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佛教本身存在一系列潜在的危机
相关主题
喜欢佛法的朋友们馬來西亞佛教團體對真佛宗非佛教的聯合聲明
山海会:行菩萨道是否在多此一举?《泰國遊記》僧王 ─ 索達吉堪布 著
zt一谤法比丘的忏悔书:此时若死必堕地狱从学佛角度看显密(转)
[合集] zt一谤法比丘的忏悔书:此时若死必堕地狱内观第十一天开示
为何佛教徒不了解龙树?《在家律学》之一:总说
是否也有个气数问题?瑜伽师地论内的异义及其编成
印顺法师的悲哀 第七章 结论 跋儒家和法家
大乘非佛說(ZZ)佛 教 三 字 经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教话题: e5%话题: 9c%话题: 佛教界话题: 佛陀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d
发帖数: 26
1
佛教本身存在一系列潜在的危机
https://chanworld.org/2018/01/18/%E4%BD%9B%E6%95%99%E6%9C%AC%E8%BA%AB%E5%AD%
98%E5%9C%A8%E4%B8%80%E7%B3%BB%E5%88%97%E6%BD%9C%E5%9C%A8%E7%9A%84%E5%8D%B1%
E6%9C%BA/
一、前言
自从伟大的古印度圣人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觉悟成佛和创立佛教
以来,佛教源远流长,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精神的超越,提供了丰富
的和实践性的解决方案。尽管佛教在历史中经历过自身组织的分化,教义的演化,宗派
的兴衰,和世俗社会所引发的起伏跌宕,几千年来佛教历久弥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特别是与当代科学理性和文明发展的相容性和高超性。
当人们审视佛教在当代印度的衰亡,在清末民初和上世纪在中国大陆的式微,以及当前
民众佛教信仰的表面繁荣而义理纷杂的种种现象时,佛教界的有识之士们已经意识到,
在佛教的发展和与人类其他宗教和思潮的引领竞争中,佛教本身存在一系列潜在的危机:
适应时代,以与时俱进的法门推动佛教前进,本来是大乘佛教慈悲的传统。可是除了应
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外,佛教界对佛学的研究仍局限于传统经论的范畴,对当前宏观时
代背景下需要与时俱进的佛教教义的发展和阐述,以及契合受过现代科学和人文教育的
当代人的修行方法的制定和实践,还缺乏系统的架构性工作,佛教改革和创新的动力不
足。
当前法门泛滥和邪说横行,受到正见佛教界和民众的诟病。佛陀的核心教法,即缘起、
四圣谛、四念处和八正道等,在很多法门中不再得到彰显,而代之于宗派领袖的个人理
解和发挥。佛教界在事相上很少主动地批判各种不符合佛陀教导的歪理邪说和非理性的
迷信观念,往往以义理的无诤为理由,放任种种怪力乱神、欺诈敛财、妖言惑众和混淆
视听的事件发生,对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信奉佛教的国家和地区中违反人权和众生利
益的事情无所作为。
当前佛教的活力,更多表现在对世俗众生的传统祈福度亡和功德利益的活动中,而在引
导人们正念修行、消除烦恼和当下解脱的佛学教育上,缺乏格局和规模,与当代社会严
重脱节。
各种佛教团体和机构林立,各据山头,相互间对佛教理念的阐释庞杂矛盾,使得佛教徒
对简要淳朴和直接有效的佛陀的核心教义无法了解,对佛教的真实精华心生畏惧。团体
机构之间的公开的善意批评和讨论沟通不畅,缺乏平等、宽容和自省的发展环境。
佛法与戒律的事相表现形式,当前仍从古制,佛经和戒律难于被当代大众理解和接受,
亟需系统修订和具备可操作性。
僧团的形制,目前仍从古制,区分为出家僧团和在家居士团体。而同时包含法师和居士
,平等和合的当代僧团,由于法师和居士两个群体的教育和生活背景的差异等因素,还
没有得以建立。
佛教团体和机构大部分没有专业化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机制。涉及世俗社会的法律、金融
、医疗、教育和保险等事务的非专业化运作,影响佛教机构的效率和对世俗社会的影响
力和感召力。
佛教与政治、经济、科学和人文领域对话还很薄弱,传统佛教与世俗社会的隔阂,在于
佛教的自我封闭的隐修倾向和历史上保留下来的非理性观念,而关怀社会和众生的事相
与清净佛教义理的平衡发展的中道没有得到广泛的实践。
面对佛教在新的时代的挑战,佛教界应该团结起来,厘清理念,凝聚共识,确立主张,
切实行动,推动佛教现代化的改革和建设。
F**M
发帖数: 2
2
文章好多地方说的有理。但有几疑:适应时代,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这是不是
有点佛教政治化了? 佛经和戒律都被修订了,还叫佛教? 是否有些overshoot了? 除
非确实能证明什么地方不对。
c*******d
发帖数: 26
3
谢谢评论。佛教本身是宗教,不是政治团体。解脱道和菩提道体现了佛陀的慈爱精神,
和度众生的入世情怀。政治,是婆娑世界的事相,佛教不可能不对它关注和有事相上的
作为,如同天主教会对此世间的政治发表看法和表明态度一样。有禅世界的作者在先前
的一些文章中,认为政治作为世间的一种事物,所做的共业,所起的作用,可能远大于
通常慈善事业的影响,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佛经和戒律是佛陀在人文之初的教化,暂且
不论大乘兴起后大乘佛经的相应时代的产生,单从佛陀亲口所说的核心法义(缘起、四
圣谛、四处和八正道等)来说,没有也不会变化,是为佛教的基石,恰是佛教现代化所
要恪守的,而过度的方便化(去理性化、去社会化),甚至参杂杂迷信和怪力乱神的非
理性的东西是应该扬弃的。佛陀在大般涅槃经中,说到那些小小戒是僧团可以考虑扬弃
的,也说明戒律是时代的相应物 - 勘定佛经的现代文本,简化戒律,适应时代,剔除
糟粕(佛教徒们可从佛教历史和现状深知这一点),应该是佛教发扬光大,焕发生命力
的契机。
只是一个前言,提出思考佛教的现状,主张/理念/计划,需要讨论,凝聚共识。禅世界
论坛上有一个佛教现代化的分论坛,欢迎参加讨论,也欢迎和禅世界联系。禅世界的作
者们受过科学训练,赞同佛陀的核心教义,尤其是苟嘉陵先生在推进佛教现代化的议题
上思考良多。
https://chanworld.org/contact
F**M
发帖数: 2
4
感觉现代修行人容易装载过多这个世间的东西,能否试着放下? 心清明自生。明生雾
自散。
相关文章一定关注/拜读,有机会也讨论。谢谢。
c*******d
发帖数: 26
5
“心清明自生。明生雾自散。” - 完全同意。
问题是如何能在现代条件下放下“装载过多这个世间的东西”呢?特别是还有很多的宣
传和迷信让我们越来越执着于世间的东西的时候。
F**M
发帖数: 2
6
您们研读经论多多,当更清楚呀。
听法师们网上视频说,先放下,再提起。不知是否有理?
另回复之言似有禅意。不知从禅宗视角如何看待和回答?
c*******d
发帖数: 26
7
研读经论代替不了实修 - 有很多经论头头是道,但满心执着的人。
"先放下,再提起" 有道理;“先提起,再放下,再提起”也有道理。
没人敢说自己悟了,但悟不悟,自己心里明白。
禅以为如果了知自己“装载过多这个世间的东西”,就倾向于开始学佛了。
r****n
发帖数: 7315
8

