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念死无常
相关主题
《观行断三缚结》——实证初果(二)五欲无常,虚妄颠倒
宣化上人关于阿罗汉的开示六尘与六入--六尘虚幻
看了唐山大地震,越感生死无常参读圆觉经,思惟如幻三昧 zz
关于慈心观zt谈谈闻思修 01 (ZZ)
问答录-3 愿力是否可转定业?谈谈闻思修 04 (ZZ)
十二因缘之因求証解脱果最重要的认知
更深重的自我贪爱执著《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於有暇身勸取心要:攝義:具有四種差別的修行之相 ─ 宗喀巴大師 造 法尊法師 譯 益西彭措堪布 編述
人生大梦之形成怎样才算深入佛法?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无常话题: 色蕴话题: 想蕴话题: 行蕴话题: 对治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g
发帖数: 225
1
我们要探讨《广论》的下士道。三士道的第一类下士之人,是指在生死当中只追
求自身利乐的人,也就是人天乘。宗喀巴的下士是指能够修行十善业,然而以后世安乐
为目的的修道人;下士道的课程设计,是教导希求来世善趣安乐为目标,也就是要下士
追求未来世人天的安乐,作为他们修学佛法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可是这个阶
段性的目标,却是因为对无常法的错误执著而有所损害,根本无法到达《广论》上说:
“如是于其有暇身时,取心藏中有四颠倒,于诸无常执为常倒,即是第一损害之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3)宗喀巴认为在我们有暇的身心当中,执藏有常乐我净四种
颠倒,其中将无常的世间,错执为常住不灭——这个常倒,是第一个损害之门;因为第
一个错误的常倒执著,后面就跟著乐倒、我倒、净倒,一一跟著发生。
宗喀巴的无常有粗跟细两种分别,在下士道他只讨论了粗的部分;《广论》说:【
于其粗劣死无常中,分别不死是损害门。此复仅念今后边际,定当有死,虽皆共有,然
日日中,乃至临终皆起是念,今日不死,今亦不死,其心终执不死方面。若不作意此执
对治,被如是心之所盖覆,便起久住现法之心。其中有二,谓粗及细,于其粗劣死无常
中,分别不死是损害门。】(《菩提道次第广论》卷3)《广论》中提出,众生以为自
己不会死是一种对修道的损害,若是一直以为今天不会死,这种错误的执著著今天不会
死的颠倒想,不去加以对治的话,就会以为目前的状态下,可以永远安住;对于对治这
个将自己以为不会死的颠倒想,宗喀巴对治的方法是“念死无常”。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体验上,稍具年岁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死亡;因为我们
周遭随时有亲友,或者是不认识的人死亡,现在如此、古时候也是如此,大部分有基本
常识能够自己判断的众生,相信不会有人认为自己能够永生不死。因此对治无常常倒的
错误:以身命的死亡来教导众生,告诉众生说死亡一定会来、随时会来,来时一切皆须
舍离;其实这对众生并不会有真正的帮助。因为大部分的众生都已经知道世间是无常,
而且无常来临的时候就会死亡,可是众生会认为说:“我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
拥有。”因此众生会及时行乐,会以把握当下,也会以希望留名千古来面对死亡。凡此
种种作为,都只是增加对世间的贪著而已,当贪著越深就越往三恶道下堕。因此无常的
现象到底是哪些呢?我们就必须先把它给厘清楚,例如日本跟韩国,都有团体教导众生
、民众来体会死亡,或者事先安排自己的葬礼活动、或者尝试躺在棺材中体验死亡、或
者学习写遗嘱。凡此种种活动,也都是提醒自己说,死亡一定会来、随时会来,来时一
切皆须舍离,可是结果呢?众生体会完死亡以后,常常最大的心得却是“把握自己、把
握人生,活在当下。”也就是因为有死亡的威胁,所以反而把五蕴当中的意识心、或者
意识心的种种变相,抓得更加地牢固。我们的一生就是五蕴的身心世界,“把握自己、
把握人生”就是将五蕴身心更加地执著;“活在当下”就是意识心不攀缘过去、不希冀
未来,安住在现在的觉知当中,也就是安住在识蕴的境界当中,用“念死无常”来对治
“常倒”可看见基本上是无效的对治。
真正对治无常常倒的错误,必须如实依照如来的教导作现观。如来教导我们应该从
五蕴的无常来思惟、来观察,而且是一蕴一蕴确实地思惟观察,而不是笼统含糊地用身
命的死亡作为无常的相貌。在《杂阿含经》卷1中圣教开示:【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于色当正思惟,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
于色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
所以者何?于识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心解
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
