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J*V 发帖数: 3150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acific (hh),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台語」 讓人不安的稱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26 17:22:50 2011, 美东)
「台語」 讓人不安的稱呼
2011-05-26
中國時報
【羅肇錦】
放大
插圖/YUSHA
插圖/YUSHA
這幾天報紙上又開始炒「台語」,這個讓人不安的稱呼,標題上說「台語改稱閩
南話是去台灣化」(自由時報五月二十四日),我直覺的感觸是「閩南話改稱台語是去
客家化」。
在學術界,「台語」(Tai language)本來是指今天的「傣語」,而民間所流行
的ho/lo hue學術界都稱閩南方言或閩南話,譯成英文時則用Minan dialect。
後來在台灣的大眾傳播,把「台灣的語言」簡稱為「台語」,而台語之中又以閩
南語最流行,說這種話的人也最多,於是大家都不顧事實,把台語等同於閩南語,譯成
Taiwan language,更有人就從Chinese對譯出Taiwanese。
以「台語」或「台灣話」來代表閩南話,犯了以偏概全、以大吃小的謬誤。這個
稱呼有兩個盲點:第一,內涵上並不符合台灣所有的語言,容易引起原住民、客語等族
群的不滿;第二,對廣大的閩南話不利。因為使用台灣話來代表閩南話,就自外於其他
地方的閩南話,如海外的閩南話,如福建各地的閩南話,他們不可能稱他們的閩南話為
「台灣話」的。因此以台灣話代表閩南話,是自我減弱語族勢力,自我縮小語言疆域的
矮化做法,殊不足取。
放眼世界各地語言,向來稱呼從根據地搬移到別處的自己的語言時,都不另外取
一個新的名稱的。如阿根廷、智利或墨西哥他們在當地說西班牙語的人數,遠超過西班
牙本國,但一律稱他們說的話為西班牙語(Spanish),不另稱做阿根廷話或墨西哥話
。又如在巴西說葡萄牙語的人口,有一億多,比起葡萄牙本國的一千多萬,簡直不成比
例,但在巴西沒有人把巴西的葡萄牙語(Portuguese)改稱為「巴西話」。
比較不同的是美國和台灣,美國因為國勢超強影響力大,所以把「美式英語」(
American English)簡稱「美語」,讓國內各不同民族都認同這個自主稱呼。然而在台
灣,只擁有一千多萬人口的閩南人,卻硬要把自己的「閩南話」改稱為「台語」,不但
會引起其他族群的人不滿(客家人和原住民第一個反對),也因此削弱了「閩南話」的
勢力,的確是非常不智的做法。
非閩南語族群,看到「台語」兩字,很自然的認為是指在台灣所有常使用的語言
都是台語,包括原住民語、北京語、閩南語、客語。這與中國話包括中國境內的漢語、
阿爾泰語…,不能以漢語等同於中國話,也與國語不能只以北京話來替代一樣。
但是目前有一種令人最難以接受的狀況是,很多人不能接受國語就是北京話,卻
一再強調「台語」就是閩南話,這是很矛盾的認知。我們認為既然北京話不能等同於國
語,那麼閩南話也不能等同於台語,免得被冠上「以暴易暴,不知其非矣。」的難堪。
至於長遠以來福建簡稱「閩」,福建一帶的語言泛稱閩語。而閩南一帶的人所說
的話就叫做「閩南話」。很清楚的,閩南話的名稱是純以所居住的地域來命名的,漢方
言的名稱,基本上都是從居住的地方得名的,如:「吳語」在長江口,古吳國所在地。
「粵語」在兩廣一帶,古為百越之地,後改稱「粵」。「贛語」在江西一帶,向來以贛
江流域為代表,所以稱「贛」。
唯獨「客語」不以居住地域來稱呼,原因是客語住地廣闊分散,無法以一個定點
命名,只好以住地都是山區所以稱為「山客」(或稱山哈),「客」的原意是「山」,
專指住在山上的人。因此,住在閩粵贛山區的人所說語言稱「客語」,地處閩之南的人
所說的語言簡稱為「閩南語」,一點也不奇怪。
「閩」「客」的稱呼由來已久,以本人涉獵所及,「客」的本義是彝緬語「哈」
(音ha)的同音字,意指「山坡陀」,「閩」的本義是侗傣語「阪」的同音字(音ba:n
),意指「村子」。如果這個說法研究底定,是以當地特色產生的稱呼,無關統獨無關
褒貶,那麼沿用歷史及地域的稱呼,稱為「客語」「閩語」理所當然,何必危言聳聽惹
出那麼多不安?
(作者為台灣客家語文學會理事長、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所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