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S******g 发帖数: 225 | 1 完全没有跟谁争论的意思,千万不要起烦恼,仅供参考. 如果你自认为是对的, 你就继
续盘下去,。如果你真的想学佛,你真的想找到真正的佛法修学之路,不妨听听不同的
看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就再熏习一次吧.
学佛人立誓修学佛菩提道,就要行菩萨道;而行菩萨道所应当修学的内容是什么?譬如
说在《解深密经》当中,观自在菩萨向 佛请问:【「世尊!是诸菩萨,凡有几种所应
学事?」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菩萨学事略有六种:所谓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静虑、慧到彼岸。」】(《解深密经》卷4)这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
以及智慧六种菩萨所应学事,是菩萨六度,或者称为六波罗蜜或六波罗蜜多。波罗是彼
岸,蜜或蜜多就是到,合起来波罗蜜或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的意思。而度,则是解脱系
缚的意思。因为菩萨就是要借着这六种修学,而能够解脱生死轮回的烦恼系缚度到彼岸
,所以称为六度—六波罗蜜。或许您已经注意到,一般我们讲六度波罗蜜,不是布施、
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以及般若吗?般若就是实相智慧,简称为智慧,这可以理解;
可是《解深密经》中为什么要把「禅定」改为「静虑」呢?其实如果去阅读 玄奘菩萨
翻译的经论,除了《解深密经》之外,像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以及一百卷的《瑜伽师
地论》,也都是以静虑来称菩萨六度波罗蜜中的第五度,就是一般所称的禅定波罗蜜。
那么「静虑」和修证四禅八定的「禅定」,究竟是同还是异呢?
许多人的修行就是在打坐、静坐、修禅定,把四禅八定的证得作为修行的唯一途径与目
标。然而,这与佛道修学的真实理是否相符呢?我们来看看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开示,
六祖说:「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
』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
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就是在强调:每天只是打
坐求一念不生,把心住在离念、无念的空无境界中,就跟石头、木块无情一样,那是自
己系缚住自己,障道而全无见道因缘。六祖大师甚至于这样讲:「惠能没伎俩,不断百
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说他虽然不断除面对境
界时心中生起的分别与思量,因此面对种种境界时,心中还是继续生起这些思量分别,
但就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中道实相菩提智慧就跟着增长。
禅宗还有一则很有名的公案,说:马祖道一禅师原来每天都是打坐修定,有一天,被六
祖惠能大师的徒弟南岳怀让禅师看到了,就问他:「大德!您打坐修定,是求个什么呢
?」马祖回答:「我打坐修定,求作佛啊!」怀让听了,就取来一块砖头在马祖禅师的
小庵门外磨了起来,磨着磨着,当然惊动了打坐的马祖禅师,就出来问怀让禅师:「你
磨砖头做什么?」怀让回答:「磨砖头做镜子啊!」马祖听了,就问:「砖头怎么可能
磨成镜子?」怀让禅师就反问他:「砖头既然不能磨成镜子,那么打坐修禅定难道就能
成佛吗?」这下马祖可就困惑了,于是就向怀让禅师请问:「那么如何修行才能成佛?
」怀让再反问他:「就好像驾着牛车,当车子不动的时候,鞭子是该打车子还是打牛呢
?」马祖无法回答,怀让禅师就为他开示:「您这样打坐是在学坐禅还是为了学作佛呢
?如果是学坐禅,可是禅并不只是静坐着,站着、躺着难道就不是禅吗?如果学作佛,
可是佛没有一定的法相,怎能说静坐才是佛?真正的佛是诸佛法身,祂是不住于一切相
,所以对一切法相都不应取舍。你如果说打坐就可以成佛,那就是扼杀了真正的佛,如
果执着一定要以坐相来修行,那就不能通达佛道修学的真实理。」
类似这样的事例,并不是只有在中国禅宗祖师公案中才有,经典中也是有的。像《维摩
诘经》中,就记载了:舍利弗尊者有一天在林中树下打坐修定,却被 维摩诘菩萨责备
说:「不是像这样静静打坐心中一念不生才是修定、修寂静。」接着 维摩诘菩萨就为
舍利弗开示了什么才是法界中真正寂静—法界大定—的道理。这些举例都在说明:打坐
、静坐并不是佛法修学的法要。静坐定心而令这个觉知心一念不生,固然有益身心,然
而毕竟只是世间禅定的修法,毕竟只能证得世间禅定的四禅八定境界,终究不能因此证
得解脱智,更不能发起佛菩提的般若智慧。静坐而得入定所证得的境界,绝不可能超过
四禅八定的五阴或四阴境界,都还是三界世间有为有作的境界,与外道所修的四禅八定
完全相同并没有差异。而且纵使修得四禅八定具足,也还是不能解脱于三界生死轮回,
根本就度不到彼岸,怎么会有波罗蜜呢?
