
如果没有尽快修行,何时才会有修行的机会啊!
明天是否还在世上也很难说,翻开《因缘品》,里面讲道:“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
。尔死主大军,启是汝亲戚。”
元朝的石屋清珙禅师长年以岩石为居,清心寡欲,与世无交,其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山居
诗,却篇篇沁出山野的清香。“岩房终日寂寥寥,世念可曾有一毫?虽着衣裳吃粥饭,
恰似死了未曾烧。”表明禅师虽已超越生死之境界,却劝导世人要放弃世念,而以舍身
赴死之心虔诚求道。
生命如风中之油灯,随时面临熄灭的危险。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一棵长满可能性
的树。”谁也难以断定,下一步可能面临什么。
明天能否醒来,谁也难以断定。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言:“寿命害多即无常,犹如
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中,能得觉醒极稀奇。”麦彭仁波切的弟子单秋大师在班马
的多科森林中闭关时,每天晚上不论何时,只要一醒来,就开始修法、磕头或作转绕。
他说:“难道你知道你明天还在吗?难道你还要睡吗?”
世间有智慧的人,对寿命无常也有很深的认识。康纳勒普说:“今天的事要今天做完,
太阳绝不会为你而再升。”清朝的文嘉有在《明日歌》中也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
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我与和我一样的假修行人,常常将事情推至明天,在散乱中抛掷了大好时光。看到前辈
们的言教,我必须督促自己:放下一切琐事,去修吧!
壬午年正月十一日
2002年2月23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5
作者:索达吉堪布
智 悲
真的修行人不是口头上说一些漂亮的话,最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有真正的遁世修道之心

大梅禅师在马祖处见性开悟后,到浙江四明山隐居。多年以后,师兄盐官齐安得知下落
,欣然派人迎请。禅师就写了两首偈子以示推辞,“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过之犹不顾,郢人哪得苦追寻。”以无用之枯木自喻,以婉言谢绝。又写道“一
池荷叶衣无尽,树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去处,又移茅舍入深居。”表明其出世意
念已坚,任你春花秋月,再不为之开花绽叶,洗尽尘世之七情六欲,甘以荷叶为衣,松
花为食,超三界,离五蕴,世事对之无可奈何的气魄,真乃大修行人之所为。实在令我
深感惭愧。
色达霍西的秋甲WXOK堪布也是这样,他曾追随上师的足迹到石渠求道。一生中舍弃一切
名闻利养,象前辈噶当派大德一样,十多年来一直住在霍西一间简陋的板皮房里,生活
异常艰苦,却无牵无挂,逍遥自在地坚持修行,直至圆寂。他曾说过一段话:“真的修
行人因为有智慧而不贪执一切,对众生无勤而生悲心。如果智慧悲心具足,则显密精要
全部统揽;如果不具足,即使在嘴上夸夸其谈地谈论利众、闭关等等美妙的言辞,过几
天还是会为一己私利而殚精竭虑地奔波。全知无垢光尊者说过:‘修行人应象衣服穿反
了一样有很大转变。’”所以,说得再多,如果没有智慧和悲心,也是枉然。切记!
壬午年正月十二日清晨
2002年2月24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6
精 进
杯里的茉莉花茶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阳光越过高大乔木的枝叶,暖暖地洒了下来。
坐在阳台上,手捧《心性休息大疏》,却难以入神。
旁边是厦门中学,今天开学了。穿着整齐校服的学生涌进美丽的校园,打破了往日的宁
静。也使我这颗易为外境所转的心开始活跃起来。
这是一所现代化设施齐全的中学,有崭新整齐的教学楼,广阔平坦的操场,五彩缤纷的
花园,和蔼亲切的师长。集合做操时是那么的统一和谐;自由娱乐时又是那么地天真活
泼。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在宗塔中学度过的美好时光。
作者:索达吉堪布
那时虽然没有如此优越的条件,衣服也是破旧不堪,但心情却是一样地快乐。然而,事
过境迁,当时同寝室的7位好友中,华泽、泽比、单比3位都相继离开人世。虽然我时常
在梦中又回到年轻时代,与他们共享青春的恩赐。但一觉醒来后,我不得不清醒地认识
到,往日的良辰美景早已烟消云散。如今也不知他们转生于何道,但不论如何,我都真
诚地希望他们能获得安乐,“嗡嘛呢巴美吽舍!”
如今我也是上40的人了,即使能活到60岁,也只有20个冬夏。“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
稀。”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过:“时间无声的脚步,不会因为你有很多的事要处理
而稍停片刻。”时间给勤奋的人留下智慧和力量;给懒惰的人只会留下懊悔和空虚。
今日不精进,更待何时?
壬午年正月十三日
2002年2月25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7
忏 悔
今天是元宵节,也正值藏历的神变月期间。很多藏地的修行人都在此月修习善法,如持
八关斋戒、转绕、顶礼、放生等等。汉地的人则在今天放鞭炮、点灯笼、舞狮子等,十
分热闹开心。
但是,愚痴的人们为了使亲朋好友的团聚更加“多姿多彩”,常常不惜以众生的生命作
为代价。无数生灵在今天惨遭涂炭,被无情地判处死刑。它们惨遭被刀割、油煎、烹煮
等等残酷刑法,使欢庆的背后演出了一幕幕人间炼狱的血腥场景。
“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让我们为那些惨遭不幸的众生,也为那些造作
恶业的众生忏悔吧!
乔美仁波切的《善法集》中有一简单方便的窍决:“将金刚萨埵观想于头顶,自金刚萨
埵发出无量金刚萨埵,位于死去的或活着的众生头顶。尽力念诵百字明后,自金刚萨埵
身体降下甘露,自他一切有情罪障得以清净,再念108遍百字明后,金刚萨埵化光融入
自他一切众生。于忏悔对境、忏悔者无缘之境界中修习空性,于空性中片刻入定。此乃
世俗谛和胜义谛忏悔之法。依此,前世无量罪障也可得以清净。”
这种修法不仅仅适用于今天,即使在平时,如果能以此修法为家人、为他人所造恶业进
行忏悔,也不但很有必要,而且非常方便。
壬午年正月十四日
2002年2月26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8
作者:索达吉堪布
勿 贪
利衰、苦乐、称讥、毁誉,这八种世俗法,世间的人特别贪执。然而,却是修行人之大
障。了达一切如芭蕉般无实,不生贪恋,方为修行人之本分。《入菩萨行论》中云:“
故于诸空法,何有得与失?谁人恭敬我?谁复轻蔑我?苦乐由何生?何足忧与喜?若于
性中觅,孰为爱所爱?细究此世人,谁将辞此世?孰生孰当生?孰为亲与友?如我当受
持,一切如虚空。”要达到很高的境界,必须舍弃一切外物,现量证悟二无我,方能不
为八风所动。
一次,色顿山谷的信众迎请种敦巴去传法。他对弟子吉祥自在说:“你代我去吧,我正
在修舍弃世间之法,若去了会对修习舍弃世间不利。”然后就终日穿着一件缀满补丁的
陈旧衣服,将上衣脱下,两只袖子搭在双肩,有时独自消逝于柏树林中,有时倚在藤杖
上打杵休息,口中念着《亲友书》中的句子:“利无利苦乐,称无称毁讥,了俗世八法
,齐心离斯境。”有时又喃喃自语:“我是希求解脱者,莫为名闻利养缚。”等全部文
字,有时仅念出开头部分,有时仅念诵了一半,就已经安住。
他对弟子的唯一教言就是:“在短暂的人生当中不要希求世间法。”他的大弟子金厄瓦
遵照教言,栉风沐雨,苦苦修习。终于平息了世间八法,达到“雷霆不能骇其念,火焦
不能伤其虑”的境界。
壬午年正月十五日
2002年2月27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9
作者:索达吉堪布
内 观
“总之,通达心性光明不变之真如,并证悟诸法仅是假立实则空性后,如果精进修道,
则将完全转依或彻底清净诸遍计执着心之不净迷现,从而趋至本地,圆满现有身语意无
尽庄严轮清净刹土。”此乃一切教法之精华。三世诸佛之本体,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心
性休息大疏》中,将八万四千法门归纳为一句话,留与后世有缘者,实为我等之幸事。
世间之如意宝也不能相提并论。
若能心往内观,时刻安住此境界,则能现前心性之本来光明。否则,因由二取执着,从
而颠倒迷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将柴米油盐、恩恩怨怨、荣辱得失、是
非成败的包袱背在肩上,通往轮回的通衢大道便会为之洞开。
唐朝怪僧拾得禅师曾说:“一向迷本心,终朝役名利。名利得到身,形容已憔悴。况复
不遂者,虚用平生志。”见世间之人不明此理,为一些蝇头小利,苦苦钻营,禅师又复
道:“悠悠尘里人,常乐尘中趣,我见尘中人,心多生悯顾。何哉悯此流,念彼尘中苦
。”可见禅师悲心之切。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心,禅师只能徒唤奈何了!
