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无恶不作的“上师”
相关主题
想找怎样的上师?35天行般舟汇报 (14) [原创 by 明良] (ZZ from 慈播)
《入密明灯论》 索达吉堪布 著如何选择佛家师傅
学密者应具之基本条件责任续1
《密宗断惑论》密宗与上师索达吉堪布:怎么样学佛?
达真堪布:心里唯一的位置安住在本来觉性中——尊贵的阿秋喇嘛开示
这是种美德,也是种功德索达吉堪布答疑19问之(5)----上师应为弟子传何法
这是种美德,也是种功德让你重新认识佛教--索达吉堪布对佛教徒的开示
这些过失,他们都看得见《修心利刃轮》16课内容与大家共享--索达吉堪布课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上师话题: 依止话题: 知识话题: 众生话题: 誓言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2
发帖数: 465
1
达真堪布慈悲开示:
《经庄严论》里共讲了十种上师善知识的功德——法相。这不是小乘里讲的,也不是密
乘里讲的,而是大乘里讲的上师善知识的法相。
一、调柔
身口意特别清净,言行举止具足威仪,严格要求自己。莲花生大士讲过:见解比虚空高
,取舍因果比面粉还细。有这种见地与行为,在一般情况下,纵遇命难,哪怕是微不足
道的恶业也不造;即便是失去生命,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善法也要行持。以这种心态重视
善恶,取舍善恶。
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标榜自己是成就者,不但不行持善法,还无恶不作,这种人非常值
得怀疑,不能轻易相信。麦彭仁波切在《前译教法兴盛之愿文》里讲过,内心的境界要
跟莲花生大士一样,行为要跟静命论师一样(静命论师是比丘,在印藏颇负盛名,是清
净持戒的典范)。尤其是修持大圆满法的人所要依止的上师善知识,见解要达到最高(
有密宗的境界,才敢说是最高的境界),行为也要如法清净;不但戒律清净,言行举止
也要调柔,具足威仪。

二、寂静(禅定)
具有禅定功夫的人会很稳重,信念很坚定。我们应该依止这样的人,为了信念可以舍弃
生命,在对境面前内心如如不动,具有禅定境界的人。
三、除惑(智慧)
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是对治烦恼的。具有智慧的人能铲除自己和他人心灵上的疑惑。
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心灵导师。我们依止的上师善知识应该是具有这种能力的心灵导师
,依靠他治疗自己心灵上的疾病。
有些人虽然很有名望和势力,但是没有这个能力。还有些所谓的住持、高僧,虽然寺院
道场修建得宏伟壮观,但没有遣除自他心灵疑惑的智慧,我们不能依止这样的人,即使
依止了也没有用。
以上三种法相主要是讲戒定慧三学的功德。
四、品德
一个人的品德非常很重要。从表面上看很聪明,很有能力,也很清净,但若是品德不好
,其他的功德也会很快从相续中消失。就像一座大厦没有基石,很快会倒塌一样。
《二规教言论》共讲了十二种做人的标准,即做人的规则。但是最最根本的品质是稳重
,善良,正直等。
稳重。稳重很重要,身口意都要稳重,如果身不稳重,就会东跑西颠,今天跑这个庙,
明天跑那个庙;今天依止这个上师善知识,明天依止那个上师善知识。如果语不稳重,
就会言而无信,虽然发的愿很大,却没有行动;虽然立下了誓言,却不去守护。
佛法里讲愿行,有愿必须有行,有行一定有愿。如果没有愿就没有方向和目标。所谓的
愿行,就是发愿以后要去做。若没有行动,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叫发空愿。
一说发愿,都特别积极,都毫不犹豫,但是发愿后却不去做。如果发空愿,等于欺骗了
三界众生,同时欺骗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以及上师,这个罪过非常严重。前几天都
发愿念莲师心咒,发愿了之后却没看到有谁在积极念诵,我在窗户里观察了好长时间,
没有发现一个人拿着念珠走路,没有拿念珠说明肯定没有念。立誓言也是,都很轻易,
很随意,不应该这样。一个真正的智者,一个正常人,立誓言之前,需要长时间的深思