悟了的为啥不敢说啊。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研读经论代替不了实修 - 有很多经论头头是道,但满心执着的人。
: "先放下,再提起" 有道理;“先提起,再放下,再提起”也有道理。
: 没人敢说自己悟了,但悟不悟,自己心里明白。
: 禅以为如果了知自己“装载过多这个世间的东西”,就倾向于开始学佛了。

c*******d
发帖数: 26
9
:悟了的为啥不敢说啊。
语言可能无法描述悟的境界。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F**M
发帖数: 2
10
关于提起放下再提起, 作为个人修行过程也许可行。人说真理迈过一步就是谬误。小
心呀。
顺祝大家新春愉快!
r****n
发帖数: 7315
11

噢。有可能吧。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悟了的为啥不敢说啊。
: 语言可能无法描述悟的境界。
: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佛 教 三 字 经为何佛教徒不了解龙树?
敏卓林堪千仁波切:中观·唯识·大圆满是否也有个气数问题?
维摩诘所说经--4.问疾印顺法师的悲哀 第七章 结论 跋
请问一个小问题,佛经里有没有“伪经”、“次经”这样的说法?大乘非佛說(ZZ)
喜欢佛法的朋友们馬來西亞佛教團體對真佛宗非佛教的聯合聲明
山海会:行菩萨道是否在多此一举?《泰國遊記》僧王 ─ 索達吉堪布 著
zt一谤法比丘的忏悔书:此时若死必堕地狱从学佛角度看显密(转)
[合集] zt一谤法比丘的忏悔书:此时若死必堕地狱内观第十一天开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教话题: e5%话题: 9c%话题: 佛教界话题: 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