但愿禅师的这番苦心不会被时光的风刮到九霄云外去了!
壬午年正月十六日
2002年2月28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10
作者:索达吉堪布
生 死
生命,在音乐家的乐章里,是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笛声;在文学家的笔下,是荒漠中
的一缕甘甜清泉;在社会学家的眼里,是奔驰着的欲望列车;……生命,是那么地充满
了诗情画意,却又那么地深不可测。随着地球的转动,人类创造了绚烂多姿的物质文明
。然而,关于生命的问题,却如同古埃及文明留下的千古之迷一样,一直成为西方人难
以逾越的天堑。
直到温慈将藏传佛教揭示生死之迷的典籍《西藏度亡经》翻译成文,昭然示众,才填补
了西方关于人类灵魂奥秘之空白。该书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极大关注,被翻译成了多种文
字。从而使藏传佛教在西方名声大振。也使人们在茶余饭后,开始考虑生存和死亡的问
题。但这并不象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中的王子,每天思索生存和死亡,却以悲剧
而告终。现代的人们将如何面临死亡作为课题,各种临终关怀机构应运而生。
那木达司于73年创办了临终关怀机构,为癌症、爱滋病晚期患者提供服务。他们视病人
如亲人,了解他们的痛苦,帮助他们在绝望中求得希望。他亲自到旧金山为即将死去的
布鲁斯传授他从《西藏度亡经》中获得的教言:“不要逃避痛苦,坦诚你的过错,学会
宁静和安详,慢慢地认知心的本来光明。……”在那木达司的引导下,布鲁斯因痛苦而
曲扭的脸逐渐缓和下来,在安详中缓缓而去。
令西方人大跌眼镜的是,几乎每一个老一点的西藏人,都是临终关怀方面的专家。他们
从小就被训练如何面对死亡,很多修行人依照前辈大德的言教实修,早已将死亡作为脱
离肉身、跃往解脱的一种契机。其他人也是将死亡作为生命的一种转化过程。与西方人
临终之时,手足无措,只能求助于医生的境况相比,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感谢莲花生大师给西藏人在精神上留下的这笔生死秘诀的宝贵财富!
壬午年正月十七日
2002年3月1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相关主题
我的堪布索达吉 西藏密宗考察访谈记实 吴玉天 著 甘肃民族出版搜狐访谈:索达吉堪布谈佛教的伦理观
每日教言索达吉堪布上师如何
新浪佛学微访谈:如何减少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喇嘛索达吉: 上师比佛要大, 佛不如上師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p******1
发帖数: 177
11
作者:索达吉堪布
恐 怖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我们享受着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巨大物质财富。但另一方面,现
代社会带来的一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东西,却因腐烂发酵而未作清理,正散发着令
人作呕的气息,搅乱了我们的往日的宁静。使原有的传统几乎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已经成为了一个童话,人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遭到恐怖的袭击
。白天怕小偷,夜晚惧强盗。走在街上,胆战心惊;坐在家里,提心吊胆。虽然家家户
户的阳台上,都安装起鸟笼一样的防护拦,却并不能抑制人们的恐怖心态。
9·11事件后,世界各国都在尽力采取各种方式,以期对恐怖活动予以致命的打击,结
果却收效甚微。
美国第一畅销书《恐怖档案》中透露,为了维护和平,挽救无辜生命,美国政府悬赏
500万美圆寻找本·拉登的下落。并保证为提供线索者的保密身份,并为其家人转移居
住地提供方便等等。尽管待遇优厚,但至今却毫无下文。
《入菩萨行论》中云:“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瞋心,则同灭众敌。”如果
没有调服自己的内心,而想将世间的怨敌一一消灭,完全是痴心妄想!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曾转世为一婆罗门。一次,他与蛇、鸽子、乌鸦、野兽在一起,野
兽说:“恐怖是最大的痛苦。”乌鸦说:“饥饿是最大的痛苦。”蛇说:“瞋恨是最大
的痛苦。”鸽子说:“贪心是最大的痛苦。”婆罗门为了断除它们的四大痛苦,而对它
们说:“痛苦的根源是无明,要远离痛苦,必须持守五戒。”蛇、鸽子、乌鸦、野兽依
此法行持,而转世得人生,并经修持,终获果位。
其实,历代很多修行人生活的山涧、岩洞,都是远离恐怖的殊胜地。元代的石屋清珙禅
师在岩畔的三间石屋里苦修,方圆几十里,荒无人烟,柴门也是虚设的,从不关闭。因
为除了自己没有其他人出入。故写下了“黄叶任从流水去,白云曾便入山来,寥寥岩畔
三间屋,两片柴门竟日开。”可见其悠闲自在之心情。真是羡煞我也!
壬午年正月十八日
2002年3月2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12
作者:索达吉堪布
不 知
讨厌的背又开始痛了。
任你春气乍寒乍暖,春云或卷或舒,病痛总是不讲情面的。使人无心窗外的美好春色。
人在生病之时最容易意念死亡。
也许今天就会死去吧!不知《世尊传》是否能翻译完?也不知《心性休息大疏》能否善
始善终?因为没有时时忆念死亡,空耗无数光阴。如今老之将至,难免有日薄西山之感
。在所剩不多的时日里,更应精勤住持正念,不为外尘所转。
且记一首南宋宏智正觉之语以自勉:
“法喜为食,慈悲为舍,
信佛是归,视身如借。
住正念以唯勤,趣外尘而无暇。”
将法喜作为食物,将慈悲作为房舍,将信佛作为归宿,将身体视为借物,精勤地住持正
念,无有闲暇趋逐尘世。勿涉足名利,勿贪恋外境,时刻视生命如风中之烛。
能否做到?
难也!
壬午年正月二十日
2002年3月3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13
作者:索达吉堪布
打 我
历史上的有些大成就者,在摄受弟子时除了温和的教言,也会采取特殊的方法令弟子顿
时开悟。
那诺巴依止帝诺巴时经历了十二次大苦行、十二次小苦行。最后,有一天,帝诺巴左手
抓住那诺巴的喉窍,右手脱掉鞋子,拿起鞋猛击他的额头,那诺巴骤然昏迷。苏醒之时
,相续中生起了与上师一样的功德,证悟了上师的智慧与自己的心无二无别。
宋朝的了义禅师17岁时拜见高峰禅师,高峰禅师赐予他“万法归一”的参禅窍决。此时
,了义禅师见松树上落下雪花,便若有所悟地写出一首偈子呈师,师傅不由分说,提起
木棒就将其打入深渊。遍体鳞伤的了义于痛苦中反观心的本性,终于得以远离一切方向
与戏论,并写下:“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阳一出便无踪,自此不疑诸佛性,更失南北与
东西”的佳句。
黄檗禅师在摄受弟子临济时,一共打了61棒,造就了旷古绝后的一代宗师,而使丛林里
有“临济将军,曹洞农夫”之说。可见其秉承上师传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禅风。
什么时候上师也能给我当头一棒啊!
壬午年正月二十一日
2002年3月4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14
作者:索达吉堪布
教 言
好美的清晨!
窗外是满天朝霞,粲然如焚。房屋、树木、草地、道路……都染上了几分红意。使我也
乐融融地陶醉其间,而不知身之所在。贡确森确!(供养三宝!)
随手翻开书本,恰好翻到藏地大成就者、伏藏大师——智悲光尊者给弟子班玛桑顿的一
段话:“一个人踏入佛门真正想修行时,常常会有魔障出现。此时应该远离恶友,不随
波逐流,小心翼翼地观察;不论与谁接触,都应坚持独立自主的风范;因为即使说真语
,也会增长贪瞋心,所以应当视世人形同陌路,坚持禁语;对因果善加取舍,发菩提心
;无论在深山还是城市,都应观自己的内心;不论快乐还是痛苦,都应断除分别念,观
心的本性;时常处于如梦如幻的境界;观察自心不生不灭的本性,后得之时善根回向菩
提。这就是我最深的教言。”
寂光大师也说:“独自一人修佛果,道友二人修善缘,三四以上贪瞋因,故吾独自而安
住。”
寂静山林是往昔诸佛菩萨获得寂灭之处。那里无有愦闹、散乱,出离心、菩提心、信心
等一切增上生、决定胜之功德皆可无勤而生起,一切行为自然而然会全部转为善法。
何必迟疑,快到寂静山林去独自修心吧!