思惟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杂阿含经》卷1)以上经文中,如来告诉我
们,应该于色正确地思惟,对于色蕴是无常,应该确实地了知;当对色蕴正确思惟,确
实观察色蕴是无常以后,就可以断除对色蕴的贪爱。对受想行识四蕴,也应该正确地思
惟,观察受想行识四蕴确实是无常以后,就可以断除对受想行识四个蕴的贪爱。对五蕴
的贪爱断除以后,就能证得心解脱。心解脱的人可以自己知道,自己作证明说:“我在
三界中的出生已经穷尽,清净的梵行已经建立,所应该断除的烦恼都已经断除,我自己
知道,我将不会再出生于三界中。”就这样正确地思惟无常以后,也要从五蕴当中思惟
苦空无我。
那什么是色蕴呢?《俱舍论》中说:“色者唯五根、五境及无表。”(《俱舍论》
卷1)色蕴不只是只有五色根,如此笼统含糊的一个意思而已;色蕴是眼根、耳根、鼻
根、舌根、身根等五根及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等五尘,以及法处所摄色,法
处所摄色就是这个色法是意识所缘的色尘所含摄。众生的色身包含了眼、耳、鼻、舌、
身等五根,都各有扶尘根跟胜义根。扶尘根是说有情外观,可见可对的五色根,说眼睛
如葡萄、耳朵如荷叶、鼻子如悬胆、舌头如半月、身体如肉桶;五胜义根则是不可见而
可对的,所谓可对就是说,外观上虽然看不见,但是我们能够用意识来觉知它的功能确
实存在,有它的作用;五胜义根聚集在头部,也就是我们的大脑。这两种五根,都是我
们在观行的时候,必须确实去了知的。这两种五根是由阿赖耶识,藉著意根、无明跟父
母的四大为缘所变生出来的,是我们阿赖耶识的所缘境界;阿赖耶识藉著五扶尘根来触
外五尘,然后在五胜义根处变现出犹如外五尘的内相分五尘境,意根接触了内相分五尘
上的法尘,为了想要进一步的觉知,就会让意识跟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现起。六识现起以
后,便有了色声香味触等五尘,以及藉由五尘所显示出的法尘相就在众生心中,乃至观
想所见的色以及意识所见的像韵味、风格等这些无表色,这些都是法处所摄色。法处所
摄色就是藉著五尘现起,这样就具足了十一个色法。这十一种色法在三界中现前,虽然
不能说没有,然而却没有真实不坏能够自己存在的体性,可以说是念念变异,终归坏灭
,如影似有而无实质。就这样确实地观察色蕴无常,让意识确实了知并且接受,就是经
上所说的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这时就可以断除对色蕴的贪爱。佛法上的观
行必须正确实在,不可以像宗喀巴的《广论》一样,含糊笼统地认为,无常常倒的对治
,以念死无常,就可以简单地完成。
接下来我们观察识蕴,在《杂阿含经》卷9中,圣教开示:【眼因缘色,眼识生。
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意法因缘
意识生。所以者何?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是名比丘眼识因缘生,乃
至意识因缘生。】(《杂阿含经》卷9)以上经文中,如来告诉我们:以眼根及色尘为
缘,所以眼识生起;耳根及声尘为缘,所以耳识生起;鼻根及香尘为缘,所以鼻识生起
;舌根及味尘为缘,所以舌识生起;意根及法尘为缘,所以意识生起。如来最后还强调
:“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也就是说:粗意识、细意识,乃至极细意
识,或者是意识的所有相分,都是以意根跟法尘为缘所生;所以 无著菩萨在《显扬圣
教论》卷1中说:“意识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于意根与彼俱转。”(《显扬
圣教论》卷1)无著菩萨告诉我们说:识蕴六个识,凭藉著六根、六尘的缘,所以能够
生起,其实是阿赖耶识凭藉著意根与色法的五根、六尘,然后能够出生六识。识蕴六个
识既然是因缘所生法,这六个识当然是虚妄无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可以体会六
识的虚妄性,如在五位中正死位时,因为五色根坏灭的缘故,正死位中,六识就必然不
存在;闷绝昏迷位时、眠熟位时、二种无心定位时,六识也必定断灭的缘故;因此识蕴
六个识,可以现前确实知道,祂们确实是虚妄无常的。许多主张意识是真实常住的六识
论者,其实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在五位中,他们的六识到底存不存在?
接下来,受蕴是指眼根触色尘、耳根触声尘等等,以及身根触触尘、意根触法尘,
六根接触六尘所生的受。受有苦受、有乐受、有不苦不乐受。苦受就是痛苦的觉受,违
逆我们自己内心的觉受;乐受是快乐的觉受,顺于我们内心的觉受;不苦不乐受是指既
不顺己心,也不逆己心的觉受。譬如我们肚子饿的时候,当然是苦受,绝不是乐受,可
是当我们找到好吃的食物,开始大口大口吃的时候呢,苦受渐渐减少了,饱足感产生了
,乐受增加了;一不小心吃了太多了,撑著难过又是苦受;过了一阵子渐渐消化了以后
,也不会肚子饿、也不会有饱足感、也不会撑得难过,这个时候就是不苦不乐受。所以
从吃一顿饭的过程,有苦受、乐受、也有不苦不乐受,由此可知受蕴不是常住,有时苦
、有时乐、有时不苦不乐,所以受蕴是无常虚妄的法。还有受蕴是因为有色蕴、有六识
而有的,色蕴与六识是虚妄无常的,依于色蕴与六识和合而有的受蕴呢?那当然更是虚
妄无常!
