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 发帖数: 1263 | 1 记得好多年前读过余华的散文集,里面有一篇《流行的胜利》,讲的是他老人家苦心孤
诣的培养儿子余海果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却奏效甚微,而当余海果的姥姥放起童谣《小
燕子》,余海果立马眉开眼笑,手舞足蹈。通俗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欣赏需要克服的
阈值低,故事直观,没有那么多晦涩曲折和春秋笔法。因为一直牢记着余华建议读者阅
读经典的话,所以一直想多和经典接触,虽然大部分时间还是被通俗所俘虏。最近又做
了一次失败的尝试。前段时间读了福克纳短篇小说《A Rose for Emily》,为里面惊悚
的故事和诙谐的口气所吸引,还以为自己的欣赏水平有所提高,立马去图书馆借了几个
他的短篇集子。没想到语言难懂,倒成了我的催眠良药。不死心,又去借了赛珍珠的经
典《The Good Earth》,语言倒是平实,对中国文化的视角也独到,可又觉得乏味,看
了一半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最近唯一从头到尾,手不释卷看的书是一本今年出版的通俗小说,大马华人后裔
Yangsze Choo的处女作 《The Ghost Bride》。一本三百多页的书,我用业余的时间
花四天的功夫就读完了,一般自己买的书很少这么快就看完的。小说是个聊斋故事,讲
的是一个没落的家族的女孩被一个死去的富家的少爷的鬼魂惦记,由此在人间和阴府间
的种种历险。作者语言清新,知识丰富,故事里19世纪末的马来西亚兼有很深的中国传
统宗教文化的影子,和当地的饮食风俗。更好玩的是作者的想象力,让故事充满奇幻瑰
丽色彩,紧张扣人心弦,却不恐怖。一个故事性和画面感都很强的小说,希望某天被哪
个导演赏识,能拍成电影。
我想这本书我得留着,万一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中文能力有限,至少这本书能让他们通过
通俗小说感受华人宗教文化的魅力。 |
w*a 发帖数: 2138 | 2 很充实啊。“19世纪末的马来西亚兼有很深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是什么宗教?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记得好多年前读过余华的散文集,里面有一篇《流行的胜利》,讲的是他老人家苦心孤 : 诣的培养儿子余海果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却奏效甚微,而当余海果的姥姥放起童谣《小 : 燕子》,余海果立马眉开眼笑,手舞足蹈。通俗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欣赏需要克服的 : 阈值低,故事直观,没有那么多晦涩曲折和春秋笔法。因为一直牢记着余华建议读者阅 : 读经典的话,所以一直想多和经典接触,虽然大部分时间还是被通俗所俘虏。最近又做 : 了一次失败的尝试。前段时间读了福克纳短篇小说《A Rose for Emily》,为里面惊悚 : 的故事和诙谐的口气所吸引,还以为自己的欣赏水平有所提高,立马去图书馆借了几个 : 他的短篇集子。没想到语言难懂,倒成了我的催眠良药。不死心,又去借了赛珍珠的经 : 典《The Good Earth》,语言倒是平实,对中国文化的视角也独到,可又觉得乏味,看 : 了一半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
j****n 发帖数: 1263 | 3 汗,本意是自我鄙视来着。看小说的印象,大马华人宗教文化主要是佛教和神怪民俗故
事。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充实啊。“19世纪末的马来西亚兼有很深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是什么宗教?
|
S*****n 发帖数: 766 | 4 错了,福建、广东的海外后裔,其实多信仰中华土生土长的道教
当然,他们仍称之为庙,供奉各类神祗,跟佛教关系不大,尽管仪式可能大同小异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汗,本意是自我鄙视来着。看小说的印象,大马华人宗教文化主要是佛教和神怪民俗故 : 事。
|
j****n 发帖数: 1263 | 5 可能更准确的说是泛宗教,疑似佛道都敬拜,甚至有拜伊斯兰教的。就小说的内容,轮
回转世的观念应该是属于佛教的吧。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错了,福建、广东的海外后裔,其实多信仰中华土生土长的道教 : 当然,他们仍称之为庙,供奉各类神祗,跟佛教关系不大,尽管仪式可能大同小异
|
n******i 发帖数: 504 | 6 呵呵,那些古典音乐当年也是流行过的
当年浙江乡下流行的通俗越剧被改编一下成了现在经典的《梁祝》
我们的四大名著当年也是通俗小说(当然是通俗小说中的精品)
因此,通俗和经典,大多是相通的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记得好多年前读过余华的散文集,里面有一篇《流行的胜利》,讲的是他老人家苦心孤 : 诣的培养儿子余海果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却奏效甚微,而当余海果的姥姥放起童谣《小 : 燕子》,余海果立马眉开眼笑,手舞足蹈。通俗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欣赏需要克服的 : 阈值低,故事直观,没有那么多晦涩曲折和春秋笔法。因为一直牢记着余华建议读者阅 : 读经典的话,所以一直想多和经典接触,虽然大部分时间还是被通俗所俘虏。最近又做 : 了一次失败的尝试。前段时间读了福克纳短篇小说《A Rose for Emily》,为里面惊悚 : 的故事和诙谐的口气所吸引,还以为自己的欣赏水平有所提高,立马去图书馆借了几个 : 他的短篇集子。没想到语言难懂,倒成了我的催眠良药。不死心,又去借了赛珍珠的经 : 典《The Good Earth》,语言倒是平实,对中国文化的视角也独到,可又觉得乏味,看 : 了一半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