壬午年正月二十二日
2002年3月5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15
作者:索达吉堪布
善 梦
一觉醒来,时钟刚打过6点。
昨晚做了一个好梦。虽然明知梦境本为幻化,但作为一个凡夫,心里仍然很高兴。一直
犹豫着是否把梦境写下来,最终写下来的念头还是占了上风。
这是我离开成都后,第三次梦见麦彭仁波切。
第一次是在医院,在梦中,我得到了《辩法法性论注疏》的传讲。第二次也是在医院,
我获得了《辩中边论》、《智者入门》的传承。醒来之后,生起了大慢心,不可抑制地
想将自己所得到的传承,及时地为别人传讲、翻译。
昨晚,麦彭仁波切连续以三个人的形象出现。在见其中最后一位时,心里很清楚地感觉
到是麦彭仁波切的幻化。他的形象象一位40多岁的康巴在家人,头发黝黑发亮,眼睛炯
炯发光,眉毛浓黑,脸膛黑里透红,牙齿洁白如雪,身穿蓝色藏袍,很高兴地躺在我床
上的左边……,令我生起强烈的恭敬心,感觉他是诸佛菩萨的智慧身。他看起来平易近
人,我也就平时的一些问题向他请教……。醒来之后,仍感觉到他的余温,不敢去坐刚
才他坐过的地方。
有人认为把梦讲出来不好,前大德智悲光尊者说:“好梦说出以后,就再也不会显现了
。”法王上师也说:“老虎可以跳得很远,青蛙是不能效仿的。”可见把梦说出来不太
好。不过,不管怎么现在已经说出去了。
但一直困绕着我,使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尽管我多年来一直诚心祈祷,不知无垢光尊
者为何始终没有在我的梦中显现?
以上所提及的,只是我偶尔作的好梦,如果将所有的恶梦都记录下来的话,那就成了又
臭又长的裹脚了。
壬午年正月二十三日凌晨
2002年3月6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16
作者:索达吉堪布
闭 口
作为修行人平时应常观己过,时刻保持沉默。嘴应用于念诵、赞颂功德等有意义的事,
否则会对来世造成很大危害。
莲花生大师离开藏地时教育弟子:经常胡言乱语者容易被别人了知其心,其嬉戏之语有
时被理解为真实,其真实语有时又会被误认为玩笑,容易之事也因此而难以成办,诸弟
子应闭口寡言为妙。藏地大德常用此语教育弟子,使其免造口业。
伟大的修行者勒索巴格西说:“现在的人喜欢追求大法。整天求此法、求那法,但将所
求之法真正进行实修者却十分罕见。那些人从不想所求之法是否修成。许多人自诩为三
宝弟子,口里常说:‘我是三宝弟子。’背地里却经常诽谤上师、僧众等。所以我时常
在想,我们的口实在是深堕地狱的因。世上如果有人肯听我的话,就应当将嘴锁上,把
钥匙交与他人,直到迫不得已必须吃饭的时候才打开,平时都一直紧锁着。如果能这样
,那该多好啊!”
宋朝的石门慧开禅师也自称为“默翁”,他在诗里写道:“饱谙世事慵开口,会尽人间
只点头。莫道老来无伎俩,更嫌何处不风流。”从该诗的字里行间中,也不经意地流露
出禅师早已谙熟世事,进入真正风流、自在、逍遥之境界,既不在乎他人的赞毁,也懒
于谈论他人是非短长的博大胸怀。
世间也有“沉默是金”、“满罐水,摇不响;半罐水,响叮当”的说法。由此可见,闭
口是多么的重要啊!
壬午年正月二十四日
2002年3月7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17
作者:索达吉堪布
女 人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全世界的妇女都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一年一度的节日。电
视里、大街上到处都是欢乐的人群。也有一些地方的妇女,选择在今天为她们在平时受
到的不公正待遇而举行游行示威活动。
忽然想起一位女居士问我的问题,为什么在佛经里老是把女人说得很低贱?比如《念住
经》云:“女人祸害根,毁坏现后世,若欲利己者,当舍一切女。”《月灯经》云:“
此道无法证菩提,是故切莫依女子,犹如极瞋之毒蛇,一切智者舍弃彼。”奉劝别人行
持善法、培植善根时也说“顶礼怙主无量光,闻佛阿弥陀名号,乃至未获菩提间,不转
女身转贵族。”很多佛经里几乎对所有刹土的描写都少不了一句“更无女人及女人名”
或“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化男子,
来我刹土。”无垢光尊者也一再奉劝后人:“远离衰损根源之女人。”仿佛女人成了万
恶之源,衰损之根。这种说法是否有点不公平?
其实,这都是因为她对佛经了解不够而产生的误会,经书中的某些教言,只不过是针对
女人嫉妒心强等特征而宣说的。有关远离女人的教言,是针对不能消除贪心的男人而言
。同样,不能消除贪心的女人,也要远离衰损根源之男人。《中观宝鬘论》在罗列女身
之不净后说道:“如于自或他,粪秽起厌恶,自他不净身,云何不厌恶?如女身不净,
汝自身亦然。”可见男身与女身是具有同等过患的。
如果一个女人具足信心、慈悲心和智慧,她将远远胜过不知取舍因果的男人。在藏传佛
教史上,曾涌现过无数的伟大女修行人,如:玛吉拉准空行母、益西措加空行母等等,
她们为后世众生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世间的男子们,又有谁能同她们比肩呢?
《木兰辞》里也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兔
子跑起来时,不能辨别它的雄雌。一个女人真正地发菩提心,精进修行时,她与男修行
人所获得的功德是同样的。
壬午年正月二十五日
2002年3月8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18
作者:索达吉堪布
看 破
这所位于沿海城市近郊的佛学院环境幽雅,气候宜人。这里远离都市之喧嚣,小溪潺潺
,流过草地和碎石;林木繁茂,长满翠绿的山坡。攀缘植物与灌木丛中,各种不知名的
花朵竞相开放、香气袭人。鸟儿在林间婉转地鸣叫着,刹时穿过树梢,飞入云霄。令人
想起藏传佛教那些伟大的大成就者们修行的圣地。若看破世间、闭关修行之人在此搭建
茅棚,实乃惬意之事。
记得阿底峡尊者在印藏弘法事业圆满,即将示现圆寂之时。弟子中一位叫恰彻却的瑜珈
师启禀尊者:“上师圆寂后,我将好好修法。”上师并不满意,回答说:“希望你能放
下杂事。”弟子又说:“那讲经说法呢?”上师态度也如前。弟子再问:“边修边讲如
何?”上师仍如前面一样回答。“那么,弟子应当如何行事?”尊者回答说:“应当舍
弃今世一切琐事。”
恰彻却将上师教言牢牢记在心间,抛弃尘世间的一切,去往热振的寂静山林。那里山峰
逶迤,气势雄伟,山顶上是一片积雪,无数条以融雪积成的瀑布从岩石的缝隙中奔腾而
下,滋润了山间的树木和草地,养育了林间和睦相处的飞禽走兽。
清晨,太阳越过山顶,将它温暖的光辉投射下来,照耀着修行者和他的动物伙伴们;夜
晚,微风吹拂,万籁俱寂,修行者和他的动物伙伴们都悄无声息地笼罩在夜色之中。他
饮着甘甜清冽的山泉,吃着鲜美如饴的山果。从不与任何人交往,更不去挂念世间的繁
杂事务。穷其一生都是这样锲而不舍地精进修持,终于获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壬午年正月初八
2002年2月20日
于闽南佛学院后山静处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19
作者: 索达吉堪布
政 教
作为实修的人本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解脱修。”
但偶尔看看新闻,并因此而对众生的苦难生起悲心,对未来的梦想生起厌离心,也会成
为修行助缘的。
翻开报纸,看到国家主席江泽民与美国总统布什的一段对话:“中国有很多公民信教。
我不信宗教,但对宗教很感兴趣。我看过《圣经》、《古兰经》、《金刚经》……”看
到这里,顿生许多感慨:
《金刚经》云:“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
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颂,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
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此可见,上至一国之主,下至庶民百姓,不论何人,读颂《金刚
经》皆可种下善根,获得不可思议功德。
在藏汉的历史上,佛法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无数的史册中,
都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君主与高僧大德结下不解之缘的美传。
且不论赤松德赞与莲花生大师、静命堪布的深厚情谊。仅就元帝忽必烈封八思巴为“皇
天之下,大地之上,西天佛子,化身佛陀,创制文字,辅治国政,五明班智达八思巴帝
师”之称,也足见佛法于当时朝廷及民众之重要,实非凡夫所能度测。
一代雄主苻坚为了得到道安法师,不惜发动襄阳之战,再次证明了佛法价值的弥足珍贵

唐朝的武则天对佛法更是恭敬有加,曾写下著名的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
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该颂流传至今,并成为众多修行人颂
经之前必不可少的发愿文。
至于达摩与梁武帝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引起过众多世间人的误解,人们都视梁武帝为不
懂佛法真谛的笨蛋。其实在我看来,梁武帝的佛学造诣不能说不高,只是众生的根基及
因缘不允许他只接受“不立文字”的禅宗而已。于世俗谛广积福德资粮,仍不失为一种
令民众积累善根之方便法门,梁武帝能有此超胜于其他君主的远见,不能不令我赞叹。
君主若能作到不是以统治民众为目的,而是为了民众今生来世的安乐,从心里对佛教生
起恭敬心,实乃众生之幸事!