接下来我们来观察想蕴,想蕴是六根接触六尘所生的种种了知,想是五遍行心所法
当中的想,也就是了知觉受的心所法。我们身根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由觉
知心意识所了知的,这个了知就是想。如来在《增一阿含经》卷28上开示说:【云何名
为想?所谓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乐,故名为知。】(《增一阿含
经》卷28)如来告诉我们,不是限定于语言文字所作的思惟,才称为想蕴,只要是六个
识已经生起了觉知性,这个觉知性都是想蕴的范围;所以说想亦是知的缘故,例如清清
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落在想蕴的一个境界当中。境界法、境界受当中的想蕴成就以
后,就有六想身,也就是眼想、耳想乃至意想。六想身就是:“六识对六尘的直接了知
性,即是眼根、眼识的见性,耳根、耳识的闻性,乃至身根、身识的觉性,意根、意识
的了知性,总有六种知觉性,又称为六知性、六想性。”那这六想身也就是想蕴。想蕴
这一个法也是虚妄无常,是因缘积聚而成的,因为想蕴的了别性,必须由色蕴、六识识
蕴以及受蕴的触心所法具足以后,才有了知性的想,因此说想蕴是因缘积聚而成,是虚
妄无常,它本身没有真实性。再者,想蕴的灵知性,在五位中的正死位,因为五色根坏
灭的缘故,正死位当中必然不存在,闷绝昏迷位时、眠熟位时、二种无心定位时,必定
断灭的缘故,因此想蕴可以现前确实体会,它真的是虚妄无常的法。
接下来我们来观察行蕴,行蕴是身根的种种行为,包含了表色跟无表色,这都是行
蕴;识蕴六个识的种种心行,也都是行蕴。除了无色界的众生以外,都有身根,不坏的
身根又称为有根身。有根身的人在人间存在,一定有行来去止、坐卧、睡眠以及饮食、
大小便利等等事,这些显示出种种的表色,都是行蕴;甚至由表色而显示出来的气质、
神韵等等无表色,也都是属于身根的行蕴所含摄的。身根的行蕴,也就是肢体的动作等
等,是色蕴所显示的法,因此行蕴中有一部分是色蕴的行为所显现,即是色蕴的行来去
止——肢体动作等事相上的功能差别,这都是摄属于行蕴,色身的运作过程是行蕴。识
蕴六个识的行蕴,就是眼识见性的行为过程、耳识闻性的行为过程,乃至意识觉知心就
是离念灵知心、觉知性的行为过程,都是属于识蕴六个识的行蕴,都是识蕴六识自性的
运作过程。行蕴既然是因为色蕴及识蕴的运作过程,是因为色蕴及识蕴而有的,因此行
蕴当然必定是虚妄无常的。我们可以体会,如果我们出国玩了一趟,色身有种种的运作
,有搭飞机、有搭巴士,这中间种种行住坐卧的变化,而我们六个识,也浏览了美好的
风景、品尝了好吃的食物等等,最后筋疲力竭回到家,这一趟旅游的过程,就是色蕴跟
识蕴的变化过程;中间当然含摄有受蕴跟想蕴,这行蕴包含了时间跟空间的变化,当然
这是虚妄无常的法。就这样在五蕴身心当中确实观察,确定它是虚妄无常以后,因为是
无常,所以是苦,因为无常是苦,所以是不真实的空相,因为是空相,所以绝对不是真
实的我。如来是如此教导佛弟子们,观察五蕴的虚妄无常,如此的教导才能让佛弟子们
真正跟佛法相应,真正得到解脱;如此这样子开示,才是真正利益众生的开示,否则含
糊笼统的以念死无常,想要对治无常常倒,根本是无效的对治,甚至是颠倒的对治。因
为所谓外道,就是将无常的五蕴身心错认为是真实常住的法,因此无常的内涵到底是哪
些,是必须跟众生说明清楚的。
正祺 念死无常可以对治常倒吗?
c***h
发帖数: 2262
2

这是不是说宗喀巴批评”常乐我净”? 不明白
很多大乘不是说”常乐我净”很好,不懂的人才会乱批评吗? 怎么宗喀巴会批评?