其实「禅」与「定」是不同的,就如同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当中说:「诸定功德
,都是思惟修。禅,秦言:思惟修。言禅波罗蜜,一切皆摄。」(《大智度论》卷17)
因为佛法中所说的各种三昧或者三摩地,就是在《瑜伽师地论》所说的:「三摩地者,
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瑜伽师地论》卷11)一般称它为「定」,都具
有思惟修的功德还有性用;也就是说,能够专注一心在思惟中修学。而梵语中的「禅」
,就是中文思惟修的意思。所以菩萨六度的第五度称为禅波罗蜜,就已经含摄了「禅」
与「定」两个法的全部内涵;也就是说,定是制心一处不攀缘,禅则是静虑—安静专精
地去思虑,思虑什么呢?思虑如何是解脱?如何是实相?所以,我们修学佛法要以禅与
定来摄心,一方面要制心一处而不散乱;另一方面就是让自己的心安住于正知见上,不
受打扰来思惟佛法,思惟如何能证得解脱与涅盘?思惟如何能发起般若实相智慧?而心
得决定、绝不退转、不断地增进,这样的静虑才叫作禅。禅宗的禅就是静虑,是在不缘
外境的静心境界中,寻觅自身本有的第八识如来藏这个万法的实相;由于亲证如来藏而
坚信不退的缘故,使得般若智慧发起,也使得三缚结断除,得以成就一分第六度的般若
波罗蜜,然后就进入内门正修佛菩提道。
菩萨的修学,一向就是要实证法界实相、要度化众生,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
佛陀这样开示:「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修习三昧,为摄善法,令不散失,入诸
解脱,永断边见,现于神通,化彼众生,令得正智,断烦恼本,入真法界,悟如实道,
当趣菩提,以是因缘,即得名为禅定波罗蜜。」(《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7)既然这
位菩萨住于寂静处所修的三昧,能摄善法、令不散失、入诸解脱、永断边见,又要化彼
众生、令得正智、断烦恼本、入真法界、悟如实道,很明显的就不是单纯以四禅八定的
次第禅观来说这个禅波罗蜜,甚至于有更多的意涵是在讲静虑的层面上面。因此,禅定
波罗蜜到了 玄奘菩萨的时候就翻译成静虑,就是正式以「于法心得决定、不退转的寂
静思虑」作为菩萨六度中第五度的主要修学内涵,而不是四禅八定。
此外,像《金光明最胜王经》以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里面,也都沿袭了 玄奘
菩萨的翻译。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4当中,佛陀开示:「善男子!复依五法,菩萨
摩诃萨成就静虑波罗蜜。云何为五?一者、于诸善法摄令不散故;二者、常愿解脱,不
着二边故;三者、愿得神通成就众生诸善根故;四者、为净法界,蠲除心垢故;五者、
为断众生烦恼根本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静虑波罗蜜。」(《金光明最胜王
经》卷4)经文中所说的成就静虑波罗蜜的五法,可以说都不是单单修证四禅八定可以
成就的,反而几乎都是要在静虑上修。而《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还立有〈静虑波罗
蜜多〉一品,所说的就兼括了四禅境界以及静虑的内涵;像在经的卷8中,世尊有这样
的圣教:「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作如是谛念思惟:『佛道
悬远无人能到,唯有一法饶益有情,所谓正定。若诸菩萨未获此定,其心未得清净不动
,生死涅盘无有二相。』由此义故,为度众生,以巧方便精勤修习相应静虑无相正智,
犹如虚空清净无垢常住不变。」(《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8)诸佛弟子发心成就
无上正等菩提,就应该以正念思惟:「佛菩提道的修证所需时劫是非常久远,几乎可以
说是无人能到达,唯有一法能饶益有情,就是三昧正定。菩萨如果不能获得这个三昧正
定,他自心就没有证得清净不动的法界实相,就还没有证得生死与涅盘无有二相的境界
。」由于这个道理的缘故,为了要度化众生,就必须以种种善巧方便精勤修习能与不缘
外境的寂静思虑相应的无相正智,以证得犹如虚空清净无垢而且常住不变的法界实相。
这能够帮助佛弟子们证得犹如虚空清净无垢、常住不变法界实相的无相正智,当然要依
静虑才能相应;一念不生住于四禅八定的定境之中,要如何与之相应呢?所以菩萨六度
的第五度—禅波罗蜜,讲的是一切的三昧正受,包含了慧门——也就是慧学上的三昧,
以及定门,也就是四禅八定的定学上的三昧。但是四禅八定的证得,也得要先作预备功
夫,就是要先弃五盖、断烦恼、伏烦恼,我所、我见、我执的烦恼被断了或者除掉了,
四禅八定的修行就事半而功倍,所以佛菩提道所安排的修学禅定的次第,才会被排在第
三地。
所以大乘法的佛菩提道,凡不是从二乘无学地或者大乘通教无学地,已先证得四禅八定
成为俱解脱阿罗汉或通教菩萨再回心大乘别教的修法,都是到三地的无生法忍修好了,
才开始修证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以这样的次第来完成三地无生法忍;因为在
这之前先去断烦恼、伏烦恼,修四禅八定时才能够事半功倍。那么,从纵使证得四禅八
定具足还是无缘度到解脱彼岸,以及从佛道修学的次第来说,以世间禅定的四禅八定来
界定禅波罗蜜,显然是有过失的;反而以 玄奘菩萨的静虑,就是于法心得决定的专精
寂静思虑而来称为静虑波罗蜜,那就更显得恰当。
摘自正源 「禅定」与「静虑」之异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