壬午年正月初九
2002年2月21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20
作者:索达吉堪布
业 感
今天,我去拜访了一位据说有现代华佗之称的中医。在经过一番故弄玄虚的检查折腾之
后,“华佗”给我开了药。并苦口婆心地再三叮嘱,除了他的药,其他的药一律不能服
用。继而又以不可一世的神情,对西医的治疗方式和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抨击。
听着他滔滔不绝的演说,顿生许多感慨:对于同一病症,中西医常会有不同的说法,《
金匮要略》言:“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也能害万物,如水能
浮舟,也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由此可见,中
医所认为的疾病之因,多由经络受邪及九窍壅塞所致。而西医则认为是人体细胞免疫力
下降所致。虽然二者说法不一,但我们却应该承认其皆有道理,不能随意肯定一方而贬
斥另一方。
这就如同佛教与科学的世界观有着天壤之别一样,很多人对这一点始终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以其缺智乏慧的分别念,想当然地推导出一个自以为是的结论:因为佛教理论所说
的须弥山、四大部洲与科学相违,所以佛教是有悖于真理的。
其实这与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不相同的道理一样,稍微懂一点佛教理论的人都知道,这其
中的奥妙与不同人的业力有关,比如同样是榴莲,有的人视之为美味,有的人则认为它
其臭无比;同样一个女人,有人认为貌若天仙,有人却认为无异于无盐再世。
作为凡夫,对不清楚的问题应该详细观察之后再下结论,不要因妄加诽谤而造下口业,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百业经》中因造口业,而感于地狱中以舌耕田之苦的公案,我想
凡是看过的人,都不会不引起一番思索吧!
壬午年正月初十
2002年2月22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相关主题
你是谁?——索达吉堪布揭示开悟因缘上师日记-明天
几人欢喜几人愁——索达吉堪布教你识别真假道相<<悲惨世界>>索达吉堪布 著 00
求法的因缘靠弟子自己努力争取<<悲惨世界>>索达吉堪布 著 童年的梦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p******1
发帖数: 177
21
作者:索达吉堪布
明 天
喇嘛钦!
如果没有尽快修行,何时才会有修行的机会啊!
明天是否还在世上也很难说,翻开《因缘品》,里面讲道:“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
。尔死主大军,启是汝亲戚。”
元朝的石屋清珙禅师长年以岩石为居,清心寡欲,与世无交,其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山居
诗,却篇篇沁出山野的清香。“岩房终日寂寥寥,世念可曾有一毫?虽着衣裳吃粥饭,
恰似死了未曾烧。”表明禅师虽已超越生死之境界,却劝导世人要放弃世念,而以舍身
赴死之心虔诚求道。
生命如风中之油灯,随时面临熄灭的危险。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一棵长满可能性
的树。”谁也难以断定,下一步可能面临什么。
明天能否醒来,谁也难以断定。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言:“寿命害多即无常,犹如
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中,能得觉醒极稀奇。”麦彭仁波切的弟子单秋大师在班马
的多科森林中闭关时,每天晚上不论何时,只要一醒来,就开始修法、磕头或作转绕。
他说:“难道你知道你明天还在吗?难道你还要睡吗?”
世间有智慧的人,对寿命无常也有很深的认识。康纳勒普说:“今天的事要今天做完,
太阳绝不会为你而再升。”清朝的文嘉有在《明日歌》中也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
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我与和我一样的假修行人,常常将事情推至明天,在散乱中抛掷了大好时光。看到前辈
们的言教,我必须督促自己:放下一切琐事,去修吧!
壬午年正月十一日
2002年2月23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22
作者:索达吉堪布
智 悲
真的修行人不是口头上说一些漂亮的话,最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有真正的遁世修道之心

大梅禅师在马祖处见性开悟后,到浙江四明山隐居。多年以后,师兄盐官齐安得知下落
,欣然派人迎请。禅师就写了两首偈子以示推辞,“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过之犹不顾,郢人哪得苦追寻。”以无用之枯木自喻,以婉言谢绝。又写道“一
池荷叶衣无尽,树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去处,又移茅舍入深居。”表明其出世意
念已坚,任你春花秋月,再不为之开花绽叶,洗尽尘世之七情六欲,甘以荷叶为衣,松
花为食,超三界,离五蕴,世事对之无可奈何的气魄,真乃大修行人之所为。实在令我
深感惭愧。
色达霍西的秋甲WXOK堪布也是这样,他曾追随上师的足迹到石渠求道。一生中舍弃一切
名闻利养,象前辈噶当派大德一样,十多年来一直住在霍西一间简陋的板皮房里,生活
异常艰苦,却无牵无挂,逍遥自在地坚持修行,直至圆寂。他曾说过一段话:“真的修
行人因为有智慧而不贪执一切,对众生无勤而生悲心。如果智慧悲心具足,则显密精要
全部统揽;如果不具足,即使在嘴上夸夸其谈地谈论利众、闭关等等美妙的言辞,过几
天还是会为一己私利而殚精竭虑地奔波。全知无垢光尊者说过:‘修行人应象衣服穿反
了一样有很大转变。’”所以,说得再多,如果没有智慧和悲心,也是枉然。切记!
壬午年正月十二日清晨
2002年2月24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23
精 进
杯里的茉莉花茶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阳光越过高大乔木的枝叶,暖暖地洒了下来。
坐在阳台上,手捧《心性休息大疏》,却难以入神。
旁边是厦门中学,今天开学了。穿着整齐校服的学生涌进美丽的校园,打破了往日的宁
静。也使我这颗易为外境所转的心开始活跃起来。
这是一所现代化设施齐全的中学,有崭新整齐的教学楼,广阔平坦的操场,五彩缤纷的
花园,和蔼亲切的师长。集合做操时是那么的统一和谐;自由娱乐时又是那么地天真活
泼。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在宗塔中学度过的美好时光。
作者:索达吉堪布
那时虽然没有如此优越的条件,衣服也是破旧不堪,但心情却是一样地快乐。然而,事
过境迁,当时同寝室的7位好友中,华泽、泽比、单比3位都相继离开人世。虽然我时常
在梦中又回到年轻时代,与他们共享青春的恩赐。但一觉醒来后,我不得不清醒地认识
到,往日的良辰美景早已烟消云散。如今也不知他们转生于何道,但不论如何,我都真
诚地希望他们能获得安乐,“嗡嘛呢巴美吽舍!”
如今我也是上40的人了,即使能活到60岁,也只有20个冬夏。“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
稀。”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过:“时间无声的脚步,不会因为你有很多的事要处理
而稍停片刻。”时间给勤奋的人留下智慧和力量;给懒惰的人只会留下懊悔和空虚。
今日不精进,更待何时?
壬午年正月十三日
2002年2月25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24
忏 悔
今天是元宵节,也正值藏历的神变月期间。很多藏地的修行人都在此月修习善法,如持
八关斋戒、转绕、顶礼、放生等等。汉地的人则在今天放鞭炮、点灯笼、舞狮子等,十
分热闹开心。
但是,愚痴的人们为了使亲朋好友的团聚更加“多姿多彩”,常常不惜以众生的生命作
为代价。无数生灵在今天惨遭涂炭,被无情地判处死刑。它们惨遭被刀割、油煎、烹煮
等等残酷刑法,使欢庆的背后演出了一幕幕人间炼狱的血腥场景。
“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让我们为那些惨遭不幸的众生,也为那些造作
恶业的众生忏悔吧!