正观五蕴无常说得很好,很赞赏
只对在家居士说粗的无常,也对
但提供另一种观点,互相比较,参考一下
下世道,应该属于佛陀在世时说的一般居士,
也就是好好在世间活得快乐,多做善事,有道德良心,家庭和乐,得人天善法
但是佛陀不会对在家居士说这些佛法,即使是有名的给孤独长老都没有说很多
本文所举杂阿含经文,是佛陀对出家的比丘说的,而佛陀是不会对在家居士说这些
佛陀时代正观五蕴无常,这是出家修行的僧人的要做的修行事,不是在家居士
而且正观五蕴无常做起来是很高深,只是现在民智已开,讯息流通,
正观五蕴无常,逻辑上听起来好像没甚么
可一旦认真的正观五蕴无常,就入流了直奔涅盘
佛陀在世时区分在家众与僧人,是严格的,
在家居士就是快快乐乐过世间生活,像孔子一样有道德良心多做善事
后来大乘兴起,才对在家众推广较高深的佛法
可以从后世伪造的大乘经典看出,经典一开始常是佛陀对在家众说法,而且愈说愈高深
把在家众抬得很高,且极端的把佛陀圣弟子如舍利弗地位压低,搞得佛陀圣弟子甚么都
不懂一样
后来这变成大乘传统
宗喀巴或这篇解说的人可能不了解这些,以为佛陀在世时就这样对在家众说些佛法
或者他们只是依循大乘传统而已
大乘兴起,对在家众推广较高深的佛法,老实说这也是好事
如果要批评古代上座部推广佛法不力,大乘自认自己推广得很好,度更多人
因这一部分自认自己度更多人 是”大”, 我觉得这也ok
但,佛陀在世对在家居士的态度就是这样,佛陀自己就是这样”小”
佛陀是很赞赏弟子去推广佛法,但那是像他一样收很多出家弟子,
没说对在家居士要说很多高深佛法
不该只是把对在家居士的态度归为”小乘”
不能因为他是佛陀,而自己反对这一点,就不敢批评违逆佛陀,找一个代罪羔羊”小乘
”当标靶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要探讨《广论》的下士道。三士道的第一类下士之人,是指在生死当中只追
: 求自身利乐的人,也就是人天乘。宗喀巴的下士是指能够修行十善业,然而以后世安乐
: 为目的的修道人;下士道的课程设计,是教导希求来世善趣安乐为目标,也就是要下士
: 追求未来世人天的安乐,作为他们修学佛法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可是这个阶
: 段性的目标,却是因为对无常法的错误执著而有所损害,根本无法到达《广论》上说:
: “如是于其有暇身时,取心藏中有四颠倒,于诸无常执为常倒,即是第一损害之门。”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3)宗喀巴认为在我们有暇的身心当中,执藏有常乐我净四种
: 颠倒,其中将无常的世间,错执为常住不灭——这个常倒,是第一个损害之门;因为第
: 一个错误的常倒执著,后面就跟著乐倒、我倒、净倒,一一跟著发生。
: 宗喀巴的无常有粗跟细两种分别,在下士道他只讨论了粗的部分;《广论》说:【

Y**u
发帖数: 5466
3

不是的。。宗喀巴批评的是四种颠倒。。批评的不是涅磐经里的的常乐我净。 同样的
词,指的是不同的东西。。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不是说宗喀巴批评”常乐我净”? 不明白
: 很多大乘不是说”常乐我净”很好,不懂的人才会乱批评吗? 怎么宗喀巴会批评?
: 正观五蕴无常说得很好,很赞赏
: 只对在家居士说粗的无常,也对
: 但提供另一种观点,互相比较,参考一下
: 下世道,应该属于佛陀在世时说的一般居士,
: 也就是好好在世间活得快乐,多做善事,有道德良心,家庭和乐,得人天善法
: 但是佛陀不会对在家居士说这些佛法,即使是有名的给孤独长老都没有说很多
: 本文所举杂阿含经文,是佛陀对出家的比丘说的,而佛陀是不会对在家居士说这些

f*******e
发帖数: 5594
4
是的,常乐我净是涅槃四德,但在轮回当中就是四颠倒。
这是一个典型的把轮回与涅槃对等、对立看待的例子。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怎样才算深入佛法?问答录-3 愿力是否可转定业?
杂阿含经卷一十二因缘之因
无我吗?无常吗?更深重的自我贪爱执著
倪梁康 玄奘《八识规矩颂》新译·导言 zz人生大梦之形成
《观行断三缚结》——实证初果(二)五欲无常,虚妄颠倒
宣化上人关于阿罗汉的开示六尘与六入--六尘虚幻
看了唐山大地震,越感生死无常参读圆觉经,思惟如幻三昧 zz
关于慈心观zt谈谈闻思修 01 (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无常话题: 色蕴话题: 想蕴话题: 行蕴话题: 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