熟虑。智者不会轻易立下誓言,一旦立下了誓言,纵遇命难也不会舍弃誓言。
《二规教言论》里讲,失毁誓言的人,就像失去灵魂的人。失毁誓言的人,在佛菩萨、
上师善知识面前,就是一具行尸走肉。很多人在佛面前,包括在我面前立下了很多誓言
,当时看很郑重,但是没过几个月、几年就忘在脑后了,根本没有记忆,这就等于失毁
了誓言。这样的人不是正常的人,更不是好人。
不能随便发愿,不能轻易立誓言,一旦发了愿,就要去做,才有解脱的希望,才有成就
的可能。经常发空愿,失毁誓言的人不可能成就,也不可能解脱。
意不稳重——信念不坚定。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信念,而且信念要坚定,为了自己的信念
可以舍弃生命,这才是真正的意稳重。而有些人不要说舍弃生命,即使遇到一点小小的
坎坷与磨难,就把所谓的信念、信仰抛到九霄云外了。当自己的信念与暂时的利益发生
了冲突,信念就一文不值了;当遇到坎坷和磨难的时候,自己的信念不起丝毫作用,这
就是意不稳重。所以,信念要坚定,要做一个身口意稳重的人。
善良。处处为别人着想,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叫善良,这样的人叫善良的人。有些人
表面上装的很善良,实际上很自私、很自利,这种人不能叫善良。
正直。能换位思考,遇到任何事情,面对任何困境,都能换位思考,这叫正直。这样的
人明白自己如何,他人也是如何。而我们不是这种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在这个世界上,不缺有能力的人,也不缺有学问的人,但是缺少真正有品德的人。真正
的好人,有品德的人非常罕见。比如我们的上师如意宝,为什么感化和吸引了成千上万
的人?是不是因为他有神通?是不是因为他有学问?不是,而是因为他的品德高尚。有
品德的人很少,这样的人有吸引力,人们都特别喜欢他,这才是他真正的摄受力。
五、勇猛精进
作为一个上师善知识,应该是他人的表率。因为我们要跟着他学,以他为榜样,所以他
必须勇猛精进。无论是释迦牟尼佛,还是莲花生大士,都是用一生来学修的。释迦牟尼
佛成道之后,并没有说可以随心所欲,也没有吃喝玩乐等放逸行为。他成道了之后,还
跟那些比丘一样,甚至比那些比丘还精进,昼夜不停地学修。莲花生大士在印度的时候
我们不太了解,但是从他的传记中不难看出,莲花生大士专门到无人之处,甚至去一些
险境闭关修行,去磨练、锻炼自己的心。你们到藏地看看莲师闭关的地方,基本上都是
住在山洞里,不分昼夜的精进学修。虽然他是大成就者,但是从来没有吃喝嫖赌过,而
是用一生来精进学修佛法。他们都是我们的典范,是我们的表率,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现在很多人都是以盲引盲,自诩是成就者,但吃喝嫖赌什么都干,不断恶也不行善,从
他的言谈举止上根本看不到佛法的影子,看不出佛法里讲的功德。这种人无论有多大的
名气,多大的势力,都不应该崇拜,不应该追随,更不应该依止。
我不但听到有人说起这样人,也看到过这样的人,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动过心,没有崇拜
过。我有自己的标准,有自己的要求,不是随便的。
六、阿含富(精通佛理)
上师善知识必须精通佛理,否则怎么摄受弟子,怎么利益众生?显宗密宗,大乘小乘,
有很多共同和不共同的地方,若是不精通,不掌握这些,怎么去衡量弟子的本性?怎么
去摄受他?现在很多所谓的上师,给他人灌个顶,传个咒就OK了,所谓的弟子也很满足
。若真是这样也太简单、太容易了,佛也不需要转三次法轮,莲花生大士也不需要伏藏
那么多法了。
现在有些所谓的大德、活佛,对佛理一窍不通,只是徒有虚名。藏地刚开始时不是这样
的,后来转世灵童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有的是政治活佛,有的是经济活佛,有的是
父母会说会做,孩子就成了活佛等很多乱象。上师如意宝一生没有认定过活佛,也要求
弟子不认定他的转世,这就给我们传递了信号。印度、汉地都没有这种传统,但也出现
过很多大德高僧和成就者。若是自己真有这个能力或缘份,自然就会利益众生、弘扬佛
法,否则,只是虚有其表,背地里什么都做。现在在藏地这种传统快要结束了,以后没
有了。
七、觉真