乔美仁波切的《善法集》中有一简单方便的窍决:“将金刚萨埵观想于头顶,自金刚萨
埵发出无量金刚萨埵,位于死去的或活着的众生头顶。尽力念诵百字明后,自金刚萨埵
身体降下甘露,自他一切有情罪障得以清净,再念108遍百字明后,金刚萨埵化光融入
自他一切众生。于忏悔对境、忏悔者无缘之境界中修习空性,于空性中片刻入定。此乃
世俗谛和胜义谛忏悔之法。依此,前世无量罪障也可得以清净。”
这种修法不仅仅适用于今天,即使在平时,如果能以此修法为家人、为他人所造恶业进
行忏悔,也不但很有必要,而且非常方便。
壬午年正月十四日
2002年2月26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25
作者:索达吉堪布
勿 贪
利衰、苦乐、称讥、毁誉,这八种世俗法,世间的人特别贪执。然而,却是修行人之大
障。了达一切如芭蕉般无实,不生贪恋,方为修行人之本分。《入菩萨行论》中云:“
故于诸空法,何有得与失?谁人恭敬我?谁复轻蔑我?苦乐由何生?何足忧与喜?若于
性中觅,孰为爱所爱?细究此世人,谁将辞此世?孰生孰当生?孰为亲与友?如我当受
持,一切如虚空。”要达到很高的境界,必须舍弃一切外物,现量证悟二无我,方能不
为八风所动。
一次,色顿山谷的信众迎请种敦巴去传法。他对弟子吉祥自在说:“你代我去吧,我正
在修舍弃世间之法,若去了会对修习舍弃世间不利。”然后就终日穿着一件缀满补丁的
陈旧衣服,将上衣脱下,两只袖子搭在双肩,有时独自消逝于柏树林中,有时倚在藤杖
上打杵休息,口中念着《亲友书》中的句子:“利无利苦乐,称无称毁讥,了俗世八法
,齐心离斯境。”有时又喃喃自语:“我是希求解脱者,莫为名闻利养缚。”等全部文
字,有时仅念出开头部分,有时仅念诵了一半,就已经安住。
他对弟子的唯一教言就是:“在短暂的人生当中不要希求世间法。”他的大弟子金厄瓦
遵照教言,栉风沐雨,苦苦修习。终于平息了世间八法,达到“雷霆不能骇其念,火焦
不能伤其虑”的境界。
壬午年正月十五日
2002年2月27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26
作者:索达吉堪布
内 观
“总之,通达心性光明不变之真如,并证悟诸法仅是假立实则空性后,如果精进修道,
则将完全转依或彻底清净诸遍计执着心之不净迷现,从而趋至本地,圆满现有身语意无
尽庄严轮清净刹土。”此乃一切教法之精华。三世诸佛之本体,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心
性休息大疏》中,将八万四千法门归纳为一句话,留与后世有缘者,实为我等之幸事。
世间之如意宝也不能相提并论。
若能心往内观,时刻安住此境界,则能现前心性之本来光明。否则,因由二取执着,从
而颠倒迷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将柴米油盐、恩恩怨怨、荣辱得失、是
非成败的包袱背在肩上,通往轮回的通衢大道便会为之洞开。
唐朝怪僧拾得禅师曾说:“一向迷本心,终朝役名利。名利得到身,形容已憔悴。况复
不遂者,虚用平生志。”见世间之人不明此理,为一些蝇头小利,苦苦钻营,禅师又复
道:“悠悠尘里人,常乐尘中趣,我见尘中人,心多生悯顾。何哉悯此流,念彼尘中苦
。”可见禅师悲心之切。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心,禅师只能徒唤奈何了!
但愿禅师的这番苦心不会被时光的风刮到九霄云外去了!
壬午年正月十六日
2002年2月28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27
作者:索达吉堪布
生 死
生命,在音乐家的乐章里,是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笛声;在文学家的笔下,是荒漠中
的一缕甘甜清泉;在社会学家的眼里,是奔驰着的欲望列车;……生命,是那么地充满
了诗情画意,却又那么地深不可测。随着地球的转动,人类创造了绚烂多姿的物质文明
。然而,关于生命的问题,却如同古埃及文明留下的千古之迷一样,一直成为西方人难
以逾越的天堑。
直到温慈将藏传佛教揭示生死之迷的典籍《西藏度亡经》翻译成文,昭然示众,才填补
了西方关于人类灵魂奥秘之空白。该书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极大关注,被翻译成了多种文
字。从而使藏传佛教在西方名声大振。也使人们在茶余饭后,开始考虑生存和死亡的问
题。但这并不象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中的王子,每天思索生存和死亡,却以悲剧
而告终。现代的人们将如何面临死亡作为课题,各种临终关怀机构应运而生。
那木达司于73年创办了临终关怀机构,为癌症、爱滋病晚期患者提供服务。他们视病人
如亲人,了解他们的痛苦,帮助他们在绝望中求得希望。他亲自到旧金山为即将死去的
布鲁斯传授他从《西藏度亡经》中获得的教言:“不要逃避痛苦,坦诚你的过错,学会
宁静和安详,慢慢地认知心的本来光明。……”在那木达司的引导下,布鲁斯因痛苦而
曲扭的脸逐渐缓和下来,在安详中缓缓而去。
令西方人大跌眼镜的是,几乎每一个老一点的西藏人,都是临终关怀方面的专家。他们
从小就被训练如何面对死亡,很多修行人依照前辈大德的言教实修,早已将死亡作为脱
离肉身、跃往解脱的一种契机。其他人也是将死亡作为生命的一种转化过程。与西方人
临终之时,手足无措,只能求助于医生的境况相比,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感谢莲花生大师给西藏人在精神上留下的这笔生死秘诀的宝贵财富!
壬午年正月十七日
2002年3月1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28
作者:索达吉堪布
恐 怖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我们享受着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巨大物质财富。但另一方面,现
代社会带来的一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东西,却因腐烂发酵而未作清理,正散发着令
人作呕的气息,搅乱了我们的往日的宁静。使原有的传统几乎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已经成为了一个童话,人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遭到恐怖的袭击
。白天怕小偷,夜晚惧强盗。走在街上,胆战心惊;坐在家里,提心吊胆。虽然家家户
户的阳台上,都安装起鸟笼一样的防护拦,却并不能抑制人们的恐怖心态。
9·11事件后,世界各国都在尽力采取各种方式,以期对恐怖活动予以致命的打击,结
果却收效甚微。
美国第一畅销书《恐怖档案》中透露,为了维护和平,挽救无辜生命,美国政府悬赏
500万美圆寻找本·拉登的下落。并保证为提供线索者的保密身份,并为其家人转移居
住地提供方便等等。尽管待遇优厚,但至今却毫无下文。
《入菩萨行论》中云:“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瞋心,则同灭众敌。”如果
没有调服自己的内心,而想将世间的怨敌一一消灭,完全是痴心妄想!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曾转世为一婆罗门。一次,他与蛇、鸽子、乌鸦、野兽在一起,野
兽说:“恐怖是最大的痛苦。”乌鸦说:“饥饿是最大的痛苦。”蛇说:“瞋恨是最大
的痛苦。”鸽子说:“贪心是最大的痛苦。”婆罗门为了断除它们的四大痛苦,而对它
们说:“痛苦的根源是无明,要远离痛苦,必须持守五戒。”蛇、鸽子、乌鸦、野兽依
此法行持,而转世得人生,并经修持,终获果位。
其实,历代很多修行人生活的山涧、岩洞,都是远离恐怖的殊胜地。元代的石屋清珙禅
师在岩畔的三间石屋里苦修,方圆几十里,荒无人烟,柴门也是虚设的,从不关闭。因
为除了自己没有其他人出入。故写下了“黄叶任从流水去,白云曾便入山来,寥寥岩畔
三间屋,两片柴门竟日开。”可见其悠闲自在之心情。真是羡煞我也!
壬午年正月十八日
2002年3月2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29
作者:索达吉堪布
不 知
讨厌的背又开始痛了。
任你春气乍寒乍暖,春云或卷或舒,病痛总是不讲情面的。使人无心窗外的美好春色。
人在生病之时最容易意念死亡。
也许今天就会死去吧!不知《世尊传》是否能翻译完?也不知《心性休息大疏》能否善
始善终?因为没有时时忆念死亡,空耗无数光阴。如今老之将至,难免有日薄西山之感
。在所剩不多的时日里,更应精勤住持正念,不为外尘所转。
且记一首南宋宏智正觉之语以自勉:
“法喜为食,慈悲为舍,
信佛是归,视身如借。
住正念以唯勤,趣外尘而无暇。”
将法喜作为食物,将慈悲作为房舍,将信佛作为归宿,将身体视为借物,精勤地住持正
念,无有闲暇趋逐尘世。勿涉足名利,勿贪恋外境,时刻视生命如风中之烛。
能否做到?
难也!
壬午年正月二十日
2002年3月3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30
作者:索达吉堪布
打 我
历史上的有些大成就者,在摄受弟子时除了温和的教言,也会采取特殊的方法令弟子顿
时开悟。
那诺巴依止帝诺巴时经历了十二次大苦行、十二次小苦行。最后,有一天,帝诺巴左手
抓住那诺巴的喉窍,右手脱掉鞋子,拿起鞋猛击他的额头,那诺巴骤然昏迷。苏醒之时
,相续中生起了与上师一样的功德,证悟了上师的智慧与自己的心无二无别。
宋朝的了义禅师17岁时拜见高峰禅师,高峰禅师赐予他“万法归一”的参禅窍决。此时
,了义禅师见松树上落下雪花,便若有所悟地写出一首偈子呈师,师傅不由分说,提起
木棒就将其打入深渊。遍体鳞伤的了义于痛苦中反观心的本性,终于得以远离一切方向
与戏论,并写下:“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阳一出便无踪,自此不疑诸佛性,更失南北与
东西”的佳句。
黄檗禅师在摄受弟子临济时,一共打了61棒,造就了旷古绝后的一代宗师,而使丛林里
有“临济将军,曹洞农夫”之说。可见其秉承上师传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禅风。
什么时候上师也能给我当头一棒啊!
壬午年正月二十一日
2002年3月4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相关主题
<<悲惨世界>>索达吉堪布 著索达吉堪布谈佛教的伦理观--搜狐特邀喇荣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做客微访谈
<<悲惨世界>>索达吉堪布 著 "臭臭"的故事索达吉堪布在清华科技园香港理工大之问答
大乘佛教的现代意义——索达吉堪布浙江大学演讲每日教言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p******1
发帖数: 177
31
作者:索达吉堪布
教 言
好美的清晨!
窗外是满天朝霞,粲然如焚。房屋、树木、草地、道路……都染上了几分红意。使我也
乐融融地陶醉其间,而不知身之所在。贡确森确!(供养三宝!)
随手翻开书本,恰好翻到藏地大成就者、伏藏大师——智悲光尊者给弟子班玛桑顿的一
段话:“一个人踏入佛门真正想修行时,常常会有魔障出现。此时应该远离恶友,不随
波逐流,小心翼翼地观察;不论与谁接触,都应坚持独立自主的风范;因为即使说真语
,也会增长贪瞋心,所以应当视世人形同陌路,坚持禁语;对因果善加取舍,发菩提心
;无论在深山还是城市,都应观自己的内心;不论快乐还是痛苦,都应断除分别念,观
心的本性;时常处于如梦如幻的境界;观察自心不生不灭的本性,后得之时善根回向菩
提。这就是我最深的教言。”
寂光大师也说:“独自一人修佛果,道友二人修善缘,三四以上贪瞋因,故吾独自而安
住。”
寂静山林是往昔诸佛菩萨获得寂灭之处。那里无有愦闹、散乱,出离心、菩提心、信心
等一切增上生、决定胜之功德皆可无勤而生起,一切行为自然而然会全部转为善法。
何必迟疑,快到寂静山林去独自修心吧!
壬午年正月二十二日
2002年3月5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32
作者:索达吉堪布
善 梦
一觉醒来,时钟刚打过6点。
昨晚做了一个好梦。虽然明知梦境本为幻化,但作为一个凡夫,心里仍然很高兴。一直
犹豫着是否把梦境写下来,最终写下来的念头还是占了上风。
这是我离开成都后,第三次梦见麦彭仁波切。
第一次是在医院,在梦中,我得到了《辩法法性论注疏》的传讲。第二次也是在医院,
我获得了《辩中边论》、《智者入门》的传承。醒来之后,生起了大慢心,不可抑制地
想将自己所得到的传承,及时地为别人传讲、翻译。
昨晚,麦彭仁波切连续以三个人的形象出现。在见其中最后一位时,心里很清楚地感觉
到是麦彭仁波切的幻化。他的形象象一位40多岁的康巴在家人,头发黝黑发亮,眼睛炯
炯发光,眉毛浓黑,脸膛黑里透红,牙齿洁白如雪,身穿蓝色藏袍,很高兴地躺在我床
上的左边……,令我生起强烈的恭敬心,感觉他是诸佛菩萨的智慧身。他看起来平易近
人,我也就平时的一些问题向他请教……。醒来之后,仍感觉到他的余温,不敢去坐刚
才他坐过的地方。
有人认为把梦讲出来不好,前大德智悲光尊者说:“好梦说出以后,就再也不会显现了
。”法王上师也说:“老虎可以跳得很远,青蛙是不能效仿的。”可见把梦说出来不太
好。不过,不管怎么现在已经说出去了。
但一直困绕着我,使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尽管我多年来一直诚心祈祷,不知无垢光尊
者为何始终没有在我的梦中显现?
以上所提及的,只是我偶尔作的好梦,如果将所有的恶梦都记录下来的话,那就成了又
臭又长的裹脚了。
壬午年正月二十三日凌晨
2002年3月6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33
作者:索达吉堪布
闭 口
作为修行人平时应常观己过,时刻保持沉默。嘴应用于念诵、赞颂功德等有意义的事,
否则会对来世造成很大危害。
莲花生大师离开藏地时教育弟子:经常胡言乱语者容易被别人了知其心,其嬉戏之语有
时被理解为真实,其真实语有时又会被误认为玩笑,容易之事也因此而难以成办,诸弟
子应闭口寡言为妙。藏地大德常用此语教育弟子,使其免造口业。
伟大的修行者勒索巴格西说:“现在的人喜欢追求大法。整天求此法、求那法,但将所
求之法真正进行实修者却十分罕见。那些人从不想所求之法是否修成。许多人自诩为三
宝弟子,口里常说:‘我是三宝弟子。’背地里却经常诽谤上师、僧众等。所以我时常
在想,我们的口实在是深堕地狱的因。世上如果有人肯听我的话,就应当将嘴锁上,把
钥匙交与他人,直到迫不得已必须吃饭的时候才打开,平时都一直紧锁着。如果能这样
,那该多好啊!”
宋朝的石门慧开禅师也自称为“默翁”,他在诗里写道:“饱谙世事慵开口,会尽人间
只点头。莫道老来无伎俩,更嫌何处不风流。”从该诗的字里行间中,也不经意地流露
出禅师早已谙熟世事,进入真正风流、自在、逍遥之境界,既不在乎他人的赞毁,也懒
于谈论他人是非短长的博大胸怀。
世间也有“沉默是金”、“满罐水,摇不响;半罐水,响叮当”的说法。由此可见,闭
口是多么的重要啊!
壬午年正月二十四日
2002年3月7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34
作者:索达吉堪布
女 人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全世界的妇女都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一年一度的节日。电
视里、大街上到处都是欢乐的人群。也有一些地方的妇女,选择在今天为她们在平时受
到的不公正待遇而举行游行示威活动。
忽然想起一位女居士问我的问题,为什么在佛经里老是把女人说得很低贱?比如《念住
经》云:“女人祸害根,毁坏现后世,若欲利己者,当舍一切女。”《月灯经》云:“
此道无法证菩提,是故切莫依女子,犹如极瞋之毒蛇,一切智者舍弃彼。”奉劝别人行
持善法、培植善根时也说“顶礼怙主无量光,闻佛阿弥陀名号,乃至未获菩提间,不转
女身转贵族。”很多佛经里几乎对所有刹土的描写都少不了一句“更无女人及女人名”
或“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化男子,
来我刹土。”无垢光尊者也一再奉劝后人:“远离衰损根源之女人。”仿佛女人成了万
恶之源,衰损之根。这种说法是否有点不公平?
其实,这都是因为她对佛经了解不够而产生的误会,经书中的某些教言,只不过是针对
女人嫉妒心强等特征而宣说的。有关远离女人的教言,是针对不能消除贪心的男人而言
。同样,不能消除贪心的女人,也要远离衰损根源之男人。《中观宝鬘论》在罗列女身
之不净后说道:“如于自或他,粪秽起厌恶,自他不净身,云何不厌恶?如女身不净,
汝自身亦然。”可见男身与女身是具有同等过患的。
如果一个女人具足信心、慈悲心和智慧,她将远远胜过不知取舍因果的男人。在藏传佛
教史上,曾涌现过无数的伟大女修行人,如:玛吉拉准空行母、益西措加空行母等等,
她们为后世众生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世间的男子们,又有谁能同她们比肩呢?
《木兰辞》里也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兔
子跑起来时,不能辨别它的雄雌。一个女人真正地发菩提心,精进修行时,她与男修行
人所获得的功德是同样的。
壬午年正月二十五日
2002年3月8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d*********d
发帖数: 192
35
阿弥陀佛!
该书已经有英文版。
p******1
发帖数: 177
36
作者:索达吉堪布
断 根
米拉日巴大师曾送弟子寂光一首道歌:“弟子若欲诚修法,应自心坎生信心,切勿瞻顾
今生事。尔若欲随吾修行,应知亲友乃魔网,故应掀开此屏障;饮食财物乃魔卒,故应
舍弃恶故交;妙欲享受乃魔索,故应遣除此羁绊;知己佳友乃魔女,故应谨防此诱惑;
家乡故土乃魔狱,故应速离此囹圄。死时一切必放弃,不如此时舍最佳。若听吾教且修
持,汝儿即有胜法缘。”
噶当派大德大波仁波切(索南仁钦)修持境界极高,可连续十天一直处于禅定中不动摇
,他非常强调修持,说道:“现境有如恶人不恒常,幻身恰似借物速灭失,财物幻化欺
诳痛苦因,故乡如同魔狱束缚源,何人贪执此等漂轮回,当断轮回命脉我执根。”要消
除痛苦,远离魔障,获得解脱,必须断除对轮回的贪着。
唐代的道林禅师常年在一棵松树上习禅,被人们称为“鸟巢禅师”。一日,白居易慕名
前去拜访。见他住在树上,便说:“禅师住的地方太危险!”
“鸟巢禅师”回答说:“我看大人才危险呢!”
白居易不解地问:“我身为朝廷命官,何险之有?”
“鸟巢禅师”说:“世俗缘业相煎,冤冤相报,烦恼不息,难道不危险吗?”