觉真是必须要有修证和见地,这样的人才有真正度化众生的能力。如果自己是个盲人,
怎么能给他人带路呢?视力正常的人才可以给他人带路,否则都很危险,都会完蛋。也
许有人认为:他人是否有修证或有见地,我无法衡量。有办法衡量,肯定是不一样的,
虽然你无法衡量他内心的境界,但通过他的言行举止,一定能观察、了知。
佛在经中讲,虽然我们不知道哪里有水,但是通过水鸟可以判断;我们看不见山顶上的
火,但是通过冒出的烟可以判断。同样,以这种方式也能衡量出一个成就者内心的境界
或修证,最起码能大致了知。
八、善说法
有些所谓的大德、成就者不讲法,这样能利益众生吗?有些所谓的大活佛、大法王一辈
子不讲法,只是偶尔给人灌一下顶,开一个规模很大的法会。这方面我也不太理解,看
不太懂。
以前的就不说了,现在的大德,比如麦彭仁波切、上师如意宝,用一生的时间传法,上
师如意宝快要圆寂了还在讲法。我去喇荣的时候,上师已经看不到字了,但他让弟子把
每天要讲的内容录下来,然后放给上师听。上师身体一直不好,还有心脏病,但从来不
间断传法,有时候身体实在受不了、撑不住,会下去看一下病,但却通过电话给四众弟
子讲法。
文革时藏地哪有人敢传法?但上师藏在山沟里,还是一直给身边的弟子传法,从来没有
间断过。他之所以有这样的事业,能利益这么多众生,是因为他有辛勤的付出,有伟大
的行为,才有了这样的成就,不是随随便便的。
如果真想利益众生,就如理如法的讲法,通过这种方式让众生明白道理,了解万法的究
竟实相。通过灌顶,通过神通,不可能真正利益众生。在何种情况下灌顶能起作用?弟
子的相续成熟了,通过灌顶的仪式,就能让弟子见性,能让弟子的心灵转化。之前是不
应该灌顶的,即使灌顶了也起不到作用。
只靠念咒也不可能真正利益众生,只能消除一些业障而已。要依止一个真正对自己有利
、有帮助的上师善知识;要找一个用一辈子的时间、精力来给自己传法的上师善知识。
这样的上师善知识值得依止、跟随。否则,即使他名气再大,势力再大,也不应该依止
,也不应该跟随。
九、具慈悲心
慈悲心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希望众生或弟子离苦得乐。大乘佛法里讲,上师善知识要有通
过自己的力量去消除众生、弟子痛苦的决心;有通过自己的力量利益众生、弟子,给予
他们安乐的决心。这样的上师善知识会不顾一切地去帮助、利益你。若是没有任何能力
,只是为了化缘,想办法让你掏钱,这样的人不值得跟随,也不能依止。
十、离退减——道心不退减,道业日日增长,没有衰减,没有退失
真正弘法利生了,道心会日日增长。表面上是利益众生,实际成就的是自己;表面上是
弘扬佛法,最后圆满的是自己。
大乘佛法里共讲了十种上师善知识的功德。一定要观察,不要轻易亲近,不要随意追随
。有些人是魔化现的,若与这种人结了缘并追随,自己也会成魔,将来他下地狱时,自
己也会跟着下地狱……这都是很危险的。所以,了解了以后再追随,观察了以后再依止
也不迟。依止了上师就不能三心二意,不能再违背上师善知识的意愿。否则过患特别大
,缘起也特别不好。
依止上师善知识之后,一定要将身口意都供养给上师善知识,一心一意、依教奉行,与
上师的身口意相应,即模仿他,模仿的越像成就越大。这也是我们经常讲的上师瑜伽。
上师说什么自己也说什么,上师想什么自己也想什么,上师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最后
才能获得与上师无二无别的成就。
Y**u
发帖数: 5466
2
这个GWZW师兄应该看看, 要不会有以偏概全的问题哦。。:)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修心利刃轮》16课内容与大家共享--索达吉堪布课程达真堪布:心里唯一的位置
每日教言这是种美德,也是种功德
每日教言这是种美德,也是种功德
每日教言这些过失,他们都看得见
想找怎样的上师?35天行般舟汇报 (14) [原创 by 明良] (ZZ from 慈播)
《入密明灯论》 索达吉堪布 著如何选择佛家师傅
学密者应具之基本条件责任续1
《密宗断惑论》密宗与上师索达吉堪布:怎么样学佛?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上师话题: 依止话题: 知识话题: 众生话题: 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