一句话,说得白居易哑口无言。
是啊!世间之人时时为功名利禄所累,烦恼丛生,难道不是生活在看不见的监狱、魔网
中吗?难道不是很危险吗?
速速逃离此险境吧!
壬午年正月二十六日
2002年3月9日
p******1
发帖数: 177
37
可 怜
当今时代的人早已解决了温饱,但却总给人一种“饥不择食”的感觉,孔雀肉、马肉、
蝎子肉、老鼠肉、狗肉……,甚至还有卖人肉包子的传说,不管是真是假,如果这些残
忍的恶习继续下去,总有一天会象斑足国王一样啖食人肉的。
偶尔路经一狗肉店,里面宾客如云,个个都满面油光、神采奕奕,他们打着腥臭的饱嗝
,忙着与同伴猜拳行令,没有任何人去注意蹲在门口铁笼里的那只黑狗。
它蜷缩着强壮的身躯,可能因为知道自己即将面临宰杀的命运吧,眼里涌着滢滢的泪,
以哀怨的神情目视着过往的人群。冷漠的人们都在忙着为衣食而奔波,何有闲暇为一条
狗而驻足呢?
这也是前世之因所获之果啊!经云:“若人不恭敬,疑惑四偈师,将成百世狗,复转肿
瘤者。” 在业力面前谁也无能为力,我想这条狗也许就是前世辱骂了自己的上师,故
而遭此厄运的。
藏地大德麦彭仁波切也说:“佛说如若不恭敬,仅赐一句法上师,百世连续转为狗,复
转生于劣种中。”当然,转世为狗尚有其他原因,但除了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而发愿
转世为狗以外,其他沦落为狗的遭遇,都是因为身语意所造的恶业而致的。
无论转世为狗,还是辱骂上师,都是十分可怜的。
壬午年正月二十七日
2002年3月10日
书于鼓浪屿
p******1
发帖数: 177
38
荷 花
背井离乡来到这座南方城市,孑然一身、举目无亲之感时常涌上心头。
只有每日独对门前的一泓荷塘,眼见荷叶从才露尖尖角,到如今已是满眼碧绿。荷花袅
袅娜娜地开着,紫红、粉红、乳白……,艳丽的色彩猝然跃入视野,令人陶醉、令人痴
迷。正当我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景致当中时,忽然发现角落有一朵荷花低着头,显得那
么憔悴而忧伤,仿佛满眼的春光都与它毫无关联。
“小荷花,你为什么伤心啊?”
“昨天有一颗露珠,与我十分投缘,我非常珍爱它,但它却被今天的阳光抢走了。一想
起我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将从此一去不复返,就使我陷入痛苦深渊而难以自拔。我多
么地憎恨阳光啊!他为什么抢走我的小露珠?”
听了小荷花的倾诉,我不知能做点什么。也许麦彭仁波切能给它一些加持吧。
我给小荷花念颂并讲解了我最喜欢的麦彭仁波切教言中的一段文字:“愚者认为诸苦乐
,皆从他缘而产生,恒时散于取舍境,贪瞋波涛杂念中。智者了知诸苦乐,悉皆来源于
自身,恒时向内观自心,审视自己不放逸。”
听完我的讲解,小荷花终于释然。放下了对露珠的贪心,对阳光也不再起瞋念,并且皈
依佛门。看着小荷花一天天成熟起来,虽然日见枯萎,即将凋零,却充实而自信。我看
在眼里,喜在心头。三宝的加持真是不可思议啊!
一天,就在我即将离去之时,小荷花斩钉截铁地告诉我:“我一定好好修持佛法!”
其实,小荷花就是每天给我打针的何医生,小露珠是她的男朋友,而阳光是她的姐姐。
从这个故事里,人们能否找到自己的影子呢?
壬午年正月二十八日
2002年3月11日
于厦门174医院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39
作者:索达吉堪布
关 键
很多人在修法时不想修或修不起,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世法放不下。禅宗也讲看破红尘,
看破了,成就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博朵瓦格西说:如果贪执今生的世间法,虽然一开始觉得放松,其实却会被束缚得很紧
。修行人应当以智慧之剑斩断贪执今生的念头。断除今生世间法是最好的教言。现在的
一些大修行人,整天谈论风脉明点及其他大法,真正分析观察后看破世间的却很少。口
头说一些一两天不能修成的大法毫无利益,不如好好灭除贪世之念。如同即将饿死的人
,即使让他看着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也无济于事一样。
不管修什么法,关键在于要懂得诀窍。否则,一味地护持亲友、对付怨敌、积累财产算
不上什么智慧。博朵瓦格西又说:闻思再好,不懂得修行教言的人,与傍生没有什么区
别。傍生在盘算生计方面,完全可以与人类一较短长。沙蜥蜴为了对付蛇,懂得设计去
反咬蛇的身体;乌鸦与猴子也知道互相报仇雪耻;老鼠在积累财产方面的本领,即使世
间的守财奴,也不得不甘拜下风;很多动物都精通于抚养自己的子女。作为人,我们又
怎能甘愿让自己与旁生不分高低呢?所以,大家应当懂得修行的秘诀。
开创净土宗发祥地之一——东林寺的慧远法师,就可誉为舍弃世间琐事之楷模。当一方
霸主桓玄欲劝其还俗做官,“迷而知返”,享受荣华富贵之际,禅师回书曰:“一世之
荣,剧若电光,聚散致离,何足贪哉!浅见之徒,何其惑哉!可谓下士闻道,大而笑之
,真可谓迷而不返也。”其不畏强势、淡薄名利之高尚气节,真是令人可赞可叹!
只可惜世上的聪明人太多,但真正对佛法进行实修的人却微乎其微。
壬午年正月二十九日
2002年3月12日
p******1
发帖数: 177
40
作者:索达吉堪布
发 心
无论作任何事,以菩提心摄持极为重要。
《弥勒请问经》云:“弥勒,流入大海所有之水,纵经数劫难以灭尽。弥勒,若为菩提
心所摄之善法,乃至成就无上正等觉菩提之间永不耗尽。”
如果我们在相续中真正生起菩提心,哪怕做无记之事,也会增上功德。《华严经》云:
“发殊胜菩提心之散乱者,彼身所作、语所言、心所思,皆具意义,恒时唯成善法。”
并以250种比喻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菩提心的功德。
菩提心是闻思修智慧之甘露乳汁提炼而得之醍醐;是灭除众生热恼之清凉月光;是驱除
无明痴暗之璀璨杲日;是令有情趋入解脱之无上津梁。
具备神通的目犍连也不能灭贫女之油灯,因菩提心所摄持故。
无著得以亲见弥勒菩萨,也因生起菩提心故。菩提心之利益真是数不胜数!
壬午年正月三十日
2002年3月13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相关主题
每日教言每日教言
八位欧洲佛友的人生感言 欧洲菩提学会学员新浪佛学微访谈:如何减少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
我的堪布索达吉 西藏密宗考察访谈记实 吴玉天 著 甘肃民族出版搜狐访谈:索达吉堪布谈佛教的伦理观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p******1
发帖数: 177
41
作者:索达吉堪布
答 难
藏地寺院辩论之时经常会涉及到这样的问题:“佛地时有无发心?菩萨戒是否要有一种
别解脱戒为基础?”
对此问题的回答也是众说纷纭、各说不一。
总结宁玛派无垢光尊者观点之精华,则为:“佛地时无有从仪轨所得的有学道发心,但
具胜义发心。因佛具有得而未失、无缘大悲之发心故。”
《中般若经》云:“我以佛眼照见一切众生,并具发心。赴往东方恒河沙世间之地狱、
饿鬼、傍生处为利彼等众生而说法。”
按照唯识宗的观点,受持菩萨戒须别解脱戒中的任何一种,《菩提道灯论》云:“别解
脱戒里恒具七种人,菩萨戒只对有缘者,其余不可得。”
按照中观的观点,任一众生皆可具菩提心,不一定要求必须获得人生。《宝积经》云:
“尔时所持法门时,诸天、龙、非天、大鹏、大腹行等无数众生皆发无上真实圆满菩提
心。”
这两种观点并不相违。发真实菩提心后,别解脱戒里不杀生等戒也必定具足。
此乃祖传的无上至宝啊!
壬午年二月初一
2002年3月14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42
作者:索达吉堪布
无 常
此刻,才华横溢的孙先生坐在我旁边,看着手里自己年轻时的照片,泪水象断线的水晶
念珠般洒落下来。
我知道他是在感慨韶华易失、青春不再,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已如长流之水向东而去,再
也无法追寻。
见此情景,不禁想起《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
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我想这也是他此刻心灵的真实写照吧。
只可惜他不信佛教,无法用佛教的智慧之剑来斩断这些痛苦,而使这种悲观情绪如汹涌
之波涛,一浪高过一浪。真是可悲可叹!
世间的一切,包括青春、财富、感情甚至生命都是瞬息即逝的,白居易有诗言:“勿叹
韶华子,俄成皤叟仙。”虽然想留住青春年华,然而生死的脚步却一刻也不会停留。若
不利用青春年少的大好时期好好修法,真是令人叹息。麦彭仁波切说:“韶华瞬逝财富
动,生命如住阎罗齿,然诸世人不修法,呜呼人行真希奇!”
也许试着给他讲讲这些道理,聪明的他会想通的。我决定合上书本,好好和他谈谈。
壬午年二月初二
2002年3月15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43
作者:索达吉堪布
荷 花
背井离乡来到这座南方城市,孑然一身、举目无亲之感时常涌上心头。
只有每日独对门前的一泓荷塘,眼见荷叶从才露尖尖角,到如今已是满眼碧绿。荷花袅
袅娜娜地开着,紫红、粉红、乳白……,艳丽的色彩猝然跃入视野,令人陶醉、令人痴
迷。正当我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景致当中时,忽然发现角落有一朵荷花低着头,显得那
么憔悴而忧伤,仿佛满眼的春光都与它毫无关联。
“小荷花,你为什么伤心啊?”
“昨天有一颗露珠,与我十分投缘,我非常珍爱它,但它却被今天的阳光抢走了。一想
起我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将从此一去不复返,就使我陷入痛苦深渊而难以自拔。我多
么地憎恨阳光啊!他为什么抢走我的小露珠?”
听了小荷花的倾诉,我不知能做点什么。也许麦彭仁波切能给它一些加持吧。
我给小荷花念颂并讲解了我最喜欢的麦彭仁波切教言中的一段文字:“愚者认为诸苦乐
,皆从他缘而产生,恒时散于取舍境,贪瞋波涛杂念中。智者了知诸苦乐,悉皆来源于
自身,恒时向内观自心,审视自己不放逸。”
听完我的讲解,小荷花终于释然。放下了对露珠的贪心,对阳光也不再起瞋念,并且皈
依佛门。看着小荷花一天天成熟起来,虽然日见枯萎,即将凋零,却充实而自信。我看
在眼里,喜在心头。三宝的加持真是不可思议啊!
一天,就在我即将离去之时,小荷花斩钉截铁地告诉我:“我一定好好修持佛法!”
其实,小荷花就是每天给我打针的何医生,小露珠是她的男朋友,而阳光是她的姐姐。
从这个故事里,人们能否找到自己的影子呢?
壬午年正月二十八日
2002年3月11日
于厦门174医院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44
作者:索达吉堪布
关 键
很多人在修法时不想修或修不起,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世法放不下。禅宗也讲看破红尘,
看破了,成就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博朵瓦格西说:如果贪执今生的世间法,虽然一开始觉得放松,其实却会被束缚得很紧
。修行人应当以智慧之剑斩断贪执今生的念头。断除今生世间法是最好的教言。现在的
一些大修行人,整天谈论风脉明点及其他大法,真正分析观察后看破世间的却很少。口
头说一些一两天不能修成的大法毫无利益,不如好好灭除贪世之念。如同即将饿死的人
,即使让他看着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也无济于事一样。
不管修什么法,关键在于要懂得诀窍。否则,一味地护持亲友、对付怨敌、积累财产算
不上什么智慧。博朵瓦格西又说:闻思再好,不懂得修行教言的人,与傍生没有什么区
别。傍生在盘算生计方面,完全可以与人类一较短长。沙蜥蜴为了对付蛇,懂得设计去
反咬蛇的身体;乌鸦与猴子也知道互相报仇雪耻;老鼠在积累财产方面的本领,即使世
间的守财奴,也不得不甘拜下风;很多动物都精通于抚养自己的子女。作为人,我们又
怎能甘愿让自己与旁生不分高低呢?所以,大家应当懂得修行的秘诀。
开创净土宗发祥地之一——东林寺的慧远法师,就可誉为舍弃世间琐事之楷模。当一方
霸主桓玄欲劝其还俗做官,“迷而知返”,享受荣华富贵之际,禅师回书曰:“一世之
荣,剧若电光,聚散致离,何足贪哉!浅见之徒,何其惑哉!可谓下士闻道,大而笑之
,真可谓迷而不返也。”其不畏强势、淡薄名利之高尚气节,真是令人可赞可叹!
只可惜世上的聪明人太多,但真正对佛法进行实修的人却微乎其微。
壬午年正月二十九日
2002年3月12日
p******1
发帖数: 177
45
作者:索达吉堪布
发 心
无论作任何事,以菩提心摄持极为重要。
《弥勒请问经》云:“弥勒,流入大海所有之水,纵经数劫难以灭尽。弥勒,若为菩提
心所摄之善法,乃至成就无上正等觉菩提之间永不耗尽。”
如果我们在相续中真正生起菩提心,哪怕做无记之事,也会增上功德。《华严经》云:
“发殊胜菩提心之散乱者,彼身所作、语所言、心所思,皆具意义,恒时唯成善法。”
并以250种比喻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菩提心的功德。
菩提心是闻思修智慧之甘露乳汁提炼而得之醍醐;是灭除众生热恼之清凉月光;是驱除
无明痴暗之璀璨杲日;是令有情趋入解脱之无上津梁。
具备神通的目犍连也不能灭贫女之油灯,因菩提心所摄持故。
无著得以亲见弥勒菩萨,也因生起菩提心故。菩提心之利益真是数不胜数!
壬午年正月三十日
2002年3月13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p******1
发帖数: 177
46
作者:索达吉堪布
答 难
藏地寺院辩论之时经常会涉及到这样的问题:“佛地时有无发心?菩萨戒是否要有一种
别解脱戒为基础?”
对此问题的回答也是众说纷纭、各说不一。
总结宁玛派无垢光尊者观点之精华,则为:“佛地时无有从仪轨所得的有学道发心,但
具胜义发心。因佛具有得而未失、无缘大悲之发心故。”
《中般若经》云:“我以佛眼照见一切众生,并具发心。赴往东方恒河沙世间之地狱、
饿鬼、傍生处为利彼等众生而说法。”
按照唯识宗的观点,受持菩萨戒须别解脱戒中的任何一种,《菩提道灯论》云:“别解
脱戒里恒具七种人,菩萨戒只对有缘者,其余不可得。”
按照中观的观点,任一众生皆可具菩提心,不一定要求必须获得人生。《宝积经》云:
“尔时所持法门时,诸天、龙、非天、大鹏、大腹行等无数众生皆发无上真实圆满菩提
心。”
这两种观点并不相违。发真实菩提心后,别解脱戒里不杀生等戒也必定具足。
此乃祖传的无上至宝啊!
壬午年二月初一
2002年3月14日

我的博客

[回复] [回信给作者] [本篇全文] [本讨论区] [修改] [删除] [转寄] [转贴] [收藏]
[举报] [ 28 ]
发信人: putixin1 (菩提心1),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旅途脚印》 (发 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5 21:04:43 2014, 美东)
作者:索达吉堪布
发 心
无论作任何事,以菩提心摄持极为重要。
《弥勒请问经》云:“弥勒,流入大海所有之水,纵经数劫难以灭尽。弥勒,若为菩提
心所摄之善法,乃至成就无上正等觉菩提之间永不耗尽。”
如果我们在相续中真正生起菩提心,哪怕做无记之事,也会增上功德。《华严经》云:
“发殊胜菩提心之散乱者,彼身所作、语所言、心所思,皆具意义,恒时唯成善法。”
并以250种比喻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菩提心的功德。
菩提心是闻思修智慧之甘露乳汁提炼而得之醍醐;是灭除众生热恼之清凉月光;是驱除
无明痴暗之璀璨杲日;是令有情趋入解脱之无上津梁。
具备神通的目犍连也不能灭贫女之油灯,因菩提心所摄持故。
无著得以亲见弥勒菩萨,也因生起菩提心故。菩提心之利益真是数不胜数!
壬午年正月三十日
2002年3月13日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lvtudjy/main.php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悲惨世界>>索达吉堪布 著 00八位欧洲佛友的人生感言 欧洲菩提学会学员
<<悲惨世界>>索达吉堪布 著 童年的梦我的堪布索达吉 西藏密宗考察访谈记实 吴玉天 著 甘肃民族出版
<<悲惨世界>>索达吉堪布 著每日教言
<<悲惨世界>>索达吉堪布 著 "臭臭"的故事新浪佛学微访谈:如何减少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
大乘佛教的现代意义——索达吉堪布浙江大学演讲搜狐访谈:索达吉堪布谈佛教的伦理观
索达吉堪布谈佛教的伦理观--搜狐特邀喇荣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做客微访谈索达吉堪布上师如何
索达吉堪布在清华科技园香港理工大之问答喇嘛索达吉: 上师比佛要大, 佛不如上師
每日教言你是谁?——索达吉堪布揭示开悟因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壬午年话题: 索达话题: 菩提话题: 禅师话题: 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